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9100000048

第48章 佛教与中国民俗(2)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信仰小乘佛教,他们的新年俗称为“泼水节”。泼水是表示送旧迎新,洗去一年的污垢,祝福人们平安,共期消灾祛病,年成丰收,幸福快乐。这个傣族的盛大节日也与小乘佛教传统节日有关。据小乘佛教上座部的传说,公历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也是他的成道日和涅槃日。傣族人民按照傣历的岁时,以公历四月中旬的三至五天作为过新年的大节日。届时傣族德宏地区的人要走村串寨,泼水三天。泼水节这天,人们纷纷沐浴更衣,青年们更是梳妆打扮一番,兴高采烈地带上采集来的红花绿叶拥入佛寺。在寺院里,他们用树枝和野花做成花塔,又在寺院围墙四周用沙土堆成宝塔,高三四尺,塔顶插上缠着彩纸的竹枝,每户要堆上几个,据说这是为家中死去的人祈祷。然后大家围塔而坐,聆听和尚诵经。根据佛教“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中午时分,姑娘们各挑一担澄碧的浸泡着香花的清水,倒进木头做的龙身里,再从龙口流出来溅到佛像身上,为佛洗尘(“浴佛”)。这时人们纷纷用洗过佛像的水洗双眼,祈求保佑。接着老人们用手或树枝洒水,彼此洗尘,互相祝福。年轻人也为老人洒水,表示致贺。然后便是男女青年走上街头,提着水桶,端着脸盆,互相追逐嬉戏,你泼我洒,边泼边歌边舞,越泼越高兴,越泼越激烈,泼水声、欢笑声、鼓声、锣声响成一片,达到泼水节的高潮。泼水节给傣族人民带来了欢快和鼓舞。

§§§第二节轮回和成佛观念与民间风俗

佛教学说在民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因果报应、轮回转生、修行成佛的一套说教。这些观念对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并逐渐形成了信仰民俗:笃信灵魂不灭、崇信佛和菩萨,相信鬼神的存在等,由此又形成了对佛、菩萨的崇奉膜拜,对鬼神的敬仰畏惧,以及对死者举行的一套丧仪。

一、庙神膜拜

佛教信仰的最突出、最充分的表现就是庙神膜拜。我国许多地区,无论是在都市和乡村,还是在山区和平原,都建有佛寺。历史上西安、洛阳、开封、大同、太原、北京、南京、镇江、苏州、杭州等地都曾佛寺林立,盛极一时。如梁武帝时,仅在京都建康(今南京)就有佛寺500余所,即使是在穷乡僻壤也建有各种小型的庙宇禅寺乃至规模宏大的佛寺建筑群(如五台山)。人们以烧香拜佛、供奉果品、布施斋僧、修建寺庙、塑像造塔、刻印佛经、许愿还愿、广作法事等方式来表达对佛、菩萨的景仰崇拜。偶像崇拜蔚然成风。从而造成一些人的信仰心态,把人生的理想和价值取向引向超越现实生活的轨道。

二、丧俗的神秘化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灵魂观念,即以为人类自身是双重构造,人死后肉体与灵魂分开,而灵魂是不灭的。人死后的灵魂叫做“鬼”,叫做“鬼灵”。鬼灵有两种:正常死亡或死者有后代的为善灵,非正常死亡者(“横死”)或死者无后代的为恶灵。佛教传入中国后,这种灵魂说更和因果报应、轮回转生观念相综合,以致人们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可因生前的善恶或升天为菩萨,或重新投生为人,或转生为牛、羊、猪、狗,甚至成为饿鬼,堕入地狱。在这种轮回转世观念的支配下,对死者的后事处理也有种种不同的做法,增添了丧俗的烦琐、落后,乃至神秘色彩。例如人死之日,请僧人念经。有的甚至举行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或水陆斋仪),为一切水陆生物供养斋食,诵经礼忏,凡四十九日,以追荐亡灵。前面第五章讲到水陆法会,介绍了它的规模仪式和沿革,提到宋以后朝野为了超度战争中的死难者而举行的大规模的水陆法会。也如前面提到过的宋代苏东坡居士就曾为亡妻王氏设水陆道场,以示追悼,祈求超度。这种习俗在民间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三节佛教某些制度和佛事与民间习俗

佛教的一整套制度和重要的佛事活动,也多少给民间习俗带来一定的影响,如火葬、放生、素食和饮茶就是一些明显的实例。

一、火葬

我国的火葬即火化这一习俗并不始源于佛教,它是古已有之的葬俗。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一直盛行纵火焚尸的习俗。如先秦时代,“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墨子·节葬下》)。仪渠国即今之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当时仪渠人就是实行焚尸火葬的。佛教制度规定出家僧人死后都要火葬。一般僧人在火化后,将骨灰用瓦罐装好埋葬在寺院里面或周围,一些高僧大德死后还要筑龛或建塔(舍利塔)埋葬骨灰。有的寺院不但火葬自己的教徒,还替一般人办理火葬,甚至有的还以此谋利。佛教葬俗对于火葬广泛地流行于民间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宋、辽、金、元时代,实行火葬非常普遍,边区和中原地区火葬已成民风。只是明清时代,由于封建统治者悬为厉禁,才渐趋衰落,但火葬也并未绝迹,尤其是由于佛教的影响,青海的土族、藏族就一直沿袭火葬的习俗。现在我们也提倡火葬,火葬又成为普遍的习俗了。

二、放生

佛教讲“大悲为首”,规定“五戒”的头一条就是“不杀生”,同时还提倡“放生”。佛教要求佛门弟子要以慈悲心常行放生,说释放生物可以得长命的果报。据基本上反映魏晋时代思想的《列子》中的《说符篇》载:“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可见民间放生习俗也是比较早的。南朝梁时荆州有放生亭。隋代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更是大力提倡放生,对江浙一带的民俗影响很大。当时浙江天台山麓就有多处大规模的放生池。后来唐肃宗还下诏全国都设放生池,当时建立的放生池有81所之多,畜养鱼介,禁止捕捉。颜鲁公撰天下放生池碑,谓:“环地为池,周天布泽,动植依仁,飞潜受护。”宋天禧中王钦若上奏以杭州西湖为祝圣放生池。宋代天台宗著名学者知礼还提倡在佛诞辰日举行放生会。有的寺庙建有放生池,人们来烧香拜佛时,也往往带着自养或临时购买的鱼鸟等动物来放生,以积“功德”。这种放生的习俗一直延续到近代。

三、素食

我国古代原有每逢吉祥喜庆的日子要饮酒食肉,服丧期只吃蔬菜瓜果的风气。蔬食也称素食。但那时还没有绝对不准吃肉饮酒的说法。印度佛教徒托钵乞食,对食物的荤素自然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佛教传入中国之初,我国佛教徒对食品也没有严格规定。佛教律书《十诵律》有这样说法:“我听噉三种净肉,何等三?不见、不闻、不疑。”也就是说,对于自己没亲眼看见、没有亲耳听到和没有怀疑是杀生的三种净肉,佛教徒都可食用。后来,南朝的虔诚佛教信徒梁武帝萧衍大力提倡僧徒禁止肉食。他根据《涅槃经·四相品》等大乘经文,撰写文章,反复地、多方面地阐述断禁食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强调说:“众生所以不可杀生,凡一众生,具八万户虫,经亦说有八十亿万户虫,若断一众生命,即是断八万户虫命。”(《广弘明集》卷26《与周舍论断肉敕》)他认为食肉就是杀生,是违背“不杀生”戒条的。他还提出,对于饮酒食肉的僧人要加以严惩:“唯最老旧者,最多门徒者,此二种人最宜先问。何以故?治一无行小僧,不足以改革物心。治如是一大僧,足以惊动视听。”(同上书,《断酒肉文》)强调处置喝酒吃肉的大和尚,以收禁断酒肉的成效。由于萧衍的大力提倡,就改变了我国汉代以来僧人食三净肉的习惯,对后来僧侣的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僧人常年素餐,还有美味的素席,这样素肴的创造又对民间饮食习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的人每月初一和十五素食,也有的老年人平常就爱好素食,素食风尚持久不衰。以豆制品为主的美肴佳馔、别有风味的多种素食,也丰富了我国人民的食品结构,提高了民族的物质文化水平。

四、饮茶

长期以来我国民间就有饮茶的习惯,佛教更是大力提倡饮茶。寺院种茶和饮茶风气,又进一步促进民间饮茶习俗的普及。

坐禅是佛教僧徒宗教修持生活的重要环节。坐禅要求静坐敛心,集中思维,专注一境,以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静坐必须双足交盘而坐,端身正念,头正背直,不得散心动摇、倾斜委倚,更不能昏沉做梦、卧床睡眠。特别是坐禅时间要长达三个月之久,长时间的静坐,势必产生疲劳困倦,这就需要清心提神。而且佛教还有过午不食的规定,午后也需要补充饮料。佛教还规定不得饮酒刺激神经,不得食用荤腥食品。这样,具有兴奋大脑、消除疲乏功效的茶叶,就成为有助于坐禅、补充过午不食,而又完全符合教义戒规的最理想的饮料。

我国佛教僧人最初是吸取民间将茶叶掺和香料、果料一同饮用的方法,将茶叶和橘、桂、姜等香料一同煮成饮料,叫做“茶苏”。唐代禅宗盛行,禅寺非常讲究饮茶。茶叶也不再和香料混合同煮饮用,而是单独煮饮。寺院专设“茶堂”,是禅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品尝名茶的地方。法堂西北角设置“茶鼓”,击鼓以召集众僧饮茶。禅僧坐禅时,每焚完一炷香,就要饮茶,以提神益思。寺院有“茶头”,专事烧水煮茶,献茶待客。有的寺院门前还有“施茶僧”,为游人惠施茶水。佛教寺院的茶,称为“寺院茶”。寺院茶又分若干名目,如供奉佛、菩萨、祖师的叫“奠茶”,按照受戒年限先后饮茶叫“戒腊茶”,众僧饮茶叫“普茶”,等等。禅僧早起洗脸盥漱后,先饮茶再礼佛,饭后又先饮茶再作佛事。有的禅僧一天要吃四五十碗茶。饮茶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成为禅僧的普遍习惯和特殊嗜好。

佛教寺院提倡饮茶,也重视种植茶树,采制茶叶。许多寺院都建有茶园,种植和制作名茶。如碧螺春(碧萝春)茶,产于江苏洞庭山碧萝峰,沸汤清澈鲜绿,原名为“水月茶”,就是洞庭山水月院山僧首先制作的。乌龙茶的始祖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在宋元以来以武夷寺僧制作的最佳。明代僧人制作的“大方茶”,是安徽南部“屯绿茶”的前身。现在我国的许多名茶,最初都产于寺院。相传,具有特殊保味功能的紫砂陶壶,也是明代江苏南部宜兴金沙寺的一位老僧创制的。唐代陆羽,嗜茶且精于茶道,后世视为“茶神”。所著《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陆氏虽不是佛教徒,但他出身于寺庙,一生的行迹也没有脱离过寺庙。《茶经》是他遍游各地名山古刹,亲自采茶、制茶、品茶,并广泛吸取僧人的有关经验,加以总结的成果。

佛教寺院的饮茶习惯,对民间饮茶风俗产生重大影响。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卷6《饮茶》中说:“(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寺僧饮茶风气,蔓延而成为北方民间的普遍风俗。宋代著名的浙江余杭径山寺,经常举行由僧人、施主、香客共同参加的茶宴,进行品尝、鉴评各种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还发明了把幼嫩芽茶碾成粉末,用开水冲泡的“点茶法”,也就是冲泡茶叶的方法。这对于民间饮茶习惯的进一步普及有着重大的作用。随着佛教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茶叶也带到当地寺院,并在民间形成和流行饮茶的风俗。我国茶叶在汉代时就传入日本。后来在南宋时,浙江余杭径山寺当时号称“东南第一禅院”,盛行以“茶宴”接待进香的客人。“茶宴”有一套烹点茶具、品饮方法和礼仪程序。日本来华留学僧人在归国时就将径山“茶宴”方法带了回去,并与日本的乡土民情结合,演化为今日的“茶道”。(此据《日本茶道源于浙江余杭径山》补说,载《光明日报》,)

同类推荐
  • 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中华道文化丛书·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以“道”为理论基础而博大精深,但它的落脚点却在人世、在现时。与此相应,我们这套丛书亦努力做到文字平和朴实、语言流畅生动、叙述要言不烦、面貌平易近人,以使更为广大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得到有关道文化的比较全面和科学的知识。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饥来吃饭困来觉:中观大师讲禅

    饥来吃饭困来觉:中观大师讲禅

    该书凝聚中观大师近年来的佛学论文精选,以正能量的视角看待世间百态,以佛法解读世界局势,以佛法来评析金融危机,以佛的智慧来谈如何应对心理疾病,由此获得社会正能量。文章通俗易懂,将佛法与现实紧密联系,展示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佛学世界观。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星云法语

    星云法语

    一部哲学通俗读物。本书系星云大师佛学励志文章的汇编。借用古今各种寓言、典故、巧喻,融入佛理的解读,开示人们生活、工作、修身的智慧。这些小文风格清新,设喻、说理通俗易懂,皆是入世的、积极的文章,大有补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热门推荐
  • 蜜爱之我的爱人是明星

    蜜爱之我的爱人是明星

    “豆豆,你给我滚过来!”“我又不是圆的,干嘛用滚的!”“你还给我犟上了,叫你过来,你听到了没有!”“傻子才会过去咧,咧!”“豆豆!”“你以为大声就赢了哦,我才不理你咧!”“好,好,好,算了错了行不行?”“什么叫做算你错了,错了就是错了,怎么还有用算的?”“好,好,好,我道歉好不好?”“好吧,勉强接受!”这就是我和某人相处的日常!我叫黄豆豆,大抵就是因为我妈妈喜欢黄豆喜欢得疯了,加上她和老爸觉得豆豆这个名字很可爱,所以,我的名字就这么随意的被定下来了,从幼稚园开始,我这个名字就被人拿来开玩笑,要么叫我黄豆,要么叫我豆浆,当然后来没人敢这么叫了,因为都被我打回去了,所以现在身边的人要么叫我豆豆,要么叫我豆儿!虽然不是那么讨喜,不过至少比黄豆啊,豆浆好那么一点点!至于这个叫我豆豆的男人,估计也是唯一一个还能在我身边存活的异类!当然,我想说的是,其实我并没有暴力倾向,我也不曾胁迫他为了我做某事,但是不知道这家伙是脑袋有坑呢还是重度近视,他居然说看上我了!嗯,也许有人说我拿乔,这么帅气的男朋友打着灯笼都找不着,我居然还嫌弃!必须承认的是,这家伙确实真的是很帅气,要颜值有颜值,要身高有身高,要身材有身材……咳咳咳,回归正题,我嫌弃的不是这副好皮囊,不对,不对,我没嫌弃过他什么啦,只是要顺道一提的是我们的恋情只能是地下的!至于为什么是地下而不是明面上的,并不是因为我丑到拿不出手又或者是他刻意想隐瞒,而是他的身份!他不是什么枪击要犯,也不是什么江洋大盗,更不是因为我要藏匿,而是因为他是个明星,一个人人都熟悉又喜欢的大明星,为了保护他的演艺事业,当然最重要的是保护我的小命不会莫名其妙被哪个过激的粉丝给取了去,所以,我们谁都没说!约会的地方大部分就是在家里,偶尔出去吃饭也都只去熟悉的店里,保密工作做得不错。
  • 夺情娇妻

    夺情娇妻

    他是恶魔,他可以眼睛不眨地伤害她的家人,囚禁她在他身边,断去她高飞的翅膀,就算下地狱也要拖着她一起下去陪葬。“逃?能逃到哪里去?”他残忍地宣告着,“锦瑟,这辈子你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逃开我。”他让她过得生不如死,她恨不得双手卡上他的脖子掐死他,可是她又欠了他,欠他很多很多,这辈子都还不清也还不了,所以他们之间,只能相互伤害着纠结着,不到黄泉不罢休地纠缠上一生……(本文开头有点慢热,但是后面绝对精彩,不一样的都市文,希望大家喜欢。)这文咳咳,很虐,大家要抗住!
  • 侯门娇宠:重生农家小辣妃

    侯门娇宠:重生农家小辣妃

    成绣在侯府别院渡过了屈辱短暂的一生,临死前才知道,原来她以为的缘分,都是源于一场算计。大概是执念太深,竟然重生到了十二岁那年。醒来面对的便是偏心的祖母,奸诈的二伯,狠心的婶娘。当一个个麻烦都解决掉的时候,成绣突然发现,自己的小生意竟然越做越好。甚至再度与前世喜欢的那个影子,不期而遇。重活一世的成绣明白了他们两人之间的云泥之别,只可惜,这一次,不放手的人,却换成了他......
  • 我有亿万神话基因

    我有亿万神话基因

    享誉全球的华夏网游设计大师秦浩,离奇转世到了一个陌生的浩瀚修行世界,成为秦国被贬边疆的九皇子。某一刻,秦浩突然发现,自己体内,竟然融合着从地球带来的亿万神话基因!“获得充足能量,激活远古大神后羿基因!”一道通天伟岸的苍茫身影,从大地尽头站起,猛然拉开手中那张太古巨弓,万丈神光凝聚成一支箭矢,如闪电撕裂虚空,击碎了苍穹。那一日,世人震撼!【欢迎加入书友群九少盟,q群号码:709728540】
  • The Life of Christopher Columbus

    The Life of Christopher Columb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慕先生的心尖宠

    慕先生的心尖宠

    “慕二爷,我们做个交易。你给我一百万,我一年的时间归你,七天后赴约。”女孩儿自信满满。慕扬远闭目:“可以。”“慕二爷,她突然打人进局子了。”男人低头。慕扬远眼神微眯:“以为这样就能躲到合同到期?有点小聪明,不过始终还是嫩了点儿。”法庭上,柳惜希大声的反驳着:“我没有精神病,我没有精神病,我不出去,我不去精神病院……”慕扬远坐在听审席微笑:“是你主动招惹我的,那就别怪我了……”从此,柳惜希的人生因为自己的失算,彻底改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日危机之饲主不好当

    末日危机之饲主不好当

    回家探亲途中末日了!?木柔萌妹子表示我不接受。奈何世界崩塌,人畜变异。木柔开始了在末世的顽强生存……种种植物,喂喂宠物,再找个对象,完美!
  • 情至深心至殇

    情至深心至殇

    一场轮回一场梦!醒?不过是进入了新的轮回罢了!三生三世,千生千世,他与她,终不得善终,那一世,他是盲眼画师,那一世,他是战仙长河,那一世………这一世,他是林浩,这一世,他只是林浩!他不再是道门前扣三百年,道门开,潇洒一笑,不做仙的战仙————长河冷渊!他不再是,因为一道执念,藏着红烛,只是等她,一切心神,一切心殇,全落于画下的画圣————盲眼画师落风!这一世,他只是他,一个叫做林浩的人,最后,林浩看着死在自己剑下的女子,“我是谁?我是谁?我何必在意呢?哈哈哈哈!我为什么现在才明白呢?呵呵,我现在,只是一个可怜虫吧。”
  • 女扮男装王者归来

    女扮男装王者归来

    #无男主吧……你猜呢#浅紫色如水晶般的瞳孔是那样的梦幻,如同有着星辰大海……时刻保持的优雅温和,唇边那让人沉溺的笑容,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不,命运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人。当前路迷雾散去,展现在紫卿眼前的是避无可避的命运。那么,现在是选择前行?还是驻足原地?一切……刚刚开始。(注:有雷,请慎重。我有时间会再次进行修改...??°??°?朝某人企鹅号:246594632,群号895827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