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100000014

第14章 五辅①第十

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暴王之所以失国家,危社稷,覆宗庙,灭于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尝闻。今有土之君,皆处欲安,动欲威,战欲胜,守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诸侯。而不务②得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曰: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曰:然则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故善为政者,田畴垦而国邑实,朝廷闲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仓廪实而囹圄空,贤人进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谄谀,其士民贵武勇而贱得利,其庶人好耕农而恶饮食。于是财用足,而饮食薪菜饶。是故上必宽裕,而有解舍。下必听从,而不疾怨。上下和同,而有礼义,故处安而动威,战胜而守固,是以一战而正诸侯。不能为政者,田畴荒而国邑虚,朝廷凶而官府乱,公法废而私曲行,仓廪虚而囹圄实,贤人退而奸民进,其君子上谄谀而下中正,其士民贵得利而贱武勇,其庶人好饮食而恶耕农。于是财用匮,而食饮薪菜乏。上弥残苟,而无解舍,下愈覆鸷③而不听从,上下交引而不和同,故处不安而动不威,战不胜而守不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国亡,故以此观之,则政不可不慎也。

[注释]

①五辅:五辅是指德、义、礼、法、权五项治国措施。②务:致力于。③覆鸷:覆,通“愎”,固执。鸷,一种凶猛的鸟。

[译文]

古代的明君之所以能取得人人皆知的好名声,建立伟大的功业,显著于天下并被后世所记住,没有听说不是因为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强暴的国君之所以国家灭亡,损害国家,颠覆宗庙,在天下名声被埋没,从来没有听说不是因为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当今占有封土的君主,都想有安定的地方居住,行为能树立威信,作战能够胜利,固守牢靠,大的要在天下称王,小的要霸占诸侯,如果不深得人心,轻者军队失败土地减少,重者丧失生命国家灭亡。所以说,人心不可不注重,这是天下的最高原则。所以说,获得百姓拥护的办法,最好是给予好处,而给予好处的方法,最好是通过政治来教化。所以,善于掌政的人,总是使土地开垦而国家富足,朝廷安闲而官吏明洁,公法通畅而偏曲禁止,仓库充实而监狱空乏,贤人举用而奸佞罢黜。贵族崇尚公正而鄙视狡猾,士民重视勇武而轻视财物,平民喜欢从事农耕而讨厌吃喝玩乐。于是财物富足而人们饮食柴火蔬菜都很丰沛。所以必须政府经济富足,赋税有所减免,百姓才没有埋怨,乐于遵从。上下和睦,严格遵守礼义,才能做到安于处所而行动严肃,作战胜利而驻守坚固,从而一战而辅正诸侯。不善于掌政的人,田地荒凉而国库空乏,朝廷担忧而官府杂乱,公法禁止而偏曲横行,仓廪空虚而监狱充实,贤人罢退而奸臣进用,贵族谄媚成风而排斥公正,士民重视财利而轻视勇武,平民好逸恶劳讨厌农耕,于是财物缺乏而饮食柴火蔬菜都很困难。君主更加残忍刻薄无所减少,百姓愈渐狠毒顽固拒不遵从,上下违背背信弃义,所以居无定所而行为不震,作战不胜而驻守不坚固。因此轻者军队失败土地减少,重者丧失生命国家灭亡,由此看来,掌政不可不谨慎看待此事。

德有六兴,义有七体,礼有八经,法有五务,权有三度。所谓六兴者何?曰:辟田畴,制坛宅,修树艺,劝士民,勉稼穑,修墙屋,此谓厚其生。发伏利①,输积,修道途,便关市,慎将宿②,此谓输之以财。导水潦,利陂沟,决潘渚③,溃泥滞,通郁闭,慎津梁,此谓遗之以利。薄征敛,轻征赋,弛刑罚,赦罪戾,宥小过,此谓宽其政。养长老,慈幼孤,恤鳏寡,问疾病,吊祸丧,此谓匡其急。衣冻寒,食饥渴,匡贫窭,振罢露③,资乏绝,此谓振其穷。凡此六者,德之兴也。六者既布,则民之所欲,无不得矣。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 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故曰:德不可不兴也。

[注释]

①伏利:潜在的利益。②将宿:指送迎。③潘渚:回流与浅滩。④罢露:同疲露,衰败、败坏。

[译文]

德行有“六兴”,道义有“七体”,礼仪有“八经”,法令有“五务”,权力有“三度”。那什么是“六兴”呢?管子说:开垦田地,建造住所,学习农事,教育勉励群众,修造房屋,这些称为改善百姓生活。开拓内在利益,发放滞留的产品,修建道路,方便市场交易,注重商人的往来,这些称为给百姓运送财物。开通堵塞成涝的沟渠,疏通池塘水沟,疏导浅滩的回流,除去泥沙积石,疏通闭塞了的河流,重视修建渡口及桥梁,这是为百姓提供方便。降低征税比率,放松刑罚,免除悔改的罪犯,宽容小过错,这称为实行宽松的政策。奉养长老,爱护幼小的孤儿,体量丧偶的男女,关心百姓的健康状况,慰问受害和死亡的家属,这称为救人之危。给挨冻的人衣物,给饥饿的人食物,救助贫苦的人,救济没有房屋的人,帮助物资缺乏的人,这称为救助穷困百姓。凡是能做到以上六点的人,就是德的推行了。六点都做到,那么百姓所想要得到的,没有不能得到了。百姓如愿以偿了,就会服从君主的命令,这样,君主的政事就能办好。所以说:德,不可以不推行。

曰:民知德矣,而未知义,然后明行①以导之义。义有七体。七体者何?曰:孝悌慈惠,以养亲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②,以行礼节;整齐撙诎③,以辟刑僇;纤啬省用,以备饥馑;敦懞纯固④,以备祸乱;和协辑睦,以备寇戎。凡此七者,义之体也。夫民必知义然后中正,中正然后和调,和调乃能处安,处安然后动威,动威乃可以战胜而守固。故曰:义不可不行也。

[注释]

①明行:指以身作则。②比宜:公正友爱,亲密无间。宜,通“谊”。③撙诎(qū,曲):约束、克制。诎,同“屈”,约束。④敦懞纯固:敦厚朴实。

[译文]

说是民众已经懂得了“德”,但是还不明白“义”,然后就应该以身作则、教导民众实行道义。“义”有七体。什么叫七体呢?回答是:以孝悌仁慈的心态来供养亲属。以恭敬忠信的心态来侍候君上。以公正友爱的心态来落实礼节。以端正制止的行为免于刑杀。以节俭的方法来防止饥荒。以忠厚老实的态度来防止祸乱。以和谐的关系来防备敌人。这七个方面都是道义的内容。民众只有懂得道义才能行为折中,行为折中然后才能关系和谐,关系和睦才能安于定所,安于定所才能行动有威信,行动有威信才能作战胜利而驻守坚固。所以说义是不可不施行的。

曰:民知义矣,而未知礼,然后饰①八经以导之礼。所谓八经者何?曰: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故上下无义则乱,贵贱无分则争,长幼无等则倍,贫富无度则失②。上下乱,贵贱争,长幼倍,贫富失,而国不乱者,未之尝闻也。是故圣王饬此八礼以导其民。八者各得其义,则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为人父者慈惠以教,为人子者孝悌以肃,为人兄者宽裕以诲,为人弟者比顺以敬,为人夫者敦懞以固,为人妻者劝勉以贞。夫然则下不倍上,臣不杀君,贱不逾贵,少不凌长,远不间亲,新不间旧,小不加大,淫不破义。凡此八者,礼之经也。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尊让然后少长贵贱不相逾越,少长贵贱不相逾越,故乱不生而患不作。故曰:礼不可不谨也。

[注释]

①饰:通“饬”,端正,整顿。②失:此处言失其节制。

[译文]

可以说,人民知道了 “义”,还未必知道 “礼”,应当整饬“八经”来教民礼节。什么是八经呢?答道:上与下有规则,贵与贱有区分,长与幼有次序,贫与富有限度。这八个方面是礼的内容。上下无规则就会混乱,贵贱无分别就会有争斗,长幼无次序就会有反叛,贫富差距太大就会超越规范。上下混乱,贵贱争斗,长幼反叛,贫富差距太大,而国家不陷于动乱的,还没有听说过。因此圣明的君王整饬这八礼来教诫人民。八方面都各得其所,作君主的就能公平而不偏爱,作臣子的就能忠诚而不营私,作父母的就能用慈爱教导子女,作儿子的就能用孝敬对待长辈,作兄长的就能宽容教导,作弟弟的就能友善遵从,作丈夫的就能厚道淳朴,作妻子的就能用贞操勉励自己。这样一来,居下位的不会冒犯上位的,臣子不会杀害君王,贫贱的不会超越富贵的,年少的不会欺负年长的,疏远的不会离间亲人,新的不会离间旧的,小的不会欺压大的,邪恶不会损害正义。这八项就是礼的内容。所以人一定要懂礼才会诚敬,诚敬才会礼让,礼让才能做到少长贵贱不相超越,少长贵贱不相超越,混乱才不会发生。所以说,“礼”是不可不严格遵从的。

曰:民知礼矣,而未知务,然后布法以任力。任力有五务。五务者何?曰:君择臣而任官,大夫任官辩①事,官长任事守职,士修身功材②,庶人耕农树艺。君择臣而任官,则事不烦乱;大夫任官辩事,则举措时;官长任事守职,则动作和;士修身功材,则贤良发;庶人耕农树艺,则财用足。故曰:凡此五者,力之务也。夫民必知务,然后心一,心一然后志专,心一而志专,然后功足观也。故曰:力不可不务也。

[注释]

①辩:办,处理。②功材:努力学习。

[译文]

管子说:百姓懂得礼了,但还没有懂得务,这样就必须发布法令来依照百姓的能力使用他们了。使用人力有“五务”。“五务”是那些呢?回答是:君主按臣子的才能有选择地任命他们,大夫当官做事,官长任事且尽忠职守,有识之士培养德行认真学习,平民百姓种植农物庄稼。君主任命臣子做官,所以国事就不会细碎紊乱;大夫做官治理国家大事,各项事情就能及时办好了;各官长办事且尽忠职守就使各种正是处理得有调不紊了;有识之士培养德性认真学习,就会出现有才能的人才;平民百姓种植农作物就会令财物用品充足。故而说,这五点是任命人力的标准。所以,臣民必须先明白自己的责任,然后才能人心一致,人心一致就能够专心致志,这样就能够干出一番可观的功绩。故而说:使用人力,不能够不使各人有各人的责任。

曰:民知务矣,而未知权,然后考三度以动之。所谓三度者何?曰:上度之天祥①,下度之地宜,中度之人顺,此所谓三度。故曰:天时不祥,则有水旱;地道不宜,则有饥馑;人道不顺,则有祸乱。此三者之来也,政召之。曰:审时以举事,以事动民,以民动国,以国动天下。天下动,然后功名可成也。故民必知权,然后举错得;举错得则民和辑,民和辑则功名立矣。故曰:权不可不度也。

[注释]

①天祥:天时。

[译文]

所以说,百姓懂得了“务”,但还不明白“权”,必须讨论“三度”来鼓动他们。“三度”是哪些呢?就是:对上顾及天时,对下考虑地利,对中揣摩人和,这就称为三度。天时不好,则有水旱之祸;地利不宜,则有饥荒;人和不顺,则有混乱。这三者的产生就是执政带来的。因此,应当考虑天时来做事,以其事鼓动百姓,以百姓鼓动国家,以国家鼓动天下。天下都发动起来了以后,就可以大功告成了。对百姓而言,他们必须知道衡量,然后才能举措得体。举措得体,然后才能和平相处。百姓和平相处,君主就大功告成了。所以说:权是不可不考虑的。

故曰五经既布,然后逐奸民,诘诈伪,屏谗慝①,而毋听淫辞,毋作淫巧②。若民有淫行邪性,树为淫辞,作为淫巧,以上谄君上而下惑百姓,移国动众,以害民务者,其刑死流。故曰,凡人君之所以内失百姓,外失诸侯,兵挫而地削,名卑而国亏,社稷灭覆,身体危殆,非生于淫③者未之尝闻也。何以知其然也?曰,淫声耳,淫观目;耳目之所好,心;心之所好,伤民。民伤而身不危者未之尝闻也。曰:实圹虚④,垦田畴,修墙屋,则国家富;节饮食,撙⑤衣服,则财用足;举贤良,务功劳,布德惠,则贤人进;逐奸人,诘诈伪,去谗慝,则奸人止;备饥馑,救灾害,赈罢露,则国家定。

明王之务,在于强本事去无用,然后民可使富;论贤人,用有能,而民可使治;薄税敛,毋苛于民,待以忠爱,而民可使亲。三者霸王之事也。事有本,而仁义其要也。今工以巧矣,而民不足于备用者,其悦在玩好;农以劳矣,而天下饥者,其悦在珍怪;女以巧矣,而天下寒者,其悦在文绣。是故博带梨⑥,大袂列⑦,文绣染,刻镂削,雕琢平,关几而不征,市鄽⑧而不税。是故古之良工,不劳其智巧以为玩好。无用之物,守法者不生。

[注释]

①屏:摒弃。谗慝(tè):进谗言的坏人。②淫巧:指奢侈物品。③(tāo):喜悦。④实圹虚:(用移民)充实边塞地区。⑤撙:简化。⑥梨:通“嫠”,弄窄一些。⑦大袂(mèi):宽大的衣袖。⑧鄽(chán):同“廛”,存放货物。

[译文]

因此说,上述五条内容既已实行,然后就要驱赶奸民,纠正伪诈,除去进谗言的坏人,而且不准听淫荡之词,不准造奢华物品,如果民众有邪淫的行为,散布淫荡的话语,制造奢华物品用来谄媚国君,迷惑百姓,扰动国体,怂恿民众,妨碍人民正业的,要判处死刑或流刑。因此说,凡是国君对内失去百姓,对外失去诸侯,兵败而国土被削减,名声卑劣而国家受损,社稷倾覆,自身危险,而不是产生于对淫荡的爱好的,是从没有听说过的。依照哪些知道是这样的呢?答案是:淫荡的声音让耳朵喜悦,淫荡的景物让眼睛喜悦;眼耳所好的,使心神喜悦;凭借心之所好,就损害民众。民众被损害而国君自己不灭亡的事,是从没有听说过的。就是说:用民充边,开辟荒野,建造房舍,国家就会富有;节俭饮食,减少衣服,财用就富足;举纳贤良,追逐功利,广施恩德,贤人就得任用;驱走奸人,纠正伪诈,除掉谗言邪恶之徒,坏人就无影无踪;防止饥荒,拯救灾害,救助破败人家,国家就会和谐。

圣明君主的要务,在于重视农业,停止无用之物的生产,然后人民可以富有;举用贤才,使用能臣,人民就可以得到管理;减少赋税,不要对人民刻薄,并以仁爱相待,就可以使人民接近。这三项都是造就王、霸之业的大事。事物都有原因,而仁义是其根源。现在,工匠是足够灵巧的了,然而人民需用的东西得不到满意,就是因为君主过于喜欢玩弄好的器物;农民是够辛劳的了,然而天下还无粮饥荒,就是因为君主过于喜欢珍贵的食物;妇女也是够灵巧的了,然而人们却在无衣受冻,就是因为君主过分喜欢精美的服饰。所以,这就需要把宽大的带子裁成狭窄的,把宽大的袖子变成狭小的,把鲜艳的服饰染成单色,把刻镂的图案去除,把雕饰的花纹磨平。关卡上只审查而不征税,市场上只放置货物而不征税。所以,古代的灵巧工匠,从来不运用他的智慧来做好玩的物品,无用的东西,守法的人是不愿制造的。

同类推荐
  •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在路上:生活和思想

    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必经的路上。我们从远古走来,就如我们必然走向未来一样。没有人能够从摇篮就看到坟墓,却有人能够从自我看到世界、从相对接近绝对、从偶然和有限走向必然和无限,更有人能够从渺小走向伟大、从卑贱走向高尚、从繁芜和浑浊归真于清明和素朴。虽然鲜有生活中的先见之明,却不乏思想中的先知先觉。
  • 自在

    自在

    《自在》——星云大师的人生智慧课,一则则禅师的故事、体验、顿悟,蕴藏着无限的生命启示,让你化迷为悟,启迪你茫然的思绪。它并不是深不可知的玄理,更不是怪力乱神的现象,而是一口清浅易尝的心灵活泉,它能开展宽阔的心胸,创造智能。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作者建立在他的哲学本体论——意志学说的基础之上的人生哲学。通过“生的智慧”,尤其是通过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与实践,人可以克服意志,战胜欲望,从而解脱痛苦。作为叔本华的第1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仅是他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对人类的看法的完整记录。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本书高度浓缩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领域人们的智慧精华,从中提炼出一条条人生哲理,涵盖人生的方方面面,无论处于人生哪个阶段,从事何种职业的读者均能找到相应的哲理来指导自己。全书分为“小故事大道理”等4部分。
  • 中国伦理学史

    中国伦理学史

    此书是中国第一本伦理学史著作。作者先在绪论中将伦理学与修身书、伦理学史与伦理学进行区分,正文中又把中国伦理学史分为先秦创始时代、汉唐继承时代和宋明理学时代三个时期,对各个时期伦理学说之渊源进行考察,而后分别论述伦理学家之思想,实为中国伦理学史的奠基之作。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同桌桌是小可爱吖

    同桌桌是小可爱吖

    第一次见面,恰好相识,恰好是你?“我丢,怎么是你!!!”一脸震惊(??ˇ?ˇ??)“怎么见到我很惊讶?亲爱的同桌。”笑的痞痞的………“同桌桌吖,这个作业帮我写了。”一脸嚣张“你!!!”被气得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写emmm........这算什么?俩同桌的搞笑日常。超甜的,欢迎入坑吖!!!
  • 你和我之间的亿万光年

    你和我之间的亿万光年

    或许,于我来说,生,可能只是一个名词。亦或者说,它从来从没有活过。魏当归总喜欢盯着日记本扉页上这句话。身后的人总会上前合上本子。自从他和自己一块后,总爱捏自己的脸,捏出个难看的微笑。"为什么总老是捏我脸。""笑能雨过天晴。""我怎么不知道?""因为你笨呀。"……当归五十岁生庆时,子女让她许愿。她合上双手默念:老天呀,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和阿知能活到一百岁。我现在觉得生是个有意义的名词。身旁,男人默默的陪伴着,不打算问她许了什么愿望,因为,她开心就好。
  • 终端战记

    终端战记

    这部故事中,终端指的是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没有规则的虚拟空间中,人心的丑恶都会渐渐的浮出水面,或是探寻真相,一同逃出生天。
  • 荣进集

    荣进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漠少你老婆真好看

    漠少你老婆真好看

    经历了生死的她,心早就因为他的冷漠而死去,可谁现在她竟然在异世重生,看着眼前陌生的一切,这到底是哪里?片段一:“这是什么?”某女看着眼前移动的物体不解的问向一旁面无表情的男人。“......”夜司漠冷冷的瞥了她一眼,这女人是什么生物,竟然连电梯都不认识?片段二:“夜司漠,你相信人会死而复生么?”夜司漠:“......”这女人是不是小说看多了,真应该叫人把她床头的言情小说都扔了。片段三:“夜司漠,这是什么?”某女手中拿着某个“硅胶物体”,问着压在她身上的男人。闻言,夜司漠扬起一抹邪邪的笑容,在她的耳边轻轻地吹了一口气,“试过你就知道了!”果然,缘分是上天早就注定好的,有缘的人,注定会再相遇。
  • 加缪作品系列(3部)

    加缪作品系列(3部)

    阿尔贝·加缪,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文笔简洁、明快、朴实,其文学作品总是同时蕴含哲学家对人生的严肃思考和艺术家的强烈激情。本套装包含《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三部加缪代表作,都曾在欧美产生巨大影响。
  • 医妃万万岁:冷面夜王欺上瘾

    医妃万万岁:冷面夜王欺上瘾

    她本是法医特种兵,却一朝穿越成了纳兰府受人欺凌的痴傻大小姐,被指控毒死夜王的爱宠,马上要被处以极刑……想砍头?对不起,她可以剖尸证明自己的清白!想陷害?对不起,她可以手撕贱人维护自己的名誉!一段被强迫的大婚,她成为凶残暴戾的夜王王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倪匡中篇奇情武侠系列:飞针

    倪匡中篇奇情武侠系列:飞针

    百步飞针李维阳!八年前,这是一个武林中人争相传说的少年英雄的名字。他一手飞针功夫,百步之内,可取蚊蚋,是以出道两年已声名鹊起。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竟被捲入抱玉庄女少主小玉之死的漩涡……抱玉庄庄主七手剑黄山威夫妇,八年来遍寻天下却仍未追拿到真凶,今番故地重游,却猛然发现家业已被邪门侵吞……
  •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留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