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500000041

第41章 中国佛教两千年

公元前2年,即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使臣向西汉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以此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至今刚好两千年。

值此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之际,记者就佛教在中国的发展采访了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方立天。

佛教是如何中国化的佛教传入中国后,其独特的宗教信仰逐渐深入到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传统文化之中,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与儒、道并列成为三大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文化,佛教是如何应对排拒,化解障碍,消除矛盾,而为中国人所接受,得以存在发展的?方立天教授一言以蔽之:"中国佛教两千年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他认为,佛教能够实现中国化,主要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与中国世俗政治的协调。自秦汉至清代,中国是中央集权专制国家,皇权至上,决不容许神权凌驾于皇权之上,也不容许神权漠视皇权的尊严,更不容许神权对皇权的挑战。因此历代皇帝都要运用至高无上的权力驾驭、控制、支配、管理宗教,使其服从自身统治的利益。严峻的现实使中国佛教上层精英逐渐认识到,妥善处理佛教与封建皇权政治的关系,是佛教在中国获得存在与发展的首要条件。东晋时佛教领袖道安就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道安的弟子慧远提出的"政教离即"论,更是全面地阐发了政教关系:既强调出家僧侣独立于政治,维护佛教的独立立场,又强调佛教的道德教化有利于政治统治的巩固,论证佛教与政治的一致性。这是封建时代佛教僧侣对政教关系所能做出的最出色的总结,为中国佛教处理政教关系确定了原则立场。为了协调政教关系,自5世纪末开始,中国佛教还设立了僧官制,以匡正僧众纪律,控制僧团势力。保持与世俗政治的协调关系,是佛教得以长期流传的重要原因。

二是与中国固有文化的磨合。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道为代表的中国固有文化虽然也发生过一些摩擦和冲突,但相互的融合是主要的。这种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佛教吸取、融摄儒、道。如用道家的专用术语来翻译佛经的一些概念,用黄老的无为思想来解说佛教宗旨,用魏晋玄学来诠释佛教般若学。佛教学重视融摄儒家的伦理思想。僧人出家,不拜皇帝,不拜父母,曾遭到儒家学者的强烈抨击。后来中国佛教学者也转而提倡忠孝,宋代契嵩撰《孝论》12章,系统阐发了戒孝合一论。另一方面是佛教对儒、道的影响、渗透。如僧肇撰《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实际上是对魏晋玄学基本问题的总结,推进了玄学理论的发展。佛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更是大家公认的,佛教的理事学说、心性思想和修持模式等成为理学的重要来源。佛教的禅宗和儒家的理学,是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互动而产生的两大文化成果。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磨合,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使其自身发展成为儒、道并列的三大传统文化之一,三者的融合甚至达到了"三教合一"的程度。

三是中国佛教的文化学术创造。中国佛教学者重视佛教学术研究,独立判别印度佛教经典的高下,选择某类经典为本宗崇奉的最高经典,并结合中国的固有文化加以融通,创造出新的宗派。隋唐时,中国佛教形成了天台、三论、唯识、华严、律、密、净土、禅八大宗派。中国佛教宗派的创立,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学术的繁荣,对佛教的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佛教丛林制度是中国佛教的另一重要创造。佛教传入中国后,原来"三衣一钵,游行乞食,树下一宿"的教制,与中国重视农耕、北方气候严寒等国情、民俗不相适应。中国佛教及时自我调整,逐渐形成定居式的僧团制。唐朝时全面建立了僧团管理制度,如长老制度,重视劳动生产的农禅生活制度,僧侣服制也由印度式改为中国化的唐朝衣冠。中国佛教丛林制度,特别是农禅并重的制度,适应了当时中国的生产方式,对缓解佛教与上层统治的矛盾,维系僧团的生存,维护中国佛教的持久发展有重大作用。

中国——大乘佛教第二母国

方立天教授充分肯定了中国佛教两千年发展的积极意义。

12世纪末13世纪初,印度佛教被外来势力所消灭。而中国佛教却不断得到发展,并传入周边国家和地区,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的佛教就是中国佛教宗派的延伸。这样,事实上中国成了大乘佛教的第二母国。两千年来,佛教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也程度不同地影响了东亚、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

佛教传入前,这些地区的文化主要是儒、道。儒家主张积极进取,道家主张顺其自然,二者基本上都没有探讨人的生死痛苦问题。相对儒、道而言,佛教关于宇宙存在的缘起论、人生痛苦的价值论、对人的生死的终极关切思想、细密的心性论、独到的伦理学说以及系统的修持方法等,都有显著的优势,弥补了儒、道的不足,为传入地区的人们提供了精神安慰。佛教还是极富于伦理道德的宗教,如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等戒律,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对这些地区社会稳定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佛教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信仰、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天文等方面,对传入地区国家的文化发展影响很大。这是不同民族、国家的不同文化自由交流的成功范例,也是亚洲乃至世界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

中国佛教的传播、交流,还促进了中国和这些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如中日建交就是先从民间佛教交流开始的,赵朴初先生曾说,中、日、韩三国佛教徒共同筑起了黄金纽带。这条纽带推进了三国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增进了三国人民的了解与友谊。

综观中国佛教两千年发展,方立天教授认为,佛教在历史上积极、正面的作用是主要的,消极、负面的作用是次要的。

中国佛教的未来走向

经过两千年发展的中国佛教,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21世纪?

方立天教授认为,未来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三个矛盾,有的改变了形式,有的则将更加尖锐。如贫富悬殊进一步扩大,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气温升高、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等难题正日益困扰人类,人类实际上面临着生存危机;丰富的物质生活与相对匮乏的精神境界的反差现象将长期存在,文化精神危机、价值危机是未来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未来的中国佛教应当在缓解这些矛盾方面发挥作用。如把修持佛教戒律和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帮助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积极开展社会公益事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在和谐人际关系、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发挥作用;把佛教某些修持方式方法运用在心理调节、心性修养、心灵提升等方面。

方立天教授特别强调培养佛教人才对佛教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位佛学造诣深厚、人格高尚、修持严谨、热心弘法利生的佛门龙象,其作用与影响要远远大于盖十座大庙。佛教人才是佛教未来命运之所系。

同类推荐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幽蝶舞之魅影昭

    幽蝶舞之魅影昭

    神魔之战一触即发,神皇征调百万人族加入神军,却将女儿小蝶送往人间避难,并封印了神界和人间的通道。神魔两族的战争如火如荼,高手纷纷陨落,潜伏在神族内部的阴影蠢蠢欲动,妄图颠覆神皇的统治。小蝶在人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一心想着回到父皇身边。庇护她的神秘老人把她扔到大雪山修炼,她无意间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战争,热血,阴谋,反抗,爱情,奇遇……什么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没人能回答。
  • 亲爱的我愿意为你热爱世界

    亲爱的我愿意为你热爱世界

    她是养女,一个家族的棋子,无力抗争,却也不想屈从。他是家中不可忽视的人,集万千目光。一场宴会,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你知道吗,喜欢一个人的感受?”他问她。她尚未情窦初开,自是不懂的,但为了某些原因,傻傻点头。第一次,他看着她笑了。她的存在成为他的习惯。直到她真正离去,才发现他的心跟着她一起丢了。
  • 那个校草有点甜

    那个校草有点甜

    (甜宠文)我会喜欢你,一直都会喜欢你!没遇到他时,她是高傲的!遇到了他时,她是温柔的!问题少女兼校霸撞见了软萌会撒娇红眼圈的小娃娃,就像是火星撞上了地球,会爆发!某小只:我这样会不好看的!(委屈巴巴)某校霸:不,怎么样你都好看!你喜欢我吧!以后我来保护你!某小只:好!(我会喜欢你,一直都喜欢你)校霸以为自己是捡了个粘人的软娃娃,其实某人不是小软萌,而是一只大灰狼.这是一个女校霸遇见拳击王者一路相伴的追梦故事!(女主善良貌美校霸一枚,男主拳击王者一枚!时而高冷时而腹黑时而软萌)
  • 陆海交接处:早期世界贸易体系中的澳门(澳门研究丛书·“全球史与澳门”系列)

    陆海交接处:早期世界贸易体系中的澳门(澳门研究丛书·“全球史与澳门”系列)

    本书以15-18世纪这样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为纵轴,以早期世界贸易体系为横轴,探讨了澳门在这一体系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作者的主要观点是:澳门及其贸易的发生、发展是15世纪世界性海上格局变化的直接结果,也是16世纪环球贸易航线合龙的关键点,而更为重要的是,澳门的存在使这个以全新环球航线为基础的世界贸易体系与中国经济体有了持续稳定的联系,并由此展开互动,影响了各自的发展轨迹。
  • 金钱逻辑

    金钱逻辑

    本书以简洁、轻松的语言详细阐释了MBA商学院100个最有效的理财观念、方法和诀窍以及随书附录家庭理财必须懂得的50条经营定律,它可以解决个人投资与家庭理财96%的问题!对储蓄、保险、股票、债券、基金、信托、黄金、外汇、期货、房地产、典当、收藏、创业等方面都适用。这可能不是一本令你热血沸腾的理财宝典,但它一定是最冷静和最理性的理财入门书。
  • 路边捡到一只猫

    路边捡到一只猫

    七月十五的雨夜,秦思思把一只瑟瑟发抖的流浪猫捡回了家,从此,她的人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过来一起睡。”“休想!”“以前不是一直一起睡的吗?”“以前你是只猫。”“我现在也可以是只猫。”话音刚落,高大的身影消失了,一只全身墨黑发亮的猫慵懒地蜷在床头,深紫色的眼睛微微眯起,卖萌似的冲她唤了一声:“喵……”粉丝群:817058766
  • 王府嫡女定乾坤

    王府嫡女定乾坤

    《重生成反派的娇气包》请大家多多支持呀!!!他是历景王朝最尊贵的亲王,外表风度翩翩,气宇轩昂,外界盛传此人为天下第一美男,辅佐自己皇兄登帝,共同开创历景盛世!她是越西王朝最美的传奇,四岁因天象之说被迫外出学艺,历经十年之苦,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武功无人能敌,心机智谋尽得师父真传,十年后蒙纱回归,一切尽在掌握!……
  • 影视世界里的动物们

    影视世界里的动物们

    《迁徙的鸟》里,他化身燕鸥,往南迁徙,飞跃千山万水,追逐夏日温暖的阳光。《斑羚飞渡》中,他带着斑羚们成功逃脱猎人的追捕,在高山密林中快乐地生活。《流浪猫鲍勃》中,他成为橘猫,收养了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我收养了你,你赚钱给我买吃的,难道不是天经地义?”
  • 快穿之弋江缘梦计划

    快穿之弋江缘梦计划

    由一个想象而诞生的世界,隐藏在深处的答案,只等待你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