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1300000032

第32章 情归陶然亭(3)

此时,一个俄国少年走进来,也许他被眼前这生离死别的爱情感动,诚恳地半跪下来,在高君宇的手背上吻了吻,掉转头默默地看着石评梅,而后低声说:“小姐,我祝福他病愈。”说完,戴上帽子离开了房间。

片刻后,剧烈的腹痛让高君宇在床上翻滚,石评梅心急如焚,一边流泪,一边让人带信给高君宇的弟弟。好不容易盼到弟弟赶到,在他们诉说病情的当儿,疲极而乏的石评梅坐在桌前,随意浏览他桌上的信件,高君宇忽然掉头对她说:

“珠!真的我忘记告你了,你把它们拿去好了,省的你再来一次检收。”

这句话,是高君宇对石评梅说的最后一句话,他在向亲爱的波微诀别!当两天后石评梅果真去验收他的遗书时,方大梦初醒,痛彻心扉。

他一直都在体谅着波微,甚至生命将要终结,也在替她着想,怕让她再跑一趟来收检他的书信。这让石评梅日后想起来,如何不心痛?

下午,高君宇被弟弟送到了协和医院。因师大附中要开校务会,石评梅便去了学校,她以为,等高君宇在医院安顿下来后,再去探望不迟。

在协和医院,他被医生诊断为急性盲肠炎,须立即剖腹切除。手术签字时,弟弟恰巧不在,亲友兰辛怕他久病虚弱的身体会承受不住,高君宇笑他胆小,之后自己签了字。

手术后,兰辛问要不要通知波微来看他?高君宇笑笑说,她来看看也好,不来也行,省得看了又要难过。兰辛给石评梅打电话时说,此时他太疲倦虚弱,建议她等一两天,稍有好转再来看他。

这一夜,石评梅一刻也无法安宁。无来由的心慌和恐惧,像海潮一样席卷了她。

这时候我忽然热烈地想去看他,见了他我告诉他我知道忏悔了,只要他能不死,我什么都可以牺牲。心焦烦得像一个狂马,我似乎无力控羁它了。朦胧中我看见天辛穿着一套玄色西装,系着大红领结,右手拿着一枝梅花,含笑立在我面前,我叫了一声他的名字便醒了,原来是一梦。这时候夜已深了,揭开帐帏,看见月亮正照射在壁上一张祈祷的图上,现得阴森可怕极了,拧亮了电灯看表正是两点钟,我不能睡了,我真想跑到医院去看看他到底怎么样?

——(石评梅《肠断心碎泪成冰》)

然而正是这夜两点,在她梦见天辛的那一刻,天辛永远离开了人世。是思念太切冥冥中与他有了心灵感应?还是他舍不下心爱的波微,因此在遁入无形的时空前,来看她最后一眼?

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半,从未到过师大附中的晶清突然“砰”地一声撞开了石评梅办公室的门,控制着悲痛说有要事找她时,石评梅心里便已明白,天辛,真的不在了!

在医院等着见天辛遗体的空隙,在陆晶清的陪伴下,石评梅去了天辛的住处,她果然来检收他的遗物了!他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物品、桌上的纸笔都原样依旧,可在此呼吸过哭过笑过的人,却已阴阳两隔。睹物思人,石评梅心碎如裂。

开了他的抽屉,里面已经清理好了,一束一束都是我寄给他的信,另外有一封是他得病那晚写给我的,内容口吻都是遗书的语调。这封信的力量,才造成了我的这一生,这永久在忏悔哀痛中的一生。这封信我看完后,除了悲痛外,我更下了一个毁灭过去的决心,从此我才能将碎心捧献给忧伤而死的天辛。

——(石评梅《肠断心碎泪成冰》)

在离开小屋前,他整理好书信,等着她来收检。他平静地做完了这一切,没有怨恨,也没有不平,甚至出现在她梦中时,也是含笑温柔的表情。他带着深沉的爱恋,走到了生的边缘。石评梅后来写道:“天辛常想着只要他走了,我的腐蚀的痛苦即刻可以消逝。”也许他觉得唯有如此,才能让他的波微解脱。

在冰室见他最后一面时,石评梅仔细地看着他,她知道今生再也见不到这亲爱的人。此刻,她没有哀号,甚至没有悲伤,她抚着他冰凉的身体静静地默祷。她看见那枚象牙戒指,戴在他左手的食指上,惨白如枯骨,洁白如初雪。

但想起他曾说过“我是生于孤零,死于孤零”的话,石评梅便痛得锥心。她撕心裂肺地忏悔:“君宇!君宇!我到死也无法解释,你那时柔情似水,为什么不能温暖我心如铁?”她一次次昏厥,又一次次醒转。如果醒来时,这一切只是南柯一梦该有多好!可她每一次睁开眼,那惨冽的白便像一把刀,剔得她心痛如绞。

陶然亭畔锦秋墩下,这是他数月前自己指定的长眠之地,如今,这片林木萋萋的土丘终于深情拥抱了他的主人。

墓地周围,是亲爱的波微为他手植的几十株松柏;墓碑上,刻着她深情手书的几行字: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这是高君宇生前自题像片的几句话,死后我替他刻在碑上。

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

——评梅

高君宇的离世,带走了石评梅的心。此后的陶然亭畔,无论风霜雨雪,还是春秋轮转,常有一个黑衣女子坐在他的墓前,抚着他的墓碑低语流泣。她恨自己悔悟得太迟,恨她的天辛走得那样坚决和彻底。

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

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的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

我爱,我吻遍你墓头青草在日落黄昏;我祷告,就是空幻的梦吧,让我再见见你的英魂。

我常觉你在我身后的树林里,骑着马轻轻地走过去。常觉你停息在我的窗前,徘徊着等我的影消灯熄。常觉你随着我唤你的声音悄悄走近了我,又含泪退到了墙角。常觉你站在我低垂的雪帐外,哀哀地对月光而叹息!

在人海尘途中,偶然逢见个像你的人,我停步凝视后,这颗心呵!便如秋风横扫落叶般冷森凄零!我默思我已经得到爱之心,如今只是荒草夕阳下,一座静寂无语的孤冢。

我的心是深夜梦里,寒光闪灼的残月,我的情是青碧冷静、永不再流的湖水。残月照着你的墓碑,湖水环绕着你的坟,我爱,这是我的梦,也是你的梦,安息吧,敬爱的灵魂!

——(石评梅《墓畔哀歌》)

如她刻在高君宇墓碑上的哀语所言,这之后的三年,她将余生剩下的眼泪流到了他的墓前。她把自己变成了一棵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偿还他的眷恋与深情,直到再也不能来看他。

她也曾想过要继承高君宇的遗志,做一名战士。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她和陆晶清在《妇女周刊》刊发特别启事愤怒谴责;1926年,在段祺瑞制造的“三一八”惨案中,陆晶清负伤,刘和珍不幸遇难,她哀恸愤慨,写下《血尸》和《痛哭和珍》。之后,陆晶清南下投奔了革命,她对友人说:“我虽然不能接续天辛的工作去做,但我也应努力一番事业。你看,北京这样的杀人,晶清是革命去了,北京只剩下我了,暑假后我一定往南边去……”最终却在母亲和同仁的劝阻下,未能成行。

她一直沉浸在对天辛的追忆中,不能自拔。民国十五年除夕夜,她伏在桌上给朋友写信,满纸都是对天辛的思念,和绝望的悲凄。

我每次在一种静的环境中对着朋友你时我总想到君宇。真对不住你,而且也有点唐突你,我几次想喊你作“君宇”,当我看是朋友你的脸时,我自己苦笑了……我真想他,假如他现在能如朋友你一样这样活活泼泼和我玩,我愿我马上死了都可以,不过,不能了,他是死了,谁都说他是死了两年之久了。

——(石评梅《我沉沦在苦忆中》)

他离世一年后,在一个漫天飞雪的早晨,她迎着寒风走在冰天雪地中,一直来到了陶然亭天辛的墓前。一年前她和天辛来到陶然亭时,是雪后初晴天气。这银白的世界恍如他们至死不渝的冰雪友情,可如今仍是昨日的陶然亭,仍是曾经纯白的世界,他们却一个长眠林泉之下,一个孤影凄迷。

“碧海青天无限路,更知何日重逢君”,这是她在高君宇的追悼会上,写给他的挽联。而今,碧路黄泉,她要到哪里去寻他?

万分凄怆都化作泣血哀鸣。他墓前的石桌,已被白雪覆盖,像一张洁净的素笺。她多想给他写一封信,告诉他,这个世界的自己有多么思念他!

她伸出手指,一笔一划在那白雪覆盖的石桌上写下三个字:我来了!

1928年9月18日,北京著名女作家石评梅,猝患脑膜炎,于9月30日夜两点,病逝于协和医院,一年后,从长寿寺移葬于陶然亭高君宇的墓旁。

“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这是她的遗愿,她该了然无憾。

一座坟墓就是一个隐喻

那沧桑的往事

只留下梦一般的回忆

生命的泉水还在汩汩流淌

流淌在那坟墓之上

——(施托姆《坟墓》)

心里很疼,幽幽地疼。也很酸楚,为她的不甘。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那是午夜,她躺在沦陷后的香港玛丽医院,在纸上写下这样的遗言。屋外,炮火纷飞。她远离故乡和亲人,在已沦陷的陌生城池,奄奄一息。

她是萧红。她才三十一岁啊,这残酷的世界!

彼时,她爱着的那个人,已离她远去。是她狠心对他说:“三郎,我们永远分开吧!”

多么痛苦,即使分开,她也一直爱他。

生命的最后时光,她梦呓般地告诉骆宾基:“若是萧军在四川,我打一个电报给他,他一定会来接我……”仿佛旧日重来,她仍是他赴汤蹈火也要拼死相救的爱人。然而此时,城倾了,爱散了,她刻骨思念的呓语,让人,不忍相闻。

多希望时光倒流,回到缘分的起点。还像初相遇,他拔山倒海而来,救她于水火深渊,而后,与她谱一曲倾城之恋。那苦难的曾经,是一个好黑好黑的深洞啊,他像一束光,照彻了她的世界。

情到深处人苍凉。那曾经的爱恨缠绵,是被乱世的风雨吹散了么?如今只有苦难,不弃不离。

可是,那苦难中的深爱,刻骨铭心的生死相依,难道真的都忘了?三郎,你总该还记得,第一回读她写的诗,刹那,如废墟上开出了明媚的春天……

这边树叶绿了,那边清溪唱着:——姑娘啊,春天到了。

这边树叶绿了,那边清溪唱着:——姑娘啊!春天到了。

同类推荐
  • 迟到的救赎

    迟到的救赎

    我常常想,一个人死去后,灵魂应该是不灭的,只不过不再受地球引力的约束,飘飞在宇宙中;或者说,宇宙的空间里,有无数的灵魂在飘动,它们也会与某个星球摩擦,或产生某种关系……刘凯这个人早已经不在了,他死在四十年前的一个冬天。四十年以后,莫名其妙地出现在某些人的意识中,好像他的幽魂莫名其妙地又飘回了这个地球,飘进了他生前曾与之有过关系的某些人的意识中。那年冬天,来自全县的各个公社的青壮劳力都集中在一个大水库工地上,热火朝天地挖泥砌石垒堤坝,除了白天大干猛干拼命干,还要挑灯夜战,工地上展开了各种方式的竞赛。
  • 霾爻谣

    霾爻谣

    霾系列长篇小说第三部,作者是环境保护一线工作人员,根据工作中所见所思所想,塑造出大侃、盼杰、老康等一批鲜活的人物,通过“抢红包”“吓死宝宝了”等幽默而贴近生活的故事,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传播环境保护正能量。该系列《霾来了》《霾之殇》陆续出版后,受到《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关注。
  • 寻找大舅

    寻找大舅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锄奸

    锄奸

    这是著名作家石钟山继《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之后,最新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县大队吃了汉奸林振海的大亏,在一次反围剿中损失惨重。李彪临危授命,出任锄奸队队长。在几次锄奸活动中,李彪好几次都把林振海抓住了,但都因为种种原因,阴差阳错地屡次被林振海逃脱。李彪从抗战时期一直追踪林振海到解放战争,直至建国后,最后两人在庙里意外撞上,林振海服毒自杀,李彪扛着他回去复命除了锄奸的主线外,小说还穿插了李彪与白冬菊、胡小月等的情感纠葛,为作品增添了一些烟火气,丰富了小说叙述的层面。
  • 旱码头:驼马时代的爱情

    旱码头:驼马时代的爱情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古城子商贸历史的长篇小说,以古城子繁荣兴盛发展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以北黎北征姐弟,商人魏良栋等年轻人和一批寻梦者的人生经历和爱情故事为线索,满怀诗意地抒写了古城子独有的风土人情和民间杂艺,写出了古城人独特的智慧,百折不挠的信心和吃苦耐劳的人生境界。人物性格饱满,故事精彩纷呈。是一部反映“一带一路”中国故事的优秀文本。
热门推荐
  •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本书聚焦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过程,史论结合,以论带史,详尽而生动地揭示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发生学原理;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整合“行动”与“结构”分析的理论框架,本书构建了一个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四维模型”,以简驭繁,将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清楚地呈现出来。全书理论深厚、内容充实,逻辑严密,新见迭出,具有鲜明的中国媒介研究的本土意识和问题意识,堪称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的扛鼎之作。
  • 妃起一脚:王爷靠边站

    妃起一脚:王爷靠边站

    夏日炎炎,炽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热浪一层高过一层,也带来了新的夏日潮流。在温度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美眉们夏装的showtime来临了。“夕夕,这件衣服好看吧?”姜艺拿着新买的衣服在身上左右比划着。“恩恩,还行还行。”林夕夕瞟了一眼后说道,今年最流行的款式当然漂亮。“喂,拜托,你看都没看,就说还行。”姜艺无奈的说道,评价的一点都不认真,估计连颜色都没看清楚。……
  • 万界那么大

    万界那么大

    万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少年白楚暑假回家帮忙锄地,意外获得一枚青铜戒指。在这个绝法时代,传说已经不可考证,依赖灵气的一切,术法,功法,器具,法宝甚至武道呼吸吐纳之法都已失效,在这个太极玄法沦落成老头公园健身太极拳的时代。唯物主义盛行,科技是唯一生产力的时代。灵气已绝失去一切打破虚空穿越万界机会的时代。朴实无华的青铜戒指又能带来什么样的变数。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滴血婚姻

    滴血婚姻

    2004年春节刚过,北国春城还笼罩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中。就是在这样喜庆的日子里,春城的报纸、广播连续几天播发了一条寻人启事。从这条寻人启事上,春城人知道了一个日本妇人在春节期间走失了。
  • 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史研究(1895—1945)

    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关系史研究(1895—1945)

    本书以台湾与大陆关系史中日据时期的此一断层进行研究,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若干空白点,方便人们对于这段历史的整体了解。针对前期研究偏向于台湾义勇队、台湾籍民的状况,增加譬如两岸人员往来、经贸联系、文化交流等等的探讨,从总体上把握该阶段海峡两岸关系的各个领域的特点;在书中作者还搜集藏于各地的稀见史料,包括原始档案、报章杂志等,提出了对日据时期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史的看法:尽管日本殖民当局的隔离政策使得海峡两岸的往来受到种种限制,但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仍然在夹缝求得了生存和发展。
  • 生活的艺术:传承后世的修炼经典

    生活的艺术:传承后世的修炼经典

    本书汇集了三位世界级智者葛拉西安、拉罗什福科、托尔斯泰对世人生活、处世、修炼、友爱及成功的谆谆忠告。他们所具有的特殊身份,加上其惊人的才华,使其能洞见人民间生存法则的精髓。他们的著作在发表后虽历经磨难,却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财富,并世代传承,被誉为处世的圣经。
  • 与执事先生的恋爱笔记

    与执事先生的恋爱笔记

    他腹黑、神秘,这样的执事兼青梅竹马实在是令她无法自拔。這一場大野狼與小紅帽的戀愛,执事先生与贵族小姐越矩的爱情,會如何發展?与执事先生的恋爱笔记,该如何谱写?
  • Poems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悠悠六零时光妙

    悠悠六零时光妙

    星际头号杀手云祈来到了六零年代,从云家的呆丫头变成了村里的懒丫头。谁说艰苦年代就要艰苦生活的,奋斗这种事情分明拼的是脑子。只是那个小知青你聪明过分了啊!大魔王要拿坏人练手,你动动脑子就解决了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