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500000006

第6章 论隋唐时代佛教宗派的形成及其特点(6)

五、慧能禅宗对于佛教的改革及其影响中国佛教禅宗实际是六祖慧能(慧能,也作惠能。)于中唐时期创建的,以前还够不上严格意义的宗派,以后它盛弘于晚唐、五代。禅,梵语全称是"禅那"(Dhyna-na),意思是静虑,包括修定("定")和智慧("慧")两个方面,原是印度各种宗教的共同修行方法。印度佛教并没有禅宗,在中国慧能以前也只有禅学(包括以神秀为代表的所谓禅宗北宗在内),其共同点一是"藉教悟宗",还离不开佛教经典;二是"渐悟",主张成佛需经历各种阶段。慧能一派禅宗则与此根本相反,既主张"教外别传",又强调所谓"顿悟"。慧能一派禅宗不仅与旧的一派禅学相异,而且和印度原来的佛教以及中国其他各个佛教宗派都有所不同,是世界佛教史上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一次空前的大改革。禅宗的根本主张是强调精神的领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就是提倡单刀直入的顿悟。注重净性,强调自悟是禅宗一派成佛学说的理论基础。慧能的著作有由其弟子记录整理的《坛经》,在敦煌发现的、慧能弟子法海的记录本《坛经》是现存《坛经》中最早的本子。(《坛经》现有四种版本,最早由慧能弟子法海整理成的叫做《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后出的有唐代僧人惠昕改编的《六祖坛经》、未署编者名字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和元代僧人宗宝改编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其中法海本最符合慧能的思想原意,而宗宝本则在后来影响较大。参见郭朋:《坛经对勘》,济南,齐鲁书社,1981。)据敦煌本《坛经》看来,慧能是一个佛性论者。他在流传广泛的"得法偈"中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姓(性)常青(清)净,何处有尘埃?"(《大正藏》卷48,338页。)还说:"人即有南北,佛姓(性)即无南北,獦獠(獦獠,是当时对岭南土著的侮称。)身与和尚不同,佛姓(性)有何差别?"(《大正藏》卷48,337页。)这是强调佛性恒常清净、人人共有。慧能在论述成佛问题时又说:"我于忍(五祖弘忍,慧能的师父)和尚处,一闻言下大伍(悟),顿见真如(真如,《成唯识论》卷9说:"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佛教宣称,只有不能用语言、思维来表达的真如才是唯一真实的、永恒不变的,其他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实际上,真如就是一种神秘的精神本体。)本性。……今学道者顿伍(悟)菩提,各自观心,令自本性顿悟。"(《大正藏》卷48,340页。)"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云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内外名(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大正藏》卷48,340页。)这是进一步说,佛性就是恒常清净的真如本性;佛性也就是本心,性心相通;本心(本性)具有菩提的智慧,包含有诸佛和佛理,一旦认识本心(本性),就是顿悟、解脱。慧能还就本性和万事万物的关系说:"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姓(性)!"(《大正藏》卷48,340页。)"如是一切法,尽在自姓(性)。自姓(性)常清净。日月常名(明),只为云覆盖,上名(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象参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清天。……妄念浮云盖覆自姓(性),不能明,遇善知识开真法,吹却名(迷)妄,内外名(明)彻。于自姓(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在自姓(性),名为清净法身。"(同上书,339页。)慧能认为万事万物、一切现象都在自心(自性)之中,在自心中见到万事万物、一切现象,称为清净法身,也就是自悟成佛。这里强调了外部客观世界是由于"妄念浮云"盖覆本心而不能显现,如果去掉妄念浮云,即顿现真如本性,而万事万物也就存在于自身心中。这就是说,人人自心本来具有的真如本性是万事万物、一切现象的根源。人人本有真如佛性,人人只要对这种本性有所觉悟就可以成佛,由此慧能又说:"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同上书,341页。)"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同上书,340页。)"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同上书,342页。)迷悟,即对佛性是觉悟还是不觉悟,是凡(众生)圣(佛)的唯一区别,而且人人先天具有成佛智慧,本性只要一念相应,自己认识自己的本心,就能成佛,这样,成佛不是另有佛身,而是自性就是佛;这种区别也只在一念之间、一刹那间,所以,是"见性成佛"、"顿悟成佛"。这种成佛说教也称为顿教。从上述引文中可以概括慧能的净性自悟说的要点是:

(一)佛性,即真如本性,它属于每个人的本心,心性相通,所谓佛性、真如本性、本性、本心、自心,其实都是同义语,佛性为人人普遍具有,是各人可能成佛的先天的内在原因和共同根据。

(二)佛性是恒常清净的,即是善的,不是染污的。所谓善,是人的内在的不变的真实的本质,可见这种佛性说具有鲜明的宗教道德色彩。

(三)真如本性显现,就能包含万事万物,这里佛性具有一切现象的本体意义,相当于清净的精神实体,因此,真如本性说带有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色调;同时,每个人的真如本性显现、包容万事万物,也就成为清净法身,成为佛,这是一种极端的宗教神秘主义。

(四)慧能竭力把所谓真如本性拉回到每个人的自心之中,强调每个人自己要去迷转悟,要自悟,这就把实现成佛的途径,全部转移到对自己"本性"的觉悟上来,提倡内求于心;同时,人人又具有菩提(菩提,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为"觉"。这是佛教从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的故事借用而来的,是"觉悟"和"成道"的意思。)智慧,这种先天的神秘的智力,是使人人可能觉悟成佛的根据,从而又带有一定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色调。慧能的自悟学说,强调自性具足一切,又不执著一切,自在解脱,就成为佛,自性就是佛。这包含了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转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思辨途径。

(五)自性就是佛,觉悟自性就是佛,迷悟在一念之间,在一刹那间觉悟本性就成为佛,所以这种觉悟是顿悟。这是最为方便、最为简易的快速成佛法门。慧能禅宗创立净性自悟、顿悟成佛的学说,所带来的第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推翻了佛祖释迦牟尼的绝对权威。中国出家僧人自东晋道安以来都改姓为释。佛一向居于高不可攀的最神圣的地位。慧能主张明心见性,自性是佛。慧能以后有的禅宗领袖更说老胡(佛)活了八十岁便死了,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要人们不要发疯受骗,并大骂佛是大杀人贼,骗了许多人入淫魔坑。创立临济宗的义玄竟发出了"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方是解脱的呼喊。著名的天然禅师竟取木佛像,焚烧取暖,等等。这样实际上就把佛变为举目可见的平常人,或者说是把人提高到与佛相等的地位,体现了人与佛平等的思想;同时,也把心外的佛变成心内的佛,否定存在有外在的佛,这几乎等于破除了佛的偶像;成佛不再专门是西方(印度)人的事,我们中国人也是人人都能成佛的,这在当时含有恢复中国人的尊严、维护中华民族的感情的意义。可见,这不仅涉及成佛的方向、目标和民族感情等一系列的根本改变,而且更加符合后期专制社会的特点,即初步消除了人们对门阀贵族的人身依附关系,因此,对于佛教的发展前途有着重大的影响。

同类推荐
  • 《清真释疑》研究

    《清真释疑》研究

    《清真释疑》是回族先贤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者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资料来源,以儒生们最熟悉的语言为工具,以比较、描述和批判为主要方法,用问答形式解答了大约20个问题,内容涉及宗教信仰、宗教功修、饮食习惯、衣着与仪表等。《〈清真释疑〉研究》对《清真释疑》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著述原因、论述方法以及版本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对原著进行了点校、对原文进行了分段、断句、标点和今译;对一些人名、地名、书名以及生词做了注释;对作者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补充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疏漏,纠正了一些学术错误,第一次将《清真释疑》这部清代文献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心中月

    心中月

    从书中你可以领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启示,从而助你打开蒙尘幽暗的心灵。万行法师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诚的信佛之心,还必有坚韧不拔的学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学佛难。”即信之又学之,是走向圆满独一无二的途径。所谓“信之”,就是要终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谓“学之”,就是要学习佛的崇高品质,学习佛的超凡意境,学习佛的博大胸怀。修学佛法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使自己在心态、情操、体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华。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确见地,才会真修实证,走进走出。信而不知即学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学合一,方可迈入成佛之道。
热门推荐
  • 星辰的脉动

    星辰的脉动

    星辰的脉动,是生命的脉动。未来的世界,是星辰的世界,是虚拟的无界无距的世界。
  • 帝国兴衰启示录

    帝国兴衰启示录

    本书探寻了古代中华帝国五千治乱兴衰的有机模式。作者以如炬之目,剃刀之笔,通过一段段史实和往事,为读者揭开历史真相,揭开隐藏上千年不易被人发现的王朝成败的终极密码。展现那些逝去但并未走远的家国往事,那些太平盛世、点火纷飞、或明或暗的刀光剑影,中国中的世界,世界中的中国作者曹给非先生,学识渊博,视角独特。他以一种“非点而面,非段而线”的方式,将中华五千年作为一个由诸多器官、组织、因子构成的整体,而又将这个整体按照不可分割的器官、组织、因子进行单独分析,最后又将这些单独的分析汇聚起来,以个别分析,统筹总结的方式给予了我们一个新角度下的中华帝国史。
  • 我有药你有钱吗

    我有药你有钱吗

    作为娱乐圈内赤手可热的公关团队创始人,陈朝念接到了一个大单。价格很美丽,可惜对方却是她的大冤家。看在钱的份上,陈朝念决定忍一忍,然而事实证明,她还是太年轻。陈朝念:替渣男洗白也就算了,竟然还要给渣男炒深情人设?呵呵,苏琛你的良心不会痛吗?苏琛:我被黑,你洗白,念念,没有了你,我一无所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道至繁

    大道至繁

    鸿蒙苍穹,万千宇宙,究竟何为大道?道究竟浩瀚还是渺茫,极简还是至繁?且看我宿小羽万法一身,将这三界力挽狂澜!
  • 穿越影视之历练红尘

    穿越影视之历练红尘

    一枚同心戒带着他穿梭影视世界历练自身,他必须足够强大才能完成戒指的嘱托!穿越宇宙找到戒指的另一半……无数影视世界留下了他的身影,也留下了他的传说……
  • 农女小娘亲

    农女小娘亲

    都市女白领穿越成农家小女子,无奈多了个两岁的儿子,让她成为年仅11岁的小娘亲,灵魂穿越而来,寻找心的归属。一个家徒四壁,没有隔夜粮的家。一个为她瘸了腿的哥哥,一个身怀六甲却努力操持家事盼她归来的的嫂嫂。面对虽然贫穷却疼她至深的兄嫂,她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开作坊、建新房。闻风而来的极品亲戚,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你翻脸无情,也休怪我心毒手辣。她没有过人的本事,也没有什么聪明、才智,只是一个平凡到极点的人,甚到有点贪财、小气,还有点小懒,当心有了依靠,她决定托起这个家。[人物篇]哥哥:锦儿是我手心里的宝,哪怕再苦、再穷,我绝不允许任何人动她分毫。嫂嫂:锦儿,你都忘了你还是个孩子了吗?不要太坚强,想要独自撑起这个家,你还有我和你哥,别让关心你的人心疼好吗?夏长鸣:锦儿,你可知道……这情爱之苦莫过于求不得、放不下,而我却是连求的资格也是没有的!情景节选:木梓:少爷,你这样破坏锦儿小姐的亲事是不对的!小木:除了我,谁也别想娶到她!木梓:那你上门提亲不就行了吗?少爷你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婆婆妈妈了!小木:你懂什么,这叫情趣!(都是狗屁,能提亲我还等到今天)遥想当年……小木:锦儿你对未来夫婿有没有什么要求?夏锦:有啊!我的良人啊,要没有显贺的家事背景,没有淘天的权势,更不要有家财万贯,只要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泪奔……蹲在墙角画圈圈……为什么我全都有……
  • 异世重生魔妃太高冷

    异世重生魔妃太高冷

    她是幽冥界的至尊之王。生来无心,万年来冷淡薄情,奈何错信一人,险些魂飞魄散。来到下界她誓要一雪前耻。背叛她就要付出代价!三千年的黑暗使她变得更绝情,这一生她不会再有任何情了。手握百万邪魔,脚踏万千生灵,执掌生死轮回,传说不朽,王者不败!他是血夜殿的尊主,残酷渊王。冷漠无情,实力高深莫测,心狠手辣,众人皆敬畏。轻轻挥手,天地风云四起,世道尽灭,天地混沌与我何干?一场交易将陌路的两个人连在一起。他算尽了天下,唯独没算清那颗心……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注: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身心干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追回一把价值连城的十七世纪意大利纳格希尼小提琴,女刑警吕月月奉命保护已来到内地的香港黑社会头子潘大伟的弟弟潘小伟。他是追回这把小提琴的唯一线索。香港天龙帮寻踪而至,潘小伟几次险些丧命。在频繁的接触中,潘小伟对吕月月渐生爱慕之情。在吕月月的再三说服下,他答应交回这把小提琴,但要吕月月跟他逃往香港。吕月月沉醉于潘小伟的爱,又不能背叛组织,放弃她的职责,她终于拨通了刑警队的电话,这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就此烟灭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