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400000006

第6章 关于井冈山时期的“朱毛之争”问题(1)

一、朱毛红军的组成和“朱毛之争”的缘起

朱毛红军即是工农红军第四军,因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所以,根据地的群众亲切地称呼红四军为“朱毛红军”。当时中共中央和湖南、江西、广东省委在一些指示、报告、通报中,也都称红四军为“朱毛红军”。

朱毛红军共有六个团,即28团、29团、30团、31团、32团、33团。这六个团由以下三部分队伍组成:一部分是毛泽东率领的1927年10月上井冈山的秋收起义及上井冈山过程中沿路收集的各地农军部队,这部分队伍中的湘南起义农军编为30团和33团,湖南宜章农军编为29团,直接参加秋收起义的农军编为31团;一部分是原来就占据井冈山的两个“山大王”──袁文才和王佐率领的当地农民自卫军,被编为32团;另一部分是1928年4月上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的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被编为28团。1928年5月下旬,因井冈山给养困难,枪支不足,由湘南起义农军编成的30团和33团返回湘南,其余28团、29团、31团、32团继续留在井冈山。1928年12月1日,彭德怀率领的平江起义部队同朱毛红军会合,这又是一部分队伍。

朱毛红军组建之初,几支队伍组成不同,各支队伍经济状况、战斗力不同,难免产生摩擦。

朱德、陈毅带上山的南昌起义部队余部,其中有**独立团的老底子,是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正规部队,武器好,战斗力强,上井冈山之前,部队每月每人发饷12块大洋。而毛泽东的井冈山部队,每月每人只有3块大洋。经济待遇差距如此之大,不好管理是显而易见的。毛泽东采取了釜底抽薪之策:废除发饷,改为供给制,全军官兵平等,每人每日发菜金5分钱,每月共1.5元,每月每人另发零用钱2元。

从战斗力来说,朱德、陈毅的28团自然战斗力最强,湖南宜章农军组成的29团次之。一般作战模式,袁文才、王佐的32团总是担负守山任务,28团、29团则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秋收起义的31团作为助攻部队随时堵漏。这样一来,28团、29团战果大,俘虏缴获也是全军最多,但损失也大。但在分配战利品上,毛泽东坚持的却是平均分配,这又引起28团和29团官兵的不满。当时这两个团普遍看不起31团和32团的人,认为他们不会打仗只会捡洋落。毛泽东则严厉批评28团和29团是本位主义,朱德、陈毅夹在中间,相当为难。据老同志回忆:“朱德到三十一团讲话不大受欢迎,毛泽东也轻易不到二十八团讲话”,都是事实。南昌起义的“铁军”瞧不起秋收起义的农军的“土气”,秋收起义的农军看不惯南昌起义“铁军”的“流气”;“铁军”打胜仗多,人多枪好,不愿意拿出来武装“农军”;“农军”占乡据村,筹款筹粮有优势,也不喜欢“共”出来资助“铁军”。那个由湖南宜章农军组建的29团,乡土意识很浓,老琢磨着要“打回老家去”,不愿意在井冈山“饿饭”──“饿饭也回家里饿去”。

1928年6月30日,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带着两封信来到井冈山,要求红四军立即向湘南发展。当时,井冈山前委是受湖南省委直接领导的。毛泽东认为敌强我弱,现在出击时机不成熟,弄不好连家也回不了了,要求湖南省委重新讨论,慎重决定。不久,湘军两个师向井冈山发起进攻,朱德、陈毅率28团和29团下山主动出击,击溃了敌人。湘军打退了,但29团官兵不愿回井冈山了。朱德强令29团回返,但杜修经坚持执行湖南省委命令向湘南进军,29团党代表龚楚附和杜的主张。杜、龚提出表决决定,朱德同意。表决结果,大多数主张进军湘南。无奈之下,朱德只好服从。毛泽东接到朱德关于28、29两团向湘南进军的报告,大为吃惊。此时国民党军乘井冈山空虚,已合兵攻来。毛泽东急忙再写一信,要求28团和29团立即返回。但此时已晚,29团在攻占郴州抢了大批国民党物资后,一哄而散,除副营长萧克带回来200多官兵外,其他多在回乡途中被国民党军截杀。与此同时,28团2营营长袁崇全叛变,拉走了6个连部队,红四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王尔琢在追叛军时被袁崇全枪杀。所幸林彪率28团第1营官兵包围叛军,虽然袁崇全逃脱,但叛军大部被林彪追回,大大减少了28团的损失。因此之故,林彪升任28团这个主力团团长。这就是著名的1928年的井冈山“八月失败”。“八月失败”不久,1929年1月14日,朱毛红军被迫离开井冈山。

1929年2月10日大柏地战斗之前,曾经酝酿由朱毛各带一支队伍的“分兵”计划,毛泽东以前委书记的身份镇住了场面,坚持不立即分兵,从而取得了大柏地战斗的胜利,巩固了局面,也巩固了红四军内部各支部队之间的团结。

由上所述,朱毛红军的组成其实是很复杂的,内部也是有“山头”的。要把这样一支近乎于“乌合之众”的队伍,整合成为一支真正的革命队伍,其复杂程度远非今人所能想象,有相当一段的磨合期,在磨合期中产生一些矛盾,是很正常的。

在磨合期中产生的矛盾,主要是在军队建设上。毛泽东坚持党对军队和地方的绝对领导,在规定军队必须执行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三项任务外,还制定了军队必须遵守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增加到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民主集中制,特别强调实行“从上而下的民主”,即军队决策权归党的一把手。在地方上,不但在各地建立了县委、区委党组织,县区之下也成立了党支部,其行政工作也主要是由党的组织去推动。

当时,直接领导红四军的有三个党的组织机构:一个是1928年5月20日至21日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湘赣边界特委,毛泽东为书记。这个特委负责统一领导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和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组织;一个是1928年4月朱、毛会师时成立的红四军军委,军委书记初由毛泽东担任,湘赣边界特委产生后改由陈毅接任书记;再一个是1928年6月恢复的中共湖南省委前委,也是毛泽东为书记。这个前委受湖南省委的直接领导,即是湘赣边界特委的上级,也是红四军军委的上级。

毛泽东一人而身兼中共湖南省委前委书记、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书记,两个都是红四军军委的上级。按照毛泽东的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思想,实行“从上而下的民主”方式,实际上红四军的决策权集中在毛泽东那里。同时,30多岁的毛泽东在贯彻自己的主张时难免“专断”,也“喜欢发火,教训人”。

总的来说,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军事首长对毛泽东的上述主张并无抵触,也是积极拥护的,但对这种“一人集权,‘前委领导’变成了个人领导”的安排是有意见有想法的。另外,在一些党和军队的关系和军队任务方面,双方也有分歧。比如,“党的绝对领导”是不是就是“党管理一切”?“从上而下的民主”不是等同于“家长制”了吗?军队是打仗为主,还是建设根据地为主?党内军内的民主以什么方式去实现?等等。

随着这些分歧的积累,“朱毛之争”发生了。

二、中央来信又来人,引发“朱毛之争”

如前所述,直接领导红四军的有三个党的组织机构,实在是叠床架屋。所以,在1929年2月3日的罗福嶂会议上,根据前委随军行动,又无大量地方工作需要领导,前委、军委机构“叠床架屋”的情况,以及尖锐复杂的敌情,经讨论大家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减少指挥层次,红四军军委机关“暂停办公”,改为军政治部,军队行动由前委直接指挥。军政治部的职权与军部相平衡而不相隶属,共同受前委领导,“对内担任军队政治训练,指导士兵委员会,对外作群众运动,在一个区域群众政权机关未建立前,政治部得代行其任务。”此外,部队的筹款及分配也由政治部指挥各级党委负责实施。这就是说,部队的财权也主要由政治部掌握。

这个“精兵简政”的举措,大家是赞成的。但政治部主任一职由前委书记兼红四军党代表毛泽东再兼任之。这样一来,毛泽东是集党、政、军、地、财权于一身。陈毅后来在给军委写报告时,有毛泽东“喜欢揽权”一句。朱德和下边干部的意见说得更严重,说毛泽东实行“家长制”。

1929年4月3日,毛泽东离开长汀到瑞金与彭德怀的红五军会合时,收到了中央常委、军事部长、实际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根据共产国际的意见,代表中共中央于2月7日发出的“二月来信”。信中对在农村割据中红四军的前程较为悲观,要求红四军在大敌当前时分散成小股游击队,转入民间,毛泽东和朱德要“毅然地脱离部队速来中央……”

“瞎搞,不切实际的指挥。这是要把这支部队葬送掉。”毛泽东气呼呼地说,“我不离开!拿轿子抬我也不走!”朱德看完“二月来信”,也深感不满。对这封信,朱毛意见一致:抵制。4月5日,毛泽东以红四军前委的名义复信中共中央,批评中央的“二月来信”对客观形势及主观力量的估计“都太悲观”,“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朱、毛在复信中说明不能分兵的理由的同时,均对个人职务问题及去留问题比较克制,表示可以“服从组织分配”的态度,但同时建议如果朱、毛离队,宜派刘伯承和恽代英前来接替。

作为下级党组织如此毫不客气地批评中央的做法是不多见的。朱德对中央“二月来信”确实也不满意,但可能是出于“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本能,他对毛泽东对待中央来信的这种态度也很不满意。许多红四军官兵是不愿意朱、毛离队的,其中红五军军长兼红四军副军长的彭德怀,是表态反对“朱毛离队”中最激烈的一位。

这件事情很快在红四军中引起了议论。为明辨是非,毛泽东把中央“二月来信”和红四军前委的复信一起交各个支部讨论。一讨论起来,自然就要谈到:朱、毛该不该走?是两人一起走还是一位走一位不走?哪一位走?谁该走谁不该走?要走了谁来接替?等等。

恰在此时,1929年5月初,刘安恭从苏联回国,携带中共六大文件,以中央特派员身份来到红四军。

刘安恭是朱德、陈毅的四川老乡,留德学生,川军行伍,南昌起义后到苏联学过军事,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也很勇敢。他是中央派来的,又从革命中心苏联归来,讲起国际国内形势口若悬河,一时间大家十分钦佩他。

因为四川老乡及留欧经历,刘安恭与朱德、陈毅更为接近。但朱、陈二人对刘的看法又有所不同。因为刘从苏联带来的“一长制”(军事首长负责制)和侧重军事工作的观点与朱德更为接近,朱、刘关系更为密切。而陈毅则认为刘下车伊始就对红四军内部的一些分歧问题哇里哇拉,乱发意见,有欠妥当,且影响领导人之间和党内团结,曾提醒他应该作一番调查研究再说话。但刘安恭听不进去。

毛泽东感到了大家对他身兼三职有意见,自己也觉得忙不过来误事,在前委扩大会上主动提出更换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由刘安恭接任,刘位于朱、毛之下、陈毅之上。这个意见在前委扩大会上获得了通过。但是陈毅、林彪二人不赞成,会上投了反对票。

刘安恭刚就任政治部主任,就赶上蒋桂战争结束,局势于红军有利。前委决定入闽作战,大家同心协力,“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取得入闽作战的巨大胜利。

入闽作战期间,朱德、刘安恭提出要成立“红四军的最高党部”,即恢复“红四军军委”。毛泽东不便反对,虽然陈毅和林彪反对,此议仍然得以通过,于是成立了红四军临时军委,刘安恭任书记。5月23日,朱德、刘安恭二人联署给中央发去《红军第四军报告》。这个报告,没有军党代表毛泽东的署名。

三、林彪站在毛泽东一边

本来,毛泽东是准备在成立军委问题上继续让步和妥协的,多一层机构就多一层机构,前委不还是领导军委么?

但是,刘安恭主持临时军委作出决定:前委只讨论红四军行动问题,不要管军队其他事,并声称“苏联红军就是这样的”。且要求变临时军委为正式军委,实际上是把军委排除在前委的领导之外。刘安恭的做法,是下级党委擅自作出决定要限制上级党委的职权,是违反党的组织原则的。同时,刘安恭还武断地散布这样一种观点:红四军中有派别,朱德是拥护和执行中央指示的,毛泽东是自创原则不服从中央指示的。

刘安恭把军委排除前委领导之外的做法,使毛泽东顿时产生“枪要指挥党”的危机感。于是,毛泽东决定起而抗争──“共产党不要争个人的兵权,要争党的兵权”。

5月底,在永定县湖雷镇召开的前委会议上,就党对军队领导的问题发生争论。争论的焦点是红四军军内是否仍要设立军委。毛泽东提出:“军队指挥需要集中而敏捷”,由于战斗频繁和部队经常转移,由前委直接领导和指挥更有利于作战,不必设立重叠的机构。并批评在前委之下、特委之上硬要成立军委,实际上是“分权主义”。朱德等认为:“既名四军,就要有军委”,并指责前委“管得太多”,“权力太集中”,是“书记专政”,有“家长制”倾向。双方互不相让,意见不能统一。形势演变至此,毛泽东的前委书记已经难以继续工作。为此,毛泽东要求辞去前委书记职务。毛泽东认为:临时军委对前委的意见是“攻击前委”,前委、军委分权,“前委不好放手工作,但责任又要担负”,前委“陷于不生不死的状态”。

此次会议没有结论,决定6月初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继续讨论这个问题。

6月8日,红四军在白砂召开前委扩大会议。会议召开三小时前,红四军主力团28团团长林彪送了一封信给毛泽东。这封信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劝阻毛泽东不要辞去前委书记职务。听说毛泽东要辞去前委书记,表示“非常不赞成”,认为“党里要有错误的思想发生,你就毅然决心去纠正,不要以不管了事。在中央未派人来代理你之前,你不应离开前委。我希望你以后应该有决心来纠正一切同志的错误思想。”二是指责朱德和刘安恭。“现在四军里实有少数同志的领袖欲望非常高涨,虚荣心极端发展,这些同志又比较在群众中是有地位的。”这是指责朱德。“利用各种封建形式成一无形结合派,专门吹牛屁的攻击别的同志”。这是指责刘安恭。信中严厉指责朱德、刘安恭用“政客的手段”“拉拢部下”,“希图成立军委以摆脱前委羁绊”是“卑污的行为”。信中还指出:“但是许多党员远不能看出这种错误现象起而纠正,并且被这些少数有领袖欲望的同志蒙蔽阴谋,附和这少数有领袖欲望的同志的意见,这是一个可叹息的现象。”

同类推荐
  • 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

    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

    2015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 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的单行本。
  • 邓小平外交谋略

    邓小平外交谋略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 现代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探索

    现代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探索

    本书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介绍了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知识,强调了学科建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原则,使读者获得更广泛的学科内容。同时,针对高校实际,尤其是大学生的实际,力求提升大学生的公关意识与公关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做人、做事的素质教育。
  •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性质是党的本质特征集中而科学的体现,它指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集中概括。
  •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社会主义是在探索中向前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俄国士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六个时间段,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不能把不同时间段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实现过程是曲折的。
热门推荐
  • 最强都市剑神

    最强都市剑神

    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霜寒十四州!天元界第一剑神至尊易天行,被敌人暗算渡劫失败,灵魂意外穿梭虚空,附身到地球一名普通少年身上,开始从走修仙路。剑神归来,一剑凌天,邪魔外道,一剑斩之……!
  • 平凡的角

    平凡的角

    《平凡的角》生生短暂,情思难离;道物语痕,存长世芯;心燥尘世,不可免篱;修身漾性,荡荡无涯。
  • 解读宁波:基于服务国家战略前沿的思考

    解读宁波:基于服务国家战略前沿的思考

    本书是一部以新闻视角全景式解读宁波经济、社会、文化现象的力作。作者历经20年对宁波各行各业的深入采访,从历史和比较的视野中,探讨城市嬗变轨迹和发展模式,系统分析宁波在接轨、参与、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中的区位机遇、现实考量、理想图景,以及具体举措、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这部著作不仅仅是汇集的新闻记录史料,也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 尘世间你是我的安乐

    尘世间你是我的安乐

    谁知道因为闺蜜的迟到,自己遇到了一个小哥哥,竟然还是隔区的!邻校的!啊哈哈哈,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不过,就是这个小哥哥有点不好,一开始竟然无视我?没事!我许乐优让你臣服在我的攻击下,主动聊天,适时出现,欲擒故纵,等等…为什么小哥哥臣服之后,性情大变,主动找我,美食诱惑,这些不是我的…招式吗?原来他早就识破了,幸好,我有意他有情,小样,原来你早就喜欢我了
  • 时光深处为有你

    时光深处为有你

    十年之后的郝慕修人人尊敬,只手遮天。十年之后的杜月笙默不作声,沉着冷静。时间,是个折磨人的东西,岁月如梭,同样的城市,同样的人,却以物是人非。
  • NBA之后卫无敌

    NBA之后卫无敌

    从湖人被交易到了篮网队,连见管理层一面都没有,直接被裁。他不是水货。只是,没有遇到伯乐而已。当泰伦卢从夏季联赛上看到江无敌打球的那一刻起,就说:他就是我想要找的冠军后卫!!!
  • 天使之天界

    天使之天界

    最强堕天使现世,天使们面临史无前例的危机;外星生物觊觎地球,人类即将遭到灭顶之灾,然而能逆转这一切的最强炽天使,竟是一个人类高中生?
  • 和亲庶女之绝情冷帝

    和亲庶女之绝情冷帝

    三十岁的灵魂,五岁的身体。二十一世纪的内外科医生,却在领奖那天“意外”致死。月牙国,慕容府可有可无的六小姐,家人弃如敝屣。五岁的孩子却经历了一段惨不忍睹的记忆,她不光霸占了小女孩子的肉身,还拥有她的记忆。父母之情,兄长姐妹之情,在她眼里如过眼云烟。谷底生活十二年,和师哥、外婆三人相依为命。两道圣旨,从此两人命运陡变。寿宴相见,他身旁已有伊人,而她皆如此。两两相望,只能望而观之,叹为观止。她是慕容璃,也是白琳。江山如此多娇,图谋不轨的人多,荼毒生灵的人也多。争权夺利,她被卷进一场恩怨中。片段:“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燕麦国七公主,上官绮,温婉娴淑,贤良淑德,燕麦国与月牙国交为友好之邦,两国连姻,下嫁给月牙国翌王,皇甫莫,今特下诏,钦此。”为了复仇,运筹帷幄二十年,为了东山再起他隐姓埋名,为了抢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一切,他放弃心爱的女人娶了异国公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月牙国丞相兼国丈,慕容家六小姐,慕容璃,端庄娴淑,德才兼备,下嫁给睦王,皇甫傲,三个月后完婚,今特下诏,钦此。”外带一封家书。“女儿,我知道你恨慕容家,但是你不嫁也得嫁,嫁也得嫁。不嫁视为抗旨,诛灭九族,届时你二姐,将是第一个推向断头台的,因为是她向皇上请旨,要你嫁给睦王爷的。”别说九族,就是杀光姓慕容的人,她都无动于衷,她只在乎一个人,慕容家的二小姐,慕容紫。“两个人彼此喜欢对方,终究还是不能在一起,生命中没有师哥,嫁给谁已不重要。”她与师哥有缘无份,只愿来生再与他结成连理,有缘无份,人生悲剧,有份无缘,人生无奈。幸福!幸福是什么?以前她认为自己的幸福,唾手可得,可是现在,幸福离她很遥远,比天上的星星还难摘。“我娶你是为了折磨慕容光焕,从今天起,睦王府就是你的地狱。”丢下一句话,甩袖离去。新婚之夜,她被判定为替罪羊,第二天成了下堂弃妃。欢迎讨论,群号:3031098
  • 爱,要趁早:听张爱玲谈爱情

    爱,要趁早:听张爱玲谈爱情

    除了还在“好好学习、天天上向”的小朋友之外,本书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人群。茫茫人海,花花世界,几十年的一生,爱情是世人逃不过的宿命。爱情,看似强求不得的东西,其实大有经营哲学。若是经营有方、细心浇灌,爱情将会盛开为我们生命中最美的花朵,若是经管不善,爱情也将会变成有毒的曼陀罗。其实,一份美好的爱情,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很多事,比如心情,比如事业,比如生活,它给我们继续前行的勇气,它让人生的谷粒更加饱满。本书通过与民国才女张爱玲对话爱情,通过张爱玲的爱恨情仇、束缚与解脱,帮助人们更加理性地分析处理一些爱情场景、爱情问题,帮助人们更直观地面对自己的爱情,有则改之,无则勉之。
  • 爱恨情仇之那些消逝的秘密

    爱恨情仇之那些消逝的秘密

    公元2132年,地球人类世界遭到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人类文明毁于一旦!但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灾难过后,人类的负面情绪唤醒了沉睡无数岁月的黑暗源泉——黑暗之心!于是,人类世界变成了炼狱!各路妖魔鬼怪祸乱世间,人类世界有权有势有钱的恶人也肆无忌惮的欺压百姓,无恶不作!随着轮回之境的开启,神秘的守护使者们从沉睡中醒了。水晶球,又要乱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