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400000024

第24章 歌唱自然的诗人

五世纪以下,老庄的自然主义的思想已和外来的佛教思想混合了;士大夫往往轻视世务,寄意于人事之外;虽不能出家,而往往自命为超出尘世。于是在文学的方面有“山水”一派出现。刘勰所谓“宋初文咏,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即是指这种趋势。代表这种趋势的,在五世纪有两个人:陶潜与谢灵运。陶潜生在民间,做了几回小官,仍旧回到民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所以他更能赏识自然界的真美,所以他歌唱“自然”,都不费气力,轻描淡写,便成佳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后来他的诗影响了无数诗人,成为“自然诗人”的大宗。谢灵运也歌唱自然界的景物,但他中骈俪文学的毒太深了,用骈偶句子来描写山水,偶然也有一两句好句子,然而“自然”是不能硬割成对偶句的,所以谢灵运一派的诗只留给后人一些很坏的影响,叫人作不自然的诗来歌唱自然。

七八世纪是个浪漫时代,文学的风尚很明显的表现种种浪漫的倾向。酒店里狂歌痛饮,在醉乡里过日子,这是一方面。放浪江湖,隐居山林,寄情于山水,这也是很时髦的一方面。如王绩,在官时便是酒鬼,回乡去也只是一个酒狂的隐士。如贺知章,在长安市上作酒狂作的厌倦了,便自请度为道士,回到镜湖边作隐士去。烂醉狂歌与登山临水同是这个解放时代的人生观的表现。故我们在这一章里叙述这时代的几个歌唱自然的诗人。

孟浩然,襄阳人,隐居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长安,应进士,不第,仍回到襄阳。张九龄镇荆州,请他为从事,同他唱和。他死在开元之末,约当740年。

孟浩然的诗有意学陶潜,而不能摆脱律诗的势力,故稍近于谢灵运。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问关久沉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喜相得,毕景共谈笑。暝还高窗昏,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夜归鹿门山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我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奉佛禅诵,弹琴赋诗,故他晚年的诗多吟咏山水之作。他的朋友裴迪、储光羲同他往来唱和,都是吟咏自然的诗人。《旧唐书》说王维“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这可见他们竟是自觉的作这种田园诗了。我们把这几个人叫做“辋川派的自然诗人”。

王维的诗:

偶然作 六首之一

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自从弃官来,家贫不能有。

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

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

奋衣野田中,今日嗟无负!兀傲迷东西,蓑笠不能守。

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

答张五弟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只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桐川集 二十首之二

鹿 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 里 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裴迪是关中人,《旧唐书》说他是王维的“道友”。他后来做官,做过蜀州刺史。他的诗也收在《辋川集》里,我们选一首:

宫 槐 陌

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

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储光羲,兖州人,也是王维的朋友;后来做到监察御史。我们选他的诗一首:

田家即事

蒲叶日已长,荇花日已滋。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

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

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

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

李白的诗也很多歌咏自然的。他是个山林隐士,爱自由自适,足迹游遍许多名山,故有许多吟咏山水之作。他的天才高,见解也高,真能欣赏自然的美,而文笔又恣肆自由,不受骈偶体的束缚,故他的成绩往往比那一班有意作山水诗的人更好。

山中问答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自 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

醉起步溪月,乌还人亦稀。

春日醉起言志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元结,字次山,河南人,生于开元十一年(723年),死于大历七年(772年)。他是个留心时务的人,做过几任官;代宗时,他做道州刺史,政治的成绩很好,为当时的一个循吏。他的诗文里颇多关心社会状况的作品,虽天才不及杜甫,而用意颇像他(参看下章)。他又是个爱山水的人,意态闲适,能用很朴素的语言描写他对于自然的欣赏。

招孟武昌

漫叟(元结自号)作《退谷铭》,指曰:“干进之客不能游之。”作《桮湖铭),指曰:“为人厌者,勿泛桮湖。”孟士源尝黜官,无情干进;在武昌不为人厌,可游退谷,可泛桮湖,故作诗招之。

风霜枯万物,退谷如春时。穷冬涸江湖,桮湖澄清漪。

湖尽到谷口,单船近阶墀。湖中更何好?坐见大江水;

欹石为水涯,半山在湖里。谷口更何好?绝壑流寒泉,

松桂荫茅舍,白云生坐边。武昌不干进,武昌人不厌。

退谷正可游,桮湖任来泛。湖上有水鸟,见人不飞鸣。

谷口有山兽,往往随人行。莫将车马来,令我鸟兽惊。

夜宴石鱼湖作

风霜虽惨然,出游熙天晴。登临日暮归,置酒湖上亭。

高烛照泉深,光华溢轩。如见海底日,曈曈始欲生。

夜寒闭窗户,石溜何清冷!若在深洞中,半崖闻水声。

醉人疑舫影,呼指递相惊。何故有双鱼,随吾酒舫行?

醉昏能诞语,劝醉能忘情。坐无拘忌人,勿限醉与醒。

石鱼湖上作

吾爱石鱼湖,石鱼在湖里;鱼背有酒樽,绕鱼是湖水。

儿童作小舫,载酒胜一杯;座中令酒舫,空去复满来。

湖岸多欹石,石下流寒泉;醉中一盥漱,快意无比焉。

金玉吾不须,轩冕吾不爱;且欲坐湖畔,石鱼长相对。

无为洞口作

无为洞口春水满,无为洞傍春云白。

爱此蜘蹰不能去,令人悔作衣冠客。

洞傍山僧皆学禅,无求无欲亦忘年。

欲问其心不能问,我到山中得无闷。

说洄溪,招退者

长松亭亭满四山,山间乳窦流清泉。

洄溪正在此山里,乳水松膏常灌田。

松膏乳水田肥良,稻苗如蒲米粒长。

糜色如珈玉液酒,酒熟犹闻松节香。

溪边老翁年几许?长男头白孙嫁女。

问言只食松田米,无药无方向人语。

浯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温。

屠苏宜在水中石,洄溪一曲自当门。

吾今欲作洄溪翁,谁能住我舍西东?

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

以上不过是略举几个歌唱自然的诗人,表示当时的一种趋势。中国的思想界经过佛教大侵入的震惊之后,己渐渐恢复了原来的镇定,仍旧继续东汉魏晋以来的自然主义的趋势,承认自然的宇宙论与适性的人生观。禅宗的运动与道教中的智识分子都是朝着这方向上走的。在这个空气里,隐逸之士遂成了社会上的高贵阶级。聪明的人便不去应科第,却去隐居山林,做个隐士。隐士的名气大了,自然有州郡的推荐,朝廷的征辟;即使不得征召,而隐士的地位很高,仍不失社会的崇敬。《唐书·卢藏用传》有一个故事说的最妙:

司马承祯尝召至阙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山曰:“此中大有佳处。”承祯徐曰:“以仆观之,仕宦之捷径耳。”

司马承祯是个真隐士;卢藏用早年隐居少室终南两山,时人称为“随驾隐士”,后来被征辟,依附权贵,做到大官,故不免受司马承祯的讥诮。这个故事可以使我们知道当日隐逸的风气的社会背景。思想所趋,社会所重,自然产生了这种隐逸的文学,歌颂田园的生活,赞美山水的可爱,鼓吹那乐天安命,适性自然的人生观。人人都自命陶渊明、谢灵运,其中固然有真能欣赏自然界的真美的,但其中有许多作品终不免使人感觉有点做作,有点不自然。例如王维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在我们看来,便近于做作,远不如陶潜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天天狂饮烂醉,固不是自然;对着竹子弹琴长啸,也算不得自然,都不过一种做作而已。

但这个崇拜自然的风气究竟有点解放的功用,因为对着竹子弹琴长啸,究竟稍胜于夹在伶人队里唱《郁轮袍》去巴结公主贵人罢?在文学史上,崇拜自然的风气产生了一个陶潜,而陶潜的诗影响了千余年歌咏田园山水的诗人。其间虽然也有用那不自然的律体来歌唱自然的,然而王维、孟浩然的律诗也都显出一点解放的趋势,使律诗倾向白话化。这个倾向,经过杜甫、白居易的手里,到了晚唐便更显明了,律诗几乎全部白话化了。

同类推荐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与群山一起聆听

    与群山一起聆听

    《与群山一起聆听》是中国当代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彝族诗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的诗歌对话集,收入作者与中外知名诗人、媒体人关于诗歌的对话25篇,其中,与苏联、俄罗斯著名诗人叶夫图申科的长篇对谈,与美国原住民诗人西蒙·欧迪斯的对话、与匈牙利著名诗人拉茨·彼特的对话,及答罗马尼亚《当代人杂志》的提问等篇,均曾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具有丰富的信息量、深刻独到的思考和诗学的启示意义。
  •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爱情是贯穿始终的主旨,而至始至终推动它的,是一种对与生俱来的美好事物的祈盼或告白,如同《小王子》一样,充满爱和同情心,它能让人慢下来静静地看,用眼睛看,让身体放松,或干脆站起来哭一场。
  • 此高洪波非彼高洪波(外七篇)

    此高洪波非彼高洪波(外七篇)

    在足球还给国人一点希望的时候,我知道国安队有个小眼睛球星高洪波。后来,机缘巧合,又碰上了另一个高洪波。在八十年代末的一次文学界活动中,《当代》杂志的汪兆骞兄向我“严重”介绍了时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的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高洪波。九十年代中期我到中国作协给《作家通讯》主编高伟送稿,正赶上时任创联部主任的高洪波在他办公室,高洪波顺口夸奖了我写的几篇文章。那时我在医疗卫生行业报当记者,白天为人道主义奋斗,晚上就做一枕黄梁文学梦。一个月后,我试探着给高洪波打电话询问可否推荐我到《文艺报》当记者,也好名正言顺地当当文学青年。他说:可以啊,总编郑伯农是我多年的老领导、老棋友。
  • 大家小书:好诗不厌百回读

    大家小书:好诗不厌百回读

    当代国学大家袁行霈先生是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丛书的编委会主席,《好诗不厌百回读》是袁行霈先生诗词赏析的小集。本书集合了袁行霈先生对自《诗经》至《纳兰词》,五十首古典名篇的精彩赏析,旨趣高雅,言语亲切,非常切合“大家小书”的意旨。
热门推荐
  • 崩坏世界的新生律者

    崩坏世界的新生律者

    PS:【综漫】,即便不懂崩坏也可以看的懂【大概吧】崩坏世界?不,这里是律者的世界。重生为虚数空间的新生律者,成为幻想世界的一个新的成员。空间?我这是变成了律化娜吗。妹妹?我居然变成了女孩子,姐姐居然是终焉律者?家门前突然出现了一声爆炸,这个十香是个什么鬼?我去这一众幻想乡大佬是哪里来的。终焉:“妹妹你的话为什么这么多,要不要把你送到幻想乡去一段时间呢,我记得那里似乎有一个什么暴君来着”.....总之,宅男变成就是威严满满的御姐律化娜,逐渐在穿越世界的路上开始履化的故事。 PS:欢迎各位喜欢本书的读者来成为驻站律者,群聊号码:659955895问题:主角的名字
  • 星际超凡物语

    星际超凡物语

    带着外挂穿越到原始世界的林落原本以为他要走的是发育种田流,直到那一天,万里晴空上光影闪烁,伴随着轰隆隆的巨响,战舰残骸拖着长长的尾焰坠向地面。–简介无力(。?`ω??)
  • 那日与你

    那日与你

    他最后悔的事,是满怀愧意地发现了:“我曾以为我能够接受一切,却发现是一切先接受了我……”
  • 仙界万年游

    仙界万年游

    仙界万年之后走向毁灭?为了推演大法修炼到大成,改变一颗尘埃,最终会让仙界提前毁灭,还是终结毁灭?于是芸芸众生中,犹如尘埃一般的云谦携带地球的百科全书,拥有地球最先进的科技力量,被安排到仙界,仙界的走向又会如何改变呢?“这个小小的人仙为何能飞天?不是说只有天仙以上才能飞吗?”“咦?这一击威力堪比天仙,小小人仙哪来的力量?奇怪,为什么没有仙气波动?”“我的人生观……”
  • 末世之我要换个天道

    末世之我要换个天道

    末世突然来临,八成的人类变成了丧尸。小区的猫猫狗狗居然都变成了洪荒巨兽,路边的狗尾巴草居然窜了十米高。各色的异能者在幸存者中诞生。不过,似乎有一群人在末世之前就做好了准备——神选者。但是,神选者到底是什么?是神的继承者,又或是一个被控制的游戏角色!而神,在这片末世中有扮演着什么角色……
  • 战神传说之轮回

    战神传说之轮回

    战神之刀,名“天之厉”,白虎金精之灵为骨,青龙木精之灵为神,朱雀火精之灵锻造,玄武水精之灵淬炼、黄龙土精之灵为炉!……司天之厉、掌天下刑伐!李小白决心执掌战神之刀,浴血奋战、杀伐成神!
  • 亲密的敌人

    亲密的敌人

    肖立夏本是肖月的亲妹妹,阴差阳错下成了堂姐妹。在不同原生家庭,性格南辕北辙。在互相的比较竞争中成长,从“别人家的孩子”到人生赢家也随着社会的巨变和人们思潮的变化而微妙的改变着,转折中进行着现实和人性的考验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不断探索。另一方面,和肖家一直亦敌亦友的李家始终参与着立夏的人生,与李蒙从小相爱相杀,伴随改革开放的巨变,家庭与感情都在时代背景下,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毁灭与重建。选择爱情还是亲情,个人成长还是亲密关系,这些当下年轻人所面临的坑,他们都必须面对。肖月和李蒙都曾是立夏成长中的战友,也在不同时期扮演着加害者和被害者的角色,无论好坏都是在帮助立夏完成作为一个女性的觉醒和成长的课题。
  • 花与树与少年

    花与树与少年

    这是关于两代人的故事。讲述了六个孩子与父母之间关于价值观、婚姻观、人生观的异差,发生的一系列有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等错综复杂的故事。
  • 寓所谜案

    寓所谜案

    “无论是谁杀了普罗瑟罗上校,他都为整个世界做出了贡献。”受人尊敬的牧师刚刚发表这番言论,讨人嫌的普罗瑟罗上校就在牧师寓所里被杀了,嫌疑人竟然有七个!此案惊动了所有圣玛丽米德所有村民,各路人马纷纷出动。傲慢的警探虚张声势,全无头绪。倒霉的牧师东奔西跑,徒劳无功。只有机智的马普尔小姐安坐家中,不动声色就找出了真凶。
  • 网游世界之最强剑士

    网游世界之最强剑士

    当游戏成为了自己的人生,看苏越如何在这似梦似幻的世界中追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