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6200000025

第25章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1)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是岳麓书院门首的一副对联,然而这副对联不仅是对湖南人的总结,而且也是对湖北人的一个概括。楚人多才,最属屈原,没有屈原,岂有离骚?

1.“惟楚有材”——荆楚大地的文化气息

说起“惟楚有材”,人们便会想起在湖南岳麓书院山门上那幅著名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它所体现的教育兴盛、英杰辈出的精神,一直为湘人引以为自豪。时至今日,此名句已经成为潇湘大地教育发达、人杰地灵的代用词,似乎与故楚腹地湖北没有什么关系。经过多年研究考证,湖北省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邵学海的研究结果却披露:“惟楚有材”之说始出武昌,比岳麓书院要早150多年。

武昌曾有座“惟楚有材”牌楼。现位于武昌司门口的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是明清年间的贡院所在地。据民间文史专家刘谦定介绍,贡院是科举考试之所,专为“武昌府乡试”(省级考试)所设,为选拔举人之所,常规年份,每3年才录取举人36名。

在校门对面,有一条小街与火炬路垂直交汇。这条街就是老武昌名街——贡院街,上世纪40年代改为现名楚材街。今日的楚材街虽显窄小、拥挤,但在半个世纪以前,街上曾矗立过一座牌楼,并因牌楼上题有“惟楚有材”四个大字而名震荆楚大地。

据当地人介绍:这是一座高约3.5米、宽约8米的四柱三门双层飞檐翘角琉璃瓦的木制牌楼,正面写的“惟楚有材”,背面则题有“辟门吁俊”四字。牌楼所处位置为距校门百步之遥的楚材街口。

1948年第216期上海《联合画报》第17页一组名为“历史名城武昌市容”的摄影报道,收录了这座牌楼的照片。照片上方注有文字说明:“富有历史性之牌楼几经变乱依然无恙。”

据著名史学家冯天瑜回忆:“1954年到1957年,我在实验中学上学时,每天都从‘惟楚有材’牌楼经过。对这一历史遗迹有着很深的感情。”

另有多位见证人回忆:因白蚁蛀蚀,1958年初,牌楼被一阵大风吹倒。此后一直没有重建。从此,此牌楼连同牌楼上的“惟楚有材”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和记忆。

而关于“惟楚有材”之说出现的时间,据学者邵学海考证:“最早出自湖广巡抚林天擎的笔记中,时间在清顺治初,地点在湖广治所武昌”。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学(今武昌解放西路,大成路北)祭孔。诸生向他反映,武昌府学为鄂省乡学之冠,但校舍却十分破旧,希望能够重修校舍,以正乡学之冠之雄风。但念及国家一时的经济困难,诸学子纷纷慷慨解囊,以筹款自行修缮。林大为感动,遂决定马上动工,修葺工程于两年后完成。据《湖北通志》记载,新府学落成后,林天擎记下两年前学子谒见之事,并发出由衷感叹:“余思惟楚有材,自昔艳羡。况我清宾兴叠诏,已多联翩而登为之前茅者矣。后之龙摅鹏奋,何可数量?”

从此以后,武昌府学“嗣是代有修葺”,而且重视培养“楚材”的文字多次出现在湖北方志。在林天擎发出“惟楚有材”感叹约100年后,有人将之书于匾额,并悬挂于武昌贡院牌楼。咸丰三年,贡院毁于太平天国运动,牌楼未能幸免。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时任湖广总督胡林翼重修贡院及牌楼,并请晚清名臣曾国藩重题“惟楚有材”牌匾悬于牌楼上。此牌楼一度成为武昌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直至半个世纪前因大风而吹覆。

也有观点认为,“惟楚有材”始出自《左传》:“虽楚有才,晋实用之。”故有“楚材晋用”之说。但不管怎么说,可以肯定的一点则是“惟楚有材”曾出现在武昌。

既然“惟楚有材”始出武昌,即使是在近现代也曾一度高悬于武昌街头百余载,缘何今天人们谈到有关“楚材”话题,往往只津津乐道于长沙岳麓书院“惟楚有材”楹联,而忘却了武昌林巡抚之感叹呢?

当然,这不排除岳麓书院盛名的效应。而300余年来,湖北巡抚林天擎的感叹则一直深藏于文献,虽“惟楚有材”曾题于武昌的公共建筑上,其肇端无人考证,其倾覆后又无人重建。故此,“惟楚有材”所体现的重教育人、英杰辈出的精神,就这样附着于湖南岳麓书院而光大,并广为传播。

“惟楚有材”始出湖北却在他乡彰显,令人深思。荆楚大地,自古人才辈出,今日的湖北、武汉,已是中国的教育大省、大市,世所公认。历史证明,湖北不仅楚材辈出,而且往往输往其他地区,如楚材晋用、楚材吴用、楚材越用等,湖北的优秀人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领域或行业,都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著名历史学家皮明庥强调:武汉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只有培养人才、善用人才,才能推动武汉的发展和腾飞。“惟楚有材”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重修牌楼,既彰显湖北深厚文化底蕴,昭示“科教兴市”方略,又有利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激励后人奋发有为。

武汉文史研究馆吴胜家馆长深有感触地说:“武汉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但存在着文化资源埋没和流失的现象。有些本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品牌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打造,文化给城市的昭示效应未得到充分利用。‘惟楚有材’这一本属武汉标志性文化品牌的文化遗产的利用状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湖南借岳麓书院‘惟楚有材’四字名昭于世,在后来大肆宣扬,并称其作‘湖南精神’。而武汉‘惟楚有材’牌楼在上世纪中叶倾覆,后来少有提及和宣传,久而久之被人忘却。”吴胜家认为,“今天重新认识‘惟楚有材’始出自湖北武昌的史实,努力打造‘惟楚有材’文化品牌,可以提升武汉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形象,宣扬湖北武汉教育发达、人杰地灵的历史与现实,感召和集聚四方英才,为中部崛起,振兴湖北,发展武汉,营造良好人文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因此,打造“惟楚有材”品牌对于宣传楚文化,重拾楚文化信心和文化归属感有重要作用。

2.屈原是湖北人的骄傲

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二千多年前,巴山楚水的秀丽山川孕育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以及与屈原为代表的、具有楚语、楚音特点,富有地方色彩的“楚辞”。屈原创作的“楚辞”开历史之先河,成为中国文学之父、辞章艺术之祖。他将自己毕生对理想的追求,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对邪恶势力的反抗,都化为作品的生命与灵魂。诗,就是他的全部。他的一生就是一首悲壮的诗。

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之家,受过正规教育,继承了楚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他热爱楚国,对楚文化一往情深,对楚国的一草一木怀有深深的眷恋。“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他就是荆楚大地一株深深根植于南楚不可迁移的桔树。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屈原的所有作品皆“书楚语、作楚声、名楚物”,大量采用楚地的方言、方音,尤其反复使用语气词“兮”字,体现了人民的口头语言,读来琅琅上口。他还运用有代表性、有生命力的楚地人民口头语言,如:兰、惠、芷、蓠、申椒、啾啾、皇皇等词,使诗句灵活多样、参差错落,富有音乐的弦律美。

中国古人具有图腾崇拜的习俗,而楚国则是以凤为其图腾。在楚人的眼里,凤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神鸟。他们对凤的钟爱与尊崇达到了无出其右的程度。在屈原的眼里,凤被视为“灵鸟”、“君子”。《离骚》中有“吾令凤凰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凤凰在筱兮,鸡骛翔舞”的诗句。屈原生活在巫风盛行的楚国,而楚地“信鬼而好祠”,在楚文化中,巫文化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屈原的作品屡屡涉及到天神、地府、人鬼等巫文化。如《离骚》中描写他上下求索的过程,由虬龙驾车、凤凰为扈从,月神、风神、云神前呼后拥,他直上天宫,命上帝的守门人打开门闩,尽管是受到对方的冷遇,但凭他敢闯天宫“令帝阍”的胆气,已非同小可了。况且在他吃了闭门羹之后,敢于指斥天上和人世间同样混浊,更表明了他对天地鬼神的轻视与否定。

楚文化哺育滋养了屈原的创作,屈原又把他对楚文化的热爱,渗透到作品的字里行间。他以高洁的情操、巧丽的才思、博洽的见闻、无拘无束的想象,像周庄驱使寓言那样,把楚国的山川、日月、风云、雷电、鬼神描绘得有声有色、有歌有泣、令人反复咏叹。

对楚国的服饰,屈原也有一种超乎常人的爱好。“余幼好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人是冠带之民,贵族大抵束发危冠,博袍广袖。诗中一方面表达了屈原志行高洁,不随世俗,另一方面也真实传达了他对楚之服饰的爱好。由此不难看出,屈原与楚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屈原及屈赋都与楚文化密不可分,屈原作品也直接影响了楚地一些创作“楚辞”的继承者,如楚国的宋玉等人。他们从做人的准则到作品的风格都刻意慕求。屈原可以说是楚国历史山上最伟大的才子,是楚国人民的骄傲。但遗憾的是,屈原却因遭贬谪而自尽于汨罗江,可谓是英年早逝,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湖北人那种“士可杀不可辱”,宁丢性命不与人同流合污的英雄气概。

同类推荐
  • 实用春联精粹

    实用春联精粹

    《实用春联精粹》向读者朋友介绍了关于春联的基础知识及创作,并整理了中国最经典的实用春联和搜集了民间截至今天最新的春联作品。《实用春联精粹》囊括了从古至今的名人、专家最经典的春联作品。
  • 勤劳质朴的陕西人

    勤劳质朴的陕西人

    高建群主编的《陕西精神(勤劳质朴的陕西人)》讲述了,陕西精神积淀地域基因、凝聚价值认同,展示陕西人的形象和美德,彰显陕西人的追求和坚守,在历史长河中渐行渐进、历久弥新,在时代大潮中奏响强音、引领前行。本书以故事的形式、通俗的语言表达,展现人物事迹,并注重对人物精神世界的挖掘。
  •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青少年国学全知道

    青少年国学全知道

    中国古代的个人修养,主要是儒家道家的修身思想,如本章介绍的“厚德载物”“格物致知”“天人合一”“守静存养”,等,这些都是个人修身的核心内容。
热门推荐
  • 娘娘驾到,暴君宠妻无度

    娘娘驾到,暴君宠妻无度

    遇上这样的帝王也是够了,生生让她成为自己的妃子。不爱她干嘛不放了她,养在宫里不够闹心的
  • 黑暗界之雷电使者

    黑暗界之雷电使者

    黑暗界系列第一部分常驻角色雅阁薇尔主视角主要介绍能力区暗部军区攻陷神宫之前的故事
  • 勾魂计划:菜鸟老婆快就范

    勾魂计划:菜鸟老婆快就范

    【很二很天真】菜鸟娱记温桑桑误撞BOSS心,于是BOSS洒下天罗地网,勾魂计划启动——目标是虏获菜鸟老婆芳心一枚!当腹黑遇上天然呆,当金龟碰上狗仔,气势磅礴甩下挑战书:“BOSS,我们来恋爱吧!”
  • 唐先生,宠我

    唐先生,宠我

    方无念有一回做访谈,提及父母。他嗓音幽怨,“我爸和我妈是真爱,他们的二人世界里根本就容不下我这个儿子!”主持人,“打个比方?”方无念按着额头拿着话筒,“我有一回生病,提早回家,我爸把我从床上拎起来,拿着皮带质问我为什么逃高三的课。可是,可是那时候的我,已经大学毕业两年了!”观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带着dota系统被坑的那些年

    带着dota系统被坑的那些年

    这是一个回“家”的故事,这是一个坑爹的故事。
  • 烛下之争

    烛下之争

    世家弃子,在这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他的初衷只是为了活下来,知晓自己还有另一重身份的他,被命运一步一步的推着走。
  • 武临星宗

    武临星宗

    即是大难不死,必重塑人生传奇!一代传奇武尊沈意,三十年前遭残酷阴谋陷害,历经生死考验,活着,那便强势归来!
  • 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

    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能12486

    异能12486

    一切都结束了,天空中黑压压的一片,仔细看来,那是些肉泥,如果站的够远,可以看到,这团肉泥,大小超过了整个银河系,它发出声响,诉说:“无是伟大的阿萨托斯,你是谁?”正对着地球的,一部分,睁开了眼睛……
  • 美漫之无敌幸运轮

    美漫之无敌幸运轮

    开新书了,请大家多多支持鼓励,不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