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1300000009

第9章 爱君笔底有烟霞(1)

世上最美的情书

人世最美的回忆,是记得爱情曾来过。那时也许年少,也许懵懂,却一定是明媚如春,有一树一树的花开,有浪漫的忧愁和欢喜。

虽然佛说,“我因无爱方成佛,五蕴皆空”,然而世间的芸芸众生,总受欲念驱使,人生也因此灿烂或悲凉。爱情的力量总是那样神奇,乔治·查普曼说得毫不含糊:“我告诉你,爱神是万物的第二个太阳,他照到哪里,哪里就会春意盎然。”当然,我们都还记得《上邪》里的爱情誓言:“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一直觉得,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是世上最美的情书。若不是毁于战火,那数百封爱意堆积的书信,应是人间至爱的圣典,是一曲泊在月光中的笛音。1937年抗战初期,人人都在计划逃难,张兆和却决心在北平住下,“前两天整理书信,觉得更不愿意走了,我们有许多太美丽太可爱的信件”,然而,就在这年年底,苏州张家的屋子毁于炮火,这些书信也几乎焚毁殆尽。这年冬天,张兆和在写给沈从文的信中说:

有两件东西毁了是叫我非常难过的。一是大大(指母亲陆英)的相片,一是婚前你给我的信札,包括第一封你亲手交给我的到住在北京公寓为止的全部,即所谓的情书也者,那些信是我俩生活最有意义的记载,也是将来数百年后人家研究你最好的史料,多美丽,多精彩,多凄凉,多丰富的情感生活记录,一下子全完了,全沦为灰烬!多么无可挽救的损失啊!

张兆和多么幸运,成了沈从文理想中的女人,“她一定又美丽,又尊贵,又骄傲,才能使我发疯发痴。”尽管她并不完美,却能让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才子,用整个生命的激情,如此谦卑深沉地爱着她。世相众生,因缘际会,得之,是她幸;得之,也是她命。

1931年6月,沈从文由北平达园写给张兆和的一封信,曾以《废邮存底(一)》为篇名,登在了当年6月31日的《文艺月刊》上,也是他们之间流传最广的一封情书。信的开头,他要九妹沈岳萌(玖)替他去看望心上人张兆和(××)。

我要玖到××来看看你,我说:“玖,你去为我看看××,等于我自己见到了她。去时高兴一点,因为哥哥是以见到××为幸福的。”

……

我给你那本书,《××》同《丈夫》都是我自己欢喜的,其中《丈夫》更保留到一个最好的记忆,因为那时我正在吴淞,因爱你到要发狂的情形下,一面给你写信,一面却在苦恼中写了这样一篇文章。……××,这时我来同你说这个,是当一个故事说到的,希望你不要因此感到难受。

……

我近日来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到似乎下面的话:“每人都有一种奴隶的德性,故世界上才有首领这东西出现,给人尊敬崇拜。因这奴隶的德性,为每一人不可少的东西,所以不崇拜首领的人,也总得选择一种机会低头到另一种事上去。”××,我在你面前,这德性也显然存在的。为了尊敬你,使我看轻了我自己一切事业。

……

我还要说,你那个奴隶,为了他自己,为了别人起见,也努力想脱离羁绊过。当然这事做不到,因为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为了使你感到窘迫,使你觉得负疚,我以为很不好。我曾做过可笑的努力,极力去同另外一些人要好,到别人崇拜我愿意做我的奴隶时,我才明白,我不是一个首领,用不着别的女人用奴隶的心来服侍我,却愿意自己做奴隶,献上自己的心,给我所爱的人。我说我很顽固地爱你,这种话到现在还不能用别的话来代替,就因为这是我的奴性。

××,我求你,以后许可我做我要做的事,凡是我要向你说什么时,你都能当我是一个比较愚蠢还并不讨厌的人,让我有一种机会,说出一些有奴性的卑屈的话,这点点是你容易办到的。你莫想,每一次我说到“我爱你”时你就觉得受窘,你也不用说“我偏不爱你”,作为抗拒别人对你的倾心。……××,你是我的月亮。你能听一个并不十分聪明的人,用各种声音,各样言语,向你说出各样的感想,而这感想却因为你的存在,如一个光明,照耀到我的生活里而起的,你不觉得这也是生存里一件有趣味的事吗?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我想到这些,我十分忧郁了。生命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我也安慰自己过,我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当为自己庆幸……”

……

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上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我念到我自己所写到“萑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时候,我很悲哀。易折的萑苇,一生中,每当一次风吹过时,皆低下头去,然而风过后,便又重新立起了。只有你使它折伏,永远不再做立起的希望。

此时的沈从文,已越过爱情低谷,心里充盈着忧伤又甜蜜的情感,他在信中说:“我很安静,我似乎为爱你而活着的,故只想怎么样好好的来生活。”

他变得安静而平和,并无意中将这情感当作了创作的底色。1931年8月,他蘸着对心上人深沉的爱恋,完成了小说《三三》。后来三三成了张兆和的昵称。他生命中最爱的人,几乎都用了他小说的名称,包括《龙朱》和《虎雏》,多年后,他拿来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取了名。

他是个多情人,作品中总隐藏着另一个自己,有他的喜怒哀乐,有沅水的纯澈和野云的悠闲。他很多小说中的女主角,有着微黑俏丽的面容,包括三三,包括后来《边城》中的翠翠,她们都有张兆和的影子。因为爱她,他笔下清新的雾霭中总潜伏着一脉热流,在雨后空山腾作了迷人烟景。

世事总难料,悲喜亦无常。1931年又是个让人无措和悲痛的年份。1931年9月,在徐志摩的再次推荐下,沈从文离开武汉,来到青岛大学教授《小说史》和《散文写作》。然而他万没料到,两个月后,徐志摩在济南党家庄空难而亡。而早在二月,胡也频也在上海遭国民党枪杀。他生命中两位才华横溢的好友,先后离世。

兰竹馨香,流年不继,人生,显得更为孤独。好在,他还有心上人可以想念。身居岛城,每日里漫步海滨,在和煦的阳光下想着那个小女人,他的思念如湛蓝的海水、如湿润多情的海风,时时让他的心,无法安宁。

1932年暑假,抵不过对心上人的思念,沈从文决定去苏州看望他的黑脸美人。他激动难捺又忐忑不安,临行特意卖掉了一部书的版权,委托在上海的巴金替他选购了一批珍贵文集,连同一枚精致的长嘴鸟书签,作为送给心上人的礼物。

有女儿的人家,总有那么一天,会有一个前世注定、朝气又拘谨的青年找上门来,领走他心上至爱。1932年夏天,苏州九如巷的张家府宅,迎来了一位着长衫戴眼镜儒雅俊秀的青年。注定将领走兆和小姐的那个人,终于出现了。

二小姐允和记得斯时彼刻。那一日,很不巧,从中国公学毕业回家的兆和去了图书馆。夏日午后的九如巷,格外的清幽宁静,高高的院墙上日影斑驳。虽然,之前未与长衫青年谋过面,允和却仿佛早已相识,她很快将当年的“癞蛤蟆13号”与眼前的沈先生对上了号。

她温和地说:“三妹到图书馆看书去了,不久就回来。你请进屋坐吧。”

他有些失望,踌躇再三,羞涩又拘谨地说出几个字:“我走吧。”

他回到临时落脚的中央饭店。他的一颗心,被期待撑得满满。在陌生的苏州,他无处可去,只一心等待着他的黑美人来寻他。那个美妙时刻伴随轻轻响起的叩门声终于来临,他奔过去拉开门,门外站着略显紧张的张兆和。她背书一样重复着允和教给她的话,邀请沈先生到张家做客。

这是一次成功的探访,父亲和继母彼时不在苏州,张家只有一大屋子的兄弟姐妹和干干们。短暂的几天里,会编故事的沈从文像成熟的长兄,姐弟们将他围在中间,央他不停地讲故事。有一次讲到口干舌燥,五弟寰和拿出自己积攒的零花钱,为他买来一瓶汽水。他很感动,许诺要专为寰和写些小说。后来他出版的《月下小景》,几乎每一篇末尾都郑重写上“给张家小五”,他果然兑现了承诺。

这温馨场景让兆和喜欢。记得他第一次讲课,是个窘迫青涩的书生,现在,他的沉稳宽厚已散发成熟的魅力,重要的是,他深受姐弟们的欢迎,这和谐温暖的接纳,有着俗世里花好月圆的柔美,让她安慰,身心被幸福包围。

此后不久,沈从文在青岛写信给允和,请她征询张家长辈对他与兆和小姐婚事的意见。他在信中写:“如爸爸同意,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张冀牖开明至极,他主张儿女婚事由自己做主,算是默许了这桩姻缘。为将喜讯及时告知沈从文,允和与兆和赶到邮局,分别给青岛的沈从文发了电报。允和的电文只有一个“允”字,简洁明了,一字双关;兆和的电文更像一句抒情诗:“乡下人喝杯甜酒吧。”这电文让发报员困惑不已,他不懂得,一个含蓄羞涩的女子,浪漫的春心和萌动的喜悦。

1933年9月9日,北平中央公园,水榭花廊边,沈从文和张兆和,在亲友的见证下,结为夫妇。33,99,这是一个圆满幸福的日子,是相守一生的誓言与约定,三三,爱你天长地久。

五年,短得只是屈指一瞬,长得又像没有尽头的清修。一场爱恋便是一次旅行,他从湘西出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爱了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那个面容微黑的女子令他痴狂,他爱得卑微而执着,他经历了漫长的熬炼和等待,终于求得最圆满的结局,做她的丈夫,与她相守。

他们的爱巢在北平西城达子营,屋子里四壁空空,虽然清贫,却塞满了甜蜜的气息。院子里,一棵枣树,一棵槐树,春秋轮回,枯荣相守,这小屋也因此被沈从文称作“一枣一槐庐”。他是她深情的二哥,她是他温柔的三三,新婚生活的恩爱,俗世日子的温暖,这段岁月,幸福得无以形容。

春天像爱情,它打开一朵花、一片花海,催生一片叶、一座绿城,它的力量,无与伦比。被温柔的爱情包围,沈从文迎来了此生最巅峰的写作状态。奠定他一生创作高峰的《边城》和《湘行散记》,第一稿便是他在新婚的甜蜜中完成的,并且都与他心爱的女人有关。他曾答应三三“等着吧,我要写一部小说给你看”,于是有了《边城》;回湘西,他许诺每天都要写信告诉她沿途见闻,于是便有了《湘行散记》。这位文学史上的大师,他和三三的爱,是他故乡的沅水,是创作的营养,是他的魂。

1934年元月7日,沈从文辞别张兆和,经水路回湘西老家,去看望病中的母亲。临行,两人约好,每天必寄一两封信,将途中所见不论巨细都记录信中,以抚慰彼此相思。

有才情的人是让人羡慕的,那些挚爱深情落在纸上,似一轮温婉的水月亮,浮波荡影地惹人心驰。回湘西的路虽然孤单漫长,但有爱相随,能枕着她的情话入眠,对着她的相片发呆,想着她对远行在外二哥的思念,写一封又一封炽热缠绵的情书……又是多么温暖沉醉的旅程。

亲爱的二哥:

你走了两天,便像过了许多日子似的。天气不好。你走后,大风也刮起来了,像欺负人,发了狂似的到处粗暴地吼。这时候,夜间十点钟,听着树枝干间的怪声,想到你也许正下车,也许正过江,也许正紧随着一个挑行李的脚夫,默默地走那必须走的三里路。长沙的风是不是也会这么不怜悯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块冰?为这风,我很发愁,就因为自己这时坐在温暖的屋子里,有了风,还把心吹得冰冷。

(1934年1月9日张兆和给沈从文的第二封信)

听你们说起这条道路之难行,不下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有时想起来,又悔不应敦促你上路了。倘若当真路途中遇到什么困难,吃多少苦,受好些罪,那罪过,二哥,全由我来承担吧。但只想想,你一到家,一家人为你兴奋着,暮年的病母能为你开怀一笑,古老城池的沉静空气也一定为你活泼起来,这么样,即或往返二十六个日子的辛苦,也仍然是值得的。再说,再说这边的两只眼睛,一颗心,在如何一种焦急与期待中把白日同黑夜送走,忽然有一天,有那么一天,一个瘦小的身子挨进门来,那种欢喜,唉,那种欢喜,你叫我怎么说呢?

(1934年1月9日张兆和给沈从文的第一封信)

他乘坐的小船漂在年少行过的沅水上,从桃源到辰州到泸溪,一路经过鸭窠围、横石、九溪,越过激流,绕过险滩。清澈如缎的沅水,熟悉的乡音,似她心爱的女人,让他不能自已。他冻着双手为他的三三写信,为她画曾千万次向她描述过的两岸风景。

他思念着他的小女人,恨不能将她装在口袋里一起航行,却只拿着她的相片,在信里安慰着她:“三三,乖一点,放心,我一切好!我一个人在船上,看什么总想到你。”

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快乐,就想应当同你快乐,我闷,就想要你在我必可以不闷。我同船老板吃饭,我盼望你也在一角吃饭。我至少还得在船上过七个日子,还不把下行的计算在内。你说,这七个日子我怎么办?

……我知道对我这人不宜太好,到你身边,我有时真会使你皱眉,我疏忽了你,使我疏忽的原因便只是你待我太好,纵容了我。但你一生气,我即刻就不同了。现在则用一件人事把两人分开,用别离来训练我,我明白你如何在支配我管领我!为了只想同你说话,我便钻进被盖中去,闭着眼睛。你瞧,这小船多好!你听,水声多幽雅!你听,船那么轧轧响着,它在说话!它说:“两个人尽管说笑,不必担心那掌舵人。他的职务在看水,他忙着。”船真轧轧的响着。可是我如今同谁去说?我不高兴!

梦里来赶我吧,我的船是黄的,船主名字叫做“童松柏”,桃源县人。尽管从梦里赶来,沿了我所画的小堤一直向西走,沿河的船虽万万千千,我的船你自然会认识的。

(1934年1月13日沈从文给张兆和的信)

梦里来赶我吧——这深情的呼唤多像一眼望不到源头的沅水,让人身心沉醉,不愿醒转。出门前,他计划用半个日子来写信,半个日子写文章。然而到了船上,他却只想给心上人写信。

我先以为我是个受得了寂寞的人,现在方明白我们自从在一处后,我就变成一个不能够离开你的人了……三三,想起你我就忍受不了目前的一切了。我真像从前等你回信,不得回信时的神气。我想打东西,骂粗话,让冷风吹冻自己全身。我明白我同你离开越远也反而越相近。但不成,我得同你在一处,这心才能安静,事也才能做好!我试过如何来利用这长长的日子写篇小说,思想很乱,无论如何竟写不出什么来。

(1934年1月14日沈从文给张兆和的信)

同类推荐
  • 深渊之子

    深渊之子

    年轻的畅销作家带着怀有身孕的妻子搬到田园乡村,希望在这里开始崭新的恬淡生活。然而他们不曾料想,其实村民们早就等着他们来了……超精彩的短篇惊悚小说。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生而为人的困惑,爱而无能的彷徨。它是文豪太宰治对灵魂的深度剖析,对人性的深刻解读。它是村上春树作品的灵感源泉,日本广为流传的不朽名作。《人间失格》以“我”看到叶藏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而三篇手记与照片对应,分别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中,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多羞多耻的生涯”。读完它,你会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让你的灵魂松一口气,让你在黑暗中看到阳光。
  • 幕间

    幕间

    《幕间》讲述的是一九三九年六月的一天发生在英格兰中部一个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村庄里的故事,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画卷。作者使用复调小说的方法,设置了两条叙事线索,一条主要叙述组乡绅巴塞罗缪·奥利弗一家的故事,另一条叙述拉特鲁布女士指导村民演出露天历史剧的故事。这两条线索时而平行,时而变叉,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图景。作者用这种方法把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艺术与人生、舞台戏剧与人生戏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 信使

    信使

    本书是中国科幻第一人之称的刘慈欣(大刘)发表的短篇科幻小说。第二天晚上,当老人刚把弓放到琴弦上时,年轻人突然出现了。“你来要琴吗?”老人不安地问。年轻人点点头。“哦……如果能把它送给我的话……”“绝对不行,真对不起教授,绝对不行。我不能在现在留下任何东西。”老人沉思起来,他有些明白了。双手托起那把琴,他问:“那么这个,不是现在的东西了?”年轻人点点头。他现在站在窗前,窗外,银河横贯长空,群星灿烂,在这壮丽的背景前他呈现出一个黑色的剪影。老人现在明白了更多的事。他想起了年轻人神奇的预测能力,其实很简单,他不是在预测,是回忆。
  • 理想恋人

    理想恋人

    这是记忆雕刻师才能到达的地方,人的大脑记忆区以具象化形式展现出来的宇宙,被他们称之为“忆界”。每个人的忆界都不一样,正如每个人的个性不同,意志强弱有异。季真不断否认自己,厌恶自己爱上这样软弱的男人。而陈修彬则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望着季真的眼神充满了强烈的意志。那是一切故事的开头,幸好不是结尾。否认内心真实的感情,追求虚无缥缈的理想,到头来只会跌得重伤罢了。人类对自身的感情到底有多自以为是,居然以为仅仅依靠记忆雕刻,就能改变一切?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死亡概率2/2

    死亡概率2/2

    日本著名棒球运动员的孩子遭到绑架,赎金高达一千万!吉敷竹史绞尽脑汁与绑匪周旋,却被对手从一个电话亭引向到另一个电话亭……绑匪为何迟迟不出现?难道在高额赎金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人性论

    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决定,还是由自身生理需要决定?人是利己的,还是利他的?这是几千年来全世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谁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然而,这个问题是无法从表面上把握的,它植根于人们对人内在动力的认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对事关人内在动力的研究必须着眼于人的自然。本书以此为原则,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和自然界中的大量事实研究人内在的动力,从而最终揭示:人的机体上不仅存在着生理需要,而且存在着情感需要;人快乐痛苦的感觉是人的直接动力,机体需要是人内在的根本动力,情感需要是人内在的两大动力之一;不图回报的利他行为根源于人的情感需要,人在本性上有利他的一面。
  •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五代十国时期,在政治上,权位之争超乎寻常,父子相残,兄弟相杀;在文化方面,五代十国时期大不如唐朝,尤其是北方几乎处于停滞或倒退。十多个政权互相攻讦,又互为从属,还有时不时南下搅局的辽国。各方势力为了抢地盘、争名头,打着各种旗号相互角逐、厮杀、攻伐,各路江湖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后人重温这段历史,可谓精彩纷呈,但生逢其时的百姓却叫苦不迭。粗看,五代十国是一部短暂的分裂史、混乱史;细看,它却又是一部部创业史、奋斗史……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背后,展露的却是雄韬伟略,留下的是一段段传奇佳话,印证的历史变迁与局限。
  •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胡也频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露出一大节黑色纱袜子。他的身段适中,很健壮。走路是用了许多劲,又快。那一双宽大的黑皮靴便接连地响着,靴底翻起了北京城特有的干土。他走到这狭胡同第三家,便一脚跨进大同公寓的门槛,转身到左边的大院子里去了。
  • 逍遥道圣

    逍遥道圣

    圣陨之日,仙遗天域,天衍道书遗落凡尘,先天灵宝隐于百州之地。那年,那日,他身怀天衍道书,手握山河灵图,一步一步,踏入了修真界,踏上了修仙之旅。
  • 独家影后:首席老公太高冷

    独家影后:首席老公太高冷

    奚明歌想不通自己一个小明星到底哪里得了那个高高在上的总裁的青眼。第一次见面不但被壁咚,还被夺去了初吻。第二次见面,他就扬言非她不娶。从此以后,她躲,他追。最后她无奈问道:“你到底想怎么样?”他眼眸深情:我想要的不过是一个你。
  •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现实应用篇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现实应用篇

    《房租管制法》为何无法有效限制租金?医疗保险才是造成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以男女平等为目的的政策为什么反而加剧了性别歧视?仔细检视现实就不难发现,许多决策的实际效果往往与其初衷背道而驰。是什么影响了决策的质量,经济学又能为此做些什么?经济学绝不只是书本上的数字、图表和公式,它更是与政治、社会、心理密不可分的现实生活。当我们上班、纳税、买房、投资、储蓄、看病时,我们都该成为经济学家。在本书中,托马斯·索维尔将带领读者用经济学的眼光重新审视住房、医疗、就业、移民、歧视等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抽丝剥茧,透视决策失误背后的经济学逻辑。读毕此书,你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摆脱短视思维的桎梏,并有能力在面对新问题时提出兼具高度与深度的独到见解。
  • 温公日记

    温公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都市妖孽修真高手

    都市妖孽修真高手

    一代杀神王者回归都市,只为履行一纸婚约。精武道,懂医术。古今奇门,无所不通!且看龙潜花都,肆意花丛,吊打各种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