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7200000043

第43章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2)

盖台宗这言性也,则善恶具;言修也,而后善恶分。乃以本具佛界为性善,本具九界为性恶;修成佛界为修善,修成九界为修恶。[注释:《性善恶论》卷1,《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6套第5册,420页。]

这是以体用言性修,性善性恶是真如不变之体,修善修恶则是随缘差别之用。“九界”,指佛以外的菩萨等九界。传灯以具十界中的佛界或其他九界为标志来区分善恶,从而把菩萨、声闻、缘觉“三圣”界笼统地归于恶,带有归入凡界的倾向,又把人与畜生、饿鬼、地狱同列为性恶,带有贬低人的地位的倾向。传灯认为,十界中佛界是全性善以起修善,九界是全性恶以起修恶。如果众生能观修恶即性恶,则九界冥伏,佛界现起,从而也就摄得性善。

二、“性具之功,功在性恶”

天台宗性具善恶论的重点是性恶论。天台宗六祖湛然(711-782)认为“性恶若断,普现色身从何而立?”[注释:《止观义例》卷上,《大正藏》第46卷,450页下。]若果断绝性恶,就难以说明各种色身的存在,从而也难以说明一念三千的道理。性恶说被视为一念三千理论的支柱。湛然还特别强调性恶与实恶的区别。认为以通达恶为善也必须离恶。宋代知礼进一步阐扬性恶说,并强调性恶说是天台宗义的特点。他说:“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诸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若知善恶皆是性具,性无不融,则十界百界,一千三千,故得意者,以此所谈,望《止观》文,不多不少。”[注释:《观音玄义记》卷2,《大正藏》第34卷,905页上。]此说更明显地把性具善恶、恶性说和一念三千说连结起来论述天台宗的基本思想。后来,元代怀则在《天台传佛心印记》中又总结性地说:

诸宗既不知性具恶法,若论九界,唯云性起,纵有说云,圆家以性具为宗者,只知性具善也。不知性具恶故,虽云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鼠唧鸟空,有言无旨,必须翻九界修恶,证佛界性善,以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即心是佛果,乃指真心成佛,非指妄心。[注释:《大正藏》第46卷,935页下。]

显然这是在批评华严和禅等宗派不知性也是恶,不了解性恶即佛性异名,不懂妄心也作佛,以为必须翻九界修恶,证佛界性善,才能成佛。怀则认为这都不是圆满的说法。他强调性不只具善,而且也具恶,成佛非仅指真心,妄心也能成佛。怀则又说:“今家性具之功,功在性恶。”[注释:同上书,934页上。]意思是,天台宗性具说的理论贡献就在于提出了性恶说,肯定性恶是一切众生和诸佛的本性,而了达性恶,恶即成善,就能不为恶所染。这一性恶说是天台宗心性学说的主要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佛教宗派思想的重要标志。

三、贪欲即是道

天台宗人基于所立的性恶法门,以恶为众生本来具有的性德,进而鼓吹“贪欲即是道”的思想。贪欲,也作贪毒,指主体由于对所爱好的事物产生喜乐的念头,而生起爱著之心和占有欲望。贪欲与无明同被佛教视为导致生死轮回之苦的根本烦恼。天台宗人认为贪欲虽恶,但众生内心也同时具有善性,具有佛道,这样众生又可以就贪欲而反观佛道。智顗在《摩诃止观》卷10下说:

行恶者,执大乘中贪欲即是道,三毒[注释:三毒,指贪欲、瞋恚、愚痴三种烦恼。]中具一切佛法,如此实语,本灭烦恼,而僻取著,还生结业。[注释:《大正藏》第46卷,136页中。]

意思是说,贪欲就是佛道,三毒中就具足了佛法,行恶者不能离开贪欲另求佛道,也不能离开三毒另求佛法,而是要从贪欲中去求佛道(泯灭贪欲),从三毒中去求佛法(消除烦恼),这样就能获得解脱,成就佛果。这也就是“即修恶达性恶”的重要理论,即要在恶中修观,了达恶的本质,使其破坏,以成就佛道;如果在恶中不修观,就只能增长非道,妨碍乃于不得解脱。

天台宗学者根据空、假、中三谛圆融的理论来观察一切事物,把事物的对立两极归结为实相相即平等(无差别)。由此进而说贪欲即道,恶法即佛种,三毒即佛法,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因为运用即空即假即中的三观,了达一念修恶之心即是“三千”妙境,那就情消理显,而修恶也就不属所破而属所显了。如此既了达性恶,也可说无修恶可论了。他们还认为,这种说法也是便于教化众生的需要,是为了开导愚钝薄福的众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令他们能在恶中修道。对不宜于在恶中修道的聪颖厚福的众生,则说诸善为道,提倡善中修道。并不是不分善恶,混淆善恶。

贪欲即道,烦恼即菩提等命题,在佛经和其他一些宗派论著中已早有论述,天台宗人阐述此类命题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让我们来看看怀则的评述:

故知诸师言“即”,提真即真,非指妄即真,是则合云菩提即菩提,涅盘即涅盘也。……又复不了性恶即佛性异名,烦恼心,生死色,皆无佛性。烦恼心无佛性,故相宗谓定性二乘[注释:这是指法相宗的主张:声闻定性,缘觉定性,即成声闻、缘觉的众生,能入涅盘,但因没有佛种,不能成佛。],极恶阐提不成佛。生死色无佛性故,被性宗谓墙壁瓦砾不成佛,须破九界烦恼生死修恶,显佛界性善佛性故。但知果地通融,不了因心本具。若尔非但无情无性,有情亦无。何者?须约真如心,说唯心则成遮那有佛性真常色,说唯色则成寂光有佛性,何关有情烦恼心无情生死色耶?[注释:《天台传佛心印记》,《大正藏》第46卷,935页下~936页上。]]

怀则在此着重强调了是否承认恶性说,是天台宗与其他宗派的根本区别,由此进而导出在阐述贪欲即道等命题上的理论分野:其他宗派所讲的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是在性善论基础上立论的,实质上是指真即真,菩提即菩提,涅盘即涅盘;天台宗讲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是基于认为性恶即佛性,是指妄即真。两者立论的理论基础——心性论学说是不同的。

四、理毒性毒之争

北宋以来,天台宗内部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学者受到华严宗和唯识宗等学说的影响,逐渐从“性具”说中分离出来,被称为山外派,代表人物为晤思、源清、智圆、庆昭。持天台宗正统立场的,自称为山家派,代表人物是知礼、遵式。两派争论的问题很多,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关于真如理性(众生的本性)与恶性的关系——理毒与性毒之争。

理毒又作理性毒害。理,理体、真如。性,本性。毒,毒害,相当于恶。山家山外两派就智顗在《请观音经疏》中所说的理毒是否是“性毒”(性恶)问题发生争论。智顗在书中就陀罗尼[注释:陀罗尼,梵语音译,指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的念慧力,也即记忆术。佛教称陀罗尼能摄持各种善法,遮掩各种恶法。]具有能持能遮的作用说:“用即为三:一事、二行、三理。事者,虎狼刀剑等也;行者,五住烦恼[注释:五住烦恼,又称五住地烦恼、五住地惑。指见、思(分欲界的、色界的和无色界的三种思)和无明五者是供众生执著于三界九地的生死的惑(烦恼),故称住地。]也;理者,法界无阂(碍),无染而染,即理性之毒也。”[注释:《大正藏》第39卷,968页上。]文中的法界即一心,众生与佛互融,故无碍。自性清净心不为烦恼所染,而又生起种种现象,是无染而染(迷)。对智顗的这一段话,智圆(976-1022)在《请观音经疏义钞》卷7之1中解释说,遇到虎狼狮子,面对毒药刀剑,临当刑戮,称名诵咒而获得解脱,是事的消伏。于一心中圆修空、假、中三谛,而被五住烦恼,是行的消伏。今观一切事物唯心所现,染体悉净,是神咒治理性之毒。[注释:详见《大正藏》第39卷,978页上。]智圆认为,真如以无明为缘而生起一切现象,现象是无染而染,全理性成毒,称为“理性之毒”。换句话说,理性自体是无染,因无明之迷,生起一切现象而成毒(恶)。理毒并不是真如性德本来具有的,生起一切现象而成毒(恶)。理毒并不是真如性德本来具有的,故理毒可灭;性毒即性恶,性恶法门不能破,性恶无法灭除,故理毒非性恶。

知礼作《对<阐义钞>辨三用》,对智圆的上述说法详加诘难。[注释:详见《四明尊者教行录》卷2,《大正藏》第46卷,873~874页。]其基本思想是,认为智圆的观点是别教[注释:天台宗立化法四教——藏、通、别、圆。藏教指小乘教,是以生灭的观点来看苦、乐、灭、道四谛,主张灰身灭智为出世理想。通教主要是指般若思想,以空为真理,主张对现实的生死烦恼,当下体悟其本性是空,而不染著。别教是指如来藏系统的经典言教,只为菩萨说法,在空、假二谛之外别立中谛,三谛不圆融相即。圆教的教义是圆满究竟,空、假、中三谛圆融相即。它教人就当前意识的一念中,显现佛性,显现真理。]的说法,不是圆教的观点。知礼说,圆教是强调理毒即性毒,智圆那种以为所迷的真如理性不具有“三障”(烦恼、业、果报)的污染,而是因无明之迷而另有三障,是别教的说法,由此圆融相即的“即”字的意义也就不能成立了。而圆教不同,它认为所迷的真如理性原来本具三障污染,所以现出三障,复还原本而成就“三德”(法身、般若、解脱)时,染毒仍在,三障与三德互具互融,这样才合乎圆融相即的“即”字的意义。

同类推荐
  • 爱、自由与责任: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

    爱、自由与责任: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

    本书立足爱、自由和责任三个关键词,不仅分析了奥古斯丁爱的哲学的确立和对古典伦理学的终结,分析了贯穿中世纪的意志主义的奠基和流变,而且分析了中世纪道德观对后世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效应,尤其是对马丁?路德、康德和约纳斯的责任思想和普遍伦理的深远影响。此外,本书试图阐明中世纪这一前现代的哲学形态与后现代思想的内在精神的契合。
  •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人文与社会译丛)

    《浪漫主义的根源》以赛亚·伯林1965年关于浪漫主义的梅隆系列讲座的BBC录音结集而成,自浪漫主义定义问题始,中经浪漫主义之滥觞、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至浪漫主义的巨大影响终。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耀着天才洞见的火花,伴以伯林特有的雄浑酣畅的即兴风格,是一曲令人魂销神醉的思想咏叹调。
  •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本书选取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百多句话,囊括了尼采的思想精髓,展现了这位先哲的思想和心智,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篇章:《我·自我》《女人·人性》《生命·人生》《心·思想》《爱·幸福》《行动·沟通》《超越·超脱》,涉及尼采思想言论的方方面面,句句都是尼采思想的精髓。
  • 特别清凉

    特别清凉

    本书从作者雪漠的作品中精选一些具有励志作用的名言警句分类编排,并配以书法和绘画小品,内容包括认识生命、认识自心、了解生命人生的真相,保持心灵的纯洁,不执着于个人得失,超越个人的局限等方面。
  •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中华国学经典)

    《老子》一书文约义丰,人誉为哲学诗,可谓博大精深。它涉及面很广,有时讲到政治经济,有时又讲到教育,还有时讲军事等,不过都体现着它的哲学思想。当然不仅包含哲学,还涉及美学、历史、文学、宇宙学、人体科学等,就总体上讲是“道家哲学思想”。本书采取“化整为零”分章简介,以便读者理解原著。
热门推荐
  • 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从古代奥运会的诞生、波折到现代奥运会的重振、发展的不平凡历程;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奥运比赛项目体系设置、比赛规则、奥运礼仪、历届奥运最出彩的项目、最闪亮的人物、最有趣的故事、药絮以及青少年最想知道的奥运基本知识。
  • 一剑通玄

    一剑通玄

    萧羽,带着剑神之魂浴火重生的强者,历经万古岁月,千般淬炼,一剑逆乾坤,只手碎星河,风华耀长空,霸气破苍穹!
  • 乱世美人赋

    乱世美人赋

    白玉奉师命下山游历,路上被一纨绔子弟所救,二人一路结伴同行...所历的故事中满是列国尘封的旧史,以及久久不愿散去的幽魂。...当历尽红尘种种后,白玉遗失的记忆再度被开启命运又会引起怎样的的波澜
  • 重生在七零年代

    重生在七零年代

    新书《神医在现代娱乐圈秀翻了》求支持~~三十岁时,丈夫意外不知所踪,她咬紧牙关将一双儿女养大成人成材。辛苦了一辈子,等到终于可以好好享受人生时,却一眨眼回到了几十年前......这一世,她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裙号:二一九七四三七七暗号,天真颜
  • 一妃独宠

    一妃独宠

    二十一世纪时,落辞是一名级别为B的佣兵杀手。但是在最后一个任务中,因为猪队友不给力,被敌人瞬间集火带走,一朝穿越,重生到了丞相的三女儿。从此她,一路扶摇而上,各色男人皆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刘练江先生集

    刘练江先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在异界的装逼日记

    我在异界的装逼日记

    我叫猫小白,原本是一名平平无奇的网络写手,一贯坚持不懈生产优秀太监文……啊不是,是优秀网文的我,今天因为不小心吃错了药,错把六味地黄丸吃成了六位皇帝玩,接着我的脑海中竟然蹦出了要写出一部旷世废篇的孤儿想法!于是!我猫小白就这样踏上了在异界当王霸的道路!
  • 云浅兮

    云浅兮

    从挚爱到背叛,终究敌不过时间,一次意外穿越,让乐冉成为了荣国王妃,她用五年时间让他问鼎天下,一个美好的开始,却不能完美的走到结局,许是天下太大,大到纷纷扰扰,尔虞我诈,许是世间太小,小到容不下她,含恨坠崖,她浴火重归,用1年时间令他负罪天下,大起大落剑,猛然回望,却已了无所念,那一年,大雪,她赤脚立于城,魅惑万千,一顾倾城,轻身坠下,她说:这天下我终是,还给你了
  • 总裁强势宠:闪婚娇妻太惹火

    总裁强势宠:闪婚娇妻太惹火

    她被逼无奈,为了一百万,忍受刺骨的伤痛,被心爱的人利用,嫁给心爱人的痴傻弟弟。人心险恶,哥哥心胸狭隘,嫉贤妒能,弟弟伪装成傻子,实际却是城府深厚,宠妻如命的超级好男人,还是一个才华与美貌并重的大总裁,与她为敌的人,他都会陆续为她铲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