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2000000105

第105章 苗家女

是太阳开在山野上的一朵

七色花

是月亮植在谷溪边的一株

春杨柳

野火

轻轻地烧

亘古沉睡的山峦和密林

悄然蠕动

牛铃敲碎了蓊郁的幽寂

映着冲天的火光

一位古老民族的后裔

脸上泛着熠熠的光彩

一双冰洁的眸子

闪烁出遥远雪山上晶莹的

光芒

在这炽热的火天里柔情似水

一阵嬉戏的山风

撩起苗家的筒裙五光十色

空中漾着金属的轻微颤动声波

把一个远古部落的信仰与繁衍

淳朴与智慧

演绎

那株夕阳中的艳影

属于太古的日精月华

一只背篓哟

撷满星辰

无数

同类推荐
  • 高原传说

    高原传说

    关于西藏女军人的故事。一般来说,我对音乐没什么感觉,也许我会为某一首歌流泪,会为某一段旋律陷入往事而情绪波动,但我肯定不会像发烧友那样,在家里买上高档音响,很专业地从各个角落里去听,也不会穿着晚礼服,一本正经地坐在音乐厅里听。花那个钱干吗?我通常是很随意地让音乐进入我的耳膜,或进入我的心境。但那天却出现了意外。当我在当地晚报上看见消息,说湖北歌剧院到来本市来演出大型歌剧《洪湖赤卫队》了,我一下就激动起来了,当即照着报上提供的订票电话订了一张票。360元啊,我也没嫌贵。一个人一辈子总得做几次这样出格的事,不然就白活了。我是这么解释自己行为的。
  • 褐马鸡和他的邻居们:大山观鸟笔记

    褐马鸡和他的邻居们:大山观鸟笔记

    这是吕梁山余脉的一处山谷,山谷不深,因有玄中寺的晨钟暮鼓烘托更显幽静。每每凌晨,这里的太阳总是被褐马鸡的咕咕声唤醒,在幽静的山谷中回荡而悠扬。有寺,有善心,持之以恒的投食善待终于让我们可以看到了和谐的一幕,也终于可以与褐马鸡近距离相伴。褐马鸡不容置疑是这个山谷的主宰,每次的出现都会以高亢嘹亮的歌声激荡山谷,似出征的军号在山壁间不断地冲撞。他们大多数时间会选择这样从天而降的方式隆重出场。落地后他们从容的整理好略显凌乱的羽毛,高昂着头向邻居们注目后再优雅地迈步觅食。星鸦、山雀、大苇莺、啄木鸟、大天鹅、猫头鹰、苍鹭……在这样的山谷里,和褐马鸡一样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和谐共处,唤醒整个山谷的冬眠,等待每一场春暖花开。
  • 今宵月儿圆

    今宵月儿圆

    刘殿学的小小说取材日常生活题材,善于提炼,通过各种生活细节,展现生活的一个侧面,幽默、智慧处处可见,单篇不长,以一种轻松而又调侃的笔墨,勾勒出纷杂错乱的芸芸众生,让读者在笑声中去分析,去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 文化苦旅(修订本)

    文化苦旅(修订本)

    《文化苦旅》一书于1992年首次出版,是余秋雨先生在1989年起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为回忆散文。他的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历史文化长河,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文化价值。但由于此书的重大影响,在为余秋雨先生带来无数光环和拥趸的同时,也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麻烦和盗版。誉满天下,“谤”亦随身。余秋雨先生在身心俱疲之下,决定亲自修订、重编此书。《文化苦旅(修订本)》作为余秋雨先生30年历史文化散文修订自选集,新增文章18篇,其中入选教材的《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堰》等经典篇目全部经过改写、修订。新版内容与旧版相比,全新和改写的篇目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对新老读者都是一场全新的阅读体验和人文享受。堪称余秋雨30年来不懈的文化考察和人生思索的完美结晶。
  •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梦里花落知多少(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丑女逆袭绝世毒妃

    丑女逆袭绝世毒妃

    什么?让我变成了人见人骂的丑八怪?笑话!看我到时候解了毒变成大美人闪瞎你们的氪金狗眼!不过在我以丑示人的时候,没想到还能让本来冷酷的冰山美男变成只对她一人好的暖男,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呢。只不过在这个勾心斗角的古代世界,这一路到底是坎坷!还好我是打不死的蟑螂小强,哈哈哈……
  • 我挂机诸界

    我挂机诸界

    开局一根木棒一条裤衩,装备全靠捡,技能全靠打。都市小白领程度在上班路上捡到一部黑色手机,开始在诸界挂机刷装备,PK赢技能,在这个灵气泄漏的时代,开启了他的疯狂超神之路。(本书双女主,主线为程度本体所在的世界)
  • 东望

    东望

    《东望》书稿拿回家,气都没来得及喘一口,紧跟着就被朋友拉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榆林去了,而且一去就是一个月。说实话,我喜欢塞北那种空旷苍凉的感觉,它能让我穿越历史的沙尘听见金戈的撞击和铁马的嘶鸣,体味到战场上那气吞山河的气概和视死如归的悲壮。从陕北归来,我仍然事忙,但心里始终记挂着《东望》这部书稿,无奈之中,只好催促妻子先看。半个月后,妻子很振奋地告诉我,《东望》她看完了,是近年来她看到的许多部书稿中少有的一本好书。于是我突然想到,我的朋友评论家李星也看过了这部书,同样给了这本书很高的评价,说这本书不仅取材独特,故事曲折;而且人物性格鲜明,富于想像,有获奖的潜质。
  • 幼科证治准绳

    幼科证治准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鲁迅与陈西滢

    鲁迅与陈西滢

    在“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中,陈西滢都算不得多么突显的人物,然而,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陈西滢却是鲁迅笔下最突出的论争对手,一九二五年一年间,鲁迅的大多数杂文都与陈西滢相关,《华盖集》及其《续编》,是这场论战的集中体现。而一九二五年年这一年,在鲁迅的一生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一年鲁迅的社会活动、文学创作、个人生活,都有很多令人玩味之处。一九二五年一年的风风雨雨,对鲁迅一生都有着深刻影响,陈西滢在这样的时候出现在鲁迅的视野里,自然成为研究这一时期的鲁迅时不可忽略的重要人物。本书以一种纪录片+评传体的风格,将1925年鲁迅与陈西滢的论战尽可能还原,并且放在显微镜下细密观察,分析其成因,分析鲁迅毫不退缩甚至穷追猛打的原因,分析诸多劝架人士的心态和立场,尤其分析了这场论战对鲁迅杂文的影响,对新文学的影响。无论站在何种角度看,一九二五年的鲁迅,都显得那样意味深长,鲁迅的思想、情绪、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都在这一年浓缩,生发出许多让后人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
  • 司茶录

    司茶录

    她是富可敌国的商族之女,手握新茶秘方,唯求家宅安宁。她以“龙团胜雪”贡皇族国库,以“银丝水芽”养万马骑兵,以“散叶炒青”绘商贾传奇。只是,当一切尘埃落定时她才发现,昔日的枕边人,竟是让她家破人亡的祸首元凶。当缠绵悱恻抵不过江山的诱惑,当骨肉血脉抵不过弑父之仇,坚毅如她,只能凭一己之力,换余生温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枷锁里舞蹈

    枷锁里舞蹈

    春节过后我们相约去了新加坡旅游,这一次旅游可给我带来无尽的麻烦了。这个美人闹出了天大的痴情伤魂落魄的笑话了。
  • 第五种情绪

    第五种情绪

    大学肄业小侦探X跨物种重生少女岸上一个研究尸体的侦探,河底一具河豚尸体黑无常:“你好朋友,你暂时不能投胎”白无常:“将就着用岸上那具尸体吧”就这样一只千年河豚变成了一个高中生少女,就这样某侦探缠上了她,就这样她变成了柯南体质
  • 我和你之间的三米距离

    我和你之间的三米距离

    她的心里一直爱着她的篮球少年,从大一到大四,从她见到他的那个瞬间开始,她的世界从此多了一个他,只是这是她的秘密,一个一直埋藏在心底的秘密。慕斯月第一次见到莫成宇是在大一开学那个夏天,当慕斯与匆匆跑到集合地点的时候,那个站在篮球场上的那个阳光少年便闯入了她的心里,从此阳光、篮球和汽水变成了慕斯月心中夏天的代名词。她喜欢了他四年,小心翼翼,一点点试探,只是不敢让他知道。
  • 司令还乡

    司令还乡

    《司令还乡》是茅盾文学奖和人民文学奖获奖者徐贵祥的新编短篇小说集,作品风格一贯大气磅礴,又在细微处无限接近几十年来战争与和平中人物的真实状态,笔下活跃着“土得掉渣”却真实可爱的英雄形象。这部作品囊括了《三尺布》《识字班》《鲜花岭上鲜花开》《司令还乡》四部小说。故事分别在干街、清河等地展开,孙大竹、田齐鲁、毕启发、金广友……这些从战争中走出的人物既有粗犷悍勇的一面,也有无奈可叹的一面。尤其是《鲜花岭上鲜花开》中对“逃兵”毕启发的正名,《司令还乡》中对迟暮英雄乔大桥不动声色的静观,甚至补充了当代军旅文学作品的书写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