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200000021

第21章 “眼中” — “胸中” — “手中”(5)

本章要提出杜甫的诗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著,(清)钱谦益笺注:《钱注杜诗》下册,390页。),着重阐明其意义。杜甫的这联诗脍炙人口,但人们一般都仅仅从杜甫写诗刻意求工、重视词语锤炼的角度来理解,很少有人去阐明这两句诗的理论意义。实际上,杜甫写下这两句诗,不仅是对他自己创作精神的描述,更重要的是提出了诗歌中言语表达及其追求的问题。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就是讲诗歌言语表达要有惊人的效果,而且要创新,不能陈陈相因,落入窠臼,而必须别出心裁,戛戛独造。

陆机在《文赋》中说:“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以比喻说明古人反复用过的词语,如早晨的花朵一样凋谢了,古人未用的或少用的词语,犹如晚出之秀,未经他人振刷,则应予以启用。

杜甫所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与陆机提出的文辞创新的观点一脉相承,不过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说得更动情,也更具效果。杜甫之后,呼唤文学语言创新最力者乃是散文家、诗人韩愈。韩愈说:体不备不可以为成人,辞不足不可以为成文。((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145页。)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同上书,170页。)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同上书,171页。)在这里,韩愈提出了四点:其一,文辞对创作的重要,“辞不足不可以为成文”;其二,陈言务去,因为陈言没有表现力;其三,言语的创新是不容易的,是“戛戛乎其难”的;其四,解决文学言语的表达和创新问题,主要是创作主体要“气盛”,只要气盛,不论言语的长短、声音的高下,都必然合宜。韩愈的这些见解是很有价值的。

其核心之点还是要创新,要去陈词滥调,与杜甫出语“惊人”的思想相呼应。语言创新一直是中华古代文论的重要命题,在韩愈之后,其门下李翱、皇甫湜、孙樵等人更提出“趋奇走怪”的论点。苏轼、元好问、杨慎、袁枚等人对文辞出新也都有精辟深微的论述。

在文学创作中,文学语言如何才能适应内容的表达?如何才能出新?如何才能取得“惊人”的艺术效果?总结古人的论述,似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第一,接受自然的馈赠。文辞的创新实乃出于文意的创新,而文意的创新,又离不开对自然的精细体察和生动描摹。因此诗人必须贴近自然,才能在描摹自然景物中创意造言,令文句“拔天倚地,句句欲活”。对此,皇甫湜在《答李生第一书》中说:“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则奇矣。虎豹之文,不得不炳于犬羊;鸾凤之音,不得不锵于乌鹊;金玉之光不得不眩于瓦石:非有意先之也,乃自然也。”(《历代书信选》,278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孙樵在《与王霖秀才书》中也认为:“鸾凤之音必倾听,雷霆之声必骇心。龙章虎皮,是何等物?日月五星,是何等象?储思必深,擒辞必高。道人之所不道,到人之所不到,趋奇走怪,中病归正。”(周祖撰编选:《隋唐五代文论选》,32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他们的意思是说,事物不同,个性也不同。比如虎豹与犬羊毛皮的光泽不同,鸾凤与乌雀鸣叫的声音不同,金玉与瓦石明暗亮度也不同,这都是自然本身的规定。所以意新语奇,并非文人故意造作,不过是接受自然的馈赠而已,按自然的本色行事。“趋奇走怪”之论未必妥当,但他们对诗文语意的创新的论述,还是很有见地的。一个诗人作家若能忠实于生活,精细入微地体察生活,听取自然的声音,那么从他笔端流出的言语自然是清新喜人的。例如,对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诗句,金圣叹在《杜诗解》中评道:“‘细雨出’,‘出’字妙,所乐亦既无尽矣。‘微风斜’,‘斜’字妙,所苦亦复无多矣。”但“出”、“斜”二字如何用得妙呢?金圣叹并未说明白。凡认真观察过大自然的人都会知道,在细雨中,平静的江河水面遭到小雨点的轻轻敲击,本在深水中的鱼儿,就会以为有食物从天而降,纷纷探出头来寻觅。在微风中,也只有在微风中,燕子才会在天空中倾斜着轻轻地抖动自己的翅膀。在无风或大风中,燕子都不会有这种动作形态。杜甫在诗中用“出”和“斜”二字,的确是新鲜而又传神的。杜甫之所以能恰到好处地用这两个字,乃是由于他对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都有过细致的考察。如“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徐步》);“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等,都可谓“一语天然万古新”(元好问语)。生活之树常青,执著于生活的诗人作家,其文意语意也能常新。

第二,自出机杼,诗中有我。“语”要“惊人”、创新,还必须敢于别出心裁,大胆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俯仰随人为耻,以自出机杼为荣。如果诗文中的一切都从自己眼中见出,从自己胸中悟出,从自己手中化出,那么,自然就能闯前人未经之道,辟前人未历之境,造前人未造之言。清代学者袁枚说:“为人,不可以有我,有我,则自恃佷用之病多,孔子所以‘无固’、‘无我’也。作诗,不可以无我,无我则剿袭敷衍之弊大,韩昌黎所以‘惟古于词必己出’也。北魏祖莹云:‘文章当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不可寄人篱下。’”((清)袁枚:《随园诗话》上册,21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说得很对。李白的诗歌“拔天倚地,句句欲活”,其重要原因就是诗中“有我”,极富个性色彩。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等,都渗透了李白自己的个性倾向、感情色彩和主观愿望,每一句都从自己心中化出,所以这些豪放、潇洒、奇崛、天真的语句,才能够“惊人”传世而万古常新。

第三,熔古今于一炉,自成面貌。“语”要“惊人”、创新,并不是要割断传统,把前人说过的话全部丢弃,自造一些“怪怪奇奇”的语句。唐代裴度对韩愈门下一些诗人一味追求奇诡的弊病提出了批评。他主张继承传统,认为古代经典之作,“虽大弥天地,细入无间,而奇怪之语,未之或有。意随文而可见,事随意可行。此所谓文可文,非常文也”。与传统完全对立是不行的,他在《寄李翱书》中说:“昔人有见小人之迷道者,耻与之同形貌,共衣服,遂思倒置眉目,反而冠带以为异也,不知其倒之反之之非也。虽非于小人,亦异于君子矣。故文之异,在气格之高下,思考之深浅,不在磔裂章句、隳废声韵也。”裴度的批评无疑是有道理的。但对传统亦步亦趋、食古不化也是没有前途的。实际上如何在继承传统中又能有所创新,这里有一个变旧为新的“度”的问题。这可能是熔古今于一炉中最难于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有价值的论述,可以举出清代李渔和顾炎武两人的论点。李渔说:世道迁移,人心非旧,当日有当日之情态,今日有今日之情态。传奇妙在入情,即使作者至今未死,亦当与世迁移,自啭其舌,必不为胶柱鼓瑟之谈,以拂听者之耳。况古人脱稿之初,便觉其新,一经传播,演过数番,即觉听熟之言,难于复听,即在当年,亦未必不自厌其繁而思陈言之务去也。我能易以新词,透入世情三昧,虽观旧剧,如入新篇,岂非作者功臣……但须点铁成金,勿令画虎类狗;有须择其可增者增,当改者改。万勿故作知音,强为解事,令观者当场喷饭。((清)李渔著,艾舒仁编选,冉云飞校点:《李渔随笔全集》,57页,成都,巴蜀书社,1997。)李渔从世道人心变易的角度,要求对旧篇易以新词,透入世情三昧,用以变旧为新的方法来达到对文学内容与语言的更新。这是很有价值的见解。顾炎武则说:《三百篇》之不能不降而《楚辞》,《楚辞》之不能不降而汉魏,汉魏之不能不降而六朝,六朝之不能不降而唐也,势也。

同类推荐
  • 证因亭

    证因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陶然斋选集(第三卷)

    陶然斋选集(第三卷)

    本书精选陶行知先生的主要代表作,并加以分类编辑,便于广大教师检索、查阅、学习。此外,编者还分别选编了他的政论、诗歌、散文等,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陶行知先生。
  •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校园散文,或生动活泼,或清新怡人,或优美独特,如雨后树林下湿润的草地,绿得让人称叹,软得让人想去抚摸。这些散文拾缀了校园中一个个优美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将校园的美丽和青春往事一一展现,以精简准确的菁菁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有思考和回味,乘着青春的列车,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季羡林散文精选(典藏本)

    学贯中西的季羡林先生的也是散文大家。他在70余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写出了大量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淳朴、隽永、评议、深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本书精选季先生的62篇散文精品,都由季先生生前亲自选定。这些散文,无论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了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抒发了作者的真情实感,给人以深刻启迪。
  • 谈“阿Q正传”

    谈“阿Q正传”

    《谈“阿Q正传”》是作者废名对鲁迅著作《阿Q正传》的分析和研究,从鲁迅的思想开始,到阿Q这个社会人、这个典型小说,一一进行分析,恩格斯说:“现实主义是除了细节的真实之外,还要正确地表现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阿Q的性格是典型的,其所以然就因为阿Q是处在一个典型的环境之中。作者从中抽丝剥茧《阿Q正传》所反映的时代特性,以及鲁迅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并且重要的问题在于典型环境。典型环境的选择取决于作家的世界观,从而从中得出鲁迅的世界观和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都市修真生活

    重生之都市修真生活

    一场车祸导致重生,重生之后又是一个飞来的横祸使凌风再次重生,回到了18岁时的他,这次他要逆天改命,由自己掌握命运
  • 地持义记

    地持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房爹在手天下我有

    房爹在手天下我有

    我叫高进,我不是赌神,只是一个普通的穿越者。某一天我被警察叔叔教育了,被老爸从警局接回家。老爸跟我摊牌了。我他么不是穷人家的孩子。我那邋里邋遢的老爸,竟然不声不响的,给我铺就了一条放个屁都能成功的金光大道。就在这时,金手指来了一时间,我膨胀了,我飘了........我成了各行各业大佬都疼痛的搅局者..........PS:本书纯属虚构,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 摆渡人

    摆渡人

    人有情欲无法逃避,鬼有执念不可超脱。若想逃避,必遭天谴。若想超脱,必寻因果。天降灵魂摆渡系统,令秦昊从此开启摆渡鬼魂的逆袭生活……
  • 凤逆天:妖娆庶女

    凤逆天:妖娆庶女

    一场传说引一番风云变化,手握龙脉秘密的她九死一生,被最爱的人所骗,被嫡姐亲手掐死自己的孩子,她生不如死万劫不复,最终被一场大火结束生命。一场意外的重生,她步步为营誓要将所有负她害她的人都一网打尽,斗疯嫡亲姐姐,整跨大夫人,谋害逸王爷,使两大帝国两败俱伤!
  • 我家后院有灵田

    我家后院有灵田

    什么?萝卜?老子这明明是人参好吗!什么,魔功?你管我,不服你打我啊!什么什么?这些灵药是你的?干,我家后院有灵田好吗!
  • 帝后攻略:朕的皇后还太小

    帝后攻略:朕的皇后还太小

    明德贤惠的皇后娘娘没养成,倒是养成了一只萌凶萌凶的小皇后,吃饭得喂着,看书得盯着,闯祸得护着……等等,这属性怎么有些熟悉?这不是自带的老妈子属性?凤顷浅奔溃……咬牙黑着脸看着还在荡秋千的小皇后,“明幽你胆子养肥了?”某皇后一脸不服,“怎么要废后吗?”
  • 错过还是挚爱

    错过还是挚爱

    平时大大咧咧的她却有一颗细腻的心,她暗恋他,他的好兄弟却告诉她,他喜欢的不是她这个类型的女生……十年之后,再次相遇,她能够控制好自己心底的爱恋吗?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PS:想了解更多八人的事,评论区留言,择日更小剧场(一般四五百字)满足。
  • 一梦万界

    一梦万界

    无视时间,穿越过去,横扫古代。无视空间,穿越异界,与世皆敌。证道归来,逆天改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共享天伦之乐,共创美好未来!!!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 做人细节全书

    做人细节全书

    本书将做人寓于做事之中,通过精练的语言和典型的事例,揭开做人的种种奥秘,诸如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取信于人,如何塑造个性,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打造形象,如何智慧说话,如何表现自我,如何老练处世,如何掌控情绪,如何平衡生活等,教给你做人的哲理,帮你掌握做人的最高学问。打开本书,掌握做人的哲学,拨开心灵的迷雾;把握做人的准则,走出人性的误区;拿捏处世的分寸,规避人生的暗礁,开启人生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