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6200000017

第17章 武汉人,怎么说你才好?(3)

前两年,有一本名为《玩学习》的家教书特别畅销,它是湖北籍作家陈克正先生的教女真经,他一家出了三个女博士。他把湖北人经常放在口头的“玩”字用在书名上,产生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令人头痛的家庭教育也能玩。此书在全国畅销无比。但是,外地人千万不要搞错了,湖北人心目中的玩与你想想像的玩不一样。

武汉人讲究“玩味儿”。“玩味儿”是个说不清的概念,但肯定包括摆谱、露脸、爱面子、讲排场等内容在内。说到底,这也是咱们中国人的“国癖”。但凡中国人,都多多少少有些爱面子、讲排场的。但似乎只有武汉人,才把它们称之曰“味”而视之为“玩”。什么是味?“味”这个字,在武汉话里有极为丰富的含义。除了面子、排场、风光、体面等等外,还有“规矩”的意思。比如“不懂味”,有时也指“不懂规矩”。不过,当一个武汉人指责别人“不懂味”时,他说的可不是一般的规矩,而是特指“捧场”的规矩,即在一个人“要味”时让他觉得“有味”的规矩。懂这个规矩并能这样做的,就叫“就味”;不懂这个规矩和不能这样做的,则叫“不就味”。就味不就味,也是衡量一个武汉人会不会做人的重要标准。因不懂而“不就味”,尚可原谅(但也不招人喜欢);如果“懂味”而“不就味”,那就是“差火”这时,“要味”者就会视对方为故意冒犯或有意挑衅,因而反目翻脸,甚至大打出手,“玩味儿”就是“派”,就是“唰喇”,怎么能“啫”?啫、尖、瘫腔(贪生怕死),都是“掉底子”(丢脸)的事。所以,为了面子,或者说,为了“玩味儿”,武汉人就往往不惜打肿了脸来充胖子,甚至不惜吵架打架。比方说,一个人在另一个人面前“抖狠”(逞凶、找碴、耀武扬威或盛气凌人,也是“要味儿”的方式之一),这个人就会跳起来说:“么事呀!要味要到老子头上来了!”后面的事情,也就可想而知。

武汉人的“玩”字,用法还比较广泛。比如谈恋爱,北方人“搞对象”,武汉人则叫“玩朋友”。这话叫外地人听了肯定不自在,武汉人却很坦然,谁也不会认为是“玩弄异性”。

这就多少有些“痞子气”实际上,武汉人的“玩味儿”是很讲究艺术性的。他们对待结婚这个一辈子的大事也是相当认真的。把婚礼搞得十分隆重是咱们的“国癖”,讲究“玩味儿”的武汉人也一定会利用这个机会大操大办,不过武汉人却别出心裁。他们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是雇请“麻木的士”游街。所谓“麻木的士”,其实也就是三轮车。因为驾车者多为喝得七荤八素的“酒麻木”(酒鬼),故美其名曰“麻木的士”。在结婚这天,这些“麻木的士”就会满载着从冰箱彩电到澡盆马桶之类的嫁妆,跨长江,过汉水,雄纠纠,气昂昂地游遍武汉三镇,成为武汉市一大“民俗景观”。之所以要用“麻木的士”而不用汽车,除了是想标新立异外,还因为“麻木的士”有三大优点:第一,价格便宜,用车较多,可以显得浩浩荡荡;第二,车身较低,便于观看,可以尽情展示;第三,车速较慢,便于游览,既可延长游街时间,又便于摆阔。总之是极尽表演之能事。在武汉人看来,只有这样,“味儿”才玩得过瘾,玩得足。

武汉人的“玩味儿”,还有许多难以尽说的内容。甚至他们的骂人,没准也是“玩味儿”或“要味儿”,正如旧北京天桥“八大怪”之一的“大兵黄”,坐在酒缸沿上“开骂”和“听骂”也是“一乐子”一样。事实上,骂人也不易。一要敢骂,二要会骂。如果有本事骂得淋漓尽致,声情并茂,谁说不是“味儿”,不是“派儿”?

因此,虽然是“玩”,武汉人却玩得认真。因为谁也不会觉得那“味儿”是可要可不要的东西。所以,当一个武汉人在“玩味儿”的时候,你最好去捧场。即便不能捧场,至少也不要拆台。否则,武汉人就会认为你为“不懂味”。而一个“不懂味”的人,在武汉人眼里,就是“夹生半调子”,甚至“差火”到极点,不和你翻脸,就算对得起你。事实上,武汉人的讨厌“啫”,也多半因于此。在武汉人看来,一个人要想“玩味儿”或“要味儿”,就不能“啫”;而一个人(尤其是男人),如果居然“啫不过”,就肯定“不懂味”。

相反,他们还极为憎恶虚情假意、装模做样的做派,称之为“鬼做”,有时也叫“啫”音(zě)。“啫”这个字,现代汉语辞典上没有,是武汉独有的方言。它和上海话中的“嗲”有相近之处又大不相同。上海话中的“嗲”,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种中性词,至少并不都是贬义,比方说“老嗲咯”就是“非常好”的意思。但武汉人之所谓“啫”却绝无“好”意,最多只有“娇嗲”的意思。比如一个有资格撒娇的儿童,武汉人会赞赏地说:“这伢好啫呀!”而极尽撒娇之能事,则叫“啫得滂醒”。但更多的用法,却是对“撒娇”、“发嗲”的一种轻蔑、讽刺和批判,尤其是指那些根本没有资格撒娇、发嗲或摆谱,却又要装模做样、忸怩作态者之让人“恶心”、“犯酸”处。遇到这样的情况,武汉人就会十分鄙夷地说:“你啫个么事?”或“闯到鬼了,屁大一点的办事处,他个婊子养的还‘啫不过’。”因此,从此种意义上来看,武汉人之所谓“啫”,大概略似于台湾人所谓“作秀”。所以武汉人也把“啫”的人叫作“庄秀梅”,也是有“作秀”的意思。不过,“作秀”作的都是“秀”,“啫”作的却不一定是“秀”,甚至根本“不是东西”;“作秀”虽然假,却或者有观赏性,或者能糊弄人,“啫”却既无观赏性,也不能糊弄人,只能让人恶心。所以,武汉人说一个人“啫里啫气”,就绝不是在夸赞你了。

6.爱“咋呼”的武汉人

到了北京嫌官小,到了广州嫌钱少,到了成都嫌结婚早,到了武汉嫌嗓门小……这个民谣在市场流传甚广,可见武汉人的大嗓门真是“声名远播”。

武汉男人嘴上功夫甲天下,尤以汉味俏皮话闻名于世,不幽默不开口,开口便滔滔不绝。

初到武汉,跟武汉人呆在一起,便会感觉到武汉人无比的豁达与幽默,久了则不行,发现武汉人像木兰山的木鱼———光是嘴壳子响。这不同于北京人的“侃”,在北京人这里,“侃大山”,可以眉色飞舞,可以气壮山河,可以晕头转向,可以找不到北。虽然侃得是天花乱坠,但好歹还是有点内容,武汉人却不同,那纯粹是比谁的嗓门大,接近于“吼”。

以前,一直认为武汉人总是扯着嗓子说话,是为了追求嘹亮。后来发现,武汉人的嗓门大,且洪亮,还有一定的历史根源,那就是:武汉还是中国响器制造中心。

武汉是三百年来全国铜响器制造中心之一,所生产的汉锣与苏锣、京锣、秦锣齐名,并称为四大名锣。其制造的高洪泰铜锣以“音质纯正、发音洪亮、起手灵活、吃槌省力”而驰名中外。不仅外国的著名乐团以拥有武汉大抄锣感到荣幸,更有一些外国轮船制造厂购买武汉大铜锣作报警器。

长期生活在制造响锣的环境中,说话嗓门大也就不难理解了。说话声音小了根本听不见。反过来讲,武汉人的发音在历史的进程中分贝逐渐提高,声带就包含了响器因素,所以有这种声带的武汉人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响器了。

武汉人说话平素一贯就是口直心快,大大咧咧,毫不遮掩,动不动就爱上火,骂娘,而且吵起架来嗓门特大。这也许与武汉的特殊环境“火炉”有关。

如果是公共场合有人打架,也一定有大嗓门劝架:“吵么事吵,还嫌丑丢得不够!要吵回去吵!关起门来吵!”

如果是马上要下雨,谁家的东西还晒在外面,就一定有人会扯着大嗓门嚷道:“要下雨喂!哪个屋里的东西还不收!是不是不想要了啰!”

爱咋呼的武汉人,可谓俯拾即是。汽车里、火车上,还有商店酒楼,比比皆是。夜深了,该静一静了吧,不,武汉人还要咋呼。不信,你到吉庆街去,到堤角的牛骨头一条街去,一桌一桌的武汉人正甩开膀子,端着酒杯,扯开嗓门喊着、闹着;甚至咖啡厅,也成了一些人“斗地主”、吹牛皮的场所。

仔细观察,越是人多的地方,武汉人越是能咋呼。有些人要的就是这个“味”!

于是,看台上,数万球迷正屏息观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不时就有好事者扯开嗓门一声尖叫:“裁判的爹”、“裁判的妈”,引来阵阵哄笑。汽车上,尽是高谈阔论,好不热闹。

这爱咋呼的习惯,说穿了就是为了做样子给别人看,搞形式而已。语言大于行动是武汉人的基本特征。从外观看,一般而言经得起面试。但正是语不惊人誓不休。武汉人是张口一个“个婊子养的”,闭口一个“个板马的”(类似王八蛋之意),再加上那洪亮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语音节奏和韵律,常常引得旁人的一阵侧目。当然,这也是源于历史遗留的自负感作遂。

因为有了辛亥第一枪,武汉人便常常以“敢为天下先”自负。改革开放后,武汉人在全国拿第一的事也有一些:第一个请洋厂长,第一个搞出资本营运的模式,等等。但是,先天的条件并非就能成为武汉人得以骄傲的资本,也许武汉人在笔试上会有一些问题,笔试才是深一层次的说话,尽管汉腔汉调说得字正腔圆,又具有汉剧之音,楚剧之律的优美真传,但这并不能成为笔试中的决定因素,武汉人似乎有许多地方经不住推敲,具体表现在武汉人长期以来严重缺乏进取心,他们满足于喝点小酒,打点小牌,赚点小钱,有一种及时行乐的机会主义世界观,遇到真正的说文论道便发生思想性头痛。不乐意听,亦不乐意他人说,大家挤一堆装马虎,但残酷的现实终究是马虎不过去的。

工业方面,武汉的重型机械制造业每况愈下,像武汉重型机床厂这样的企业,它不是几个小摊可以取代的,还有武昌锅炉厂、武昌造船厂等等,这些重要的工业制造渐行萎缩了,相反的是武汉“水货”遍行天下,足令江城蒙羞,这怎对得住曾经打造出声名赫赫威震华夏的“汉阳造”的先人?武汉至今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商品品牌,这与武汉工业重镇之大城市地位严重不符。位居九省通衢交通要冲,水路、公路、铁路、航空东西南北交汇,也没有创造一个好的商贸模式,交通资源一流,却只得到了路桥收费居多的口碑。教育科研远无追赶北京、上海,近又有被西安超越的危机。炒菜放多了芡粉。湖北男人就是欠点实在,你永远跟他隔着一层毛玻璃。这都是因为虎头蛇尾,恒心不够所致。

武汉人恒心不够,就可能导致创新精神的缺乏。以武汉的中餐馆为例,可谓千店一面,鲜具特色。而且跟风之气盛行,川菜吃火了,满城皆是麻辣味;过一段时间精致的广州菜时兴了,满城尽是粤菜馆,再看看武汉本地的鄂菜馆,外地人的评价是:武汉的中餐馆太单调,吃来吃去就那些菜,请客吃饭时简直无法选择,连装修都差不多。好在武汉的资源还够争气,从而促进了武汉商业的发达。

商业发达的一个表征就是它十足的流动性和变化性,这却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武汉万商云集,人来人往,风云际会;另一方面,它只是商家们打拼世界的一个临时码头,赚了钱就走,真个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于是,城市的气质里就多了一些浮躁、浅薄与浇漓,少了一些从容、敦厚与沉静。于是,从大寒大热中走过来的武汉人习惯了用他们那喊号子的大嗓门,书写他们人生的劲歌。

同类推荐
  • 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

    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

    本书选取了民国时期九个颇具代表性的名人爱情故事,以三男三女以及三对夫妻作为本书的主角,力求把故事讲得精彩透彻,而又删繁就简。“何事秋风悲画扇”部分的三个男主角分别是胡兰成、郁达夫、李叔同;“恨君不似江楼月”的三名女子为萧红、苏青和吕碧城,“那年花好月正圆”部分,选取了三对夫妻,分别是溥杰与嵯峨浩,徐悲鸿与蒋碧微,胡适与江冬秀。
  • 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1)在场的每一位都跟我一样,非常关心中国的前途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因为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冠军文化。(2)中国的每个知识分子应该不断地思索:中华文化,这个曾经是冠军的文化是不是能够再度辉煌起来,又变成一个冠军的文化?(3)一个强势文化指的是什么?强势文化指的无非就是经济基础好。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推动我们的社会、政治、经济、组织现代化。即使这样,我们还要努力,争取自己文化的核心价值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到那时,我们今天的讲坛所追求的冠军这个奖杯就会有机会回到我们的手中。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
热门推荐
  • 诡画之陵城纪事

    诡画之陵城纪事

    在陵城的最西边,有一个画馆,馆主是一个极其美艳的男人,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每逢阴雨天,哪里的客人总是络绎不绝......
  • 追妻密令:缉拿在逃萌妻

    追妻密令:缉拿在逃萌妻

    【给你们一篇不一样的现代文,本文只有更宠,没有最宠,欢迎跳坑】他从少年纨绔成为这尘世间最为尊贵的人,她从世族掌权人沦落为他手中的棋子,成为他手中的一把利剑,为他披荆斩棘,打下这大好河山。他精心布局十年,只为舍她救一人生死,而她只能被迫接受。当她褪去棋子的身份,重生成为她,当她再度成为他的女人,她就发誓若是不好好算算前世的帐,她就不姓沈。结婚之前她就向来认为薄情庇护她是天经地义的,谁欺负了她,她一定会欺负回去,她欺负不回去了也要搬出薄情欺负回去,从来不让自己受那么一点委屈。结婚后的沈慕苏有一句至理名言:什么女人要自力更生,在她眼里那都是浮云,她有后台,就一定利用的淋漓尽致。感谢腾讯云起书院的支持
  • 通灵卡卡西

    通灵卡卡西

    名为时追的少年意外通灵火影灵体旗木卡卡西,一条名为通灵者的道路开启。卡卡西附身,他能走多远?
  • 二部僧授戒仪式

    二部僧授戒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跌打损伤回生集

    跌打损伤回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懂选择的女人更幸福:做一个外在明亮,内在自由的女子

    懂选择的女人更幸福:做一个外在明亮,内在自由的女子

    人生,就是一道道选择题的叠加,选择专业、选择工作、选择伴侣……对于女性朋友来说,选择可能更困难,因为在选择面前,大多数女性更容易退缩,更容易自我怀疑,更容易一时妥协。本书是水湄物语继《30岁前的每一天》畅销后又一力作。从第一代网红到畅销书作家,从理财“小白”到财务自由,从大龄剩女到三宝妈,在外人看来,水湄物语是一个每一步都走对了的女人。
  • 报!病娇侯爷要出家

    报!病娇侯爷要出家

    太师府貌若天仙的容小姐干了件缺德事,她毁了风姿无双的武安侯殿下的清白后,拎起裙子拍拍屁股不负责的逃了。听说武安侯一心要出家当和尚?听说他曾沙场往来杀人如麻天生孤煞?还有人说此人身娇病弱混皇粮不干活儿?直到容月在武安侯府撸了一只通体雪白,绝美至极的白兔后,才发觉这只白兔看自己的眼神,与武安侯如出一辙……容月:“宝贝儿,人家真的不是负心女哒~”某白兔耳朵一竖,冷笑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雁归巢

    大雁归巢

    故事以一桩十三年前的旧案迷局作主线,通过主人公寒翊云的视角,在一步一步接近真相的途中,不仅结识了肝胆相照的兄弟,还重逢了旧日的姻缘,再从小义到大义逐渐演变,最后放下旧恨,奋身护佑河山,终换得百姓安居、江山稳泰。
  • 名门夫人:婚心叵测

    名门夫人:婚心叵测

    她是他的专宠,眉间宝石,是他的标志!他的冷笑,将她的心完全撕碎。离婚协议接踵而来。时过五年,她推着坐轮椅的男人,强势袭来,白发如霜,身旁的五岁孩童,散发着王者气息。他远观着她,那男人,那白发,那缩小版的自己,刺痛了双眼!她的一生,由他所毁,遭他所灭。缠缠绕绕,命运的转轮让他们无法脱离彼此的轨道。
  • 三青门外

    三青门外

    【半主角带入,半开上帝视角,带你进入玄幻悬疑局中局,古老的三青世界等你来探索】【前面慢热,后面爆发】千年修炼得赤旋,置身玄鸳数十年,义结金兰宫廷下,情生长安夜雨间;百灵道尽陈年事,天泉镜边叙黄泉,同忆同知同忧乐,灵生迫现七生前;重返祭茗空似梦,魂伤情碎梨玥尖,赤体空魄圣坛下,王者归来忆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