登陆注册
1202100000056

第56章 诠言训(2)

故而用兵作战的准则,先做出不能战胜敌人的姿态,去等待能够战胜敌人的时机;管理国家的准则,先做出不能获取敌国的样子,去等待能够获取敌国的机会。舜在历山修养德行,整个海内随着发生变化;文王在岐周修养德行,整个天下跟着改变风气,要是舜只顾追求天下的利益而忘记修养自身的德行,那么自身尚且不能保全,哪里会有尺寸之地!故而国家的管理没有比不动乱更牢靠的,而人为地去管理必定会有危险;行为处事没有比无非议更稳固的,而急于追求名声必定受挫折。福分没有比无祸更大的,利益没有比不失去更完美的。依据有所作为的方式创造万物,不增加便减少,不成器便毁坏,不获利便有害,这全是危难不可行的,走上这条道的人必定有危险。故而秦国对西戎作战取胜,不过在殽山被晋国打败,楚国对诸夏作战取胜,不过在柏莒被吴国打败。故而依据道的准则,不能用有为去追名逐利,能够用宁静去远祸避害。故而要推崇无祸,不推崇有福;推崇无罪,不推崇有功。

[原文]

圣人无思虑,无设储。来者弗迎,去者弗将①。人虽东西南北,独立中央。故处众枉之中,不失其直;天下皆流,独不离其坛域。故不为好,不避丑,遵天之道;不为始,不专己,循天之理;不豫谋,不弃时,与天为期;不求得,不辞福,从天之则。不求所无,不失所得;内无旁祸,外无旁福;祸福不生,安有人贼?为善则观,为不善则议;观则生责,议则生患。故道术不可以进而求名,而可以退而修身;不可以得利,而可以离害。故圣人不以行求名,不以智见誉。法修自然,己无所与。虑不胜数,行不胜德,事不胜道。为者不成,求者有不得。人有穷,而道无不通,与道争则凶。故《诗》曰:“弗识弗知,顺帝之则。”有智而无为,与无智者同道;有能而无事,与无能者同德;其智也,告之者至,然后觉其动也;其能也,使之者至,然后觉其为也。有智若无智,有能若无能,道理为正也。故功盖天下,不施其美;泽及后世,不有其名。道理通而人伪灭也。

名与道不两明,人受名则道不用,道胜人则名息矣。道与人竞长。章人者,息道者也。人章道息,则危不远矣。故世有盛名,则衰之日至矣。欲尸名者必为善,欲为善者必生事,事生则释公而就私,背数而任己。欲见誉于为善,而立名于为质,则治不修故②,而事不须时。治不修故则多责,事不须时则无功。责多功鲜,无以塞之,则妄发而邀当,妄为而要中。功之成也,不足以更责;事之败也,不足以弊身。故重为善若重为非,而几于道矣。

[注释]

①将:送。②修:循,遵循。故:常规。

[译文]

圣人没有忧虑,没有储备。将来的他不迎接,远离的他也不送。人们东奔西跑、南来北往的,他却自己站在中央。故而他能在大家都弯腰曲膝的环境中也不丧失正直;天下人都随波逐流,他也不偏离立足点。故而不有意显露善,不有意掩避丑,只是遵从着自然之道;他不首先创造,也不独断专行,只是遵从自然之理;他不预先计划,也不错失时机,而能与自然相约;不求得到利益,也不推让幸福,只是听从自然法则。他不追求自己没有的,也不失去自己拥有的,内没有意外的灾祸,外没有意外的福利。祸福都不出现,哪会有人为的伤害?行善事会招致人们注意,做坏事也招致大家非议;人们注意一定会有责备的言论,非议一多也一定产生祸患。故而道术不能用来进取求名,只能够用来隐退修身;不能用来得到利益,只能用来躲避灾害。故而圣人不用品行去求名,不靠智慧去获誉。法规出现于自然,圣人自己不加干扰。思虑胜不过术数,品行胜不过“德”,行事胜不过“道”。做事有不成功的,希望有得不到的。人有走投无路的时节,不过大道却永远无处不通,与大道相抗争便会有凶险。故而《诗经》说:“无知无觉,顺从天的准则。”有智慧而无所作为,和无智慧的人“道”一样;有能力却无所事事,和没本事的人“德”相同。如此的“智者”,呼喊他他才走过来,人家这才感到他有动静;如此的“能人”,使唤他他才来,人家这才感到他在行动。有智慧就如同没有智慧,有能耐却如同没有能耐,道理才是正确的。故而虽然功盖天下,却从不夸耀自己的美德;泽被后世,却从不拥有声誉。

大道至理通达了,人为的事便灭绝了。名和道不能同时产生,人爱名就不施用道,道控制了人名就消失。道和名互争高低,声誉显赫,道便失去。声名昭著道失去殆尽,离危险便不远了。故而世上的人一旦有了盛名,衰微的日子也便到了。想要据有名声的人必定要行善事,要行善事一定要生出事端来,生出事端便会放弃公心而偏向私念,背离术数而放任自己。想通过行善事获得赞叹,利用标榜贤能树立声望,行动便不能遵循事理,办事便不合时宜。行动不遵循事理,指责便多;办事不合时宜,便不会有建树。指责多而建树少,无法弥补,便会任意行事以求有成,胡作非为以求得逞。就算能成功,也不能让人们改变责备;要是事情失败,能够让人名声扫地了。故而慎重对待行善事就像慎重对待不干好事的人一般,便接近道了。

[原文]

天下非无信士也,临货分财必探筹而定分,以为有心者之于平,不若无心者也。天下非无廉士也,然而守重宝者,必关户而全封,以为有欲者之于廉,不若无欲者也。人举其疵则怨人,鉴见其丑则善鉴。人能接物而不与己焉,则免于累矣。公孙龙粲于辞而贸①名,邓析巧辩而乱法,苏秦善说而亡国。由其道则善无章,修其理则巧无名。故以巧斗力者,始于阳②,常卒于阴;以慧治国者,始于治,常卒于乱。使水流下,孰弗能治;激而上之,非巧不能。故文胜则质掩,邪巧则正塞之也。

德可以自修,而不可以使人暴;道可以自治,而不可以使人乱。虽有圣贤之宝,不遇暴乱之世,可以全身,而未可以霸王也。汤武之王也,遇桀、纣之暴也;桀、纣非以汤、武之贤暴也,汤、武遭桀、纣之暴而王也。故虽贤王必待遇,遇者能遭于时而得之也,非智能所求而成也。君子修行而使善无名,布施而使仁无章。故士行善而不知善之所由来,民澹利而不知利之所由出。故无为而自治。善有章则士争名,利有本则民争功,二者相争,虽有贤弗能治。故圣人揜迹于为善,而息名于为仁也。

外交而为援,事大而为安,不若内治而待时。

凡事人者,非以宝必以卑辞。事以玉帛,则货殚而欲不厌;卑体婉辞,则逾说而交不约束誓盟,则约定而反无日。虽割国之锱锤以事人,而无自恃道,不足以为全。若诚外释变之策,而慎修其境内之事,尽其地力多其积,厉其民死以牢其城,上下一心,君臣同志,与之守社稷,敩而民弗离,则为名者不伐无罪,而为利者不攻难胜,此必全之道也。

[注释]

①贸:混淆,混杂。②阳:指善。

[译文]

天下并非没有诚信之人,不过面临财货分配的时节,必定要用筹码来计数,由于人们认为有心的人不如无心的筹码公平。天下并非没有廉洁之士,不过看守重宝的时节,必定要关好门户加盖玺印封条,由于人们认为有欲望的人不如没有欲望的门户廉洁。别人指出自己的毛病便怨恨人家,不过用镜子照出自己的丑形便觉得是好镜子。人能在同外物交接时像镜子那般不掺入个人的好憎,便能够免去精神牵累了。公孙龙擅长言辞而扰乱概念,邓析巧于辩说而干扰法律,苏秦擅长游说而导致死亡。遵从道办事,善就失去了光彩,遵循理办事,巧便不能显扬。故而用智巧斗力的人,开始的时节明来明去,到最后往往靠耍阴谋取胜;靠着智慧治国的人,开始的时节天下太平,到最后常常是天下大乱。让水往低处流,谁不能做到?让水激起往上流,没有巧妙的办法做不到。故而说文采取胜便会掩盖质朴,邪恶通行便会阻塞正直。

德能够用来修养自身,而不能使他人残暴;道能够用来管理自身,而不能使他人昏乱。即使具有圣贤的天资,但没有碰上残暴混乱的世道,二者能够使自身保全,却不能够称王称霸。商汤、周武王之所以能成王业,是碰到了夏桀、殷纣王这样的暴君。夏桀、殷纣不是由于商汤、武王的圣贤而残暴的,商汤、周武王也不是遇到夏桀、殷纣的暴政而成就王业的。故而即使是贤王,也必定要等待机遇。所说的机遇,是碰上适当的时机而能得到,并不是只靠智力才能去努力而成功的。君子修养德行而让善行不显现,广施恩德而让仁义不张扬,故而士人行善却不晓得善行来自何处,民众获得利益却不清楚利益是谁给的。故而顺其自然就会管理一切。君子的善行要是显露出来,士人就会争名声,利益要是涉及根本,民众就会抢功劳,争名抢功这两种苗头一旦出现,就算有圣贤,也不能管理了。故而圣人做善事时掩盖行迹,施行仁义时隐去名誉。

和外国交好获得外援,要费很大的事才得以安宁,与其如此,不如管理好内部而等待时机。但凡侍奉别国,不是用珠宝钱币进贡,便是以谦卑之辞朝贺。

用玉帛去侍奉别国,钱财耗尽而它的心念也不会满足;卑躬屈膝低声下气,好话说尽关系依然建立不起来;订立条约起誓结盟,条约签订没有多久便反目。即使送给外国的财物很少,而自身没有可依赖的条件,也不能保全自己。要是真的放弃外交手段,而谨慎地管理国内的政务,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力广积粮食,鼓励民众以死固守城防,上下一条心,君臣同志向,全国百姓共同守卫国家,军民效死而不愿离去。这样,想显声扬名的君王不必去征讨无罪的国家,想趋名逐利的君王不必去攻打难以战胜的对手,由于这才是必使国家保全的方法。

[原文]

民有道所同道,有法所同守。为义之不能相固,威之不能相必①也,故立君以一民。君执一则治,无常则乱。君道者,非所以为也,所以无为也。何谓无为?智者不以位为事,勇者不以位为暴,仁者不以位为患,可谓无为矣。夫无为,则得于一也。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暴强,老则好利。一人之身既数变矣,又况君数易法,国数易君!人以其位通其好憎,下之径衢不可胜理,故君失一则乱,甚于无君之时。故《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此之谓也。

君好智,则倍时而任己,弃数而用虑。天下之物博而智浅,以浅澹博,未有能者也。独任其智,失必多矣。故好智,穷术也。好勇,则轻敌而简备,自而辞助。一人之力以御强敌,不杖众多而专用身才,必不堪也。故好勇,危术也。好与,则无定分。上之分不定,则下之望无止。若多赋敛,实府库,则与民为雠。少取多与,数未之有也。故好与,求怨之道也。仁智勇力,人之美才也,而莫足以治天下。由此观之,贤能之不足任也,而道术之可修明矣。

圣人胜心,众人胜欲;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便于性,外合于义,循理而动,不系于物者,正气也。重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一置一废,故圣人损欲而从事于性。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接而说之,不知利害,嗜欲也。食之不宁于体,听之不合于道,视之不便于性,三官交争,以义为制者,心也。割痤疽,非不痛也;饮毒药,非不苦也;然而为之者,便于身也。渴而饮水,非不快也;饥而大飧,非不澹也,然而弗为者,害于性也。此四者,耳目鼻口不知所取去。心为之制,各得其所。由是观之,欲之不可胜,明矣。

凡治身养性,节寝处,适饮食,和喜怒,便动静,使在己者得,而邪气因而不生。岂若忧瘕疵之与痤疽之发而豫备之哉?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弗敢入。昆山之玉瑱②,而尘垢弗能污也。圣人无去之心而心无丑,无取之美而美不失。故祭祀思亲不求福,飨宾修敬不思德,唯弗求者能有之。

[注释]

①必:通“毖”,戒敕。②瑱(zhèn):通“缜”,文理细密。

[译文]

有了道路,民众便会同道行走;有了法规,民众便会同守法规。由于义理不能使他们团结,威势不能使他们戒敕,故而设立君主来统一民众。君主掌握“一”就能管理好天下,要是失去常规天下就会混乱。为君之道,不是靠有为,而是靠无为。什么是无为?智慧的人不凭职位生事,勇武的人不靠权势施暴,仁慈的人不借地位施恩,能够说是做到无为了。做到无为,就算是获得了“一”。一,是万物的根本,是无敌的道术。凡是人的性情,年少时浮燥轻狂,壮年时粗暴强横,年老时贪财好利。一个人的一生既然多次改变性情,又何况一个国君常常更改法令,一个国家常常更换国君呢!人如果利用自己的地位来表示自己的好憎之情,往下到大街小巷的民众都如此,那么人们的爱憎之情就很难一一疏理清楚,故而国君失去了“一”便会混乱,那混乱比当初没设立国君时更严重。故而《诗经》讲:“别出差错,别忘过去,一切遵从旧有的法度。”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国君欢喜智术,便会违背时势而独断专行,抛弃自然规律去动用心计。天下的事物很多而人的智术浅薄,用浅薄的智术去满足众多的事物,天下没有能做到的人。专门使用自己的智术,失去的东西一定很多。故而国君欢喜智术,是一条死路。崇尚勇力,便会轻视敌人而疏略对敌人的防备,自恃勇力而辞去他人的帮助。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去抵抗强敌,不依赖众人只凭自身的才能,必定承受不起重任。故而崇尚勇力,是一条危险的路。欢喜赐与,便会没有固定的分配准则。上面的分配准则不固定,那么下面的欲望便无止境。要是增加赋敛,去充实府库,便会与民众为敌。要是收取的赋税少而施舍赐予的财物多,那么财物的数量便会不足。故而欢喜赐与,是招致怨恨的做法。仁智勇力,即使是人的美好才质,不过不可以用来管理天下。从这来看,贤能不值得任用,而道术应当遵循,这是很清楚的事情了。

圣人任由心灵处事,众人任由欲望处事。君子所行的是正气,小人所行的是邪气。内部适合于性情,外部适宜于道义,依循道理而行动,不同外物相牵连,是正气。重视美味,沉迷于音乐美色,欢喜、愤怒经常发作,而不顾后果的,是邪气。邪气和正气互相伤害,欲望与天性互相危害,不能两者并立,一个树立,一个废止,故而圣人除去贪欲而随从天性。眼睛喜欢美色,耳朵喜欢音乐,嘴巴贪吃美味,接受并且爱好它,不晓得利害关系,这便是欲望。吃了美味对身体不清宁,听了佳音对于大道不适合,看了美色对于天性不适合,三官相互争斗,用大义来控制它们,起主管作用的是心灵。除去痤疽,不是不痛;喝下毒药,不是不苦。不过要如此做,是为了便利身体。渴了饮水,不是不痛快;饿了大吃,不是不需要,不过不如此做,是对于身体有影响。这四个方面,耳、目、鼻、口不晓得取舍,而由心灵对他们进行控制,使它们各得其所。从此处能够看出,欲望是不可以任意作为的,这是很清楚的。

同类推荐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在这里,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的文化、艺术、民族等方方面面,是深入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全貌的重要依据。
  • 犹太智慧典藏书系(第二辑 )(套装共5册)

    犹太智慧典藏书系(第二辑 )(套装共5册)

    《智慧六讲:犹太人的精英教育》:犹太精英教育的核心有六大价值观:没有灵魂的人永远不会忏悔,过有节制的生活、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智慧、问号代表一切、捍卫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思想能不能烤出面包。《犹太式幽默:犹太笑话中的成功智慧》:幽默是犹太人面对黑暗和苦难的心灵鸡汤。透过那些浸泡在苦涩中的“含泪的笑话”,犹太人调侃和嘲弄权力与神圣,讽刺和批判人类的劣根性,从而抵抗和超越世俗生活的悲苦与无聊。《傻瓜哲学:犹太大师的生命智慧》:犹太人有一种悲剧式的自嘲和傻瓜哲学,他们只嘲弄自己,变成真正的“傻瓜”。取名傻瓜哲学其实有自嘲的意味,与中国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异曲同工。《修补世界:犹太人创造力的奥妙》:本书通过对群星璀璨的犹太精英成功智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犹太人独特的价值观和伟大理想,让人在先进的理念和最优的实践中感受到犹太精英成功的奥秘。《天堂的钥匙:<塔木德>精要解读》:本书是从国内的羊皮卷《塔木德》和新编译的《塔木德启蒙书》一书中精选出来的智慧格言。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 “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研究:从“关怀自身”到女性主义

    福柯的生存美学思想研究:从“关怀自身”到女性主义

    本文通过阐释福柯对康德式“启蒙”概念的分析及其对于现代性的理解,分析福柯从“自身”出发建立的相关美学理论。在对相关文本的解读基础上,讨论福柯的生存美学理论,以及该理论对当代女性主义思潮起到的启示作用。
  •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从斯金纳的思想史观、“历史语境主义”、“无依附的自由”、国家理论、公民理论入手,着重阐述了斯金纳对思想史研究范式、共和主义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贡献,并将其理论与传统观点进行了对比和剖析。
热门推荐
  • 执掌星空

    执掌星空

    【新书《热血猎魔》正式上传,数月沉淀,一朝爆发!一个设定宏大的未来世界,等待您的光临!】为救心爱女子苏糖,将超级大财阀江氏集团搞得一夜间破产的天才少年萧易,因为一场意外流落异界,想要再见曾经的爱人,萧易不得不开始一段翻手云覆手雨的铁血征程,来到了神秘的九玄村,遇到了三个曾经叱咤大陆的可怕师父,学得一身壮胆与实力,萧易从一个小小的村庄,开始走向了属于他的巅峰舞台!问世间是否有仙?手执正道帝器,驾驭魔族龙皇,萧易遨九天,踏绝地,诛邪尸,斗万族,在这个万道昌盛的大世,他就是所有天才的噩梦!
  • 尚文斋集

    尚文斋集

    《尚文斋集》源于生活,题材广泛,是一部集诗、词、曲、对联、散文为一体的作品,可谓 “情真文美,掷地有声”。正当我们期待姜老师有更多的作品问世时,姜老师却早早地离我们而去了。姜茂胜老师的离去,使我们在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好老师、好校长,更使文坛失去了一位好诗人。虽然姜老师走了,但在他的家乡这块广袤的大地上,人们将永远记住他,记住这位辛勤的园丁和他的 《尚文斋集》。如果姜老师泉下有知,当为这本书的出版而欣慰和自豪。
  •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带着图书馆回大明

    1398年,朱允炆登上皇位。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登基为帝。但是,我来了,我要带着大明走向另一个方向。这一次,我要统治大明100年。
  • 二三十岁要懂的博弈论诡计

    二三十岁要懂的博弈论诡计

    迄今为止最实用的博弈手法及案例解读。博弈在人生中就像一个策略,不同的策略选择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而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的策略慎之又慎,这就是博弈能够带给我们的乐趣,让我们在生活中收获更多的精彩。
  • 谷域

    谷域

    苍天不识人心,只言风雨!二千年前的遗物玉匙消失二十年后重现江湖。谷域正统山宗顿时四面楚歌,六大势力共逐其中。或忠或奸,各为其主,相互间刀消剑长,纷争不断,更在最后六大势力为图生存,最后一战的时候,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人生悲歌!
  • 事宜须知

    事宜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共情的力量:情商高的人,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

    共情的力量:情商高的人,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

    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习得共情的技巧,你才可以拥有高情商。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作者通过分享自己的亲弟弟大卫、毕业于美国常青藤耶鲁大学的戈登,以及单身母亲卡罗琳等人的故事来探索共情的作用;作者解释了共情与同情的不同,如何利用共情寻找爱情,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共情式聆听者,如何运用共情创造持久的亲密关系,以及如何避免共情阴暗面对生活的糟糕影响。此外,作者认为共情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并阐述了如何借助诚实、谦逊、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等8种行为来获得共情能力。这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家拒绝接受普遍的医学标签和治疗人类痛苦的创新实践,也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因共情缺失致弟弟自杀的人性沉思,更是一个教人们如何伴爱的人度过悲伤、无助、迷茫和绝望时刻的实用指南。
  • 我本妖娆:丑颜皇后很销魂

    我本妖娆:丑颜皇后很销魂

    她是最受宠爱的小公主,有倾国倾城的容颜和一颗七窍玲珑心,可惜她太善良。她以为他真的爱她,她以为她真的疼她,却没想到他们竟然联手要杀她,当毒入心肺的那一刻,当剑刺入身的那一刻,她才知道自己的愚笨。意志不甘,灵魂不灭,她竟然重生,可惜毒入心肺,半张容颜如鬼魅,自此,她被人当做鬼魅的转世,被丢弃在乱葬岗中,天也怜她,被神秘高人收养,十六年的隐忍和苦练为的是讨回所有的债……
  • 周易郑康成注

    周易郑康成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轮回之牧歌

    末世轮回之牧歌

    她一朝身死却意外穿越。到底是意外还是天意,是神的安排还是命运的捉弄。“你是顺世而生,只有你才有能力阻止这场灾难。”“这场战争必将是你才能赢。”“不管几世轮回,大人您都将拯救众生。”“…”本该热血沸腾的战场,此刻却宁静的仿若无人,牧歌无悲无喜:“如果一次次轮回只为这一切,那我便把这宿命的牢笼给破了,谁说归零就是结束,零更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