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5500000028

第28章 蒙文通理学思想概论(3)

自孔子删定《六经》创建儒学以来,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几经演变,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孔子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论是反对孔子的还是推崇孔子的,恐怕没有几个能真正明了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所在。孔子讲“天”也讲“命”。他的“天”包含了两种含义:有意志的天和无意志的自然之天,但蒙文通认为,孟子、韩愈及宋儒讲孔子,主要是抓住孔子“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句讲求事物的自然法则的思想而言。他认为,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能够认识到天地事物有其自然规律,人应当遵循这些规律,说这是“动摇天地鬼神有灵的看法,不能不说是孔子思想中的进步方面”。

“‘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是孟子对孔子看法的具体化”。蒙文通认为,孟子讲“形色,天性也,唯圣人然后可以践形”中的形色之性,就是自然规律,“孟子对人性的看法是源于孔子的”。仿照段玉裁释“仁”的方法,蒙文通说“人也是有人的性的”。他认为,《大学》讲“好好色,恶恶臭”是人们的自然天性,是用不着思虑就自然表露出来。“这岂不是和药物的性一样是不可移易的吗?”韩愈的“轲之死,不得其传”之说中传与不传所指的、朱熹的“四时行,万物生,莫非天理流行之实,不待言而可见”的说法、杨慈湖对《孔子·闲居》中“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行,庶物露生,无非教也”一段话的重视、陆象山的“人为学甚难,天覆地载,春生夏长,秋敛冬肃,俱此理”观点等等,都是对孔子关于自然规律看法的具体化。

因此,蒙文通认为,孔丘讲“仁”,讲伦理道德,就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所在,“但他(孔子)并没有把伦理道德建立在有意志的‘天’的基础上,倒是相反,把伦理道德建立在自然法则的基础上”。他在1963年给学生洪廷彦的信的结尾说道:“杨慈湖最推重《孔子·闲居》一篇,平心而论,宋明思想、孔孟学术大端实在此。我这样看,还不是从皮毛上来强附于唯物论,而实是儒学的根柢问题。”这时的蒙文通已经七十了,他对于唯物论早已认可,而且认为,孔孟之道与唯物论不悖,其不悖就在于这个自然法则。他觉得,宋明儒谈理、谈气、谈心、谈性、谈道、谈器等等,实际上就是谈的建立在自然法则基础上的伦理道德,因此,这就是“儒家思想之本根”。

2.孟学之精髓

蒙文通认为,儒家思想由孔子开其源,传孔氏之学者虽然孟、荀并称,但只有孟子才是嫡传。他说:“孟子说:‘《春秋》,天子之事也’,‘仲尼之门无道桓文之事者’。这是孟子深知孔学主义的地方,所以《孟子》这部书是和鲁学的礼制相合的,他又说出许多孔学的微言,他真是邹鲁学的嫡派。”“而荀氏已囿于三晋之说,惟孟氏为不失鲁人面目。”“孔子谈仁义称唐虞者,守东方之教,孟子又笃信孔氏之学而不失邹、鲁之轨范者也。”蒙文通将周秦学术分为三系:纵横、法家为北方三晋之学,辞赋、道家为南方之学,六经、儒、墨者流为东方邹鲁之学。荀子讲性恶,虽隆礼但重法、重利,虽然是对孔学的“礼”的发挥,但已发生了转向,更多的倾向于北方的三晋之学;孟子讲性善,重义而非利,正是深得孔子“仁义”学说的真旨;同时,孟子以“本心”、“四端”明性善,是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发挥,使得其仁义道德有所本、有所依。也就是说,孟子发挥了孔学的微言大义,为其学说提供了本体,实现了本体与功夫的统一。因此,孟子是东方邹鲁学的正宗,是孔子的嫡派。

具体地说,一方面,孔孟之道一脉相承,孟子的性善论是对孔子性相近说的继承。他说:“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此孟子得于孔子者。”“‘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此孟子诵孔子之说,而为性善作根本者也。”如前所述,蒙文通认为孔子注意到了事物的自然规律,并将伦理道德建立于其上,说这就是孔学的中心所在,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自然法则,提出“形色,天性也,唯圣人才能践形”的观点,赋予孔子的兼有伦理意义的天命之性以形上意义,将人的善性先验化,从而提出了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性善论”。

另一方面,“孔子之学,得孟子而益明,孟子于本体发阐更精,然亦以反之孔子工夫而孟子真义愈见”。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性本来是相近似的,并不存在根本的差异。人们的善恶智愚差别,是由于后天习染不同而形成的。孔子没有指明人之本性是善还是恶,不过从他的总体思想倾向看,大多学者认为他倾向于善。孟子沿着孔子的思想,对人性作出了深入的探讨和规定,系统提出人性善的理论。他直接指出了人之本性为善,认为性善是自然的现象,至于人有时为恶,乃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并非出于人类的本性。人所先天具有的“四端”,只是人性善的潜在状态,而要将人性善由潜在转化为现实,要成长为仁、义、礼、智四德,还有待于通过“尽心”、“存心”、“求放心”等工夫去“扩而充之”,即有待于行为者的扩充和存养。孟子是将人性作为一个过程来认识的。孔子的哲学思想重人道,特别是重视人之为人的道理。人如果能学习仁的思想、礼的观念,并在实际行动上践履恕道、忠信、孝悌、恭敬 、礼义等一系列的道德规范,便可以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贤人。孟子以本心、四端明性善明晰地揭示了孔子言性之旨,而孟子主张,使得人之善性更明,因而孟子在本体方面较之孔子阐发深刻,同时以内求于心的道德修养工夫代替孔子的后天自觉学习工夫,则更突出孟子之性善的先天性及对孔子性近说的发展,正如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二程中的程颐所指出的“孟子言性之善,是性之本;孔子言性相近,谓其禀受处不相远也”。即认为孟子是论本体之性,孔子是论禀受之性。

蒙文通认为,孟子以本心、四端言性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真正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截然划分时代者”。他说:“孟子虽以性善为说,而言性之说少,言心之事多;正以济说性之难而易之以本心也。殆亦有所困而不得不然者也。由是世硕、告子以来争言性,变而为《管书》、荀卿以后之争言心,此孟子之所以截然划分时代者也”。他认为,孟子以仁、智言性,已不同于孔子以前之言性,已变为新说,尽管有世硕、告子、漆雕、宓子等孔门弟子言性有善有恶,但“倘由‘性近习远’之说以为是言,则‘性善’之论,子思启之,孟子张大之审矣。”蒙文通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源于子思。他说:“子思先孟子作《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则性非但形色也,即‘天之所以与我者’,是至善者也。‘率性之谓道’,则仁义德教所从生,率性之性已非节性之性也。戒慎恐惧,先有以养而无害,则喜怒哀乐无发而非中节之和。此已开性善论之端,而大本已立。”因此,“孟子之学源于子思,而又以‘本心’、‘良知’之说发挥而光大之,此孟子之进于子思者”。

蒙文通极为认同孟子的“本心”说,认为孟子所说的本心具有本体论含义。他说:“夫本心者,道之所由生,舍是心而道乌乎本?此率天下而祸仁义之说也。”“孟子曰本心、曰良知,此是非之心,斯天之所以与我者,不学不虑,而资焉以立仁义者也。”“我固有之,复何待于他求。此孟子之说所以为精为备者也。”正是有了昭昭明明之本心,有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端,性善之理及儒家的仁义之道才有了存在的根据。这个“本心”就是本体。

蒙文通认为,孟学源于子思,但他注重工夫,讲本心、四端,则进于子思。他说:“形下实不离乎形上,器即宥于道之中,曰静、曰未发,皆就形上以言也。而孟子以良知、本心、四端明性善,则皆就已发言之。‘形色,天性也’,即践形之谓圣人,则就动言之。此《中庸》、《乐记》言之而未彻,至孟子乃推之于至精,此孟子之有进于子思者也。”子思作《中庸》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言性,《乐记》以“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言性,均是就形上而言;孟子则讲“形色,天性”,主张扩充“四端”以尽人的自然天性,认为明性善、成圣人是一个过程,故是以动言性,其形下之性实际上兼形而上而言之,即形上即形下。既然形上不离形下、器不外于道,因此,孟子以本心、良知、四端明性善,的确是超过子思,达于至精。

因此,蒙文通认为,“算得上截然划分时代者”的孟子,其学说的精髓就在于:以本心为本体,通过持志、养气的工夫,明了先天的善性,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目的。他说:“持其志无暴其气,先立乎其大者,是持志、养气、集义之工,是孟学彻骨彻髓处。”“志”即意志、志向,指行为的动机;“持其志无暴其气”是说要以志帅气,既要持志又要养气,有了坚强的意志和目标,作为身体之充的浩然之气自然不会外暴了。“先立乎其大者”是心学的一贯原则,本为孟子语,是说要确立“本心”,确立主体性;而明道亦曾引此语曰:“知性善以忠信为本,此先立其大者。”这显然是“学者须先识仁”之意;陆九渊则主张以“发明本心”为入门下手处,以此为“先立乎其大者”,确立心为宇宙本源和思维本体,把仁义道德视为人所固有的本心;阳明更是易本心为良知,通过知行合一,“先立乎良知为大者也”。因此,有“本心”之大,加之持志、养气的工夫,自然能知性进而知天了。

在蒙文通的眼中,思、孟之学,陆象山得其真传。他说:“惟象山之言曰:‘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此心之良,人所固有。’是其于孟子言心、言思之学得其真切,无毫黍之逾越。其言又曰:‘念虑之不正者,顷刻而知之,即可以正。念虑之正者,顷刻而不知,即可以三正。’则其于操存毫忽之间剖析至尽,思、孟‘择善’、‘思诚’之学,安得不谓象山真得其传哉!”陆九渊作为陆王心学派的创始人,以“心即理”为其思想核心,即把自然的普遍规律与封建纲常伦理合而为一,认为是人所固有的先验意识。他说的“此心之良,人所固有”,正是孟子所言的具有良知、良能的本心,即集道德本体和认识主体于一体的本心;而陆九渊提出的“存心,养心,求放心”作为古之教人以成圣的方法,正是与孟子基于其性善论,强调“思”在修身过程中的首要地位是相合的。孟子认为,一个人是成为圣贤君子还是成为小人,关键在于是否去“思”,即所谓“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思”可以使人“先立乎其大者”,做出成圣成贤的根本性选择。孟子还认为:“诚之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是道德本体,思诚是工夫,孟子把“思”看作了人立身行事的根本所在。在孟子,既然人性本善,故而要向内发掘,所以重“思”;在陆氏,既然“心即理”,故而也要“发明本心”,要存心、养心、求放心。陆氏以本心的存在与否会影响念虑的正与不正,说明本心操存之工的重要性。孟子说持志,说存心,说尽心,是为了知性、知天,达到天人合一境界,成为圣人。陆氏讲心即理,讲存心、求放心,是为了认识本心、认识天理,也是为了成圣。因此,“孟氏之本末,即象山之本末;陆氏之旨要,即孟氏之旨要,无溢义,无欠语”。蒙文通对陆氏的推崇,由此可见一斑。

3.蒙文通理学思想发展脉络

然而,这种百分之百地认同陆象山并非蒙文通自始至终的观点。在兼治儒释道、经史相融的过程中,蒙文通治宋明理学的特殊方法——反复涵泳咀嚼,用心体验,使得他从“少年”到晚年(七十多岁),会不断有“新进境”,其理学思想五度变化。

“年少时,服膺宋明人学”。蒙文通幼时,敏悟强记,五岁入私塾,所读的四书五经诸子之类,到年老时仍能背诵。十二岁时随其伯父入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对《书目答问》、《四库提要》等书倍感兴趣,由此所知学有汉宋。五年后被选入当时国学最高学府四川存古学堂,师从经学大师廖季平和刘师培,从而打下了坚实的经学基础。他认为,“经学的精深卓绝处乃在传记、经说,其价值在六经之上”,而宋明理学主要是发挥孔孟之学的微言大义,因此,“中国哲学,宋明有精到处”。

“三十始(对宋明理学)大有所疑”。1918年蒙文通自四川存古学堂毕业后,返回家乡盐亭以办私塾为生,继续在破庙里从事经史研究,长达三年之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孔子在中国文化的中心地位受到置疑。中西古今文化发生严重冲突,以鲁迅、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新文化干将与吴宓、章士钊等学衡派发生激烈论战。在这场莫衷一是的争论中,蒙文通对经学、宋明理学发生怀疑,“不得解则走而之四方,求之师友,无所得也,遂复弃去,唯于经史之学究心;然于宋明人之得者,终未释于怀”。这种怀疑,在他1923年发表的《经学导言》中有所体现,自称“有不少自相矛盾的说法”。蒙文通辞去了重庆府联中和重庆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职务,“游学于吴越之间,访学于各大经史家门下,与章太炎论古今之流变,与欧阳竟无论佛典之影响”。在长期的游学过程中,蒙文通渐渐悟及佛学对中国思想深层的潜意识影响,于是便停留在欧阳竟无所办的“支那内学院”内,潜心随欧阳师研习佛学。

“年四十时,乃知朱子、阳明之所蔽端在论理气之有所不彻”。经过学习,蒙文通离开“内学院”以后,又投入极大精力于经史的研究,同时兼治宋明理学。国内军阀混战加之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人民处于深重苦难之中。蒙文通因反对四川军阀强行裁并成都大学等三所大学愤然离川,远走河南大学。此间究心于周秦民族与思想的研究,先后刊布了《经学抉原》、《古史甄微》等著作。在梳理学术源流的过程中,蒙文通渐渐意识到宋明理学的两大派所论皆有蔽,且“两蔽”相互关联。他说:“年四十时,乃知朱子、阳明之所蔽端在论理气之有所不彻:曰格物穷理,曰满街尧舜,实即同于一义之未澈而各走一端。”蒙文通在《儒家哲学思想之发展》的《后论》中指出,他对朱熹的“理与气既不相离又不相杂”一语甚为赞同,认为朱子之弊在于偏于理、气离之说,导致朱学末流“即天下之物而穷之”,王学之弊在于以理气不相离而济之,结果“满街尧舜”之说出。“二家之说,皆欲以明善恶之源,求是非之准,其弊较然若斯,要即源于理、气之说,推而致之,有必至之势。”理和气是宋明理学的两个重要范畴。朱熹以“理”为其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在理、气关系上,他比之为“人乘马”,理、气为二,主张通过“格物”以“穷理”,即通过穷物之理,认识心中固有的人伦之理。这是一种由外到内的“穷理”。而心学派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在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致良知说。他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王阳明以性为本,主张性气一体、心理为一,提出“心即性”的观点,则心气是一体的。因此,“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是自内向外的“穷理”。由于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当这种良知推广到万事万物的时候,自然人人都成了圣人,满街都是尧舜了。简言之,不论是由外而内穷理的朱学,还是自内而外致知的王学,其论理气、心性都是为了成圣,为了达到天一合一的境界。但朱学偏于格物而致知,结果只能即物穷理;王学则偏于致知而格物,结果只能满街尧舜,两者都无法真正实现内外合一,故蒙文通认为,二者之论是同于一义而各走一端。

同类推荐
  •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先秦时期诗歌包括原始社会歌谣、《诗经》、《楚辞》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民歌。先秦时期诗歌以其丰富的内容,完备的韵律,精巧的构思,为我国诗歌开了一个水平极高的头,是后代诗歌的滥觞。汉代乐府诗歌是汉代诗歌的代表,在诗歌史上有极高的地位,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它在我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继承、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扬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 沉住气,吃硬饭

    沉住气,吃硬饭

    前凤凰新闻客户端极受欢迎主笔、豆瓣、知乎、微信公众平台拥有者极多的拥趸者,同时拥有着极大地争议的作者!本书收录作者多篇刷爆朋友圈的文章,曾一度引发读者与市场的强烈反响。作者本身读书无数,文笔功底扎实。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引人深思,发人思考。所有文章,都只是谈如何认识自我,理解他人。作者观点独特,深扎人心,文笔功底扎实,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阅读。
  • 慢半拍的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慢半拍的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纪实性散文,最值得回忆的永远是青春。它能让我们摸到遥远已逝岁月的那些浅浅的、一晃而逝的暖意。作者以一种平静的态度对待曾经,不卑不亢。
  • 中国诗歌与文赋经典品读(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诗歌与文赋经典品读(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海浪(译文经典)

    海浪(译文经典)

    《海浪》是伍尔夫创作力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出版于1931年。这部高度诗意化、抽象化、程式化的实验作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倒更像是一部由九个乐章构建而成的音乐作品:每个引子都是一篇精致的散文诗,以太阳和海浪的涨落与变迁对应生命的兴衰沉浮;跟在每段引子后面的是六个没有姓氏的、高度形式化的人物在各自相应人生阶段——从儿童时代、学生时代、青春时代、中年时代直到老年时代的瞬间内心独白。引子与正文互相映射,为读者的感官开辟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时间、意识以及感觉的实质。这是一部在现代文学和殿堂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时至今日,仍以其精美绝伦的文本结构和诗意盎然的笔调激荡着我们的灵魂。
热门推荐
  • 逃之妖妖:总裁请你慢慢来

    逃之妖妖:总裁请你慢慢来

    二人的相识,不过是因为年少改名字的大乌龙,两位妇人惺惺相惜,从此,她的人生踏上了一条平坦的不归路!什么?他喜欢她?是不是这么多年没生病,这一回病的不轻?什么?他吻了她?是不是看着她这么多年初吻犹在,顺便帮帮忙?什么?他求婚于她?天呐,总裁大人,即使我俩是旧识,也不带这么玩我的!但是,谁说他是骗她的,他从小计划到现在,他一直是认真的!总裁大人,即使你是认真的,也得让小的梳理梳理状况吧!总裁大人,请你慢慢来!
  • 萌爷爷带你游加州:不是观光,是旅游

    萌爷爷带你游加州:不是观光,是旅游

    获奖旅行作家李·福斯特用三十个章节描述了旧金山和北加州区域的最佳旅游景点,涵盖了从俄勒冈边界向南穿过东部的死谷和沿海的大瑟尔......旧金山,加州海岸,约塞米蒂国家公园,葡萄酒小镇,太浩湖等著名风景地。
  • 春城无处不飞妖

    春城无处不飞妖

    前世的花怜,万人敬仰,声名赫赫。一朝风月,被维护一世的师弟端了老巢,死无全尸,神灵俱灭。虽说诛妖除魔无数,也曾号令天下玄门百家,不料重生成了一个……胆小无能的废柴!还特么是个人人唾弃的死断袖!玄门百家荡日月,谈笑屠戮戏风云胜负由我不由天,但笑百家我独尊。争,天地有数战,败我不存。此世为妖,但修妖邪不修仙。他发誓屠百家之城,食千道之骨,嗜万仙之血,任你仙道莽莽,唯我独尊!CP:花怜(狂傲不羁妖精)VS叶泠月(腹黑冷艳闷骚)注:第一、本文为1V1文,强强夫夫日常互虐互爱,but!!!日常宠甜……第二、非升级、非系统……balabala……
  • 重回八零的美好人生

    重回八零的美好人生

    新书《穿越之直上青云》 青云醒来发现她在逃荒的途中,她以为她要开启种田模式,结果有人告诉她,她在上任的途中…… 所以,她要开启官途,青云直上 重点是:她是女的,女的,女的已有完结文《重生七零的悠闲人生》《良配攻略》,欢迎入坑。
  • 九夜杀

    九夜杀

    辉煌的地下神殿的中心,悬浮着一个晶莹剔透的冰棺,九条冰晶锁链汇聚无尽神力死死钉在棺材上。一个看来二十来岁的黑发青年静静地躺在棺材之中,一身胜雪的白衣,却有一柄光辉内蕴的墨色神剑携无尽封印之力贯穿了他的心脏,只是没有一丝鲜血流出。英雄悲歌,红颜柔情,对那命运的不屈,对那天地的抗争,是顺应天道而永生,还是违逆天命而沉沦……也许,天道虚幻,唯我心永恒。
  • 神魄之莫相忘

    神魄之莫相忘

    她是时空另一端的使者,他是她所属世界一个虚拟人物,一觉醒来,他们依旧,不同的是他是她的爱人,她也是他一生所求。(主线凌宇轩)
  • 像赫本一样优雅

    像赫本一样优雅

    上帝亲吻她的脸,赋予了她美丽与善良。她的优雅与端庄通过银幕,落入世人的眼,融化人们的心。她是奥黛丽?赫本。她用一生优雅的传奇,告诉世人,天使曾来过人间。她高贵典雅,清新脱俗,是淑女的典范。她以一部《罗马假日》将天使的魅力尽展。纵然生活、事业、爱情、亲情、友情里交织着诸多的幸运与苦难,她总是静默地咀嚼辛酸,珍惜幸福、绽放优雅。她总是带着亲切友善的语言,带着善于探寻别人优点的眼睛,带着一颗善良之心通往人们灵魂的窗口,播撒爱的甘泉。多年以后,天使终于回到了上帝身边。而银幕封印了她璀璨的年华,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经典。
  • 板桥杂记·续板桥杂记

    板桥杂记·续板桥杂记

    本书以小品文的形式记述明朝末年南京十里秦淮南岸的长板桥一带旧院诸名妓的情况及有关各方面的见闻。对秦淮河畔的梨园灯船,贡院妓馆及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等群艳详加叙述,文字生动传神,可读性强。《续板桥杂记》是后人对其续作。
  • 霸道总裁的小甜妻

    霸道总裁的小甜妻

    一个饭店里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服务员,因为相貌和气质的出众被总裁看上了,可是她完全不相信上天会那么好的眷顾自己,于是把这个当做烂桃花拒绝了,可是总裁的痴心追求似乎打动了她,面对着真爱和财富,又有诽谤和嫉妒的目光,她会怎么选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