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0700000014

第14章 道德因素培养

培养孩子内在为人和保护孩子内在精神健康的教育理念,不仅和学校、老师有关,同时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应当引起众多家庭和母亲的高度重视。

在这本书中我们对“儿童之家”所采用的教育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也许会让读者觉得这套教育方法是合理而又可信的。但是,我的教育方法的重点不在于展示机构本身,而在于这种教育方法在孩子身上所产生的效果。正是这些孩子们通过自己自然率真的表现,证明了我所采用的教育方法的价值,而孩子们的自然表现本身似乎展现出人类内在发展的法则①。“儿童之家”就像是一个实验室,在这里会有很多心理学的重大发现,迄今为止隐藏着的真理也许会在这里被不断发现,因为在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尤其是“心理发生”的领域)的基本因素就是,必须先建立规范的环境条件,让孩子在其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想法,然后才会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我们之前谈过,孩子做事情时,只要不是负面的、烦人的事情,我们尽量给他们任意发挥的自由。换句话说,我们所起的作用是消除混乱的“坏”的因素,允许有序的“好”的因素存在,在这种环境下,让孩子最大限度拥有自由。

我们所获得的成果令人惊喜,孩子表现出了对工作的热爱,尽管孩子对此毫无觉察,但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确表现出了沉稳有序。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动作已经超越了纠正对与错的界限,进入到了“优雅”的境界。此外,在整个课堂上,孩子一方面拥有自由,但同时也受到适当的管教和限制,他们也要具备服从的态度,我们的教育方法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就是孩子们受到适当管教后所表现出来的自律和服从。

古代哲学家经常讨论“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这一讨论话题与我的教育方法有一定关联,我的教育方法的很多支持者相信一个前提,就是人天生善良。其他很多人却持有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让孩子自由自在发展是个错误,这个做法本身十分危险,因为孩子自身存在着作恶的倾向。

对于这个问题,我考虑的角度更积极一些。

“善”与“恶”这两个词被人类赋予了太多丰富多样的观念,我们很容易将这些观念混淆,尤其是在和小孩子实际打交道时。

对于3~6岁的孩子而言,我们称之为“恶”的那种倾向,其实常常指的是孩子为我们成年人带来的吵闹和厌烦感。其实那时候,我们并不理解孩子的需要,反而试图阻止孩子的一切尝试,阻止孩子在这个世界上亲自获得经历体验的每次努力(比如,孩子喜欢四处摸摸动动)。可事实上,孩子通过这些自然的倾向和举动慢慢学会协调自己的肢体动作,获取对事物的印象,尤其是触觉感官上的印象,所以当孩子受到阻止时,会表现出反叛的样子,孩子调皮淘气的全部表现差不多都源自于这种反叛。

可令人惊讶的是,一旦我们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正当的途径去成长和发展,那么孩子便再也没有表现反叛的态度了,孩子“恶”的一面也就不复存在了。

进一步来讲,如果父母和老师经常洋溢愉悦之情而不是像很多人一样对孩子发怒,那么孩子的整个精神面貌和道德素质将呈现出新的气象,孩子会变得平静温和,与以往仿佛判若两人。

其实是我们成年人刺激到了孩子,使得孩子们为了挣扎求存而表现出暴力的一面。他们为了满足自己内在心灵的发展所需,不得不从我们这里抢夺一些在他们看来很有用的生存必需品。他们不得不与我们所定的法则背道而驰,有时候还需要与其他小朋友进行肉搏,进而获取自己心仪已久的东西。

另一方面,假如孩子已经从我们这里得到生存所必需的一切途径或工具,那么孩子在这方面的斗争就自然而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会是孩子生气蓬勃的生命成长。在这个问题上涉及一个卫生学的原则,这个原则与孩子的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孩子的大脑仍然飞速成长,这个时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这个问题应该非常吸引那些专于儿童疾病和精神疾病专家的注意。一个人的内在生命和智力的开端要遵循特定的法则,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就不可忽视对孩子影响巨大的法则和基本的必需品。

从这个角度来说,培养孩子内在为人和保护孩子内在精神健康的教育理念,不仅和学校、老师有关,同时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应当引起众多家庭和母亲的高度重视。

要想给问题一个完满的答案,往往需要更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举例说,如果我们在街上看到人们为了一块面包打起来,可能会说:“你看看人多坏啊!”与此相反,假如我们走进一家餐厅,看到他们安静地找到座位坐下,彼此关系融洽,毫无嫉妒,悠闲地点餐选择食物,也许我们会说:“你看看人多好啊!”很显然,关于绝对的善与恶,我们的第一反应或者直觉往往把我们引入歧途,以至于得出肤浅的结论,而与善恶有关的问题也绝不仅仅限于以上例子。举例说,我们可以提供环境舒适的餐厅给所有人,而不直接牵涉在场的人的道德问题。也许有人会说,从表面来判断,吃得好的人更好,更安静,犯罪也更少,相比之下,一个人食物短缺就可能表现出相反的特质。但是,无论是谁,如果根据上述说法,得出结论:要想使人成为好人,只要让他们吃得好、吃得饱就足够了,显然,这本身就是明显的谬误。

然而我们也无可否认,在促进良善方面,食物是一种基本因素,某种意义上,食物可以消除由于食物短缺而带来的所有恶行和痛苦。

现在,我们回到主题上来,谈谈一种更深入的需求,就是一个人内在精神世界所需的食物,这牵涉人类更高级的功能运作。我们现在所谈的食物是精神食粮,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更深入的话题,即人类精神需求的满足。

我们已经取得了令人关注的成果,已经发现使孩子更上一层楼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孩子是可以变得更平静、更善良的,而实践经验已为我们找到了这些方法和途径。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两点:工作的有序性和自由。

完美地对工作进行组织是非常关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自我发展成为可能,才能为孩子提供释放能量的途径,才能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有益的、平静的满足感。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工作或活动,自由才可能帮助孩子在所做的活动上达到完善的地步,才可能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自制力,而这种良好的自制力源于孩子身上镇静从容的这种新特质。

工作如果缺乏有序性,那么自由就毫无用处了。只给孩子自由而不让他们恰当、有序地工作,他们就会荒废掉,就好像刚刚出生的婴孩,一旦让他们无拘无束但是不给他们食物,就会导致饥饿而亡的后果。因此,工作方面的有序性对于孩子表现出善良美好等新面貌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基石。但是即便孩子在活动方面具有组织纪律性,如果不给孩子自由,这一切也是徒劳的。孩子如果没有自由就不能充分释放自己的能量,而这种能量本身源自他们在从事相对高级的活动时所获得的满足感。

相似的境况不是也发生在人类的历史上吗?人类文明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充满成功尝试的历史,人们努力尝试获得自由,努力在工作方面更加具有有序性。整体而言,人类的善良已经有所增长,人类从粗野愚昧变得更加文明,这就是明证。或者也可以说,不同形式的邪恶,包括残忍和暴力的犯罪在内,都在进步的过程中逐渐减少。

事实上,我们这个时代的犯罪行为可以看作是文明人类当中挣扎求存的野蛮行为。因此,一个社会只有在工作方面表现出组织纪律性,才有可能得到更深层次的净化,与此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工作的有序性与自由之间的最后障碍也被渐渐消除了。

如果以上就是我们从社会中学到的真谛,那么假如从3~6岁的小孩子开始,就训练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并给以他们充分的自由,那么产生的结果将是多么令人惊喜啊!正因如此,孩子们看起来是那么善良,好像深夜过后黎明的曙光,给人带来希望和期待。

如果整个人类在工作和自由的道路上曲折前行,虽然难免经历痛苦,也并非事事如意,却依然能够不断进步,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担心同一条路对孩子而言就会是灾难之路呢?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并不是说给予孩子自由,培养他们善良的特质就能解决人类的绝对善恶的问题。我们只能说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有助于消除引起暴力和反叛的因素,进而促进善行。

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培养孩子的美好特质,尽自己的本分就好了,正如《圣经》所言:“恺撒之物要还给恺撒,上帝之物还给上帝吧①。”

①语出《圣经·马太福音》22章21节,蒙台梭利的观点是:消除邪恶、使人变得完美是上帝的事情,我们人类无力做到,但是尽己所能,创造条件,培养孩子善良的美好特质却是我们可以努力做到的。

同类推荐
  • 手握画笔的小天使

    手握画笔的小天使

    本书是受到世界关注的天才自闭症小画家艾瑞斯·格雷斯的故事,其中充满爱、希望与勇气,由格雷斯的妈妈阿拉贝拉动情讲述。艾瑞斯·格雷斯是个患有重度自闭症的小姑娘。出生后几年,她几乎无法跟任何人交流。面对被禁锢的女儿,妈妈阿拉贝拉没有放弃。她进行了一系列家庭教育尝试,先后开展了主题游戏、音乐疗法、宠物陪伴疗法,甚至开办了针对患儿的小俱乐部。慢慢地,艾瑞斯展现出惊人的绘画天赋,她用本能的视角观察自然,创作出动人的印象派画作,也找到了表达自我的途径。妈妈恒久不变的爱和缤纷色彩描绘出的花园,伴着艾瑞斯一步步走出了封闭的世界。
  • 好妈妈育儿经(怀孕、分娩、育儿百科)

    好妈妈育儿经(怀孕、分娩、育儿百科)

    本书提供给读者的是从孩子的孕育到健康身心成长的全面可靠的科学育儿建议:0-3岁婴幼儿的基本护理方法;各生长期体格、情感、语言、运动和认知发育的标准;各种常见疾病、意外伤害及其他健康问题的识别和护理;亲子间感情交流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从早期智力开发开始,全面呵护孩子的成长,培养出健康的聪明宝宝。
  •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好妈妈会改变孩子的一生。那么,3-6岁孩子的妈妈应该怎样做呢?也就是说,好妈妈到底怎样做,怎样去教,怎样去塑造,才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呢?这正是本书要告诉每一位好妈妈的。
  • 培养最懂事的孩子

    培养最懂事的孩子

    父母们都知道,生一个孩子很容易,养一个孩子却很难。难就难在教出一个懂事的孩子不容易。其实,孩子有坚强、自信、乐观、快乐,感恩等优秀的品质,懂得与人和谐相处,能够明事理,懂是非,有健康的心理,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本书共分五章,分别从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教孩子学会与人交往、让孩子快乐起来、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行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五个方面入手,为父母讲解了孩子不懂事的原因,重点就怎样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方法。本书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用性强,是父母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的必备参考书。
  • 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老威特的教子过程,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历程,以及老威特的教子心得和全能教育法。老威特早期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由天赋和遗传决定的,而是由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决定的;对于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尽可能正确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这样孩子就能成为天才。
热门推荐
  • 宫泽贤治短篇作品选(中文版)

    宫泽贤治短篇作品选(中文版)

    他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想象大师;他是无数现代艺术家的灵感源泉;他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他一生贫病交加,却自愿为理想献身,不断燃烧善意的一生……他,就是宫泽贤治。《不输给雨》、《橡子与山猫》、《要求多多的餐馆》、《奥茨贝尔和大象》、《猫的事务所》、《夜鹰星》、《拉大提琴的戈什》……七个治愈心灵的温暖故事,连宫崎骏忍不住赞叹的玄妙想象。在贤治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没有一句诳言,有的只是纯净透明的清风,和早晨桃色的美丽阳光。读宫泽贤治,体味天地、生命、人心。
  • 间客

    间客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康德当许乐从这行字上收回目光,第一次真正看到尘埃后方那繁若芝麻的群星时,并没有被震撼,相反他怒了:大区天空外面的星星这么刺眼,谁能受得了?天天被这些光晃着,只怕会变成矿道上那些被大灯照成痴呆的野猫!于是许乐放弃了成为一名高贵女性战舰指挥官辅官的梦想,开始在引力的作用下,堕落,堕落,堕落成了看门房的外乡穷小子,出卖身体的可怜男子,从事繁琐工作的男保姆……在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露着白牙,眯眼傻笑,披着莫名的光辉,一步一步地迈向谁也不知道的远方。…………许乐,东林大区公民,从一颗荒凉的半废弃星球上离开,脑海里拥有一些希奇古怪的知识,身体里拥有这个世界谁也不曾接触过的力量,并不浑沌,一味荒唐知足地进入了这个最无趣也是最有趣的世界。间客的人生,一定很精彩。
  • 创世战尊

    创世战尊

    武者大陆武力至上,其中分为修炼者和修灵者。一名少年,自幼成孤,又因母亲是“妖女”,以及无法感应“气海”遭到家族歧视,唯有母亲遗留的星空卷轴所伴。在一晚流星雨之后,这部星空卷轴竟然演变成《源始道经》,并且带给平凡少年不平凡的修炼之途,从此少年改变命运,一飞冲天……
  • 佛母般泥洹经

    佛母般泥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隐婚影帝后甜哭了

    隐婚影帝后甜哭了

    【推荐新文:退婚后,大佬她成了娱乐圈顶流】“夏影后,请问你有男朋友吗?”“夏影后,你知道寒总公开表达对你的爱慕之情吗,你会答应寒总的追求吗?”夏亦珊捏捏眉心,“没有,不知道,无可奉告,谢谢。”人群中一阵喧哗,她身后,苏影帝怀里不小心掉出一本红本本。就近的记者捡起来,“卧槽!苏景霆和夏亦珊的结婚证!”苏景霆走近搂住夏亦珊的腰,对提问的记者道,“她没有男朋友,只有老公,去告诉寒子默少做白日梦。”喂喂喂--说好的影帝影后隐婚呢!【双重生甜宠扒马无逻辑爽文!!!】
  • 一本正经唐史(全集)

    一本正经唐史(全集)

    作者以小说的叙述手法来描写历史,将史实融入曲折的情节和悬念,情节引人入胜。力求大开大合,层次分明,读起来不费力,即使没有史学基础的人也可以看懂。本书以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为主线,从李渊出生起到玄武门之变前夕。描写了李渊的成长、蛰伏、起兵、称帝、统一,其间各路群雄争霸,最终李氏父子一统天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 极品穿越系列:极品千金

    极品穿越系列:极品千金

    到了古代,当然要轰轰烈烈谈个恋爱,选个美男追追。能有幸入她大小姐眼的,便是当朝第一美男,冷浩风。于是南宫夭夭顶着大家闺秀的头衔,开始实施猎美男,三十六计!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后,如愿嫁给了冷浩风,竟然被关照要补习三从四德?背家训古典?还必须大门不迈,二门不出,做刺绣女工的深闺少奶奶?好吧,美男成可贵,爱情价更高,但是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于是南宫夭夭留书一份,休书,把第一美男休了!便大大方方的游走江湖去了!啥米?刚出府门,便遇到一个超级腹黑,霸道的神秘门主,整天带个面具,浑身散发着冷冰冰的气息,追杀她?一不小心又惹上了武林盟主的垂青,整天跟跟在PP后面,跟着她满江湖的跑,美名其曰妇唱夫随……
  • 晨雨初听

    晨雨初听

    本书是余秋雨的散文集,收有《青年人的阅读》、《寻找文化现场》、《一个王朝的背影》、《遥远的绝响》、《最后的课程》、《人生的最后智慧》等文章。这是为学生编选的一本书,青年学生读点文学,学点写作,主要不是为了今后当作家。当文学被看成是一种非职业性的人生素养,当写作被看成是一种跨专业的社会性训练,它们反而会真正重要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秀的专业作家拥有一个更广阔的接受平台。
  • 逻辑

    逻辑

    曲折离奇的情节,让人无意识地深入其中不能自拔。匪夷所思的逻辑,使人绞尽脑汁而不得其解。如深夜里镜子偶尔折射出的幽冷光线,动人心魄!当符合正常世界的逻辑被完全打破,所发生的一系列层出不穷的事件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无法用常理来解决时,你会如何反应?是茫然不知所措惊惧地坐等结论的出现?还是找出答案,制止事件的不断发生?作者给我们设了一个迷局,一个令人觉得匪夷所思却又欲罢不能的迷局。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展开,出人意料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我们不禁要由衷地惊诧于作者的用心良普和匠心独具。那些怨恨积蓄的能量,到底会有多大?人们将为自己的冷漠和“罪过”付出怎样的代价?作者着眼于人性的弱点、缺损以及由此而来的忏悔、自赎、向善,人生感悟深刻且细腻,令人叹息,耐人寻味。不论人们是否能从作者所设的迷局中为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善恶找到答案,但有一点想必是会引发我们的感动和共鸣的:“无论如何,只要世界上还有人肯为他人做出牺牲,这世界就不会毁灭。”也许,这就是潘多拉魔盒里最后留下的礼物?
  • 二婚总裁的心尖宠

    二婚总裁的心尖宠

    4年前,她被前男友出卖,4年后,再次被他抓了个正着,一切看我怎么讹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