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6200000025

第25章 夜雨對牀(1)

——蘇氏兄弟所期望的理想將來

(日本)加納留美子

北宋蘇軾(1037-1101)與弟弟蘇轍(1039-1112),他們終生互相親愛,這是有名的故事。他們的親愛之情體現在許多互相贈答的詩歌上根據莫礪鋒《論蘇軾蘇轍的唱和詩》(《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63頁),兄弟的唱和詩(包含次韻詩、非次韻詩)有蘇軾98首,蘇轍253首,總計351首。。其中“夜雨對牀”“夜雨對牀”之語的來源是本文引言所舉的蘇軾詩①自注。另外,第2章所舉的《書出局詩》題跋中也有“夜雨對牀”語。蘇氏兄弟有時以“夜雨”二字,有時以“風雨對牀”、“對牀夜雨”等各種各樣的表達來抒發此意,本文以“夜雨對牀”總稱之。是表示他們深厚感情的好例子。“夜雨對牀”的意思是“在下雨的晚上,並牀而共聽雨聲”,其原典出於唐代韋應物的詩歌,並且唐代已經出現了模仿作品。但是跟前代詩人相比,由於無可比擬的作品數量以及一貫性的内容,可以看出蘇氏兄弟更加重視這一表達。他們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詠出了“夜雨對牀”詩,而且各個作品互相關聯、呼應。兄弟對“夜雨對牀”的深刻關懷出於某個過去的經驗,各詩内容的一貫性體現出對過去所抱的懷念。例如,蘇軾26歲在赴任鳳翔途中送給蘇轍的留别詩《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别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下文簡稱①《辛丑十一月》)云:

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愛高官職。

這首詩附有蘇軾自注:嘗有夜雨對牀之言。故而詩中“夜雨”表示“夜雨對牀”。由此詩可以指出兩點:一是蘇軾所謂“夜雨對牀”,並不是指過去或現在,而是在將來要與蘇轍實現的事情;二是不能與高官厚祿一起實現。這兩點正是貫穿兄弟“夜雨對牀”詩的共同特徵。那麽,蘇軾和蘇轍對“夜雨對牀”懷抱著怎樣的憧憬?為何以此為將來的情景?何以不能與高官厚祿並存?

關於蘇氏兄弟的“夜雨對牀”,有些研究者已經進行考察張惠民、張進《蘇軾與胞弟》(《士氣文心:蘇軾文化人格與文藝思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頁);付定裕《夜雨對牀:蘇軾與蘇轍的詩歌對話》(《文史雜誌》2007年3期);姚明今、徐宇春《蘇軾“夜雨對眠”意象闡釋》(《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10月)等。日本研究者也注意到這個親愛表達並介紹了幾首“夜雨對牀”詩,如:山本和義《蘇軾》所收的《子由―夜雨對牀―》(中國詩文選19,筑摩書房1973年版,第16-30頁);一海知義、池澤一郎《新井白石(筆者注:日本江户時代的執政者)》(研文出版2001年版,第18-25頁)。但是歷來的研究者都只關注兄弟所作“夜雨對牀”詩的内容與其仕途的關係,而對於“夜雨對牀”所有的特點鮮有著眼。也就是説缺乏對“夜雨對牀”自身的分析:夜雨有什麽樣的性質可帶來親愛之情;跟其他用景物表達親情的手法相較時有什麽樣的獨特性,等等。本文通過對蘇氏兄弟所詠的“夜雨對牀”詩的分析,考察這種親情表達、尤其是作為兄弟之情的表達的獨特性蘇軾和蘇轍作品,根據《蘇軾詩集》(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版,下文簡稱《詩集》)、《蘇軾文集》(孔凡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版,下文簡稱《文集》)、《蘇轍集》(陳宏天、高秀芳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版)。,並以月亮為比較對象,探討“夜雨對牀”的獨特意境。

一、“夜雨對牀”的各種情景

(一)唐代“夜雨對牀”與蘇氏兄弟“夜雨對牀”

蘇軾贈給蘇轍的“夜雨對牀”詩一共有7首,蘇轍贈給蘇軾的有5首除了詩歌之外,蘇軾還有“夜雨對牀”作品。其詞《滿江紅懷子由作》云:“辜負當年林下意,對牀夜雨聽蕭瑟。恨此生長向别離中,添華髮”。根據《蘇軾詞編年校注》(鄒同慶、王宗堂著,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這首詞是跟⑥《感舊詩》一樣,元祐六年八月在開封赴潁州途中所作。另有散文《書出局詩》(《文集》卷六八),將在第2章介紹。。按時間順序整理,可以看出二人,尤其蘇軾,在相當長的時期中創作“夜雨對牀”詩。下面表示各詩的創作年代和兄弟當時的虛歲、情況根據孔凡禮撰《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版)、同《蘇轍年譜》(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版)。:

◎蘇軾詩

詩題 創作年代 蘇軾 蘇轍

① 卷三《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别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嘉祐六年

(1061) 26歲(赴鳳翔簽判任) 23歲 (居開封)

② 卷一五《子由將赴南都,與余會宿於逍遙堂,作兩絶句,讀之殆不可為懷,因和其詩以自解。余觀子由,自少曠達,天資近道,又得至人養生長年之訣。而余亦竊聞其一二。以為今者宦遊相别之日淺,而異時退休相從之日長,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云》其一 熙寧十年

(1077) 42歲

(徐州) 39歲(將要到南都赴任,暫居徐州)

③ 卷一五《初别子由》 熙寧十年

(1077) 42歲

(徐州) 39歲

(南都)

④ 卷一九《予以事繫御史臺獄,獄吏稍見侵,自度不能堪,死獄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詩授獄卒梁成,以遺子由,二首》其一 元豐二年

(1079) 44歲

(獄中) 41歲(在南都,上書救兄長)

⑤ 卷二二《初秋寄子由》 元豐六年

(1083) 48歲

(黃州) 45歲

(筠州)

⑥ 卷三三《感舊詩並叙》 元祐六年

(1091) 56歲(在開封,將赴潁州任) 53歲

(開封)

⑦ 卷三七《東府雨中别子由》 元祐八年

(1093) 58歲(在開封,將赴定州任) 55歲

(開封)

◎蘇轍詩

詩題 創作年代 蘇軾 蘇轍

ⅰ 卷七《逍遙堂會宿二首並引》其一 熙寧十年

(1077) 42歲(與蘇軾詩②同時) 39歲(與蘇軾詩②同時)

ⅱ 卷一〇《舟次磁湖,以風浪留二日不得進,子瞻以詩見寄,作二篇答之,前篇自賦後篇次韻》前篇 元豐三年

(1080) 45歲(黃州) 42歲(在訪問兄長的途中)

ⅲ 卷一四《後省初成直宿呈子瞻二首》其二 元祐元年

(1086) 51歲(兄弟一起在朝受重用時) 48歲(兄弟一起在朝受重用時)

ⅳ 卷一五《五月一日同子瞻轉對》 元祐三年

(1088) 53歲(兄弟一起在朝受重用時) 50歲(兄弟一起在朝受重用時)

ⅴ 卷一六《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絶》其二 元祐四年

(1089) 54歲(杭州) 51歲(出使契丹的途中)

為何“夜雨對牀”引起兄弟的關懷呢?由他們自己的文字可以獲知原因。首先舉出蘇轍詩ⅰ《逍遙堂會宿二首並引》(下文簡稱ⅰ《逍遙堂》)的引:

轍幼從子瞻讀書,未嘗一日相舍。既壯,將遊宦四方,讀韋蘇州詩,至“安知風雨夜,復此對牀眠”,惻然感之,乃相約早退為閑居之樂。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留詩為别,曰:“夜雨何時聽蕭瑟(筆者注:即蘇軾詩①)”……

自年少起胸懷大志而讀書的兄弟,某天讀韋應物詩卻“惻然感之”。當時使兄弟二人受到感動的詩歌是韋應物《示全真元常》:

余辭郡符去,爾為外事牽。寧知風雪夜,復此對牀眠本詩根據《韋應物集校注》(陶敏、王友勝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頷聯“風雪夜”,與蘇氏兄弟所説的“風雨夜”不同。就筆者所知,只有小川環樹、山本和義《蘇東坡詩集》第1册(筑摩書房1983年版)和一海知義、池澤一郎《新井白石》指出了這個差異。蘇氏兄弟的有關詩作和其注釋、《詩話總龜》等詩話類著作引韋詩俱作“風雨夜”,而韋應物的詩集如《四部叢刊》本《韋江州集》、《四部備要》本《韋蘇州集》、《全唐詩》、《韋應物詩集繫年校箋》(孫望編著,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版)都作“風雪夜”。其實唐代已經出現仿“夜雨對牀”的作品,由此推測幾個可能性:1.蘇氏兄弟讀過的詩集與現在流傳的諸版本不同。2.蘇氏兄弟的記憶有誤。3.韋應物本人用“風雪夜”詠出,後人仿效韋詩卻改變成“風雨夜”,而蘇氏兄弟視之為韋詩本來的表達。筆者認為這些假設之中第3的可能性最高。還有,作此改變的後人即是下面所舉的白居易。關於這個問題在此不論,現僅根據蘇轍“安知風雨夜,復此對牀眠”的文本加以探討。。始話南池飲,更詠西樓篇。無將一會易,歲月坐推遷。

這是已經辭去太守之職的韋應物與仍在朝為官的外甥沈全真、趙元常再會時的贈詩。可是他們的再會不過是短暫的,韋應物與外甥並牀而談到會飲之樂,但另一方面提醒外甥這次是難得的機會,預想之後將是長久的分離。在這裏,韋應物懷抱著再會的歡喜、離别的悲嘆兩種相反的感情。

胸懷大志的年少兄弟,讀韋詩就了解到仕途上遇到離别的必然性。無論何等親密也無法避免離别,兄弟大悟這個事實而“惻然感之”。同時,韋詩也讓兄弟領會到在一起的可貴性。因此,不僅悲嘆目前的離别,而且望著更遠的將來約定:在致仕後共同實現“閑居之樂”,將此作為彼此克服離别悲嘆的紐帶。不容置疑,“閑居之樂”與韋詩的“夜雨對牀”相應,他們的約定無法在高官厚祿之時實現。在本文開頭所舉的①《辛丑十一月》中蘇軾勸弟弟莫貪戀官位,也反映了期望踐約的心情。對於兄弟來説,“夜雨對牀”並不僅僅是雨景本身而且象徵著跟對方一起度過的歡喜。

如此,蘇氏兄弟的“夜雨對牀”受到韋詩的影響,但是韋氏和蘇氏兄弟對將來的態度在積極性上完全不一樣。雖然兩者都希望與親屬再會實現“夜雨對牀”,可是韋氏嘆息著説道:“寧知風雪夜,復此對牀眠”;而蘇氏兄弟則“相約早退為閑居之樂”,表達了積極的期望。筆者以為兩者差異在於“夜雨對牀”的約定有無。韋應物與外甥之間沒有任何約定,其沒有依靠的感覺帶來對將來的悲觀。蘇氏兄弟卻約定了“夜雨對牀”的實現,而且從①《辛丑十一月》以來,通過各個關聯作品不斷地互相提醒過去的約定。把韋詩《示全真元常》與蘇轍ⅰ《逍遙堂》引所寫的“夜雨對牀”的經驗,按照時間順序整理如下:

韋應物:現在=跟相離的對方再會,實現“夜雨對牀”→很了解再會的暫時性→對將來能否再會表示悲觀(將來=持續相離的狀態)

蘇氏兄弟:現在=深刻地認識到宦途中的離别,約定“夜雨對牀”的實現

較早的將來=相隔的狀態

之後盡快致仕→實踐“夜雨對牀”之約(希望長久持續)

實際上,蘇軾也有對其他人所詠的“夜雨對牀”詩,但都是過去或者現在的經驗,並不描寫像跟蘇轍約定那樣的不設期日的遙遠將來例如《詩集》卷一八《送劉寺丞赴餘姚》:“中和堂後石楠樹,與君對牀聽夜雨”。對方是劉寺丞。卷四三《雨夜宿淨行院》:“林下對牀聽夜雨,靜無燈火照淒涼”。對方是寺僧。蘇軾還描寫過其他的兄弟實現“夜雨對牀”的情景,卷二三《過建昌李野夫公擇故居》:“遙想他年歸,解組巾一幅。對牀老兄弟,夜雨鳴竹屋”。“老兄弟”指詩題中的李野夫、公擇兄弟。也有可能蘇軾本來就把實現於將來的“夜雨對牀”限制在兄弟之間。,而蘇轍並沒有對其他人贈答“夜雨對牀”詩。依據曾經的約定,他們的“夜雨對牀”本是在將來與弟弟(或兄長)共有的,雖然有時與其他人共有,但那只不過短暫的經驗。對兄弟、對别人,區别很明顯。

但是兄弟12首詩中的3首係例外。蘇軾③《初别子由》“秋眠我東閣,夜聽風雨聲”回憶到②《子由將赴南都……》當時的情況,即指向過去。蘇轍ⅴ《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絶》其二“夜雨從來相對眠,茲行萬里隔胡天”也可以視為回憶過去。ⅱ《舟次磁湖,以風浪留二日不得進……》“夜深魂夢先飛去,風雨對牀聞曉鐘”描寫在前往黃州會見兄長的途中遇到暴風雨而被困在船中,期望在夢中再會的情懷。“風雨對牀”是對將來的願望,但這裏只是夢中的行為,不符合兄弟本來的想法。這些詩歌雖然的確都跟其他作品一樣表達衷心的親愛感情,可是為了讓探討的内容更明確,在此除外。

本文開頭提到,在蘇氏兄弟以前,唐代已經出現了幾個仿效韋詩的作品。現在筆者找到了3首“夜雨對牀”的例子,舉出於下除了這3個例子之外,還可能有不用“雨”字描寫雨景的作品。實際上韋應物《贈令狐士曹》也云:“秋簷滴滴對牀寢,山路迢迢聯騎行”。此詩作於《示全真元常》之前,描寫雨滴從房簷上滴下來,韋應物和朋友一起聽到它的聲音。本文把明顯表示“雨”、“對牀”的作品視為“夜雨對牀”詩,其他的可能性暫且不論。:

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夜雨對牀”指將來的情景)

過夏衣香潤,迎秋簟色鮮。斜支花石枕,卧詠蕊珠篇。泥濘非遊日,陰沉好睡天。能來同宿否,聽雨對牀眠。

鄭谷《谷自亂離之後,在西蜀半紀之餘,多寓止精舍,與圓昉上人為淨侶。昉公於長松山舊齋,嘗約他日訪會。勞生多故,遊宦數年,曩契未諧。忽聞謝世,愴吟四韻以弔之》(指過去)

毎思聞淨話,雨夜對禪牀(筆者注:禪牀指坐禪用的座席)。未得重相見,秋燈照影堂。孤雲終負約,薄宦轉堪傷。夢繞長松塔,遙焚一炷香。

韋莊《寄江南逐客》(指過去)

二年音信阻湘潭,華下相思酒半酣。記得竹齋風雨夜,對牀孤枕話江南。

3首詩中2例描寫過去的情景其實《全唐詩》裏還有一個“夜雨對牀”例子:牟融《樓城叙别》:“屈指年華嗟遠别,對牀風雨話離愁”。這描寫現在的情景。但是根據陶敏、劉再華的考察,牟融並不是唐人而是東漢人,並且《全唐詩》所説的《牟融集》實為明人所偽造。其考察具有令人信服的邏輯性,從而本論也把它除外。參見陶敏、劉再華《〈全唐詩牟融集〉證偽》(《文獻》1997年第2期)。。其中唯有白居易寫的是將來,可這是馬上就到的將來,換言之不過短暫的歡喜,在這一點上與蘇氏兄弟的“夜雨對牀”不一樣。如此,通過與唐詩比較,可以説將“夜雨對牀”視為理想的將來是蘇氏兄弟獨特的想法。

(二)夜雨與詩人的關係:“夜雨對牀”以及“聞雨”詩

“夜雨對牀”來源於韋應物詩,那麽韋應物何以獲得如此清切的靈感呢?是他的獨創嗎?筆者認為不對。因為“夜雨對牀”之外,從另外的與韋應物同時代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唐代詩人對雨聲頗具感興,而在詩中寫下許多“聞雨”、“聽雨”之語(下面將相關作品總稱為“聞雨”詩管見之限,六朝以前的詩歌沒有“聞雨”、“聽雨”等詩語,可是已有以雨滴落下的情景間接描寫聽到雨聲的行為。例如(梁)何遜《從鎮江州與遊故别詩》:“夜雨滴空堦,曉燈暗離室”。)。本章以這些詩語為線索,考察唐人在聽到夜雨描寫上的特點。

根據《全唐詩》,“聞雨”和“聽雨”詩各有18例,其中限於夜雨的也各有11例根據《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版),其中可能包括後人作品誤入《全唐詩》者。。由此可知,唐代詩人的聞雨大多在夜晚。分析這些夜雨的例子,可以概括為兩種類型:1.聽到雨聲,强烈自覺到孤獨的現狀,懷念相隔的故人、家人等;2.通過聞雨悲嘆自己的不遇,懷抱孤憤,比如一直志望榮達或報國卻不能得志,悲嘆虛度年華而老境已至。前者有懷念的對方,這一點與“夜雨對牀”相同,後者的鬱悶原因卻在自己。

王建(一作司空圖)《聽雨》(相當於1類)

半夜思家睡裏愁,雨聲滴滴屋簷頭。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爛庭花不肯休。

武元衡《夜坐聞雨寄嚴十少府》(相當於2類)

多負雲霄志,生涯歲序侵。風翻涼葉亂,雨滴洞房深。

迢遞三秋夢,殷勤獨夜心。懷賢不覺寐,清磬發東林。

同类推荐
  • 文房四宝古韵

    文房四宝古韵

    周丽霞主编的《文房四宝古韵》主要介绍了文房四宝,包括挥毫天下毛笔(毛笔发明与早期发展、汉代毛笔发展与别称);翰墨春秋古墨(墨的起源及古墨特点、秦汉时期韦诞开创制墨、唐代奚氏的精湛制墨、宋元时期的制墨与墨礼);一纸千金纸张(东汉宣纸与左伯纸、魏晋南北朝时纸的推广、唐代纸张的丰富种类、宋代发达的造纸技术);名砚奇珍砚台(先秦古砚与汉魏三足砚、唐代端砚的源起与成名、宋代砚台的形制与洮砚、元明清砚台发展与制砚)等内容。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

    本书着重作者在挖掘、整理、鉴别、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的同时,着重提出了研究这一学科的科学方法论,即认为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必须是符合科学特点或具有科学倾向的的心理思想,并倾向于其中唯物论倾向的思想内容。具体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方面,作者提出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七大范畴。本书编排旨在能体现作者所提出的这七大范畴,并以此为依据将其作品分门别类地加以划分,有益于读者深入认识作者的思想观点。
  • 塞北之尊:恒山(文化之美)

    塞北之尊:恒山(文化之美)

    恒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并以其拔峙雄浑的气势,绵延奔腾于北国万山峻岭之间。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宗教信仰、民间传说、名人典故、风土民俗、艺术戏曲等无不成景,简直浑然天成,独具特色魅力。
  • 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文化学”学科建构研究

    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文化学”学科建构研究

    民国时期“文化学”的学科建构,在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一般进程中,成为多少有些异样的特例。它以学术史的问题形式而展现近代文化思想变迁的多维面相。与其他现代学科在中国的境遇相比,“文化学”显示了异乎寻常的“发展”之势,这是近代以来在西学驱动下的民族自觉和文化自觉发展的结果。知识自觉(“文化学”的学科自觉)是文化自觉(民族意识觉醒和对中国文化历史地位的自觉)的派生,近代中国社会恰好提供了这一具体学科转型的土壤。
热门推荐
  • 尴尬视界

    尴尬视界

    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像永恒燃烧的太阳不懂那月亮的盈缺我想写一篇有关RP的小说。这个RP不是“人品”的拼音首字母,而是一种眼病。我想写一写这种眼病给人造成的影响,虽然很难得到共鸣,但我很希望能有读者愿意读一读这故事。感谢每一位读者,期待大家的支持!
  • 要做一个不同寻常的大佬

    要做一个不同寻常的大佬

    〔这本书停啦,需要重写大纲了,可能会全删重写,为数不多的读者小可爱们别等更新啦。〕【快穿无男主】在人间饱受苦难,弱小可怜又无助的明漪终于想起了一部分记忆,恢复了一部分力量。就在这位大佬准备报复社会的时候,一个小东西出现了并且一直在劝她要热爱生活,热爱世界。明漪:我爱你个***。小东西:漪漪姐,女孩子要文明哦。“漪漪姐!漪漪姐!渣男又来刷存在感啦!”“阉了。”“漪漪姐!漪漪姐!那些名门正派又来打你了。”“那就灭了吧。”“漪漪姐!”“小东西,你很烦。”小东西原地画圈圈:人家只是崇拜漪漪姐嘛。“小东西,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恢复。”【踩雷指南:节奏时快时慢,有时写飘了请提醒我,谢谢】
  • 神医圣手之废柴七小姐

    神医圣手之废柴七小姐

    当暗杀组织的金牌杀手,九代单传的神医圣手之魂,附于东文国凤家经脉尽损的废物七小姐身上,世界会怎样变化?经脉尽损,废物?不要紧,一双玉手拨乱反正,从此修得逆天神功,成绝代神医,控天火,得灵珠,驭灵兽,炼仙丹,傲世苍穹,凤凌异世!腹黑轻狂,变态?不要紧,无论何时她都能站在世界的巅峰叱咤风云,无论何人,在她面前注定要卑躬屈膝。不过,这个家伙是什么情况?堂堂傲天宫宫主~~说好的高冷呢?说好的不好女色呢?不就是在他面前耍了一次狠吗?至于吗?这么阴魂不散的跟着她?什么?还要安抚他脆弱受惊的小心灵?算了,算了,好女不跟恶男斗,脚下抹油,溜~~~小七开新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严重声明,本文一对一,双纯,无虐,甜到心……
  •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本书讲述了中国几条主要水脉的历史和现实,其中涉及神话、传说、历史,带您走进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国江河。
  • 娇宠小娘子

    娇宠小娘子

    都说江家四爷不近女色,谪尘不染。两世为妾的杨玉瑶嗤之以鼻,他什么样,她这个枕边人还能不知道?除非换了魂。江四爷斜卧软榻,觑眸招手,“过来爷告诉你。”——次日,老夫人试探:“四郎,听说你要扶瑶丫头为夫人!”江四爷正襟危坐:“不是听说,是绝对扶她为夫人。”
  • Dropping Ashes on the Buddha

    Dropping Ashes on the Buddha

    Somebody comes into the Zen center with a lighted cigarette, walks up to the Buddha statue, blows smoke in its face, and drops ashes on its lap. You are standing there. What can you do? This is a problem that Zen Master Seung Sahn is fond of posing to his American students who attend his Zen centers. Dropping Ashes on the Buddha is a delightful, irreverent, and often hilariously funny living record of the dialogue between Korean Zen Master Seung Sahn and his American students. Consisting of dialogues, stories, formal Zen interviews, Dharma speeches, and letters using the Zen Master's actual words in spontaneous, living interaction with his students, this book is a fresh presentation of the Zen teaching method of instant dialogue between Master and student which, through the use of astonishment and paradox, lead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ultimate reality.
  • cos半月妲己体验卡

    cos半月妲己体验卡

    好好的指法手游王者荣耀,竟然因为一张“半月妲己体验卡”变成了真人版刺激战场?关羽披上唐僧皮,只为孙悟空喊句师父?诸葛穿上教师皮,只为给小鲁班布置作业……可小鲁班居然敢坑她?抢你棒棒糖,虐你千百遍!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本书的重点不是探讨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明确实践上的问题。本书从七个方面讨论并明确了“怎样做”的问题:一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必要条件;二是牢记自我角色,强化党员意识。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三是认清重大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动力源泉。等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