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9600000001

第1章 《太玄真一本际经》的思想及时代背景(1)

一时代背景

据《宋高僧传》卷十七《玄嶷传》载,唐武周时僧人玄嶷本为义学高道,因武后崇佛抑道,遂舍道入佛。他的这种特殊经历,说明以他对道教的了解加之生活时代距隋不远,故他在《甄正论》中称:“至如《本际》五卷,乃是隋道士刘进喜造,道士李仲卿续成十卷”之说应为信史。

现存与刘进喜有关的历史资料,时间背景都发生于唐朝初年,可知,刘进喜在思想史的舞台上活跃于隋唐之际,而隋朝仅存38年(公元581—618年),说明他的生活年代及《本际经》的时代背景至少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末期。

南北朝时期中国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承魏晋、下启隋唐。正如任继愈先生所说:“伟大的中华民族,经历了魏晋南北朝370年的磨炼,变得比过去更加成熟了,哲学抽象思维的水平更加提高了。中国哲学发展史比过去更加璀璨夺目。”这“是我国思想史空前解放的伟大时代……文化专制主义为殊途同归、兼容并包的文化政策所代替”《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绪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佛教和道教都在这一时期取得很大发展,道教方面北方以寇谦之为代表,南方以陆修静、陶弘景为代表,分别对道教进行了改革。南北朝士族文化与神仙观念的结合,使道教逐渐摆脱了早期民间宗教蒙昧的原始形态并得到官方的承认、扶持。

此时,佛道论衡也异常激烈,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伴随着互相吸收、渗透和补充,改变对方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二教论争在南朝表现为口诛笔伐,而北朝则习惯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干预,往往酿成灭佛、禁道的悲剧如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五年(444)的灭佛,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的禁道。

北朝末年,周武帝曾废佛道二教,以此作为富国强兵之策。同时,下诏设立通道观,“会通三教,一以贯之”武帝建德三年(574)五月十七日,下诏禁断佛、道二教,经像皆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俗,“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周书·武帝纪》)。六月二十九日下诏设立通道观,选取佛道二教名人为学士,共一百二十人,令讲《老》、《庄》、《易》,会通三教。诏曰:“至道弘深,混成无际,体包空有,理极幽玄。但歧路既分,派源逾远,淳离朴散,形气斯乖。遂使三墨八儒,朱紫交竞;九流七略,异说相腾。道隐小成,其来旧矣。不有会归,争驱靡息。今可立通道观,圣哲微言,先贤典训,金科玉篆,秘迹玄文,所以济养黎元,扶成教义者,并宜弘阐,一以贯之。”(《周书·武帝纪》)“会通三教,一以贯之”的政策,源于天和五年(570)周武帝在《二教钟铭》中曾说,“弘宣二教,同归一揆”,“二教并兴,双銮同振”(《大正藏》第52册,第329、330页。),其实还是想对道教有所保留,只不过这种道教必须是三教会通之道教。这次废佛举措一开始并没有简单粗暴地付诸行政手段直接取缔,而是采取了渐进的策略,经过了较长时间的酝酿、讨论。从天和二年(567)卫元嵩上疏倡议“省寺减僧”以后,至建德三年(574)之间,武帝先后下诏组织过七次三教辩论大会,在中国古代皇权政治史上首开三教“庭辩”先例。实际上周武帝灭佛动机一开始就很明确,如汤用彤先生云:“励精图治,最重儒术,殊不以戎狄自居而提倡胡教。复深知沙门病国,欲革其弊。”《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38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灭佛期间,佛教思想界涌现出一批敢于蔑视皇权,勇于捍卫自己的信仰和思想,共赴“法难”的名士与名僧。如:甄銮不惟“上意”,没有屈从皇帝的意旨进行“命题作文”,“帝躬受之,不惬本图,即于殿庭焚荡”,武帝也没有因此迁怒于他。而当“道安法师又上二教论”,“帝览论以问朝宰”,此时竟然没有一个投机分子见风使舵跳出来敷衍趋势,群臣噤声“无有抗者”,皇帝也只好无奈地“于是遂寝”。

武帝亲自与佛教界的辩难,也是一种“奇观”。建德三年(574)五月十六日诏僧、道大集京师,于太极殿命辩二教优劣,僧智炫辩败道士张宾,帝乃自升高座斥佛法“不净”,智炫当面指斥道法更为“不净”。“帝动色而下,因入内。群臣、僧众皆惊曰:‘语触天帝,何以自保?’炫曰:‘主辱臣死,就戮如归,有何可惧!乍可早亡,神游净土。岂与无道之君,同生于世乎?’众皆壮其言。”虽然第二天即下诏二教俱废,但是武帝对智炫“仍相器重,许以婚姻,期以共政”,而智炫不为所动,历尽艰辛“与同学三人走赴齐都”《大正藏》第50册,第631页。此时,道安亦潜逃山林。武帝下令搜访,道安被执诣王庭,武帝亲自相迎并赐予牙笏彩帛和官职,均为道安所拒。公元577年春,周武帝灭齐后与齐地沙门慧远的辩论更是令人惊心动魄,对于令沙门还俗的问题慧远援儒诘难,“孔经亦云‘立身行道以显父母即是孝行’,何必还家?”帝曰:“父母恩重交资色养,弃亲向疏未成至孝。”远逼问曰:“若如是言,陛下左右皆有二亲,何不放之,乃使长役五年不见父母。”帝曰:“朕亦依番上下得归侍奉。”远曰:“佛亦听僧冬夏随缘修道,春秋归家侍养。故目连乞食饷母。如来担棺临葬。此理大通。未可独废。”最后,慧远大声直斥:“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简贵贱,陛下何得不怖!”帝勃然作色大怒,直视远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诸苦”!远曰:“陛下以邪法化人,现种苦业,当共陛下同趣阿鼻,何处有乐可得!”武帝盛怒之下没有杀他,但云:“僧等且还,有司录取论僧姓字。”《大正藏》第52册,第153页。

有佛教信仰的士族知识分子和精英僧侣,不畏皇权勇于捍卫自己的信仰和思想,这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也体现了他们对于社会、文化的担当意识。武帝的宽容、克制也是政治开明的体现。文化的自信与政治的开明往往又是相辅相成的。另一方面,北周武帝作为鲜卑贵族政治集团的总代表,也是借灭佛之举意欲和“胡”划清界限后赵石虎尝云:“佛是外国之神。非天子诸华所可宜奉。朕生自边壤忝当期运君临诸夏。至于飨祀应兼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大正藏》第50册,第383页。)南朝刘宋末年,道士顾欢借儒家“内诸夏而外夷狄”之说,著《夷夏论》扬道抑佛,认为道教是中夏之教,佛教是西戎之法,中夏与西戎性情、风俗乃至礼法各不相同,“舍华效夷,义将安取”?引发佛道之间一系列激烈的“夷夏之争”。武帝自云:“五胡乱治,风化方盛,朕非五胡,心无敬事”《大正藏》第52册,第154页。,灭佛目的之一是为了发扬儒家正统文化,他也正是以这种文化的合法继承人自居的。这些都说明,此时中国北方(北朝)在经历了数百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孕育”的民族大融合,迎来了它的“成年礼”——文明的回归、民族的认同、文化的自信,这也是中华民族即将再一次“崛起”的“序曲”。

这一时期的佛道论衡对道教具有开阔视野、深化认识的作用,道教思想界为了回应佛教方面的诘难,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确立新的真理标准。

甄銮《笑道论》的特色在于揭露道书的荒谬,首先:申明对二教的总认识,将道家与道教分开,肯定《老子》而排斥道教。其次:在三十六个标题项下引述道经分别进行驳斥、评论,“三卷,合三十六条。三卷者,笑其三洞之名。三十六条者,笑其经有三十六部”《笑道论》见《广弘明集·卷九》,《大正藏》第52册,第143页-152页。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第一,道书有违历史常识、道教创世之说自相抵牾。第二,论老子化胡说之谬,关于佛与老子的编造混乱不堪、前后错杂无序。第三,道术荒诞不经,更有男女合气之法秽不可闻。第四,道教不仅伪篡道经、剽窃诸子之书冒充道书,而且剽窃佛经又不识其义。第五,道经前后错谬,道教威仪戒律无统。第六,道教诸天之说荒诞无稽,道教神仙谱系混乱。第七,论道教服丹成仙方术的荒谬,道教修持之说缺乏理据。

周武帝当众禁毁《笑道论》后不久,京师大中兴寺沙门道安又作《二教论》,“详三教之极,文成一卷,篇分十二”,立论“教唯有二,宁得有三”?“二教”即儒、释,道教只是儒教的分支。《二教论》吸收了南朝佛教学者的佛道论衡思想成果,理论色彩较强《二教论》见《广弘明集·卷八》,《大正藏》第52册,第136页-143页。除去和《笑道论》重叠的思想部分,《二教论》主要突出的内容有:(1)反对“三教”的提法,比较儒、释、道的深浅同异,说明道教本属儒教,而佛教实际上又优于儒教。(2)批驳当时流行的反佛观点。《笑道论》、《二教论》基本上涵盖了南北朝时期佛道论争的重要内容佛道论衡对于佛教“中国化”,同样起了促进作用。如《笑道论》驳斥老子化胡说之谬,对此汤用彤先生曾说:“汉世佛法初来,道教亦方萌芽,分歧则势弱,相得则益彰。故佛道均借老子化胡之说,会通两方教理,遂至帝王列二氏而并祭,臣下亦合黄老、浮屠为一,固毫不可怪也。”(《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43页,中华书局。)任继愈先生也说:“佛教初传入中国,为了便于立足……他们忍让着,任凭《化胡经》广为流布,并不进行反驳。佛教显然是利用道教为自己开路,……等到佛教势力强大到足以自张一军时,则发动教徒,利用一切手段攻击《化胡经》。”(《中国道教史·序》第6-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二教论》云:“老子《道经》,朴素可崇;庄生《内篇》,宗师可领。”借抬高老庄经典肯定道家思想贬斥道教,是中国佛教界的学术传统。南北朝佛教学者亦曾参与注解《老子》,《隋书·经籍志》著录晋沙门释惠琳、释惠严分别各注《老子道德经》二卷;梁释慧观《老子义疏》一卷;梁武帝《老子讲疏》六卷,《旧唐书·经籍志》新著录鸠摩罗什注《老子》二卷(《新唐书·艺文志》亦著录);释义盈注《老子》二卷。唐末,杜光庭在《道德真经广圣义序》中,除提到鸠摩罗什、梁武帝注《老》外,尚有佛图澄《注》上下二卷、僧肇《注》四卷。佛教学者注疏《老》、《庄》经典,对于佛教“中国化”,必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道教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及思想背景下日臻成熟的,其表现之一,就是北朝末年大型道书《无上秘要》的编撰和“楼观道”新道派的发展兴盛。而前者实因周武“灭佛”直接促成。

汇聚在通道观里的学者们在“扶成教义”的基础上,为了“会归”各家异说,建成“一以贯之”的道教,就必须首先解决以《笑道论》、《二教论》为代表的,佛教思想界所提出的这些理论诘难,这就是编纂《无上秘要》的起因。《无上秘要》的编撰在道教思想史上第一次以官方的形式,使带有地域、文化差别的道教各派思想融会贯通为一个有机整体,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与手段。为了编纂《无上秘要》,周武帝特地诏命楼观道士王延住持通道观,整理校订三洞经图。王延作《珠囊》七卷,著录经、传、疏、论八千三十卷,皆缄藏于观内《云笈七签》卷八五,《尸解·王延》,王延“校三洞经图”始于建德三年(574),武帝主持编撰《无上秘要》事在建德末年(577),王延所校道书当为《无上秘要》的重要资料来源,故王延很可能也参与了编撰工作。王延所作《珠囊》今佚。

同类推荐
  • 蒋廷黻回忆录·增补版

    蒋廷黻回忆录·增补版

    蒋廷黻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经历和身份的“重要人物”,其回忆录有着较为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本书系作者退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口述自传的中文译本,1979年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引起海内外学界广泛关注。蒋廷黻一生经历复杂,亲历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他以学者的眼光与头脑进行观察思考,有人所未道之处。加之长期身处高位,回忆录中披露的大量鲜为人知的史事,更是研究近现代历史的珍贵资料。这是该书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出版该书的着眼点。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海燕

    海燕

    本书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精选散文集。本书收录了《海燕》《春天的旋律》《鹰之歌》《书》《时钟》《人》等数十篇散文佳作,充分彰显了高尔基的革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对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青少年读者继承红色基因,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 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

    精心收录33篇美誉最多、极具代表性的散文,如《随遇而安》《多年父子成兄弟》《我的小学》《午门忆旧》等经典篇目。“随遇而安”为汪老的散文名篇,这四个字代表了他作品的精髓,也写尽了他的人生。经历过曲折岁月的汪老,用笔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随遇而安、恬淡安闲的美好世界。通过这些文字,去探寻人性中至真至善的一面,用温情和纯净来洗涤这尘世的苦闷、忧郁和惶惑,自在而活。
  • 开卷书坊·一些书一些人

    开卷书坊·一些书一些人

    本书分甲乙丙丁四辑以及小引和附录,收录其散文、书评、随笔、书信、序跋等作品三十余篇。在近三十年的时间跨度里,作者分别接触了施蛰存、冰心、牛汉、蔡其矫、吴伯箫、吕剑、钱谷融、魏荒弩等现当代文学名家学者,本书的许多篇什对这些经历都有所描述。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今天已经逝去,因此作者的这些文字和图像实在是为后人保存了很多关于这些大师的遗爱绝响、流风遗韵,一些书信还是较为珍贵的史料。一些书评作品主要探讨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人物、著作,评骘臧否,多出新见,比如对吴祖光、巴金、老舍、李广田、孙犁等的作品和其复杂人生经历的讨论,同时也延伸到对现代文学史和社会生活层面的广阔思考上去了。
热门推荐
  • 身为人师

    身为人师

    一个中二小说迷少女被意外传进一部半残小说里,在与男主相处的过程里,少女忽然知道了该如何去爱,该如何对待别人的眼光,该如何去自立自强。而她也在这个过程中,与男主共同面对天下的所有伟大的爱。
  • 致身录

    致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恶魔殿下别乱来

    恶魔殿下别乱来

    该死的混蛋,为了保住性命,居然夺走了我珍贵的初夜!还不要脸的说什么给我补偿费,我呸!姑奶奶有的就是钱!因为他,生平以来第一次没有完成任务,还荒唐地失了身!临走前我冷冷地警告他:“最好别再让我看到你,否则我绝对会杀了你!”可却没想到,我们的孽缘才正式开始!
  • 猎人之回档

    猎人之回档

    库洛洛:与其死在我手上,不如让她为我死。既成全她这一份情,也……我们蜘蛛网,千丝万缕,百密无一疏,绝不能有漏洞!西索:嗯哼~这段时间这么无聊,就养个宠物消遣消遣~若是宠物无趣了……哦哈哈哈……那就没有生存的意义西索满脸疯狂,整个身子激动的扭曲一团。看着自己手中的A字牌,神情兴奋的不能自己。伊尔迷:卡兹卡兹……小杰握着某人的手:我绝对绝对会保护你!不管你变成什么样!
  • 傅少宠妻要节制

    傅少宠妻要节制

    被未婚夫一手设计之后本该避之不及的男人站在她身前,“嫁给我,从此你的困扰和喜忧由我接管。”帮母亲治病,给她衣食无忧的生活,让她享受一般无二的荣宠。当她沉溺其中,恍然发现自己不过他权势阴谋场里的一枚棋子……婚姻的围城,商场的明争暗斗,男人运筹帷幄,攻算人心,如果过往皆是一场算计,唯有爱你不可欺。
  • 兽宠传说

    兽宠传说

    这里没有飞天遁地的修仙者,也没有花里胡哨的魔法,只有在这片大陆横行的灵兽,还有被称为御灵师的巅峰存在!
  • 高冷王爷贪财妃

    高冷王爷贪财妃

    他是天宫尊贵的紫皓天君,为躲追求他的女仙,特意下凡历劫。她是财神爷座下元宝女君,因一场赌局,助他争夺皇位。他是尊贵闷骚的王爷,她是迷糊逗比的王妃,贪财王妃霸上高冷王爷,(甜宠1v1,身心干净,放心入坑!)
  • 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婚运似锦,霍少唯爱新妻

    婚运似锦,霍少唯爱新妻

    推荐酱的新文:《帝凰斗,神医嫡妃》http://pgsk.com/a/1415298/~~~~~荣城中没有一个人不想将褚幂送去精神病院,可荣城中没有一个人有胆量提及褚幂的病,因为宠着她的那个男人,只手遮天。**娶她,是一次意外。她喝醉了酒,就像一只被抛弃的小猫,可怜兮兮地拽着他的裤腿,哭着询问他,“可不可以娶我,我可以养你。”荣城无数女人期待着被他养,说要养他的,她是第一人。盖了章,领了证。第二天转身,她就将他忘了一干二净,怯生生地叫着他霍总,“听说你有家室,我不愿被你包.养。”小猫好像得了健忘症,他不介意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一下,他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霍偃锦像是所有女人都憧憬过的美梦,惊艳了时光,权倾了商界,温暖了……褚幂的被窝……顺便掐断了她的桃花。她想要离婚,他不动声色地将她荒唐的做法一一用行动堵了回来。后来,褚幂才发现,他的目的竟是要她万劫不复……**万众瞩目的颁奖典礼,褚幂一袭红裙,托着沉重的奖杯,在现场直播的时候,用奖杯砸上了前排vip坐席上坐着的男人。看着高高在上的他头上血流如注,她笑了,“霍少怎么来了,滚吧,褚幂说她不想见你!”众人大惊失色,霍太太在直播现场人格分裂,所有人都不知所措。霍少抹了把头上的血,温柔笑道:“不用装作其他人格来逃避我,毕竟这么多年我从未宠错过人!老婆,别闹了,我们回家!”—————推荐好友【素子花殇】超强斗智古言文:《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http://pgsk.com/a/1122336/推荐好友【花落寻尘】超强穿越宅斗文:《最毒嫡女,秒杀腹黑王爷》http://pgsk.com/a/1212455/
  • 玺镇乾坤

    玺镇乾坤

    超级特种兵邓天穿越到一名血脉被夺几欲死去的少年身上,一块血阳玉令其重获新生。血阳玉实则血色玉玺,一共九块,其中蕴藏着……。为了上家族讨一个公道,不断的修炼,意外与冥血组织结仇,被迫宗门迁徙……绝世凶兽九个分身之一破开封印,恢复元气,肆虐大陆,邓天集玉玺、增修为、踏尊位、镇凶兽,经历着一幕有一幕惊险刺激热血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