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600000017

第17章 秦二世而亡

(西汉)司马迁

【导读】

本文选自《史记》卷八七《李斯列传》。

李斯早年就学于荀子,与韩非同学。李斯入秦后,逐渐成为秦始皇与秦二世的重臣。秦兼并六国后的政治策略,李斯多有参与。

《史记》中记录李斯的材料相当复杂,其中李斯建议秦二世行“督责”的上书,是与秦王朝政治氛围最为契合的政治文献。李斯上书的目的在于取悦秦二世,但是“督责之术”的论证却完全是法家式的。

李斯认为人的欲望总是横行无忌的,不会因为道德顾忌而有所收敛。但是君主可以使用法令进行“督责”,而法令愈是严苛,就愈是可以预先消除破坏秩序的隐患。李斯对以暴制暴的“督责”评价甚高,认为这是和平的保障。

李斯的建议延续了商鞅变法以来秦政治制度的传统,这一制度大大加强了君主的专制大权,但是也对君主的专制统治技术要求甚高。秦国的政治制度本身过于脆弱,而且是无力自持的。操持“督责”大权的君主一旦无法胜任,制度就会迅速瓦解。秦始皇去世后,李斯与赵高拥立胡亥,败坏了法家至为推崇的君主独裁体制。此后秦的皇帝、宗室和大臣们以严苛的法令互相攻击。商鞅和李斯苦心经营的制度,以更快的速度毁灭了秦王朝的有效统治。李斯、胡亥、赵高都相继在内讧中丧命, 在前线作战的章邯投降项羽。在东方反秦联军攻入秦地前,王朝早已奄奄一息。

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且陛下富于春秋[富于春秋:指年轻。],未必尽通诸事, 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且陛下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揆:审查,考虑。]。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赵高常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高闻李斯以为言[高闻李斯以为言:赵高听说李斯有事要向皇帝进谏。],乃见丞相曰:“关东群盗多,今上急益发繇治阿房宫,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谏?”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今时上不坐朝廷,上居深宫,吾有所言者,不可传也,欲见无间[欲见无间:想进谏没机会。]。”赵高谓曰:“君诚能谏,请为君候上间语君。”于是赵高待二世方燕乐[燕乐:安闲享乐。与下文“燕私”意同。],妇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间,可奏事。”丞相至宫门上谒,如此者三。二世怒曰:“吾常多间日, 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少我:《索隐》:“以我幼固轻我也。”固我:以为浅陋而鄙视我。]?”赵高因曰:“如此殆矣! 夫沙丘之谋,丞相与焉。今陛下已立为帝,而丞相贵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陛下不问臣,臣不敢言。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以故楚盗公行,过三川,城守不肯击。高闻其文书相往来,未得其审,故未敢以闻。且丞相居外,权重于陛下。”二世以为然。欲案丞相[案:逮捕审问。],恐其不审,乃使人案验三川守与盗通状。李斯闻之。

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觳抵优俳之观[觳抵:同“角抵”,古代的摔跤表演。优俳:滑稽表演。]。李斯不得见, 因上书言赵高之短……二世已前信赵高,恐李斯杀之,乃私告赵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独高,高已死,丞相即欲为田常所为[田常:即田恒。春秋时期齐国的权臣。]。”于是二世曰:“其以李斯属郎中令[属郎中令:交由郎中令(即赵高)查办。]!”

赵高案治李斯。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 “嗟乎,悲夫!不道之君,何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吾非不谏也,而不吾听也。凡古圣王,饮食有节,车器有数,宫室有度,出令造事,加费而无益于民利者禁,故能长久治安。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咎;侵杀忠臣,不思其殃;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爱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 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

于是二世乃使高案丞相狱,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榜掠:拷打。意谓严刑逼供。],不胜痛,自诬服。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幸得上书自陈, 幸二世之寤而赦之。李斯乃从狱中上书……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

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如果不是赵君,几乎要被丞相欺骗。]。”及二世所使案三川之守至[二世所使案三川之守至:二世所派案察李由的使者到达三川。],则项梁已击杀之。使者来,会丞相下吏,赵高皆妄为反辞。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李斯已死,二世拜赵高为中丞相,事无大小辄决于高。高自知权重,乃献鹿,谓之马。二世问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马也”。二世惊,自以为惑,乃召太卜,令卦之。太卜曰:“陛下春秋郊祀,奉宗庙鬼神,斋戒不明,故至于此。可依盛德而明斋戒[春秋郊祀:泛指一年中的各种祭祀。不明:不恭敬。依盛德: 效法古代的圣明君主。]。”于是乃入上林斋戒。日游弋猎,有行人入上林中,二世自射杀之。赵高教其女婿咸阳令阎乐劾不知何人贼杀人移上林。高乃谏二世曰:“天子无故贼杀不辜人,此上帝之禁也,鬼神不享,天且降殃,当远避宫以禳之。”二世乃出居望夷之宫。

留三日,赵高诈诏卫士,令士皆素服持兵内乡,入告二世曰:“山东群盗兵大至!”二世上观而见之,恐惧,高即因劫令自杀[高即因劫令自杀:赵高借此逼迫二世自杀。]。引玺而佩之,左右百官莫从;上殿,殿欲坏者三。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始皇弟:一般都认为子婴为“二世之兄子”。“弟”或为“孙” 之误。],授之玺。

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高上谒,请病,因召入,令韩谈刺杀之,夷其三族。

子婴立三月,沛公兵从武关入,至咸阳,群臣百官皆畔, 不适[不适:不抵抗。即都投降了刘邦。]。子婴与妻子自系其颈以组,降轵道旁[系其颈以组:古代帝王投降的礼节,表示任由处置。轵道: 古地名。]。沛公因以属吏。项王至而斩之。遂以亡天下。

【延伸阅读】

白起、蒙恬之死与秦的崩溃

商鞅变法,厉行耕战,秦国自此拥有庞大的军队,威震六国。但是秦军是严格的王国军队,在得到君主授权后,职业的军事统帅方可领军出征。秦国历史上,杰出的统帅有白起、王翦、蒙恬等人。其中白起、蒙恬在征战时功勋赫赫,屡屡凯旋而归;在朝廷政争中却束手无策,最后死于非命。

白起从军数十年,先后与韩、魏、楚交战,战绩显赫。在秦赵长平之战中,白起率军击败赵军,俘杀四十余万人。白起击灭赵军后,有意乘势攻取赵国,但是被相国范雎所制止,秦王也不同意攻赵计划。白起被召回国内,后来奉命自杀。

蒙恬生于秦国军人世家,其祖父、父亲都为秦国名将。蒙恬为将后,领军攻齐有功。秦兼并六国后,蒙恬奉命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收复北地,设县治理。蒙恬在北地修筑长城、要塞,又征伐匈奴十余年, 威震北方。秦始皇在位,蒙恬与其弟蒙毅才华既显,声望又高,备受皇帝宠信,权势显赫一时。秦始皇病死于巡行途中,宦官赵高、丞相李斯、公子胡亥合谋发动政变,篡改诏书改立胡亥。胡亥登基后,处死蒙毅,蒙恬亦奉命自尽。

陈胜、吴广大泽乡举事后,立国张楚,六国豪杰相继响应。张楚很快召集了大批的部众,并派遣部将周文西入关中,军至咸阳附近。其时秦朝廷发现关中几乎无兵可守,唯有赦免囚徒,使章邯率领,与周文交战。章邯领军后,连败周文、田臧两路大军,又击灭陈胜。后来章邯又多次击败楚军,并击杀楚军主将、反秦军首领项梁。获胜的章邯以为东南已经平定,遂率军北上攻伐赵国,但在巨鹿之战中败于救赵的项羽。在章邯尚在前线努力支持战局时,秦二世和丞相赵高对章邯已有疑忌之意。章邯唯恐重蹈白起、蒙恬的命运,在山穷水尽之下投降项羽。秦朝廷最后可以倚靠的军事力量迅速崩溃,王朝转瞬而亡。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学术专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史中的重要范畴,是文化延续发展互为因果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冲突通过言论所表现出的不同思想观点的冲突就是文化论争。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方方面面。本书仅围绕着白话文与文言文、新文学与旧文学、反孔与尊孔、基督教存废、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科学与玄学、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中医与西医等八个方面的论争展开讨论,探讨不同论争观点提出的背景、动机,论争的内容及其结果,进而展现中国现代文化曲折发展的基本线索。本书史料丰富,见解中肯。
  • 百年白话:中国当代诗歌访谈

    百年白话:中国当代诗歌访谈

    2017年是新诗诞生100周年纪念,著名诗人杨黎主持采访了78位当下著名的一线诗人,包括春树、朵渔、韩东、何小竹、老巢、李亚伟、刘立杆、马策、魔头贝贝、潘洗尘、祁国、秦风、尚仲敏、邵风华、沈浩波、孙文波、谭克修、文康、乌青、小安、小引、轩辕轼轲、徐敬亚、于坚、宇向、余怒、叶匡政、袁玮、臧棣、张执浩、周亚平等风云人物和中坚力量。书稿以问答的形式和自由的篇幅,主要围绕六个方面谈论100年来新诗的方方面面。
  • 勉仁斋丛书:中国文化要义

    勉仁斋丛书: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文化要义》从集团(集体)生活的角度对比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进而提出了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社会的重要论断,并根据对中国宗教的深入考察,指出以伦理组织社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改造的出路。作者还考察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既批判了中国文化的病诟,也揭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要旨。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热门推荐
  • 你是我的婚然心动

    你是我的婚然心动

    听说家族为自己挑选的结婚对象是方眠,陆千宸不为所动。当看到方眠的第一眼,陆千宸便知道,这是他的一眼万年。
  • 宋词是一朵情花2

    宋词是一朵情花2

    最经典的宋词读本,最唯美的诗词解读。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严谨,唯美,更动人。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是因为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 他心中的白月光

    他心中的白月光

    网红主播第一次参加探险活动,就碰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哦不,这人不是人,说起来吓死人,但是纠缠不清的结果就只能是在一起了。人鬼殊途,那这份感情是否能长久呢……一段孽缘,也只能这样下去了……嗯,等我慢慢的讲给你听……
  • 从小鲜肉到文娱大佬

    从小鲜肉到文娱大佬

    唐彧穿越平行世界,从一个不被人看好的小鲜肉,最终成长为写、唱、演、导俱佳的娱乐圈大佬。
  • 在异界不小心就变成了邪恶的黑龙

    在异界不小心就变成了邪恶的黑龙

    维斯特洛大陆是托瑞尔星系中的一个位面,他没有费伦或者浩劫残阳那般出名,但也是个幅员辽阔、山河壮丽、魔法元素度很高的世界。这个位面曾经被五色邪龙王所统治,但盛极必衰,差不多过了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在人族、矮人、精灵、兽人等所有种族的秘密合谋之下,6位英雄拿着屠龙武器和巨龙们进行生死搏斗,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DR1420年,曾经并肩作战的种族如今各自为政,可巨龙,还是这个位面上所有人共同的禁忌话题.....
  • 灵女无双:腹黑大侠宠不停

    灵女无双:腹黑大侠宠不停

    活了这么多年,梦灵好容易开出朵桃花,却发现对方心仪的是自己的亲姐姐。好吧,梦灵觉得自己要注孤生了。谁知某天,天上突然掉下个腹黑大侠,一言不合就告白,不仅如此还四处掐她桃花。反了天了他!于是,某人掐一朵,她就撩两朵,乐此不疲。“我说过,你若喜欢上别人,我就杀了他。”梦灵若有所思,觉得有必要挨个釜底抽薪,于是道:“如此,那你自裁吧。”某男乐了。从此,开始了他的漫漫宠妻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娇妻:楚少,宠上天

    重生娇妻:楚少,宠上天

    被狠毒继母和黑心妹妹算计,夺了本属于她的股份不说,还被亲生父亲扫地出门,最后还倒霉的遇到变态,成为了变态的目标!意外重生回了身败名裂那晚?从此,他追她逃。
  • 冥叶城

    冥叶城

    冥叶有五城,天地玄黄四副城,四城之上一主城。作为云灵大陆五大顶尖势力之一,冥叶城占地辽阔,势力庞大。四座副城气势恢宏,巍峨壮阔,牢牢地矗立于云灵大陆正北方向。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势力,却很少有人知道主城在什么地方。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World Set Free

    The World Set Fre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