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700000006

第6章 行由品第一(3)

注释

①供奉:官职,指在皇帝左右供职者的称呼。唐初有侍御史内供奉、殿中侍御史内供奉等名;唐玄宗时有翰林供奉,专备宫中应制。宋代东、西头供奉官为武职阶官,内东、西头供奉官为内侍(宦官)阶官,仅用来表示官品,并无实际职掌。清代称南书房行走官员为内廷供奉,也用以称进入内廷的官员。卢珍:人名。唐代内供奉,工于画人佛及佛经变相。《指月录》、《传灯录》均载卢珍是一位处士(居士)。②楞伽变相:楞伽,即《楞伽经》。达摩传二祖慧可,一直传至五祖均以《楞伽经》为禅宗传法依据之经典。五祖弘忍改弘《金刚经》,故《楞伽经》、《金刚经》、《维摩诘经》不知起于何时被称为“禅宗三经”。变相,指依经典之记载,描绘佛之本生潭或净土庄严、地狱相状等之图画,用以宣传教义。如画弥陀净土之相,称为弥陀净土变;画兜率天弥勒净土之相,称为弥勒变;依《华严经》画之七处八会或七处九会,称为华严变相;画地狱之种种相,称为地狱变相;画《楞伽经》画像,称为楞伽变相;黄梅东山寺廊壁卢珍之《楞伽经》变为我国著名经变之画像,是研究变相的重要资料。③五祖血脉图:将初祖达摩至五祖弘忍之嫡传世系谱绘成图像,称为“五祖血脉图”。此世系亦称楞伽宗,亦是楞伽宗的世系次序图。④菩提树:又称觉树、道树、道场树、思维树、佛树。释迦牟尼在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南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觉,故尔佛教十分重视菩提树。此树钵多或贝多,意译为吉祥、元吉。其果实称毕钵罗,故亦称毕钵罗树。属桑科,原产于东印度,为常绿乔木,高达三米以上,其叶呈心形而末端尖长,花隐于球形花囊中,花囊熟时呈暗橙色,内藏小果。提示此段写神秀作偈前后之心态。神秀作偈时未免得失系心,呈偈时又复犹豫恍惚,可知其未得见性,因其有心有虑是为有为法,即是所修所证,仍然未到无为境界。他的偈中所说,句句有相。“时时勤拂拭”是看心,看心则心有所住;“勿使若尘埃”是看净,看净则心住净相;故“看”亦是“妄”。妄在,又哪得见性来!这很明显表明神秀是站在渐次进修的方便上,由精进而息烦恼而期妄尽入觉的法门。这是渐修禅,实未悟得祖师顿门的大意。

经文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①,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②;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③,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注释

①相:即形象或状态之意;乃相对于性质、本体等而言者,即指诸法之形象状态。《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刹那品》:“此中相者,谓所见色等形状各别,是名为相。”另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所载,一切法有总相、别相两种。总括而言,无常等为其总相;别而言之,则地为坚相,火为热相,乃至色等之形状各别,而皆有其特殊之相。又以性为物之本体,相则为可识可见之相状。《大乘起信论》言真如有体、相、用三大,所说相大者,谓真如之自体,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真实识知等诸功德义,故称为相大。此外,《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等称,一切有为诸法皆具有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等四种变化,称为四相。《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谓:“诸法之相有:有相、知相、识相、缘相、增上相、因相、果相、总相、别相,及依相等十相之别。《十地经论》卷一则举出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六相。《大乘起信论》则分为有相、无相、非有相、非无相、有无俱相、一相、异相、非一相、非异相、一异俱相等。此外,在因明(论理学)中,则有因三相之说。本体的自性是无相的。一落有相,即己离了自性,即己都是幻有的现象界,所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②恶道:指三恶道,即地狱、饿鬼、畜生。又作三恶趣、三涂、三恶。乃众生造恶所感得之世界。地狱,在地之下,铁围山间,有八寒八热等地狱,造上品十恶者堕入此趣。饿鬼,造中品十恶者堕入此趣。其中罪重者,积刧不闻浆水之名;其次者,时或一饱。畜生,造下品十恶者堕入此趣。有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四足多、有足无足、水陆空行等。一般大乘佛教论典中,畜生胜于饿鬼,此因饿鬼系带火而行,受苦甚重,颈小腹大,恒患饥渴,若遇清流,犹如猛火;《瑜伽论略纂》卷三载,饿鬼有二种,福德之鬼为下品恶业所感,薄福鬼则是中品恶业所感。③炷香:炷,一般指灯心。后引申为燃烧柱状之物。炷香,指燃香。周密《乾淳岁时记·元正》“(上)先诣福宁殿龙墀及圣堂炷香。”提示五祖还未见到神秀的偈,就知道他不见性。因为前面五祖曾说:“见性之人,言下须见,上阵亦须现成立见,思量即不中用……”当五祖见到神秀的偈后,五祖评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五祖要求是在“要着眼在无相上”才能得见自性。但是,五祖还是肯定了凡是不能从顿悟直指进的行者,可以依此偈而渐修,若从渐修来说,神秀之偈自有其可贵之处;若更约悟后渐修说,此偈亦自有其保任的丰功。

经文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①,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②,念念自见③,万法无滞④,一真一切真⑤,万境自如如⑥。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注释

①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慈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另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涅槃经》卷十五等载,慈悲有三种:(1)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2)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3)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以上三种慈悲并称为三缘慈悲、三种缘慈或三慈。②一切时:指从无始以来相续无穷的时间,称为一切时。无论何时,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时间,称为一切时。③念念:即刹那刹那,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经典中常以念念一词,形容现象界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如《维摩诘经·方便品》:“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楞伽经》卷四:“念念正受,离一切性自性相正受,非声闻、缘觉。”④万法无滞:万法,即诸法、一切法。一切法都以空无自性为性,空性是一如不变的,由此不变的原故,故“万法即真如”而毕竟无所滞了。无滞,不流通,即没有滞留之意。⑤一真一切真:一真,指绝对的真理而言;无二曰一,不妄曰真,离虚妄谓之真,即所谓之真如。真如即自性,念念自见性者,则一切皆离虚妄,故一真一切真。⑥如如:亦称如,即真如、如实。即指一切万物真实不变之本性。盖一切法虽有其各各不同之属性,如地有坚性、水有湿性等,然此各别之属性非为实有,而一一皆以空为实体,故称实性为如或如如;又如为诸法之本,故又称法性;而法性为真实究竟之至极边际,故又称实际。由此可知,如如、法性、实际三者,皆为诸法实相之异名。诸法虽各各有别,然理体则平等无异,此诸法之理体平等相同,亦称为如。由此可知,如亦为理之异名;又此理真实,故称真如;此理为一,故称一如。又就如之理体而言,因各教门不同,故所立者亦异,如《般若经》将如立为空,《法华经》将如立为中。提示所谓“无上菩提”,必须要当下认识自己的本心,明心见性。要知自性是不生不灭的,在一切时中,知一切法都是圆触无碍,没有一点滞塞不通的地方。要达到一切皆离虚妄,万境都到如如不动的境上,这如如不动之心,才是真实的,也就是无上菩提的本性。五祖对神秀开示“菩提自性”是不能用攀缘心、妄想心而求得的,所以要求神秀要明心见性,得到本体、开悟见性,入到佛法门里边来,而不作门外汉。

经文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①,唱诵其偈,慧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慧能曰:“〔一本有: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②!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慧能曰:“慧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③,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慧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慧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④,上上人有没意智⑤。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慧能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注释

①童子:指未成年的人。一般用来称呼依僧学佛未受具足戒的青年沙弥,后来引申为对在家学佛青年的能称。②上人:对智德兼备而可为众僧及众人师者之高僧的尊称。《释氏要览》卷上谓,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众人之上者为上人。《大品般若经》卷十七《坚固品》则载,若菩萨摩诃萨能一心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护持心不散乱称为上人。多用以尊称自己的师长或长老大德,后来成为对出家人的尊称。此处文中的上人,是指那童子。③江州别驾:江州,西晋元康元年(291),分荆、扬二州置州。治豫章(今江西南昌),其后或治柴桑(今九江之西南),或治半洲城(今九江之西),或治湓口城(今九江市,隋置寻阳县,定治于此。唐改名寻阳,五代南唐又改德化),东晋辖境相当今江西、福建二省,湖北陆水以东、长江以南及湖南春陵水中上游以东地区;其后渐小,唐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彭泽、湖口、都昌等县地。别驾,官名。汉置别驾从事史,为刺史的佐吏,刺史巡视辖境时,别驾乘驿车随行,故名。魏晋以后均承汉制,诸州置别驾,总理众务,职权甚重,当时论者称其职居刺史之半。隋唐改为长史,唐代中朝以后诸州仍以别驾、长史并置,但职任已轻。宋于诸州置通判,近似别驾之职,后世因沿称通判为别驾。④上上智:最上之智识。⑤没意智:意智被汩没。《普灯录》卷二十八谓:“四个没意智汉,做处总无畔岸。”《吴越春秋》曰:“兴之原利以没其意(没,溺也)。”此处言最上之人,往往埋没其智慧。提示此处慧能说“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可见他在碓房八个月里,没有一个理解他的人。而江州别驾张日用居然能说出“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的话来,显然是一位有识之士。六祖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敦煌本《坛经》为“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敦煌尚有第二偈:“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此似以六祖偈的立场反驳神秀偈而作解释用的,决非六祖当时原有第二偈。惠昕、契嵩删之,是极为妥当的。

经文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①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注释

①肉身菩萨:指生身菩萨。即以父母所生之身而至菩萨深位者。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载,清净人潜心修习三摩地,得以父母所生之肉身,毋须天眼而自然观见十方世界。此世所出现之肉身菩萨,如龙树菩萨、世亲菩萨,中国之傅大士、行基菩萨等。刘宋求那跋陀罗三藏悬记六祖为肉身菩萨。《坛经大师事略》:“其戒坛乃宋朝求那跋陀罗三藏创建,立碑曰:‘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授戒。’”提示慧能的偈与神秀的偈,恰恰相反。神秀的偈既未见性,慧能偈又何以见性呢?所以五祖说的“亦未见性”是实话。用鞋擦去此偈,就是不用言语而以行动来表现他向上提携的为人作法,意谓连此“无”也抹去了才能见自性。偈中“本来无一物”一句,后来禅者认为不专限于否定方面,而是否定重否定后的大肯定,所谓“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就是此意,所以这一句“本来无一物”竟成了宗门极响亮的口号。明代憨山德清更教人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作话头参。定要见“本来无一物”是一个什么?如何是不惹尘埃的光景?但是,这些说法和教法,应是六祖入室受教悟启五句“何期”以后的境界,偈句虽是仍旧用得着,而面目却已大改其观了。宋代永明延寿的《宗镜录》中,为神秀作翻案文章,认为“神秀是双眼圆明而六祖止具一只眼”,意谓“六祖专于顿悟而神秀悟渐修智双备”。金、元两朝间的万松老人独对此见解作评唱说:“此一只眼,是‘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是‘把定乾坤眼’,是‘顶门金刚眼’。”

经文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①,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慧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慧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②,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③,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④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人间有花香:自觉

    人间有花香:自觉

    本书分为人间有花香、最好的供养、识人之要等三卷,主要谈什么是受欢迎的人,以及个人的修身进德方法,最后重点考察如何识人与鉴别人的优劣等。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故事(第二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Hans Brinker

    Hans Brin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孝子三部曲之二:孝缘情梦

    孝子三部曲之二:孝缘情梦

    孝廉公的姑姑秋姑与汪县丞乱搞关系,使被称为二十四孝之一的“姜诗孝亲,涌泉跃鲤,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孝廉姜家蒙上了阴影;引出人们围绕真孝还是假孝的生与死,血与火的斗争,还有对“孝”的拷问!小说以谐戏的笔调刻画了几组男女人物群像,使你能读到一部全新好看的小说。
  • 婚后的誘惑

    婚后的誘惑

    天,又黑了。向夕阳却没有一点睡意,她坐在沙发上,双手抱紧自己的双脚。夕阳抬起头,看着墙壁上的大钟。12点了……已经是半夜了,即使是再忙碌的工作也该休息了,可,她的却丈夫还没有回来。以往无论工作有多忙,潘凯易都会在八点前回家,然后让夕阳给他准备饭菜,再准备洗澡水。这两个多月来,潘凯易变了,他开始经常大半夜才回家,不然就是彻夜不归。这些举动当然让夕阳警惕起来。……
  • 眼睛一闭一睁变成草了

    眼睛一闭一睁变成草了

    (本书慢热,但每一卷都是独立的故事)这山,真美!这树,够大!这天,晴空万里!这妹子,哇喔,竟然该死的甜美!这瓜……等等,这瓜怎么那么大?!!!透过面前瓜皮上的反光,才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棵草!“滴滴,宿主可以通过吸取其他人魔力来获得经验值进行进化。”还可以进化吗??简直无力吐糟了。
  • 爱和陪伴(第二版)

    爱和陪伴(第二版)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其实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孩子让父母时刻要反省自我,重新认识自我,这样才能给予她好的榜样;孩子让父母不断唤醒自己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一起创意生活;孩子让父母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一起通过小事来成就自我;孩子让父母用开放的心态带领她一同学习接纳、尊重自己和他人;孩子让父母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并持续学习,一起发现新的美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棠落南陌巷

    棠落南陌巷

    云以棠活了这么多年,看过大千世界的繁华,在这灰色的世界里看着行人来来往往,仿佛在她的世界里没有颜色而他的出现给她的世界里带去色彩,带去生机不论他是怎样的身份,怎样的过去,只要他还是南陌,只要他还爱她,这就够了。
  • 从课本走向历史

    从课本走向历史

    (推荐新书,吃货大帝国)别人遇上系统进入的都是只听听名字就知道很有搞头的世界,偏偏王庆碰到了语文课本。《桃花源记》居然能和淝水之战扯上关系?《曹刿论战》里又被牵扯进了长勺之战,《卖炭翁》要跟权倾朝野的宦官对杠?《木兰辞》中居然要……王庆的内心是苦涩的。直到后来很久之后,他才记起,当初自己放书的时候好像是将语文和历史课本放在一起来着。这些倒还能勉勉强强接受,真正令他恐慌的是,回归现实世界之后,他居然在那一箱子语文历史书内翻出来了一本数学书,这回算是玩完了,到时间自己会变成什么?小数点?看谁不顺眼了就在他银行存折上往前跑两位?还是零?遇见穷苦人了就多在后面添两个分身?
  • 争尘

    争尘

    一个文物附魔的世界里,每一件历史悠久的宝物都是有着神秘的力量,相传自古人学会各种奇门异术将自己倾尽所能创造出来的宝物进行了不同的方式附魔了不同的宝物,代价是宝物将在地下荒废千年,时间的许久发现自己的智慧结晶不能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现世,使他们渐渐停止了这种神奇的工程,至此也失传了那神奇的附魔术,时间推移到了现在。经历了许多坎坷的废物林曜依然没有过上他想要的校园生活,奇迹降临到他的身边,他从即将拆迁的老家地下找到了一件史书文物的残页,竟也被附魔,他获得不是知识而是知识获取的方法,这也将是他初次步入这胶着局势的争斗。
  • 二舅二舅你是谁

    二舅二舅你是谁

    霍小宝是在村外的河里找到的。有在河边一起玩耍的孩子,突然发现少了小宝,便疯了般跑回村里喊大人。那个时候,晚霞铺在河面上,鲜红的颜色,像浓浓的血,不声不响地缓缓流动,荡起细碎的波浪,仿佛一个孩子的死亡与它毫无关联。人们闻讯赶到河边,从河里捞出了小宝。小宝的妈妈王咏梅抱着那个湿淋淋的小身子哭天抢地,一只手在河滩上死命地抓挠,抓得手指都出了血。小宝的爸爸霍林舟蹲在一旁,脑袋埋在裆里,用两手薅着自己的头发,浑身颤抖,泪水无声地淋落,把脚下的河滩都淋湿了一窝。归栏的羊儿顺着河滩走过来,咩咩地叫,那声音像极了向母亲撒娇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