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8200000003

第3章 前言(一)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高擎中医古籍整理研究之旗帜,旨在勘误订讹,注难析疑,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通译原文,以广交流而古为今用。《中藏经》列入首选书目,现已编译告竣,特将所需志之者,列述于后。

一、《中藏经》内容简析

本书名《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旧题汉·华佗撰。此书历来多认为是后人伪托之作,或疑六朝人手笔,或疑华佗弟子吴普、樊阿依华氏遗意辑录。但本书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则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全书共分三卷,上卷暨中卷共四十九论,下卷附方实计六十八道。通览全书,若按其内容区划,则可分为四部分:第一至第二十论为总论,第二十一至三十二论为论藏府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三十三至第四十九论为论杂病及决生死法,末则附以救急疗疾诸方。各篇分别详论天地、阴阳、水火、寒热、虚实、脉色、藏府辨证及痹证、痞证、中风、水肿、脚气、淋证、癥瘕、积聚、痈疽、疔疮等。诸论以藏府脉证为中心,寻求《内经》、《难经》及上古医经中论阴阳、析寒热、分虚实、辨藏府、言脉证之理,揆诸大旨,融会贯通,发挥蕴奥,最早形成以脉证为中心的藏府辨证学说,奠定藏府辨证之基础。且自成体系,具有系统、简明、精辟、实用、完整之五大特点。实乃自《内》《难》以降,理法方药俱备的最完整的医经,其学术思想之影响,启导易水,绵延不绝,泽及今世。

二、《中藏经》作者及成书年代初考

《中藏经》始载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医方下,题曰《华氏中藏经》。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录为“中藏经一卷,汉谯郡华佗元化撰”。然而,关于本书及其作者之真伪,代有考辨而众说纷纭。有疑为邓处中所撰者,如《宋史·艺文志》题为灵宝洞主探微真人撰;有疑为六朝人之手笔者,如孙星衍;有统斥为后人托名之作而又言具有元化之遗意,或为华佗弟子所辑者,如吕复;有言虽非元化之书,要其说之精者必有所自者,如周锡瓒;近人有言其纯属后人抄袭《内》、《难》诸书而成者;亦有言祖本为华佗早年辑古医经而自撰者。统而言之,乃历代公认其为伪书,或谓真伪杂糅之书,所以使《中藏经》沉淹千载。

为什么说《中藏经》为伪书?历代考辨之辞千重万叠,归结之则主要依据有五点:一为史载华佗之书火焚于狱;二为目录书所载晚见于宋;三为邓处中序荒诞不经;四为书中称述之书名、官名、病名、药名有出自汉后者;五为书中所论有多处与《内经》、《脉经》等所言相类似。然,伪巧而难辨,则有真之而伪,伪之而真者,今试考辨之,谨备一说。

华佗之书火焚于狱,乃始自《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九,谓“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自此以降,一千六百余年来,誉为“神医”之华佗无书传世遂成历代医家之一大憾事。但稽其史言,仅知华佗索火烧之者惟“一卷”,且亦仅知为“此可以活人”之书,所以火焚于狱之说,尚不可断言华佗绝无遗著传世。《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唐书·文艺志》均分别著录有《华佗方》十卷、《华佗药方》十卷、《华氏药方》十卷,虽题曰吴普撰集,但亦足证华佗身后仍有所传于世者。

为何《中藏经》直至宋代始见于目录之书?《四部正讹》谓“核之七略,以观其源;核之群志,以观其绪”。因之,固可疑其伪。但如日人十街信敏《新校正中藏经叙》所言:“荆山之璧,由卞和传;丰城之剑,以雷焕闻。盖物隐显,虽自有时,亦俟其人耳。如华佗《中藏经》,是其然矣哉。”以史实观之,《中藏经》可因华佗遭害而隐,而由普阿辗转传出而显。况且,年移代革,兵燹水火,古籍之晚见于目录书者原非少见,后人整理而再传于世者甚多,岂非只有《中藏经》是如此?周锡瓒《中藏经·跋》云:“世传医书,莫古于《素问》,王冰谓即汉《艺文志》《黄帝内经》,然已不合十八卷之数,况后出之书耶?唯求是者信之而已。”

邓处中序自称华佗外孙,虽有《华佗别传》可考其次子邓思之名,但言因梦得书于石函之中,实荒诞不经。或言此乃避祸炫技之笔,但序中述及华佗“性贪,不悯生灵”及“果为魏所戮”等语,绝非“外孙”之所言,且序末以干支纪年不著岁时亦有违古之历律,所以其伪甚明。今考周锡瓒跋云:“余得旧抄本,前后多缺,无序文目录并楼公跋,且避高孝两朝讳,疑即攻媿所校本。”足证本书始钞无序。本次编译所获赵孟頫手写本亦无序,是否赵孟頫因其序文怪诞而不录?不然,孙星衍序云:“赵写本旁注有高宗孝宗庙讳,又称有库本陆本异同,是依宋本手录。元代不避宋讳,而不改其字,可见古人审慎阙疑之意。”由此可见,邓处中序当疑后世据《华佗别传》托邓处中之名而为之,非原书之序也。且邓序之托伪,非《素问》、《灵枢》、《本经》等,因尊古贱今而托名以入其说,而是借名托梦以神其书而羼入赝作,此即所谓借真售伪者,与古贤之托名者有霄壤之别,所以邓序之伪诚可反佐《中藏经》之真。

《中藏经》四十九论中确有三处引用“金匮”之名,分别为“金匮”、“金匮至真要论”、“金匮大要论”。但并非王洙得自馆阁蠹简中之仲景《金匮》。考《黄帝内经素问》第四十六《病能论》谓:“《金匮》者,决死生也。”可见其为诊断专书。而《内经》引用《金匮》、《大要》之名颇多,与《中藏经》所引均非仲景《金匮》之言。日人奈须恒德曾注云:“按《金匮》文不见《内经》,盖古医经也。”宽保本亦有眉批云:“盖上古《内经》有之,而今脱乎?”前贤之见甚明。至于书中官名、病名、药名有确出自汉后者,且大多为北宋末、南宋初之方药。但本次编译曾初探平津馆本附方及周本附方,经用赵本校勘,其药名出自汉以前之方,初步可界定六十道方,此则足证《中藏经》祖本非伪,而有后人转抄续貂,所以真伪相杂。今观孙本所存六十八方,竟无一方见于《肘后》、《千金》、《外台》者,而元化已见于《千金》、《外台》之八道药方,反不见于《中藏经》,此固可言其伪迹显然,亦可言其别有所自。其中明月丹、扁鹊玉壶丹、破棺丹等,遗留六朝服饵金石之痕甚明,治尸厥卒痛方、三不鸣散、太上延年万胜追魂散、治虫毒方等,亦皆具方士之风。六十八方大多用药诡奇,制法独特,用法稀异。且第一至第十论,骈散兼行,文风绮丽,六朝之笔法尤著,故以其部分论与方言之,孙氏所称“疑是六朝人手笔”之语不谬。

《中藏经》所谓与《内经》、《脉经》、《千金》相类似之言者,约占三分之一,若据此则断言全由后人抄袭而成,窃以为有失公允。盖上古医经至唐代王冰整理《素问》时尚可见到《金匮》、《大要》等遗篇,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著述亦均有所撰用,与仲景同时代之华佗亦自可阅及,惟各自所见之抄本有别,或各自采撷的内容及各自熔铸的方法不同而已。举如张仲景撰用之“并平脉辨证”而创六经辨证大法,以成《伤寒杂病论》;王叔和撰用之则类例相从,以成《脉经》;孙思邈撰用之则“删裁繁重”,以成《千金》。华佗当亦可撰用之,创藏府辨证之体系,以成《中藏经》。乃以藏府脉证为中心,将上古医经及《内》、《难》中杂于诸篇之生化、病机内容系统归纳,熔铸已见,使藏府辨证理论得以初步系统化、条理化,而终于奠定中医学藏府辨证之基石。

今列举诸家之说,综合考证,结合《中藏经》完整、系统、简明、精辟、实用之五大特点,仅能初步论断如次:

其祖本可能为华佗所撰,至少可认为存有华佗遗作片断;其书经后人整理、增附,且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今之传本所据者,大约成书于六朝之时,始传于世之际,即北宋末、南宋初,又再次有所增附,遂成是书。

因是书首题汉·华佗撰,故将华佗生平考略于后: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即今安徽省亳县人。历代相传为东汉时期之大医家,誉为神医。首创麻沸散,称为中医外科鼻祖。但其生卒年代莫可确考。今能据以考证之正史,仅陈寿《三国志·魏志》及范晔《后汉书·方技列传第七十二下》,而据以考证华佗生卒之年者,亦仅有七处:其一,游学徐土,兼爱数经。其二,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其三,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其四,(佗死)乃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曹操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其五,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其六,普施行之(五禽戏),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其七,阿从其言(久服漆叶青黏散),寿百余岁。

上述七处,乃正史所留之记载。其中犹可据者为二:一是以仓舒之死可逆推华佗卒年之下限,盖曹操悔杀华佗而令其爱子强死,则华佗死于仓舒之前无疑;二是以华佗卒年可逆推其生年之上限,盖“年且百岁”者,即谓寿近百岁也,而九十六岁以上则可言近百岁。其余五处则可为之佐证。

今考《三国志·邓哀王冲传》云:“建安十三年五月甲戌童子曹仓舒卒。”故华佗卒年之下限可定为约建安十二年,即约公元207年。由此反推华佗生年上限约为汉安帝刘祜永初四年,即约公元110年。

再考《三国志·魏志》,陈珪为沛相,时在汉献帝刘协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黄琬为太尉,时在汉献帝刘协永汉元年,即189年。故“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当在公元189至194年之间,此时华佗已年越八十,虽华佗“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但此时年事已高,则无意于功名仕途,甚合常情,且其时已以医道而显,故陈珪、黄琬之举辟皆不就,亦符事理。

吴普、樊阿皆从佗学,故吴普、樊阿的年岁亦可作为考据华佗生卒年限的佐证。据李贤《后汉书注》引《华佗别传》云:“吴普从佗学,微得其方,魏明帝呼之,使为禽戏。普以年老,手足不能相及,粗以其法语诸医。普今年将九十,耳不聋,目不冥,牙齿完坚,饮食无损。”而魏明帝在位为公元227年至229年。召见吴普当在此19年之内,若以明帝晚年欲延寿而召普为禽戏,则可拟如召之期在青龙五年,即公元237年左右,此时普年已近90岁,则普约生于公元146年,小于华佗36岁左右,与史实甚相吻合。

由此,可初定华佗约生于公元110年,约卒于公元207年,享年97岁左右。

同类推荐
  • 将甲型H1N1流感抗击到底

    将甲型H1N1流感抗击到底

    甲型H1N1流感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它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一旦被感染之后我们如何应对……对我们来说,有太多的疑问。于是,《将甲型H1N1流感抗击到底》一书应运而生。本书结合墨西哥等国的流感疫情以及我国目前的防疫状况,从认识流感入手,深入浅出地为您介绍了如何应对此次疫情的一些基本知识。
  • 现代口腔正畸治疗学

    现代口腔正畸治疗学

    《现代口腔正畸治疗学》是一本高质量的口腔正畸学专著,由ELSEVIER推出,著者Ravindra Nanda和Sunil Kapila均为世界正畸领域的专家。本书系统论述了现代口腔正畸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概念在基础理论、临床诊断分析和矫治设计,反映了现代口腔正畸基础和临床的新理念,详尽叙述了各类横向、水平向和垂直向异常的诊断和治疗。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口腔正畸研究生和口腔正畸医师的主要参考书和教科书之一,对其它学科的口腔医生加强正畸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也有指导意义。中国口腔正畸学的教学和临床发展十分迅速,此书的翻译将会对推动我国正畸学的临床和教学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 专家诊治子宫疾病

    专家诊治子宫疾病

    本书以医学科普读物的形式,向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子宫疾病的概述、发病情况及危害;生活方式与子宫疾病;子宫疾病的预防、治疗、饮食、调养;子宫疾病伴随疾病的防治;子宫疾病病人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 中医针炙与按摩

    中医针炙与按摩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来,针灸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非药物的保健方法,诸如针灸、按摩、饮食疗法等,因安全可靠,疗效持久,适应面广,无任何副作用,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孕产妇营养餐桌

    孕产妇营养餐桌

    怀孕生育是人类繁衍的重要途径,关系着人类未来和世界的发展,是人类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责任。尽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孕育方法,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怀孕与生育。怀孕生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自古以来,人们都将怀孕、生育和成长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怀孕、生育、培养的质量的必要性。科学的怀孕生育能够为婴幼儿身心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期教育,特别是胎教,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希望我们每一位年轻的父母自觉学习和接受。
热门推荐
  • 魔兽战神2:十大战王

    魔兽战神2:十大战王

    少年战无命偶得前世的战神记忆,自魔兽森林杀出,手持天辰棍,座下玄冥虎,冲向那五彩缤纷的武者世界。他炼真丹,控魔兽,抓傀儡,败尽各界天骄,一步步走上武道巅峰。战无命将踏在自己的肩膀上,超越自我。无论为人、为灵、为兽、为仙、为神,他定要突破天道,掌我运程,控我命魂。战无命发誓,即使拼却魂飞魄散,也要消灭一切曾经陷害自己、背叛自己、出卖自己的人。他一路遇神杀神,遇魔杀魔,纵横三界六道,成就最强魔兽战神!"
  • 小妇人(经典译林)

    小妇人(经典译林)

    1868年,出版商邀约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写一本“关于女孩的书”,奥尔科特以自己的生活为蓝本,温情描绘了马奇家四姐妹的生活与成长,这便是《小妇人》的由来。大姐梅格是贤妻良母型的女孩,结婚后相夫教子,持家有道;二姐乔开朗豁达,独立自尊,热衷写作;三妹贝思性格内向,善弹琴,音乐造诣高,但体弱多病;四妹艾米是典型的淑女,注重体态举止,喜爱尝试艺术。她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父母慈爱,子女孝顺,相爱互助,自强自立。
  • 打工故事

    打工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如何见砚不见梅

    如何见砚不见梅

    梅文华这个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学习不好,又没文化远近闻名的校霸梅文华,一夜之间多了个后妈,还多了个跟自己同岁的小姨申砚歌于是,校霸梅文华便开始了和追星二次元少女申砚歌的爆笑青春故事
  • 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

    本故事发生在宋朝咸平、景德年间,以宋辽战争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一代大侠杨承英之子杨铭的江湖经历。家仇国恨、悲欢离合、侠义豪情、世事人心。在故事的最后,杨铭与杨延昭(杨六郎)一起抗辽,大败辽军,最后使辽宋和谈,双方罢兵,结束了两国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史称“澶渊之盟”。
  • 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书,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只因爱你的心

    只因爱你的心

    第一次写书,一个新的开始。我会努力将文章写好。文章内容简单无复杂关系,请多关照
  • 神女归来之逆天大小姐

    神女归来之逆天大小姐

    神界神女陨落,转世重生,降临在将军府痴傻大女儿身上,狠毒庶妹百般陷害,重生神女虐渣女,踩奸人,神兽在手,丹药不愁,重生之路看似顺利无比,却杀出一个神秘的男子,对她唯命是从,虽然说他刚开始看似废材无比就算了,为什么之后直接变强碾压她,太过分了吧?选妃之日,她一身大红衣袍,尊贵不已。他问:“你为何着红衣?”她张狂说道:“你不是选妃吗?不必选了,我来了!”
  • 梦幻玉琼楼

    梦幻玉琼楼

    前世的姻缘,今世如何继续?从一开始的以为玉琼楼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楼宇,到后来的彻底领悟,原来,有友情、爱情、亲情的地方,都是玉琼楼。
  •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

    《我怎样到外国去/经典悦读》来源于胡适本人意识的觉醒。他曾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记文学的缺乏,所以极力地劝告朋友们写下自传。但是,他却忘却了一点:中国历代所缺乏的正是写自传的精神。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等虽说都是中国传统自传文学的代表作,但中国传统的自传以述志自省为主,一般篇幅也较短,容量十分有限,并不如胡适的期望。他希望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术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写出来。所以,他主动在四十岁的时候,将前面的人生做一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