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9200000001

第1章 序(1)

今年5—6月间,香港浸会大学举行了一个名为《当代语境下的儒耶对谈:思想与实践》的学术会议。与会的大陆和台港儒学研究学者不少,但对儒学的现状和前景,却弥漫着一种缺乏底气的、悲观的情绪。以致有基督教学者公开提出质疑:你们所谓儒学,观点论域不一,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稳定的观念和价值系统;现在讲对谈,我们实不知与谁来对谈。这个质疑,虽嫌尖刻,却颇切中要害。但据我个人近年来对儒学发展状况的观察,觉得对儒学的未来,应持一种适度乐观的态度。我在大会的闭幕会上就此作了一点回应:主要是提请大家注意近四至五年来大陆儒学发展中所出现的一个重要动向——民间儒学和学术的兴起,并对之加以反思。

的确,现代以来,由于太过长期的“革命”、充斥整个社会的反传统思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社会生活样式的历史连续性发生断裂,儒学既失其制度性依托,亦逐渐失去了它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学术层面上,现代的儒学研究乃退居学院化一端,被纳入现代西方的学术规范和思想框架。这样,作为中国文化学术之整合基础和人伦教化之超越性本原的传统儒学,乃转而成为现代学术分科中之一“科”,成为一种无关乎社会生活的“理论”和析出于历史连续性之外的“知识”,使之难以构成为中国现代文化重建的一个活的文化生命动力。儒学似乎失去了它在现代社会的立身之所。有学者把儒学在现代中国的存在状况形象地比喻为博物馆之陈列品这是美国汉学家列文森对儒学在现代中国状况的一个基本的判断:儒学已成“博物馆”中的存在,正因为它已退出了历史,不足以影响现实生活,因而才得以被“收藏”。参阅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第三卷第二部分和“结束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或无体之“游魂”“游魂”说是余英时先生关于现代儒学的困境的一个形象说法。参阅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困境》一文,收入其所著《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这似乎并不为过。

但是,一支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血脉,不可能被轻易斩断。近几年,中国大陆儒学的状况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其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民间儒学、学术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各地种种民间性的儒学和学术组织,如书院、精舍、学堂、学塾、学会、讲堂等纷纷恢复或建立;各类民间性学术文化活动,诸如读经、会讲、讲学、读书会、沙龙、法会等,亦日趋活跃,中国的民间儒学和学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孕育,已渐有复兴和蔚成风气之趋势。从更深一层来看,这种状况乃表现了一种民众文化意识的转变和觉醒。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是反传统意义上的“热”,就连一般具有自由意识的知识精英,也难以摆脱当时政治现实和流行思潮的束缚,而将中国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问题简单地归咎于儒学和历史传统。九十年代的儒学热,其实亦只是少数学院知识分子所关注和讨论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纪初以来的儒学和文化热,却不仅限于学院学者和学术研究,同时亦根于民间,逐渐深入民众意识。这两年,大陆出现了一些在大众中受到普遍认可,具有轰动性效应的“学术明星”。近所谓“于丹现象”,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每一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明星”,在这个意义上,“明星”乃标志一个时代的价值和精神企向。战争年代的明星是“英雄”,“文革”时代的明星是“造反派”。在我们这个穷奢极欲和消费至上的时代,为大众所广泛认可的儒学和学术明星的出现,正表现了社会民众之儒学和传统文化认同意识的觉醒。

民间儒学和学术的兴起,其意义并不限于一般民众生活,它也在推动着学院儒学的转变。民间的儒学和学术,其特点是自由的选择、自由的讲学、自由的思考,总之,体现着一种自由的精神。因其起于民间,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故更具移风易俗的教化作用。在这个意义上,目前的学院儒学和学术,亦可以说已经开始逐渐民间化并已具有了相当的民间性。学院儒学和传统思想学术的研究,其诠释的原则,已经由一元趋于多元。这为学者的自由选择提供了条件,使其研究工作可以与自己的志趣乃至其价值的认同逐渐达致合一。知行合一,本是儒学和中国传统思想学术的根本精神。在这种情势下,学者已逐渐有可能秉承传统“为己之学”之宗旨,无所依傍,说自己的话,走自己的路,这使学院的儒学和学术渐具教化之功能,亦具有了切合于一般社会和民众生活的可能性。考虑到大学招生的历年扩大,现在,约近半数的青年人要从各类高校毕业走向社会,学院儒学的教化作用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借用余英时先生的譬喻,这是否意味着,儒学可能有机会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借尸还魂”,而不再做无体之“游魂”了呢?

对中国当前儒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我的评估是:有喜有忧,而喜大于忧。

《礼记·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从历史来看,儒学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核心的教化理念,既植根于社会人伦和民众日常生活,又能以其超越性的价值理念对之加以诠释、点化和提升,二者之间,总保持一种有活力的互动张力关系。这是儒学能够持续地保有其活的文化灵魂和生命原创力的原因所在。因此,重建儒学与社会和民众生活的内在联系,乃是儒学未来获得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民间儒学和学术的兴起,以及民众传统文化认同意识的觉醒,已逐步为此建立起一个现实的基础。此吾人所可以为之“喜”者。

“历史性”与“当代性”,乃是文化自身之共属一体的两个方面。由乎其历史性,文化乃保有其民族的个性和其原创性的动力;由乎其当代性的建构,文化乃具有其当下生命的活力和因应现实及其持续展开的普世性价值。就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学而言,不同时代各有自己时代的儒学。这本身就显示了文化之历史性与其当代性的统一性。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儒学之所以能够与民众生活密切关联而具有普世性的教化作用,这是其根本所在,而不仅仅因儒学的政治制度化使然。学者已普遍意识到,在现代的儒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一种理论诠释原则(尤其是政治意识形态化了的理论原则)与历史传统相互外在的状况,这不仅已经导致了现代儒学研究之“历史性”的缺失,同时亦使我们未能真正建立起当代形态的儒学系统。由于缺乏独立的社会生活空间,我国民间儒学和学术长期付诸阙如。近年来,民间儒学和学术迅速兴起,面对这种情势,我们却突然发现我们的研究与之相距甚远,难以切合和因应。在我们为民间儒学和学术的兴起感到鼓舞的同时,也应看到,时下民间传统也表现出一种沉沦和堕落的趋向,如民间宗教常常流于荒诞迷信和巫蛊小道,传统宗族亲亲关系在很多地方衍生为族长专制势力等等。中国传统儒学对包括祭祀、卜筮、神灵崇拜等民间宗教并不排斥,而是采取“神道设教”的方式,以“察乎天地”的“君子之文”,对百姓生活之“神”加以澄汰、点化和提升,而赋予其超越性的精神意义《易·观·彖传》:“圣人以神道设敎而天下服矣。”《荀子·天论》:“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神道设教”,是对民间宗教信仰的因任;但因任非放任,故须导之以“君子之文”,以使其具有超越性的精神价值。这是儒家对社会民众生活行其教化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一点在当代中国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般社会民众生活和民间宗教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迷信巫化的倾向,需要有合宜的礼仪礼俗形式,以及与之相切合的形上理念系统对之加以教化和提升,方不至趋于腐化和巫蛊化,由之保持其健康的发展。未能建立起与民众社会生活相切合的、具有当代性意义的教化理念和价值系统,这是目前社会生活趋于沉沦和堕落的根本原因所在。此吾人所当以为“忧”者。

因此,逐步建构起能够与社会和民众精神生活相切合的儒学现代形态,应是当前儒学研究的一个当务之急,且亦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从精神层面而言,当前学院的儒学研究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民间性”,这是其能够再度获致其生命原创力的一个前提。但要注意的是,这个“民间性”,是指它摆脱外在的意识形态束缚,而真正表现出价值上的自由选择,学术上的自由思考、自由讲学这种自由的精神,从而真正属于社会,关乎世道人心而言,并非要从现实上使之成为民间的书院。从现实层面而言,学院的儒学研究与民间的儒学和学术仍是有区别的。在现代分工的条件下,学院儒学在学术力量和资源的掌握上无疑都处于主导和优势的地位。因此,学院儒学理应成为儒学和中国文化当代形态理论建构的核心力量,学院儒学应承担起这份历史的责任和使命。

同类推荐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季羡林的人生哲学课(智者人生系列)

    季羡林的人生哲学课(智者人生系列)

    本书集中体现了季羡林先生的生活哲学,在先生的眼里万事万物都有其内涵,集中表达了季先生对天地万物的大爱,让我们跟随季先生,感受生命,体悟生活,获得内心平和。
  •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敷教在宽:康有为孔教思想申论

    本书第一次全面、细致地梳理了康有为不同时期的孔教思想,阐明了康有为提出孔教建制主张的理学基础和经学基础,揭示了康有为孔教思想背后的庶民关切和国家关切。就过去的研究而言,历史学界重视中年康有为,大多数研究都是围绕戊戌变法展开的;儒学界则重视老年康有为,关联于民国后孔教会的成立和运作。本书特别强调青年康有为的重要性,即写作《教学通义》时的康有为,认为康有为在《教学通义》中提出的敷教主张规定了他后来孔教思想的基本方向。康有为的孔教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 哲学的慰藉(译林人文精选)

    哲学的慰藉(译林人文精选)

    《哲学的慰藉》既是一部论述哲学和神学问题的经典名著,也是文学史上的伟大篇章,以散文与诗歌交替的形式描述作者在狱中绝境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涉及命运与天命、上帝的预知与自由意志、上帝的永恒性与时间等重大问题。
  • 《庄子》释义

    《庄子》释义

    本书在充分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庄子》进行全方位的现代解读。除了一般同类著作中所具有的词语注释和译文之外,还对《庄子》的每一段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说,并在此基础上对每篇的主旨进行概括,对每篇的结构进行相对合理的划分,对前人在个别地方的误读(如对“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之非指”的理解)也重新进行阐释,以期读者能更顺畅地阅读《庄子》,更加准确地把握庄子的思想。
热门推荐
  • 医妃火辣辣:王爷宠不停

    医妃火辣辣:王爷宠不停

    救了他,爱上他,倾尽一切的嫁给他。她是他的正妻,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他伤害,甚至险被他打死,心灰意冷。从此天高海阔,凭借一身医术,天下任她逍遥。当真相被揭开,他终于悔恨不已,想要挽回却已无她的踪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920亿光年中的一粒尘埃

    920亿光年中的一粒尘埃

    格拉特斯星,也许是这一切的开端,动荡不安的宇宙当中,它是如此的卑微弱小,不断地进化自身,发展科技……在宇宙当中个体是无力的,懂得取舍,讲究战术,才能渐渐走向辉煌……
  • 普罗大陆之姐妹的秘密

    普罗大陆之姐妹的秘密

    在一个叫普罗大陆的地方。有三大城(甫罗城.永夜城.凌雨城)都是在普罗大陆上,甫罗城有一对双胞胎姐妹,人称普罗大陆上的“绝世美女”。姐姐从小温柔淑雅,妹妹调皮捣蛋。到了18岁,他们的父母就给她们提婚,姐姐嫁到永夜城,妹妹嫁到凌雨城,可是阴差阳错,姐姐和凌雨城的凌雨白城早已私定终身。姐妹俩就互换身份,(因为她们两个长得一模一样)妹妹也就嫁给了永夜暗轩,就这样,他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 郡主难惹

    郡主难惹

    一朝穿越,末世女战士摇身一变,成了神勇无敌的云晓郡主。不想跟原主一样的悲催结局,于是,她挥拳抓住皇帝这个大杀器:保卫美好世界,你再做昏君,揍你!某昏君:朕是无辜的,朕改!PS谨以本文纪念曾经看过的喜剧,情节纯属博诸君一笑,女主锦鲤属性,如不能接受的请谨慎打开哦 ~~~~~~完结书《天赐良配》和《名门妾室》,欢迎大家品评
  • 千面女人心

    千面女人心

    婚姻本就是座坟墓。我没想到我和徐千千会在我们认识十周年那一天离婚。我曾以为她就是我的爱丽丝,我们可以快快乐乐的相爱一辈子,我爱着她,她亦爱着我。可当我们真的踏进婚姻生活当中,有些事情就往往不是我和徐千千简单地相爱着这么简单。我们开始有了争执,进而有了争吵,而后发展到感情破裂。最终我们以离婚收场。不久,在地下铁里,我和徐千千再次相遇,看着她憔悴的样子我心中一阵酸楚,我发誓从今以后我要向十年前我们刚认识时那样,我要好好爱她……
  • 神武幽冥

    神武幽冥

    少年江尘自海外而来,踏入了浩瀚人间,见到了许多惊艳离奇!南方的广阔海域,古老的龙族乱天动地;北方苍茫林界,万妖入世,争天下繁华;遥远年代的鬼神破土而出,无人能逃……这世界人人都不平凡,有人坐拥天下,征战万里疆土,有人凭借机遇登高天阙,更有人天资绝代打遍天下,一战成仙……而江尘身上流着神的血液,烙印佛门金色圣光,无畏无惧将天下格局冲击的支离破碎……
  • 外国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

    外国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

    《外国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3卷。全书总分为五章,其中解放前的文论研究为一章,解放后的文论研究分为四章。按照系列套书的统筹规划,该卷秉承套书的总体要求,注重原生态,竭力走进国外文论引介与研究的历史,以欧美文论、日本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俄苏文论为经线,以学人、学说、学刊为纬线,细数百年来中国学人在引介和研究外国思想家的学说的道路上所做的努力,同时也见证了外国文论在中国的旅行印记。本书在梳理中反思当代中国的外国文论引介路径与接受格局上的现实问题,探索我国未来的外国文论引介的战略规划,研究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实践。
  • 决战幽冥之巅

    决战幽冥之巅

    永州大陆大小势力上千座,最出名的有五座。位于大陆东部的追风阁,南部的奔雷堂,西部的断情谷,北部的冰雪楼,中部的逍遥门。原本平和的大陆中,五座顶级势力陆续有弟子被杀。一场惊心动魄的江湖厮杀即将开始……
  • 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急诊内科症状处理程序

    本书以症状为中心进行阐述,用图表解释急诊处理流程,形式新颖,条理清晰,内容详尽,便于查考,可快速阅读。本书适合急诊医务人员,尤其是急诊内科年轻医师以及医学生阅读与参考。
  • 失忆的亡魂

    失忆的亡魂

    当你发现你爱上他时,你可知道我已爱了你好久。当你开始为她流泪时,你可知道我已为你流干了泪水。当你发现你的生命中缺她不可时,你可知道为了你我可以放弃生命。你十分的爱她,可你又怎么知道,你对她的爱却比不过我爱你的十分之一。当你和她甜密的在一起时,你可知道我已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但是当我看到了你如此幸福,便转身悄然摸去了脸上的泪水,真心实意为你而高兴,因为,我爱你。用最爱你的女孩的生命,来换你最爱的女孩的性命,你愿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