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0700000011

第11章 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1)

一、北方梅花的衰落与南方优势的显现

南宋可谓梅文化的全面繁荣阶段。全社会艺梅爱梅成风,梅花被推为群芳之首、花品至尊,文化象征意义充分展现,并推向极至,相应的咏梅、画梅等文化艺术活动极其活跃,有关的生活习尚和文化传统也基本成熟。这是中国古代梅花观赏文化的黄金时期和巅峰状态。

梅花欣赏在北宋持续发展、积累的基础上,南宋时进一步高涨,南宋孝宗淳熙(1174-1189)以来逐步进入鼎盛状态。其中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就是社会空间区域的南北转移。南宋以秦岭、淮河为界与金朝南北对峙,经济、政治、文化和人口重心偏于江南,而江南地区是梅花的传统优势产区,区域优势因之大为凸显。

前面说到,南方是梅的传统主产区,但梅在北方的自然和栽培分布也较广泛。入宋后,北方梅花急剧衰落,南北差距开始拉大。唐时关中、晋中多梅花,北宋时关中已号称无梅,苏轼《次韵子由岐下诗·杏》自注:“关中地不生梅。”《苏轼诗集》卷三。英宗治平末年韩琦判永兴军(治今陕西西安),杭州人强至受辟入幕六年,其《立春》诗言:“六年不见江梅影,长觉归心似旆摇。”强至《立春》,《全宋诗》卷五九二。不仅是陕西,整个黄河以北地区梅花都极为罕见。仁宗朝欧阳修贬居夷陵(今湖北宜昌)、滁州(今属安徽),当地山中野梅密布,而任职滑州(今河南滑县),有诗道:“惜哉北地无此树,霰雪漫漫平沙川。”欧阳修《和对雪忆梅花》,《全宋诗》卷二九八。滑州滨临黄河,已无梅可观,整个河北地区不难想见。不仅是秦陇和黄河以北地区,即便是黄、淮之间梅花的分布也大不如前。与欧阳修同时的宋庠、梅尧臣等南方文人任职北方时都有诗感慨北方的春间少梅。由于梅花的稀少,久而久之,北方人对梅日渐生疏。徐积咏梅诗写道:“北人殊未识,南国见何频。”徐积《和吕秘校观梅二首》其二,《全宋诗》卷六四七。“北人不识梅”几乎成了当时咏梅诗中一个流行的话题。晏殊、王安石都曾对此有所调笑。整个北方地区,汴洛一带梅花相对多一些,但也多属园艺栽培。到宋、金南北对峙时期,北方的梅花进一步凋敝。今山东地区是历史上黄河中下游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之一,但在金统治时梅花极其罕见。宋理宗绍定四年(1231)莆田人林兴宗被山阳(今江苏淮安)叛军俘押投金,囚山东凡十年,有诗道:“最是北来诗料少,地寒难得见梅花。”《梅涧诗话》卷下,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册第575页。在整个金朝境内,汴、洛地区仍是艺梅中心,但已不如北宋,而且品种也以较为耐寒的蜡梅为主。宋末蒙古大军攻克宋都临安,南宋宫人发现,这些北方大兵对梅花竟一无所知。汪元量《醉歌》写道:“南苑西宫棘露芽,万年枝上乱啼鸦。北人环立阑干曲,手指梅花作杏花。”汪元量《醉歌》其九,《增订湖山类稿》卷一。认梅作杏,以前只是发生在红梅身上,现在是凡梅皆杏,可见是久疏此道了。

何以入宋后北方梅花如此衰落,有两个原因值得注意:一是气候变冷。宋以来我国气候进入了新一轮的低温周期。仁宗朝江南地区频降大雪,太湖曾经满湖封冻:“大泽穹天莽同色,碧瓦阊门晓花白。石岩左右断行人,洞庭一夜冰千尺。”王琪《吴中晓寒曲》,《全宋诗》卷一八七。这种情景是千年一遇的。与商周、汉唐温暖周期的气候条件相比,梅花在北方地区的自然越冬变得十分困难。另一原因是北方的整体生态状况下降。郑獬《和汪正夫梅》其五:“应为长安恶风土,故教北地不栽梅。”郑獬《和汪正夫梅》其五,《全宋诗》卷五八五。这不应只是长安一地的情况。生态环境是包括气候条件在内的一个综合效应,今天我们所说的寒冷干旱、土地沙化、植被退化、森林减少等,从唐代后期以来都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在这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里,梅花的生态基础也大大削弱。欧阳修“惜哉北地无此树,霰雪漫漫平沙川”,林兴宗“最是北来诗料少,地寒难得见梅花”的诗句都隐约透露出这方面的消息。

与北方梅花的衰退相比,南方梅花的生长优势却逐步凸显出来。梅花在南方的自然分布是极其普遍甚至可称茂密的。赵蕃《次韵斯远折梅之作》:“春归寂寞谁与传,梅开年后并腊前。江南此物处处有,不论水际仍山颠。”赵蕃《次韵斯远折梅之作》,《淳熙稿》卷六。这是对整个江南地区的形象概括。杨万里《甲申上元前闻家君不快西归见梅有感二首》其一:“官路桐江西复西,野梅千树压疏篱。”杨万里《甲申上元前闻家君不快西归见梅有感二首》其一,《诚斋集》卷二。《自彭田铺至汤田道旁梅花十余里》:“一行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杨万里《自彭田铺至汤田道旁梅花十余里》,《诚斋集》卷一七。分别说的是浙江和岭南大片野梅的情况。南宋人作品中类似的例子频频可见。这些大片野生梅林也许早就存在,随着南宋社会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生产的深入开发,开始走出原始的蛮荒境界,向世人展示其蕴藏的盛丽风采。丰富的野生梅花资源不仅是自然审美的直接对象,同时又是园艺栽培的深厚基础。江南地区优越的梅花资源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高度繁荣的物质基础。

江南的这种自然条件的发挥伴随着南宋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地域格局的整体进程。南宋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后,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偏倚东南,尤其是以今浙江杭州、绍兴、湖州,江苏苏州为中心的吴越故地,这些地区梅的生长和开发历史悠久,传统深厚。其他如巴蜀、荆湖、江西、岭南、淮南都有梅的广泛分布,也有栽培应用和审美欣赏的传统基础,但在南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湖熟,天下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经济人口长足发展、空前富庶的条件下,梅花生长的优势产区、梅花栽培和欣赏的传统地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相叠合,构成了梅花审美文化繁荣发展的最佳历史空间,同时也奠定了此后我国梅艺发展以江浙为重镇的经济、文化区域格局。

二、梅花园艺栽培的盛行

在北宋后期梅花得到广泛重视的基础上,南宋社会进一步掀起了梅花欣赏的热潮。其中园艺栽培的发展最为引人瞩目。

“靖康之难”后宋室残余南迁,大量吏民纷纷涉淮渡江,流亡南下,辗转流播于江南、岭南各地,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继“永嘉之乱”、“安史之乱”后又一次北方人口的大规模南迁和南方经济的新一轮大开发。随着半壁偏安格局的逐步形成,到了12世纪后半叶,南宋社会经济、文化进入了全面的繁荣阶段,史称宋室“中兴”。大量人口集中于江南尤其是东南杭、嘉、湖美丽富饶之地,整个社会的富裕娱乐之风较之汴京时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南宋园林营建之风远过于北宋,据周密《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吴自牧《梦粱录》等书记载,都城临安、湖州(今属浙江)、绍兴(今属浙江)、平江(今江苏苏州)、嘉兴(今属浙江)、昆山(今属江苏)、镇江(今属江苏)等地山水清嘉,园池风景相望。其他各地地主庄园与宅园中的林亭经营更是普遍,如吉州吉水(今属江西)杨万里庄园“万花川谷”杨万里《万花川谷》,《诚斋集》卷三六。、温州乐清(今属浙江)王十朋“梅溪”王十朋《林下十二子诗并序》,《梅溪王先生文集》前集卷七。、南康都昌(今属江西)曹彦约“湖庄”曹彦约《湖庄创立本末,与后溪刘左史》,《昌谷集》卷七。。这些庄园、宅园中亭台楼阁建筑规模、繁简不一,但花木的种植却最为经济易行,因而是最普遍的。杨万里自释其“万花川谷”之名:“无数花枝略说些,万花两字即非夸。东山西畔南溪北,更没溪山只有花。”杨万里《万花川谷》,《诚斋集》卷三六。说的就是只莳花艺木便风雅十足的私园营景。朱敦儒绍兴间居嘉禾(今浙江嘉兴),有两首词描写了一种更为简淡的平居经营,《感皇恩》:“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著意访寻,幽香国艳。千里移根未为远,浅深相间。最要四时长看。”朱敦儒《感皇恩》,《全宋词》第848页。《点绛唇》:“绿径朱阑,暖烟晴日春来早。自家亭沼,不问人寻讨。携酒提篮,儿女相随到。风光好,醉欹纱帽,索共梅花笑。”朱敦儒《点绛唇》,《全宋词》第859页。两三亩小园,四时花竹,随宜装点,自足日涉,便成风雅。林景熙《五云梅舍记》:“夫人容膝之外,非甚俗者亦或莳花植木,以供燕娱。”林景熙《五云梅舍记》,《霁山文集》卷四。在南方天时地利的条件下,莳花艺木成了广大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日常生活美化最普遍的内容。

在这普遍的园池经营、莳花艺木的风气中,梅花则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品种之一。这首先仍得归因于梅花的物种优势,梅花性宜江南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而且对土性、地力的要求不高,梅实落地即生,繁殖力较强,不多年即着花挂果。如此天时地利、花果兼利、栽培技术又较简单,是极易在园艺栽培中流行的。南宋园池圃艺建设中,少有不种梅花的。范成大《梅谱》:“梅,天下尤物,无问智贤愚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重轻。”最典型的是南宋开始出现梅花专类园的经营,如范成大“于石湖玉雪坡既有梅数百本,比年又于舍南买王氏僦舍七十楹,尽拆除之,治为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与梅”范成大《范村梅谱》。。又如真州(今江苏仪征)梅园“极目如瑶林琪树,照映十余里”刘克庄《(跋)林灏翁诗》,《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梅花园景外,一般士人舍前屋后、院角篱边三三两两的孤株零植更是普遍的现象。加之山区、平原乡村丰富的野生资源,使梅花成了江南地区最常见的花卉景物,赢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梅花成了全社会的最爱:“呆女痴儿总爱梅,道人衲子亦争栽。”杨万里《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句》其三,《诚斋集》卷二一。“便佣儿贩妇,也知怜惜。”吕胜己《满江红》,《全宋词》第1759页。

爱重梅花最显著的表现是栽培品种的培育出新。南宋出现了古代第一部记载梅花栽培品种的植物学专著——范成大的《梅谱》。该书记载了当时平江(苏州)地区所见江梅、早梅、官城、消梅、古梅、重叶、绿萼、百叶缃梅、红梅、鸳鸯、杏梅、蜡梅,其中蜡梅又分狗蝇、磬口、檀香三种,共14种。其中如江梅、红梅、消梅、重叶、绿萼、百叶缃梅等北宋已有记载,而官城、杏梅等出于人工嫁接或自然变异,是南宋以来的梅花新品。稍后刘学箕感慨当时梅品日益繁多,“曰红,曰白,曰蜡,曰香,曰桃,曰杏,曰绿萼,曰鹅黄,曰纷红,曰雪颊,曰千叶,曰照水,曰鸳鸯者,凡数十品”刘学箕《梅说》,《方是闲居士小稿》卷下。,也产生了为梅著谱的念头。他所说的桃梅、鹅黄、纷红、雪颊、照水等都应是实际的梅花品种。姜夔作品中记临安有一叫横枝的品种姜夔《卜算子·吏部梅花八咏夔次韵》其六自注:“绿萼、横枝,皆梅别种,凡二十许名。西村在孤山后,梅皆阜陵时所种。”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第95页。。同一品类因产地、花期、色度之不同可能又多有别品,如“红梅有福州红、潭州红、柔枝、千叶、邵武红等种”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物产·花之品”。。“蜡梅越中近时颇有,剡中为多,花有紫心者、青心者。紫者色浓香烈,谓之辰州本。”张淏《会稽续志》卷四。花梅品色滋繁的同时,果梅品种也趋于多样,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八“物产”中记临安“梅有消、硬、糖、透黄”,就是几种不同品质的果梅。因此,综观南宋圃艺梅品,刘学箕所说的“凡数十品”不为夸张,仅花梅有名可考者至少有二十多种程杰《宋代梅品种考》,《梅文化论丛》第88-106页。。正如刘学箕所说,“情益多而梅亦益多”刘学箕《梅说》,《方是闲居士小稿》卷下。,栽培品种的大量增加、不断丰富,是赏梅爱梅时尚风潮的集中体现,同时它也是观赏情趣和栽培技术积累的结果。范成大《梅谱》所载梅花品种构成了宋以后栽培梅花的核心,而其专题谱录的方式也开创了梅花圃艺登录和专门学术研究的先河。

三、古梅的发现与推赏

在南宋日渐增多的栽培梅花品种中,古梅是最为特殊的一种,同时对整个梅花审美意趣的发展意义重大,因而特别值得关注。

中国是梅花原产地,梅花资源丰富,艺梅历史悠久,所谓古梅自然是古来就有的,关键还在于“发现”。整个北宋时期,有关古梅只见于一些零星描写,并未引起特别注意。据范成大《梅谱·后序》,南北宋之交的画家、园工仍偏好一年生的新枝嫩条,只是到了范成大、陆游、萧德藻生活的南宋中期,古梅才逐步引起重视,夸言矜赏、品题别立,蔚然一波新时尚。

从生物学的角度说,古梅不是一个新的品种,而是梅树的某种特定生存状况。南宋人所说的古梅实际有两种:一是高龄老树,以老枝怪奇为胜。梅是长寿树种,因而在一些环境稳定、维护持久如名刹古寺、古老园池和深山丘陵未经开发之地多有古木老株存在。范成大《梅谱》所说成都西南王蜀别苑“梅龙”和清江(今属江西)任诏盘园大梅即属此种。另一种未必古树,而枝干屈曲,苔藓鳞皴,节间苔丝袅袅,积藓封固花叶,因而花蕊特稀,一副老态龙钟之相,又称苔梅。主要见于会稽、四明、吴兴等东南沿海地区,由近海地气卑湿蒸蕴所致。陆游《梅花绝句》十首其七“吾州古梅旧得名,云蒸雨渍绿苔生”陆游《梅花绝句》其七,《剑南诗稿》卷一○。,说的就是这种物理现象。其中地理条件至关重要,关系也极其微妙,地势稍差,形态迥异。南宋盛时,“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上,苔如绿丝,长尺余”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而一旦移至他处,脱离原有环境,苔封即见驳落,老态丧失殆尽。

同类推荐
  • 美国精神的封闭(人文与社会译丛)

    美国精神的封闭(人文与社会译丛)

    本书论证现代民主的起源,品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意图及其得失,考察当代美国心智与德国思想之间的联系,批判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盛行的虚无主义及文化相对主义,揭示出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机。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孝经(全集)

    孝经(全集)

    《孝经》通篇谈孝,那么,《孝经》之孝是什么呢?“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孝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全篇的基石。《孝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被广为传诵,其影响甚至远及异族他国。它主张珍视生命、尊长敬上、敢言直谏等,具有超时代意义,与当前我们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本书以解读古代家喻户晓的儒学经典《孝经》为切入点,配以古代及现当代流传的孝道故事,力求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去粗存精,领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思想真谛。
  •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传统民俗(E眼藏地行 卷八)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0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我是童话中的主角

    我是童话中的主角

    有想过自己成为童话主角吗?这部童话就是以我自己为主角写的。
  • 金牌投资人(全三册)

    金牌投资人(全三册)

    本套书有3册,是一部关于投资行业的百科全书式的精彩小说。主人公方玉斌在职场和商战双重的惨烈厮杀中浴火重生。在昔日对头费云鹏的手下,他意外获得重用。在举世瞩目的千城集团股权大战中,方玉斌发挥了关键作用,得以与千城集团创始人王诚深交,随后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在新兴行业频频出手,成为真正的“金牌投资人”。在扑朔迷离的股权大战中,方玉斌如何拨开迷雾看清真相,展示出过人的博弈智慧?
  • 女配妈咪威武

    女配妈咪威武

    一觉醒来,顾桐变成了小说里的炮灰女配,从一个未婚少女变成了未婚妈咪。顾桐无语望天!想她堂堂一高级白领,却成了人人厌恶的炮灰女配,想想都憋屈。什么?不学无术?骄纵恶毒?头脑简单的草包?顾小桐冷笑。她既然能在原来的世界用一年时间爬上高位,就也能在这里混出一番天地。一年前,顾家小姐负气出国。刁蛮任性,无知又无能的草包小姐又一次沦为他人笑柄。再次回国,顾桐已成为顾小桐。顾家小姐再次成为豪门圈谈论的对象...
  • 萝莉行不行

    萝莉行不行

    萝莉会法术谁也挡不住!云芷这小丫头自从利用禁术到了另外的时空之后,居然来到了尚武不尚术的世界。她这种走路都会摔跤,只会用法术的萝莉,生存都面临威胁,怎么还能撑起一片天空啊!反正不是死就是活,本小姐还就不信了!欺负我的人都要死,让你们见识见识真正的术到底有多厉害!
  • 囡忘幽

    囡忘幽

    囡忘忧,一个在现代遭到各种背叛打击的姑娘,一时伤心,机缘巧合穿越到了古代。不料竟然穿到了一个将军府。还要嫁人了,这让她如何面对。翎幽竹,一个不被世人所喜的王爷,但,这只是外人看来,他最不被人看重,却是最容易坐上皇座的人。
  •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

    画云博士在海外生活20多年,她的教育研究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本书通过她育子和教学的经历,深刻剖析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本质,并为优化这些关系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些方法的灵魂即无条件的爱,它令许多教育问题迎刃而解。本书中西合璧,教育理念前沿。虽然从内容方面来看,谈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从价值和功用上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成长的良好读本,其中的反思、诚恳和自我觉醒意识,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著名教育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我把美国教育方法带回国》作者是资深的教育专家画云博士。
  • 恶魔吸血鬼夺爱记

    恶魔吸血鬼夺爱记

    本文主要写一个女生她生活在与人类共存的时代,却被送到恶魔吸血鬼的学校,恶魔界和吸血鬼界的统治者同时爱上了那个女孩,可是女孩爱他们两个,于是展开了爱的战争,就在那时,女孩神秘失踪,恶魔统治者和吸血鬼统治者联合起来找女孩,找到后才发现她正是恶魔界,吸血鬼界苦苦寻找的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皇上溺爱倾城女将

    皇上溺爱倾城女将

    神元大陆,一分为四,东有东凌国,西有西秦国,南有南楚国,北有北昭国。四国之间,看似平和,实则波涛暗涌,小打小闹,那是家常便饭,大打出手,也是偶尔有之,其各国君主的目的,都十分明确,一统神元大陆。可惜,千百年来,愿望是美好,目标是远大的,但是,实现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互相牵制,互相制约,让神元大陆,一直处于四国鼎立的局势。神元1822年春天,东凌国与北……
  • 巨星从综艺主持人开始

    巨星从综艺主持人开始

    重生回到05年,那一年,快乐大本营还在举办闪亮新主播。那一年,爸爸去哪儿,跑男,极限挑战,亲爱的客栈,明星大侦探,华夏好声音还不知在哪里。洛一明重操旧业,从主持人开始,走向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