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400000019

第19章 第五辑 文学的阅读资源(4)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作家走向世界的关键是国家的强盛。当老外们不再以猎奇或者别的目的观望中国文学时,翻译就不再是语言问题了。只消看一看当下美国文学的翻译出版情况,这一点就昭然若揭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不认为当下的中国文学比西方文学或拉美文学逊色。在我们的队伍中不乏优秀作家,比如你,再比如莫言(恕我不能一一列举)。你们足以同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家媲美。这决不是恭维之词,时间会证明这一点。

具体到中译外,译界内部也有不少的争论,比如重形似还重神似,主直译还是主意译之类的争论,只要方法得当,应该是大有裨益的。但令人忧心的是打棍子、扣帽子,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批评。理想的境界当然是形神兼备,但是谈何容易!用杨绛先生的话说,翻译是戴着手铐脚镣跳舞,或者同时伺候两个主人(一个是作者,一个是读者)。因此,翻译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是尽量追求形神兼备。较之一个世纪前外译中的情况,目前中译外的水准还是相当不错的。因此中国文学在海外的地位不赖汉学家。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日渐升温的海外汉语热,过不多久我们就有可能迎来中国文学在全世界的第一个热潮了。为了它的早日来临,同时也为了把我们最好的作家作品介绍给全世界,包括翻译界、研究界在内的中国文学界应效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拉美作家,互相勉励、互相支持。靠单打独斗是很难成大气候的,即便有朝一日得了诺贝尔奖,也未必就能成为经典。而要推动目前的工作,使中国文学大踏步走向世界,除了仰仗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汉语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和我们作家的不懈努力,还要想方设法多宣传、多译介我们的优秀作家作品,尤其是以非官方的形式。外文所和我本人正在力所能及地做这方面的工作,希望不远的将来可以有所成效。归根结底,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即繁荣和发展中国文学及文化事业,而不是为他国锦上添花。

四、中国当代文学内在的缺失

陈众议阎连科

阎:前段时间,我看了你的《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这本专著对我很有启发。尤其是其中的“黄金定律”一节。我说它是这本专著中的黄金章节、黄金文章、黄金论说。你用那么明了的语言,把十九、二十世纪复杂的文学走向和偏颇说得那么清楚。我希望你能把“黄金定律”在这里复述一下,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你对文学的思考。

陈:这一节的确是我经过多年思考慎重提出来的,算是一家之言。文学讨论中常有外在、内在之争,其实所谓外在和内在就像形式和内容,有时是很难截然分开的。但同时它们又是关系微妙的不同存在。我在那里试图通过情节和主题两大要素把外在和内在联系起来,发现并且梳理它们此消彼长的过程。这与你曾经说到的个性、民间、土地或者灵魂、人民、民族等概念是不谋而合的。除了情节在文学史上的逐渐淡化和主题在文学史中的逐渐强化,我探讨的另一个文学发展规律便是大我(集体意识)的逐渐隐退和小我(个人主观意识)的日益张扬。但文学的存在理由和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其不灭的理想主义精神。这种理想主义蕴涵着广泛的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无论在拉美,还是在俄罗斯,或中国现当代优秀作家身上,都彰显着一个大我,一种人道主义和集体主义。

阎:情况正是这样,我以为在今天中国如此喧嚣和浮躁的社会里,那些纯粹的作家,尤其是那些执著于表达内心的存在和感情及其在历史和社会中的焦虑和不安的作家,之所以还在不懈地写作和努力,正是因为你说的不灭的理想主义火炬的燃烧。无论是你说的“大我”或说“集体意识”,“小我”或说“个人主观意识”,无论是此消彼长,还是彼消此长,但在中国文学中,那种理想主义精神,始终是在扭曲中被认识和理解的。鲁迅是有理想主义精神的,他那么尖锐地批判我们的社会,就在于他没有绝望,自始至终都怀有对民族的爱和希望。他们那一代作家,对土地、人民和民族的理想和悲悯之情,我以为直到今天,我们的写作情怀,还没有完全继承下来,还差之甚远。对于现代文学,我总是说,最需要我们学习的是他们的爱和情怀,是那种不灭的理想主义精神。可是,我们忽视了这一点。甚至是蔑视了这一点。这是当代文学中的一个内在的缺失。第二种缺失,可能就是你理解的那种写作上的对“情节”的疏忽和淡远。关于“情节”,你以为中国当代文学读者的萎缩除掉外在的因素,就写作本身,与作家对“情节”的理解有偏颇和有意的舍弃有关吗?

陈:当然有关。

在我看来,情节淡出现代小说的主要原因恰恰是个人主义的膨胀。现代主义的形式主义是如此,后现代主义的个人主义更是一个明证。而极端的个人主义是反人道主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有责任对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极端个人主义、极端自由主义施行反动。

从人道主义产生的角度看,人道的确立首先是人们针对神权的一种反动,其次是针对王权的一种反动。因此人道确实包含着每一个人,但如果人道仅仅是个人或个人主义,那么它也就走向了人道的反动,成了唯我独尊。那和神权、王权又有什么区别呢?换句话说,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你是碰不得的。而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看,人类的所有叙事文学,源头上都具有明显的集体主义精神,也都有强盛的情节基因。现当代作家忽视或轻视情节首先是主题先行和形式至上的必然结果,说穿了是个人主义作祟。其次是影视的普及。后者的视听效果和情景优势多少对文学起着反作用,尽管事实上它永远无法取代文学的语言张力。

阎: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往日,大家讨论情节萎缩时,都归罪于市场经济、科技发展、文化过度发达和丰富,使大批的读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从作家找原因时,都说是作家远离生活、过于关心自我和文本本身所致。而你却从文学的根本上来讨论这个问题。而且是从更大范围和更长远的文学史中来讨论。当然,这里你说的“情节”,不是我们通常说的故事。记得你在“黄金定律”中非常清楚地论述道:“情节或可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但绝对不是脱离艺术观念的技巧。”似乎你还以《红楼梦》为例,说《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为故事,而家族没落与爱情悲剧则是其情节。这样就把我们通常理解的故事和情节具体化和明确化了,并把情节上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高度,在小说中,有了统领全局的意义。说句实在话,我看完《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中的“黄金定律”这一章,半晌没有说出话来,很长时间坐在书房没有动一下。

我不知道这个“黄金定律”有多少作家或理论家赞成或者不赞成,但我确实在看完之后,开始重新思考和反思我的小说和创作。就我的小说而言,我似乎感觉到了有太多的“技术”和“技巧”,这种“技术主义”的文学因素,在小说中挤压了小说的“情节”,使“情节”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张力。就像一座精密的机器,你所有的零配件都十分精巧和严密,其结果,必然是会失去一种源于博大和自然的美和震撼力。陈:中国当代文学,不谈失去读者和感染力的外在因素,就创作内在来说,主要原因之一确实是对“情节”上的疏漫和轻淡。我记得曾几何时,有作家公开宣布自己的创作就是要反情节,就是不能被拍成电影,还有什么“就是……”我记不清了。这显然是一种偏颇。从本质上讲,情节和深度并不矛盾。在我看来,曹雪芹为中国小说带来了广度,鲁迅为中国小说带来了深度,但他们的小说都是有情节的,尽管不是低俗小说的唯情节或情节至上。这里确有个度的问题,当代作家中,鲁尔福在处理情节和观念(主题)方面就做得浑然天成,马尔克斯次之。

阎:有没有把《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中的“黄金定律”这一章,从书中单独拿出来,结合中国当代文学,更详尽、具体地做出一篇论文来,发表后使更多的写作者都能分享和讨论这一文学问题的打算和计划?

陈:目前还没有。

阎:那太遗憾了。就中国当代文学,你以为作家除了对“情节”的轻慢需要修正外,还应该修正一些什么吗?

陈:当代文学的最大问题首先是缺乏足够的悲悯和关怀。小对他者,大对民族、人民,作家如果一味地沉浸于自我,做哼哼唧唧的无病呻吟状,那么他即便暂时拥有一些读者,也会如时尚般速朽,也就不能责备时间的不屑了。

其次是情节。西方小说正全面回归情节,却尚未摆脱个人主义的藩篱,因此他们的现实主义或向现实主义回归也是要打折扣的。当然环境使然,他们有权拥抱个人主义,因为跨国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个人主义的。“人权高于主权”之类的时鲜谬论也只有在跨国资本主义时代才可能出现,因为跨国资本只有利益,没有国界。但同时我想说的是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何况面对跨国资本主义,我们处于弱势,没有理由跟着他们的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现实和文学理念)打转转。比起个人主义,我们更需要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当然这不影响作家发扬个性,包括尽可能地利用本土资源。比如坚守自己的审美传统和价值取向,以及作家对于读者和家国的责任感。

当然,这更不妨碍我们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因素。且不说全球化、地球村,事实上,对于现当代中国文学,西方文学的影响是一条纵线,而俄苏文学和拉美文学则各像一条横线(分别贯穿了两代人的文学梦想)。相形之下,俄苏文学富有悲悯色彩(契合着我们的独立解放思想),而拉美文学更具包容精神(契合着我们的改革开放精神)。这两种文学是由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甚至种族)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决定的。我读俄苏作家比如托尔斯泰或肖洛霍夫就像参加一次繁重而有益的体力劳动,而读拉美文学却像投入一次狂欢。两者都很累人,但身心所受的洗礼却是加倍的。

阎:正是这样,我们才要重新认识拉美文学。我们当代文学,无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它是有内在缺失的,有天然不足的。而拉美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正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照亮我们文学中的缺失和黑洞,作为我们新的文学资源,理应继续阅读和思考。还有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学的那种巨大的情怀,可以照亮我们作为写作者内心的黑暗和角落。比起他们,我们的写作,确实是“小我的哼唧,麻雀的叽喳”。你本人是作家,也是读者,如果你还继续写作,你会如何进行自己的写作呢?

陈:写作是我羡慕你、嫉妒你或者你这类作家的一个显证。但几次下来,我有些感到底气不足了。在我看来,做博尔赫斯这一类作家,甚至略萨这一类作家相对容易,但做鲁尔福和马尔克斯(尤其是鲁尔福)那样的作家却非常艰难。前者是可以凭书本学到的;后者却是从骨子里挤压出来的,没有那个生活、那个天才是万万做不来的,但你做到了。至于以后朝哪个方向走、怎么写作,我一直在思考,现在还说不准。开了几个头都搁那儿呢。学者写小说的问题是框框太多。因此,我有时候特别想躲到哪个没有人认识我、任何人找不到我的地方,抛开书本,好好想一想,好好写一写。

阎:那就别写了,学者一定不要夺了作家的饭碗。

陈:哈哈,放眼望去,还有谁夺得了你的饭碗呢?

同类推荐
  • 泰戈尔精品集·散文卷

    泰戈尔精品集·散文卷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的抒情散文《竹笛》《朝夕》《脚下的路》,哲理散文《新雨》《岁末》《人生旅途》,杂文《钱币的屈辱》《无所畏惧》以及部分演讲稿、政论文、书信、日记等作品。泰戈尔的散文的创作题材丰富、文体多样,许多篇目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伟大作家的政治观点、文学思想以及生活日常。
  • 到灯塔去(伍尔夫文集)

    到灯塔去(伍尔夫文集)

    《到灯塔去》描写一次大战后拉姆齐教授一家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某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之人的灵魂之光。本书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视角转换,两种时间,象征手法,音乐结构,借鉴绘画等。
  • 时光渡

    时光渡

    姚小红的《时光渡》精选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作品,有散文、有小说、有剧本,作者创作题材广泛,文笔细腻,语言生动,有对故乡的热爱,又有亲情乡音,有借古喻今的朴素情怀……在这些作品中,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感悟和美好向往。作品文笔优美,可读性强。
  • 活着为了飞翔

    活着为了飞翔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散文集,囊括了雨果的散文精华及著名演讲。作为法国文学巨匠,雨果的散文同他的小说一样,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到处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 你是世间唯一的花

    你是世间唯一的花

    这是一本关于人生哲学的读物,讲述了日本女作家渡边和子一生的人生态度,如何对待世界,对待别人、对待自己。拥有爱的话,就算生活有诸多烦恼,也会克服的。渡边和子用她毕生的人生智慧去教导她的学生,影响世人,珍爱自己,重视自己的同时也不忘了去做对这个社会有意义的事。倾注所有爱与善意,善待自己,细致生活。
热门推荐
  • 江湖危险要快闪

    江湖危险要快闪

    陈家有一女,名叫陈九玖,除了能吃能睡外,她还有一个能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处”,那就是只要有帅哥她虽远在千里,也必将一秒到达“战场”,然后当看见人后她第一反应抱紧人家大腿,第二反应晕,之后就别想将她从那条腿上拉下来。奈何天不遂人愿,她是个胖妞,还是那种胖不到极致,又瘦下来的胖。以她这个样子去生扑帅哥,要不是被一脚踢开,要不就是被人拖着走,根本不能得偿所愿。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在一次被自己单方面的初恋学长耍了,陈九玖因为暴怒而踢飞一“煤块”后,居然就莫名其妙的穿越了,而且还到了女尊王朝。 陈九玖心道,“既然不能嫁帅哥,那就娶几个美男吧!”
  • 诸葛亮职业生涯的十大败笔

    诸葛亮职业生涯的十大败笔

    因为一部《三国演义》,诸葛亮成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经久不衰的“明星”人物;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俗语则使他成为国人心目中智慧的象征。身为“蜀汉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能使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流公司”一跃而发展成全国排名第三的“大型企业”,当然有他成功和优秀的地方所在。然而,人无完人,没有缺点的“圣人”是不存在的。诸葛亮也是血肉之躯,所以也不能例外。不管《三国演义》如何神化诸葛亮的形象和智慧,也无法掩饰他职业生涯中的斑点和瑕疵。
  • 都市之神级铭文系统

    都市之神级铭文系统

    扫二维码给叫花子转了2块钱,结果手机里多了一个【神级铭文APP】!好嘛,APP里不但能兑换各种神奇铭文,还会发布各种任务......隐身铭文,速度铭文,攻击铭文,治愈铭文......啥玩应?还有记忆铭文?能让我瞬间记忆整本教科书?还有学习铭文?能让我瞬间学会钢琴技能,成为钢琴大师?
  • 历史的谜题2:体会历史背后的相臣之道

    历史的谜题2:体会历史背后的相臣之道

    相臣的首要岗位职能,就在平衡。汉相陈平曾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也就是说,宰相能够平衡上下内外、朝廷民间的各种关系,使整个体制内的各个岗位、各个阶层能够各司其职、各行其是,这就是最大的成功。本书不是一本历史教科书,而是以古鉴今,以历史来反映现实,以历史来剖解人性,告诉我们做人做事最深层而本质的道理。
  • 捉妖还能这么玩儿

    捉妖还能这么玩儿

    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只是一个运气超级棒的落魄军人,因为某些原因被迫复原,成为一个死肥宅,在一次等待藤训爸爸的游戏成为让他重回巅峰的人生转折,凭借自己的坚持与不懈努力,带着妖灵转战诸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次元镇物语

    次元镇物语

    本书的计划虽然是百万级的, 但是本书每一卷都可以看成独立的一个故事。 当然每卷或多或少都为着主线剧情服务的。虽然不一定保证全勤, 但我绝对不会让它太监 QQ群:641489320 穿越世界:农林(复合)→刀剑神域(目前在这里)→JOJO→泰拉瑞亚→……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本书立足翔实史料,以杜月笙一生的事迹为主线,力求再现杜月笙跌宕起伏、极富传奇的一生。黑白两道纵横任我,亦正亦邪毁誉由人,20世纪初的大上海繁华兴旺,风云诡谲,许多人带着梦想赤手空拳来此闯荡,能出人头地的却只是凤毛麟角,上海滩教父杜月笙就是其中一个。他慷慨大气却又狡诈多端,为人豁达却又投机钻营,体恤民情却又心狠手辣,他的性格亦正亦邪,行事亦黑亦白,一生不曾加入任何政党组织,却始终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纵观三百年帮会人物,杜月笙实属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集大成者。
  • 争霸古尔加斯

    争霸古尔加斯

    在这个类似艾泽拉斯的古尔加斯世界,在这个种族林立,天才辈出的年代,且看一个失去记忆的男子和一位不受大公待见的公主会在这个时代的巨轮掀起怎样的浪花!
  • 信心就是力量

    信心就是力量

    温暖千万人的成功智慧书!打造“中国信心”的人生励志装备书! 无论寒冬暖春,信心都是力量之源。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信心是廉价的,谁都可以有;信心也是无价的,只有你的信心才能解救困境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