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6200000018

第18章 自我觀看的影像(4)

此文為五篇自贊總序,作於元祐四年(1089)黃庭堅“一生中較安定又較愉快的時候”黃師啟方《黃庭堅的人生抉擇》,收入《黃庭堅與江西詩派論集》(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頁。,詩人追憶往歲登臨山水時諷詠王維(701-761)輞川别業篇什之事,悠然想見其人。王維中年購得宋之問(656?-712?)藍田别業後,致力營建輞川别業,暢遊其中據王維《輞川集序》所言:“余别業在輞川山谷,其遊止有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斤竹嶺、鹿柴、木蘭柴、茱萸沜、宮槐陌、臨湖亭、南垞、攲湖、柳浪、欒家瀨、金屑泉、白石灘、北垞、竹里館、辛夷塢、漆園、椒園等,與裴迪閑暇各賦絶句云爾。”(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413頁。)園景多樣,應頗具賞玩之趣,至於其地今昔概況可參見樊維岳《王維輞川别墅今昔》(收入《王維研究》第一輯,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第315-326頁。,當地“勝概冠秦雍”[宋]黃伯思《跋輞川圖後》,《東觀餘論》卷下(《東觀餘論附錄(二)》,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版,第69頁)。此語參見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第1298頁。,王維閑暇與裴迪賦詩吟詠美景、抒寫情志,似漸寄懷於山泉林石之間,澹泊宦途世情,《輞川别業》云:

不到東山向一年,歸來纔及種春田。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優婁比丘經論學,傴僂丈人鄉里賢。披衣倒屣且相見,相歡語笑衡門前。《王右丞集箋注》,第467頁。

春光爛漫,紅桃綠草渲染大地景色怡人眼目,詩人徜徉田間,領受生機盎然,沉浸於比丘、丈人、詩人相歡語笑的愜意生活,或也正是黃庭堅嚮慕的人生風景。

元豐六年(1083)黃庭堅居職太和、德平時黃《山谷年譜》載:“有大孤山詩刻,云:‘是歲癸亥十二月,予自太和移徳平。’”見是書卷一七“元豐六年癸亥十二月”條,參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4册,附錄2,第2369頁。,曾賦作《摩詰畫》,詩云:

丹青王右轄,詩句妙九州。物外常獨往,人間無所求。袖手南山雨,輞川桑柘秋。胸中有佳處,涇渭看同流。見《黃庭堅全集》,第2册,《外集》卷八,第1053頁。《全集》注云:“轄”字,《四庫》本作“丞”。《寫真自贊》一,《全宋文》,第107册,卷二三二九,第303-304頁。

對王維詩畫推崇不已,而王維之所以能有此造詣應是與他物外獨往、人間無所求的高超襟懷有關,因此能涵容萬物,胸中有佳處,無處不自適。此詩應當便是前序提及,元豐間所作“能詩王右轄”作品,黃庭堅特意以“嘉素”寫寄李公麟(字伯時),求為作王維畫像,應是為了懸掛家中,便於瞻仰品賞,以表心中崇敬情懷。

奇妙的是,李、黃二人素未謀面,而李公麟所畫王維像竟然與黃庭堅頗為相像,只是鬚髯較多,加上秦覯(?-?,字少章)所蓄王維畫像,畫中人瘦癯模樣引發秦覯、黃庭堅對自我形貌問題的關懷,秦覯因而建議黃庭堅不妨自贊寫真,以進一步自明心志,這種背景下,黃庭堅接連題寫五篇自贊,分别為:

飲不過一瓢,食不過一簞,田夫亦不改其樂,而夫子不謂之能賢,何也?顏淵當首出萬物,而奉以四海九州,而享之若是,故曰“人不堪其憂”。若余之於山澤,魚在深藻,鹿得豐草。伊其野性則然,蓋非抱沈陸之屈,懷迷邦之寶。既不能詩成無色之畫,畫出無聲之詩,又白首而不聞道,則奚取於似摩詰為!若乃登山臨水,喜見清揚,豈以優孟為孫叔敖,虎賁似蔡中郎者耶!《寫真自贊》一,《全宋文》,第107册,卷二三二九,第303-304頁。

吏能精密,里行婣卹,則不如兄元明,而無元明憂疑萬事之弊。斟酌世故,銓品人物,則不如其弟知命,而無知命强項好勝之累。蓋元明以寡過,而知命以敖世。如魯直者,欲寡過而未能,以敖世則不敢。自江南乘一虛舟,又安知乘流之與遇坎者哉!《寫真自贊》二,《全宋文》,第107册,卷二三二九,第304頁。

或問魯直:“似不似汝?”似與不似,是何等語?前乎魯直,若甲若乙,不可勝紀;後乎魯直,若甲若乙,不可勝紀。此一時也,則魯直而已矣。一以我為牛,予因以渡河,而徹源底;一以我為馬,予因以日千里計。魯直之在萬化,何翅太倉之一稊米。吏能不如趙、張、三王,文章不如司馬、班、揚。頎頎以富貴酖毒,而酖毒不能入其城府。投之以世故豺虎,而豺虎無所措其爪角。則於數子,有一日之長。《寫真自贊》三,《全宋文》,第107册,卷二三二九,第304-305頁。

道是魯直亦得,道不是魯直亦得。是與不是且置,且道唤那個作魯直。若要斬截一句,藏頭白,海頭黑。《寫真自贊》四,《全宋文》,第107册,卷二三二九,第305頁。

似僧有髮,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寫真自贊》五,《全宋文》,第107册,卷二三二九,第305頁。

第一篇信筆揮灑,以奔放筆勢白描個人志趣,文中引顏淵“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典型,表白田夫雖物質條件可能如顏淵般簡陋,但正如魚在野藻、鹿得豐草般,優遊山林之間能自適野性,享受無拘無束自由時光,何樂不為?黃庭堅自慚不似王維詩畫兼擅,甚至髮色已白、馬齒徒增,仍未聞道,但登山臨水不慕榮利之心差可比擬,並不僅是如優孟倣學孫叔敖參見《史記》(郭逸、郭曼標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卷一二六。《滑稽列傳·優孟傳》,第2412-2414頁。、虎賁貌似蔡邕般參見《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版)卷七〇《鄭孔荀傳·孔融傳》,第2277頁。,形似神異。由此知曉,黃庭堅觀看畫像時在乎的是外表形貌刻劃所透顯出來的人物神韻與意態,重視的仍是内心而非外在。

第一篇裏,黃庭堅目光遠尋唐人,以王維為追慕對象,借以表白個人志趣,第二篇則是與兄弟相較,襯顯出一己不足。黃庭堅兄長名黃大臨(?-?,字元明),弟弟分别為黃叔獻(?-?,字天民)、叔達(?-?,字知命)、仲熊(?-?,字非熊),父親黃庶(1018-1058)以八元、八愷中五人名字為兒命名《左傳·文公十八年》載:“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齊、聖、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濟其美,不隕其名。”(參李學勤編《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63-666頁。),自寓有深切期許。黃大臨曾任官廬陵、萍鄉,黃庭堅至萍鄉訪省其兄時嘗云:

余之入宜春之境,聞士大夫之論,以謂元明盡心盡政,視民有父母之心。然其民囂訟異於他邦,病在慈仁太過,不用威猛耳。至則以問元明,元明嘆曰:“天子使宰百里,固欲安樂之,豈使操三尺法而與子弟仇敵哉!……夫猛則玉石俱焚,寛則公私皆廢,吾不猛不寛,唯其是而已矣。故榜吾所居軒曰‘唯是’而自警。”庭堅曰:“夫猛而不害善良,寛而不長姦宄,雖兩漢循良,不過如此。萍鄉邑里之間,鴟梟且為鳯凰,稂莠皆化為嘉榖矣。”《書萍鄉縣廳壁》,《黃庭堅全集》,第2册,《正集》卷二七,第745頁。

借士大夫評論黃大臨為政過於慈仁一事,引出手足二人對話,表彰黃大臨不猛不寬理念,政績明著,不亞於兩漢循良的成果證明黃大臨確是“吏能精密,里行婣卹”。黃叔達其人其事則是:

雅負音節,人有臭味投者,推挽之不遺力,意所不可,雖衣冠貴人,亦唾辱之。與彭城劉師道友善,嘗之京師,同師道謁法雲禪師於城南,夜歸過龍眠李伯時,叔達著白衫騎驢道中,摇頭而歌,師道負杖挾囊於後,一市皆驚,以為異人。《江西通志》卷六六,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515册,第311頁。

率性、瀟灑浪蕩形象栩栩如生,彷若眼前可見,至於如何斟酌世故、銓品人物,因史料不足,暫無法得知,但由唾辱衣冠貴人行為看來,黃叔達强項好勝個性不難想見。黃庭堅歆羨兄弟寡過、敖世,自謙未能寡過,不敢敖世,甚至曾自言“既拙又狂癡”《漫尉》,《黃庭堅全集》,第3册,《正集》卷一四,第1204頁。,“魯直”相較之下既魯鈍愚昧又拙直,似乎不知變通,但其實是“直道甚坦夷”《漫尉》,《黃庭堅全集》,第3册,《正集》卷一四,第1204頁。黃庭堅最終期盼的是如駕無人虛舟般《莊子山木》:“方舟而濟於河,有虛船來觸舟,雖有惼心之人不怒。”(《莊子集釋》,第675頁)。《列禦寇》:“巧者勞而知者憂,无能者无所求,飽食而敖遊,汎若不繫之舟,虛而敖遊者也。”成玄英疏解釋為:“夫物未嘗為,無用憂勞,而必以智巧困弊,唯聖人汎然無係,泊爾忘心,譬彼虛舟,任運逍遙。”(《莊子集釋》,第1040-1041頁)。,順任天理自然而不强求,不過,在他以兄弟二人個性、處世態度與自身作一參照對比後,似乎也暗示自己在忠勤為官與任性出世之間選擇中道,“乘流則逝,得坎則止;縱軀委命,不私與己”語出賈誼《鵩鳥賦》,略曰:“真人恬漠,獨與道息。釋智遺形,超然自喪;寥廓忽荒,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得坎則止;縱軀委命,不私與己。”(見《漢書·賈誼傳》,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卷四八,第2228頁。)。

前二篇以娓娓自述方式呈現,第三篇則以他人提問開端,直以“魯直”為討論焦點,緊密與前篇串聯,思考“似不似汝”問題,“前乎魯直”、“後乎魯直”、“魯直而已矣”、“魯直之在萬化”跳動出現,令人時刻無法忽略忘懷,必得隨之思辨“魯直”究為何物?雖然渺小虛幻,為官不如趙廣漢、張敞、王尊諸人《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王駿傳》載:“八歲,成帝欲大用之,出(王)駿為京兆尹,試以政事。先是京兆有趙廣漢、張敞、王尊、王章,至駿皆有能名,故京師稱曰:‘前有趙、張,後有三王。’”見是書第3066-3067頁。,作文不及司馬遷、班固、揚雄,但黃庭堅不為富貴世故牽絆,自詡較上述諸子略勝一籌黃庭堅此處“一日之長”應是借用《新唐書·王珪傳》之語,書載:“時(王)與玄齡、李靖、温彥博、戴冑、魏徵同輔政。帝以珪善人物,且知言,因謂曰:‘卿標鑒通晤,為朕言玄齡等材,且自謂孰與諸子賢?’對曰:‘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兼資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靖;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不如彥博;濟繁治劇,衆務必舉,臣不如冑;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臣不如徵。至潔濁揚清,疾惡好善,臣於數子有一日之長。’帝稱善。而玄齡等亦以為盡己所長,謂之確論。”見是書卷九八,《王珪傳》,第3888-3889頁。本篇前2/3篇幅似較側重於人生哲理探索,但後半則轉而以比較方法凸顯自身於吏能、文章之外,對處世原則的堅持與自豪。

第四篇以迴環疑問盤旋全篇,究竟畫中人是不是魯直?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畫中人與畫外人同名為“魯直”,但究竟哪個為魯直?作者萬般困惑揮之不去,以公案口吻屢次自言自語,最終以“藏頭白,海頭黑”斬斷,提醒世人,就如智藏(735-814)頭髮為白色,懷海(749-814)為黑髮般《祖堂集》載:“問:‘如何是佛法旨趣?’師云:‘正是你放身命處。’問:‘請和尚離四句絶百非,直指西來意,不煩多説。’師云:‘我今日無心情,不能為汝説。汝去西堂,問取智藏。’其僧去西堂,具陳前問。西堂云:‘汝何不問和尚?’僧云:‘和尚教某甲來問上座。’西堂便以手點頭,云:‘我今日可殺頭痛,不能為汝説,汝去問取海師兄。’其僧又去百丈,乃陳前問。百丈云:‘某甲到這裏卻不會。’其僧卻舉似師,師云:‘藏頭白,海頭黑。’”見是書(釋靜、釋筠編撰,吳福祥、顧之川點校,長沙:岳麓書社,1996年版)卷一五《江西馬祖》,第307-308頁。,佛法實毋須以言語條分縷析,强加辨别,若能放下執著,自能有所開悟,明瞭佛法禪道義藴。黃庭堅借由馬祖公案宕開文中所提疑問,顯示他已超越形質囿限,不再拘泥於畫像與實存主體的分别,而一以“魯直”為重,只要持守既魯又直本性,又何須區别畫中人、畫外人異同?二者實也並無差别。

一至三篇的篇幅甚長,反映黃庭堅心中澎湃洶湧情感,急欲以詳盡文字闡發自身觀點,至第四篇,文字乍減,且前二篇條理分明、理性叙説筆法至第三篇已摻雜迴繞語句,第四篇全似公案層層逼問究竟是否為“魯直”。第五篇一改前四篇縱橫恣肆散文句式,而以齊整四句四言文字表達己見,頗具釋家偈語味道,且短短四句便充分反映了黃庭堅對人生的體悟。黃庭堅曾數次提及自己與僧侶的關係,下文所引自贊可為參證,“似僧有髮”再次證明黃庭堅對僧侶與自我身份的認同,而“俗”、“塵”則是黃庭堅論及處世原則時十分在意的關鍵字,如:

叔夜此詩,豪壯清麗,無一點塵俗氣。凡學作詩者,不可不成誦在心,想見其人。雖沉於世故者,暫而攬其餘芳,便可撲去面上三斗俗塵矣,何況探其義味者乎!故書以付榎,可與諸郎皆誦取,時時諷詠,以洗心忘倦。余嘗為諸子弟言:“士生於世,可以百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醫也。”或問不俗之狀,余曰:“難言也,視其平居無以異於俗人,臨大節而不可奪,此不俗人也。”士之處世,或出或處,或剛或柔,未易以一節盡其藴,然率以是觀之。《書嵇叔夜詩與姪榎》,《黃庭堅全集》,第3册,《别集》卷一六,第1562-1563頁。

自誦讀嵇康(223-263)詩歌聯想作詩、為人都不可有塵俗氣,並推而擴之,强調士生於世可以百為,卻絶不可俗,所謂俗不俗定義便在臨大節時是否能堅定志氣,不為外力可奪類似意見,黃庭堅另曾於其他文章闡述,可見《書繒卷後》,云:“余嘗為少年言:‘士大夫處世,可以百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醫也。’或問不俗之狀,老夫曰:‘難言也,視其平居,無以異於俗人,臨大節而不可奪,此不俗人也。平居終日,如含瓦石,臨事一籌不畫,此俗人也。’”(《黃庭堅全集》,第2册,《正集》卷二六,第674頁。)。此外,黃庭堅也曾申明:

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之,則俗塵生其間,照鏡則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也。《與宋子茂書》其四,《黃庭堅全集》,第3册,《外集》卷二一,第1378-1379頁。

如有俗塵則語言無味,照鏡也自覺面目可憎,而照鏡便是某種形式的觀看自我,對黃庭堅而言,不止是外表的鑒照認識,更是内心襟抱的呈現。所以當他説“似俗無塵”時,其實是肯定自己不沾俗塵,氣節傲然。

至於“作夢中夢,見身外身”二句可能來自晚唐詩僧澹交《寫眞》《能改齋漫錄》卷八,《沿襲·夢中身夢外身》載:“山谷嘗自贊其真曰:‘似僧有髮,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蓋亦取詩僧淡白寫真詩耳,淡白云:‘已覺夢中夢,還同身外身。堪嘆余兼爾,俱為未了人。’”見是書第190頁。吳曾書中所舉詩人為“淡白”,但《全唐詩》、《唐詩紀事》收錄此詩時,作者皆題為“澹交”、“淡交”,故此處作“澹交”。(《能改齋漫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版,第219頁。),詩云:

圖形期自見,自見卻傷神。已是夢中夢,更逢身外身。水花凝幻質,墨彩聚空塵。堪笑予兼爾,俱為未了人。《唐僧弘秀集》卷九,收入《禪門逸書》(臺北:明文書局,1980年),初編第2册,第52頁。

同类推荐
  • 北京:四九城里的风流岁月

    北京:四九城里的风流岁月

    本书为“城市映像”系列之一。本书精选关于北京的散文50篇,收录了梁实秋、朱自清、老舍、朱湘、汪曾祺、邓云乡、张中行等名家经典之作,从北京的风景、风俗、吃食、人物和对北京难以割舍的情感方面,展示百年间都城京华的盛景与风情。
  • 《三字经》说什么

    《三字经》说什么

    提起《三字经》,很多人都能吟诵出几句,但是极少人是真正懂得这部经典的。它绝不是简单的儿童读物,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完善,现在的《三字经》内容涵盖历史、天文、地理、文化、哲学等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古代的小百科全书,是成人和儿童都可以学习、钻研的知识普及读物,同时也可以作为当代人系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起点和大纲。这本书出于向广大成年人普及并宣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初衷,语言简洁流畅,既包含了各个学科范围的小知识,又不至于晦涩难懂,同时还加入了很多当代文化环境下新颖的事例对比和新鲜解读,更加耐人寻味。
  •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本书从历史到现实,对什刹海的发展变迁作了描述,包括什刹海三海的形成与北京城的联系;什刹三海的秀美景色、人文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进行清理、整顿的过程;改革开放后,北京市政府为推广什刹海景区所做的大量工作。并对什刹海在21世纪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中国绘画溯源美术面面观我国绘画的最初表现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考古发掘发现的中国最早绘画形式有岩画和刻绘、彩陶纹饰、地画、壁画与帛画等。
热门推荐
  • 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

    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

    健康的喂养方式是宝宝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从多方面入手,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喂养宝宝,让宝宝吃得更健康。主要内容包括:营养补充食谱、特殊时期营养食谱、特效保健食谱等。
  • 漫漫十七思归路

    漫漫十七思归路

    我的阿姐本可以像其他世家女儿一般,承欢膝下、锦衣玉食,因世人畏她惧她,一出生便被送往了疯魔岭,至此养成了不近人情、暴虐残忍的性子。我的阿姐是个可怜人,生来被命运扼住了喉咙,无法逆转的宿命在前面等着她,既然如此,何不让她这一生过得潇洒快活些。我的阿姐是世间最好的姐姐,尽管有些暴躁有些不好相处,但是我能感觉到孪生姐弟的那种心心相惜,她是爱我疼我维护我的。我的阿姐,往后的路我来替你走。
  • 落叶归根而知秋

    落叶归根而知秋

    为什么要让我经历这些事情,我也想普普通通的生活,做最好的自己,不去记得那些不好的事情。明明忘记了,为什么还要让我想起来。对不起,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的留恋了。苏轩辰:柠檬,别害怕,就算这个世界都抛弃了你,至少你还有我呢!叶星柠:阿辰,谢谢你一直陪在我身边。给了我生命中最好的时光。就算全世界都背叛了你,抛弃了你,我也依然在你身后为你遮雨挡风。
  • 四诊抉微

    四诊抉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主神的诸神竞技

    主神的诸神竞技

    少年成长物语,被迫变得冷酷无情过程,在无尽斗争中成长的心酸路程。(欢迎来到实力至上的主义世界!!!)
  • 吾仙万万岁

    吾仙万万岁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不就是趁醉发了场疯么,不就是指着天上的雷电唱superstar么?不就是又多嘴说了一句:敢问哪位仙友在此渡劫么?要不要就这么草率的被穿了过来?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改造青楼,当众姑娘的领导人这感觉真是非一般的爽!变成丞相老婆,也是吊炸天!只是其他人都来凑什么热闹?各位公子们,稍微歇歇可好?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决战苍穹之斗中斗

    决战苍穹之斗中斗

    大千世界,亘古至今,谁主沉浮?魔王在世,绝地逢生,孰能呼呼千载之战者?三界之内,纵使那道家、仙人转世亦不能独道一家,于是,战之苍穹。人间大地,自古武林高手,门派林立,修仙之道,亦不是阻挡魔、怪灵、妖精的侵入。那一刻,猛士崛起,武林内外,众说纷纭,立场不一。战,因霸主而起;战,因界而对立;战,因立场而驱使着每一个参战者。魔胎作怪,战事英雄随机出现。秀气的少年,突然进入了魔界地界,一战成名。谁知?却被魔王看好,教之、养之、护之。杀戮,三界的对立。生灵涂炭,源于内心的呼唤,他,逐步地走出了困境,带着煎熬与伤痕再次成为人类的勇士。仙界与魔界的争斗,妖怪与武者的决斗,鬼怪的恩怨情仇,恩恩怨怨、互利互刺,莫非真能在这无数次厮杀中结束,期待。
  • 美味仙姬

    美味仙姬

    俗话说的好,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缝,夏花眠同时面临着发现男友脚踩两只船,项目组解散工作失业,被房东通知房租到期后不再续签的多重倒霉局面。下班回家的路上一脚踩空掉到下水道里,居然就这么穿越了?看着一个顶着满身水草爬出臭水沟女子,连身为武林大门派后继人的司空箫都不禁皱了眉,想不通自己怎么会收留这么没气质的女人,容貌普通不会梳妆,言谈举止鲁莽毛燥,走路踩到裙角,睡觉还打呼!诗书画琴无一精通她,没想到却做了一手好菜,虽然都是些闻所未闻的菜式。以美食在异世界开拓新天地,掌控了对手的胃就掌控了这个江湖,看宅女改变异世界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