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700000048

第48章 〔中吕〕山坡羊叹世(二十六首选六)

陈草庵

伏低伏弱,装呆装落。是非犹自来着莫。任从他,待如何?天公尚有妨农过,蚕怕雨寒苗怕火。阴,也是错;晴,也是错。

青霄有路,黄金无数。劝君万事从宽恕。富之余,贵也余,望将后代儿孙护。富贵不依公道取,儿,也受苦;孙,也受苦!

风波实怕,口舌休挂。鹤长凫短天生下。劝渔家,共樵家,从今莫讲贤愚话。得道多助失道寡。贤,也在他;愚,也在他。

生涯虽旧,衣食足够,区区犹自寻生受。一身忧,一心愁,身心常在他人彀。天道若能随分守,身,也自由;心,也自由。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江山如画,茅檐低厦,妻蚕女织儿耕稼。务桑麻,捕渔虾,渔樵见了无别话。三国鼎分牛继马。兴,休羡他;亡,休羡他。

陈草庵的〔中吕·山坡羊〕共计二十六首,《乐府群珠》、《雍熙乐府》等书皆题作《叹世》。

第一首小令以自嘲的方式,倾吐处世艰难、一筹莫展的愤慨:即使是伏低做小,装痴装傻,还是躲不开是非的折磨。就连老天爷也要无端蒙受妨害农事的过错,养蚕怕雨怕寒,禾苗又怕干旱,就更不用说平常百姓了。“阴,也是错;晴,也是错。”写尽了百姓的无奈,呻吟令人心碎。作者用深刻有力的笔锋,揭露了封建社会人们动辄得咎,生活在种种险恶包围中的现实,以及老百姓无可奈何的境况。

第二首小令告诫富贵者要宽厚待人,依靠正当的手段谋财富,行善积德,否则将累及子孙。“青霄有路,黄金无数。劝君万事从宽恕。”是从正面说富贵之后应该持有的态度和做法。“青霄有路”,是从“贵”的角度说起,指青云直上、飞黄腾达的人;“黄金无数”,转向“富”的角度,指大富的人。“劝君万事从宽恕”,是奉劝富贵者要有宽容的态度和情怀。下面几句是从反面提出告诫:“富之余,贵也余,望将后代儿孙护。”就是劝人富贵之余,要为保护儿孙着想。也就是说如果“富贵不依公道取”,那就将会“儿,也受苦;孙,也受苦。”。从自身利害的角度说教更亲切、更有说服力。

第三首的主旨,是劝告世人不要多嘴多舌招惹是非。开头两句是个因果复句,说明作者态度。“风波实怕”一语道出闲言杂语的严重后果,因而强调“唇舌休挂”,不要议论他人的是非长短。“鹤长凫短天生下”,进一步说明闲言闲语委实多余。世间万事都像鹤长凫短一样,生来就是这个样子,并非是人的言论所能改变的。最后几句“劝渔家,共樵家,从今莫讲贤愚话。”,直接写规劝,帝王将相们的成败结局,是由他们自己的行为决定的,根本用不着我们说东道西,也就是劝世人不要说长论短,更不要评说时事。

第四首的主旨,是劝人应安于现状,安贫乐道,不要自寻烦恼。前三句“生涯虽旧,衣食足够,区区犹自寻生受。”,由正及反,先说即使是重操旧业,只要够吃够穿就行了,由此否定了追求的意义,如果太执着,非要开拓、创业,那就会自寻烦恼。下面“一身忧,一心愁,身心常在他人彀。”进一步从反面说忧患的害处,反衬出随遇而安的好处。因为忧患的结果是自身满腹烦恼,最终落入别人的圈套。最后几句“天道若能随分守,身,也自由;心,也自由。”,从正面总结出结论,说明身心的自由全在于安分守己、乐天知命。摒弃忧患意识,来换取精神上的自由,在作者身上反映出的老庄精神,是作者在黑暗腐败的社会和官场面前作出的消极选择。

第五首是劝人不要贪求功名富贵。“晨鸡初叫,昏鸦争噪。”生动地描写出了世人忙碌奔波贪求功名的情景,每天清晨鸡一叫就开始,一直忙到暮鸦争噪,人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功名忙个不休。不畏路遥水远,都在通往长安的道上奔波,就这样从少年忙到了老年。然而,江山不改,人却已经憔悴不堪了。作者从时空变换、人生短暂的角度来规劝读书人不要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贪求功名利禄上,以免到头来不仅错过了功名,更错过了人生美好的时光,年轻人应该有多彩多姿的生活。作者鲜活的描写令人警醒,耐人回味。

第六首小令是奉劝世人要安于恬淡的农村生活。曲子的脉络十分清晰。从“江山如画”的大概背景点明农村的美好环境,“茅檐低厦”特写农家住所,然后再写住所中成员的日常劳作,“妻蚕女织儿耕稼”。“耕稼”接着引出了“务桑麻”,“捕鱼虾”引出了“渔樵”,一一列出生活的家常。“见了无别话”意思是除了桑麻鱼虾之事,渔人樵夫见面再无别的话题可讲,突出了农家生活的闲适情趣。“三国鼎分牛继马”,豪辣老道,字里行间略带轻蔑之意。在一连串平铺直叙当中突来一句,紧扣“叹世”的主题,表现了作者避世的心态,也将隐藏在隐居背后文人的感慨与牢骚喷薄而出,态度鲜明。

同类推荐
  • 王火文集·第七卷:心上的海潮 隐私权 众生百态

    王火文集·第七卷:心上的海潮 隐私权 众生百态

    《王火文集·第七卷》为中短篇和小小说合集,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篇小说集《心上的海潮》,由七篇小说组成。多为不同时代背景下婚姻与爱情主题的故事,讲述主人公或因价值观,或因误会,或因懦弱,或因金钱,或因性格等的悲剧。第二部分为中篇小说《隐私权》,探讨爱人之间隐私权的尺度。第三部分为短篇和小小说集《众生百态》,由四十余篇小说组成,作品涉及领域广泛。有人生哲理,有对世事的慨叹与礼赞,刻画了种种人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
  • 去日苦多

    去日苦多

    一本译余随笔,手持杯中物,看闲云飘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闲云野鹤般的闲适自得;如世外高人般的的仙风道骨全部跃然纸上。唯有大师才能带给我们这样的阅读享受。
  •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中华阅读文库)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中华阅读文库)

    跨越时空的长廊,思索生命的意义;走进岁月的角落,寻找快乐的源泉。一滴水里有一个海洋,任生命之舟在波光里尽情荡漾,《中华阅读文库》为您缔造心灵的海洋;一朵花里有一个春天,任青春之花在春天里肆意绽放,《中华阅读文库》为您营造时光的春天。让广大读者在优美的文章中释放,在醉人的书香中感悟,通过文章点拨和自身领会,感悟人生百态,点亮生命的希望!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 大地龙蛇

    大地龙蛇

    《大地龙蛇》在老舍的作品中几乎是唯一没有受到研究界认真关注的,但却是最能反映老舍文化思想的作品,其底蕴内藏大有开掘的可能和必要,本文从立意、构思、写作等方面,对它进行全面探究。这是一部“受命文学”,老舍借抗战检讨中国文化,抒发自己的文化理想。这是一部“理念化”而非“概念化”的作品,老舍收获了民族的“精神庄稼”至今仍富启示意义。剧中设置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有深意的。
热门推荐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 王爷要逼宫,带上你的妃

    王爷要逼宫,带上你的妃

    “你是我喜欢的女人,你说的一切都是对的,即使是错的,我也能做一个不明事理的人,满足你!”本想调戏傲娇正太的学长的杨紫苏却被男朋友抓了个正着,误打误撞穿越到古代,还在她YY着在古代的如鱼得水的幸福生活的时候却被本国太子——轩辕璟,对上眼,就算已经贵为太子妃的她怎能继续放弃狩猎美男的机会呢?各路皇公贵胄纷纷瞧上杨紫苏的美貌,其中示爱最频繁的莫过于魏王轩辕钰。为了爱,去跳崖,做乞丐,始终没有获得美人欢心,她说如果你能做整个天下的王者她便嫁于他;在整个逼宫过程中轩辕钰步步为营,已经拥有了半个天下的轩辕钰却在杨紫苏的请求下停战!王爷要逼宫!轩辕璟,我要你的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时太太又失忆了

    时太太又失忆了

    他是莫城时家的长孙,S国顶尖娱乐集团总裁,时帧。她是离家出走寻找梦想的呆萌少女,厉米欣。传言,他有很严重的洁癖,活了二十五年,性子冷漠情窦不开。意外相逢,她为他挡下致命一击。记忆丢失,她被他拎回家,摇身一变成时家的小姐,时萌。从此,时家常有护妹狂魔——“不准吃垃圾食品!”“不准穿膝盖以上的裙子!”“不准化妆!”“还有,不准早恋!”直到有一天,时家长孙宣布,他要娶厉米欣。一时间,全城哗然!(无血缘)
  •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20(纵横三国卷4):真假玉玺

    汤小团漫游中国历史系列20(纵横三国卷4):真假玉玺

    在这一册立,各路英雄震撼登场,展开了一幅血与火交织的宏伟画卷。背负着守护历史重任的冒险三人组将迎来他们最新的神奇伙伴,他会是谁呢?
  • 夏之未央

    夏之未央

    一切都要从一场你不情我不愿的婚姻开始……
  • 约战之原初

    约战之原初

    灵力几乎为零,肉搏所向无敌。未原初,一个本不应该存在的精灵,他的存在是幸运?亦或者是更大的阴谋的开始?
  • 律宗会元

    律宗会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

    菩萨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日常杂志

    日常杂志

    随便写,你们开心就好!日常分享,希望你能支持。
  • 人类未解之谜

    人类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