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700000038

第38章 附录 印顺法师撰《神会与坛经》——评胡适禅宗史的一个重要问题(2)

又可知此种驳议,不会出于慧能生时,乃是神会驳斥普寂的话。慧能生时,不会有那样严重的驳论。因为慧能生时,普寂领众不过数年,他又是后辈,慧能怎会那样用力批评。但若把《坛经》中这些话,看作神会驳普寂的话,一切困难都可以解释了。普寂是慧能的后辈,慧能当然不会批评普寂。然《坛经》所批评的,是普寂所创立的吗?如普寂有所禀承,在慧能生前,或者比慧能更早,这种“看心、看净、不动、不起”的禅风已经存在,那为什么不可能是慧能的批评呢?胡适一口咬定《坛经》所批评的是普寂,只是凭一部《神会语录》。其实禅宗史的发展,是不能凭一部《神会语录》而可以充分了解的。如“一行三昧”,出于《文殊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梁曼陀罗仙所译)。四祖道信在双峰引用了“一行三昧”,与《楞伽经》的“诸佛心”相统一。智者在玉泉寺说《摩诃止观》,早就以“一行三昧”为常坐三昧。道信引用一行三昧也是重于坐的,如杜朏(约713年作)《传法宝记》说:(道信)每劝诸门人曰:努力勤坐,坐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饥疮,即闭门坐。莫读经,莫共人语。能如此者,久久堪用。从道信修学的荆州玄爽,也是长坐不卧的,如《续高僧传》卷二十(大正五〇·六〇〇上)说:往蕲州信禅师所,伏请开道,及发幽微。后返本乡,唯存摄念,长坐不卧,系念在前。坐,原是禅的好方便〔威仪〕,道信是重视一行三昧而常坐的。禅有常行的“般舟三昧”,常坐的“一行三昧”,又行又坐的“方等三昧”,在行住坐卧一切生活中修的“觉意三昧”;坐只是学禅的一种〔威仪〕形式而已。但一经道信提倡,门下翕然成风,终于东山门下极大多数以为禅非坐不可,这就是慧能所要批评的。“不动不起”,就是迷执一行三昧法相的“直言坐不动,除妄不起心”,这哪里是“出自北宗门下的普寂”?什么是“看心”“看净”?这也是渊源于道信,经五祖弘忍而大为发展起来。如杜朏《传法宝记》说:自忍、如、大通之世,则法门大启,根机不择,齐速念佛名,令净心。忍是弘忍,弘禅于652—675年。如是弘忍弟子潞州法如,弘禅于685—689年。大通是玉泉神秀,弘禅于690—706年。自弘忍以来,“念佛”“净心”——“看心”“看净”,成为东山门下最一般的禅法。如传为弘忍所说的“修心要论”,传为神秀所制的“五方便”(第一“离念门”),都是这样,这都是慧能生前的事。到了神秀弟子普寂、降魔藏手里,精简为“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四句诀,这是见于《神会语录》的。神会一再反对的,以四句诀为主,但《坛经》却没有批评这四句。慧能与法如、神秀同门,不可能批评普寂,难道不可以批评法如与神秀时代的禅风吗?其实,东山门下“念佛”“净心”流于形式的事相的禅风,北宗学者杜朏也在慨叹批评了。如《传法宝记》说:今之学者,将〔齐念佛、令净心〕为委巷之谈,不知为知,未得为得!……悲夫!岂悟念性本空,焉有念处!净性已寂,夫何净心!念净都亡,自然满照。於戏!僧可有言曰:四世之后,变成名相。

信矣!这位北宗学者在慧能生前,就对当时的“净心”方便,加以批评,慧能为什么不能批评呢?了解禅宗的当时史实,确信《坛经》所批评的,是东山门下最一般的禅风(慧能也出于东山门下,但是深一层的禅)。神会继承慧能,也就批评当时禅学(所以部分与《坛经》相同),而主要是批评神秀门下普寂的禅学。慧能批评神秀(其实是东山门下的一般禅风),神会批评普寂,师资相承,与历史是完全符合的。不知道黄梅(四祖、五祖)以来的一般禅风,但凭一部《神会语录》以“辟当时的禅学”为例,想证明《坛经》为从《神会语录》中抄出凑成,这怎么能成立呢!再评第四例“论《金刚经》”:原书引《坛经》及《神会语录》,以表明“论《金刚经》”部分,文义大同。神会是慧能弟子,继承师说,可说是当然的事,然胡适却引用来证明《坛经》是出于神会的,这就不能不略加说明。《坛经》所说的,主体是《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并分别解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渊源于道信(四祖)所传的《文殊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坛经》说到“持《金刚经》一卷,即得见性”,并多次说到,但这只是举当时佛教界、禅宗所通行的《般若经》,使人受持,而并非以《金刚般若波罗蜜》为主体的。慧能以《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为主,而劝人持《金刚经》;到神会就以《金刚般若波罗蜜》为主,并把“摩诃般若”都改为“金刚般若”了。如《坛经》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去亦无来,三世诸佛于中出。这四句,似乎是成语。慧能引用了,更一句句的分别解说。神会极力赞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造了一部《顿悟最上乘论》,编入《南宗定是非论》(《神会集》卷二百九十七至三百一十一)。这部论也引用这四句,却改为:金刚般若波罗蜜,最尊最胜最第一,无生无灭无去来,一切诸佛从中出。又如《顿悟最上乘论》,广引《金刚般若》、《胜天王般若》、《小品般若》,而一切功德都归于《金刚般若》,如引经说:是故经云: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用一切珍宝造七宝塔,高于梵天,不如诵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一段,显然是引用“大品”或“小品”的帝释问部分,并非《金刚经》,而神会又把“摩诃般若”改为“金刚般若”了。

慧能以“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为主,而劝大家持诵易于奉持的《金刚经》。到神会,专提《金刚般若波罗蜜》,而把“摩诃般若”都改了。比对《坛经》与神会所说,只觉得由《坛经》而发展到神会,看不出从神会而到《坛经》的任何迹象。如真的是从《神会语录》七拼八凑而成《坛经》,那为什么《坛经》保持古传的“摩诃般若”,而不如神会那样的一切改为“金刚般若”呢?评第五例“无念”:《坛经》立“无念为宗”,神会也立“无念为宗”,正可见法门是有所承袭的。然关于“无念”,曹溪慧能的原义,可能近于神会,但敦煌本的“无念”,却是“近于南方宗旨”的,与神会说多少有点距离。神会说“无念”,略有两个意义:一,称悟证的境地为无念(敦煌本也有此义);二,以“不作意”为无念,无念是不起心,没有念的意思。神会大大应用了“不作意”一词,这是《坛经》敦煌本所从来没有的。敦煌本反对不念不思,如说:莫(若?)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是名边见。依敦煌本的见解:“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死了)。”敦煌本肯定我们当前的一念(念念),念念不住,也就是本来是无住无著,解脱自在的。念是不可能没有,没有就是死了。这不是悟者的境地,是凡圣一如的。由于随境而转,念便住著了,不得解脱。只要“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念生”,就得了。直指人类当前的一念,本来解脱,“无念”是肯定的,近于洪州门下的“触类是道”。神会的“无念”,着重于“不作意”(否定的),不是有点貌合神离吗?这样,敦煌本的无念,与神会说的差别,被发现出来了。敦煌本(胡适也引用此文)说:无者无何事?念者何物?无者离二相诸尘劳。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敦煌本说“念是何物”?念是名词,是问“念是什么”?所以回答说:“念是真如之用。”这就是说:念是自性所起的作用;是自性(或“本性”)的用,所以本来就是念念不住的。《神会语录》所说不同,如说:问:无者无何法?念者念何法?答:无者无有云然,念者唯念真如。……言其念者,真如之用,真如是念之体。《神会语录》的“念者念何法”?念是动词,是问念的是什么。

所以回答说:“念者唯念真如。”神会说无念,偏重于遮遣的“不作意”,不像敦煌本那样,肯定当下的一念。这是禅者的偏重与派别问题。胡适依明藏本,为敦煌本补上一句“念者念真如本性”,也许合于慧能的原意,但与敦煌本的体例不合。慧能、神会与敦煌本的“无念”说有关,这是不会错的。说敦煌本是神会或神会门下所造,决定是不对的。胡适在几个名字上看来都是差不多,但在我看来,内容的差别大着呢?这样,第二例“坐禅”,也可以解说明白了。敦煌本说: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神会语录》是说:“今言坐者,念不起为坐。今言禅者,见本性为禅。”敦煌本是肯定当前一念的,看作自性的作用,不可能没有的。所以说“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是说“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念生”。神会但说“念不起”,还是“不作意”的意思。念是不可能没有的,不可能不起的。但说“念不起”,依敦煌本来说,这句话是有语病的。第五例“定慧等”:所引敦煌本及《神会语录》,句义都是一致的,这应该怎样解说呢?从上面以来,对胡适所列举的证据,已一一的加以论证。“更无可疑的证据”——“竟成《坛经》传宗”,是误解了。不知“《坛经》传宗”是一项付法制度,而误解为造一部《坛经》与《传宗》。“很明显的证据”,确是神会门下,为了“《坛经》传宗”而增补一部分。如就此而说《坛经》为神会所造,就犯了少分而概全体的谬误!“最重要的证据”中,“辟当时的禅学”与“论《金刚经》”。证明了《坛经》所说在前而神会说在后。“无念”与“坐禅”,证明了敦煌本的见解与神会不完全相同。剩下这最后一则——“定慧等”,文句意义都相同,应该说神会继承慧能的成说呢?还是说从《神会语录》中七拼八凑出来的呢?我想胡适如健在人间,也不能不说神会继承慧能的了!总之,胡适所举的种种证据,经审细的研讨,没有一条是可以成立的。所以,神会或神会门下造《坛经》的论断,不能成立,不足采信!五现在还要进一步的,提出我的“最重要的证据”来推翻胡适的主张。

“我的根据完全是考据学所谓内证,《坛经》中有许多部分和新发见的《神会语录》完全不同”,足以证明《坛经》不是神会门下所造的。敦煌本《坛经》而与神会门下所说相合的,只是“《坛经》传宗”的小部分而已。(一)有关慧能的1慧能的隐遁与弘法年代:如《坛经》(以下都是敦煌本)说:汝去努务,将法向南,三年勿弘此法。韶广二州行化四十余年。五祖弘忍告诉慧能“三年勿弘此法”,是说得法以后,回到南方,要过三年的隐遁,然后可以出来弘法。“三年”,与圣寺本作“五年”,这或是传写的错误。弘法的时间,是四十多年。《坛经》所说极简,意义却很明白。这在《神会语录》(石井光雄本)中,说慧能是二十二岁去黄梅得法的。没有说到多少年不弘法,只是说:能禅师过岭至韶州,居曹溪山,来往四十年。与《坛经》说不合,但距离还不太远。在神会晚年,及神会门下的传说,就与《坛经》完全不合了。神会晚年,托王维撰《曹溪能禅师碑记》(《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七)说:〔弘忍〕临终,遂密授以祖师袈裟,谓之曰:物忌独贤,人恶出己。予且死矣,汝其行乎!禅师遂怀宝迷邦,销声异域。众生为净土,杂居止于编人;世事是度门,混农商于劳侣。如此积十六载。碑中有两个传说:一,临终密授说:五祖弘忍将去世(675),将法付给慧能。后来神会门下别派——《曹溪大师别传》,是以此说为主的。二,十六年隐遁说:慧能得法以后,过了十六年的隐遁生活(与《坛经》的“三年”或“五年”说不合),才出家弘法,这是神会门下主流所采用的。这两说,是矛盾而不能并存的,传说在神会门下,而王维都记录下来。不但这二说是自相矛盾的,无论那一说,都是与《坛经》“行化四十余年”说不合。2.十弟子分化一方:《坛经》曾这样说:大师遂唤门人法海、志诚……神会。大师言:汝等十弟子近前!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汝各为一方头。吾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大师言……十弟子已后传法,递相教授一卷《坛经》,不可失本宗。法海为首(《坛经》的记集者)的弟子,与别人不同,都是分化一方的首领,这就是传法。在中国禅宗的开展中,黄梅四祖以来,有两种传法说,互相对立。一,一代付一人的付法说,这是印度旧有的付法说。二,多头分化,如认为彻悟了的,就付法,给予分化的责任。

同类推荐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中观甚深心要善说:龙树意趣庄严论

    中观甚深心要善说:龙树意趣庄严论

    此中文译本所依藏文原本,是1990年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霍康·索朗边巴等编辑的《更敦群培著作》中所收录的《龙树意趣庄严论》,本译文保留了霍康等编者的段落分段,并在每个段落之前用数字编号,方便读者前后翻阅、查找。文中方括号[]内文字是译者为方便读者顺畅阅读,而根据上下文语义所添加。藏文原本没有脚注,此中译本中出现的脚注都由译者所加。除正文外,本书附录的“藏文版本和译本”、“补充阅读”、“更敦群培生平”是译者为方便读者更深入了解《龙树意趣庄严论》相关情况而撰写的。希望读者能藉此获悉此书的流通历史与现况,对此书所阐述的佛教教理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对作者更敦群培作为佛法传承者和传播者的经历有所了解。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中华道文化丛书·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以“道”为理论基础而博大精深,但它的落脚点却在人世、在现时。与此相应,我们这套丛书亦努力做到文字平和朴实、语言流畅生动、叙述要言不烦、面貌平易近人,以使更为广大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得到有关道文化的比较全面和科学的知识。
热门推荐
  • 断章

    断章

    《断章》是“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作品,写于1935年10月。该作品语言凝练含蓄,据作者自云,该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该诗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佳作之一。
  • 西游生活游戏

    西游生活游戏

    【一碗霉米做的唾沫夹生清粥:吃不死人,但可能腹泻或得病。】在高老庄即将被一个恶奴整的时候,高求就发现这个穿越有点不一样了。尤其是在第二次见到猪妖,以及看到猪妖头顶的称号之后。“呔,回锅肉哪里逃!”——舌尖上的西游,希望大家喜欢。
  • 绝色天仙:无良庶女太妖孽

    绝色天仙:无良庶女太妖孽

    一朝穿越,竟然穿越在一个祸水灾星身上,被欺被辱。凤凰涅槃,韬光养晦,一番奇遇,好运爆棚,丹药传承,七彩圣灵根。各种强悍的灵宠,统统收入囊中。可为毛人家的宠物都是各种萌,而她的却是一只莫名其妙的蛤.蟆,还各种狂霸拽的跟个大爷似的。从此带着一只蛤.蟆闯天下,蛤.蟆在手,天下我有!生杀予夺,翻云覆雨,且看她在这一片大.陆,掀起怎样的狂澜。
  • 愿时光对他好

    愿时光对他好

    有人问楚荆,有没有人或事惊艳了你的年华楚荆看着身边男生,年少时的欢喜,年长时的牵挂曾经有个少年莽莽撞撞闯进她的生活,是悸动,是救赎,是无处可藏,是星辰大海融化冰霜,照耀着她往光的方向前行。多年后赵柠依然记得在懵懂无知的青春年华中,她喜欢过一位少年,清风月朗占据了她整个青春。这是一篇篇小短篇,有青春,有错过……
  • 党员干部要做严守党规党纪的表率

    党员干部要做严守党规党纪的表率

    本书收录了新华社的相关报道,论述了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上廉洁从政、严格遵纪守法,为其他党员和普通群众作表率。书稿还收录了十八大以来的先进党员干部的模范事迹,对于广大党员好和普通群众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 晓风浥晨们的故事

    晓风浥晨们的故事

    几个大学生本应该在大学最后的这几个月带着各自的遗憾和抱负按部就班的步入社会,然而一切都在一个咖啡馆里来了一个陌生女人的那一天改变了。一个人的内心里可能封存着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情愫,岁月磨洗,时移事易,它都不消散而去。它可能被唤醒而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也可能如一粒种子埋在贫瘠之地,一辈子等不了雨来。而人这一生的机遇变化的就像是布朗运动,谁知那雨来不来,何时来。风起于青萍之末,有一些变故就是推动蝴蝶效应的最后一次扇翅,在这个故事里,它就是柳浥晨的跳槽。当柳浥晨来到杨晓风兼职的咖啡馆那一刻起,彷佛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慢慢的站在了人生的晨昏线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邓小平交往纪实

    邓小平交往纪实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书中介绍了邓小平从革命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等不同时期与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的70多篇文章,人物涉及国家领导、外国友人和普通干部等等。突出反映了邓小平坚定的政治信念、高尚的革命品质和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转折时期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 笙歌十里之今天也是厌血的一天呢

    笙歌十里之今天也是厌血的一天呢

    【快穿·cp·1v1·甜】快穿女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谁曾能想......笙末:“这个位面能不能不见血啊啊啊啊!”稀饭:“有一个厌血的宿主是一个什么体验.....体验个大头鬼啊!”稀饭心里有苦说不出,去她的无所不能!!!!当攻略主角无论何时何地都拎着酸奶到处晃悠不着家时......时少:“小爷的对象呢??!”心塞。系统:“论不知道又不敢说不知道是一种什么的体验......去他大爷的!”本系统不干了!!?呜呜呜不能不干啊啊啊啊!时光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被老板隔开还不准呼电话T﹏T稀饭和系统内心苦了吧唧,面上苦了吧唧,行趴,天天向上!努力工作!!!个屁啊!
  • 血坠

    血坠

    天才伍刑被废,寻死时误服了太上老君留下的炼丹失败品,竟获得阴阳五行七道灵根,可以吞噬兽魂来获得灵兽的能力!境界暴涨、手段百变,伍刑力压八方俊杰!然而在他风头正劲时,他得知自己所处的“黄元大陆”即将毁灭,面临天道大劫,伍刑能否到达传说中的境界,逆天而行,逍遥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