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6200000008

第8章 武汉大老爷,做生意甚难(1)

在外地人的眼中,武汉人可是个个精明,在生意场上的人更是如此。

武汉商人不服输的名声远扬中外,他们没有北方人的粗犷,但他们逞能、不服输的劲儿毫不逊色于北方人。不服输的上进精神,使武汉的商业在全国商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过于精明的劲儿,又使得武汉商人始终难成大气候。

1.武汉商人做生意,面子第一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讲究面子。武汉人可以说是中国人中最要面子的,有人说武汉人是“搽粉进棺材——死要面子”,这一点也不夸张。

武汉人好面子之风,自古有之。话说清朝乾隆年间,京城有个大商人赫老爷是武汉人,一次他过六十大寿,所属文官武将和商界同仁前往送礼贺寿。曹雪芹也送来两坛“酒”,并且亲笔写了一幅贺幛。赫老爷为了炫耀自己与曹雪芹的交情,命人立即将曹雪芹送来的酒启封,每人斟上一盅。众人每人喝一口,觉得没有一点味道,但又连声赞道:“真佳酿也!”曹雪芹却大笑说:“非佳酿也,请看贺幛便知。”

众人定睛一看贺幛,上面却是“朋友之交淡如水”。满堂宾客顿时感到赫老爷不好下台,赫老爷也脸色阴沉。可是片刻之后他却哈哈大笑:“高!妙哉!”并自我解嘲地说道:“圣人有言,水淡而情浓,更显友谊之厚也。”众人点头称是。就这样,两坛清水被喝个精光。

武汉人讲人情面子,真是恰到好处。尽管岁月流逝,但是,好面子之风仍然在武汉人身上体现。

一个武汉人,兜里如果有10块钱,他宁愿花10块钱买包好点的烟,也不愿花5块钱买包差点的烟,再用剩下的5块吃顿早饭。十个武汉人,至少八九个都是这样。

在武汉商界流传一句俗话说:“翻墙躲债,借债赶人情。”武汉商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保留面子”,“名誉比生命更重要”之类的话是深刻在脑海中,因而一般来说,武汉人在做生意时比较注意双方的面子。

武汉商人如果被对方商人坏了面子,明明这件生意是于双方都有利的事,但面子受到损害,他们宁可生意受损,也不会与对方做成这笔生意。相反,如果在商场上给其一点面子,他们可能会为你大开方便之门。对武汉商人来说,有时价钱和交易的条件,并不是谈成生意的最重要因素,而顾及对方面子,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2.过于聪明,永不服输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大凡提起湖北人,人们总会想起这句俗语。“九头鸟”是神话传说中一种很聪明的动物,把只长一个脑袋的武汉人和长九个脑袋的鸟相提并论,足见其聪明劲儿。

聪明,使武汉人从商具备了较好的素质。商场如战场,竞争非常激烈,要想准确把握千变万化的市场。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没有聪明的大脑是难以胜任的。

事实上,聪明的湖北人是具备从商的潜质的。

历史上武汉的汉口,是明代四大商业中心之一,商贾云集,商业繁荣。明清崛起的商帮集团中就有湖北人的份。1861年成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在建国前,湖北省就是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其地理位置优越,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优越的商业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商业历史,使武汉人具有良好的生意头脑。改革开放后,在社会上曾流传着“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等着上”的说法,并且掀起了一股“经商热”,武汉人在这股“经商热”中大显身手。就经济而言,1985年以前武汉工业总产值一直居于全国第4位,仅次于京津沪。尽管近几年湖北的经济落后了,但是与东南沿海相比,他们仍然不服输,“汉货精品”的仗早就开始打了,尽管成绩平平,但他们仍在拼搏。如武汉健民制药在全国各药店以其巨大的宣传牌引人注目……

有人说,南方人习惯于安逸,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

南方人当不了领导,只适合于做商人、秀才和智囊,只有北方人才适合于做征服者,做皇帝。其实,对武汉人而言,他们是既能做征服者,又能做商人。这是武汉人聪明劲儿的一个突出表现。武汉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武汉人的商业头脑也是很突出的。

武汉人没有北方人的粗犷,但他们逞能、不服输的劲儿绝对不比北方人逊色,武汉人没有江浙人的耐心,但在雌雄未决出之前,武汉人不死心的耐劲儿是江浙人不能比的。

武汉商人不服输的名声远扬中外。在人们的心目中,湖南人属于个性较强的一类,但是事实上,武汉人不服输的个性比湖南人要强得多。武汉有句俗话叫“杀不死的猪”,意思是天底下没有做不了的事,这可以说是武汉商人性格的绝妙概括。

汉口的汉正街曾因为电视剧《汉正街》而闻名全国。汉正街也算是武汉人精明,不服输的经典作品了。十华里长街全是小商品批发,当时在全国算是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南北商人云集于此,1990年统计,平均每天交易货款达2000万亿元。这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实在令人敬佩。

武汉人不服输,在与他们做生意时,应该正视他们的这种精神:利用武汉人不服输的上进精神,使武汉人的聪明才智在商场中得以充分地发挥,为我所用;不服输的精神,使武汉的商业在全国商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应勇于与武汉人做生意,在双赢的策略下获利;小心其不服输的较劲儿,适时进退。

生意场上武汉人善变多谋,新招迭出不穷。若仅论经商谋略,武汉商人足以与广东商人比过高低。

武汉人经商头脑灵活,新招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快。在善于花样翻新方面,据报载,武汉的武圣路文化市场的盗版书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往往新书刚刚上市,盗版就出场了,并且折价低于正版书。当初畅销一时的《狮城舌战》、《废都》等都是以定价的1/4批发的。不仅文化市场如此,其他的“水货”市场也多。一位辗转于广州、厦门等地又折回武汉的商人说:“没钱的时候武汉是个好地方。”其意是武汉“水货”多,消费低,生活比较容易。这是武汉商人聪明的误区。

成功的商人都是靠脚踏实地、努力拼搏干出来的。当然其中离不开聪明。但聪明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可某些武汉人却偏偏不信这套,他们不愿吃苦,他们脑子里转动的就是怎么把游戏玩得让人摸不着头脑,乘机捞它一把。这就不难理解明清商帮中虽有武汉人却无多大建树,当今重量级商人中没有聪明的武汉人份儿的缘故了。

有位学者在研究武汉改革开放步伐已落后于东南沿海的原因时说,武汉人太聪明,以至于外省人有些害怕与武汉人打交道,很多发展机会从身边溜走。他强调武汉人必须转换脑筋,是不是可以变得“蠢”一些,才更有利于自己人的发展。

3.欠缺实业精神的武汉商人

都说武汉这地方在改革开放中长期受冷落了,武汉人委屈得没脾气了,武汉人似乎成了风箱里的老鼠。委屈是委屈了,但就是没听到武汉人“路见不平一声吼”。武汉人说好听点是没自我意识,说丑点,是混混,懵懵懂懂。“大武汉”、“中部崛起”,这些口号空喊了多年,就没见武汉人“铆起搞”过。还就这么过来了。

武汉商人是大事搞不了,小事一窝炒。商场上,搞批发是武汉商人的拿手好戏。烟酒茶日用品,锅碗瓢盆外带服装,不大不小的汉正街上,武汉商人却做得心安理得、有声有色。但生意有了一定积累后,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却不多见,可见精英意识淡薄、实业精神欠缺是武汉商人的通病。

屈原之后,泱泱荆楚大地,精英意识丧失殆尽。至于实业精神,历史上倒是有一个湖广总督张之洞。可人家张之洞并不是湖北人呀!由于武汉“九省通衢”、南北要冲的特殊地理位置——汉口依长江、傍汉水,循大江而东,可直达上海;循大江而南,可越洞庭入沅湘,以通两广云贵;西上荆宜可入三峡,进四川——极大的流通性造就了武汉货物转运站的角色。武汉男人热衷于倒买倒卖,赚取地域差价过活,却从来没有冷静着实的创业精神,所以也从来做不了什么真正的宏伟事业。

武汉商人十分热衷于做小生意。在武汉的大街上去溜达一圈,你会发现卖报的,卖热干面的、卖水货西服的、卖水果盅的、卖针卖线的,见缝插针地散布在城市的边边角角,门类之齐全超出你的想象。

在生意场上,武汉商人喜欢单干,喜欢在社会丛林里单独猎食。他们合伙经营,也往往“同床异梦”,最终可能落个一拍两散。

坊间流传着一个关于“九头鸟”的逸事。“九头鸟”是鄂菜成功进京的典范,十余年时间,“九头鸟”连锁酒店就遍布京城。他们以“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为招徕口号,以湖北瓦罐鸡汤、洪湖莲藕排骨汤二汤开道,加上沔阳三蒸、武昌鱼、麻城板栗、黄州萝卜、大治鸭汤等湖北菜,着实让北京人久旱的胃口滋润了一把。鼎盛之日,“九头鸟”经常是门庭若市,食客排队等候进餐。然而,正当“九头鸟”如日中天、想要鲲鹏展翅之际,“九头鸟”的老板和老板娘却上演了一场“将相失和”的闹剧。商标归了老板娘,誉冠京华的“九头鸟”招牌也一夜之间换成了“九头鹰”,口号也变成了“天上九头鹰,地下湖北人”。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就这样被折腾得“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有人说,湖北商人喜欢窝里斗,武汉商人就是典型。他们散漫随意自由,不像上海商人那样仪器一般的高精密,不像北京商人那样天坛一般的心气高,他们像豕狼一样四处奔突流窜、蝇营狗苟。什么样的事,他们都能接得下来,搞得起来。也不会搞出多大的名堂,但也不会搞得多惨。沦落时他们不怕被别人糗,得意时他们也不忘骂别人“个婊子养的”。有时候,你还不得不佩服武汉商人的“强悍”。这种“强悍”不是丛林之王的霸气,而是那种野生动物的皮实、经踹,求生能力强。

说到小吃,热干面是武汉人的最爱。前几年,精明的武汉商人把这道汉味名吃又做成了方便面,在电台里做广告推广。只听得一个武汉男人在那里用武汉话抑扬顿挫、有滋有味地念道:“热干面是武汉有名的小吃,现在XX公司把它做成了方便面,香香甜甜的芝麻酱,还有好吃的萝卜干,赶快来尝一尝!”

武汉商人爱好是打牌。玩麻将的话就“打晃晃”——去掉东南西北风、红中白板和发财,赢者下桌,轮流上。“打晃晃”的麻将玩法讲究一个“快”字,摸牌吃牌打牌糊牌,动作反应要快,像阵风,故名“晃晃”。武汉商人最擅长的也正是在来来往往、形势不清的时候乱中取胜。

武汉商人也许没有大局观、整体感和预见性,但他们胜在有一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的敏锐。武汉商人个个是眼尖手快脑子活的实利主义者。这在他们玩“斗地主”中也能体现出来。“斗地主”需两人配合斗一人。它不像桥牌有固定的搭档,谁是“地主”就斗谁,正如生意场上的规律“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4.商业重镇,缘何未形成“汉帮”

历史上有闻名全国的晋商、徽商,近代又有宁波帮、广东帮等独立的商业流派产生。湖北人虽然热衷于商业,汉口商业也很发达,但却没有“汉帮”。湖北黄州帮、咸宁帮也有一定的名气,但武汉的本地商人却没有形成闻名全国的“汉帮”,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明清以来,晋商以票号闻名全国,徽商以淮盐、典当称雄大江南北,宁波帮、广东帮经营有优势的是近代五金机电产品,以及有地域特色的海味、广洋杂货等。汉口主要是移民城市,商业主要被外地人把持。

同类推荐
  •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固原”,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清水河上游西岸、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大片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固原地区”或“西海固地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回族人口,使“西海固”这一独特的自然文化地理概念闻名于世。
  • 苗族古歌:苗族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苗族古歌:苗族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苗族古歌》是中国流传下来的唯一非宗教典籍的传世记史诗,也是集苗族历史、伦理、民俗、服饰、建筑、气候等为一体的百科全书,它的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等,具有史学、民族学、哲学、人类学等多方面价值。它是苗族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史诗,是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
  • 影戏:民间皮影木偶

    影戏:民间皮影木偶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表演,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古老传统艺术,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包括冀东的滦州皮影、陕西的华县皮影、甘肃的陇东道情、北京皮影、山西孝义影在内的北方流派和包括湖北的沔阳皮影、海宁皮影、台湾皮影在内的南方流派等。
  • 风流与盛世: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风流与盛世: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化简史(中国文化简史)

    本套书稿是一部按朝代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历史类普及读物,分为春秋战国、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共4卷。本书是本套书中的一卷,内容为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全书体例规范、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是一套中国古代文化入门级的读物,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 广西风物图志(第1辑·戏剧)(广西风物图志(第1辑))

    广西风物图志(第1辑·戏剧)(广西风物图志(第1辑))

    本书描绘了广西戏剧的产生渊源、文化生态,也叙述了广西戏剧发展在内容形式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对在广西戏剧史上影响重大的剧目的名称、内容、影响及在广西戏剧发展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做了回顾叙述,既评价了经典,也彰显了艺术家对戏剧发展的贡献。最后,本书对表演团体,即戏剧的传播组织的传播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困境等进行了全面叙述。
热门推荐
  • 盛世妖异志

    盛世妖异志

    初识时,一个是魂穿外来户,一个是落魄土著男,二人可谓半斤八两,谁也不别嫌弃谁。十年后,一个声名远震,一个称霸三界,二人可谓是天作之合,任谁遇见,都要道声久仰大名。简言之,这就是一个魂穿乖乖女为了活着假装捉妖师和一个鬼养大的小乞丐一路升级打怪除boss的故事。
  • 蝴蝶漫天舞

    蝴蝶漫天舞

    那只蝶儿上已落了一层灰,就如沈柯走的那天他没有看到我灰色的心情,那是伤了现实淹了梦幻却无言语的青春暗色。我从家里抬来凳子,用双手一个个小心翼翼的把蝶儿取下,放在小木盒里。就这样来回走了十几趟,满屋的蝶儿终于全部取完。我的双手也沾满了灰尘,暗香浮动,华丽转移。沈柯,让我将你华丽的青春梦幻转移到我的小木盒里,它将穿梭我一生的整片时光……
  • 海神贱死不救

    海神贱死不救

    支付宝不就买了一颗会说话的扇贝回家清蒸吗?怎么画风一转,冒出个重度“蛇精病”海神,然后他就莫名其妙地成了别人回家的垫脚石……“你是谁啊?”支付宝“微笑”着注视浴桶里徜徉的美男。美男狭长的凤眼微微一挑,张口喷了他满脸洗澡水,接着眉头轻蹙,喝了声:“你放肆!”支付宝就纳闷了,他不就问了句他是谁吗,怎么就放肆了?虽然他的确英俊潇洒、貌美如花、放荡。
  • 变成召唤兽的他

    变成召唤兽的他

    苏杭被召唤到异世界,变成了一个人形召唤兽,也变成了一个傻子。欢迎加入《变成召唤师的他》书友群,群聊号码:891564212
  • 惹火狂妃:小萌夫,要听话!

    惹火狂妃:小萌夫,要听话!

    段樾整日撩天撩地、肆无忌惮,她就爱看小少年那害羞脸红,又乖乖听话的可爱模样。一朝风云起,她的小少年摇身一变竟成了搅动天下局势的枭雄。还扬言要以山河为聘,铺万里红妆,迎她进门!(女扮男装的将军vs腹黑贤惠小皇子,甜宠养成1V1)
  • 蛇皇陛下,本尊超级凶

    蛇皇陛下,本尊超级凶

    某位蛇皇经历了八十一次情劫,却迟迟未渡过。终于在第八十二次情劫中遇到了不是她命定情劫的情劫。“将军将军,不好了!夫人自己亲自束发去皇宫了。”“亲自束发!去皇宫?速给我抓回来”“将军将军不好了,夫人亲自下厨想奖赏将军府众人。”“……”“将军,不阻止吗?”“忍着点,一会给你们解毒。”“将军将军不好了。夫人去见情郎了”……屋内仅剩一道金光的影子。
  •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球信使

    地球信使

    方旭,一个普通混日小年轻一次意外进错门,开启一份特殊的机缘一次特殊的接触,得到一个送信人的头衔方旭:emmmm当初我就不应该去碰那门,不不不就不应该去送外卖,哎不对,就应该躺在家里啃老收房租。
  • 欧皇玩转率土之滨

    欧皇玩转率土之滨

    全民穿越游戏了,叶至只想悄悄当个欧皇还在为率土之滨没能达成自己的霸业而遗憾吗还在为率土之滨的抽卡非酋运气失望吗跟随本书,你将看到心目中的世界搞笑日常,游戏人生,扮猪吃老虎本书节奏较慢,作者能力有限。书友群:1092770952
  • 十魔障

    十魔障

    佛道斗法,三界妖魔争夺九鼎,主宰大局的却是一个凡人。获得黄庭经,斗败麒麟大帝,修成不死丹,谁知道不死丹正是更高一层仙人的陷阱。往返三山,十洲之战,天庭对决,大罗天激战造物主。仙道一途,真假难辨,或悲或喜,何去何从?或许不过凡人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