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500000025

第25章 系辞传①(5)

[译文]

《易经》的产生,也许在中古时期吧?创作《易经》的人,也许有忧患吧?所以《履卦》(《系辞》的作者认为讲行为修养)是道德的基础。《谦卦》是道德的枢纽。《复卦》是道德的根本。《恒卦》有利于道德的稳固。《损卦》有利于道德的修养。《益卦》有利于道德的充实。《困卦》有利于辨明道德的厚薄。《井卦》有利于道德的传播。《巽卦》有利于道德的制约。《履卦》表示用礼来调和关系接人待物。《谦卦》表示自谦自贬反而带来光荣。《复卦》表示谨于细小之事则可以辨明大是大非。《恒卦》表示始终如一而不怠倦。《损卦》表示道德修养初期是困苦的,既自己惯则成自然。《益卦》表示增益德行,就可以长久宽裕而不困难。《困卦》表示处境艰难而志向坚定。终究会实现愿望。《井卦》表示和在合适的地位而且能施德于人。《巽卦》表示处事恰当用心谦让。用《履卦》的原则来制约行动。用《谦卦》的姿态来折中礼节。用《履卦》的道理来回顾反省。用《恒卦》的精神来专一道德。用《复卦》的道理来回顾反省。用《恒卦》的精神来专一道德。用《损卦》的方式来避开灾祸。用《益卦》的方法来收取善果。用《困卦》的思想来减少怨恨。用《井卦》的义理来辨别是非。用《巽卦》的智慧来实行权衡。

§§§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①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②又明于忧患之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③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④苟非其人,道不虚行。⑤

[注译]

①远:离。迁:变迁,变化。周流:普遍流动。六虚:指六爻。一卦六位,虽有阴阳之分,但无标记,所以称六虚。为:当成。典要:常法。典,常。适:从,往。②出入:即下文的“外内”,二者互文。度:法度。③师保:古代负责教育贵族子弟的师长。④率:循。辞:卦辞爻辞。揆:揣度。方:方向。典常:规律。⑤苟:假若。其人:指贤人,即深明《易经》之道之人。道:指《易经》的道。虚行:凭空推行或流行。

[译文]

《易》书作为一部蕴涵着人生哲学的著作,一时一刻也不能背离,它所体现的规律,在于屡经推移,而变动不止,这种变动遍及卦体周身,畅流于六爻之间,上下往来没有定则,刚柔变化相互更易,不可从中求取常法加以遵循,只有变化是其未来走向。

《易》书之道教人当出入行藏之际遵守出入的法度而无所逾越,使人处于内外隐现之时知晓内外之得失而有所戒惧。又可教人深明忧患产生的缘由,使人即使没有师长的教诲,也如同有父母在身边而能受到保护。

这样,行事之初遵循《易》书卦辞爻辞的命意,考虑行动的方式,就把握住行事的规律。假若不是深明阴阳变化规律的贤人,《易》书之道对他来说也只不过是一派空言而已。

§§§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①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②。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③,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④。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⑤。其柔危,其刚胜邪⑥?

[注译]

①质:体也,指卦体大义。②若夫,发语词,犹“至于”、“至如”;杂物,即刚柔物象错杂;撰德,指撰述阴阳德行;辩,通“辨”;中爻,指卦中二至五爻。③彖辞:指卦辞。④二多誉,四多惧,近也:近,指第四爻接近五爻“君位”。此言二处下持中故“多誉”,四居上近君故“多惧”。⑤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等,等级差别,指五贵三贱。此言三处“贱”位,又居下卦之极,故“多凶”;五处尊位,又居上卦之中,故“多功”。⑥其柔危,其刚胜邪:胜,胜任。这是并举三、五爻位为说,谓阴柔居此阳位则有危患,阳刚居之则可胜任。

[译文]

《周易》这部书,以推原事物的初始而归纳事物的结局形成卦体大义。各卦六爻相互错杂,在于反映特定的时宜和阴阳物象。六爻之中初爻的意义较难理解,上爻的意义容易明白:因为前者是本始而后者是末端;初爻的爻辞拟议事物产生的苗头,到了上爻事物发展完结而卦义最终形成。至于错杂各种物象而撰述阴阳德行,辨识事物发展过程的是非得失,要是撇开中间四爻那就无法全面领会。是啊!明白了中间四爻的意义也就大体把握了存亡吉凶的规律,即使平居无为也能知晓事理。明智的人只要观察分析卦辞,就可以把全卦大义多半领悟了。第二爻和第四爻同具阴柔的功能而分居上下卦不同之位,两者象征的善恶得失也不相同:第二爻处下卦的中位于是多获美誉;第四爻处上卦的下位于是多含惕惧,因为逼近第五爻君主之位。阴柔的道理,不利于有远大抱负;其要旨在于慎求“无咎”,其效用在于柔和守中。第三爻和第五爻同具阳刚的功能而分居上下卦不同之位;第三爻处下卦的极位于是多有凶危,第五爻处上卦的尊位而居中于是多见功勋,这是尊卑贵贱的等差所致。大略言之柔爻处三与五位就有危患,刚爻处之就能胜任吧?

§§§第十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①,故六②。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③,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④,故吉凶生焉。

[注译]

①三材:天、地、人。两之:分别用两个爻表示天、地、人,上五两爻表示天、四三两爻表示人,二初两爻表示地。②六:指上五、四三、二初六个爻。③等:类,类别。④当(dànɡ):恰当。

[译文]

《周易》作为一本书,广阔和伟大都具备了,里面有关于天的道理,有关于人的道理,有关于地的道理,把天、地、人统摄起来各用两个爻表示,所以一共要六个爻。这六个爻不是别的,就是讲的天、地、人的道理。

道理有变动,所以叫做爻。爻有类别,所以叫做物。物相错杂,所以叫做文,文不恰当,所以吉凶就产生了。

§§§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王之事邪?是故其辞危①。危者使平,易者使倾②。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注译]

①危:指周文王被纣王囚禁,所以怕危亡。②危者使平,易者使倾:知危则戒惧,才能平安,知平易则偷安,才遭倾危。

[译文]

《易经》的兴起,大概在殷的末代,周的德教兴盛吧?当是文王臣事纣王期间,所以其卦辞多含危惧警戒之义。知倾危戒惕可获得平易安稳,知平易能使它倾危。它的道很广大,一切事物都不能除外。警惧于事物的始终,它的主要是无害,这是说《易经》的道啊。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①。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②。能说诸心,能研诸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者③。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详。象事知器,占事知来④。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⑤。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⑥。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⑦。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注译]

①德行:指天地的化生万物说。恒易:永恒运动变化。以知险:可以知道艰险,如天有大雨大旱等。②以知阻:可以知道险阻,如地有高山、大川。③说:借作阅,查阅。心、虑:指占筮者的内心世界。“能研诸虑”:有些本中曾衍出“侯之”,成“能研诸侯之虑”。语意不通,今删。④云为:言语及行为。象事知器:即上文说的观卦象来制造工具。⑤刚柔杂居:指阳爻与阴爻混杂,分出吉凶来。⑥利:含“利”与“不利”之义。攻:矛盾,冲突。情伪:真情假意。⑦不相得:指爻与爻之间应相应相比的而未相应相比。或害之:偶或“凶”得以免,最终也必遭祸害。

[译文]

乾,是天下最刚健的象征,它的德行是永恒运动变化着的,可以知道天下事物的艰难险阻。坤,是天下最柔顺地象征,它的德行是永恒简静的,却可知道天下事物的险阻而能戒惧。能够在心里查阅天地之道,能够研究诸多思虑,决定天下之事的吉凶,成就天下人的奋勉。所以变化的称说和作为,照吉事去做有祥瑞。因此,人们根据《易经》的阴阳变化之道说话做事,可以得到吉祥,视卦象能知道制造器具,通过占问知道未来。天地定位上下,圣人则仿效天地上下对立统一设爻立卦,以成就天地所不能成就之事。通过人的谋划,占问鬼神的谋划,民众赞助能者。八卦用象告诉人,爻辞照变化的情态来说话,刚柔杂处,吉凶可见了。六爻的变化运动可以说不所不利,变化运动具体的情态而转移。所以,阴爻遇阳爻或阳爻遇阴爻相求相爱而产生吉利,而阳爻遇阳爻或阴爻遇阴爻则相敌相恶而产生凶险。刚柔应相求却不能求而彼此疏远而产生困祸,刚柔不相求却有求而产生彼此亲近而产生艰难。爻与爻之间真诚相互感应必有利,虚伪感应则有害。总之,《易经》表达事物的情态,人与人相亲近而未相亲近就有凶险,否则就受到外来的伤害,产生悔恨和憾惜。以人说话的情态为例:将说背叛行骗的话必然内愧,有疑虑的人,说话必然散乱无序。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诬蔑善人的人说话游移不定,失去真操的人说话支吾其词。

同类推荐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三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三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楚辞(精装典藏本)

    楚辞(精装典藏本)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王国维提出境界说,认为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仅词的境界是如此,文学境界甚至人生追求成功的境界也是如此。古往今来,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各种各样。学贯中西的王国维提出从“境界、真情、词句”角度评判文章好坏——以境界取胜的文章千古流传,以真情动人的文章经久不衰,以词句取胜的文章也深受欢迎。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炼心

    炼心

    企业内部,总经理有着相对的垄断权力。一个大公无私的企业家,会竭尽全力让企业飞速发展,让员工收入同步增长。可是,总经理在管理企业,谁来管理总经理?总经理玩权,企业资产和企业员工能不在股掌之中?企业中的人、财、物无不在玩弄之列,甚至企业中女员工的姿色,也让居心不良者窥视。
  • 来生的焦虑与忧伤

    来生的焦虑与忧伤

    来生发现玲儿出状况的那一天,太阳尤其好,夜里下了一场雨,春天的雨小小的、细细的,飘飘洒洒、润物无声,雪一样洁白的槐花啊,一树一树,一嘟噜一嘟噜,让嫩嫩的太阳光一照,释放出郁郁的醉人的芬芳,将世上所有的事物催发出骚动不安的蓬勃春情。来生在这样的季节里,也有些春情荡漾,他将脑袋伸向水龙头,用凉水把脑袋冲淋了半天,才将脸上的水珠儿擦干,长出了一口气,走到兔舍,将两只雄性的西德长毛兔分别捉入两个布满洞眼的铁笼子里,然后在手里提溜着就朝院外走。他要去兰嫂家,给兰嫂家的雌兔配种儿。
  •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好妈妈胜过好医生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每个不同的季节里,孩子们的身体随着季节更替也在进行着适应自然的变化。作为父母,应遵循天人之间的内在规律,给与孩子适当的呵护。当然,如果发现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偏离轨道的迹象,一定要及时纠正。
  • 幻想先生

    幻想先生

    有时,会感到手头的现金有点紧张,也就是说,这个月又到注意收支平衡的时候了。我的太太于是感叹赚钱怎么这么不容易,又问我怎么有些人会赚到那么多钱,而且很容易。这时候,我常常露出诡谲的笑容,尽量抑制住调侃的声调,以无比遗憾的表情道:“可惜呀,当时你要随便嫁给台江地面上一位批发商,钱这种东西你不就流水似地花,至少不会捉襟见肘。有什么办法呢?你嫁给一位教书郎,认命吧。上帝呀,宽恕我们吧,其实我们不是太穷,就是有点贪婪,有点想不劳而获,希望自己成为赚钱容易的人。这都是被坏人教出来。什么时候我们都变成财迷了不是?”
  •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田园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半生红尘,半世空门:李叔同传

    半生红尘,半世空门:李叔同传

    本书是关于李叔同的传记。他从小家境优越,饱读诗书,小小年纪便跟着佛教徒吟诵《大悲咒》。15岁时便能吟出令人惊艳的诗句,其才华令李鸿章惊为天人。后其经历不圆满的初恋,醉心艺术,并培育出丰子恺等各领域的人才。而他本身,也是一个集诗词歌赋,绘画文学戏曲于一身的绝代才子。39岁那年,在功成名就之时李叔同剃度出家,弃了红尘,遁入空门。
  • 明日之后之氪金攒命系统

    明日之后之氪金攒命系统

    为了尊严,白瑞成了第一个因氪金而穿越的幸运儿,于是他激活了氪金攒命系统。本以为能在游戏世界中一步青云,走向人生巅峰,却懵逼的发现整个游戏里就自己是真实存在的!!只有一条命!而随着系统任务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奇怪现象的出现,一个巨大阴谋编织的脉络渐渐浮现出来……
  • 山窗余稿

    山窗余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川灵阁

    川灵阁

    举世修元气,有啥了不起?灵气一出手,直接拍死你!川灵阁主在此,来一个绑一个,来一对绑一双。什么?来了一个百人队?后面还跟着两千军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屁屁有点凉……照绑!…………各位书友,咱们打个赌:认真看十章,不笑算我输。(是认真看啊,跟着剧情思考的那种,一目十行的不算)如果你笑了,没啥好说的,收藏、推荐、打赏、评论,一个都不能少吧?说句实话,如果你在前十章都能笑出猪声,我建议你还是别往后看了。你笑点太低,我怕你笑死。PS:我这是正经的灵气复苏+天下争霸流,也希望大家正经看书,别动不动就笑到喷饭,你减肥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