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100000005

第5章 郑珍(1)

夜深诵了坐凉

郑珍·夜深诵了坐凉

诗人幼时聪敏过人,誉有“过目成诵”之才。虽家境穷困,学习尤为刻苦用功,读书往往“食不离案,衣不解带”。此诗写于道光六年(1826),表现了诗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郑珍(1806—1864),字子尹,别号五尺道人,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中举后,曾任荔波县学训导,官小家贫,一生很不得志。郑受程恩泽等人影响很深,著有《巢经巢集》四卷,成为近代宋诗运动的重要诗人。天外一钩月,晚风吹到门。

开窗上灯幌幌:帷幔;窗帘,凉意幽无痕。

展诵四五卷,炉火余温黁温黁:温暖芳香。黁(nún):香气。

举头不见月,知归何处村。

惟闻溪水西,时时犬声喧。

缓步肆闲散肆:此处为任意之意,披衣坐篱根篱根:竹篱下的土堤。

不觉花上露,盈盈浩已繁。

此趣谁共领,欲说都忘言“忘言”句:此处活用东晋诗人陶潜《饮酒》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天上月儿似弯钩,

夜风阵阵把门敲。

打开窗户挂上窗帘点上灯,

深夜凉意来得静悄悄。

翻开书已读完了四五卷,

房里炉火的温暖芳香仍未消。

此时走出室外抬头不见天上月,

归来时村落难辨已深宵。

只听到西边的溪水在流淌,

还有那连续的狗吠声如嚎。

独自漫步在外任意走,

披着衣服在竹篱边坐一遭。

不知不觉花枝上已沾上了露珠,

而且越来越多挂满了密密的枝条。

这中间的兴趣谁能同我领略,

想要说出可又不能用语言述描。

郑珍·君山二妃寺君山二妃寺

君山在今湖南岳阳市境内,屹立洞庭湖中,与岳阳楼相距三十里。二妃,传说为舜帝的妃子,即娥皇、女英,死后葬于君山。此诗作于道光七年丁亥(1827)。诗歌通过用典及神话传说,使二妃寺充满了传奇色彩。山竹斑斑泪已枯山竹斑斑:传说二妃因痛哭舜帝,泪洒于竹,使竹出现斑纹,故名斑竹,寺门犹自向苍梧苍梧: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南。传说舜帝南巡死于此山。

老僧话罢当年事,龙鸟归来风满湖龙鸟:传说中的神鸟。

洒在竹枝上的泪痕早已干枯,

二妃寺大门仍然敞开向着苍梧。

老和尚说起当年二妃痛悼舜的故事,

此时只见风浪滔天神鸟飞来聚满湖。

郑珍·邵陵道中

邵陵道中

道光八年戊子(1828),作者于湖南邵阳地区的丘陵路途作。诗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农村傍晚时春意盎然的图景。雨过春山叠黛横,嫩林新绿夕阳明。

晚来风味浓于酒,添起田蛙阁阁声。

春雨过后漫山一片墨绿,

夕阳映着新抽枝叶的树林。

晚风习习令人如饮醇酒,

田垄里处处蛙声叫个不停。

郑珍·闲眺闲眺

此诗作于道光九年(1829),作者时在故乡遵义,诗作描绘了农村春日的风光。雨过桑麻长,晴光满绿田。

人行蚕豆外,蝶度菜花前。

台笠家家饷台笠:台草做成的斗笠。台:状似莎草。饷(xiǎng):送饭,比邻处处烟。

欢声同好语,针水晒秧天针水:谓秧苗出水,稻种发芽后,其尖如针,露出水面。

雨后桑麻抽枝拔节地生长,

和煦阳光洒满了青绿色垄田。

人们行走在丰收在望的蚕豆地边,

彩蝶飞舞在盛开的油菜花前。

家家用台笠送饭到忙碌的田地里,

附近村落处处升起缕缕炊烟。

这里的人们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里,

春日骄阳正温暖着秧苗如针丛的秧田。

郑珍·播州秧马歌并序

播州秧马歌并序

此诗作于道光九年己丑(1829),时作者在家乡遵义。播州,古州名,在今贵州省遵义市。秧马,一种流行于贵州、湖南一带的农具,治秧田所用,似马,故名。此诗状写秧马的结构和使用,并抒写了操作时的乐趣。吾乡治秧田,刈戎菽等密布田内戎菽:豆之一种,一说为大豆类,一说为豌豆类,用秧马践入泥,俟烂,则播种,其力倍于粪力倍于粪:效力超过粪一倍,且不蠹不蠹:不生虫。蠹:作动词。

秧马制:以纵木二为端,菑四横菑(zī):插入。菑四横:插入四根横木,长倍长倍:长度加倍,广下旁杀广下旁杀:谓下面宽阔,二旁稍狭。杀:割削,俭省,令上面平如足榻状,底如四屐齿屐齿:木屐齿,用柔条一,或绳贯两端为系,高接手。踏时足各履一马,手提系摘系摘:绳索。行茎叶上,深陷之,甚便且速。为歌一篇,俟后谱农器者采焉谱:编写。

(序译略)谷雨方来雨如丝,春声布谷还驾犁驾犁:鸟名,因声取义而为名。

斩青杀绿粪秧畦斩青杀绿:割草入田沤作肥料,芜菁荏菽铺高低芜菁:又称蔓青,二年生草本植物。荏:荏菽,即戎菽,

层层密密若卧梯。外人顾此颇见疑,

足舂手筑无乃疲手筑:用手捣之使坚实。无乃:恐怕,大概。我有二马君未知,

无腹无尾无扼题扼题:驾于牛马颈项上的弯木。广背方坦健骨支,

四蹄锐削牡齿齐牡齿:秧马上用以耙田的齿。踏背立乘稳不危,

双缰在手左右持。

马首北向人首西“马首”句:谓人横站在秧马上,人站方向与秧马前进方向成直角形状,横行又如蟹爬泥。

前马住足后马提,后马方到前又移。

前不举后后不蹄,转头前者复后驰。

人在马上摇摇而而:语助词,蹊田远过牵牛蹊蹊田:耙田。蹊:踏。

绝似软屐行蒺藜,柳阴馈馌媚且依馈馌(huìyè):给在田里耕作的人送饭。媚且依:形容送饭人与秧马亲热的神态。

木对卧不解饥木(tí):即秧马,晚风摇波蹙水脐蹙水脐:形容水面生起波纹。

居然刷洗临清溪居然:安然,他日更借人乘之。

踏花小郎黄骢嘶踏花小郎:指骑马游春的年轻人。黄骢:小马,下鞍两髀红胭脂髀(bì):大腿。

岂知老子粪种时粪种:用秧马踏青治秧田,一足各有一马骑,

终身脚板无瘢胝瘢胝(bānzhī):脚底老茧。

谷雨初来濛濛细雨如丝,

在春天鸟鸣声中除了布谷还有驾犁。

割下青草沤入秧田做肥料,

芜青草荏菽草在田里铺得高高低低,

密密层层好像横躺着的云梯。

外来人看了这状况很是怀疑,

这些青草要靠足踏手捣,多么容易使人困疲?

殊不知我有可供两脚踩踏的秧马,

这秧马没腹没尾没有套在颈上的扼题。

它的背部广阔平坦骨架结实,

四个“蹄子”锐利耙泥的齿子整齐。

脚踏在它背面站着操作安稳而不危险,

两根缰绳握在手里可以左右操持。

人横立秧马马头向北人面向西,

秧马横行形同螃蟹在爬泥。

前马扎住脚后马脚才提,

后马刚一到前马又前移。

前马脚不举后马脚不提,

等到整个秧马掉转头前马又向后奔驰。

人在秧马上愉快地摇摇晃晃,

这样耙田远远胜过单纯的牵牛践踏泥。

这样用秧马治田很像穿软屐行走蒺藜,

耕作人在柳荫下吃饭送饭人趁此与秧马亲昵!

秧马对人卧下但不知饿饥,

晚风吹动水波水面泛起涟漪。

此时秧马靠近清水溪边安然刷洗,

供他日借人乘骑操持。

骑马春游年轻人骑着嘶叫的小马,

下马时大腿间被磨起红红的胭脂。

哪里知道我在用秧马治田时,

可以每脚各有一马骑,

我一生脚板都没有瘢胝。

郑珍·醉归

醉归

此诗作于道光十年庚寅(1830),作者时在家乡遵义。此诗抒写作者夜行农村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酒壮夜行胆,长歌声绕林。

入竹闻犬吠,遥看灯影深以上四句写夜行所闻所见。

虚堂聚学子,为说《梁父吟》《梁父吟》:又名《梁甫吟》,乐府楚调曲名。梁父,山名,在泰山下。今所传其词为诸葛亮作。《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古人不可见,弃置徒劳心。

酒力使夜行人气粗胆壮,

一路高歌声音绕着树林。

步入竹林后听到狗叫,

遥远处就看到竹林深处灯火通明。

宽敞的堂屋聚集着读书人,

有人在为他们讲述《梁父吟》。

古人的经典、观念已被抛弃,

先生的讲授岂不白白费心。

晚望

郑珍·晚望此诗作于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此时作者在贵州,诗作在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之时,亦不忘插上一笔民生贫困的社会画图。向晚古原上“向晚”句:唐代李商隐《登乐游原》诗有“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句,此活用其意。向:接近、临近,悠然太古春太古:远古。太古春:借指古人所描绘的春色。

碧云收去鸟“碧云”句:活用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意。去鸟:归去之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客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临近黄昏时的古原上,

悠悠然呈现出古人所描绘的春光。

青色浮云载着晚归的鸟儿离去,

归家的农夫正走在青翠的稻田旁。

夏田傍晚的水流给人以悠然宁静之感,

雨后山林景象更是如此清新、苍茫。

但唯独令人怜悯的是溪流两边人家,

十户就有九户贫穷凄凉。

郑珍·山中杂诗山中杂诗(四首选二)

此诗作于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此处所选为四首中的第一首、第三首。萱花,乃“忘忧草”之花。前者诗人把“解忧”希望寄托于萱花即“忘忧草”之花的一开而聊以自慰。后者以“止贪饱”的群鸦来衬托朝暮不离其母巢之“乌子”,借以表达诗人的伦理道德观念。

(一)

绿树成阴尽手栽,量枝数叶日徘徊。

夜深屡下风婆拜风婆:指风。此处拟人,为有萱花一朵开萱(xuān)花:萱草花,夏秋间开,古称萱草可以令人忘忧。又,萱草亦称“萱树”,故首句“绿树”即指萱草。

绿色成荫的萱草全是自己亲手栽培,

为打量草的长势而天天在草边徘徊。

每当夜深人静时对着萱草祷拜,

而换来的只有一朵萱花绽开。

(二)

绝怜乌子无朝暮绝怜:极爱。乌子:乌子鹊。据《易林》云:“乌子鹊雏常与母居,不离其巢。”,飞去飞来挂树间。

不似群鸦止贪饱,直须日落始知还须:等待。

乌子朝朝暮暮爱恋母巢,

终日不飞离筑有母巢的树林间。

不像只贪饱的群鸦,

一直到日落时才往巢边归还。

郑珍·恨词

恨词(二首选一)

此诗为《恨词》中的第二首,作于道光十年庚寅(1830),抒写忧恨之情。岁暮天寒独倚楼,千秋亭畔古今愁千秋亭:在河北省柏乡县北。汉光武帝即位于此。一名“坛亭”。

何人欲补情天破情天:指情爱之境,我愿从君助石头石头:活用女娲补天之意。

年终天寒独自倚立亭楼上,

千秋亭的景状真令人感叹发愁。

有谁想要弥合感情上的裂缝,

我愿送他一块补天的石头。

山居夏晚

郑珍·山居夏晚

此诗作于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作者时在故乡遵义。诗作描绘了山居夏天傍晚时的景象及其生活情趣。

雨散暮天青,余光照远汀汀:水边平地。

草堂朝蝙蝠朝:聚合,瓜架织蜻蜓。

晚饭依花聚,林风入酒醒。

闲情更无暇,儿女上池亭。

雨后傍晚天空碧青如洗,

一丝余光照映着远处水边平地。

蝙蝠穿梭般来草堂聚合,

蜻蜓绕着瓜架如织网般没有停息。

一家人在花下池边吃着晚餐,

从树林吹来微风消除了我的醉意。

在此闲情中倒显得更没有空闲,

儿女们增添了要上池中亭榭的兴趣。

郑珍·渡桶口渡桶口

此诗作于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渡桶口,渡口名,在乌江畔。诗人牵挂居住江边的白发父母,这渡口水乃自故乡门前流来,曾照见过江边的白发父母。诗人把“江水”当做故乡的来人而询问自己父母的近况。其构思显得委婉而新颖。门前溪水如奔马,流入乌江到此津津:渡口。

我向津头问江水,朝来应见白头人白头人:白发老人,此处代作者的父母。

故乡门前溪水如飞奔的骏马,

流入乌江后直奔这渡口。

我深情地询问这渡口的江水,

清晨从故乡来时是否见到了我的父母?

郑珍·武陵烧书叹并序

武陵烧书叹并序

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十二月,作者从桃源乘舟往武陵。诗即作于此时。桃源、武陵两地均在今湖南省境内。作者以自己心爱的孩子作比,慨叹自己书被烧之可惜,感情真挚深沉。十二月朔泊桃源朔:朔日,农历每月初一,夜半舷破,水没半船。翌抵武陵翌(yì):翌日,次日,启箱簏皆透渍启:打开。簏(lù):竹箱,烘书三昼夜。凡前所抄述者,或烧或焦或:有的书,半成残稿。为之浩叹。

(序译略)烘书之情何所似,有如老翁抚病子翁:父亲。

心知元气不可复,但求无死斯足矣。

书烧之时又何其,有如慈父怒啼儿怒:大声呼叫。

恨死掷去不回顾,徐徐复自摩抚之。

此情自痴还自笑,心血既干转烦恼。

上寿八十能几何上寿:高龄。汉王充《论衡·正说》:“上寿九十,中寿八十,下寿七十。”,为尔所累何其多?

烘书的心情用什么可比,

真有如老翁抚摸自己有病的孩子。

心里知道孩子元气不可能恢复,

唯一心愿是保全孩子不咽气。

把书烧掉又是什么情形,

有如慈祥父亲大声哭儿子。

悔恨儿死自己抛开没照看,

于是自个儿悲伤抚摸儿尸体。

自知这情形愚蠢又好笑,

伤心过后烦恼已极。

八十高龄人世上有多少,

为何你要积累那么多书籍?

郑珍·铜仁江舟中杂诗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选一)

铜仁,今贵州省铜仁县,在沅江支流长江上游。作者于道光十四年甲午(1834)经此处记舟中所见江景。此诗选自六首中的第五首,寓有倦于旅途,急欲归家之意。烂石通纤路,荒塘落堠泥堠(hòu)泥:记里程的土堆。

潮收沙露尾,桨过水生脐脐:比喻旋涡。

鱼翠闲闲立鱼翠:水鸟名,青闪闪低(jiāo)青:水鸟名。

劳生惭对汝劳生:辛劳一生,作者自况,方忆漆园妻漆园妻:庄子在周时曾为漆园吏,其妻死,庄子鼓盆而歌。这里借指作者的妻子,有自比庄子之意。

纤夫行走在斑斓色彩的碎石路,

到达荒塘处即可见到记程的土堆。

潮退后沙滩露出条条水波痕,

桨划过后水面旋涡频飞。

鱼翠水鸟悠闲地站立,

青水鸟随着水波忽高忽低。

辛勤一生的我面对你们好生惭愧,

此时我正想起了自己的爱妻。

郑珍·邯郸

邯郸

这首诗为道光十五年乙未(1835)春,作者北上应试,傍晚时途经河北邯郸所作。邯郸是战国时赵国建都之地,当时极为繁华。昔日繁华歌舞场,今朝荒芜草遮墙。诗作从鲜明的对照中,流露出作者对沧海桑田的慨叹,同时也发出了自己有才不售的委婉叹息。尽说邯郸歌舞场,客车停处草遮墙客车:在外旅行的车。墙:城墙。

少年老去才人嫁少年老去:指自己不得意。才人:嫔妃的称号,独对春城看夕阳春城:春天的城,指邯郸。

都说邯郸是繁华热闹歌舞场,

客人车子停放地却是荒草遮满了城墙。

我的处境是如此不得意,

面对这春天城市看到的竟是西下的夕阳。

郑珍·望乡吟

望乡吟

道光十五年(1835)春,诗人由北京回家乡遵义,从武陵经沅水溯流而上,诗即作于此时。沅水是湘西的一条著名江流,铜溪是它的上游,地势高低悬殊,流急多滩,万山重叠。诗作为写景抒怀之作,多用夸张手法。一滩高五尺,十滩高五丈。

行尽铜溪四百滩,铜崖应当白云上铜崖:在沅水支流辰水上游大小铜仁江合流处双江渡,位于贵州铜仁县西。

崖上还有千万山,一重高出一重颠。

待到铜崖望乡国乡国:家乡,始似从此看云间。

山高如梯水如箭,到家早晚樱桃绽。

心随飞鸟去悠悠,白发红绷眼中见白发红绷:指老人小孩。绷:婴儿的袍被。

万里真成一梦游,茗山重认雨中舟茗山:在湖北蒲圻县北十五里,作者北上及归途经此。

桐花落尽春风老春风老:指春天将要过去,杜宇催人坐白头杜宇:古蜀帝名,传说死后化为杜鹃,后来因称杜鹃为杜宇。其鸣声如“不如归去”。诗从此取义。坐:据《诗词曲语辞汇释》:“坐,犹遂也;顿也;遽也。”也就是“迅速”、“立刻”的意思。

一个滩高五尺,

十个滩高五丈。

走完了铜溪四百滩,

铜崖耸立在白云上。

这铜崖上还有千万座山,

一座山巅高出一山巅。

等到站在铜崖顶上望家乡,

又像远看天上的云一样。

山高如梯子水流似飞箭,

等我到家时已是樱花开烂漫。

同类推荐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本书主要分为五章”从业絮语“”人生感悟“”读书有得“”春秋记忆“”韵满情怀“。
  • 贵平吟草

    贵平吟草

    主要包括:无题;登庐山感赋;清明扫父墓;寻诗;七回乡偶书;重走砍柴路;重游黄龙寺;三过双井村(三首);读《石湾诗草》(两首);一二怀乡;赠妻;修江月夜等。
  • 平水散文集

    平水散文集

    文学天地广阔而浩瀚,好的文学作品像灯盏给予人希望,像井泉润泽人心灵,它可以超越时空直抵人心。子洲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方蕴涵热情的热土,是一块生发文化的活壤,这里不乏聪慧、执着、笔耕不辍的文学爱好者,也不乏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学作品。编一本书,就是在文学的山阴道上添一道风景,就是给人们的心灵投送一束阳光——《平水散文》编辑出版的初衷就在于此。
  • 工匠精功

    工匠精功

    该作品为长篇报告文学。在党中央的倡导下,“工匠”和“工匠精神”成为当下热词,更在广大企业中掀起热潮。笔者试图透过对精功集团的描写,来说明和印证:中国需要工匠精神,中国现实生活中充满着工匠精神,中国历史上的工匠精神在当下得到了传承,中国某些领域或局部的工匠们甚至比美德日瑞等国的工匠们做得更好。作为民营企业的精功集团就是一个佐证、一个缩影。
热门推荐
  • 其实我想当明星

    其实我想当明星

    什么?天王?咳咳咳,那是意外。说起来你们不信,刚开始的我没想过……
  • 电竞男神是女生:墨神,不要逃

    电竞男神是女生:墨神,不要逃

    她身上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而保护她的人……苏沫沫就此变为电竞界男神。一个不小心,在学校遇见的学长居然成了自己的队长!然后,墨某人就以师兄和队长的身份成了新一任守护者……在某天,墨神:沫沫。苏沫沫:嗯?墨神:咱爸妈呢?苏沫沫:我爸妈还在海南拍戏呢,等等,我爸妈什么时候成咱爸妈了?墨神:这是迟早的事,怕什么?苏沫沫:……(这个人是谁,脸皮好厚,我不认识他!)
  • 宝宝过来抱一抱

    宝宝过来抱一抱

    青春,不为金钱劳累。不为工作担忧。来到超市,看着琳琅满目的货物,笑着摸着口袋:老板,来包辣条!美好的青春,美好的大学生活,可自从遇到他,玉书涵不是笑死在床上,就是活活气晕在厕所!玉书涵:你弄的剁椒鱼头?某男:嗯,剁椒,鱼头。玉书涵:可谁让你把鱼头和辣椒一起剁的啊!这一下锅不就成面糊了啊!某男睁大双眼:莫非您老的意思是让我在里面加点面糊吗?
  • 炮灰不甘心

    炮灰不甘心

    奈何桥上人满为患,望乡台边上孟婆急得冒汗。肿么办,一个个的过了奈何桥,却不喝孟婆汤。问,为何?答,不甘心。于是乎,无所事事在地府游手好闲的姚二灵走马上任了……
  • 飞天小女警之黑与白

    飞天小女警之黑与白

    这是一本属于飞天小女警的同人小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凑一下热闹,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更新不一定......
  • 皓月夜行

    皓月夜行

    听闻齐国公主三岁堪书,四岁赋诗,九岁舌战群儒,十岁琴艳四座,楚宫之中一舞更是艳绝天下。但不幸的是十二岁那年,齐国灭国,自此世间再无安宁公主,二年后,六扇门却多了个女捕快。
  • 东北王张作霖和他的太太们

    东北王张作霖和他的太太们

    张作霖,字雨亭。清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农历二月十二日生于奉天海城县城西的北小洼村。他少年时学过木匠,当过货郎,卖过包子,学过兽医。青年时还当过土匪。投军到清军宋庆麾下,当戈什、升哨长,直至东三省巡阅使、保安总司令,北京安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成为显赫一时的东北王。他戎马生涯的一生有功有过,颇为传奇。而他与六位太太的悲欢离合,以及帮助他成大业,更演绎了一段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张作霖十六岁那年,当起了货郎。
  • 江河与镜

    江河与镜

    藏在血液里的怒吼,是压抑的思想,是渴求释放的灵魂。姜河相信,对镜自视,人人都有另一张脸皮。包括她自己。【平行世界,请勿考据】
  • 简明世界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简明世界史(新知家庭文明读库)

    本书从人类历史的文明古国讲起,一直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全球进入新时代,以凝练的文字勾勒出世界历史的大致轮廓,《简明世界史》展示了人类几万年生存、发展、斗争、变革、进步的的历史画卷,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人类伟大文明的历史脉络,从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拓展更广阔的文化视野。
  • 我有三只小骷髅

    我有三只小骷髅

    穿越异界,附送三只小骷髅。三只小骷髅,咋看咋不靠谱。叫战将的小骷髅喜欢拿着大腿骨砸人。叫死神的小骷髅喜欢暗搓搓的躲在一边看热闹。叫大帝的小骷髅喜欢指手画脚,打仗却是跑的最快的。李晓剑:这清奇的画风,简直无力吐槽,我已经躺好,谁也别拦着我,我要当条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