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1000000001

第1章 老子(1)

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①。名可名,非常名②。

无③,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④。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⑤。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①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泛指一般的道,先秦诸子都称自己的学说或思想为“道”。第二个“道”,动词,讲说、言说之意。第三个“道”,老子哲学的专用名词,指先于宇宙的永恒存在,即宇宙万物的本原。常,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本《老子》甲、乙本均作“恒”,“常”字为汉代人为避文帝刘恒名讳而改用的字。常道,即永恒的道。②名可名,非常名:第一个“名”,指具体事物的名称。第二个“名”,动词,指称。第三个“名”,也是老子哲学的专用术语,是称“道”之名。③无:与下句“有”,为老子哲学的一对范畴。无,指实指“道”,“道”不可言说,无以名之,老子称之为“无”。由“无”衍化产生有形的实体,老子称之为“有”。④母:根源,根本。⑤徼:边界。引申有终极之意。⑥玄:深奥,深微。

译文道,可以说得出的,就不是永恒存在的道;名,可以具体指称的,就不是永恒存在的名。

无,是形成天地的本始;有,是衍生万物的根源。

所以经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终极。

无和有这两者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同叫作玄妙。玄妙而又玄妙,就是一切玄妙之理的门径。

诵读星级★★★(注:★表示一般诵读,★★表示要熟读,★★★表示要熟读成诵)

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②,音声相和③,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④,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⑤,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①斯:即。恶:丑。已:通“矣”。②盈:通行本皆作“倾”,此据帛书本改正。盈,通“呈”,呈现,显现。③音声:一般的声音与有节奏的音乐。《乐记》:“声成文谓之音。”成文,指有节奏。④圣人:这是代表道家最高境界的理想人物,其人格形态与儒家的“圣人”大不相同。无为:任其自然,不强施外力。⑤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王弼本作“万物作焉而不辞”,此据傅奕本、敦煌本。

译文天下人都认识到美之所以为美,那一定是有了丑;都认识到善之所以为善,那一定是有了恶。

因此有和无由相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由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相对立而显现,高和下由相对立而存在,声与音由相对立而谐和,前和后由相对立而出现。

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用不言的方式进行教导;万物兴起而不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而不以为自己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诵读星级★★★

三章

原文不尚贤①,使民不争;不贵②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③,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①尚贤:崇尚贤能的人。②贵:以为贵,重视。③见:表现,宣扬。可欲:指美色、美声、美味、美室等引起人们欲望的东西。

译文不推崇有才干的人,使人民不争名位;不重视稀有之物,使人民不为盗贼;不宣扬引起人们欲望的事物,使人民的思想不致迷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要使人民头脑空虚,肚子填饱,削弱他们的意志,强健他们的筋骨。永远使他们无知无欲,这会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有所作为。依照无为的原则去办事,就没有不成功的。

诵读星级★★★

四章

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①。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②〕湛③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④帝之先。

注释①冲:通“盅”,虚。盈:满。②“挫其锐”四句:又见于五十六章。谭献、马叙伦均认为此处是衍文,当删去。细按文意,此四句在此处与上下文意义不连贯,故下译文不译出。③湛:深微不可见的样子。④象:显现。

译文道是虚空的,然而其作用却永远没有穷尽。它是那样渊深啊,好像是万物的始祖;它是那样幽隐啊,似亡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只知道它出现在天帝之先。

诵读星级★★

五章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yuè)乎②!虚而不屈③,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④,不如守中⑤。

注释①刍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人用来祭祀,扎成后用匣子装着,用花布盖上。祭祀时,由祭者恭敬地把它摆在神前。祭祀完后就扔掉或烧掉。老子用这个比喻,意思是说人们对刍狗没有爱憎,刍狗受到人们的尊重或抛弃也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②橐籥:风箱。③屈:穷尽。④数:屡次。穷:困窘,行不通。⑤中:通“冲”,虚静。

译文天地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谓仁慈,任凭百姓自己发展。

天地之间,大概就像风箱吧!空虚但不会穷竭,鼓动起来就生生不息。

人多说话,就多碰壁,不如保持内心虚静。

诵读星级★★

六章

原文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pìn)②。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③若存,用之不勤④。

注释①谷神:道的别名。高亨说:“道能生养天地万物,而没有形体,神妙难识,所以老子称为谷神。这个神字不是有人格的天神。”(《老子注译》)②玄牝:幽深莫测之母。牝,母体。③绵绵:犹冥冥,不可见的样子。④勤:尽。道能生养万物,其用永无穷尽。

译文道是永恒存在的,这叫作“玄牝”。玄牝的门户,这叫作天地万物的根源。它无形地存在着,用之不尽。

诵读星级★★

七章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①,故能成其私。

注释①以其无私:王弼本作“非以其无私邪”,此从河上公《老子道德经》。

译文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而且久,是因为它的运行不为自己,所以能长久不灭。

因此圣人总是把自己置于别人之后,自己反而能占据先机;把自己置身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因为他无私,所以能成就自己。

诵读星级★★★

八章

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①,故几②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③,言善信,正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①众人之所恶:指低洼之地。②几:接近。③与:相交。一本“仁”作“人”。高亨谓与作施予解。也通。④正:他本多作“政”。正,通“政”。

译文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处在众人所厌恶的低洼之地,所以最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处身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与人相处要像水那样亲切,言语要像水那样诚信,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理,处事要像水那样有力量,行动要像水那样及时。

正因为水与物无争,所以才不犯过失,也没有怨咎。

诵读星级★★★

九章

原文持①而盈之,不如其已②;揣而锐之③,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④身退,天之道也⑤。

注释①持:通“庤”,储蓄积累。②已:止。③揣:清孙诒让说:揣当读为捶。《说文》:“揣,捶之也。”揣与捶声转字通也。锐:王弼本原作“棁”(ruì),此据河上公本《老子道德经》。④遂:成功。⑤也:“也”字今本缺,据帛书本补。

译文积蓄财物至于盈满,不如趁早停止;锤炼刀剑至于锋利,不可长保锋芒。

金玉满堂,没有谁能守住;富贵而又骄横,是自取祸患。

功业已成就全身而退,是合于天道的。

诵读星级★★★

十章

原文载营魄抱一①,能无离乎?

专气②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③,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④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⑤。〕

注释①载:句首助词。或说此“载”字当属上章末句“天之道”。营魄:即魂魄。抱一:守道。一,指道。②专气:聚集元气。③玄览:帛书乙本作“玄监”,监即古“鉴”字,鉴即镜子。玄监,指人的内心。④天门:指耳目口鼻等感觉器官。⑤“生之畜之”五句:又见五十一章,细详文意,这五句当是后人摘录五十一章经文作为注语而植于此处的,当删去。

译文坚守灵魂和大道,能不离失吗?

集聚元气,至于柔顺,能做到像婴儿一样吗?

洗涤内心玄妙的心镜,能够使它没有一点污垢吗?

关爱人民,治理国家,能做到自然无为吗?

耳目口鼻一开一阖,接触外界,能退守雌柔吗?

明白事理通晓四方,能做到虚心守静以为无知吗?

诵读星级★★

十一章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gǔ)①,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shān zhí)②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yǒu)以为室③,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①辐:支撑车轮的辐条。共:通“拱”,拱卫。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辐条相连,中空承受车轴。②埏埴:以水和土。此实指和土制陶。③户:门。牖:窗子。

译文三十根辐条凑集在一起拱卫车毂构成车轮,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用水和着泥土制作成陶器,有了陶器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子,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以便利,“无”也发挥了它的作用。

诵读星级★

十二章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①;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②。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③,故去彼取此。

注释①爽:损伤,败坏。《淮南子·精神训》:“五味乱口,使口爽伤。”②行妨:为害,指偷盗。三章“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与此意同。③为腹:只求安饱。不为目:不图别的享受。蒋锡昌《老子校诂》:“老子以腹代表一种简单清静的生活,以目代表一种巧伪多欲其结果竟至‘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之生活。明乎此,则‘为腹’即为无欲之生活,‘不为目’即不为多欲之生活。”

译文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高低疾徐的音调使人耳朵失灵;丰美的肴馔使人味感败坏;驰骋围猎,使人精神放荡;稀有的珍宝,使人行为不轨。

所以圣人但求安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摒弃物欲的诱惑而保持清静的生活。

诵读星级★★★

十三章

原文宠辱若惊①,贵大患②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注释①若:义同乃,是。此章“若”字均用此义。②大患:指得宠与受辱。③宠为下:唐景福碑作“宠为上,辱为下”。

译文得宠和受辱都是令人惊恐的,人们之所以看重宠辱,是由于有自身。

什么叫作得宠和受辱都令人惊恐?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它为之惊喜,失去它为之惊惧,这就叫作得宠和受辱都令人惊恐。

什么叫作看重宠辱是由于有自身?我之所以重视宠辱,是由于我有此生命;如果我无此生命,我还有什么祸患呢?

所以只有把天下看轻、把自身看重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把天下看轻、爱自己胜过爱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诵读星级★★

十四章

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①。此三者不可致诘②,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jiǎo)③,其下不昧,绳绳(mǐn)④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⑤。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⑥。

注释①“视之不见”三句:夷、希、微,这三个形容词都是形容感官所不能把握的“道”。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无形曰微。”②致诘:推问,探究。③皦:明亮。④绳绳:犹漠漠,恍惚。《经典释文》引梁简文帝注:“绳绳,无涯际之貌。”⑤御:使用,利用。有:万有,指一切具体事物。⑥道纪:道的纲纪,道的规律。

译文看它看不见,名叫“夷”;听它听不到,名叫“希”;摸它摸不着,名叫“微”。这三者的形象无法推问追究,本来是混而为一的。

它上面不显得光亮,它下面也不显得阴暗,它渺茫恍惚难以形容,仍然归结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叫作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这叫作“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看不见它的后背。

掌握早已存在的“道”,来支配当前的具体事物。能认识宇宙的原始,这就是道的纲纪。

诵读星级★

十五章

原文古之善为士者①,微妙玄通②,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③:豫④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⑤,俨⑥兮其若客,涣兮其若释,敦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⑧。

注释①士:指懂得“道”的人。他本作“道”。②微妙玄通:深微精妙、幽远通达。③容:形容,描述。④豫:与下句“犹”,为两种兽名,其性多疑虑,故借以形容人临事迟疑不决、顾虑重重。⑤四邻:高亨说:“四当作亚,形似而误。亚读为恶。恶邻,凶恶的邻人。”(《老子注译》)⑥俨:敬也。⑦敦:忠厚淳朴。⑧蔽不新成:各本文字不一。高亨说:“此四字当作‘敝而又成’。‘又’以形近误为‘不’。敝,破也。此句是说破败转化为成功。”(《老子注译》)

译文古代深通道术的人,深微精妙,幽远通达,深远而难以认识。正因为难以认识,所以勉强对他加以描述:他小心谨慎啊,像冬天涉足江河;疑惧警戒啊,像害怕凶恶的邻居;恭敬严肃啊,像个客人;顺应潮流啊,像河冰的融解;忠厚淳朴啊,像未经加工的木材;内心宽广啊,像大山谷;含混包容啊,像一池浊水。

谁能像水一样混浊而沉静之后又慢慢澄清?谁能像水一样安定而动荡之后又慢慢新生?

能保持这种处世之道的人,不肯自满。正因为他不自满,所以能够在失败之后,又得取得新的成功。

诵读星级★★

十六章

原文致虚极①,守静笃②。万物并作③,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④。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王乃天⑤,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⑥。

注释①虚:指内心空虚无欲。②静:清静无为。笃:坚定。③作:发生,变化。④凶:灾祸。⑤王乃天:王弼注:“无所不周普。”陈鼓应据此认为,“今本‘王’字是‘全’字的缺坏所误”,并根据劳健的说法改正为“全”。⑥没:通“殁”。殆:危险。

译文要尽量做到心灵空虚无欲,切实坚守清静无为。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从而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

万物纷纷芸芸,最终各返归其本根。归其本根叫作寂静,也就是复归其本性;复归其本性乃是永恒的自然规律,懂得这种永恒的规律叫作明哲。不懂得永恒的自然规律,轻举妄动,就会招来灾祸。

懂得自然规律就能包容一切,能包容一切乃能坦然公平,坦然公平乃能周全普及,周全普及乃能合于自然,合于自然即达于道,达于道乃能长久,如此则终身不致危殆。

诵读星级★★

十七章

原文太上①,下②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③。

注释①太上:最好的世代,最佳的统治。②下:下民,即末句的“百姓”。③自然:自己如此,自己做到。

译文最好的统治者,人民仅知道有他的存在;其次是人民亲近他,赞扬他;其次,是人民畏惧他;其次,是人民凌辱他。不值得信任,才有不信任的事情发生啊。

(最好的统治者)是那样的悠闲啊,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妥帖了,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啊”。

诵读星级★★

十八章

原文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①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②,有忠臣。

注释①六亲:指父子、兄弟、夫妇。②昏:黑暗。

译文大道废弛,才有所谓仁义;智慧产生,才有欺诈巧伪。六亲不和,才有所谓子孝父慈;国家黑暗混乱,才有所谓忠臣。

诵读星级★★

十九章

原文绝圣①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②,不足。故令有所属③:见素抱朴④,少私寡欲,绝学无忧⑤。

注释①圣:通达,睿智。②文:文饰。指文治法度。③属:属意,着意。④见:推崇。素:未经染色的丝。朴:未经加工的木。二者借喻人的自然德性。⑤绝学无忧:此句王弼本属下章首句,今依蒋锡昌《老子校诂》移至此章。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有趣的哲学故事

    本书从哲学(生命中一场美丽的邂逅)、观点(时间能证明对与错的博弈)、智慧(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等八个方面探讨哲学本身、哲学对人性的影响、哲学对人的帮助。书中以精彩有趣的哲学故事为基础,辅以理论知识,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享受精神的盛宴。相信您阅读本书后,心灵不再贫瘠、视野不再狭窄、信念不再飘摇、理想不再模糊,像智者一样,认真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作者建立在他的哲学本体论——意志学说的基础之上的人生哲学。通过“生的智慧”,尤其是通过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与实践,人可以克服意志,战胜欲望,从而解脱痛苦。作为叔本华的第1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仅是他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对人类的看法的完整记录。
  •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本书详细阐释了包容这一人生大智慧的深刻内涵,及其在为人处世、婚姻家庭、成就事业、面对成败、化解苦难等方面的广泛运用。阅读本书,你将明白:包容是灵活处世的哲学,是审时度势的大智慧,是成熟人生的自我完善。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热门推荐
  • 悦苒的约定

    悦苒的约定

    被人宠着的小公主夏悦苒,在美好的年华遇到了喜欢的人,青春懵懂的感情,能否经历时间的考验
  • 时光中,阳光留下的颜色

    时光中,阳光留下的颜色

    外表可爱的像天使,但捣蛋时就像一个大恶魔。小颜儿从出生开始就被万人瞩目着:什么好吃好玩的全部尝试一遍,浑身上下都被宠的无法无天。作为家里最小的,小颜儿还有个妹控的哥哥,所有的人都把她宠上了天!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从小到大对所有人冰冷冷的他,偏偏对她动了心...一个人是多么不幸,才会发现自己身上全是不幸...同样,一个人是多么幸运,才会发现自己一直被幸运女神眷顾了!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小徒太妖孽

    小徒太妖孽

    初久身为第一仙门最小的长老,在某一天收了个魔尊的转世为徒,走上了坑害小徒的漫漫长路
  • 衔枚忘春归

    衔枚忘春归

    五代十国后期,天下纷争久。百姓困苦,民不聊生。墨家弟子叶一枚,应谍入南唐后宫;拨弄风云,斗智斗勇,波光诡异,谍战献力献策。皇帝两弟弟心仪她。威赫霸气晋王赵晟义,正妃侧妃美人在侧,还想娶她入府。自入樊笼,无甚有趣。七王爷赵良笙与女主,情投意合共患难,想一生一世一双人。无奈,亲娘耿太妃太难搞。姑娘叹一声:男人都靠不住,本姑娘要搞事业!大小姐带领青木堂,在东京汴水河畔,开商号钱庄布庄茶楼戏楼,走华丽丽的挣钱养家之路。晋王不入军营不勤朝政,右将军不专心金吾卫值;抢着去见叶大小姐。兄弟俩争风吃醋,为她大打出手。皇帝盛怒:“兄弟反目因她起,此妖女不可留!”木掌门:“皇上,你杀她不得!她不能享滔天权势,却有资格享富贵荣华!”————————————————————版一:“你,就仗着我喜欢你;完全不顾颜面,想怎样就怎样?”“喜欢我?你屠我兄弟姐妹,欲将墨家铲除;是什么道理?护我敬我的亲人,你下得去手?”版二:“不做宋室王爷,不拿宋皇俸禄,可好?”“好,是好;……没有俸禄,拿什么过活?”“现成的饭,你不想吃?”“真的?……”某公子大喜;“这软饭,吃定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醉游行

    醉游行

    醉里焉知,大梦游行,何不是真。一场仙途,一醉方休,何不是假。?浩瀚书海化作星空,而人有其思,容其想。?万千思绪遍知星空,而我有其书,容其心。?明亮如阳,璀璨如星。?我漫步这星空中,万千生命知晓吾的名字。?而我这书,说这你所思,其容一界,有这春夏秋冬,有这生老病死,有这万物变换,道尽这世百态。?我......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仰望星空不如这书无限大,目视骄阳不如这书无限燃!——咸鱼小生?我曾如一道长虹,轰鸣天地间冲入那星空,扩散四周八方,似乎有冲天气势而起。?在这漫漫繁星中找寻我这书的痕迹,哪怕是沉浸在岁月长河里扑街。?我曾闭目痛苦流泪放弃过,睁眼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比这星海还要璀璨!?见证了宇宙演变,大道推演,万物重开。?时间过去了无数载,群星仙修并起,有人仗剑破星,有人一击百万里星碎,有人在这星河间找寻自己的道路。?最后,却演化成虚无,浩瀚无比,直到我找到这漫天星辰里最璀璨的星,仿佛是这天地间的规则。《醉游行》
  • 白衣神途

    白衣神途

    这是一个从世俗界开始的一个故事。男主孤儿,被遗弃。可他还是想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然而事情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个神秘消失的修道界圣族,一个繁盛不在,盛世凋零的修道界,一个笼罩在神秘神族统治之下的修道界,他该如何前行?踏神,封神,改变一切,从神途开始。
  • 谋妻

    谋妻

    她原是女尊王国武功高绝、戎马半生的一代女帝,却重生到了群雄纷争的男尊世界,以流民的身份,过着卑微贫贱朝不保夕的生活。年龄幼小武功尚未恢复,她只得凭借着权谋机变和过人的勇气,在乱世中为自己为家人开辟一片可随性而为的平安乐土……只是,她一心养成的“天下霸主”、“左膀右臂”,为何在不知不觉中将她谋成了妻?!
  • 心意门拳谱易筋经贯气

    心意门拳谱易筋经贯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