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2400000007

第7章 康有为与理学的交涉(5)

更有意思的是,康有为在这篇短文的最后,又站在李侗的立场上批评了刘宗周:“刘念台矫王学之流弊,以慎独言未发,反以先儒看气象为落边际,尚未知诚意正心之序,而已忘延平先言慎独,然后及中和之说也。盖濂溪主静之说,为圣学之门者,皆出于《中庸》,终无以易,而为训诂之学者,亦终难以佛学攻之矣。”(同上书,308页。)康有为批评刘宗周大概是因为刘宗周在评论朱子的中和说时提出过对周敦颐的批评:“然较濂溪为少落边际”,又在许朱子善学濂溪时提到主静一路的工夫可能有的流弊:“夫主静一语,单提直入,惟许濂溪自开门户,而后人往往从依傍而入,其流弊便不可言。幸而得,一如短贩然,本薄利奢,叩其中藏,可尽也。朱子不轻信师傅,而必远洵伊洛以折衷之,而后有以要其至,乃所为善学濂溪者。”(黄宗羲:《宋元学案》第二册,1508页。)但康有为的批评也表明他在主静的问题上其实是倾向于宋学中周、程、杨、罗、李、朱一系的观点,而对属于陆、王一系的刘宗周以慎独为宗旨的工夫论颇有看法,尽管他已经提到刘宗周的工夫论正是为了“矫王学之流弊”。此外,还有一点不能忽略的是,康有为德育方面的教学纲领中除了“主静出倪,养心不动”的目次之外,还有承自朱次琦的“变化气质,检摄威仪”的目次。而在万木草堂讲到“变化气质”时,康有为恰是批评陆九渊一系不讲变化气质:“孟子不甚讲礼,不甚讲变化气质,专说扩充,专言心学,细针密缕,工夫尚少,与陆子相近。故陆子弟子某云:‘今日闻道,明日便饮酒骂人。’不讲变化气质之故。惟孔子则以中和耳。”(《康有为全集》第二集,248页。)很显然,源自朱次琦的“变化气质、检摄威仪”这一教学要目在理学渊源上应当归于朱子而非陆、王。综上所述,康有为在工夫问题上的进路还是以朱学为主,兼采陆、王,其背后的理据是他所谓的“朱学能包陆学,陆学可补朱学”。与乃师朱次琦相比,虽然其中陆、王心学的成分可能多了点,但以朱学为主的基本结构没有变。这是仅就工夫问题而言。前已述及,康有为曾说“义理即德行”,这当然是在重述宋明理学的主张。不过,在康有为的思想里,虽然在德行工夫上多承宋明儒的进路,但在义理解释上却与宋明儒大不相同。众所周知,天理是宋明儒学宇宙论的核心概念。康有为则很少使用天理的概念,相反,在宇宙论的问题上他是以元气为核心概念,可以说比较倾向于汉儒的宇宙论。(在作于1886年的《康子内外篇》中,康有为谈到他对天理的理解:“夫万物之故,皆有所以然之理,天固与之具,自为调护,自为扶持。……学也者,穷物理之所以然,裁成辅相,人理之当然而已。然当然之理未易言也。内外有定而无定,方圆、阴阳、有无、虚实、消长,相倚者也,犹圣人之与佛也。义理有定而无定,经权、仁义、公私、人我、礼智,相倚者也,犹中国之与泰西也。”(《康有为全集》第一集,100页)要之仍在于以气之阴阳说天理,所谓“天地之理,惟有阴阳之义无不尽也”(同上书,103页)。又有“理出于智,诸圣人之所积为”的论说:“天地之气,存于庶物,人能采物之美者而服食之,始尚愚也同,一、二圣人少补其灵明,而智生矣。合万亿人之脑,而智日生,合亿万世之人之脑,而智日益生,于是理出焉。若夫今人于野番,其为愚,亦与禽兽无几何,虽智且不能言,而何有于万物哉?故理者,诸圣人所积为也。”(同上书,111页))《万木草堂口说》中说:“《易》:‘大哉乾元,乃统天。’《春秋》以元统天。元即气也,有气自有运转,自有力。”(《康有为全集》第二集,149页。)又说:“孔子以元统天”,“天本元气而成,人得元气而生”,“元即太极”(同上书,205页。)。康有为也曾明确地以他的元气论批评朱子的理在气前说:“凡物皆始于气,既有气,然后有理。生人生物者,气也。所以能生人生物者,理也。人日在气中而不知,犹鱼日在水中而不知也。朱子以为理在气之前,其说非。”(同上书,133页。)性的问题是宋明儒学非常重要的思想内容,且与工夫问题密切相关。康有为在性的问题上的理解也与宋明诸儒非常不同,而是基本认同汉儒之说。《康子内外篇》中有《爱恶篇》论及性情问题,可以代表康有为早年的看法。其要点是以爱恶之情说仁义(“夫仁之与爱,义之与恶,何异之有”),进而提出仁义“非性也,习也”的看法(“今之所谓仁义者,积人事为之,差近于习,而非所谓性也”),从而论证性“无所谓善恶”的主张。(参见《康有为全集》第一集,101页。)在此篇中,康有为也评判了各种论性情善恶的思想,即以告子论性“在诸儒中盖近理矣”,而批评孟、荀、杨、韩、程、朱为“皆不知性情者也”:“不知爱恶、仁义无异于是,天下以性情言善恶者纷纷矣。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杨子言善恶混,韩子强为之说曰三品,程、朱则以性为本善,其恶者情也,皆不知性情者也。”(参见《康有为全集》第一集,101页。)1891年康有为与朱一新曾“剧谈彻夜”,论及性的问题,而两人的观点“终以不合”。此后,朱一新专门有论性书给康有为,而康有为又有答书。从两人的书信看,朱一新基本上笃守宋儒的看法,主孟子的性善论而批评荀子的性恶论和董仲舒的性三品论。朱一新对性恶论的批评主要关切于美德的存有论根基。在引用了《系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等经典中论性之语后,他质问道:“若人性本恶,则亦何理之可穷,何道之可修,何性之可率?而天之所以与我者,惟是凶恶顽嚣之物,吾当蔑性之不遑,怨天之不暇,仲尼何必复知天命?文王何必纯亦不已,而与此专生恶物之天合德也?且《系辞》所谓穷理者,将穷极凶恶而后可以尽性至命乎?”(朱一新:《朱侍御答康长孺论性书》,见《康有为全集》第一集,331~332页。)他又以人禽之别、性同习异等观点进一步说明性善论的正确性:“吾未闻枭獍在前,犬羊在后,而儒生可持一卷之书以格之,圣王可持五礼之制以化之也。此无他,其性与人殊也。惟人则不然,有物必有则,有气质必有义理,有父子必有慈爱,有君臣必有等威,放诸东海而准,放诸西海而准。瑶僮之悍族,貊貐之野人,其俗与人异,其君臣、父子未尝不与人同。其同焉者,性也;其异焉者,习也;其失本心而至于几希禽兽者,习也,非性也。”(《康有为全集》第一集,332页。)针对康有为认为孟子性善论导致“任性而废学”的批评,朱一新反驳说:“四端贵乎扩充,夜气在乎存养,《孟子》七篇多言审端致力之事,曷尝任性而废学哉?”(《康有为全集》第一集,332页。)对于荀子和董仲舒的性论,朱一新的批评也是直指要点:“圣人不授权于气质,而必以善归诸性,故质有善有恶,情有善有恶,欲有善有恶,惟性也有善而无恶。彼荀卿者,盖以情为性,昧乎性之本原,而又好为立异,不自知其言之过当者也。”(《康有为全集》第一集,332页。)“天道无不善,则禀乎天以为性者,安有不善?董子但知善出于性,而不知性实出于善。”(同上书,333页。)康有为在答书中则以“性者生之质”的训诂亮明自己以气质论性的立场,并坦承自己对性的看法有取于告子而同情荀子:“《论语》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正惟性者生之质,人皆具一气质,故相近。圣人从其气质中别之曰,若者为义理,若者非义理,于是习圣人之道者,则日近于圣人,不习圣人之道者,则日远而入于恶人。告子曰‘生之谓性’,即性者生之质之谓;‘食色,性也’,即圣人从其食色中指出善恶之谓。故仆有取焉。荀子之与孟子辨者,其言曰:‘今人之性,生而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是荀子之与孟子辨者,盖深恐人之任性而废学,而所谓性恶者,以质朴之粗恶言之,非善恶之恶也。是荀子之言,未见有悖于圣言者也。”(康有为:《答朱蓉生先生书》,见《康有为全集》第一集,330页。)进而他又批评孟子的性善论,认为孟子对于人禽之别缺乏正确的理解:“孟子之言性善,以人之性善于禽兽者为善,而不知人之异于禽兽者,知觉也,非善也。孟子又以孩提之良知良能为证,而不知此亦知觉也,与善恶无与也。”(《康有为全集》第一集,330页。)

同类推荐
  • 重读《周易》智慧

    重读《周易》智慧

    解读周易古经,开发先贤智慧!继承优秀传统,光大中华文化!《重读周易智慧》从对中华元典——《周易》的认识入手,集中介绍了《周易》中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发明创造、彰往察来、循序渐进、革故鼎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哲理。《重读周易智慧》作者刘明武从微小处入手,阐发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具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是当今人们认识中华文化、学习中华经典时的入门之书。
  •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有一种智慧叫包容

    本书详细阐释了包容这一人生大智慧的深刻内涵,及其在为人处世、婚姻家庭、成就事业、面对成败、化解苦难等方面的广泛运用。阅读本书,你将明白:包容是灵活处世的哲学,是审时度势的大智慧,是成熟人生的自我完善。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

    本书以生态危机为切入点,从人与自然、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社会主义与生态危机的多维角度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在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方法论的发展(重构)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及其方法论进行了评析。
  • 儒家信仰之道

    儒家信仰之道

    上古至西周时期是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的变迁及哲学思想的产生,为儒家及诸子百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成为儒家和诸子百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知识分子的背叛

    知识分子的背叛

    《知识分子的背叛》是法国哲学家朱利安·班达的代表作,也是一本专门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世界名著。全书四章,集中讨论了“政治的时代”、“政治激情的本质”和“知识分子的背叛”等三大问题。这本书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因西方知识分子背叛“永恒的原则”去侍奉政治党派那些伪神,从谴责的角度重新估价他们这一倾向。他所谴责的那些背弃永恒真理的人,主要指法西斯分子。班达认为,知识分子首先应当忠于真理,否则知识分子生活的独立自主性便会被毁坏。
  • 顾小姐的万里星河

    顾小姐的万里星河

    某天,顾小姐问陆先生“老公,你有几个前女友呀?”直男陆先生回答“一个。”当天晚上陆先生只好独守空闺了。某天,顾小姐问陆先生“老公,我和你前女友,你最爱谁?”陆先生回答“你。”顾小姐“你说你最爱我,你竟然不是只爱我。”当天晚上陆先生又一次独守空闺了。……顾小姐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人,可惜这个人不是陆大总裁。陆大总裁对顾小姐一见钟情,可惜顾小姐总认为他是见色起意。……可咸可甜拥有双重人格的顾小姐和腹黑闷骚缺乏安全感的陆大总裁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点个加入书架,我们一起看看吧。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帝召唤法则

    大帝召唤法则

    为帝者,当为天下苍生,朕!在此立下誓言,必不负之。
  • 易道天书

    易道天书

    买半打啤酒居然送了本修行的天书?这不叫运气,而叫命运!从买酒的那天起,毕业不久的青年杨林森,便从此踏上了追逐远方的道路。可是,远方有什么呢?事业?金钱?美女?权力?不!这些绝不会成为他的目标,因为它们只不过是迈向远方时,沿途连绵不绝的风景罢了……如果你在找一个幽默、感动、励志、热血,还充满了人生感悟的故事……没错,请点开它,让我们一同进入那真实而奇幻的世界吧!
  •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

    穿越战国之神级系统

    战国时代,是中华文明的根源。穿越战国,齐国太子,神级系统,无所不能。战国的转折点来自于他,改兵制,握兵权,废贵族,谋发展,新科技,扫文盲,举兵灭国,统一中原我为帝!结束了吗?没有!灭匈奴,平百越,战罗马,一统全球我为王!蓝星科技,灿烂辉煌在战国,宇宙文明新方向!最新签约新书《诸界最强搬运工》正在火热连载,欢迎大家收藏阅读。
  • 只想修个仙

    只想修个仙

    修仙界中的一个小散修,苦心修炼,在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后,慢慢登上巅峰
  • 重生之暗夜传说

    重生之暗夜传说

    剑之圣魔武士江淮,携带大量魔兽知识和精湛无双的剑术,重回少年之身。暗夜大陆史上第一位近战法师、魔兽图鉴、剑术大师、五大族统帅……他历经一世的失败,两世的荣光,只为在最后那一刻,劈出那一剑。是暗夜永存,还是曙光乍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凌贝贝的米虫生活

    凌贝贝的米虫生活

    红莲国一向不喜好女人的妖孽王爷,却破天荒的将她养在身边,疼进了骨子里。她赌气要离家出走,却被那妖孽拦住讨债:“本王的出浴图都叫你卖遍了整个莲都,你得负责……”某女不满:“让我负责也行,你得说你是因为什么看上我的!”某王爷妖孽一笑:“因为你傻。”某女闻言暴怒,正要发飙之时某妖孽又开口了:“但本王就是喜欢你这种有点傻,脑子不好使的,嗯……很好养活……”(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