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1300000030

第30章 佛教的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上)(4)

印度大乘佛教学者无著、世亲一系的瑜伽行派,不满意仅仅着眼于人生直接的受用讲缘起,也不限定在一般认识领域内讲缘起,而是强调人生转变的关键在于对整个宇宙人生的全面了解,由此扩展范围,从整个宇宙人生的因果转变的法则上立论。再者,瑜伽行派以为像大乘中观学派那样,视一切皆空,都无自性,会使人们的思维处于捉摸不定的状态,宇宙万物也会陷入混沌难别的状态。由此转而承认自我意识的存在和内省的作用,强调在认识领域内分清宇宙万物的不同的界限与范围,从缘起方面说一切现象有自性。由此瑜伽行派提出了“分别自性缘起”说,也称“自性缘起”说。“分别”,指一切法,即一切现象;“自性”,指自相,性相相通。自性实质上就是观念,就是人们的种种认识,真理也包括在内。所谓自性缘起,就是形形色色的现象都有其不同的自相、观念,从而显示出彼此的区别。形成这种区别的重要原因是阿赖耶识含藏有一切现象的自性不同的种子,种子的自性不同,一切现象也就有了区别。据此自性缘起实质上就是阿赖耶识缘起,略称赖耶缘起。也就是说,一切现象的种子都含藏在阿赖耶识中,由种子的变现而成森罗万象。阿赖耶识是宇宙的总体、万有的根源。这也是瑜伽行派的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理论。印度佛教大乘有宗和大乘空宗不同,不是从无自性的角度讲缘起,而是从唯识性的角度讲缘起,把缘起归结为阿赖耶识的作用。所谓缘起,就是识的分别,也就是把各种现象之间的区别,最终归结为意识、认识、观念方面的原因。

一、种子变现说瑜伽行派宣扬,阿赖耶识种子依前七识熏力的熏发,即长期的观念、经验、习惯的熏习影响、作用,使种子生长,生起“现行”(显现行起),展现为宇宙万象。那么,阿赖耶识种子是什么呢?是怎样构成的呢?阿赖耶识种子是一切现象的本原,是现实世界一切事物的最直接的原因,它也涉及生命个体的起源和解脱,是瑜伽行派宗教实践的主要根据。瑜伽行派有见于植物的种子能生长结果,借用种子以比喻阿赖耶识中藏有产生世界一切现象的根源。无著《摄大乘论》的《所知依分第二之二》说种子有外种和内种二种。《成唯识论》认为,外种是世俗意义的种子,如稻种、麦种,是一种物质现象,是假立种名,不是实种子;内种,是佛教讲的种子,即阿赖耶识所藏的种子,是实种子。《成唯识论》卷二说:“何法名为种子?谓本识(阿赖耶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种子是产生形形色色事物的不同功能,是依托在阿赖耶识里面的精神性、意识性的功能、作用、力量。种子有六种特性:(1)“刹那灭”,刹那生灭变化,生则随灭,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原因,产生结果。(2)“果俱有”,种子显现行起,变现为万有时,能生的种子和所生的结果,同时存在,和合不离。(3)“恒随转”,长时间地随第八识转起,没有转易间断,从而保持生果的作用永不息止。(4)“性决定”,原因产生结果,其性质是决定的,不杂乱生。也就是善种生善的结果,恶种生恶的结果。(5)“待众缘”,种子生果还需假其他条件的和合,不是一因独立不待众缘就能生果的。(6)“引自果”,种子各引生自果,也就是说,某种子只对某种果来说是种子。

种子通常分为名言种子和业种子两大类。所谓名言种子的名言,指名称、概念。名言种子就是含藏于阿赖耶识中的名言功能、作用,是显现一切现象的直接原因。名言种子又有两种:一是表义名言。由于名言能表述意义,因此当用名相概念指称、表述各种现象时,在内心就会呈现出相应现象的形相(印象),并在阿赖耶识中熏习成其为种子,此类种子称为表义名言。二是显境名言,是指心识的活动接触外境时,能够区别各种外境,外境的形相也反现于内心,并在阿赖耶识中熏习成其为种子。所谓业种子,业指善恶的身、口、意三业,业种子就是所作的各种业熏习成的阿赖耶识种子,是人死后获得不同果报的原因。

瑜伽行派各家对种子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最常见的是两种观点:一是“本有”,即无始以来先天具有的,不是熏习而新生的。也就是说,人类的知识、认识本来具有,只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把它引发出来。没有原来的认识种子,就不可能产生认识。二是“始起”,指后天熏习而成的,也称“新熏”后来瑜伽行派学者又将本有说和新熏说统一起来,强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认为本有的认识种子如不经过后天的学习、实践,即新熏,就不能发生认识作用,而新熏如果没有本来的种子作根据,也无法熏习成功。。瑜伽行派十分重视始起种子,始起种子是指前七识有所见闻觉知,发生认识,形成经验,就在心理上遗留印象、痕迹,积淀在第八识里面,成为以后认识的依据,具有发生再认识的功能、作用,以后的认识就从这样的依据中重新产生出来。这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影响力并不消失,储藏在阿赖耶识里面,而使其中的内容,生种种变化,叫做“熏习”。熏习是强调世间的知识是在实践中逐渐增长的,出世间的智慧也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后天听闻佛法形成的,这有点近似间接经验论。熏习所成就是种子。熏习也使所熏的已有种子成长。

瑜伽行派也称这类熏习而成的种子为“习气”。“习”是熏习,“气”是气分。习气即熏习的气分,比如用香花熏茶,茶也就变成香茶。习气原指由现行的烦恼在心中持续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瑜伽行派用以指现行所熏习的气分,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指人们积累的经验,长期形成的难以改变的习惯。习气又分为三种:一是“名言习气”,指人们使用名相概念而熏习阿赖耶识所形成的种子。这类种子既能诠表义理,又能了别境界,是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的直接原因。二是“我执习气”,指人们执著以为“我”是真实存在的观念熏习阿赖耶识所形成的种子。这类种子是人们在现实中区别我、你、他等种种不同的原因。三是“有支习气”,有支即十二有支(十二因缘)的构成部分,有支习气是指人们自身所作善恶诸业熏习阿赖耶识所成的种子。当它相续到成熟时,能召生死果报。这类种子是人们死后获得各种不同果报的原因。总之,所谓种子是指人们的先天本能和后天经验,尤其是后天经验而言。后天经验属于认识,可见种子主要是由认识所构成的,是指人的认识作用、主观意识的分别作用。

阿赖耶识是一个还是无数个?瑜伽行派宣称,虽然说宇宙一切现象都是第八阿赖耶识所变,但并不是说一切现象只是由唯一的共同的阿赖耶识所变。也就是说,不是一切众生唯有一个共同的阿赖耶识,而是不同众生各有各的阿赖耶识,其数是无量的。这是用宗教的特殊语言承认和高扬自我意识。瑜伽行派强调一切众生各自从自身的阿赖耶识变现出各种现象,正是由无数的阿赖耶识变现出森罗万象的世界。再就众生能不能解脱来说,因为阿赖耶识种子不同,就有不同的种姓之名。瑜伽行派依据所谓不同的阿赖耶识种子,强调众生具有五种不同性质,划分为五种姓:一是“声闻种姓”,未来成就阿罗汉果。二是“独觉种姓”,未来成就辟支佛。三是“菩萨种姓”,未来成就菩萨或佛。以上三种统称“三乘”,都具有内在的先天的决定根姓,都是一定会相应地达到果位的。四是“不定种姓”,虽具有三乘本有种子,但能否达到果位则不一定。五是“无种姓”,是永远沉沦生死苦海,毕竟不能入道,得不到解脱的。这样,无论是就变现宇宙一切现象,还是从广大众生获得解脱的根据来说,不同众生都具有不同的阿赖耶识,从而体现出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特质。此外,也应指出,瑜伽行派的五种姓说,是印度社会种姓制度的反映。

它坚持“无种姓”的主张,是针对反对佛教的势力而言的,实际上反映了佛教与反佛教的激烈斗争。

同类推荐
  • 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

    越空越满:善行是最好的开始

    作者用简洁思辨的文字,给我们以启示,协助我们转化心性。指出生活中人们的痛苦烦恼的根源。通过开启心智,让困惑的自己获得自由,找回内心本来清净的自己。快乐不是一蹴而就,获得快乐自由需要降伏内心。通过重拾人伦道德,先做个善良的人,之后成办利他。放空自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重新发现自己的生命之光。慈善就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善意行为,慈善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是温暖快乐的源泉。
  • 中观甚深心要善说:龙树意趣庄严论

    中观甚深心要善说:龙树意趣庄严论

    此中文译本所依藏文原本,是1990年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霍康·索朗边巴等编辑的《更敦群培著作》中所收录的《龙树意趣庄严论》,本译文保留了霍康等编者的段落分段,并在每个段落之前用数字编号,方便读者前后翻阅、查找。文中方括号[]内文字是译者为方便读者顺畅阅读,而根据上下文语义所添加。藏文原本没有脚注,此中译本中出现的脚注都由译者所加。除正文外,本书附录的“藏文版本和译本”、“补充阅读”、“更敦群培生平”是译者为方便读者更深入了解《龙树意趣庄严论》相关情况而撰写的。希望读者能藉此获悉此书的流通历史与现况,对此书所阐述的佛教教理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对作者更敦群培作为佛法传承者和传播者的经历有所了解。
  •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王学不是“阳儒阴释”,而是儒学的一种新形态;它与佛教禅宗相似或相同是因为两者都把“道”内在化了。同时,它也不是“儒体佛用”,确切地说,它是“儒因佛缘”,即它是在“成为圣人”这一儒学的动因中生发出来的,佛教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只是起了助缘的作用;经过改造的佛教因素成为王学的有机成分,但不是核心要素。
  •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一日一禅(超值金版)

    “禅”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彻人的心性;“禅”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人的心路。禅的思想是空灵、豁达、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首先学着放下自欺、自怨、自慢和自我枷锁,然后才能海阔天空地任意翱翔;禅的方法是教人首先练习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然后再粉碎自我。《一日一禅(超值金版)》所撷取的佛学故事,篇篇隽永,字字珠玑,每个故事就是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汪沁心的泉水,一把理解现实人生的钥匙。以禅养性,以禅修身。旨在帮助你借助禅这面镜子,照亮自己的心境,借助禅这盏明灯,清净自己的心灵,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以此和谐性情,舒适身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
  •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

    《基督教传行中国纪年(1807—1949)》为介绍近代基督教在华传行历史的编年体工具书。从公元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抵达广州写起,至公元1949年停笔,涉及在华基督教相关人物和团体机构近19000个。所收内容包括:一、各国来华布道的差会——名称、国别、宗派、开教、立会设堂等;二、历年来华的传教士——姓名、身份、驻在地、调转及相关事工等;三、教会所办医院、学校、慈善机构、报纸杂志及社会文化团体;四、相关教案;五、编者认为应该收录的其他资料。书末附有人名及教会团体机构汉字音序索引、西文原文索引,方便检索。
热门推荐
  • 世事浮沉,我心悠然

    世事浮沉,我心悠然

    20出头的年轻女孩,一直希望得到很多很多爱。渴望被爱,所以没有底线去爱别人,常常飞蛾扑火,遍体鳞伤。其实如果没有爱,很多钱也是好的,如果两者都没有,那么庆幸还有健康,还有很多可以摔跤的时光。这本书告诉你,怎样得到很多爱,或是得到很多钱,或者什么都不要,无欲则刚。世事浮沉,大浪淘沙,身边的人来了又走,我们都变了,不变的是越来越丰盈的心,可以悠然去看世事变迁、云卷云舒。
  • 单独中的洞见

    单独中的洞见

    这是一本来自灵魂的内省之书。全书分十二卷,共有一千三百多条经典哲言随笔,涵盖了对人性、生命、关系、欲望、死亡、孤独、精神等多维层面的感悟精髓,透彻又富有哲理性,独到又饱含现实意义。以独立性开端,以格言体书写,或一针见血,或一语道破。为你开启一扇走进世界本质的大门,让你于纷乱表象之下找到真谛,于单独中洞见过去,看清未来!
  • 青梅蜜蜜宠:你是我的百分百

    青梅蜜蜜宠:你是我的百分百

    【甜宠苏炸】“哥哥,为什么猪的鼻子有两个孔呢?”“因为你的鼻子也有两个孔。”……闷骚偏冷的他,遇到了可爱嘟嘟的她。“哎,盛陌哥哥,你看那边那个吃烤串的女生,长得好好看啊!”“……”“难道你不觉得吗?”“最好看的女生已经在我身边了。在我眼里,现在,你是这条街上唯一一个女性生物。”……从盛夏,走到暖秋,我的眼里只有你。从校园到都市,球球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故事~甜蜜甜蜜的哦~~
  • 俏甜心:恋恋爱成殇

    俏甜心:恋恋爱成殇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爱情,友情。遇上作为社长的阿皓,她突然心跳的很快,一次次的误解,关心,让他们相爱,但闺蜜突然的背叛,阿皓是否依旧爱着她……
  •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1949年4月20日零点,我军正式向太原城外发起总攻。首战汾河西,巧取卧虎山,强占双塔寺,激战小北门。攻入太原城奇袭鼓楼,浴血巷战直插敌人老巢。阎锡山金蝉脱壳先走一步,戴炳南,孙楚等被俘虏……
  • 窃运仙途

    窃运仙途

    仙途渺茫,人道多舛。凡人借运可亨通,修士窃运可飞仙。张元昊一介恶人,重生修仙界,为一小门派护法。资质平凡?血脉低劣?无所谓,我有窃运之能!靠掠夺气运,将步步登仙!
  • 寄刘录事

    寄刘录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际争霸之欧雷加的黑暗帝国

    星际争霸之欧雷加的黑暗帝国

    他们呼我为永堕的暗堂,以正义之名追逐我的影子。而我预言那终将降临的黑暗,星灵帝国的军队燃起战火,一直烧到宇宙的尽头。书友群:793763463
  • 它们叫我蚁皇

    它们叫我蚁皇

    “嘿!你的召唤物是什么?”“猛虎啊!厉害吧!”“多少只?”“废话!当然是一只啊!你没听说过吗?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那我就放心了”“嗯?你的召唤兽很厉害?”“蚂蚁!”“哈哈哈哈!那你是放心的被我打死吧?”“不是啊,我的蚁无穷无尽……你的老虎可能不够吃…”
  • 两世书:盗天(第三卷)

    两世书:盗天(第三卷)

    天分九野,地载八荒。在这片异世的天地间,《两世书》本是命运神手中的一部书,命运神在这本书上书写众生的休咎祸福,被写入书中的内容必然实现且不可抗拒。世人皆道命运无情,一念之间造化弄人,但若命亦有情,命运神自身的运数又将何去何从?《两世书》内,讲不完的人间事,诉不尽的人世间。《两世书》外,君只怨幅地作楮千章恨,君不见泣天为墨著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