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8200000001

第1章 《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总序

近现代科学以汹涌澎湃之势席卷全球,几乎冲决了一切与之不相容的传统文化和科学堤坝,而在世界东方,却仍然屹立着一个人类科学史上的奇迹——中国中医药学。它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丰富的传统,经数千年的不断充实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有完整理论体系、丰富临证经验、精湛实用技术并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

我国中医药学属于世界首创,历史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但是近百年间,中医的命运却如同和氏之璧,屡遭摒弃,陷于困惑,几乎成为一个丧魂落魄的躯壳。今天,在“中医不能丢”的呼唤下,在“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指引下,已到了剖璞得玉之时。我们有责任让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中医药学不仅有历千年而不衰的活力,而且还蕴涵着将主宰未来医学的超前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药学再一次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再一次挺直腰身,雄视全球。

值得关注的是,被称为后现代科学的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模糊论、混沌论等,是在对现代科学否定基础上的飞跃,而这一飞跃,恰恰与中医药学的理论邂逅相遇,二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当这些后现代科学理论大有取代现代科学之时,中医药学实际上已在两千多年前就剖析了这些问题,把它们发展到了在实际中可以自如运用的水平。其以综合演绎为主的哲学方法,把研究复杂、整体、联系、恒动的生命大系统的生命科学开掘到了一个很深的层次。我们的古人对此早有预言,他们称中医药学“高大如天地,光明似日月,亿万千年后,其德永不竭”。如果我们能在已学到的现代科学的理念外,换一个角度,更新一套思维方法,则将有一个新的天地展现在眼前。善言古者,必验于今。中医药学所包含的许多超前的理念,使当前许多学科的研究,取得了出人意想的成果,可以断言,由于后现代科学的兴起,中医药学必定会更加显现出其辉煌的内核。

近百年来,“改造中医”、致中医西医化,几乎成为社会上对待中医药学的潮流性偏见,成为扼杀、篡改乃至于消灭中医药学的软刀子。这种名为“创新”和“现代”,实为无知和霸道的做法,不仅支离了中医药学,也搅乱了其发展方向。中医药学之所以能造福于人类,能生存发展至今不衰,实赖其有别于其他医学的自身的长处,若以其他医学之长,伐中医药学之短,貌似前进,实则倒退。而发扬长处,开掘精华,才是我们的正途。因此,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不仅成为中医药学自救的良方,成为其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对未来和世界的高度负责。我们期盼着在中西医之间营造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元和谐氛围;期盼着二者真正实现“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传统的中华文化和悠久的华夏文明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渊源。中医药学独特的哲学思想、思维方式、推理演绎,无不镌刻着古贤先哲的深邃思辨,无不闪耀出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医药学始终与中华传统文化同荣共辱,同驻偕行,与中华传统文化诸如哲学、文学、数学、地理学、天文学、历法学、物候学等,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竹密不知云欲雨,山高尽见水朝宗”,有志于学习中医药者,唯有打好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方可臻于至道之境。

中医典籍承载着数千年中华文化的硕果,记录着丰富多彩的实践经验,探寻着人与自然的客观规律,锤炼着志士仁人的真知灼见。它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是中医临证的传统规范,是中医或追根溯源或探求宝藏的不可或缺的向导,更是孕育一代代中医药大家高手的摇篮。它看似陈旧,却蕴涵着世界上最新的科学;它质朴无华,却推动着人类最灿烂的文化。中医典籍亘古及今,虽历经兵火凶荒,屡遭种种劫难,但仍然浩卷长存,国内现存几近万部,成为世界医学文献之最,亦为我国科技古籍之最。

但是,当前,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老专家相继年迈,中医界后继乏人,尤其是竞逐浮华,企踵西方的学术风气,使中医药学的研究有滑向浅薄和混乱的危险。如何在古籍整理中正本清源,使中医后继者有正路可循,使世界上学习、研究中医者有良范可依,就成为我们应肩负的历史责任。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中医典籍整理,都能带来中医学术的大普及、大繁荣、大发展。我们今天的工作没有那么大的规模,也不敢有那么高的企望。只要能搭架一个便于选择、易于入门的桥梁,提供一个启发思考、领悟真谛的基础,为后来者铺垫一块登踏的路石,留下一位永远相伴的师长,则我们于愿足矣。

重新整理注译中医典籍,这是崔月犁先生的遗愿,他曾设想选出百部经典医籍,详加注译,再译成世界上多种文字,他曾数年筹措,多次启动,并为此付出了后半生的大量心血,可惜的是,就在他下决心以年老多病之躯亲自组织落实之际,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因之而成立,继其遗愿,以正本清源为宗旨,在兼顾中医理论的系统性、代表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下,经数十位专家多方论证,精选数十部经典医籍,定名为《中医古籍名著编译丛书》。本丛书有别于历来注译医籍的主要特点是:注重正本清源,尊重原著,摒弃其他医学尤其是西医的牵强混杂,以保持原汁原味,恢复其原本的哲学思维、治法治则、名词术语等;注重筛选历史上的最佳版本,在历来考证校注的基础上,进一步纠正错讹衍漏,以左右两栏对照版式,精录原文,便于对照;注重克服纯考据或偏于浅白的倾向,用强化注释的方法,力求阐明医理,使之成为学习中医的必备工具参考书。在丛书之外,我们还试作分科类书的注译,选内、妇、男、儿、眼、耳鼻喉等古医籍中较为集中的内容,以病证为目次,意在与临证实践联系更为紧密。两种体例,共同推出,以听取读者意见,经受实践检验。

要特别提出的是,本丛书的作用只在入门,有志于学好中医者,断无捷径可走,一定要有不畏险阻的勇气,百折不回的坚忍和脚踏实地的挚诚,经得起名利浮华的诱惑,耐得住寒窗苦读的寂寞,培养扎实的理论素养,博览典籍,熟读经典,背诵精粹。读古书贵在今用,“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早从师,多临证,用中学,学中悟。如此,学验俱丰,知其常,达其变,见微知著,融会贯通,才能成为出色的一代中医大家。

通过正本清源,对中医进行全面的自我调理,把颠倒了的文化信念、科学观念纠正过来,把搞乱了的学术范畴、概念加以厘正,使中医早日恢复元气,重振生机。江山代有才人出,杏苑年来有贤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医药学定当永放光芒。

由于丛书的注译要求高、难度大、涉及面宽、工程浩瀚,能参与此项工作的专家要具有精医术、通古文、明古今之异的较高素质,但仅靠民间之力毕竟有限,运作起来倍觉艰难,所以编译时日,竟致迟滞,还望读者见谅。其间错误,亦所难免,敬请各界同仁不吝赐教。

是为序。

干祖望 邓铁涛 史常永 匡萃璋 吉良晨 朱良春

任继学 李今庸 李俊龙 李致重 何任 余瀛鳌

张灿玾 张学文 张晓彤 张琪 周仲瑛 周超凡

郑兆炽 姜元安 费开扬 傅景华 焦树德 路志正

樊正伦 颜德馨

(以姓氏笔画为序)

二○○三年九月

同类推荐
  • 中药学知识问答

    中药学知识问答

    本书由知名中药学专家荟萃中医药理论知识,针对中药使用的各个环节,对中药进行详细剖析,以问答的形式编撰而成。书中的问题均“来自临床,面向患者”,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药品的基本知识,中药的选择、质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服用次数,中药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常用中药的鉴别以及药食同源中药的介绍等内容。书中的问题均是患者经常问到、药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的,解答力求贴近读者,内容丰富、具体,简明易懂,以帮助患者和广大群众了解常见疾病常识,正确选药,安全合理用药。同时本书也适合临床中药学工作者及药店药师、临床中医师等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以实用为原则,缩减理论阐述,力求简明扼要,对指导临床有实际意义。全书共10章,选择中医药有一定优势特色的病证88个。在病证下立法处方,以病统方,方证相对。每一种疾病均按照诊断要点、辨治原则、处方、警示四项编写。诊断要点一般按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段式编写,以求精简易掌握。在处方中大多数是辨证用药,也有少数是辨病用药,力求临证用之有效。儿科处方用药剂量应根据小儿年龄、体重、疾病轻重缓急、药物多少及配伍而定,《中医儿科处方手册》除新生儿疾病外,一般中药汤剂处方用量,适用于4~7岁儿童;中成药剂量仅供参考,临床选用时以其药物说明书为准。
  • 医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15种职业精神

    医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15种职业精神

    医务工作者不能不看的职业精神准则!服务意识、细节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感恩心态、执行力,一个都不能少!以病人的生命为重,做医学的仆人;高尚的人文品格和人文修养;合理的知识结构;虚怀若谷的胸襟;超越世俗的爱人之心……这是医务工作者修炼自身的超级法宝!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其实是“论寒伤”。若直译过来,就是“论述寒凉(对人体的)伤害”。但仅仅这样理解,就未免失之于狭隘,比较合乎于书中具体内容的综合认识应该是:“论述寒、凉、温、热等四时之气与时行疫疠之气等诸多病邪对人体所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伤害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病理机转以及如何进行辨证论治、处方用药、护理预防的一部中医药学专著。”这样表述似乎有些繁琐而累赘,但这也只是对全书知识要点的一个基本概括,其中蕴涵的医药学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远不是一二句话所能说全的。好在这已经点明了本书的主题和要旨,以后阅读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 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麻醉安全与质量管理

    该书提供了麻醉相关技术,麻醉临床争议与进展 ,危重、疑难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麻醉实践中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介绍。该书结合临床麻醉实践情况,论述了对手术麻醉的安全和风险等方面情况的认识,提出了加强手术麻醉质量管理的建议,进而有效减少医疗纠纷,从而保证手术麻醉的安全及质量管理。
热门推荐
  • 武侠辅助修炼系统

    武侠辅助修炼系统

    无聊简介:穿越获得金手指,过气辅助系统一个,除了辅助修炼,别的什么都没有,商城没有,任务没有,宝箱没有,除了能辅助修炼,别的什么都干不了,秦羽感觉被坑了。装逼简介:开局一把刀,装备全靠爆,杀一人升一点,杀十人升一级,待我当上万人屠,武破虚空成武祖。
  • 青灯寺(大结局)

    青灯寺(大结局)

    阿全的声音凉得像是一块冰,轻轻地从我的耳后滑过,激得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我看向阿全,他的视线直直地射向那抹幽青的光源。“走 吧。 ”我对阿月说道,拉着他一同走向阿全口中的那间尼姑庵。阿月一改先前的赞同态度,这会儿也看出了不妙,他反手拉住我的袖子,定住脚步问我:“怎么会是那种光?老大,我觉得这里不太单纯。”
  • 不做宠妾

    不做宠妾

    他,是身份高贵,冷酷风流的王爷。而她,他与她,云泥之别可他却宠她爱她,视她为宝。她说,她不做宠妾,她要自由。他愤怒,他说他不许,偷了心便离开,天下哪有这般便宜的事?
  • 傲世孀后

    傲世孀后

    她一生坎坷飘零如浮萍,三为人妻,到底谁才是她的良人?见多了朝政上的尔虞我诈,在后宫阴谋手段中九死一生。她的一身傲骨满腹才华,是为家国弃爱恨,还是愿换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若爱只是隔岸观火

    若爱只是隔岸观火

    温之榆嫁给黎锦安情非得以,也心有不甘。她不情愿嫁他,而他却满怀深情的娶她。婚后她流产,罪魁祸首是自己的丈夫。她溃不成军,无法原谅,想要逃出他的世界,躲了三年。回来之后她还是黎太太,他依然宠她宠的无上限无原则,宠到令人发指。她不爱他,为自己所失去的憎恨他。而他攻势温柔强势,霸道的占据了她的心。她自卑自己不是真正的名门千金,费尽心机的离婚。他却说,不管你是谁,你始终是我太太。她沦陷在他一世的温柔中无法自拔。*而旧爱归来时,她从不珍惜的黎太太的头衔莫名的紧张起来。三年前的旧事真相浮出水面。她惶然失措,他不是罪魁祸首,但是却为身为罪魁祸首的旧爱承担了一切。她后知后觉的知道他最爱的原来不是她。他不再相信她,不再宠爱她,他曾给她的一场温柔一场爱如同梦一场。*她等来了他的离婚协议书,他问她还想要些什么。她不说话,签字的手抖得厉害。一颗心落地碎成了一片再也拼凑不出从前。*她为他堕落的整日借酒消愁,为救他毁容受伤。而他给她的却是他和旧爱婚礼的请柬,她无法理解他的残忍。最终她心如死灰的离去,再见时已是路人。她双目失明,记忆全无。他抱着她久久的不能放开,本以为离开了他,她会过得好一些,却不知道是把她推进万丈深渊。*他不是不爱,而是太爱,才舍不得她被人伤害,只是他错算了。他带她辗转每一个他们走过的地方,只为寻找她丢失的那些记忆。
  • 我为龙族

    我为龙族

    他本来就是一条龙,跨越了时空来到都市。从一个平凡的小兵开始,一步一步苏醒着本来的记忆。当红尘袭过,一个又一个红颜知己出现在身边,他,要何去何从。李向前的故事,从坐上火车的一刻开始了……
  • 穿越管理局局长是我外挂

    穿越管理局局长是我外挂

    你试过被好朋友一巴掌打穿越吗,我就试过,而且这个世界一堆飞来飞去的人,我现在很慌,我该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本故事纯属虚构,看看就好,还有新人小说,多多担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能重生之最强女王

    异能重生之最强女王

    重生前的夏情,穷人家庭,因有超高智商混迹在商业上也是如鱼得水,到最后却因为超高的智商头脑被男友出卖作为实验体而惨死。重生后的夏情,穷人家庭,带着两世的记忆生活,再也不会像前世一样单纯是个容易被爱情影响的蠢女。重活一世,她夏情必活的精彩,这一世,不平凡的人生,商业,古玩,神医神算,异能在手,混迹在各种圈子当中的夏情皆是个个大佬相争的贵宾。揭开神秘的面纱,强大的身份被挖掘,亲人的宠爱,朋友的爱护,无一不再告诉她,自己要越来越强大,才能守护自己在意的人。本以为重活一世,不再会被爱情缠住,却出现了一个那么妖孽的男人,让她乱了心,动了情。傅少霆的人生格言当中,就是宠情情,爱情情,在他眼中,世界在重要,也不及他的情情重要。(1v1双洁)【不是现实写】本文套路写,不喜勿深入。
  • 一些杂思

    一些杂思

    一个闲得无聊的人在夜里胡思乱想于是写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