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6200000010

第10章 俗具五方,吃在湖北——湖北人的美食(1)

人们常说“广东的吃,上海的穿,又吃又穿在湖北”。湖北地处华中九省通衢地利之便,风俗习惯融汇东南西北,于是有了“俗具五方”的说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1.过早

“过早”是湖北人用早餐的俗称。到过湖北的人对当地丰富多样的早点羡慕不已。生活在那个地方真是幸福。油条、面窝、烧麦、汤包、豆皮、热干面,随处可见,价格便宜,味道鲜美。中国的地域如此之广,有如此福份,享受过早的只有湖北人。当然,羡慕是一回事,“过早”的出现,也的确是“迫不得已”,那是湖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活动影响下产生的饮食习俗。若非如此,想必湖北人的早餐还是得在家中解决。“过早”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清代道光年间的《汉口竹枝词》中。那时候,人们早上要匆匆赶到集市,来不及在家用早餐,就在小吃店用餐。直到今天,湖北人仍然保持了这一习俗,并且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武汉三镇的特殊地理分布,人们需要花大量时间往返于工作、学习和居住地,只好节约做早饭的时间,因此,这种“过早”的习俗呈增强的趋势。人们的习俗又促进了湖北小吃店的发达,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小食店,在“早高峰”时候,均是生意兴隆,食客盈门。湖北的早点不仅方便省时,而且花样丰富兼具南北风味。既有油条、面窝、烧梅、汤包、豆皮、热干面,也有牛肉线粉、炸酱面、豆丝、水饺、汤圆。干稀兼有,美味可口。

湖北最具特色的早点当属热干面,就像河南烩面、山西的刀削面、两广的伊府面、四川的担担面,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它便宜实惠,花上1块钱,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饱肚子,成为湖北人“过早”中最受欢迎的大众化食品。不仅如此,走南闯北的湖北人,不论走到哪儿,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吃上一碗热干面。改革开放初期,有位鹤发童颜的归国华侨重返故里的第一天清晨,专门点名要热干面作早餐。

热干面来自于民间,可谓又是一个偶然创造的奇迹。据说,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人,在关帝庙一带卖凉粉和汤面。有一天,天很热,面没卖完,李包怕面发馊变质,就把剩下的面条煮熟捞起来摊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翻了麻油壶,油泼在了面条上,李包索性把麻油拌合在面条里,然后将面条扇凉。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了麻油的熟面条在开水里烫几下,滤去水,放在碗里,加上芝麻酱、葱花等佐料后,立刻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李包卖的是什么面,李包顺口说“热干面”。此后热干面便渐渐成为湖北人“过早”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

三鲜豆皮是湖北人“过早”的另一种主要食品,它原是湖北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最开始是人们逢年过节时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上糯米、肉丁等馅料,油煎后作为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豆皮制作过程中,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这样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三鲜豆皮是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而得名。老通城的三鲜豆皮远近闻名,有“豆皮大王”之称,这里的三鲜豆皮不仅馅中有肉、蛋、虾仁,还有猪心、猪肚、冬菇、玉兰片、叉烧肉等,皮薄色鲜,外脆内软,松嫩爽口,油而不腻。

面窝是湖北人“过早”中备受青睐的小吃之一。面窝是以米浆为原料,然后加上葱花。据说为清光绪年间汉正街一个卖烧饼的小贩所创制。当时这个卖烧饼的看见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了把窝型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米浆,撒上黑芝麻,放进油锅里炸,很快就做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面窝油炸后两面金黄、外酥内软、窝中脆,深受湖北人喜爱。

湖北武汉的户部巷具有“早点一条街”之称。长仅150米的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其繁华的早点摊群20多年经久不衰。这条百年小巷在清朝因其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这里有石婆婆的热干面、徐嫂子的鲜鱼糊汤粉、陈家的牛肉面、高氏夫妇的稀饭和煎饼、万氏夫妇的米酒等30多种特色小吃,较好地保留了湖北饮食文化的特色。

2.无鱼不成席

湖北素称“鱼米之乡”,湖北食俗重鱼,无鱼不成席,无鱼不成礼仪。

湖北人喜欢吃鱼的历史还得追溯到汉代。在汉代已有“饭稻羹鱼”,鱼在湖北人的手中神奇地变化出各种美味佳肴。“红米煮白鱼”是古人的生活,现在是因鱼设菜,因鱼下料,一道道名美、色美、味美的鱼肴,真是美不胜收。

湖北有四大名肴,其一是“龙凤配”。它以黄鳝、仔鸡为原料,经过煮、卤、炸、溜等多种烹饪方法烹制而成,是湖北的传统名菜。

传说三国时期,刘备往东吴招亲以假成真,他偕夫人自东吴返回荆州,诸葛亮为他们摆席接风,席上摆出的第一道菜就是荆州厨师特制的“龙凤配”。只见一条大黄鳝被做成龙形,蜿蜒于盘中,鳞甲片片,脚踏祥云,昂首张口,翘角垂须呈飞腾之状;鸡形如凤立于龙旁,引颈展翅,羽毛绚丽,头冠殷红似翩翩起舞。刘备一见,心中大喜,赞不绝口,从此“龙凤配”一菜也就声名远扬。

其二是鱼圆,又称“鱼糕丸子”。鱼糕丸子是湖北特有的风味,因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称道。

传说鱼糕丸子的制作起源于楚国,《荆楚岁时记》有明确的记载。话说生活在公元前675年以前的楚文王一次吃鱼时被鱼刺卡了喉咙,当即下令把司宴官拖出去斩了,吓得文武百官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以后厨师再不敢烹全鱼给文王吃了,而是想办法把鱼刺全部剔除,将鱼肉剁碎成茸,掺进几个鸡蛋,加上一些豆粉,又倒点白酒除腥,然后做成糕放在蒸笼里蒸熟。后来鱼糕丸子越做越精美,人们用鱼和肥膘肉做糕,再用猪肉、山药等制成肉丸。肉丸垫底,鱼糕放在上面,最后以肚片、腰片烹炒盖帽,多菜共碗,俗称“杂烩丸子”。

其三是“皮条鳝鱼”。“皮条鳝鱼”是一道传统名菜,在湖北已食用数百年。皮条鳝鱼以去骨后切成长条,制熟后犹如皮条而得名。又一形如竹节,也叫竹节鳝鱼。鳝鱼味美,且有药用价值,《名医别录》将鳝鱼列为上品,说它有补五脏、疗虚损的功效。

其四是“冬瓜鳖裙羹”,它是用肥大的雄鳖裙边和嫩冬瓜,加鸡汤、调料焖煮,清炖而成。据《江陵县志》记载,北宋时,宋仁宗召见荆州人张景,问他江陵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张景回答说:“新粟米炊鱼子饭,嫩冬瓜煮鳖裙羹”。可见,“冬瓜鳖裙羹”在宋代就闻名于世了。

3.湖北人爱喝汤

大多数人以为只有广东的人才爱喝汤,煲汤是居家过日子的最大手艺之一,但到过湖北的人才知道,湖北人做汤的手艺也是很高,不过不叫煲汤,叫煨汤。

湖北人爱喝汤,排骨、藕、鸡、鸭、牛肉、萝卜、冬瓜都可拿来煨。湖北人喝汤也是十分讲究的,但他们最钟爱的还属排骨藕汤、瓦勾白萝卜汤、红枣鸡汤。和广东人的煲汤不同的是,湖北人讲究汤的清亮且浓厚,材料简单而块大。现在,尽管很多人习惯到餐馆喝汤,但在湖北人的心中,还是觉得家里老人慢慢煨出来的最好喝。对于喝鸡汤,湖北的老人有个说法,三十的晚上,汤得在守岁后,孩子们玩累了,睡得正香时叫起来喝,说是忽然叫醒喝上一口滚烫的鸡汤能把心烫热烫开,一年都有心计,人特聪明。

湖北人吃饭,打头的一定是汤,湖北人喝汤,排骨藕汤为上上之选,香而不浊,莲藕如美人出浴,白如凝脂熬好以后配上葱花,姜片,绿绿黄黄,光看看也叫人颇为动心。每逢入冬时节,尤其是节假日或周末,家家户户无不用上好的莲藕和排骨一块煨汤。客人上门,先盛一碗热腾腾的排骨汤待客已成惯例。由于它特别适合湖北人的口味,所以现在许多餐馆的酒宴上也引进了这道特色菜。这道菜不仅是汤的味道好,藕也很特别,是粉粉的。据说只有湖北才有的。

湖北人很爱喝汤,一星期没喝汤就感到好像“渴了油”,即肚子里没有油水。所以,排骨在武汉,价格有时会高过肉价,人们半夜起床去排队买排骨的现象更是外地人无法理解的。别的地方卖猪肉,如果肉和骨头搭配着一起卖,买肉的人不愿要骨头。湖北人买肉则不一样,喜欢要骨头,多多益善,特别是排骨,更是争相购买。在排骨供应比较少的时候,人们往往起早床去耐心排队等候,或者找熟人,总之是想方设法买排骨。

湖北民间宴席十分推崇煨汤,有“无汤不待客”之说。如果贵客来了没有排骨汤,那是很失礼的,好像降低了待客的规格,对客人不够热诚,大方。做客的也会觉得没有受到盛情的招待。当然,地道的武汉人煨汤待客,并不只是把排骨汤当做席上的一道菜,而是在吃饭之前,先给客人盛一大碗,让客人吃肉喝汤。客人酒足饭饱之后;热情的主人还要劝客人再喝一碗汤。

武汉人喜欢喝汤,除了待客,人们也常煨汤改善生活,或为病人、产妇补养身体。喝汤是武汉人日常美食离不开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武汉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4.湖北的麻辣鸭脖子

湖北人爱啃鸭脖子,就像四川人爱吃兔子头、鸭舌头一样,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在北方,像什么鸡翅、鸡爪子、鸭脖子、鸭掌之类的,都是“边角料”,难登大雅之堂,但湖北人却把这些当成宝贝,吃得是津津有味。

鸭脖子,本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是经过用红辣椒、花椒、八角等几十种纯天然香料进行精心烹制料理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再剁成一节一节,大小刚好能在嘴巴里自由转动。鸭颈肉层次分明,颇有嚼劲,肉啃完后,接着吸吮骨节中间的骨髓,“嗞溜”一声,让人觉得人生不过如此……好的鸭脖子要麻辣鲜咸诸味相映相携,且味香入骨,使食者一吃之下,罢嘴不得,直至肉吃光骨嚼烂,吸尽汤汁味料,方能做罢。

同类推荐
  • 辞旧迎新:除夕

    辞旧迎新:除夕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

    《文学成都·2009》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表明成都既是休闲的城市、现代田园城市,成都也是一个文学的城市。阅读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阅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状态;触摸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情怀;进入一个城市的文学,就是进入这个城市的内心世界。一个城市的文学也因此成为解读这个城市的精神符号和文化标杆。
  •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

    《寻味辽宁》一书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辽沈地区老字号的缘起、特色、掌故与传承,并对新时代辽菜菜品的研发进行了探讨。同时,该书也对辽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该书为人们读懂辽菜,并通过辽菜文化理解关东风情提供参考。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烟台大观

    烟台大观

    烟台的百科全书,其一为“锦绣山河”,记烟台的自然地理,从名山大川到自然景观,兼及独特的自然现象。其二为“历史精英”。这部分对曾经发生在烟台这块热土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评述。其三是“风土人情”。这部分从烟台现存的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到流传的民间故事、笑话俚语,兼及特有的风俗习惯,都进行了寻求。其四“社会发展”也为历史保留了大量的即将消亡的珍贵资料,特别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卓而不群的见解。
热门推荐
  • 都市妖孽圣医

    都市妖孽圣医

    唐天是龙影部队的成员,回到都市修养身体,却无意之间,惹上了总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点绛唇之神之嫡女

    点绛唇之神之嫡女

    别人穿越不是带着强大技能,就是拿着金手指,怎么到了自己这儿就只有一朵花了?不尽心尽力辅佐主人也就罢了,你就安安静静地当一朵花多好啊,干嘛老去招惹那些大boss,你是觉得你家主人肉盾耐收拾吗?招黑体质退散,赶快恢复你百科全书的职业道德,不然这个月的牛肉干全部没收......且看一人一花玩转异世界,为寻找救世主跑遍水陆空三个大陆,结果救世主竟然......
  • 红龙咆哮

    红龙咆哮

    龙族用来充当符文基咒的龙语很多时候都包含着威胁、叱骂、以及强烈的自我吹捧。魔镜魔镜,谁是这个世界上最帅的龙?(魅惑怪物)没有什么攻击能够打破老子用魔法形成的防御!(法术壁垒)尘归尘、土归土,敌人都是二百五。(解离术)这是一架龙形自走炮台在异界不断搞事的故事。没有什么是一个魔法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多来几个。——伊泽扣扣书友群:732547789
  • 符道仙途

    符道仙途

    符师,不知在修真界流传了多久的一个职业,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已经无从考究,但所有人都知道,有资质之人却未必能成为符师,而成为符师之人却各个是非常之辈,以符修道,行踏天之途
  • 异世神魔之并肩星际

    异世神魔之并肩星际

    一个是超级发达的未来世界的研究疯子,一个是落后的农耕时代的农家“小子”;一个容颜绝色,无所畏惧的全能高人,一个容貌丑陋、胆小怯弱的无能废柴;当她变成他,会在这个落后的时代掀起什么样的风波……她本以为这是落后的封建农耕时代,但真正了解之后却发现这里并不是她想象中的落后,原本想要过平凡的采菊南山的悠闲生活,然而命运的作弄,身份神秘的婚约者,身份不可言说的合作者,她的生活注定无法平静……穿越而来的小姑,重生而来的堂姐,两人的对决,两人的野心,让她想要的平静生活就此破灭,提前卷入阴谋纠纷中……本文男强女强,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宠文,男女主携手星际,虐渣打怪,有古代,有现代,有未来,多元素,不喜者勿入,谢谢。文中涉及各方面多为作者想象编造,请各位亲爱的读者切勿考据,手下留情,谢谢。
  • 有一种手游叫王者

    有一种手游叫王者

    电竞,他牵绊着多少人的青春,总有人为了它不顾一切,有些人黯然落寞,有些人成神成魔,谁的电竞路都不是一帆风顺,他的也一样,王者之路崎岖坎坷,他是否能成为真正的王者,他是否能摘下金字塔顶尖的荣耀……
  • 地理地貌的变迁

    地理地貌的变迁

    揭开未解之谜的神秘面纱,探索扑朔迷离的科学疑云;让你身临其境,保受益无穷。书中还有不少观察和实践的设计,青少年读者们可以亲自动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对于广大青少年学习、掌握科学知识也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 女保镖和她的人参相公

    女保镖和她的人参相公

    这是一本不太正经的穿越仙侠书……同是穿越,别人都是意外或者带着什么使命,她穿越是因为得罪了某傲娇人参?还是因为另有蹊跷?不管那么多,反正某人天天不服气,天天都在作死,同他各种作对。然而这被威胁折磨的日子就这么开始了,到底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谁也不能确定。漫漫长路,只能送苏盈溪一句话:孩子你可长点心吧。
  • 亲爱的上神大人

    亲爱的上神大人

    上神说好的高冷呢?说好的高岭之花呢?说好的不撩妹呢?某女:你无耻下流,变态,不要脸。某上神:娘子我只对你无耻下流,变态,不要脸。某女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