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000000043

第43章 解蔽第二十一(2)

心又是靠什么来明白道的呢?答复道:靠的是虚心、专心和静心。心从来便是储存东西的,但又有所说的虚;心从来全是要权衡所有东西的,但又有所说的专;心从来全是不停运动着的,但又有所说的静。人天生就有智能,记忆也就因此产生;记忆便是将已有的信息进一步地存储起来;但又有所说的虚,指的便是不让那些已经存储的知识去影响将要接受的知识。心天生便是有智能的,智能的存在让人可以分别不同的事物,与此同时又可以把它们明白。这里指的明白,就是一种彼此兼顾。但又有所说的专,指的便是不让某种事物来妨害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心休息的时候便会做梦,疲劳的时候便会随意地遐想,在用它的时候就主动地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心是一直处在运动状态的。但又有所说的静,指的是不让梦境和杂乱的想法扰乱了智慧。对那些还没有明白道却一直寻找道的人,要将虚心、专心和静心的道理告诉他们,作为他们的行动标准。想拥有道的人,在达到了虚心的时节就可以获得了;想施行道的人,在达到了专心的时节就能施行了;想明白道的人,在达到了静心的时节就可以明察了。得到道又能明察,晓得了道又能施行,这能够称之为是实践道的人。要是可以到达虚心、专心与静心的境界,就能称其为最大的明白清明。世间万物,只要有迹可寻,在他眼里就没有看不见的,全部看到的都能一一作出评判,并且全部的评判都很到位。他在屋里坐着就能看见整个天下,在现世就能评判远古,不仅通览万物,并且能看清它们的真相,不仅能评判社会的治乱,并且能参透它的法度,能处理天地进而掌握万物,能控制全局性的道理从而将宇宙掌握在手中。是这样的宽广啊,他智慧的尽头有谁可以清楚呢?是这样的广阔啊,他德行的深度有谁可以说得明白?变化万千、千头万绪,他思想的轮廓有谁可以明白?其光辉能与日月相提并论,广博一直通达到很远的地方,伟大的人便是如此的。如此的人难道还会有被遮蔽的时候吗?

心,是身体的君主和智慧的君主,只发出号令而不接受别的号令。自己限制,自己使用,自己争取,自己得到,自己行动,自己停止。故而嘴巴能够被迫讲话或沉默,身体能够被迫舒张或弯曲,心不能被迫改变自己的意思,对的就实行,不对的就拒绝。故而说,心有容量,它的抉择是没有界限的,一定要自主地显现,它认识的事物即使广博繁杂,它的本质是相同的,不会更改的。

《诗经》上说:“采呀采呀卷耳菜,还不满一小筐,想念我那心爱的人儿,索性把那竹筐放在大路上。”竹筐虽说很好装满,卷耳菜也是很好获得的,不过不能三心二意地站在大路旁。故而说,心思分散了就不能获得知识了,思想动摇了就不能精深,三心二意了就会出现疑惑。一个人竭尽全力地做到一心一意,万物全是能够被认识的,身体力行了就能达到完美。对任何一种事物都不能三心二意,故而明智的人抉择一个就一心一意地去探讨它。

农夫精通于种田而不能作为田师,商人精通于做生意而不能作为贾师,工匠精通于做器具而不能作为器师。有如此的人,他即使没有这三种技能,却能够用来管理这三种行业的官,这是由于他是精通于道的人,而不是精通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人。精通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人,能够让他来治理这一类事物,精通于道的人,却能够处理各种事物,故而君子专一于道,可以用道帮助观察万物。专心于道,心志就纯正不偏,用它来帮助观察万物,就能观察,用纯正的思想、观察的行为去对待万物,那么万物都能够获得管理了。

【原文】

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处壹危①之,其荣满侧;养壹之微,荣矣而未知。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心亦如是矣。故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小物引之则其正外易,其心内倾,则不足以决庶理矣。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壹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壹也。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于射;奚仲作车,乘杜作乘马,而造父精于御。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曾子曰:“是其庭可以搏鼠,恶能与我歌矣!”

空石之中有人焉,其名曰觙。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耳目之欲接,则败其思;蚊虻之声闻,则挫其精。是以辟耳目之欲,而远蚊虻之声,闲居静思,则通。思仁若是,可谓微乎?孟子恶败而出妻,可谓能自强矣。有子恶卧而焠掌,可谓能自忍矣,未及好也。辟耳目之欲,可谓能自强矣,未及思也。蚊虻之声闻则挫其精,可谓危矣,未可谓微也。夫微者,至人也。至人也,何强?何忍?何危?故浊明外景,清明内景。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强?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②也。

[注释]

①危:心存戒惧。②道:方法。

[译文]

以前舜管理天下的时候,并非事事都给予指点而全部的事情都做成了。专一于道而又居安思危,荣耀就会来到他的身边;培养专一于道的能力而又注重细节,荣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来到。故而《道经》上说:“人的思想在于居安思危,道的精要在于养心知微。”思危和知微之间的关系,只有君子才可以晓得。故而人的心好比盘子中的水,端正地放着不动摇,就会浑浊的在下面而清澈的在上面,能够从中观看到胡须眉毛的纹理了。一阵微风过来,浑浊的就在下面活动,清澈的就在上面活动,便是大概的形状也是看不出来的。心也是如此的。故而用理性来引导它,使它保持清醒的状态,外物不能使它倾倒,如此就能够判断是非解决疑难了。要是外界的小事物引诱它,那么外面不能保持端正,内心又倾倒,就连粗浅的道理都不知道了。故而欢喜写字的人很多,不过只有仓颉的流传下来了,这便是由于他专一。欢喜种庄稼的人很多,不过只有后稷的流传下来了,是因为他专一;欢喜音乐的人很多,不过只有夔的流传下来了,这是因为他专一;欢喜道义的人很多,不过只有舜的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专一。倕制造了弓,浮游制造了箭,而只有后羿精于射箭;奚仲制造了车,乘杜首先用马驾车,而只有造父精于驾车。从古至今,没有谁是因为一心两用而能事业专精的。曾子说:“看着打拍子的小棍,心里想着能够用它来打老鼠,如果能和我共同唱好歌呢?”

空石这个地方有个叫作觙的人,他为人善于射覆而又欢喜思虑。但只需他的耳朵一听见声音,眼睛一看见颜色,他的思路就会受到干扰,听见蚊虻的声音,他的聚精会神也会受到影响。故而,他避开耳目与声音颜色的接触,远离蚊虻的声音,单居独处,静静思考,于是就通达清楚了。对“仁”的思考也如此,能够说达到精微了吧。孟子由于厌恶干扰而将妻子休掉,能够称为可以自强的了,但还谈不上深思熟虑。有子怕睡着了误事而用火烧灼自己的手掌,能够称为可以自忍的了,但还谈不上欢喜思考。避开耳目与声音颜色的接触,远离蚊虻的声音,能够称为能自我警惕的了,但还谈不上精微。精微的,是圣人。是圣人,还想要什么自强、自忍与自我警惕呢?故而,对“道”认识肤浅的人,光色表现于外,而圣人清彻透明的是内部的光色。故而,圣人顺随人的欲念,尽有人的情感,而处置全部事情都合理,还有什么想要自强、自忍与自我警惕的呢?故而,仁者办事,往往并非有意为之;圣人办事,也常常无须勉强为之。仁者的思考,是谨慎的;圣人的思考,是轻松愉快的。这就是治心的方法。

【原文】

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见植林以为后人也,冥冥蔽其明也。醉者越百步之沟,以为跬步之浍也,俯而出城门,以为小之闺也,酒乱其神也。厌目而视者,视一以为两,掩耳而听者,听漠漠而以为哅哅,势乱其官也。故,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折也,高蔽其长也。水动而景摇,人不以定美恶,水势玄①也。瞽者仰视而不见星,人不以定有无,用精惑也。有人焉,以此时定物,则世之愚者也。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

夏首之南有人焉,曰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卬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岂不哀哉!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②之间疑玄之时正之。此人之所以无有而有无之时也,而己以正事。故伤于湿而击鼓鼓痹,则必有敝鼓丧豚之费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故虽不在夏首之南,则无以异矣。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其所以贯理焉虽亿万,已不足以浃③万物之变,与愚者若一。老身长子,而与愚者若一,犹不知错,夫是之谓妄人。故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也。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

[注释]

①玄:通“眩”,动荡不定。②感忽:恍惚。③浃(jiá):持,掌握。

[译文]

但凡观看事物的迷惑有:内心不平静,那么外界的事物就想不清;自己的思想混乱,那就很难判断是非。黑暗中走路的人,发现卧石会认为是趴着老虎,看见树林会认为里面站着人,这是黑暗模糊了他的视力。喝醉酒的人跨大沟,会认为是在过小沟;低着头出城门,会认为是在过小门;这是酒迷醉了他的神志。揉了眼睛去看,会把一点看成两点;捂住耳朵去听,会把漠漠无声看作嗡嗡作响;这是外力障碍了他的感觉。从山上远望山下的牛就如同是羊,但获得羊的人是不会下山去牵的,这是远离掩盖了牛的高大。从山下眺望山上的树,七丈高的树木像筷子,但想要筷子的人是不会上山去折的,由于他晓得高远对长度制造了错觉。水波荡漾影子也晃动,人们不会以此来定美丑,这是由于他晓得是水波变乱了人的容貌。瞎子抬头观望而看不见星星,人们不会以他的感觉来定星星的有无,由于人们晓得他的眼睛没视力。要是有人在那儿以此来作出判断,那他必定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如此的蠢人判断事物,必定是用似是而非的标准来判断似是而非的事物,判断必定不妥当。要是判断欠妥当,又何能做事不做错呢?

夏首的南边有一个人,他的名字是涓蜀梁,他生性愚蠢而又十分胆小。在月光明亮的夜晚行走,低头看到自己的影子,认为是伏在地上的鬼;抬头看到自己的头发,认为是站在面前的鬼怪,于是转身便跑,等跑去自己家中时,就断气死去。这难道不可悲吗?凡人认为有鬼,那一定是他在精神恍惚之际或者疑惑迷乱之时作出的判断。这正是人们因此把无当有、把有当无的时节,而他们却在这个时节来判定事物。所以有人在得了风湿病时却打鼓以驱除疾病,烹猪以祭祀神灵,那一定会有打破鼓、送掉猪的破费了,但却没有治愈疾病的福气。此种人虽说不住在夏首的南边,却同那个涓蜀梁没有什么分别呀。

通常来说,可以认识事物,是人的本性;事物能够被认识,是事物的规则。凭借能够认识事物的人的本性,去探求能够被认识的事物的规律,要是对此没有一定的限制,那么过完了一辈子、享尽了天年也不能穷尽对万物的认识。人们效法贯通事理的办法即使有成亿上万条,但要是最终不能够用它们来知道万事万物的变化,如此一来,那就和蠢人没什么两样了。自己老了、子女长大了,仍然和蠢人似的,却还不晓得放弃这种无益的做法,这就称为无知妄人,故而,学习,本来就要有个学习的范围,有必定的限制与目的。把自己的学习范围限制在哪里呢?答复说:把它限制在最圆满的境界。什么称为最圆满的境界?答复说:就是通晓圣王之道。圣人,便是完全精通事物的道理的人;王者,便是完全精通治国的制度的人;这两个方面都精通的人,就完全能够成为天下最高的表率了。故而,学习的人,要以圣王为老师,要把圣王的制度成为自己的法度,效法圣王的法度而探求他们的纲领,并努力效法他们的为人。向往这种圣王之道而想要追求的,便是士人;效法此种圣王之道而想要接近它的,便是君子;知晓此种圣王之道的,便是圣人。

【原文】

故,有知非以虑是,则谓之惧;有勇非以持是,则谓之贼;察孰非以分是,则谓之篡;多能非以修荡是,则谓之知①;辩利非以言是,则谓之。传曰:“天下有二,非察是,是察非。”谓合王制与不合王制也。天下有不以是为隆正也,然而犹有能分是非、治曲直者邪?

若夫非分是非,非治曲直,非辨治乱,非治人道,虽能之无益于人,不能无损于人;案直将治怪说、玩奇辞,以相挠滑也;案强钳而利口,厚颜而忍诟,无正而恣睢,妄辨而几利,不好辞让,不敬礼节,而好相推挤,此乱世奸人之说也,则天下之治说者,方多然矣。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辨,君子贱之;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此之谓也。

为之无益于成也,求之无益于得也,忧戚之无益于几②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

周而成,泄而败,明君无之有也;宣而成,隐而败,暗君无之有也。故君人者,周则谗言至矣,直言反矣,小人迩而君子远矣。《诗》云:“墨以为明,狐狸而苍。”此言上幽而下险也。君人者,宣则直言至矣,而谗言反矣,君子迩而小人远矣。《诗》云:“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此言上明而下化也。

[注释]

①知:这里是巧诈的意思。②几:就,成功,结果。

[译文]

故而,有智慧而不用来思考圣王之道的,就称为抢夺;有勇力而不用来维护圣王之道的,就称为贼害;观看问题仔细周详而不用来分析圣王之道的,就称为篡逆;多才多能而不用来学习并光大圣王之道的,就称为智巧;能说会道而不用来宣传圣王之道的,就称为废话。古书中说:“天下的事物有是和非两方面,一是通过非来考察是,一是通过是来思考非。”这所说的是和非,是指符合圣王法度和不符合圣王法度。天下要是有不用圣王的法度为最高准则的,那么还有可以分辨是非、处理曲直的东西吗?

至于那不分别是非、不处置曲直、不辨别治乱、不规范做人的道德,即使精通它,也无益于人,不精通它,也无损于人;这只不过是研究怪论邪说,玩弄奇异辞藻,用以互相扰乱而已。强行钳制别人而伶牙俐齿,厚着脸皮而忍着诟骂,不守正道而恣意胡为,妄施诡辩而希冀得利,不欢喜辞让,不尊重礼节,而善于相互排挤,这就是混乱时代奸邪的人的学说。而天下研讨思想学说的人,却多数是如此的。古书中说:“辨析言辞而自认为明察,空谈名物而自认为善辩,君子鄙贱此种人。见识广博,记忆力强,但不合于圣王的法则,君子鄙贱此种人。”便是说的此种情形。

做了无益于成功,追求无益于获得,担忧无益于如愿,那么全部这一切都统统能够抛弃;别让它影响自己,别让它片刻骚扰心灵。不追慕既往,不珍惜未来,没有忧患悲悯的心情,时机来了就行为,外物刺激就反应,一遇事情就评判;如此,天下是治是乱,道理是对是错,便是再清楚明白不过的了。

秘密商量就成功,事情公开就失败,英明的君主没此种事。袒露真情就成功,隐瞒真相就失败,昏暗的君主没此种事。故而,君主要是周密地谋划,这样,毁谤的话就会来,正直的话就会缩回去了;小人一接近,君子就远离。《诗经》上说:“你把黑的说成白,你说狐狸色苍黛。”这是说君主要是昏庸愚昧,臣民就会铤而走险。君主要是开诚布公,那么,正直的话就会说出来,毁谤的话就得缩回去了,君子一接近,小人就远离。《诗经》上说:“皎洁明亮在民间,光辉灿烂是君上。”这是讲君主光明正大,臣民就会被感动。

同类推荐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评论(第2辑)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评论(第2辑)

    本书紧紧围绕十八届六中全会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建设,研究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将成为新时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新常态。
  • 思想录(译林人文精选)

    思想录(译林人文精选)

    《思想录》是十七世纪法国数理科学家、思想家帕斯卡尔的重要理论著作。全书集中反映了帕斯卡尔的神学和哲学思想。作家继承和发展了理性主义传统,对人的本性、世界、人生、社会、历史、哲学、宗教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西方思想史上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思想录》由著名学者钱培鑫翻译,尚杰导读。
  •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和南怀瑾一起读《论语》

    孔子是一位智慧的长者,浑身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由其弟子及后学编集的《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其影响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标识。本书将南怀瑾先生解读《论语》的智慧与一个个历史故事相融合,向读者展示《论语》的思想精髓和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让我们重温儒家经典。作者的讲述既贯通包括佛教、道教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内心彷徨不安的现代人积极思考,提高生命智慧,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社会活力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社会活力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中的社会活力研究》对中国社会涌现出来的各种与社会活力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探讨了社会活力发展的逻辑必然性,并且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及日常生活五个向度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活力的现实境遇,探讨建构社会活力的目标及路径选择。尤其结合中国城镇化的现实境遇,对城市空间及其演进的动力机制—城市活力作了深入探讨。
热门推荐
  • 化蝶辞

    化蝶辞

    一位生灵上仙,一次转世轮回,一场阴谋爱恋,一段痴情难言……她是谁?为何生又为何来?命运多舛,她的劫难躲也躲不过,而她,又将如何应对?(假期更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玄转乾坤之古月夕晨

    玄转乾坤之古月夕晨

    前世灵根出圣体,一岳风云洗凡尘。未知前世的幼子长大成人后......
  • 异界最强大boss

    异界最强大boss

    我活腻了,所以我穿越了。本文前期走同人流后期走无敌流,前期可能有些繁琐望谅解。
  • 情定外星总裁

    情定外星总裁

    【来自☆☆的你】唐小爱无意间捡到哑巴乞丐一枚,外形与她心目中的男神西蒙相差无几。没有福利院接收他,她只好暂时照顾他,并称呼他为西蒙。一月后,西蒙开口说话,竟然是纯正的普通话!日子久了渐渐发现,西蒙不但聪明能干又听话,IQ高达280,又懂花语,懂兽语,温柔体贴,堪称完美男神。唐小爱明白,男神这种东西,只可崇敬,却不能拿来当男友。但是男神却宣称,她是他的命定之人,注定要相守一世。无奈,她只得加入相亲大军。“小爱,那男人花心,pass了!”“小爱,这个长得对不起观众,有碍瞻观!”一次又一次,西蒙搅黄她的相亲宴,惹得唐小爱怒发冲冠。“小爱,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不如嫁我得了。”西蒙深情款款,融化了她的一颗芳心。
  • 黑暗神曲自杀迷雾事件

    黑暗神曲自杀迷雾事件

    顾褐不是没有想过自杀,他知道这个家除了他还有妹妹顾白、妈妈孙思言都想过死,这个家不想死的只有他爸爸顾卓。他看看钟,快12点了,顾白该吃药了。他拿起一杯白水与药丸走去顾白的房间。他知道妹妹懂事听话,但长期在病痛折磨下,她学会了“故意”忘记吃药,他也会面带笑容轻声责备。与此同时,他不知道这样强留下妹妹活在人间是不是正确的事。路过琴房时,他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幽怨的钢琴声,像死神的劝道在耳边不停低喃。
  • 遇见你,在梦里

    遇见你,在梦里

    陆芊芊和沈策的第一次相遇,是因为车祸,沈策直接将要去交稿的陆芊芊撞进了医院。陆芊芊与沈策的第二次相遇,还是因为车祸,那也是陆芊芊第一次慌乱的觉得,原来一言一行都在其他人的注视之下也并非一件易事。……陆芊芊和沈策的最后一次相见,她看着沈策原本冷凝的目光变得有了一些温度,她本能的想着,若是一开始便是这样,那该有多好。在那金秋时节相遇,碰撞之后散落的便是满地的金黄,那一幕印在了脑海中,就如同见过了最惊艳的风光,此后遇见的所有,皆是寻常。
  • 007典藏系列之俄罗斯之恋

    007典藏系列之俄罗斯之恋

    本书为007典藏系列中的一种,曾改编为电影《来自俄国的爱》。在本书中邦德与苏联的反间谍组织——锄奸局正面交锋。锄奸局为了除掉邦德,派出美女间谍塔蒂安娜·罗曼诺娃作为诱饵,假称塔蒂安娜爱上了邦德,欲带着苏联的密码机投奔英国,而她唯一的要求是邦德与她共同度过在东方快车上的“浪漫之旅”。邦德不知是计,在美色的诱惑下踏进圈套,浑然不知死亡的阴影已将他笼罩……
  • 指间欢颜

    指间欢颜

    言情天后晴空蓝兮倾情力作。我们就这样静静地拥抱着,你的体温,传到我的指尖。一定要有意外、离弃、背叛,才能叫做爱情?我们的爱情不走套路!许倾玦这座“万年冰山”,遇上了开朗善良的沈清,居然就这么被她融化了!?他们门对门住着,是命运之神把他们带到了对方面前。令她意想不到的是,他竟是学长的弟弟;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她竟是兄长的暗恋者!然而,爱情,居然大驾光临了……就在恋情即将圆满之时,上一辈的桃花债却突然阻止了美丽的婚期,面对如此情形,他们将如何面对……
  • 佛说大爱道般泥洹经

    佛说大爱道般泥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