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500000019

第19章 秦汉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5)

中国古代与西方相比,一直没有宗教的救赎精神。所以董仲舒通过天人感应论来弥补这种不足之处,使汉武帝的教化之说建构在本体论的基础之上,为性命之说找到终极的依据。董仲舒一再强调天意好生不好杀、任德不任刑,也是为了使帝王的威权得到控制。他从儒家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出发,严厉批评了秦朝好刑滥杀的暴政,指出教化之根本在于爱民厚生,然后人民才能知礼义。以人为本的观念在他的思想中是十分明显的,也是孔孟人道主义思想在汉武帝时期的重张。

董仲舒与武帝对话中另一个重要的地方,在于探讨了道的延续性问题。法家思想强调创变,否认历史传统的连续性。所谓法后王与法先王,是先秦思想界中法家与儒家激烈争论的要点。(墨家推崇先王是基于对当时社会政治的不满。孟子继承孔子思想,崇尚三代,强调法先王。荀子批评子思、孟子一派“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他主张“法后王”。韩非子继承荀子法后王的观点,以历史进化论来批判法先王观点。韩非子法后王思想有合理因素,他承认历史的进步与改革的必要性。以庄子和孟子相比较:孟子认为六经乃先王所以成为先王的道理,庄子以为六经不过先王成为先王的事迹。《孟子·离娄下》:“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庄子·天运》:“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汉武帝对此问题是心存疑虑的。同时他作为一代雄主,更看重的是当世利益与成功,其政策的急功近利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他一再提出,如何变易古人之道,既效法前人同时又有所创新。董仲舒针对他的心理,提出治道在历史上从来是既有所创新,又有共通的地方。与武帝相比,董仲舒更强调的是“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著名论断,从而为儒学之道取得合法性地位而张目,为儒学之道在思想上“立法”。他在第三次奏对中提出:册曰:“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谓久而不易者道也,意岂异哉?”臣闻夫乐而不乱复而不厌者谓之道;道者万世之弊,弊者道之失也。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三王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反,将以救溢扶衰,所遭之变然也。故孔子曰:“亡为而治者,其舜乎!”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其余尽循尧道,何更为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亡变道之实。然夏上忠,殷上敬,周上文者,所继之救,当用此也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此言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夏因于虞,而独不言所损益者,其道如一而所上同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亡救弊之政也,故不言其所损益也。繇是观之,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用夏之忠者。董仲舒提出历代政治之道虽然有所损益,但是内在精神却是不变的。因为道的本体是天,而天是至正无偏、永远存在的,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句话强调了道的永恒性,是为了打消汉武帝的疑虑,同时也昭示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政治之道的连续性,最终为道的本体性立法。能够理直气壮地将道说得那么透彻的,非董仲舒莫属。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的通变观,与此是一脉相通的,观《文心雕龙》的《通变》即可见一斑。文道论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关键词,与董仲舒的这种思想是有着直接关系的。董仲舒最后提出:

夫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共是天下,古以大治,上下和睦,习俗美盛,不令而行,不禁而止,吏亡奸邪,民亡盗贼,囹圄空虚,德润草木,泽被四海,凤皇来集,麒麟来游,以古准今,壹何不相逮之远也!安所缪盭而陵夷若是?意者有所失于古之道与?有所诡于天之理与?试迹之于古,返之于天,党可得见乎。

董仲舒一方面承认汉代与上古相比,宜有所更易,但是另一方面更强调古代与现代的一致性,强调历史传统与现实的结合。这一点显然是儒者的主张,而与帝王的重视变易有所不同。这些主张显然有些是矫枉过正,显见得是为了纠正秦代对上古文化传统的毁灭而言的,但是客观上也促成了复古文化传统的形成。古今对话,从此以后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汉代儒生与崇尚法后王思想的人物,在当时发生过激烈的争执。比如《盐铁论》中文学与贤良的对话与交锋,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古非今与是今非古上面。这是对话中的热点与焦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复古与新变的对话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董仲舒为了树立儒学的地位,不惜用儒学与帝王权势相结盟的方式来鼓吹思想文化上的一统。这是颇为耐人寻味的。儒学本是一种自由的学术,孔孟之学当时均以私学的身份出现在春秋战国年代,在秦代还受到过迫害,思想对话被焚书坑儒所取代,造成了中国历史上读书人最大的悲剧,由此也酝酿了秦朝的灭亡。应当说,这对士人与统治者来说,都是没有胜者的悲剧。然而,一种学术一旦为了维护自己的意识形态的地位,为了使帝王采纳,拒绝对话而实行专断的话,就会走向反面。董仲舒在与汉武帝对话的最后提出: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将自己改造过的春秋公羊学说,打扮成天人感应论,作为一种统一的儒学意识形态,并且建议汉武帝动用权力来推广,同时罢黜百家之说只允许儒学与帝王对话,而不许别家之存在。这种思想实际上又与李斯之类的建议相同了。(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第三章《董仲舒公羊春秋学的中世纪神学正宗思想》的第一节《中世纪神学的形成与董仲舒的神学》中说:董仲舒不仅是中世纪神学思想的创建者,而且是封建制思想统治的发动者;不仅是中世纪正宗思想的理论家,而且是封建政治的实行家。他的理论,通过了武帝的雄才大略的钦定,实质上确立为神学的正宗,因此他对古代“子学作出了否定,为中世纪“经学”开拓了地基。本传所说“学士皆师尊之”,本传赞所说“为群儒首”,五行志所说“为儒者宗”,皆以此故。)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之后,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思想对话产生了许多排斥异己的作用,在文艺批评上产生了许多清规戒律。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董仲舒后来因推断灾异差点被杀,做官也并不如公孙弘这类儒学官僚会做,但是他的思想建议还是为朝廷所重视。《汉书·董仲舒传》上说:“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年老,以寿终于家,家徙茂陵,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可见董仲舒的主张因为深契于帝王的独断话语权力的心理,得到当时与后世统治者的重视,这并非偶然。他通过对话,使皇帝接受儒学的思想,对于汉代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而纠正了秦代与汉初对儒学的轻视做法。中国古代的文官选举采用儒学思想,应当是从董仲舒对话之后开始的。这一点上,董仲舒是功不可没的。但他的思想对话迎合帝王,与早期儒学之士有明显不同。《汉书·董仲舒传》班固赞中引用刘歆的话指出:“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犹未及乎游、夏,而曰管、晏弗及,伊、吕不加,过矣。”这应当说是比较公正的评价。

§§§第三节对话中所见士人与帝王的对弈

在两汉士人与专制帝王的思想对话中,对弈的意味很深长。从思想对弈的角度去认识两汉士人与帝王之关系,进而把握这一时代的思想史特点,是很重要的。近人徐复观先生研究两汉思想史,着力于此而收获颇丰,即是明证。(参见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所谓思想对弈,犹如下棋一般,充满着角逐对抗的意味,同时又是在一盘棋的天地中进行的。两汉年代的士人与帝王之关系,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更是如此。在两汉封建专制社会中,士与帝王的关系已经丧失了春秋战国时代君臣、师友、同道诸多关系的内涵,而变成了单一的君臣关系,甚至如同主仆。帝王对臣下操生杀予夺大权。汉武帝选举人才不拘一格,选用了许多士人。他曾对别人说:“方今公孙(弘)丞相、兒(宽)大夫,董仲舒、夏侯始昌、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主父偃、朱买臣、严助、汲黯、胶仓、终军、严安、徐乐、司马迁之伦,皆辩知闳达,溢于文辞。”言外之意,武帝颇为自己善于擢拔人才而得意。班固《汉书·武帝纪》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这段话指出了武帝在传承上古文化、制礼作乐方面的贡献。班固又从史家的角度对于武帝在人才选拔方面作出了客观的评价:赞曰:

公孙弘、卜式、兒宽皆以鸿渐之翼困于燕爵,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是时,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刍牧,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兒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洛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其余不可胜纪。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这里全面地胪列了武帝在文武方面对于人才的擢用是史无前例的,其气魄之大,令人感佩。

当然,具有自我精神追求的士与社会的和谐,尤其是与高高在上的专制帝王的和谐相处总是相对的。从本质上来说,在孔孟、老庄人生理想熏陶下形成的士,与社会总是落落不合的。这也是社会道德价值的均衡所必需的格局与态势。西汉建立了经学取士的选举制度,使得士能够凭借经术和其他才能进入各级政权组织中去。但两汉时代的士,多为经学利禄所束缚。经学入仕制度实际上是“在下者视为利禄之途,在上者视为挟持之具”(刘师培:《国粹学报·乙巳年丛谈》。)。后来唐太宗那句著名的“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也是看到了科举制度与汉代的察举征辟制度一样,对于网罗知识分子竟有如此简捷而奇妙的功用。在两汉大一统的封建专制帝国中,士失去了战国时代纵横捭阖、自由选择的机会,成为严密的帝国机器内部的一个零件。君王既然可以凭自己的意志和决断擢拔士人,也可以因个人喜怒无常和一时的过错而杀戮大臣。主父偃、终军、严助、朱买臣等人的命运无不如此。司马迁也因为几句话而受腐刑。所以当时的直臣汲黯曾面谏汉武帝不要滥杀大臣,要爱惜人才:“陛下爱才乐士,求之无倦,比得一个,劳心苦神未尽其用,辄已杀之,以有限之士,资无已之诛,陛下欲谁与为治乎?”(《艺文类聚》卷二十四引。)所以,两汉士人同样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相冲突、苦心孤诣不被理解的心态。汉武帝有时还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眼光去要求臣下应对。这样无形中束缚了士人的精神世界。至于东汉光武帝对于臣下的思想钳束就更明显了。大臣桓谭因为在朝堂上批评谶纬,被他说成“非圣无法”,差点被杀掉,令后人至今读此而感到心寒。这也成为光武帝刘秀身上永远无法抹去的历史污渍。

汉文帝时贾谊的遭际就说明了这一点。年少的贾谊在汉文帝时积极为朝廷出谋划策,为汉初统治的长治久安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但是却引起了许多朝廷老臣的嫉恨,遭到了如同屈原一样的命运:“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那些倚老卖老的如周勃、灌婴等汉初元老,不满贾谊的奋发锐进。他们保守成性,嫉妒贾谊的年少天才,于是在汉文帝面前诽谤贾谊。汉文帝对这帮老臣的话也不得不听信,作出一些让步,于是慢慢疏远了贾谊。贾谊遭受了打击后,深深感到宦海凶险,人心叵测。即令是汉文帝这样比较开明的天子,也难免听信谗言。周勃、灌婴、冯敬这些朝廷老臣,固然为西汉王朝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可是一旦官位显赫,就很自然地居功自傲,堵塞言路,压抑后进。可见,封建官僚体制从本质上说,是与贾谊这样的天才相抵牾的。在渡湘水赴长沙就任时,贾谊凭吊屈原,借景生情,写成著名的《吊屈原赋》,抒发了自己的孤独心态与忧愤之情。他在赋中痛陈世道不公,方正倒植,英才遭贬,奸佞张翅。贾谊后来又遭“为傅无状”,即梁怀王堕马而死之事,在郁郁寡欢、孤独悔罪的心境下早亡。

贾谊的遭遇并非偶然。尽管西汉帝王招纳贤才,但贤才的理想曲高和寡,难以和帝王的实用功利相契合。所以许多士可以受用于一时,最终还是陷于孤独失望的心境中。像董仲舒这样的一代儒宗,虽然也曾受到汉武帝的青睐,但是这位虔诚的大儒所向往的三代之治与“内多欲而外施仁义”的汉武帝格格不入,因而不免失望、气馁。他在著名的《士不遇赋》中就展现了内心的苦闷:

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末俗以辩诈而期通兮,负士以耿介而自束,虽日三省于吾身兮,由怀进退之惟谷。

同类推荐
  • 余秋雨的历史散文

    余秋雨的历史散文

    本书为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的历史散文专集。在作者对历史的追溯中体现出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余秋雨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他的历史散文更是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的文化价值。
  •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大家小书:宋词赏析

    大家小书:宋词赏析

    本书是从作者多年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积存下来的有关宋词的著作中选录出来的,早已成为宋词赏析类选本中的权威版本。《宋词赏析》抛却了政治化的批评模式,回归到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注重分析词作的艺术技巧和文学价值的批评之路。
  •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小达人专刊)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小达人专刊)

    本文集是一本充满奇思妙想的众筹之作。十年后的上海,我们能想象到的依旧是灯红酒绿,偶有雾霾,环境令人堪虞。那么一百年一千年后的这座城市,你能想象到它的模样吗?本文集包括《空心城》、《别让地域变成“地狱”》、《一百年后的城市——上海》、《3015一日游》等篇目,带读者畅游未来之魔都!
  • 重返先锋:文学与记忆

    重返先锋:文学与记忆

    作家苏童先生对他的生活经历和记忆、对人生的感悟与文学的关系作了精彩的演讲。
热门推荐
  • 与情于鲤

    与情于鲤

    听闻修仙第一大派重天门掌门老来得子,竟是一对天赋异禀的龙凤胎,龙者贵气浑然天成,然女娃娃却粉雕玉琢,呆萌可人。谁知龙真的是龙,而这凤,却是一条只会吐泡泡的鱼儿。
  • 宝宝想吃糖

    宝宝想吃糖

    初遇。她天真无邪“叔叔,你在杂耍么”他落魄狼狈“小妹妹,要叫哥哥”再遇。他冷漠高贵“来人,把她绑了”她黑心汤圆“不用,我自己来”暗搓搓地准备搞事情,顺带蹭个饭。想必,这位大叔家大业大是不会虐待俘虏,不然,会发生什么她也不知道……
  • 这真不是动物园

    这真不是动物园

    在遥远的东方,存在着一家神奇的动物乐园。在这里猫和老鼠共餐,狮子和羚羊共舞,老虎被当做看门狗,滚滚在厨房里打扫卫生,恐龙在花园里漫步……就是这样神奇的店面,却没有被有关部门封杀,反而有着络绎不绝的贵人进进出出,天天在门口排出了长队,求一只动物而不得其入。并且在这里,每天都有一个凶巴巴的小萝莉站在门口,严防死守,挥舞着大棒道:“敢硬闯的,通通打死!”直到有一天一只雷公毛猴从天而降后,小萝莉才惊慌失措的丢下大棒,跑进屋道:“粑粑,粑粑,不好了,那只臭猴子又想来当宠物啦……”
  • 领主大魔王

    领主大魔王

    为了一件神器,林修带着系统穿越到了《永恒幻想》的世界结果刚降临就被火焰烧烤,然后还要被人当奴隶卖掉,这是什么情况?作为帝国实验的“失败品”,林修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系统强制转职,真香就完事使用召唤技能,没想到昔日队友降临异界,多召多送建立领地,开拓疆土,征服艾拉德大陆,迈向高阶位面。将伟大的“领主”精神贯彻到底!剧情安排缓慢,剑与魔法世界背景,还请耐心观看。
  • 农场贵妇

    农场贵妇

    伊雪身患白血病,在生命最后,带着破碎的游戏空间到了架空的时代,开始她人生能够走完的历程。她穿越成一个贫穷的农家女,家徒四壁,满眼心酸;看她如何变身改变家庭困境,建立一个超级农场。建立大大的农场,开酒庄,五星大饭店、平民连锁店,做煤老板,将生意做到天边;学武功,成立私人警卫队,保家园;权贵为她折腰,士子为偶低头===只有他能让自己改变,也只有他能为自己改变。
  • 九项

    九项

    雷击之后,赵八俊意外得到PS里面的【套索】工具,从此见谁抠谁。你有影帝级表演天赋?没关系,下一刻就是我的了。你有九级唱歌天赋?而且还是个好人?没关系,我直接套索过来,不抠你总可以了吧?当赵八俊将语言、书法、画画、型体、电脑、唱歌、表演、武功、直播九项技能溶合到极致时,他被人称之为‘九项封神’,位列世界名人堂第一位。赵八俊无奈,在博客上的写到:“与其说我九项封神,我宁愿说我一半是人。”抱着他胳膊的呆萌超一线女星偏着头问道:“为什么呀?”他笑道:“因为......我会的绝对不止九项。”呆萌超一线女星脸红红的问道:“包括生猴子吗?”赵八俊:“.......此乃天性,不会也得会。”呆萌超一线女星气呼呼的说道:“那你什么时候跟我生猴子?快说。”......PS1:上架前后更新有区别,最好收藏鸭。PS2:咳,以上写于2019年4月25号!八锋。
  • 红杏出墙记5:祸起如眉

    红杏出墙记5:祸起如眉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浅顾时光,有你有我

    浅顾时光,有你有我

    我假装没有看你,你也假装欣赏风景。 四年前的别离带来四年后的相遇。顾绅:“我试着恨你,却想起你的笑容。”方浅浅:“我以为我忘了你,眼角的泪却在嘲讽我的自以为是。”
  • 锈刀残剑

    锈刀残剑

    朝阳,烈日,黄昏,黑夜,黎明经历过了这些也就是过了一天,或许会遇到阴雨天,那时虽然看不到朝阳,或者是烈日,但看不到不代表它们不存在。而林威应的人生也正如同这一天天轮回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