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100000031

第31章 秦汉津桥(八)

汉代拱桥的建造,是桥梁工程史上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创举。正是以汉代的拱桥为基础,后来发展演化出在世界桥梁史上久负盛誉的我国古桥艺术中最为多姿多彩的不同风格的拱桥的造型。

索桥又称悬桥、桥,竹索桥又称笮桥。索桥一般是在山崖陡立,水流湍急,难以立柱作墩的条件下得以发展的桥梁形式。

《汉书·西域传上》记述“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的乌秅国的交通条件:“其西则有县度,去阳关五千八百八十八里,去都护治所五千二十里。县度者,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绳索相引而度云。”颜师古注:“县绳而度也。县,古悬字耳。”又杜钦说大将军王凤曰:“又有三池、盘石阪,道者六七寸,长者径三十里。临峥嵘不测之深,行者骑步相持,绳索相引,二千余里乃到县度。畜队,未半阬谷尽靡碎;人堕,势不得相收视。险阻危害,不可胜言。”据《水经注·河水一》所记法显的经历,“二千余里”应为“二十余里”之误。《水经注·河水一》:“释法显曰:度葱岭,已入北天竺境,于此顺岭西南行十五日,其道险岨,崖岸险绝,其山唯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欲进则投足无所。下有水,名新头河,昔人有凿石通路施倚梯者,凡度七百梯,度已, 蹑悬过河,河两岸相去咸八十步。九译所绝,汉之张骞、甘英皆不至也。余诊诸史传,即所谓罽宾之境。有盘石之隥,道狭尺余,行者骑步相持,桥相引,二十许里,方到县度,阻险危害,不可胜言。”“以绳相引而度”,估计近似于独索吊桥或称溜索桥、溜筒桥。这是西境的索桥,在我国西南地区索桥的发展也较早。据《太平寰宇记》卷七八,茂州“梁普通三年置绳州,取桃关之路以绳为桥,因作州称”。南北朝绳州地当汉代蜀郡蚕陵,在今四川茂汶西北。

秦汉时期西南地区多有以“笮”或“筰”命名的部族和地区。《史记·西南夷列传》:“自嶲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最大。”《汉书·地理志上》说,越嶲郡有定莋、莋秦、大莋诸县。“定莋”,颜师古注:“本筰都也。”《元和郡县图志·剑南道中》:“昆明县,本汉定莋县也。周武帝之定笮镇。凡言笮者,夷人于大江水上置藤桥谓之‘笮’,其定笮、大笮皆是近水置笮桥处。”笮字从竹,原当为竹索、竹缆。《太平御览》卷七一引《纂文》:“竹索谓之笮,茅索谓之索。”据《华阳国志·蜀志》,李冰在蜀郡造七桥,其中夷里桥“亦曰笮桥”,桥以竹索为之。《太平寰宇记》卷七二:“苲桥去州西四里,亦名夷星桥,又名笮桥,以竹索为之,因名。”《水经注·江水一》:“江水又东别为沱。”绵虒县“即汶山郡治,刘备之所置也,渡江有笮桥”。是岷江也有竹索桥。《隶释》卷一五《蜀郡属国辛通达李仲曾造桥碑》中有“造此笮桥”语,是为汉代建造索桥的确切记录。

陕西留埧有所谓樊河,旧有铁索桥,明嘉靖八年(1529)碑刻称,系樊哙于汉高祖元年所建,故名樊河桥。然而至今未见确切记载和考古资料证实秦汉铁索桥的存在。但是当时冶铁工艺已经相当进步,金属链条制作技术在秦代已比较成熟。《说文·革部》:“鞁,车驾具也。”段玉裁注:“鞁所包者多。靷其大者,《封禅书》言:‘雍五畤,路车各一乘,驾被具;西畤、畦畤,禺车各一乘,禺马四匹,驾被具。’‘被’即‘鞁’字也。”据发掘报告,秦始皇陵1号铜车马上的鞁具“有牵引、控御、止车以及马身上的装具等不同的类别,绝大部分由青铜构件制作而成,但是也有少部分鞁具如勒、缰索等由金质、银质的构件制成”。2号铜车马的系驾鞁具和1号铜车马的鞁具“基本相同,都是铜质或金、银质构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61、193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7月)其中靷、辔、韅、、缰、胁驱、络头、颈靼等大都是用一节节金属构件组成的“链条”。《汉书·王莽传下》:王莽地皇二年(21),“民犯铸钱,伍人相坐,没入为官奴婢。其男子槛车,儿女子步,以铁锁琅当其颈,传诣钟官,以十万数”。颜师古注:“琅当,长锁也。”元人戴侗《六书故》:“今人以锒铛之类相连属者为链。”《后汉书·崔骃传》:“董卓以是收(崔)烈付郿狱锢之,锒铛铁锁。”可见铁链的应用在汉代并不罕见。有的学者根据这些条件,推想“公元前2世纪时的樊河桥已可能是铁索桥”茅以升主编:《中国古桥技术史》,114页。。西晋伐吴时,楼船东下,“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晋书·王濬传》)。由此推测,汉代在水面较为狭窄的江河横系铁索,技术上不会存在很大问题。明人杨慎在《南诏野史》一书中,也记录了关于汉代铁索桥的传说:“兰津桥在景东厅城西南兰沧江。两岸峭壁飞泉俯映江中,地势险绝。以铁索系南北为桥,东汉明帝时建。”

秦汉时期还有一种应用比较普遍的桥梁形式,这就是浮桥。

关于黄河上第一座浮桥的记载,见于公元前541年秦后子奔晋,“造舟于河”(《左传·昭公元年》)。参见王子今:《“造舟为梁”及早期浮桥史探考》,载《文博》,1998(4)。后子的路线“自雍及绛”,桥址或在蒲坂津,或在汾阴津。这座浮桥是用后即废的临时性浮桥。《史记·秦本纪》: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初作河桥”。这是黄河上第一座相对正式的浮桥。张守节《正义》:“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陆敬言在《自然科学史研究》4卷1期发表的《蒲津大浮桥考》一文中主要利用唐以后的资料讨论蒲津浮桥问题,没有涉及后子浮桥的位置,也没有提出蒲津浮桥即秦昭王所建的确切证据。但是我们根据秦汉道路走向以及与之相关的津桥位置的勘定一般比较合理因而可以经受历史考验的事实,可以认为张守节的推断大致可信。《后汉书·西羌传》:汉和帝永元五年(93),贯友代聂尚为护羌校尉,攻迷唐,斩获八百余级,“收麦数万斛,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欲度兵击迷唐”。迷唐于是远依赐支河曲。永元十年(98),“和帝令迷唐将其种人还大、小榆谷,迷唐以为汉作河桥,兵来无常,故地不可复居,辞以种人饥饿,不肯远出”。足见这座黄河浮桥的重要的战略意义。另一座著名的黄河浮桥,则是西晋时期由杜预主持修造的。

东汉初年还曾成功地在长江上修建浮桥。《水经注·江水二》:“汉建武十一年,公孙述遣其大司徒任满、翼江王田戎将兵万,据险为浮桥,横江以绝水路,营垒跨山以塞陆道。光武遣吴汉、岑彭将六万人击荆门,汉等率舟师攻之,直冲浮桥,因风纵火,遂斩满等矣。”造此浮桥的目的在于加强防守,然而最终在强攻下失利。《后汉书·岑彭传》记述荆门浮桥形式:“横江水起浮桥、斗楼、立柱绝水道。”后岑彭、吴汉军乘风火攻,“风怒火盛,桥楼崩烧”。

此外,史籍中还可见乐嘉城颍水浮桥《三国志·魏书·邓艾传》:毌丘俭起事,邓艾出兵,“兼道进军,先趣乐嘉城,作浮桥”。 、洛阳洛水浮桥《三国志·魏书·曹爽传》:“宣王部勒兵马,先据武库,遂出屯洛水浮桥。”又见《蒋济传》裴松之注引《世语》:“济随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太平御览》卷七三引《魏略》:“洛阳城西洛水浮桥,三处三柱,三公象也。”、潼关渭水浮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击马超、韩遂,“乃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夜,分兵结营于渭南”。、成都沱江浮桥《后汉书·吴汉传》:吴汉“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去城十余里,阻江北为营,作浮桥,使副将武威将军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河南,相去二十余里”。、邺县漳水浮桥《太平御览》卷七三引《郡国志》:“漳水,建武十一年造紫陌浮桥于水上。”等。

战国秦汉时期,铁器的普及大大促进了建筑工程对石料的应用,为石桥的大量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一变化,对于桥梁的实用、经济、美观,有着划时代的进步作用。石拱石梁桥的发展,延长了桥梁使用期限,减少了维修更新费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结构理论和施工技术的水平。

除木桥和石桥外,当时还有因地制宜,就地取其他材料构筑桥梁的情形。诸葛亮曾在武功水作竹桥。《水经注·渭水中》:“《诸葛亮表》云:臣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水长攻琰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桥成,驰去。” 《后汉书·班超传》:“焉耆国有苇桥之险。(焉耆王)广乃绝桥,不欲令汉军入国,超更从它道厉度。”李贤注:“由带以上为厉,由膝以下为揭,见《尔雅》也。”联系到河西汉代长城遗址有夯层中夹芦苇层的情形,可能苇桥之得名,也在于利用芦苇作为辅助建桥材料。

同类推荐
  • 民国演义(现代白话版)(全集)

    民国演义(现代白话版)(全集)

    《民国演义》是《历朝通俗演义》的民国部分,由蔡东藩、许廑父编著。该书前一百二十章由蔡东藩原著,后四十章由许廑父续写,共一百六十章。《民国演义》内容翔实,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中华民国的历史,问世后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
  • 天定录

    天定录

    宋室衣冠南渡的第十个年头,也即是公元1137年,伪齐刘豫大举南侵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女真铁骑依然在千里故疆纵横驰骋,耀武扬威!此时宋高宗正驻跸江左,以察天意,赵鼎暂时让贤,张浚刚刚上位,秦桧还没攒够祸国秧民的资本,而岳飞尚未意志消沉,一切为时未晚,大事尚有可为……五千年终于轮到我上场!不借助现代科技的调查记者,如何在窥破一系列历史真相的同时,合纵连横,披荆斩棘,一步步扭转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跟着穿越者吴益,重返八百年前的历史现场,见证那个时代的铁与血,悲与歌,渴望与挣扎,激荡与沉沦,感受最真切的呐喊和力量!
  • 唐盛王朝

    唐盛王朝

    理科男李乾承重生大唐,成为唐朝太子李承乾,将现代的东西一点一点搬到唐朝,削弱门阀,炮击外邦让唐朝成为真正的天朝上国。他的人生目标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大明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大明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刘宋大明元年,以“大明”年号命名,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走进大明寺,我们仿佛走进千年悠悠历史。盘桓寺内,寻古探幽,香烛祈祷,追思前贤,浮想联翩。远古的高冈,南朝的古寺,隋朝的宝刹,唐朝的高僧,宋朝的名堂,明朝的老树,清朝的御碑,当代的玉佛……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有着深厚的佛学渊源与文化底蕴。一座大明寺,一座丰厚的历史宝库。
  • 宋魄

    宋魄

    猛士为骨,学子为肉,百姓为魂,宋武为魄北宋末年山河破碎风雨飘摇,叶泽领着自己的军队站了出来。靖康之耻,由我来雪!
热门推荐
  • 千万别

    千万别

    30年前,改变了一个镇的命运,并留下了一块石碑,30年后,其中一个的后裔发现了当年留下了一封书信的秘密,一步一步探索,追溯家族千年未解之谜,从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竟然可沟通两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一生幸福忠告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一生幸福忠告

    在本书中,戴尔·卡耐基以超人的智慧总结了为人处世应当具备的基础技巧;以严谨的思维分析了女性打造个人魅力、更多的快乐的秘密所在;以精彩的讲解女性如何理解并俘获自己钟情的男人;以广博的爱心指导千万女性尽快成熟和留住幸福,从而帮助女性去改变生活,开创崭新的人生。
  • 成功要具备进取心

    成功要具备进取心

    在你着手了解并熟悉本讲内容之前,请先注意以下事实:本书从头到尾,其思想都是前后协调的,并不矛盾。你将会注意到,全部16讲的内容相当和谐,而且彼此相连,构成一道完美的锁链,将成功的因素一环一环连接在一起,这些因素作用在一起将发展出你的各种能力。你也将发现,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构成了这十六讲的基础,不过在每一讲中,这些相同原理的应用方法却并不相同。
  • 网游之公子朱颜

    网游之公子朱颜

    【已完结】这是个以行会为主要玩法的游戏,从第三卷【公测!行会风云】开始,各种行会战是作者写得比较得心应手的地方,各位读者如想快速鉴定本文是否值得一读,可先食用目录中明显是行会战内容的章节(三鞠躬)女主是网游界后起之秀,被称为第一战士,她领导的行会也一直在参与顶峰之争。但(划重点)太重感情的女主其实并非女强人,真正的第一战士名号另有其人。他和女主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男女双强,各有侧重,为你带来精彩的复仇,争霸,以及合纵连横。【本文爱情线唯甜不虐!】
  • The Errand Boy

    The Errand Bo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幸福来敲门

    重生之幸福来敲门

    前世,为了供养两个上大学的女儿,爸妈劳累过度,身体患病。重生回八十年代成学霸,发家致富奔小康,造福乡村,帮助民办老师转正,顺便收获帅哥一枚。
  • 会疼自己的女人最幸福

    会疼自己的女人最幸福

    幸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幸福也不是命中注定的,幸福应该先从如何心疼自己开始。这本书从恋爱、婚姻、职场、身心调养等和幸福相关的各个方面全方位地诠释如何获得幸福的方式,唯美的文字精灵中跳跃着捕捉幸福的灵光,在梦幻与现实的迷幻中清晰地指出通往幸福的方向和道路。
  • 斗战风暴

    斗战风暴

    他,以神兵为名!他,为战斗而生!一滴金血,让他浴雷涅盘,塑战神血脉。一缕幽魂,使他破茧成蝶,凝斗神元魄。“我要,把天命打破,斗仙妖神魔!我要,将乾坤扭转,战诸天万界!”风雷已来,狼烟起!狂涛又至,青锋鸣!
  • 正行集

    正行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