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6000000012

第12章 宋代晚唐体的中衰期(1)

§§§第一节 王安石与半山体

本章研究的是北宋真宗以后至南宋光宗以前约170年间有关晚唐(体)的评论及创作。这期间宋代诗人突破唐诗束缚,取得了重大成就,“宋诗”因此得以和唐诗形成双峰并峙格局。晚唐体创作在这段时间里相对显得衰微,不过并没有绝迹。北宋的王安石,南宋的陆游、杨万里等人,都与晚唐体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江西临川人。庆历元年(1041)进士,先后任淮南节度判官、鄞县尉、舒州通判、提点江东刑狱、度支判官、知制诰等职,嘉祐八年(1063),母吴氏卒,遂丁忧江宁。这是他事业的第一阶段。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熙宁七年(1075)罢相,次年复相,次年再次罢相。这是他事业的第二阶段。王安石56岁罢相以后,居江宁,在城东与蒋山(钟山)间筑起了“半山园”,过起了隐居生活,直至去世。这是他事业的第三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王安石诗风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清人贺裳因此认为:“大抵介甫于未执政前不胜感慨,故《详定试卷》则曰:‘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偶成》则曰:‘高论颇随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愁台》则曰:‘倾壶语罢还登眺,岸帻诗成却叹嗟。’既执政,则深愤异议,故《咏雪》则曰:‘势合便疑包地尽,功成终欲放春回。寒乡不念丰年瑞,只忆青天万里开。’强项坚执,牢不可破。然细味其语意,亦有孟子所云‘若药不暝眩,其疾不寥’之意。故尝云:‘何妨举世嫌迂阔,自有斯人慰寂寥。’至《雨过偶书》曰:‘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则生平轻富贵之念,亦隐隐自在,惜其学术之未纯也。”贺裳《载酒园诗话》,《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19页。王安石晚年归隐时期的诗风与前中期迥异,赵与时说:“公诗至知制诰乃尽善,归蒋山乃造精绝。其后《再送李璋下第》、《和吴冲卿雪》诗,比少作如天渊相绝矣。”赵与时《宾退录》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6页。叶梦得说:“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惟其所向,不复更为含蓄。如:‘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蟠’,又‘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平治险秽非无力,润泽焦枯是有材’之类,皆直道其胸中事。后为群牧判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乃知文字虽工拙有定限,然亦必视初壮,虽此公,方其未至时,亦不能力强而遽至也。”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历代诗话》,第419页。综合这些议论,笔者同意王安石事业的三个阶段也就是其诗歌艺术三个阶段的说法:“参考前人的说法,我们略可把王安石的诗风以执政、罢相为界分为前、中、晚三期。大致说来,前期偏于雄健,气盛笔锐,略无含蓄;中期逐渐精严深稳,逋峭刻至中时有傲岸恬退之调;晚期转向工致和精巧,悲愤深藏于恬淡舒闲之中。”刘乃昌、高洪奎《王安石诗文编年选释》,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3页。

王安石早期的诗歌,受到了欧阳修、杜甫、韩愈等人的影响,表现在好为古体(笔者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王荆文公诗李壁注》为样本,统计出王安石1689首诗中,古体497首,约占30%),多反映现实、参与政治、“以文为诗”、好发议论等。如其《省兵》诗云:“有客语省兵,兵省非所先。方今将不择,独以兵乘边。前攻已破散,后距方完坚。以众亢彼寡,虽危犹幸全。将既非其才,议又不得专。兵少败孰继,胡来饮秦川。万一虽不尔,省兵当何缘?骄惰习已久,去归岂能田。不田亦不桑,衣食犹兵然。省兵岂无时,施置有后前。王功所由起,古有七月篇。百官勤俭慈,劳者已息肩。游民慕草野,岁熟不在天。择将付以职,省兵果有年。”全诗锋芒毕露,议论纵横。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技巧方面,王安石都可以说是宋诗的先导。胡应麟说:“六一虽洗削西昆,然体尚平正,特不甚当行耳。……王介甫创撰新奇,唐人格调始一大变,苏、黄继起,古法荡然。”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第211页。所谓“创撰新奇”,便是指他前期诗歌的这种内容上偏重政治性、现实性,技巧上喜好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

在入参大政、主持变法的中期,王安石处于矛盾与阻力之中,对现实有了更为深切、清醒的认识。于是,他的诗作少了早期的那种汪洋恣肆,代之以深沉含蓄。如:“辇前时看新歌舞,仗外还如旧徼巡。投老逢时追往事,却含愁思度天津。”《上元从驾至集禧观次冲卿韵》,《临川文集》卷十八,四库本。“膏泽未施空谤怨,疮痍犹在岂讴吟。黄昏信马江城路,欲访何人话此心。”《次韵张唐公马上》,《临川文集》卷二十一,四库本。继续关怀政治、现实的同时,他的诗作中也多了对个人前途、去向的思考。如:“尚有残红已可悲,更觉回首只空枝。莫嗟身世浑无事,睡过春风作恶时。”《越人以幕养花游其下》二首之二,《临川文集》卷三十四,四库本。“投老方为世网婴,低徊终恐负平生。何时白石岗头路,渡水穿云取次行。”《中书即事》,《临川文集》卷二十九,四库本。在艺术上,虽然还有“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乃知轻重不在彼,要知美恶由吾身”《众人》,《临川文集》卷十,四库本。这样的议论为诗、散文为诗之作,但深婉、精工的作品多了起来,这期间他写下了《泊船瓜洲》、《金陵》等一批精致感人的小诗,开始有意识地向晚唐诗歌学习。

王安石晚年寓居江宁半山,李壁解释说:“半山报宁禅寺,公故宅也。由东门至蒋山,此为半道,故以半山为名。”《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据说首称王安石为半山老人的是黄庭坚:“山谷称荆公为半山老人,故《跋胡笳集句》云:‘湓城王寅拟半山老人集句,《胡笳十八拍》是也。’”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五,第179页。既然人是半山老人,诗自然便是“半山诗”了,所以陈辅便将王安石归隐以后的诗结集刊行,称为《半山诗》。《半山诗》早已亡佚。此书陆游曾见过:“右《半山集》二卷,皆荆公晚归金陵后所作诗也。丹阳陈辅之尝编撰刻本于金陵学舍,今亡矣。淳熙戊申上巳日笠泽陆某书。”陆游《跋半山集》,《渭南文集》卷二十七,四库本。又因王安石晚年诗歌多为七言绝句,精巧工丽,人们便称这些绝句为“半山体”。此外,也有将王安石的“半山体”称为“王荆公体”的,严羽的《沧浪诗话·诗体》中就列有“王荆公体”,并加注云“公绝句最高,其得意处高出黄、陈以上,而与唐人尚隔一关”严羽《沧浪诗话》,《沧浪诗话校释》,第59页。,可见他说的“‘王荆公体’当即指‘半山诗’”赵齐平《宋诗臆说》,第134页。

一般认为,“半山体”多学习“唐人”,如张邦基说:“七言绝句,唐人之作往往皆妙,顷时王荆公多喜为之,极为清婉,无以加焉。”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五,笔记小说大观本。李之仪也说:“唐人好诗乃风俗,语出工夫各一家。前辈相因多自任,后来无复更相夸。半山老子偏游戏,真一仙人每叹嗟。”《德循诗律甚佳方幸拭目因作拙句以免之》,《姑溪居士前集》卷七,四库本。这个判断不错,据笔者统计,王安石绝句中化用唐人诗句的比例占了所有化用诗句的90%以上。王安石的绝句今存577首(以《王荆文公诗李壁注》为样本统计),占总共1689首诗的34%。下表是王安石577首绝句中化用唐人诗句的统计。表3-1王安石绝句化用唐人诗句统计数量

共化用唐人诗句603次,充分体现了王安石“以学问为诗”的本色,即便是绝句这种最不容易表现学问的诗体也不例外。真如钱钟书先生所说:“他的诗往往是搬弄词汇和典故的游戏、测验学问的考题。”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41页。

在化用唐人诗的603句中,化用初唐诗9句,占总数的15%;盛唐诗80句,占总数的13%;中唐诗351句,占总数的58%;晚唐诗163句,占总数的27%。603句诗分别来自120位诗人,其中初唐6人,占总数的5%;盛唐17人,占总数的142%;中唐51人,占总数的425%;晚唐46人,占总数的383%。由此可见,王安石学习的主要对象是中唐和晚唐诗人。

同类推荐
  • 把每一寸光阴过成良辰美景

    把每一寸光阴过成良辰美景

    《把每一寸光阴过成良辰美景》分为五辑,70余篇暖文。作者在平淡的光阴里,寻找生活的美意,用轻快生动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的场景。书写名人、热点事件;书写普通人、平凡事;书写孩童的天真纯净;书写温暖细碎的小城时光;书写寻常日子的小确幸,小感动。语言干净唯美,内容温暖积极。如果你细读,会发现有美好如阳光,暖暖铺下来……
  • 静静流淌的河

    静静流淌的河

    诗歌如同音乐,富有韵律、节奏的变化,与人物的情感相呼应,产生出动人心弦的共鸣。写景时瑰奇独特,抒情时低回吟咏。晦涩的音调,神秘的隐喻表达悲哀、失望、痛苦和死亡。视觉,听觉,幻觉在字里行间起舞。沉睡的石雕,断碣残碑,空旷孤寂的草原,静静流淌的河流,令人心酸的落叶,等等,伴随着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而绽放。
  • 散文精读·丰子恺

    散文精读·丰子恺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著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等。丰子恺善于抒写日常之美,文字雅致脱俗,令人过目难忘。本散文集分为抒情、人物、游记、小品四辑,收录《竹影》《白鹅》《手指》《给我的孩子们》等40多篇作品。它们都是进入丰子恺文学世界的精品。
  • 文学与艺术问题

    文学与艺术问题

    《文学与艺术问题》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部分阐述文学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的反思入手,对生态文学的知识形态、生态文学在中国的兴起、生态文学的知识资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思想和生态文学观进行了梳理。下编部分是关于经典电影的艺术评论。大多来自《读者》《艺文四季》等杂志的电影专栏。评论侧重于对电影作品的文学审美阐释。所讨论的电影作品在电影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其艺术性探索更富个性与独特性。
  • 世间的陀螺:写给亲人、故乡和远去的旧时光

    世间的陀螺:写给亲人、故乡和远去的旧时光

    一枚陀螺的勇气,源自它所经历的疼痛;同样,它的释然,也来自对过往深切的理解和深情的拥抱。让我们和作者共同回忆故乡与亲人。
热门推荐
  • 兑换领地

    兑换领地

    开局一块地,两条狗,还有一个小老头。幸好一切可以兑换。
  • 独山

    独山

    本书是作者浦子“王庄三部曲”(《龙窑》《独山》《大中》)之二,讲述民国时期山海县王庄这一浙东乡村的人情故事。继《龙窑》中清末五十年的王庄故事后,本书讲述从“剪辫子”到“三民主义”,到民国政府走向腐败、抗日战争激烈、社会混乱,以王传达、王传本为首的王庄人经历的曲折离奇的三十多年。
  • 史上最奇葩地府之主

    史上最奇葩地府之主

    我是继承了整个地府的人,我要他人三更死,谁敢留他过五更。
  • 刚好遇见梦

    刚好遇见梦

    本书原书名《寻神日记》穿越时空到达另一处世界或者空间,其实是件很扯的话题。起码对于一个中学生的他来说,那都是在电视或者小说里才有的。看完了,冷静了,也就过去了。但他这次确实死后灵魂穿越了,带着任务穿越的。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却落在了一个废物的身体里,还是个不招人待见的废物。活人怎能让尿憋死?无意间,竟让他发现了自己身上天大的宝藏。异世界第一个见到的人竟是自己经常在梦里想看清的人。多年以后,世间多了一个手持一笔一画册之人,他自封自己为画神。身旁常有一妙龄女子相伴左右。人们只知道他一怒之下,大笔若一挥,便有万魔来相助,屠灭一城如杀猪宰羊。走过千山万水,杀到血流成河,只为寻找人族皇者。大功圆满时,便是离开日。带梦中人归来,却不想看着她在眼前香消玉损。千年后,转角遇到梦中人,但她却早已不再记得万年前的异世界爱恋……
  • 淘宝小王妃

    淘宝小王妃

    蛮不讲理的人是见多了,谁见过蛮不讲理的鬼?阎王爷的一句话就让她失了魂,穿越到了几千年前的古代。幸好幸好,淘宝随身而来,助她破五关斩六将,走上人生巅峰,获得美满姻缘。“王妃从不做亏本的买卖,这些交易里最得意的是什么?”“自然是买一送一,将你收入囊中!”
  • 符皇

    符皇

    家族被毁,亲人失踪,婚约被撕……这个松烟城人人讥笑的扫把星,却获得百万年前荒古时期的一座神魔洞府传承!从此以后制神符,炼体魄,修无上剑道,悟法则奥义……凭借过人的胆识和逆天的机缘,在这神魔纵横,妖魅潜行的大世界中,最终踏上无尽大道的巅峰,掌控天下!
  •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二战中遗留下来的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录了安妮一家以及另外四名犹太朋友为逃避纳粹迫害,藏匿在“密室”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生活。作为成长中的少女,安妮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着周围的人和事,并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日记展示了安妮出色的写作才华,也引发人们对战争与人性的思考,以及对“密室”青春的爱怜。
  • 赌徒

    赌徒

    来自一个赌徒的内心独白,作者陀斯妥耶夫斯基用他独特的观察方式来描写一位赌徒的故事。
  • 第三滴水

    第三滴水

    传说沙漠中,第一滴水救命,第二滴水救心,第三滴水就会让人有活下去的希望。失意的陆敏,偶然落入一个巨大的圈套,生活由平淡无奇突然变得波澜壮阔。这期间他意外深陷国外的监狱,在异国他乡结识了重要的人生导师,并且慢慢发现自己背后的圈套。回国后,虽然依旧身处圈套之中,但是,已有所察觉的陆敏一步步开始反击。最后,为了维护正义,陆敏和对手展开了一系列波澜壮阔的较量。
  •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书系)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郝朴宁教授领衔的“现代影视艺术研究团队”学术研究的成果之一。教材借鉴了众多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采写经验,众多广播电视媒体组织和部门的新闻工作者,以其辛勤的工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和研究的案例。写作的过程中也从各种版本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著作和教材中汲取了宝贵的营养,并听取了兄弟院校教授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课程同仁们的中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