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2000000012

第12章 上兵伐谋——正说《谋攻篇》(3)

[2]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意为能使敌人的“军”完整地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军”则略逊一筹。以下“全旅”、“破旅”,“全卒”、“破卒”,“全伍”、“破伍”等句,也是这一观点的不同表述。军,本义为驻屯,后来泛指军队,也是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此处当是后义。《周礼·地官·小司徒》:“五旅为师,五师为军。”郑玄注:“军,万二千五百人。”但春秋战国时各国军队编制不尽相同,故文献中“军”的编制人数也各有差异。

[3]全旅为上,破旅次之:旅,古代军队编制单位。通常以五百人为一旅。《左传·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杜预注:“五百人为旅。”

[4]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卒,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左传》杜预注:“百人为卒。”但春秋齐国之“卒”则为二百人。《管子·小匡》:“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

[5]伍:古代军队最基本的编制单位,《周礼·地官·乡大夫》:“五人为伍。”按,古代各种军队编制均是从伍法起源,如10人制的什,25人制的两,50人制的小戎或队,100人或200人的卒,都是从伍进上去的。伍可按前、中、后成“列”,也可按左、右、前、后、中成方阵。可见,“伍”是决定古代队形编制(阵法)的最基本要素。(参见李零:《吴孙子发微》,49页。)

[6]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善,好、高明之意。此句张预注曰:“战而能胜,必多杀伤,故曰非善。”

[7]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屈,屈服、降服,用作使动。张预注:“明赏罚,信号令,完器械,练士卒,暴其所长,使敌从风而靡,则为大善。”这是对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主张之实现条件及效果的妥切阐述。

故上兵伐谋[1],其次伐交[2],其次伐兵[3],其下攻城;攻城之法[4],为不得已[5]。修橹辒[6],具器械[7],三月而后成,距[8],又三月而后已[9]。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10],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11],此攻之灾也[12]。

【注释】

[1]上兵伐谋:上兵,上乘的用兵之法。张预注:“兵之上也。”伐,进攻、攻打。谋,谋略。伐谋,以谋略攻敌赢得胜利。此句意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谋略胜敌。梅尧臣注:“以智胜。”

[2]伐交:交,交合,两军对峙示威。曹操注:“将合也。”伐交,在两军阵势已列,战衅将开之际,向敌显示己方的严整军容、强大实力,震慑对手,吓阻敌人,从而使敌人丧失斗志和信心,被迫退兵或无奈投降。即所谓“以威胜”(梅尧臣注)。

[3]伐兵:通过军队间交锋一决胜负。兵,此处指进行野战。梅尧臣注云:“以力胜。”

[4]法:途径、手段的意思。

[5]为不得已:言实出无奈而为之。

[6]修橹辒:制造大盾和攻城的四轮大车。修,制作、建造,曹操注:“治也。”橹,曹操注:“大楯也”,即藤革等材料制成的大盾牌。一说,橹即“楼橹”,一种攻城用的器具。 辒,攻城用的四轮大车,用大木制成,外蒙生牛皮,可以容纳兵士十余人。杜牧注:“排大木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以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木石所不能伤。”

[7]具器械:准备攻城用的各种器械。具,准备,《左传·隐公元年》:“缮甲兵,具卒乘。”器械,曹操注:“机关攻守之总名,飞楼、云梯之属。”

[8]距 :为攻城做准备而堆积的高出城墙的土山。曹操注:“距者, 土积高而前,以附其城。”距,依杨丙安《孙子会笺》说,“距”与“拒”相通,皆有“备”、“治”之义,故可理解为准备。 ,小土山。武经本作“堙”,义同。

[9]已:完成、竣工之意。

[10]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胜,克制、制服。《国语·晋语四》:“尊明胜患,智也。”忿,愤懑、恼怒。蚁附之,指驱使士兵像蚂蚁一般爬梯攻城。

[11]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士,士卒。杀士三分之一,言使三分之一的士卒被杀。拔,攻占城邑或军事据点。曹操注:“将忿不得攻器成,而使士卒缘城而上,如蚁之缘墙,必杀伤士卒也。”

[12]此攻之灾也:攻,此处特指攻城。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1],拔人之城而非攻也[2],毁人之国而非久也[3]。必以全争于天下[4],故兵不顿而利可全[5],此谋攻之法也[6]。

【注释】

[1]屈人之兵而非战也:言不采用直接交战的办法而迫使敌人屈服。张预注:“或破其计,或败其交,或绝其粮,或断其路,则可不战而服之。”

[2]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意为夺取敌人的城池而不靠硬攻的办法。

[3]毁人之国而非久也:非久,不旷日持久。指灭亡敌人之国而无须旷日持久。曹操注:“毁灭人国不久露师也。”

[4]必以全争于天下:全,即上言“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之“全”。此句意为一定要根据全胜的战略争胜于天下。

[5]故兵不顿而利可全:顿,同“钝”,指疲惫、受挫折。利,利益。全,保全、万全。

[6]此谋攻之法也: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最高原则。法,原则、宗旨。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1],五则攻之[2],倍则分之[3],敌则能战之[4],少则能逃之[5],不若则能避之[6]。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7]。

【注释】

[1]十则围之:兵力十倍于敌就包围敌人。曹操注:“以十敌一,则围之。”

[2]五则攻之:兵力五倍于敌就主动向它发起进攻。

[3]倍则分之:倍,加倍。分,分散。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造成局部上的更大优势。

[4]敌则能战之:敌,《尔雅·释诂》:“匹也”,指兵力相等,势均力敌。《战国策·秦五》:“四国之兵敌。”高诱注:“强弱等也。”能,乃、则的意思,此处与“则”合用,以加重语气。此句言如果敌我力量相当,则当敢于抗击、对峙。

[5]少则能逃之:少,兵力少。逃,退却、躲避。

[6]不若则能避之:不若,不如;指实际力量不如敌人。

[7]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小敌,弱小的军队。之,若、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楚之无恶,除备而盟。”坚,坚定、强硬,此处指固守硬拼。大敌,强大的敌军。擒,捉拿,此处指俘虏。此句通常的解释是小不能够勉强敌大。李筌注:“小敌不量力而坚战者,必为大敌所擒也。”但亦有人认为,此句可释为:小的对手如果能集中兵力,即使大的对手也可擒获(《吴孙子发微》)。

夫将者,国之辅也[1],辅周则国必强[2],辅隙则国必弱[3]。

【注释】

[1]国之辅也:国,指国君。辅,原意为辅木,《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孔颖达疏:“盖辅车一处分为二名耳,辅为外表,车为内骨,故云相依也。”这里引申为辅助、佐辅。

[2]辅周则国必强:言辅助周密、相依无间国家就强盛。周,周密。

[3]辅隙则国必弱:辅助有缺陷则国家必弱。隙,缝隙,此处指有缺陷、不周全。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1]: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2],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3]。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4],则军士惑矣[5]。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6],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7]。

【注释】

[1]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患,危害、贻害。三,指三类情况、三种做法。

[2]谓之进:谓,告诉。此处是命令的意思。《诗·小雅·出车》:“自天子所,谓我来矣。”郑玄笺曰:“以王命召己,将使为将帅也。”可资参证。谓之进,犹言“使(命令)之进”。

[3]是谓縻军:这叫做束缚军队。縻,束缚、羁縻。

[4]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梅尧臣注曰:“不知治军之务而参其政。”三军,泛指军队。周时一些大的诸侯国设三军,有的为上、中、下三军,有的为左、中、右三军。同,共。此处是参与、干预、干涉的意思。政,政务。这里专指军队的行政事务。

[5]军士惑矣:军士,指军队的吏卒。惑,迷惑、困惑。

[6]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此句意谓不知军队行动的权变灵活性质,而直接干预军队的指挥。权,权变、机动。任,指挥、统率。《左传·僖公十五年》:“重怒难任。”杜预注:“任,当也。”

[7]是谓乱军引胜:梅尧臣注曰:“自乱其军,自去其胜。”最合文意。乱军,扰乱军队。引,去、却、失的意思。《礼记·玉藻》“引而去”,郑玄注:“引,郤也。”“郤”同“却”。引胜,即却胜。一说“引”为引导、导致之意,引胜即导致敌人胜利。此说虽可通,但孙子此处实就己方军情发议,故应以前说为善。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1];上下同欲者胜[2];以虞待不虞者胜[3];将能而君不御者胜[4]。此五者,知胜之道也[5]。

【注释】

[1]识众寡之用者胜:能善于根据双方兵力对比情况而采取正确战法,就可以取胜。众寡,指兵力多少。

[2]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心协力的能够获胜。同欲,意愿一致,指齐心协力。

[3]以虞待不虞者胜:自己有准备对付没有准备之敌则能得胜。虞,有准备、有戒备。

[4]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能够获胜。杜佑注:“将既精能晓练兵势,君能专任事不从中御。”能,贤能、有才能。御,原意为驾驭,这里指牵制、制约。

[5]知胜之道也:认识、把握胜利的规律。道,规律、方法。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1];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2];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1]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孟氏注曰:“审知彼己强弱之势,虽百战,实无危殆。”殆,危险。

[2]一胜一负:杜佑注:“胜负各半。”指无必胜之把握。

【译文】

孙子说:一般的战争指导法则是,使敌国举国降服为上策,而击破敌国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军”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击溃敌人的“军”就略逊一筹;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打垮敌人的“旅”就略逊一筹;使敌人的“卒”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击败敌人的“卒”就略逊一筹;使敌人的“伍”完整地降服为上策,而击败敌人的“伍”就略逊一筹。因此,百战百胜,并不就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这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用兵的上策是运用谋略战胜敌人,其次是用兵威慑服敌人,再次是击败敌人的军队,下策就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的做法实出于迫不得已。制造攻城的大盾和四轮大车,准备攻城的器械,要费时数月才能完成;而构筑用于攻城的土山,又要花费几个月时间才能竣工。将帅克制不住自己愤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结果士卒损失了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仍旧未能攻克。这就是攻城所带来的灾难。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交战,攻占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靠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方略争胜于天下。所以,自己的军队不至于疲惫受挫,而胜利却能够圆满实现,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原则。

用兵的原则是,拥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拥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拥有两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兵力与敌相等就要努力抗击敌人,兵力少于敌人就要实施退却,兵力弱于敌人就要避免决战。所以,弱小的军队如果一味坚守硬拼,就势必沦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将帅是国君的辅佐。辅助周密,国家就一定强盛;辅助有缺陷,国家就一定衰弱。

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以下三种:不了解军队不能前进而硬使军队前进,不了解军队不能后退而硬令军队后退,这叫做束缚军队。不了解军队的内部事务,而去干预军队的行政,就会使得将士迷惑;不懂得作战上的权宜机变,而去干涉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得将士产生疑虑。军队既迷惑又存有疑虑,那么诸侯列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就随之降临了。这就叫做自乱其军,自寻败亡。

预知胜利的情况共有五种:知道可以同敌人打或不可以同敌人打的,能够胜利;了解多兵和少兵的不同用法的,能够胜利;全军上下意愿一致的,能够胜利;以有备之己对付无备之敌的,能够胜利;将帅有才能而国君不加掣肘的,能够胜利。凡此五项,就是预知胜负的方法。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那么打上百仗都不会有任何危险;虽不了解敌人,但却了解自己,那么,有时能胜利,有时会失败;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都必然会有危险。

同类推荐
  • 你不了解的抗美援朝战争

    你不了解的抗美援朝战争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少将齐德学教授倾力打造!总结多年抗美援朝战史研究成果,深入分析前苏联解密军事档案以及美、韩战史数据。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各个细节。大到出兵决策、战役策略,小到数据勘误、武器分析,该书都以详实可靠的文字、珍贵的历史图片,给读者还原一个全景、清晰的战争画卷,可以说是一部抗美援朝战史百科。
  • 解放延安

    解放延安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延安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谍殇之山河破碎

    谍殇之山河破碎

    民国28年全民抗日烽火连天,军统秘书刘泽之阴差阳错下,救了汪伪汉奸集团特务头目,于是,顺水推舟卧底汪伪政权。逐日计划、刺杀日本高官、营救战友、黄金大劫案,国军特工与日本间谍、汉奸之间展开了生死搏杀!
  • 谍探

    谍探

    朱然回国后在《申闻》报社做记者,因为采访报道卷入了一场凶案当中。随着他和法租界巡捕房华人探长胡峥调查的深入,才发现这背后竟然牵扯到潜藏在租界里的间谍。他这才意识到看似平静的上海滩已经暗流涌动,成了各国情报人员和爱国志士们交锋的战场。朱然也投身激流之中,开始了自己的多面人生……
  • 抗日之痞子将军

    抗日之痞子将军

    鬼子说他太阴险,国军说他太叛逆,百姓说这人挺凶的……
热门推荐
  • 落梅染色花入云

    落梅染色花入云

    “终于我们也迎来了花团锦簇,灯彩佳话。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
  • 战神崛起

    战神崛起

    十五年前,一场大火焚烧了整个圣骑森林,圣与魔的对决在此同归于尽,然而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场浩劫的开始……来自地球的少年,踏上这片神秘的未知领域,通过一系列事情后,他得知“能力”这个奇异能量的存在,随之他进入了“超学院”,结识了一个又一个古灵精怪的朋友,和一位又一位怪物老师,生活十分的欢乐。然而,黑暗中的挑战悄然苏醒,强大的暴风雨正在形成……
  • 攻心话术

    攻心话术

    话术和生活息息相关。利润不是销售出来的,是谈判桌上谈出来的。例如:当客户为难你的时候,你要利用交换的原则,来快速反应,组织你的语言,客户提出:“帮我免费送货吧。”你可以笑笑说:“可以,如果您能再帮我介绍一个新客户。”如此一来,为难的人还是你吗?
  • 安静的美国人

    安静的美国人

    这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成长的文学巨作,被《纽约时报》誉为“每个记者都应该人手一本”的著作。两度改编成电影。2002年版由迈克尔·凯恩主演,获得奥斯卡、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多项提名。如果你无法逃避你不喜欢的,那就试着去勇敢面对。本书是格林对政治、战争、爱情的探讨,讲述了一个天真无知的理想主义者的破灭,一个渴望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的抉择。如果你无法逃避你不喜欢的,那就试着去勇敢面对。二战结束后,性格安静的美国人派尔来到越南,与英国战地记者福勒结识,并喜欢上了福勒的情人凤。与此同时,派尔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惜制造多起恐怖事件。在得知派尔的疯狂行动后,原本想置身事外的福勒被迫卷入了这场战争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青烟或白雾

    青烟或白雾

    该书为赵德发“农民三部曲”的第三部,先后获第五届山东省精品工程奖,首届齐鲁文学奖等。小说讲述了传统农民想让自己的子弟做官出仕以改变面朝黄土北朝天的命运的故事。小说展现了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农民改变自身命运的强烈愿望,让读者再次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农民问题的深沉思考和驾驭长篇小说的非凡功力。
  • 宋朝探花郎

    宋朝探花郎

    刘安穿越了。这位堪称史上最幸运的穿越者,汴梁及至天下最英俊的探花,与名门嫡女婚约在身。可很快,刘安发现自己不快乐。弱宋天天跪,跪党项、跪契丹,跪到弱宋只剩下钱了。提到钱,刘安更不快乐。刘安听说:宋朝发俸禄竟然是直接发给夫人的,夫人掌家管账,零花钱定项支出,精准到文。又听说,武勋世家的潘六姑娘,可以手撕街痞。刘安表示,穿越好可怕。
  • 重生之云妨

    重生之云妨

    五年感情抵不过他人一朝介入,弱水三千也不过是一场空谈。云妨死在一场没有萧容的雨夜里,却没想到重生在了自己十四岁的时候,这一世,她只想安稳地度过,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然而事与愿违,那个最想避开的人,却总是屡屡出现在她的周围……
  • Arcanum 101

    Arcanum 101

    Fifteen-year-old Tomas Torres, the son of an immigrant family who are just barely making it, gets picked up by the police for doing some work for the local padrone (collector). For this work, Tomas has made $1000 a week, a lot of money by anyone's count. But what is the work? What is Tomas arrested for? Arson, but arson that cannot be explained. Tomas has a most unusual gift: he is a fire-starter--he can start fires with sheer force of will that flame from the tips of his fingers. More, he can will fireballs to hurl at his enemies or opponents, and he can incinerate any evidence. But the courts decide they have enough to convict young Tomas and send him off to a school (which Tomas believes to be a kind of jail): St. Rhiannon's School for the Gifted and Exceptional Student.
  • 混在超神学院的影子

    混在超神学院的影子

    【新书《超神学院中的破坏神》发布,请大家支持】阴影是我的外衣,阳光是我的掩饰,到处都是跨星际战争,神体多如狗,危险度极高的超神学院中。陶然,一个穿越过多个世界,却又惨死早原世界主角手中的青年,这次决定夹紧尾巴重新做人,做一个隐藏在阴影中的影子,无声无息,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