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000000005

第5章 《资治通鉴》重要序表(1)

选文·宋神宗《资治通鉴序》(御制)

朕惟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语出《易·大畜卦》象辞“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意为君子应多多学习前贤的嘉言懿行,以蓄积自己的德行。畜(xù):积聚,储藏。又写作“蓄”。下面“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出自《易·大畜卦》彖辞。),故能刚健笃实,辉光日新。《书》亦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这是殷代宰相傅说对殷王说的话,载伪古文《尚书·说命下》,意为“王,人们追求增多知识,是想要建立事业”。)。”《诗》、《书》、《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鉴戒于后世者也。

汉司马迁石室金匮之书((chōu):缀辑。石室、金匮:皆汉代藏书之所。),据左氏《国语》(左氏《国语》:相传《国语》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作。),推《世本》(《世本》:记述黄帝以来至秦代帝王公侯卿大夫世系和事迹之书,《汉书·艺文志》著录为十五篇,原书大约亡佚于宋代,现有清代学者的辑本多种。)、《战国策》、《楚汉春秋》,采经摭传,罔罗天下放失旧闻(罔:渔网,张网捕捉。这个意义后世作“网”。),考之行事,驰骋上下数千载间,首记轩辕(轩辕:即黄帝,姬姓,居于轩辕之丘,故名。),至于麟止(麟止:据《史记·太史公自序》,“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是说《史记》的记事下限止于汉武帝获白麟,事见《汉书·武帝纪》太始二年诏。),作为纪、表、世家、书、传,后之述者不能易此体也。惟其是非不谬于圣人,褒贬出于至当,则良史之才矣。

若稽古英考(稽古:考察古史。稽,考核。英考:指宋英宗赵曙,1063—1067年在位。考,指亡父。),留神载籍,万机之下,未尝废卷。尝命龙图阁直学士司马光论次历代君臣事迹,俾就秘阁翻阅(秘阁:宋代皇家藏书之所,建于宋太宗时期。),给吏史笔札,起周威烈王(周威烈王(?—前402):名午,周考王子,前425—前402年在位。),讫于五代。光之志以为周积衰,王室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平王东迁,齐、楚、秦、晋始大,桓、文更霸,犹托尊王为辞以服天下;威烈王自陪臣命韩、赵、魏为诸侯,周虽未灭,王制尽矣!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由也。

其所载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议论之精语,德刑之善制,天人相与之际,休咎庶证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规模利害之效,良将之方略,循吏之条敎,断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治忽:治理与忽怠,指国家政治的治乱,语出《尚书·益稷》。),辞令渊厚之体,箴谏深切之义,良谓备焉。凡十六代,勒成二百九十四卷,列于户牖之间而尽古今之统,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是亦典刑之总会(典刑:旧法、常规,语出《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刑”,通“型”。),册牍之渊林矣。

荀卿有言:“欲观圣人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欲观圣人之迹”句:语出《荀子·非相》。粲然,明白的样子。后王,近代之王。)。”若夫汉之文、宣,唐之太宗,孔子所谓“吾无间焉”者(吾无间焉:语出《论语·泰伯》“禹,吾无间然矣”。意为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非议。)。自余治世盛王,有惨怛之爱(惨怛(cǎndá):忧痛。),有忠利之教,或知人善任,恭俭勤畏,亦各得圣贤之一体,孟轲所谓“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武成》:伪古文《尚书》篇名。)”。至于荒坠颠危,可见前车之失;乱贼奸宄,厥有履霜之渐(履霜之渐:语出《易·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意为走在霜降的地面上,便可知凝成坚冰的寒冬时节就要来到。渐:渐进,逐渐。)。《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语出《诗经·大雅·荡》,意为商的历史借鉴不远,就在夏代(指夏桀亡国)。周人称夏朝为夏后氏。)。”故赐其书名曰《资治通鉴》,以著朕之志焉耳。

讲评

本篇选自标点本《资治通鉴》卷首。序末原附司马光一段文字:“治平四年初开经筵,奉圣旨读《资治通鉴》。其月九日,臣光初进读,面赐御制序,令候书成日写入。”

中国传统史学强调经世致用,到了宋代,随着《资治通鉴》的问世,经世致用的史学传统获得新的发展,表现在史学“垂鉴资治”思想的明确提出,以及“资治”史学在历史编纂实践上所取得的空前成就。宋神宗的这篇御制序,可以说是对《资治通鉴》一书“资治”意义的一个十分精要的阐述,其核心意旨在于史学要“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反映出传统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在以往强调“彰善瘅恶,树之风声”的伦理道德功能基础上,发展为对“垂鉴资治”的政治功能的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

这篇序文包含了“资治”史学的重要主张。首先,“资治”史学认为无论是士人道德的培养还是君王大业的建立,都需要“多识前言往行”,向前代圣贤学习,从历史中获得智慧,而经过孔子整理编定的《诗》、《书》、《春秋》等儒家经典,“明乎得失之迹,存王道之正,垂鉴戒于后世”,故为“资治”史学的源头和典范,是“多识前言往行”的最好教材。其次,“资治”史学强调通观古今,是一种“会通”的史学。汉代司马迁《史记》130篇,“罔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上记黄帝,下至汉代,“驰骋上下数千载间”,是纪传体史书“资治”史学的“良史”之作,而司马光受诏编纂的《资治通鉴》,不仅继承了《史记》广征博采、会通古今的史学传统,而且采用了更适于通观古今的编年体通史体例,编纂思想明确,内容简明扼要,因而“垂鉴资治”的价值更为突出,可谓《春秋》之后,编年体史书最具“资治”功能的经典之作。再次,“资治”

史学不仅要求向经典学习,向前代的圣王贤人学习,同时也十分重视学习和总结近代的历史经验,即所谓“法后王”。事实上,司马迁撰著《史记》,就特别重视对秦代历史的探究和总结,表现出“法后王”的卓越史识,这是因为近代历史往往与当代社会政治息息相关,历史事实也更加真切明白,其鉴戒意义也更有针对性,如汉之于秦、唐之于隋、宋之于五代历史的总结借鉴都是如此。

传统史学强调经世致用,是与中华文化“信而好古”、崇尚传统的历史背景相联系的。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历史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资治”史学诚然为史学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并非全部。“垂鉴资治”的编纂思想,决定了《资治通鉴》在史料选择乃至历史考据上,始终有一个政治道德原则和取舍标准。

如《资治通鉴》不载文人、高士,就与此有关。这篇书序充分体现了宋代统治者的政治意志,对《资治通鉴》的编纂具有很大影响,使《资治通鉴》的编纂意旨更加集中到治国理政的基本主题上。司马光死后,《资治通鉴》险遭当政的反对派毁版,因为有这篇御制序,当事者才不敢轻举妄动。可以说,这篇书序保护了《资治通鉴》一书,使其免遭厄运。

思问录

简论宋神宗御制序与《资治通鉴》编纂的关系。

选文·司马光《进书表》

臣光言:先奉敕编集历代君臣事迹,又奉圣旨赐名《资治通鉴》,今已了毕者。

伏念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揆(kuí):揣测,估量。),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私家力薄,无由可成。

伏遇英宗皇帝,资睿智之性,敷文明之治(敷(fū):布,施。),思历览古事,用恢张大猷(猷(yóu):计谋、谋划。),爰诏下臣,俾之编集。臣夙昔所愿,一朝获伸,踊跃奉承,惟惧不称。先帝仍命自选辟官署,于崇文院置局(崇文院:宋代皇家藏书之所,建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用以收藏三馆(昭文馆、集贤院、史馆)书籍。),许借龙图、天章阁、三馆、秘阁书籍,赐以御府笔墨缯帛及御前钱以供果饵,以内臣为承受,眷遇之荣,近臣莫及。

不幸书未进御,先帝违弃群臣。陛下绍膺大统(绍膺大统:即位为帝。绍膺:接续,承受。),钦承先志,宠以冠序,赐之嘉名,每开经筵(经筵:为皇帝研读经史而举行的御前讲席。),常令进读。臣虽顽愚,荷两朝知待如此其厚,陨身丧元,未足报塞,苟智力所及,岂敢有遗!会差知永兴军(永兴军:路名,治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以衰疾不任治剧,乞就冗官。陛下俯从所欲,曲赐容养,差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及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前后六任,仍听以书局自随,给之禄秩,不责职业。臣既无他事,得以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遍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擿幽隐(抉擿(juétì):挖出,挑(tiǎo)出。),校计毫厘。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修成二百九十四卷。又略举事目,年经国纬,以备检寻,为《目录》三十卷。又参考群书,评其同异,俾归一途,为《考异》三十卷,合三百五十四卷。自治平开局,迨今始成,岁月淹久,其间抵牾,不敢自保,罪负之重,固无所逃。臣光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重念臣违离阙庭(阙庭:宫阙,此指朝廷。阙,古代宫殿前所立双柱。),十有五年,虽身处于外,区区之心,朝夕寤寐,何尝不在陛下之左右!顾以驽蹇(驽蹇(nújiǎn):低劣迟钝。驽,劣马。蹇,跛、迟缓。),无施而可,是以专事铅椠(铅椠(qiàn):均为古代用以书写的文具,此指文字著述。铅,铅粉笔;椠:木片。),用酬大恩,庶竭涓尘,少裨海岳。臣今骸骨癯瘁(癯(qú)瘁:瘦弱憔悴。癯,瘦。瘁:面色黄瘦。),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伏望陛下宽其妄作之诛,察其愿忠之意(愿:老实。),以清闲之宴,时赐省览,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矜(jīn):注重,谨防。),取是舍非,足以懋稽古之盛德(懋(mào):盛大。),跻无前之至治(跻(jī):升,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则臣虽委骨九泉,志愿永毕矣。

谨奉表陈进以闻。臣光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讲评

本篇选自标点本《资治通鉴》卷末。这篇《进书表》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资治通鉴》最后修成时,与《资治通鉴》成书一同奏上。

自从司马迁开创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以后,纪传体正史代有继作,到司马光时代,已经产生了17部正史,1500卷以上,又几乎都是采用班固《汉书》断代为史的体例,将一个朝代的历史,分述于纪、志、表、传等不同部分,卷帙既繁,叙事又不相连贯,对于一般士人读史造成很大的困难,于是出现史书多了,而“史学浸微”、“行将泯绝”的局面(刘恕《资治通鉴外纪》序)。这种情况引起作为一名史家的司马光的严重忧虑,于是他下决心“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为世人、为统治者提供一部主旨明确、简明实用的编年体通史。

司马光的史学实践,对于现代史学研究不无启示意义。历史学家或史学工作者,应该关心史学的社会价值,关心时代发展对史学的要求,关心“普通读者”读史、学史的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扎实严谨的方法、生动雅致的史笔,撰写出更多有益于社会人生的历史著作。

司马光的经历还告诉我们,历史学是一项赋有理想、需要奉献精神的伟大事业。从治平三年(1066)受命编写《资治通鉴》,到元丰七年(1084)最终完成,他将自己从48岁到66岁的整整十九个年头,都投入到《资治通鉴》这部巨著的写作上,“研精极虑,穷竭所有”,长年不懈地从事写作,书成两年后病逝。表文中“臣之精力,尽于此书”,道出了他的肺腑之言,他作为历史学家所具备的高尚的责任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奉献精神,至今令人敬佩!表文最后,他真诚希望最高统治者对这部凝结着他一生心血和政治理想的史著能“时赐省览”,“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把国家治理好,让生民蒙受其福。在《资治通鉴》问世后的近千年间,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对此书无不重视有加,奉为治国的龟鉴。然而,昏君、乱主,代有其人。司马光曾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看来史学“资治”功能的实现,不仅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理想和努力,还取决于统治者的政治智识和切实的行动。

选文·胡三省《新注资治通鉴序》

古者国各有史以纪年书事,晋《乘》、楚《梼杌》虽不可复见(《乘》、《梼杌》(táowù):分别为晋国和楚国的史书名,见于《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春秋》经圣人笔削,周辙既东(周辙既东:指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宜臼由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东岸镐京村附近)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市),重建周朝,即东周。),二百四十二年事昭如日星(二百四十二年事:《春秋》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计二百四十二年。)。秦灭诸侯,燔天下书(燔(fán):焚烧。),以国各有史,刺讥其先,疾之尤甚。《诗》、《书》所以复见者(见:即“现”,出现。),诸儒能藏之屋壁。诸国史记各藏诸其国,国灭而史从之,至汉时,独有《秦记》(《秦记》:记战国时秦国史事,已亡佚。)。

同类推荐
  •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

    某种意义而言,21世纪国际竞争既不是企业也不是国家,而是各具特色的城市圈。没有城市圈的形成和崛起,没有发达的大城市做后盾,没有人口和产业聚集以及城市的高度文明,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国家。
  • 贞观祸害

    贞观祸害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书友群:640299482
  • 南宋军神

    南宋军神

    特种兵政委刘涚肉身穿越到1130年,被金兵当成细作扔进牢狱,越狱时不经意救了岳飞麾下大将高宠,本以为找到靠山,却不料高宠竟然是...面对破败的汉人江山,刘涚绝对秉承岳飞的遗志直捣黄龙,却坚决反对对南宋朝廷的愚忠。他组织起广大人民群众,用土地和粮食来号召大家:“此时此刻我们当万众一心,修建起‘心’的长城。吃了我们的吐出来,拿了我们的还回来,杀了我们的,那还说个屁,杀回去!”
  •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结合历史文献,对历史上活跃于我国各地区的各个民族的产生、发展、融合的过程,作了科学、翔实的考证和研究,在具体民族历史的场面上呈现了各民族的“文化”,也为我们透露了民族史研究中的大量的新鲜资料。
  • 如果这是宋史3:变革时代

    如果这是宋史3:变革时代

    本书讲述了北宋中期,虽涌现出晏殊、范仲淹、欧阳修、包拯、司马光、王安石等名臣,却面临内忧外患,社会危机日益加重。在如此大环境下,北宋开启了变革时代。仁宗任用范仲淹等人施行新政,但因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英宗重新起用改革派重臣,试图裁救积弊,但因过早病逝,少有作为。神宗继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在守旧势力的攻击下,勉力维持新政。此后,宋军两次败给西夏,神宗郁郁而终。高太后垂帘听政,新法被废止。高太后死后,哲宗亲政,罢黜旧党,起用新党,恢复新法。但此时,新法已沦为党争的屠刀,改革的本质丧失殆尽。赵家四代皇帝苦苦支撑的变革时代就此终结,北宋的历史也将步入尾声。
热门推荐
  • 九天神凰

    九天神凰

    那一日,惨遭挚爱背叛,受尽折磨,她的真情,被狠狠践踏!然而,天不亡她,让她拥有了重生的机会!上古神诀在手,拼着一颗倔强不屈的心。她凤凰仙帝,一步一步,从弱小走向强大,要向所有亏欠她的人,一一讨债!有朝一日,浴火焚焰;凌驾云霄,凰舞九天!~~◇~~~~~◆◇~~【简介区】~~~~~~~◇◆~~~~◇~~他是名震九天仙域的逍遥仙帝,她是和他齐名甚至超过他的凤凰仙帝。可她为了他,却宁愿做他逍遥仙帝麾下的首席护法,一切胆敢惹怒他的存在,统统都将消灭。他们的结合,可谓九天仙域中最最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本以为,她可以幸福永久。然而有一天,他却突然借感情骗她,将她囚禁在那地狱般的炼妖魔塔,历经三味真火焚烧了长达千年之久。千年后,她含泪出来问他,为何这般…这般狠心的对我?却不料迎接她的,竟是他和另一个她,精心为她所设下的无情陷阱。他居然…那么决然地抢了她的稀世仙器,抽去她的挚爱情丝,剔除她历经万难才好不容易修炼而来的傲然仙骨……这一刻——她的真情,付诸东流;她的牺牲,无人可怜;她的恨意,滔天席卷;她的怒火,狂烧不灭…一朝重生,她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欠缺的还是实力。“倘若可以凌驾于九天之上,那么,我就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谁也不可欺我!谁也不敢负我!”上一世,她太傻了。而这一世,她绝不会重蹈覆辙:“曾经失去的,统统都要拿回来,一分一毫都不可少!曾经欺我的害我的,通通都要被我踩在脚下,谁也不会例外!”~~◇~~~~~◆◇~~【男主区】~~~~~~~◇◆~~~~◇~~任缥缈:缥缈仙宫宫主,仙界之人称他为‘缥缈仙帝’。敢爱敢恨,为爱不惜一切痴情到底。哪怕,最终只换回一场空也无怨无悔。因为他爱,所以就爱。柳少卿:温柔无边,才华横溢,柔弱书生气质之下却也有着无比刚强和英勇。冷冰寒:潇洒冷酷,出尘飘逸,冷峻外表之下却也藏着无穷炙热与霸道。~~◇~~~~~◆◇~~【场景区】~~~~~~~◇◆~~~~◇~~任缥缈:“我爱你,不求回报。”东方凝雪:“呜,可是我就要抱!”柳少卿:“谁要是敢欺负她,必先从我尸体踏过!”东方凝雪:“不如,我们先踏过别人的尸体吧?”冷冰寒:“走自己的路,让……”东方凝雪:“让别人无路可走?”~~◇~~~~~◆◇~~~~~~~~~~~~~~~◇◆~~~~◇~~
  • 辽海丹忠录

    辽海丹忠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Return Of Tarzan

    The Return Of Tarz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两世人

    两世人

    一个自认为爹不疼娘不爱的姑娘,为了报复父母,采取了自认为高明的方式——自尽。可死后的她却后悔不已,阳寿未尽让她两世为人。终于,她又以一个全新的面孔,全新的身份,重新站在了亲人朋友的面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超级制造商

    超级制造商

    星云i9智能工厂系统里,只有你想不到的东西,没有它制造不了的,只要你有钱,它可以让你统治世界。从创建第一家‘简陋级’工厂开始,直到一艘庞大商业帝国的雏形出现,而这只不过是刚刚起航。横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种族,不同的世界,只有最原始的贸易,制造与贩卖。把手中的资源,换成所需要的物品,以及财富,用商业划出规则,用金钱绑定一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癸未风云:左懋章传奇

    癸未风云:左懋章传奇

    明朝崇祯十六年(农历癸未年,1643年),清军数万铁骑蹂躏山东,进逼莱阳。在莱阳知县陈显际、莱阳四大家族(张赵左宋)的领军人物左懋章的带领下,展开了史无前例的抗争。虽然最终寡不敌众城毁人亡,但是在抗清斗争中所展示出的抵御外侮、卫城保家的民族大义可歌可泣。小说从左懋章校场比武夺魁、率领左氏群虎闻警备战、巧设伏兵挫败阿骨打的第一次攻城,到为第二次抗清积极备战、深入虎穴探察敌情、鼓舞士气誓师抗敌、殊死搏斗英勇献身,形象地再现了左懋章智勇双全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370年前莱阳人民荡气回肠的抗清场面。
  • 冲吧白起

    冲吧白起

    在一个繁华的大城市中,一群黑恶势力在蠢蠢欲动,由于白起的诞生,这个城市终于转危为安的故事,他们有什么样的阴谋呢?有什么样的危机在等待着他呢?这里面究竟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一切皆在冲吧,白起!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做人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做人术

    本文主要内容为:做人的智慧、挺起胸膛做人、踏踏实实做人、做人要善于言谈、做人要豁达、做人要乐观、做人要学“忍”经、做人要有弹性、做人要有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