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4500000010

第10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

有一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皇帝与元末明初士大夫们的那种微妙关系,这种关系表面上看是见之微著,实际上却潜意识的影响到了整个明初的政治运行脉络。国初虽然一切都是如火如荼、如刀如锯,但这些都不干士大夫们的事情。士大夫们对于这个新兴政权并没有表现出多么的热衷,甚至骨子里异常的排斥,他们不仅为元朝唱赞歌,而且还为元政权殉节、断指、断腕或隐居,这的确是一种奇怪现象,但这些都好理解,因为元政权符合他们的利益。

在士大夫看来,一个政权应该是宽松、和蔼的,能够保护士绅们的田产,很显然元政权符合他们的标准,甚至比宋政权更符合他们的标准,也很显然明政权不符合这个标准。蒙古人是好糊弄的,而朱元璋是不好糊弄的,他们不明白这样糊弄下去只能是政权的崩溃,政权崩溃后他们的田产也得不到保留。明初士大夫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喊出“我生为皇元人,死作皇元鬼,誓不从尔贼”的吴德新;第二类是跟明政权若即若离的刘伯温;第三类跟明政权保持亲密合作以获取最大利益的李善长。

对于第一类人,朱元璋就是一个字“杀”,对于第二类人朱元璋还是一个字“杀”,对于第三类人朱元璋仍是一个字“杀”,当然了朱元璋并没有杀刘伯温,我是说第二类人而已。对于第一类人和第三类人已经无可赘述,我们这里就对第二类人进行一下分析,选取了两个例子——刘伯温和高启。

刘伯温是一个矛盾的人,他的一生都是在矛盾中度过。刘基是忠于元廷的,奈何他无法在元廷造成多大的影响,也长期得不到重用。元末红巾军起事后,刘伯温举乡兵进行镇压,虽然有功与朝廷但仍旧得不到重用,刘伯温忧愤之下辞职隐居,虽然是隐居,但刘伯温心中仍旧是波涛澎湃,他已经对元廷彻底失望,他在暗中观察,观察着新的力量。

但从镇压反叛者到投靠反叛者,这个坎毕竟迈不过去,刘伯温开始做理论上的准备,他在青田隐居期间写下了《郁离子》,《郁离子》等同于是宣言书,宣布跟元廷彻底决裂,也是向四方新贵释放出的暗示。

后来的刘伯温虽然投靠了朱元璋,但他对洪武皇帝是鄙夷的,对于这个由中国底层民众建立起来的政权是鄙夷的。朱元璋自然清楚这一点,朱元璋需要刘基这个花瓶,以此来笼络天下士子之心,刘伯温的气质跟这个新生的明政权格格不入,这个新生的明政权也跟他格格不入。洪武四年,刘伯温的告退如其说是避李善长的锋芒,更可以说是对自己失败人生的一种顿悟。

如果说刘伯温代表了这第二类人,那么高启则是这第二类人中的典型。

“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驾频出。”

——《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这是诗人高启所作两首诗中其中的一句,第一句是给元王朝唱赞歌,第二句是给明王朝唱赞歌,对于这类人朱元璋是不喜欢的。

通常高启是由于明代的一些事情而留声后代,但高启实际上是元代的诗人,他所活动的时间段和所作的大部分诗集都是在元代发生,他对大元是忠诚的。上面列举的《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作于至正十九年(1359年),当时正是天下大乱之际,韩林儿的龙凤政权发展到巅峰,三路北伐军一路高歌猛进,在这个年代,高启的心也是跟随着大元王朝一样风雨飘摇。

时值元大都的杂剧演员宜时秀来到江南演出,这宜时秀是已故著名杂剧演员郭芳卿的弟子,而郭芳卿是前任元朝皇帝文宗皇帝的座上宾。宜时秀一曲终了,高启联想到文宗皇帝在世的时候大元王朝那种皇皇景象,再联想到今日时局,不由感慨万千,便做出了“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驾频出”的诗句,高启对元王朝的赞叹是由衷的。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是高启于洪武二年(1369年)作于南京,此时诗人正受洪武皇帝之邀修《元史》,从全诗的那种悲凉氛围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诗人对于明王朝的不热衷,只是在最后一句上或许由于现实的原因而极为勉强的奉承了一句。朱元璋看到了这首诗,自然感到不快。

高启在朱元璋手下做官是不快的,他对朱元璋的高压手段是不认同的,所以当朱元璋提出授予他户部侍郎一职时高启坚决辞授,洪武皇帝顿时觉得很没面子,他认为高启看不起他,我想此刻的皇帝已经动了杀机,但大面还得过的去,皇帝没说什么,还送了高启川资让他回家。

事情并没有解决,朱元璋时刻盯着高启的一举一动,看他还有什么表现来印证自己的看法。果然,高启不愿去抱皇帝的大腿,反而去抱苏州知府魏观的大腿。杜车别认为高启的人格是卑下的。这进一步印证了洪武皇帝认为高启看不起自己的论断,他终于下定决心杀掉高启。

魏观是一个文人,具备文人的一切特质,相比较洪武皇帝,高启更喜欢跟这样的人交往。高启并没有什么过错,不买皇帝的账并不意味着要死亡,所以洪武皇帝只能盯着魏观来找高启的错误。

机会终于来了。这苏州府衙本是以前张士诚的皇宫,张死后,皇宫被明军焚毁,大明建国后,苏州知府一直在废墟上办公,所以魏观一直想重修知府衙门,这也无可厚非,可事情就出在这上头。到了上大梁那天,魏观特意让高启写了首《上梁文》,时至今日,这《上梁文》已经失传,里面具体写了些什么,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高启在《上梁文》中形容苏州府衙是“龙盘虎踞”,要知道这里昔日是张士诚的府邸,不管高启是无心还是有心,我们都可以看出高启的狂妄与过分。魏观和高启尽皆被杀,其中高启还是腰斩而死。后来朱元璋为魏观平了反,承认魏观是冤枉的,但对高启却并没有平反。

国初此类例子比比皆是。草莽出身的朱元璋非常在乎文人对他的看法,他常常从文人留下作品的字里行间捕捉文人的思想脉络,但结果表明洪武帝通常是自寻烦恼。的确,国初的文人由于怀念元王朝和张士诚那种宽松的统治氛围,所以大多在诗词中对明政权表达了不满,洪武皇帝的心灵却偏偏无法得到释放,去跟这些过了气的文人计较,其结果只是徒给自己留下闲言碎语而于事无补。

高启一案是洪武皇帝对那些不肯合作的文人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在洪武皇帝的高压下,举国文人战战兢兢,沉闷的政治环境掐灭了文人的创作热情。无论这些文人是高尚还是卑下,他们的结局都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同类推荐
  • 全时征战:各朝帝王求我出手

    全时征战:各朝帝王求我出手

    开局阻止蛮虏入关,抢了海兰珠;再战痛揍突厥,掳了金发公主;又战殴打匈奴,惹出无数……姬战在各个朝代穿梭,各朝帝王都求他出手。
  • 唐昭宗之武将召唤系统

    唐昭宗之武将召唤系统

    李杰带着武将召唤系统,穿越成悲情皇帝唐昭宗,开启了复兴大唐的艰难任务。大臣不给力,宦官拖后腿,藩镇耍流氓,他却干得很认真。不认真不行啊,系统说了,要是二十年内不能一统天下,它就启动自爆功能,要和他同归于尽。“陛下,听说当今天下最大的混球是朱温,飞虽不才,愿擒此贼以安社稷。”“岳将军以誉满华夏之威名捶击荼毒关东之跳梁,大材小用矣!戚继光?”“末将在!”“灭了他们!”“遵旨!”
  • 大唐妖监司

    大唐妖监司

    时间:大唐,地点:东土。唐初曾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每过百年,月圆妖夜,百鬼夜行,妖魔当道,鬼涨佛消,民不聊生。上天不忍浩劫降临,天界派出强者为齐楚燕韩赵魏秦七神带领曾经的手下纷纷转世,并赐下锁妖壶,斩妖剑,轮回镜,玲珑塔,秦皇玉玺,净世莲,以及至宝九州鼎以镇大唐国运。西方准提接引两位圣人,也派出佛门强者转世。时隔三百年,鬼族,妖族,魔族强者皆得到镇压,七神和佛门强者功德圆满回归天界佛界,为防止异族生乱,留下后人。唐皇聚七神和佛门后人,立妖监司,镇鬼寺,净世庵,欲镇天下妖魔。坊间流传着一寺镇鬼!一观锁妖!一庵净世!的传言。
  •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

    1856年是中国近代上极其关键性的一年,也是中外关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清朝和太平天国间的内战达到高潮,先后发生了天京—镇江战役和天京事变两件决定性的大事件。前者以太平天国的完胜告终,而后者则是导致太平天国权力核心崩溃、政治理念和信仰涣散的内讧。两者在短时间内接踵而至,令中国政治轨迹出现戏剧性的“测不准”,双方都有胜利的机会和失败的可能,中国前途走到决定性的十字路口。
  • 悠哉小先生

    悠哉小先生

    这是一个年轻教书先生穿越之后无意间竟然解锁了“万世师表”成就的故事。 林榛表示,他只想和大小姐打打闹闹,偶尔作作诗谈谈情,顺手坑掉几个看不顺眼的人,怎么莫名其妙成了大先生了? 且看不正经小先生的正经教学事故,若能博君一笑,实属荣幸。 群239398981
热门推荐
  • 谁动她我跟谁急

    谁动她我跟谁急

    那天我好不容易出趟门,目的地——九重天。本以为只是去领个闲差,没想到领了天帝老儿的九公主回来!她爹让我监督她历劫!神王十劫啊!这小丫头也太可怜了!小小年纪就得过好几次奈何桥!不过……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就看看又不插手~七千年后——什么?她又双叒叕挨欺负了?!这不行!我得过去看看!想我堂堂阴司命记仇又护短!连阎罗王都忌惮我!竟敢欺负我的人?告诉你们!这丫头,我罩的!
  • 大悲经

    大悲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吞界天师

    吞界天师

    楚铭穿越到某不知名异界,发现有妖魔鬼怪横行于世。开启金手指后,获得的第一个能力名为“妖食”。本以为就此化身人生赢家,却没想到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原来,这异界仅仅是所谓“中心世界”,还有诸多神秘位面围绕着它······吞噬一切,然后进化吧!
  • 一剑一仙

    一剑一仙

    唯心唯一方为永恒,永为远,恒为久,她是他坚久的目标,她是他近在眼前的远。一名少年自暗黑毫无生机的崖洞中睁开那落满灰尘的眼睑露出充满生机的双目,映入他眼帘的是从未动过却被日晒的白玉棺材:“醒来!”“丹儿......”少年的眼泪不由自主滴落在棺材中仿若熟睡中的人脸上,晶莹而剔透,充满爱意与希望。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爱情心理学

    爱情心理学

    也许你此刻正遭遇情感的困扰,不知该怎样表达、得到爱;也许你已经历多年的婚姻生活,但彼此间却感受不到真正的爱与关怀;也许你想好好经营自己的情感和家庭,但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也许你希望了解爱的方式,提升自己维护亲密关系的能力……在《爱情心理学》这本书中,知名两性情感问题专家霍妮将使我们对爱情、伴侣选择、激情、嫉妒、欺骗、背叛、沟通、依恋、分手、婚姻等各个方面有一个崭新的认识。阅读本书可能只需要一星期的时间,但其中的某些内容也许能使你受益匪浅。
  • 第十三个礼物

    第十三个礼物

    这是一个真实而温暖的故事。作者乔安妮用细腻的文字把它书写出来,用以纪念曾度过的那段艰难日子,以及伸出援手帮助他们的神秘人。结婚多年的丈夫突然病逝,乔安妮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变故,完全不知所措,终日消沉、无法振作。圣诞节即将来临,周围都是欢乐的节日气氛,触景生情,她总会想起,昔日与深爱的丈夫及三个可爱的孩子一起欢度圣诞节。但如今,她只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怪事发生了,从圣诞节前的第十三天起,乔跟孩子每天都会收到一份神秘的礼物,和一张署名为“真心朋友”的卡片。起初,乔安妮对这些礼物极为抗拒。渐渐地,礼物对她和孩子们产生了神奇的作用。神秘人是谁?下一个礼物何时会送到?如何偷偷发现神秘人的庐山真面目?一家人在神秘人的善意中,渐渐走出悲伤的阴霾,对生活重新充满了热爱。
  • 漫漫来爱你

    漫漫来爱你

    一穿越过来,就发现自己有一个夫君,作为21世纪的我,怎么可能会和陌生人成亲呢,所以第一反应,就是走为上策
  • 大明平“倭”传

    大明平“倭”传

    平海患宗宪临危方受命大明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四月二十二日,天色阴沉,铅灰的云笼罩天野,目之所及尽被同一片重浊压制着。官道上,一队车马疾行而过,扬起灰蒙蒙的烟尘。官居右佥都御史的胡宗宪刚受钦命,任浙江、南直隶(江苏)总督,正赶赴杭州治所。本来两江总督应是朝廷中最有诱惑力的官职之一,可他心中却完全没有那份应有的喜悦。在最近几年中,这职位像一个阴森森的陷阱,令人不寒而栗。嘉靖二十八年,浙江巡抚朱纨被革职拿问,服毒自尽。嘉靖三十三年,浙江巡抚王抒被革职。
  • 苏菲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评论家认为,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