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500000010

第10章 论文学改革的进行程序

盛兆熊先生来信

适之先生:

今天得着先生的信,说不尽我心中的快乐。

先生所提倡的白话文字,我是很赞成。但是我的生性,有了半些儿见解,就要想“见诸于行事”。者番对于白话文字,也怀着这个意思。以为此种文字,经着先生和独秀、玄同、半农许多先生竭力提倡,国中稍有世界观念的人,大约有一大半赞成了。那么,如今就要想实行改革的法子了。

讲起改革的程序,自然要从小学校里做起。要想从小学校做起,不可不先明白小学校里的现状。小学校里的现状,究竟是什么样呢?我前番曾经与友人谈及“现今小学校重视文学,看轻科学”的弊病。他回信来说:“小学校里说不到科学,更说不到文学,现今各校所取的教材,是很合儿童心理的。”我听了他的话,有些不合意,所以再写给他一信,告诉他现今小学校里的现状。信中的话,大约说:

足下言:小学校教育,说不到科学,今所授者,生活上之常识耳,升学之预备耳。斯言是也。夫既已认为生活上之常识,则认真切实以授之者,理也。既已认为升学之预备,则择尤选精立其上进之基础者,亦理也。然而试一察乎今之实际则何如?教者之所教,儿童之所学,除国文算术以外,举皆不足以动其心(指高小言)。更精密考查之,则算术尚在轻视之列,其所哓哓焉经日喋喋于儿童之前者,仅一国文耳。而儿童之所疲精劳神竭力以赴之者,亦一国文耳。足下疑我言乎?则请就现今主持小学教育者而询之,其答辞之不若此者,什二三耳。夫以人生常识上进基础之学科,而其现象若斯,足下对之,其感想若何?

足下又言:小学教育,说不到文学,今所授者,一皆以应用文为主。斯言是也。文学两字,是否成立,我学浅,不敢以语此(他信中说文学是术,不能与科学对举)。今所欲询者,如《史记》“渑池之会”,《汉书》“昆阳之战”,柳宗元之《黔之驴》、《永氏鼠》,苏东坡之《留侯论》、《贾谊论》,尤侗之《乞者说》,刘基之《卖柑者言》等篇,果属于应用文字?抑属于文学乎?如以为属于应用文也,则我无间然。如以为非也,则今之小学其取此以为教材者,十有七八也。

足下又言:以现今小学校之国文成绩而言,何足以当文学两字。斯言诚不虚。然我尝调查现今小学校之作文题矣。《华盛顿论》、《王安石论》、《爱菊说》、《爱竹说》、《郭子仪单骑赴会论》、《岳武穆奉诏班师论》,以及各种策论,及古奥之说明文等,竟数见不鲜。夫论儿童之成绩,固不足以当文学两字,论此种文题,亦足以当应用文乎?又观教者之所订正者,则“今日朝晨”必改为“今晨”;“我能明白他的道理了”,必改作“我知之矣”。夫文字者,言语思想之代表也。儿童既已据其思想,而以明白显畅之文字表之,又何必节之约之求合诸古以为贵耶?是故足下所言者,就理论上以推测之也。我之所举,就事实上以立论也。理论固足贵,奈事实上不如是乎?总之,现今我国之小学教育,表面上虽云普及实用,其内容仍不免带此科举时代意味,虽非养成一船呫哔咿唔之士,实不能立其科学知识之基础,以提倡有裨实用之学,此我所敢断言者。而推究其源,则皆由吾国文字艰深,及教师好古之病以育成之也。

以上所说的话,没有一句不是真的。不要说别个,就是我自己所教的,也是如此。那么,照着方才所说的“既知即行”这句话,岂不是“自相矛盾”么?却又不然。高等小学的毕业生,虽有一半要去谋生了,但是其他一半,是要升入中学的。现今中学里的国文先生,大半是那前清的老秀才,老翰林,吃过“十年窗下”的苦味,所以一言一动,多含着八九分酸气。就因为他自己日日浸在酸气里,所以他要求的,自然是要有酸气的学生,这也是“同声相应,同类相求”的老例。他所求的既然是要有酸气的,而我所造成的却是没有酸气的,那就不能合他的意思了,那就不能蒙他的赏识了。如此,岂不是我误了一班“殷殷向学”的学子么?

照这说法,那白话文字实行的障碍,就要算中等学校么?这又不然。中等学校的学生,有一半要升入中等学校以上的学校,中等以上的学校,他的“入学试验”,也是和中等学校的“入学试验”相同。那么,要想升学,就要准备着酸气;要准备酸气,不得不于招收学生时预先设法了。这也是一定的法则,所谓“斧头敲凿子,凿子敲木头”,无可设法的。

照此看来,论那改革的起点,在理论上,自然是要从小学里做起。但是从实际上着想,又要从国中最高级的学校里开始改革。先生以为这个话说得对么?

我国最高级的学校,就要算先生所担任讲授的北京大学了。所以我的意见,以为改革的起点,当在大学。大学里招考的时候,倘然说一律要作白话文字(或者先从理工两科改起,文科暂缓),那么,中等学校里自然要注重白话文字了。小学校里又因为中等学校有革新的动机,也就可以放胆进行了。那岂不是如“顺风行舟”,很便利的法子么?

有人说:“从小学校里先改革,也可以行的。若说有中等学校来阻梗,便可采用那‘全国一致’的举动,使那中等学校里招考的时候,除了会作白话文字的人外没有一个会发酸了,到那时,中等学校里的校长教员,也就无法可想了。”这种说话,粗看似乎很有理,但是我们从实际上着想,全国小学校能结合成功这种团体么?现今小学校里的教员校长,虽然有许多是新学界人物,但是前清的老八股先生也不少。就拿新人物而论,因为他从前所受的教育,是受老秀才、老翰林,陶冶成功的,对于旧文字,根深蒂固,牢不可拔,所以他的思想,也是和老八股先生一个样儿。现在要同那种先生去办改革文字这件事,那可办得到么?所以我说,要想实行新文学,必定要从大学做起。

但是我想要从大学做起,也是很难,因为大学里的先生,他所下的酸工夫,更加比中学校的先生高几倍。若是同他讲讲“韩、柳、欧、苏”,是很高兴的。若是要同他讲改革文字,那就未免要挨他一番辱骂了。(中略)从此看来,这件事体要实行起来,岂不是也有许多阻力么?

先生对于实行改革的方法,曾经研究过么?对于我所说的话,也赞成么?请先生同独秀、玄同、半农诸位先生讨论讨论,并且告诉我一个研究结果。

《新青年》杂志中的论文,我以为以后当注重在研究实行改革的法子一方面,庶几能合着众人的心思,去研究这一件大事。

近日校中放春假,所以有许多闲时来同先生作长谈;以后若上了课,那就不大便利了。但是我预计,每一个月中间,必定有一回报告的。

先生前在《新青年》中所发表的《札记》及《归国杂感》这一类文字,最能感动他人。我想先生住在美国很长久,所见所闻,必定不止这一些,何不多发表些呢?

盛兆熊上四月四日

答书爱初先生

爱初先生:

来信论文学改革实行的程序,极中肯要。先生以为实行的次序应该从最高级的学校里开始改革。实际上看来,这话虽然有理,却也有许多困难。第一,我们现在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可以把大学入学的国文试验都定为白话。第二,就是我们有这种权力,依我个人想来,也不该用这种专制的手段来实行文学改良。第三,学生学了国文,并不是单为预备大学的入学试验的。他的国文,须用来写家信,上条陈,看报,作报馆里的“征文”等等。他出学校之后,若去谋事,无论入那一途,都用不着白话。现今大总统和国务总理的通电都是用骈体文作的;就是豆腐店里写一封拜年信,也必须用“桃符献瑞,梅萼呈祥,遥知福履绥和,定卜筹祺迪吉”等等刻板文字。我们若教学生“一律作白话文字”,他们毕业之后,不但不配当“府院”的秘书,还不配当豆腐店的掌柜呢!

所以我的私意,改革大学这件事,不是立刻就可做到的,也决不是几个人用强硬手段所能规定的。我的意思,以为进行的次序,在于极力提倡白话文学。要先造成一些有价值的国语文学,养成一种信仰新文学的国民心理,然后可望改革的普及(请参看我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若必须从学校教育一方面着想,似乎还该从低级学校做起。进行的方法,在一律用国语编纂中小学校的教科书。现在所谓“国文”定为“古文”,须在高等小学第三年以上始开始教授。“古文”的位置,与“第一种外国语”同等。教授“古文”,也用国语讲解;一切“模范文”及“典文”的教授法,全用国语编纂。

编纂国语教科书,并不是把现有的教科书翻成国语就可完事的。第一件要事,在于选用教科的材料。现有的材料,如先生信中所举的《留侯论》、《贾谊论》、《昆阳之战》之类,是决不可用的。我的意思,以为小学教材,应该多取小说中的材料。读一千篇古文,不如看一部《三国志演义》。这是我们自己身受的经验。只可惜现在好小说太少了,不够教材的选择。可见我上文所说先提倡白话文学,究竟是根本的进行方法。没有新文学,连教科书都不容易编纂!

现在新文学既不曾发达,国语教科书又不曾成立,救急的方法只有鼓励中小学校的学生看小说。小说之中,白话的固好,文言的也可勉强充数,总比读《古文辞类纂》更有功效了。

七年四月十日胡适

(原载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5号)

同类推荐
  • 浮生诗草

    浮生诗草

    竹三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不仅风格清朗明畅,遣句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是诗人半世生涯的写照。一方面,它概括抒写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共同心路;一方面,又写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经历。在这个点上说,《浮生诗草》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意义。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乐土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何建明报告文学论

    何建明报告文学论

    何建明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领军人物。作为一位“国家故事”讲述者,他“四十年只做了一件事,讲述国家故事”。《何建明报告文学论》汇集了何建明40年来的报告文学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共70余万字,是全方面、多角度了解何建明报告文学的必读作品。这部创作专论集分为四个部分:创作谈、访谈、评说论道、作品评论。第一部分“创作谈”是何建明现身说法,谈报告文学的创作,第二部分“访谈”是各大媒体记者对何建明的访谈,第三部分“评说论道”是何建明为其他报告文学作品所作的序和评论,第四部分“作品评论”是关于何建明报告文学的解读和评论.本书既是研究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的重要史料,也是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 回忆不在照片里

    回忆不在照片里

    周文慧首部作品集,以身边事为引,深刻书写记忆里的青春沉思与所感人事变迁。笔锋独到,发人深省。《上大学有什么用》:让你真正踏入人生漫无涯际的孤独与荒凉后,能凭借当初的记忆为自己点一盏灯。因为你知道那些美好你再也遇不到了,所以你才能擦擦眼泪,狠下心来,整好铠甲,磨好兵刃。准备开始进入到成人世界里的厮杀。《我养你有什么用》:不过是漫长的人生里,你陪我走了一程,却是拿性命相托。《爸爸的朋友圈》:他自动默认了网络世界里的全部善意,迫不及待想要跟别人分享眼前的一切。
  • 从北向南

    从北向南

    本书为医疗界下海创业先锋人物、诗人山豆关于创业、故乡、文学创作话题的作品集,有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歌、著作序言、评说等五个部分。
热门推荐
  • 武狂小道士

    武狂小道士

    命冲太岁巧机缘,顽儿入武命入玄。终返凡尘续凡命,却把狂命惹玄机。武道成狂念成痴,我命劫生向天问。人若阻我我人王,天若劫我我破天。小武阴差阳错踏上问武之道,只道是华夏真功夫,岂容质疑,胆敢犯者,狂扁之,暗倾心师姐不自知,终踏问仙界,大展武狂真功夫,混迹仙界立王道……我为狂,谁与争锋?
  • 宠妻无度:高冷燕少,轻点撩

    宠妻无度:高冷燕少,轻点撩

    风华绝代,佳人回归!她从一个弃妇成为一个王牌杀手特工,她!是来复仇的!抛弃之痛,弑子之恨,她要一一讨回来!可是,谁能告诉她,这个锲而不舍撵都撵不走的“大型蠢萌动物”是哪来的吗?四年不见,她那个高冷的前夫呢?(小虐怡情,大宠怡人,欢迎各位父老乡亲们前来捧场!!)
  •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面向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欣赏、评判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整体文化修养,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大学语文课程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培植和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高上。应该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吸收文化精华,得到思想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无论是体例的设立,还是篇目的选定,都遵循着“求精”、“求新”的原则,力求探索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
  • 奈何重生:不愿为妃

    奈何重生:不愿为妃

    作为穿越人,从一开始她就告诉自己<br/>珍爱生命,远离宫廷,玩不起的就不要玩<br/>可是她忘了墨菲定律说<br/>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br/>其实墨菲还告诉我们,你往往找到的,并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nbsp;&nbsp;
  • 在微风中飞扬

    在微风中飞扬

    本文讲述了一个哑女孩的成长故事。一九九五年,她因一场车祸丧失了美妙的声音,受到家人的轻视,敌人的嘲弄。二零一一年,她的画作让无数人为之着迷,并在无数目光中恣意舞动,受万众瞩目。是的,无论青春如何残酷,都有让它飞扬的义务,只要抓住风的翅膀,就能在广阔天空无限飞扬。
  • 挽歌不晚浮生若梦

    挽歌不晚浮生若梦

    一朝穿越成炮灰,别人穿越都是奔着人生颠峰走,苏挽歌可好,穿成个踩雷游戏,还一踩一个准!!!何为苏挽歌?云清峰峰主。可否具体?清歌,九歌,断尘可否再具体?腰细,腿长,会做饭可否更具体?沈清寒的爱人何为沈清寒?玄远峰峰主,古域之鲲可否具体?满山芳华,三千画作,百年清酒可否再具体?“初识人世是你,风光无限是你,避世隐俗也是你。浮生若梦,浮华万千,我只中意你”可否更具体?苏挽歌的男人
  • 微动作:心理专家教你看穿行为背后的秘密

    微动作:心理专家教你看穿行为背后的秘密

    本书从身体小动作、个人小习惯等方面入手,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微小动作,以科学态度、通俗的语言进行解析,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藏在微动作背后的真相,轻轻松松做到知人知面又知心,掌握人际交往的主控权,少走弯路,迈向成功和幸福。
  • 死对头

    死对头

    一得到艾英癌症晚期的消息是在中午下班时分。当时李革飞正浑身倦怠地拖拉着脚步向机关食堂走去,路面上凸起的一颗小石子绊了他一个趔趄,恼怒的三字经刚刚脱口而出,就隐约听见背后有急促的脚步声赶上来了。来者是处里的同事戚培德,匆匆寒暄两句,戚便直奔了主题:听说了吗,艾英得的是癌。李革飞一听,浑身一震,一股不可名状的力量突然之间贯注全身,使他精神陡然振作起来:癌?什么癌?肺癌晚期,扩散得满肚子都是!听说还长到脊椎上去了,眼下躺在床上不能动,说是只要稍微动一动,就跟动了刑似的……唉,真是生不如死啊……
  • 全能铸造师

    全能铸造师

    学铸造,只是帮别人铸造装备,赚点钱。减轻家里负担。没想到成了全服最牛全能铸造师
  • 熊龙峰小说四种

    熊龙峰小说四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