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1700000012

第12章 欧美汉学界与中国学者(2)

葛兰言在法国学术界中被视为秉性倨傲,为人尖刻。他任巴黎大学附设中国学院校务长期间,与马伯乐屡次争执,致使后者辞去兼职。据说吴文藻游法之时,曾三过其门,不得一见,最后还是经莫斯介绍,方获晤谈。(参见高名凯:《马伯乐教授》,载《燕京学报》,第30期(1946年6月)。)1919年蔡元培长校北京大学时,与来华的葛兰言见过几次,欲聘其任教,葛氏不肯留京。(参见1919年4月16日《致李煜瀛函》,见《蔡元培全集》,第3卷,287页。)但这位与中国学者一向缺少联系的汉学家兼社会学家,对中国留学生的态度却相当宽厚热情。早在1921年2月,留法中国学生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巴黎分会曾请几位法国学者发表对于宗教的感想,葛兰言最先作答,他说:“我一点不迟延,便回答贵会的问题,你们贵会可算是最令我特别注意的。”对于所问人是否宗教动物,新旧宗教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以及新中国是否还要宗教等三大问题,其简要的答复是:“人类由有宗教渐渐变到无宗教,要算是人类的根本进化”;中国旧宗教已随社会变迁而消灭,无须白费力气以求恢复,希望中国人的思想“永远保守这个无宗教的道德精神”;为一民族重建一种宗教,为矫揉造作且甚危险之事,新中国“在今日无宗教的需要了”(李璜译:《法兰西学者的通信》,载《少年中国》,第3卷第1期(1921年8月)。)。这对留学生很有鼓舞作用。先后从学者有杨堃、李璜、凌纯声、陈学昭、陈锦等。

不仅如此,葛兰言还对中国文化深深景仰。他曾说:“中国代表一种文化传统,它是西方最好传统的姊妹。因此我们希望它所代表的理念获得成功。”杨堃因而称葛氏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西方汉学家,而且是中国的伟大朋友。(参见杨堃:“Marcel Granet:An Appreciation”,inYenching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vol.10(1939)。)他也曾于1911年、1918年两度来华,先为学术调查,后来则是外交公务。他虽与马伯乐不睦,但两人都是“当时法国汉学家关心中国抗战前途最切的”,“是中国最真挚之友人”(陈定民:《记念法国汉学家马伯乐教授》,载《中法文化》,第1卷第7期。另一位最关心中国抗战前途的法国汉学家是鄂庐梭。)。治学之外,葛兰言还勇于任事,1926年他出任由中法共同创办的巴黎大学中国学院校务长,由于其热心办理,使院务“大有蒸蒸日上之势”(代理巴黎大学中国学院中国政府代表刘厚报告:《巴黎大学中国学院概况》,载《中法大学月刊》,第4卷第2期(1933年12月)。)。他虽然认为中国无须恢复宗教,但对来访的中国宗教界人士却热忱接待。1928年9、10月间,太虚法师访问巴黎,两人在中国驻法国使馆的宴会上见面。后来葛兰言听说太虚有意发起世界佛学院,即邀请太虚过其家商议,并担任发起人,还为太虚在巴黎大学演讲“中国禅宗”时担任翻译。(参见释印顺编著:《太虚法师年谱》,143~145页,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1940年,葛兰言愤恨入侵的德军猖狂,56岁即告别人世。但其对中法学术研究及交流的影响则一直持续。次年,在北京成立了中法汉学研究所,“主其事者为沙畹教授之旧友与常为葛兰言教授计划改正其著述之良友铎尔孟(Andred’Hormon)先生,及葛教授最得意而成绩斐然之门生杜让(伯秋)(J.P.Dubose)先生”(王静如演讲,瞿恩宝记录:《二十世纪之法国汉学及其对于中国学术之影响》,载《国立华北编译馆馆刊》,第2卷第8期(1943年8月)。),中方成员中如杨堃等人,也是葛氏的弟子。该所1942年秋设立的语言历史组,计划之一是将葛兰言的《中国思想论》(LapenseeChinoise)一书译成中文。杨堃对其学说的介绍,也主要在这一时期。可以说从这时起,葛兰言才为中国学术界所了解认识。可惜在畸变的形势下,影响难以广泛。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学者仍然认为在北京的葛氏门生将继承发扬其所开创的学风。

巴黎学派的其他汉学家,也不同程度地与中国学者有所联系。佛教及梵文学者列维(SylvainLevi)20世纪20年代来华游历,在北京大学演讲法兰西学院史略。(参见[俄]钢和泰:《西耳文·勒韦教授逝世》,载《国立北平图书馆月刊》,第9卷第5号(1935年9—10月)。)戴密微任厦门大学哲学教员期间,参与该校国学研究院的筹备并任筹备总委员会委员,出席过讨论修订章程的会议。(参见《国学研究院筹备总委员会》,载《厦大周刊》,第132期(1925年12月19日);《国学研究筹备会志略》,载《厦大周刊》,第133期(1925年12月26日)。)他与任教于该校的陈衍、缪篆等人有所交往,1926年7月,戴密微归国省亲并欲游学日本,陈、缪等分别应其所请,赠诗送行,戴氏则还以瑞士山水画册。(参见缪子才:《送戴密微教授归省序》,载《厦大周刊》,第152期(1926年5月29日);陈声暨编,王真续编,叶长青补订:《侯官陈石遗年谱》,台北,艺文印书馆,1964。)

长期在华教授法文的铎尔孟,与众多中国学者建立友谊,他参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的活动,与钢和泰(Alexander Wilhelm BaronvonStael-Holstein)、尉礼贤、福开森(JohnC.Ferguson)等人参加柯劭忞、罗振玉等人组织的东方学会,后来又负责中法汉学研究所,虽不是专业汉学家,但于中法汉学交流关系甚大。(参见金梁:《瓜圃述异·辜博士》,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24辑,34页;《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之恳亲会》,载《晨报》,1923年10月1日。)

另外,刘复留学法国时,参加巴黎大学助教阿脑而特(There’se P.Arnould)女士主办的歌谣演讲会,与之谈论中外歌谣,并请她担任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的特邀通讯员。(参见徐瑞岳:《刘半农评传》,111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该女士将所撰研究歌谣报告编为“民歌通论”、“圣诞歌”、“民歌与神话”、“民歌与戏剧”等四编,分别寄赠北大国学门。(参见《刘半农致研究所国学门主任函》,载《北京大学日刊》,第1718号(1925年6月12日)。)

1936年1月,访学巴黎的王重民、庄尚严、傅振伦等人应罗道尔(RobertdesRotours)之邀,赴巴黎郊外维罗弗勒村午宴,阅览其拍摄的天龙山石窟寺造像、北平古迹名胜及民俗等照片。罗氏有欧洲第一汉籍收藏家之称,尤好唐代历史,翻译过《新唐书·选举志》,编制了《唐书》人名卡片索引,收藏唐代图书资料颇多。他还委托北平西琉璃厂来熏阁代为采购中国新出版的重要图书、杂志10余万卷。(参见傅振伦编著:《七十年所见所闻》,150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与法国其他方面的对华态度相比,汉学家的真诚更显得突出。1929年,中法双方协议合组考察团,分头考察中国西北及中亚,预定会合后同返北平。1931年4月出发,法方成员不听中方团长约束,不遵守协议悬挂中国旗,擅摄影片,阻止中方公报考察情形,并侮辱殴打中方成员,而巴黎国际殖民地博览会称该团为黄种巡察团,与黑种巡察团并举。古物保管会闻讯,决议取消联合考察,并向巴黎博览会提出抗议。(参见《取消一九学术考察团之经过》,载《燕京学报》,第9期(1931年6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中国研究后来居上,声势上压倒欧洲,很大程度仰仗其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发展经济,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能够大笔投资于中国研究。而法国的汉学研究,却始终在财政拮据中艰难生长。几代汉学家均将有限的资金尽量用于购买书籍资料,其他条件则并不好。伯希和与马伯乐在法兰西学院所开课程,课室在陈旧楼房与地面平行的又小又暗的房间,学生也不过五六人。(参见[日]松本信广:《佛兰西に於る支那研究》,见庆应义塾望月基金支那研究会编:《支那研究》,384页。)但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他们的讲座却吸引了欧美各国的许多研究生和学者前来听讲。

§§§第二节 西北欧各国

巴黎作为国际汉学研究的中心,影响十分广泛。除了来自各国受教从学的留学生外,“英美德荷比瑞士及北欧各国研究汉学的专家,接踵而来巴黎,求教于法国汉学家。当时汉学家上课,各国远道来听讲学生甚众”(陈定民:《中法文化交换之回顾与前瞻》,载《中法文化》,第1卷第1期(1945年8月)。)。学风所被,欧美其他国家的汉学界也都重视与中国学者的交流。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东方主义盛极一时,最受推崇的中国古代硕儒为孔子,而当代学者竟是辜鸿铭。德国的尉礼贤,本不是学院式汉学家,但与中国学者的联系较为广泛,在德国的影响也十分普遍。1922年3月,短期归国的尉礼贤与徐志摩、陈源等人同游魏玛和耶纳,参观歌德与席勒故居。后来徐为文记其事赞其人:“卫礼贤先生,通我国学,传播甚力,其生平所崇拜者,孔子而外,其邦人葛德是。”(《小花篮——送卫礼贤先生》,载《晨报副刊》,1923年3月23日。)1923—1924年尉氏任教于北京大学期间,参与国学门的活动。是时国学门声势极盛,一度有会员160余人,尉氏因而提议:“将中国学者生卒年月及重要学说报告英美学者,编入世界学术史。”(董作宾:《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第二次恳亲会纪事》,载《北京大学日刊》,第1506号(1924年6月27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恳亲会》,载《晨报》,1924年6月16日。)

尉与北大关系由来已久,早在1920年6月,他就应邀到北大演讲《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之关系》(载《北京大学日刊》,第639号(1920年6月21日)。),主张将中国哲学的人道、实用与西洋哲学的秩序、批评、历史相融合,形成最完全的世界人类的哲学。1922年年底,又于出席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时,发表演讲《文化的组织》(载《北京大学日刊》,第1139号(1922年12月25日)。),将北大校庆视为“世界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希望北大顺利发展,使“最古的和最新的相联结而成中国的文化”,不仅古文化为世界所知,新文化“也要渐惹世界的注意”。1924年,北京大学及梁启超等人发起纪念戴震诞辰200周年的活动,尉礼贤也有所响应,曾到清华学校演讲《中国之戴东原与德国之康德》。(参见《要闻》,载《清华周刊》,第305期(1924年3月14日)。)据说他对梁启超十分推重,斯文·赫定(SevenHedin)请他提名中国作家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所提名单名列前茅者就是梁启超。(参见[德]莎珑·卫:《卫礼贤——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精神使者》,297页,转自张国刚:《德国的汉学研究》,4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4。)王国维的《观堂集林》印成,分送样书的外国学者中,便有尉礼贤和英人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日人今西龙、俄人伊凤阁(A.I.Ivanov)。(参见《王国维全集·书信》,380页。)

尉氏归国后,组织中国学院,更加积极从事中德文化交流。1925年蔡元培游历欧洲,尉曾提议法兰克福大学授予其名誉博士学位。1928年年底太虚访欧,尉礼贤派人持亲笔函到法国邀请太虚赴德,聘请后者为中国学院董事,并陪同其到敏兴等地参观,为其在法兰克福大学和中国学院演讲时亲任翻译。其间两人协议:以中国学院为世界佛学院的德国通讯处,召集发起人。(参见《太虚法师年谱》,106、136、148~149页。太虚西游,缘于1925年10月率团赴日本参与东亚佛教大会,与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的德人日比支莫莎及参事卜尔熙结交,后者愿为介绍柏林友人,欢迎太虚前往德国讲学。该书误以卫中(西琴,Alfred Westharp)为尉礼贤。)1930年尉礼贤逝世,中国学术界为此“中德学界之一莫大损失”深表痛惜,北京大学以《本校旧教授Richard Wilhelm先生逝世》(载《北京大学日刊》,第2357号(1930年3月8日)。)为题,发布讣告,并由陈大齐、何鸿基、王烈、沈兼士、马衡、杨震文、石坦安(Diethervon Steinen)、刘钧等人发起,举行追悼演讲会,约请与之有旧者数人分任演讲,以纪念这位在北大“热心指导,成绩优美,生平著作宏富,沟通中西文化厥功尤伟”的“学界巨子”。(参见《卫礼贤先生追悼演讲会启事》,载《北京大学日刊》,第2364号(1930年3月18日)。)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的吴宓则请任教于清华的石坦安撰《尉礼贤博士行述》,载于该报。(参见吴昭整理:《吴宓日记》,第5册,36页,北京,三联书店,1998;《中德文化协会成立》,载《读书月刊》,第2卷第9号(1933年6月)。)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院成立友谊联合会,聘请蔡元培为名誉会员,并请蔡在该院《汉学杂志》介绍中央研究院的建立与宗旨。(参见《蔡元培全集》,第5卷,215、263页。)1931年刘海粟应邀到中国学院讲授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并在该院举办了展览。(参见刘海粟:《忆蔡元培先生》,见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305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为褒奖尉氏的功绩,中国政府特于该院设尉礼贤纪念讲座。

尉氏身后,所留事业继续发生作用。中国学者郑寿麟在法兰克福时与之过从甚密,每星期必有一次聚会,尉曾有意请郑协助创办中国学院,因见其一心归国而未明言。郑氏后来有感于“卫先生半世替中国文化作宣传,德国对他尚且非常敬仰,中国对他,实在有很多该感激的地方”(郑寿麟:《卫礼贤的生平和著作》,载《读书月刊》,第1卷第6号(1932年3月)。),也致力于中德文化交流,1931年发起德国研究会,又与张嘉森、袁同礼等约请中德人士组织中德文化协会筹备会,1933年5月正式成立,两国文化学术教育外交界多位名人与会并任董事,推动了中德文化交流。后该会改名中德学会,抗日战争期间,参与活动的德国汉学家们坚持纯学术、亲中国的立场,抵制**的影响,拒绝日本的利诱,成为中德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参见丁建弘、李霞:《中德学会和中德文化交流》,见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谭》,265~289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同类推荐
  •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文溪少数民族故事集

    这是一本以少数民族故事为主的书籍,作者将多年来收集整理的家乡各种民间传说和故事汇聚成书,在保持原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基础上加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使之更为生动有趣,也更加适合小学阶段的儿童阅读理解,希望通过这本书将家乡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 学洒脱斋夜话

    学洒脱斋夜话

    最近要出个新册子《学洒脱斋夜话》,依例总得有个序,他序也好,自序也罢,别一开卷就秃头把脑的歇着个大顶,好像咱内分泌多旺盛似的。忽一日,在网上闲溜达,见一网友趣解“洒脱”一词,说何为洒脱?就是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不禁莞尔。随即一想,坏了,居然让这小子一语道破“洒脱”真谛,拔了个头筹。你想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活一世,明白到这个份上,还不叫洒脱吗?有首歌扯起嗓子叫唤“潇洒走一回”,可到头来你不会、不敢、不能“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走人,潇洒就算潇洒,那离洒脱还远得很。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热门推荐
  • 工作再苦也要笑一笑

    工作再苦也要笑一笑

    这是一本让你从心理走向成熟和强大的读物。如果你能够笑看职场风云,笑对人际纷争,那么你不仅能够做到真正的超然物外,而且还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工作再苦也要笑一笑(最新实用版)》总结了让职场人士感觉痛苦的八个来源。并分别给出了解决的方案和正确应对的方法:职业规划缺失带来的痛苦、求职技巧匮乏带来的痛苦、职场经验不足带来的痛苦、薪酬待遇不如意带来的痛苦、不善于应对人际关系带来的痛苦、职场“过劳”带来的痛苦、跳槽转型带来的痛苦、维护工作权利带来的痛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石器时代之酋长女

    石器时代之酋长女

    她莫名穿越到石器时代,成了某一个原始部落酋长的女儿。在这样一个什么都没有时代,想要生活得好些,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制布、建房、引水、造车、做陶、煮蜡,寻药等等,只要是生活需要的东西,她全都能制作出来,只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到处都是浓密的深林,参天的大树。从未见过的植物这里到处都是,各种奇怪的动物满林跑!在现代极为稀少的娃娃鱼,在这里竟然爬了满溪!这里都是刚毅,帅气的真男人,每天都会一丝不挂的裸露着强壮的身子在部落的小河里洗澡。她见多了,也就习惯了。这是一个特别温馨的宠文!
  • 王子跟我谈恋爱

    王子跟我谈恋爱

    亲眼目睹了好朋友和男朋友在床上缠绵的楚逆大受打击,转头又被这两位最亲密的人算计陷害,以前真是瞎了眼了!夏之光的出现,像一道强烈的光芒一样,照亮了楚逆的世界。游戏也好,真爱也罢,就是面前这个男人了吧!就这样吧,我不挣扎了。
  •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

    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

    宋青苑穿越了,有了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爹,好吃懒做,邋遢不讲卫生的娘。中二病的哥哥,熊孩子的弟弟。宋青苑觉得压力山大,改造包子父母?不需要,因为她的爹娘凶悍的很。分家?更糟糕,因为他们家这一房就是家里的蛀虫。且看宋青苑如何在猪队友的低端配置中,杀出一条血路,发家致富奔小康。 ps:本文反种田文套路,不分家,不断亲,发家致富的同时,改造着身边的极品亲戚。 一本书在手,天下任我走。存稿多多,亲,放心跳坑吧。
  • 美人倾城之摄政王太黑心

    美人倾城之摄政王太黑心

    大秦五年圣会,斗兽台上,全场见证了:大将军之嫡女夏微凉一改废物头衔,斗转乾坤,一手狙灭凶兽巨蛇,强悍的技能,敏捷的身手,冷艳的气质,脱胎换骨的变化迷惑了多少人的眼睛。——————————————————她,柯瑾兰,身怀古武绝技,喜欢挑战极限运动,举手投足间散发着王者风范,虽是一介女流,却无人敢轻视。一次登山,遭遇雪崩命丧黄泉,魂穿古代,魂附在了落魄懦弱的千金之躯,改头换面,惊艳重生。她胆小懦弱?一个与大秦帝国位高权重的王爷斗的天崩地裂的女人,无能胆小从何说起?她丑陋不堪?当她步步生莲,妖娆之姿,倾世容颜展现之时,又是令多少男人女人为之疯狂嫉妒?…​片段一“不,休书我要收回来,你还是我的人!我的妃!”七王爷蔚迟明红着眼睛,他紧抓着夏微凉的冰凉的手,不甘的吼着!夏微凉冰冷着脸,嘲讽一笑,“可笑,七王爷你不会是想吃回头草吧?可惜~我不屑!”一把甩掉蔚紧抓着她手的蔚迟明,一脸嫌弃!“为何?微微,我错了,我真的错了,就不能给我一次机会吗?”蔚迟明暗自伤神,自言自语!突然,一个高大伟岸的身影出现,他紧抱着微凉不放,寒着俊脸,蔚迟寒薄唇轻启,“她,是我的妃!是我这辈子认定的女人!”片段二“蔚迟寒,我有话要对你说!”夏微凉枕在他结实的臂上,一脸正经样。“嗯。”他些许期待着。“很重要的事情!”还认真着。“嗯。”他微皱眉。“憋在我心里很久很久了。”“嗯。”他嘴角抽搐,寒着脸了。“今天我一定要说出来。”“夏微凉,你到底说…”“我爱你!”“…”蔚迟寒狂喜。“相公,等等,还有一件事!”“什么事?”“那个~”她别扭的把玩着手指!“说~”“我怀孕了!”她一副你懂的的表情!忍无可忍的某人,“夏微凉,你这个欠揍的女人!”
  • 网游之最终背叛

    网游之最终背叛

    这是一个游戏,虚拟程度达到99.99%的虚拟世界。我无意来的这里,我迷茫、无奈、绝望,死亡对我来说是一种解脱,但我不能死。生命的气息缠绕着我。黑暗的屏幕笼罩着我。疯狂的血液在沸腾。光明的力量正在爆发。你们厌恶我,害怕我,就因为我会给你们带来死亡,所以,你们就要——杀了我。可你们知不知道,死亡,才是生命新的开始,光明的背面即是黑暗。“你们不要怪我,为了……,我连女儿都已经舍弃了。”
  • 侠义神枪(下)

    侠义神枪(下)

    日寇近来加紧了对抗日武装的军事打击,疙瘩山几年来夹缝中偏安一隅的局面恐怕再难维持下去了。这几天,罗洪哲不断接到线报,日伪联合攻山的计划已经拟定,疙瘩山上空战云密布,山雨欲来。从目前的敌我双方态势看,山上的防务顶住百八十人的进攻是不成问题的,让罗洪哲不放心的是这一仗打胜了,下一仗咋办?谁能保证这支土队伍能胜不骄、败不馁?毕竟这原本就是一群见利忘义的“胡子”啊。让他烦心的还不止这些——可能是疙瘩山这几年来太顺了,方汉超竟渐渐生出骄横之气、懈怠之心。
  • 脱稿讲话

    脱稿讲话

    脱稿讲话是生活和职场中的必备技能,越来越多的人需要通过当众讲话来展现自己的表达力、说服力和领导风采。怎样才能扔掉那些让听众昏昏欲睡的陈词滥调、空话套话,讲得出彩呢?作者结合自己14年的培训经验,从心理突破、肢体语言、声音表达、内容构思和临场技巧几个方面,总结脱稿讲话的窍门和艺术,让你不仅在公众场合敢讲、能讲、会讲,而且讲得有趣、有料、有味,让每一次讲话都成为展现自我魅力和影响力的好时机。本书是一本专门为领导及职场精英量身定制的脱稿讲话实操手册,内容详实、案例生动,不仅能让你快乐学习脱稿讲话的技巧,更能有效助你快速提升脱稿讲话的能力和个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