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600000006

第6章 黄庭坚诗歌创作之路(2)

无人按律吕,好鸟自和歌。

杖藜山中归,牛羊在坡陀。

本自无廊庙,正尔乐涧阿。

念昔扬子云,刻意师孟轲。

狂夫移九鼎,深巷考四科。

亦有好事人,时能载酒过。

无疑举尔酒,定知我为何。

此是五言古诗,以寻春为题,抒写田园之乐。黄庭坚于此诗刻意学习陶渊明诗之朴质自然的风格,而且表示自己非廊庙之材,但求闲适而已。我们很难想象这是出自十七岁少年之手的诗作。其《清江引》:

江鸥摇荡荻花秋,八十渔翁百不忧。

清晓采莲来盈桨,夕阳收网更横舟。

群儿学渔亦不恶,老妻白头从此乐。

全家醉着篷底眠,舟在寒沙夜潮落。

此为七言古诗,乃咏渔家之乐。以上两诗均是习作,思想甚为消极,流露出避世之意。

治平三年(1066)黄庭坚在家乡,与叔父、昆弟等聚族而居,时有唱和之作。叔父黄襄,字圣谟,自号台源先生。黄庭坚这段时间作的《叔父钓亭》已初步显示出其诗的一些特色。诗云:

槛外溪风拂面凉,四围春草自锄荒。

陆沉霜发为钩直,柳贯锦鳞缘饵香。

影落华亭千尺月,梦通岐下六州王。

麒麟卧笑功名骨,不道山林日月长。

此是颇为成熟的七言律诗,意象生新奇特,境界开阔,善于融化事典,已具山谷诗的面目。次年黄庭坚二十三岁,在京都(河南开封)参加科举考试,以进士及第,自此进入仕途,调汝州叶县(河南叶县)尉,熙宁元年(1068)九月至叶县任。其《初至叶县》诗云:

白鹤去寻王子晋,真龙得慕沈诸梁。

千年往事如飞鸟,一日倾愁对夕阳。

遗老能名唐郡邑,断碑犹是晋文章。

浮云不作包桑计,只有荒山意绪长。

叶县属汝州。唐代贞观时改伊州为汝州,因境内有汝水得名,辖境相当今河南汝河、沙河流域。王子晋与沈诸梁是古代仙人,在本州留下传说。汝州晋唐的遗迹犹存,但这些王朝不固根本,以致衰亡,而今仅有荒山引起无限感慨了。此诗的结尾是含有一种历史教训的。熙宁三年(1070)黄庭坚之妻孙氏去世。熙宁五年(1072)黄庭坚参加学官考试后调任北京国子教授。庆历二年(1042)宋仁宗将真宗皇帝亲征辽国时驻跸之大名府(河北大名)改为北京,辖境相当今河北大名、魏县、成安、广平、威县、临西及山东临清及河南内黄等地。国子教授乃学官,教授贵族子弟。熙宁六年(1070)谢景初正为女儿择婿,当他读到黄庭坚诗表示:“吾得婿如是足矣。”谢景初已是著名诗人,黄庭坚前往求亲,遂娶其女。黄庭坚追述:

继室介休县君谢氏,故朝散大夫南阳谢公景初师厚之女,年二十归黄氏。闲于礼义,事先夫人,敬受不倦,侍疾尝药,不解衣,至于复常。修禅学定而不废女工,能为诗而叔妹不知也。言有宫庭,行有防表,不皦不污,少长咸安怀之。年二十六而卒。

谢景初(1020-1084),字师厚,号今是翁,富阳(浙江富阳)人。谢绛之长子,庆历六年(1046)进士,知余姚县,九迁至司封郎中,历判秀、汾、唐、海等州,迁湖北运判,历成都提刑,至屯田郎。著有《宛陵集》已佚。谢景初是学杜诗的,黄庭坚多与唱和,由此懂得句法。黄庭坚直至熙宁十年(1077)均在北京大名府任教授职。

自熙宁元年(1068)九月至熙宁四年(1071),黄庭坚在叶县,这正值王安石新法雷厉风行实施时期。王安石变法是进步的,但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弊端,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黄庭坚在叶县具体执行新法时,目睹了社会现实中人民的苦难生活。他的《虎号南山》、《按田》、《流民叹》、《次韵邵之才将流民过悬帛岭均田》是一组政治讽喻诗,颇为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在诗篇里表现了诗人从儒家的人道主义而对民众疾苦的关怀,然而诗人仅是一位小小的县尉,没有能力去改变现实的状况,所以其心情苦涩。黄庭坚在《答公益春思》里表述:“我为折腰吏,王役政敦薄。文移乱似麻,期会急如雹。赋敛及逋逃,十九被木索。公思当此时,清兴何由作。”现实与儒家的仁政出现了巨大的反差,所以黄庭坚及当时许多正直的官吏在执行新法时,他们的态度均是很消极的。

自北宋诗歌革新运动以来,诗人们为改变西昆体柔弱华丽和熟滑的风格,而喜作古体诗,如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苏轼等皆以质朴甚至险怪的古体诗表现丰富的社会内容。黄庭坚此期在古体诗的艺术方面继承了诗歌革新传统,于创作中认真地进行探索,故此期古体诗作甚多。其《还家呈伯氏》是初入仕时之作:

去日樱桃初破花,归来着子如红豆。

四时驱逼少须臾,两鬓飘零成老丑。

永怀往在江南日,原上急难风雨后。

私田苦薄王税多,诸弟号寒诸妹瘦。

扶将白发渡江来,吾二人如左右手。

苟从禄仕我邅回,且慰家贫兄孝友。

强趋手板汝阳城,更责愆期被诃诟。

法官毒螫草自摇,丞相霜威人避走。

贱贫孤远盖如此,此事端于我何有。

一囊粟麦七十钱,五人兄弟二十口。

官如元亮且折腰,心似次山羞曲肘。

北窗书策久不开,筐策黄尘生锁钮。

何当略得共诗论,况乃雍容把杯酒。

意气敷腴贵壮年,不早计之且衰朽。

安得短船万里随江风,养鱼去作陶朱公。

斑衣奉亲伯与侬,四方上下相依从。

用舍由人不由己,乃是伏辕驹犊耳。

此是七古长篇,共十七韵,前十四韵用仄韵,后三韵换韵。其用韵技巧已经娴熟,而“吾二人如左右手”、“此事端于我何有”、“不早计之且衰朽”三句是以古文文法入诗,颇为拗怒。诗先记述登第后还家之感受,家境较为贫困;继述在叶县县尉任时,汝州长官富弼之严厉,每为五斗米而折腰,仕宦甚不如意;最后表示愿归隐江湖,侍奉双亲,不再作辕下服役之马驹。诗的思想消极,但真实表现了入仕的心情,而且表现得充分并有诗意,情感起伏,颇具波澜。此期黄庭坚的古体诗以五言古诗尤见长,已出现了《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韵》的长篇,共七十六韵。此诗用其韵之同一韵部,且是次韵之作,因而形式的限制很大,尤其使用了很生僻的韵字,但黄庭坚能挥洒自如,难中见巧,诗意流动,谨严有法。其《次韵正仲三丈自衡山返命舍驿过外舅师厚赠答》作于熙宁十年,时,岳父谢景初正因事废居于邓州。此首五古则极为含蓄:

昏昏市井气,呫呫儿女语。

禽喧声百种,春作事万绪。

人间鸡黍期,天上德星聚。

乖离略十年,发白齿龃龉。

太史祷衡丘,佐王用貔虎。

子云免大夫,草玄空自苦。

人生只尔是,付与罋头醑。

谢景初之妹婿王存于熙宁九年奉诏祷南岳,返途前往邓州看望谢景初,他们互有赠答之诗。黄庭坚和诗隐含了对岳父受政治迫害的同情与慰藉,思想较为深刻,而艺术表现则精练生涩,是此期的佳作之一。黄庭坚在叶县作的《答阎求仁》是刻意学习诗艺之作:

暮天携手步河梁,把酒淹留斜日光。

生当有别各一方,古人嗟此乐难当。

大梁嬉游少年坊,春风花枝啭鹂黄。

节物谢徂岁渠央,来自江南登君堂。

秋风欲动闻寒螀,会几何日会别长。

与子欢忘言两忘,浩歌放船入莽苍。

绿藻刺眼红蕖香,湖月夜飞衣袂凉。

相从宴坐歌胡床,赠言锦绣邀报章。

……

此诗七言,共三十五句,每句用韵,乃柏梁体。相传汉武帝于元封三年于柏梁台与群臣赋七言诗,人各一句,每句用韵。后世模仿其体,称为柏梁体。此体因是每句用韵,创作时甚受限制,而又要求语意连贯流畅,故甚为困难。黄庭坚作此诗,很明显地是在练习作诗的技巧,以展示诗才。

在叶县时黄庭坚已有很成熟的七言律诗,如《次韵赏梅》:

安知宋玉在邻墙,笑立春晴照粉光。

淡薄似能知我意,幽闲无不为人芳。

微风拂掠生春思,小雨廉纤洗暗妆。

只恐浓葩委泥土,令谁解合返魂香。

此诗构思纤细,语意连贯,以拟人方式表现一种高洁的情怀,结尾流露怜惜与遗憾之意。宋人咏梅诗甚多,黄庭坚能够表达出新的意境,实属不易。其《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是在叶县任满时所作: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此诗第五六两句为宋诗之名句,事用《列子·说符》。秦穆公时伯乐最善相马,他晚年特向穆公推荐能识天下之马的九方皋。黄庭坚平生甚欣赏此两句,《潜夫诗话》载:“山谷教人云‘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此可为律诗之法。”此两句用一个典故,对偶极为工整,是以故为新的典型例子。以上两首诗已具有山谷诗的艺术特色了。

宋人以才学为诗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但以苏轼与黄庭坚最为突出。黄庭坚在早期诗作里以才学为诗的倾向已经出现,例如《戏题葆真阁》:

真常自在如来性,肯綮修持祇益劳。

十二因缘无妙果,三千世界起秋毫。

有心便醉声闻酒,空手须磨般若刀。

截断众流寻一句,不离兔角与龟毛。

诗中全用佛家语,强调信仰的“真常”与“自在”,对世俗佞佛的态度作了嘲讽。黄庭坚于熙宁元年同时作的《戏赠惠南禅师》虽亦是戏笔,但对真正有信仰的禅师又表现出崇敬之意,诗中亦大量使用佛家事典。治平三年黄庭坚作的《几复读庄子戏赠》则纯用道家语:

蜩化抢榆枋,鹏化抟扶摇。

大椿万岁寿,粪英不重朝。

有待于无待,定非各逍遥。

譬如宿舂粮,所诣岂得辽。

漆园槁项翁,闻风独参寥。

物情本不齐,显者桀与尧。

烈风号万窍,杂然吹籁箫。

声随器形异,安可一律调。

何尝用吾私,总领使同条。

惜哉向郭误,斯文晚未昭。

胡不弃影事,直以神理超。

木质不才生,雁得不才死。

投身死生中,未可优劣比。

深藏无所用,一寓不得已。

逍遥同我谁,岁暮于吾子。

《庄子》的《逍遥游》与《齐物论》两篇是庄子的核心思想,以寓言的方式试图阐明宇宙中万物是相对的,因而可以齐小大,等异同,各得逍遥。黄庭坚使用《庄子》语意,提出否定意见,而且认为魏晋时向秀与郭象关于《庄子》义理的解释均是错误的。此诗以才学和议论见长,表现了诗人对玄理的批判,用理性回答了艰深的哲学问题。《致政王殿丞逍遥亭》有云:“漆园著书五十二,致意最在《逍遥游》。后来作者逐音响,百一未必知庄周。幽人往往泥出处,俗士不可与庄语。”此篇七言古诗亦旨在正面阐释庄子哲理。我们对于宋人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不应一概否定,即以黄庭坚此类诗而言,它们剖析佛家与道家之哲理直造深微,时得理趣,应是富于宋诗特色的佳篇。

从嘉祐六年(1061)至熙宁十年(1077)这十六年间正是黄庭坚的青年时代,他从李常、孙觉和谢景初等诗歌革新者学诗,努力探究诗艺,于各体诗艺均渐趋于成熟,已出现了一些名篇,初步显示了诗人的个性。然而这时期黄庭坚在北宋诗坛上尚无影响。他之能成为一代著名诗人,在诗坛崭露头角是由于与苏轼的相识,遂得以“苏黄并称”。

三 艺术风格的形成

北宋元丰元年(1078)至元丰八年(1085)是北宋进行变法的后期。这时期王安石已罢相闲居,变法在宋神宗的主持下由执政大臣吴充、章惇、蔡确、蒲宗孟、王安礼等继续推行。由于变法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愈益尖锐复杂,边患也愈益严重。元丰四年(108)十一月,宋军向西夏发动战争,进攻灵州,夏军诱敌深入,宋军大败,丧师近四十万。次年九月宋军三十万攻陷永乐城,城中汉蕃官兵一万二千人陷没,宋将徐禧、李舜举、李稷殉难。元丰八年三月立延安郡王傭为皇太子,赐名煦,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神宗皇帝在内忧外困中病亡。皇太子即位,号哲宗。

这段时期是黄庭坚三十四岁至四十一岁的盛年。元丰元年黄庭坚仍在北京大名府任教授。当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后期领袖苏轼在徐州太守任,距离北京大名府较近,曾从好友孙觉和李常处见到黄庭坚的诗文,并甚为推许。黄庭坚寄书信与苏轼,并附上《古诗两首上苏子瞻》,两诗皆仿古诗托物言志,其一以《梅》喻苏轼,诗云:

红梅有佳实,托根桃李场。

桃孝终不言,朝露借恩光。

孤芳忌皎洁,冰雪空自香。

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

岁月坐成晚,烟雨青已黄。

得升桃李盘,以远初见尝。

终然不可口,掷置官道旁。

但使本根在,弃捐果何伤。

其第二首以“松”喻苏轼,以“菟丝”自况。苏轼《答黄鲁直书》云:

轼始见足下诗文于孙莘老之坐上,耸然异之,以为非今世之人也。莘老言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为称扬其名。轼笑曰: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然观其文以求其为人,必轻外物而自重者,今之君子,莫能用也。其后过李公择于济南,则见足下之诗文愈多,而得其为人益详。意其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非独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虽如轼之放浪自弃与世阔疏者,亦莫得而友也。今者辱书词累幅,执礼恭甚,如见所畏者,何哉?轼方以此求交于足下,而惧其不可得,岂意得此于足下乎?

苏轼得到黄庭坚书信并诗后,甚为欣喜,不仅回复书信,亦和诗两首,其一云:

佳谷卧风雨,莨莠登我场。

陈前漫方丈,玉食惨无光。

大哉天宇间,美恶更臭香。

君看五六月,飞蚊殷回廊。

兹时不少假,俛仰霜叶黄。

期君蟠桃枝,千岁终一尝。

顾我如苦李,全生依路旁。

纷纷不足愠,悄悄徒自伤。

在他们的唱和诗中,均相互表示倾慕,自此结下终生的情谊。二人常有诗作往来。黄庭坚和苏轼之作有《次韵子瞻与舒尧文祷雪雾猪泉唱和》、《见子瞻粲字诗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次旧韵寄彭门三首》、《再和寄子瞻得湖州》。苏轼用“粲”字韵作五言古诗与友人唱和,反复次韵,窄韵巧押,以展示诗艺。黄庭坚亦用“粲”字韵反复唱和四首,又在《次韵答尧民》里赞誉苏诗:

君问苏公诗,疾谟思过半。

譬如闻韶耳,三月忘味叹。

我诗岂其朋,组丽等俳玩。

不闻《南风》弦,同调《广陵散》。

鹤鸣九天上,肯作家鸡伴。

苏黄的文字之交,这对于黄庭坚来说是创作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苏轼曾于嘉祐二年(1057)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而此次由古文运动领袖欧阳修主持礼部考试,改革文风,标志北宋古文运动的胜利,苏轼兄弟由此名震京师。当黄庭坚与苏轼开始诗歌唱和时,苏轼的诗集《南行集》、《岐梁唱和集》、《钱塘集》、《黄楼集》已在诗坛流行,确立了其诗文的盟主地位。南宋初年洪炎编订黄庭坚文集时即以《古诗二首上苏子瞻》为压卷之作,以表示“受知于苏公,有所自也”。

元丰三年春,黄庭坚到京都开封,赴吏部改官,改为知吉州太和县。吉州为庐陵郡,下属之太和县(江西太和)在州南八十里,辖六乡。这与其家乡修水邻近。此年秋,黄庭坚自开封汴河舟行回江南,舅父李常将自同安赴提点淮南西道刑狱任。黄庭坚途径同安(安徽安庆属县),往与舅父李常相见。黄庭坚在同安三祖山山谷寺西北石牛洞作《书石牛溪旁大石上》。诗云:

郁郁窈窈天官宅,诸峰排霄帝不隔。

六时谒天开关钥,我身金华牧羊官。

羊眠野草我世间,高真众灵思我还。

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驾我山谷路。

当时著名画家李伯时画黄庭坚坐于石牛之上,自此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元丰六年,黄庭坚在太和任满,移监德州(山东德州)德平镇。元丰七年三月他在赴德州任时经过泗州(安徽泗县)僧伽塔作《发愿文》:

同类推荐
  •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30年文学典藏报告文学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风与草:喻中读《尚书》

    与《论语》等儒家经典不同,《尚书》因其晦涩难懂,是一本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并不了解的著作。目前市面上关于《尚 书》的图书全部是很学术的专业图书,令普通读者望而生畏,本书则是面向大众的通俗读本,以期对《尚书》这部经典著作的普及作出努力。 为什么要读《尚书》?因为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历史文献,经典中的经典。自孔子编出第一版之后,就一直流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孔子以《尚书》为教材培养了三干弟子。从汉代开始,它就作为居于权威地位的教科书备受推崇,数千年间,一直充当着塑造中国心灵、中国固有文化的核心经典。《尚书》上起传说中的尧帝,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反映了这个时期若干代表性君臣的代表性言论,偶尔也记录了他们的一些行迹。君臣们的言行虽然指涉甚广,内容宏富,但几乎都聚焦于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政治政之道与治之术。
  •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本书是豆瓣“囧叔”首部文学随笔吐槽集,作者善于观察世情世态,常用嬉笑怒骂,幽默且犀利的文笔来描写身边所见到的人、所发生的事,趣味盎然的人情世态,或叙或议或抒情,生活气息浓厚。全书内容尝试从每一个凡人身上,发掘出不凡的故事……更意在告诉读者“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凡人、庸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庞大的故事的主角”。
  • 上古传说

    上古传说

    上古历史多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从上古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得我祖先对于世界的认识,可以得知我们的祖先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许多美丽的文学形象也取自于上古传说。
  • 灵性阡

    灵性阡

    鲁迅在北京大学的教员预备室里坐着,一个他不熟悉的青年默默地送上一包书,匆匆又走了,鲁迅打开一看,是一本《浅草》。数十余年以后,我走进当年鲁迅坐着休息的地方,同样拿着一本《野草》,却看不到鲁迅眼中的北京和北京的世界。离开家乡许多年以后,我们的家乡都已被城市的景观所置换,然而荒野仍旧是荒野,海是海,岛是岛,蝶归蝶,舞归舞。我的生活中仍有一位静坐在恒河岸上的苦行僧。在瓦拉纳西的渡口岸边的烧尸台上,静坐,入禅,无视于身旁的生生死死。各种生的匮乏,借助各种名目占据恒河两岸的大千世界,占据海和岛的各种空间,像花占领蝶,像蝶占有舞,像火葬仪式占据了我们一生中几次重大创伤的时空。
热门推荐
  • 光赞经

    光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ool的青春进行曲

    Fool的青春进行曲

    十里春风蕴带花香,不如你回眸一笑,恋爱像一泓清泉,冲散了思绪,带走了时光,只留刹那一瞬回味悠……
  • 营销圣经

    营销圣经

    为什么大众化销售如此之火?为什么最佳的销售策略仍是那句老话——顾客就是上帝。为什么你已经具备了成功的条件却还没有成功?为什么说培训经费越多,在营销上花的力量就越少?在市场经济时代,那些持续增长的公司无不以盈利客户为增长基础,这些公司都能识别出他们最有价值的客户,创造出强劲的客户忠诚,并锻造出坚实的客户关系。营销学是每个营销人员创造佳绩必须遵循的推销法则,更是所有人营销自我,走向成功的金科玉律,拥有它,你将在商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又甜又暖小农妇

    又甜又暖小农妇

    佟小舞穿越了,穿越过来发现自己嫁给了全村最穷的帅小子。“相公别动,你养伤,我养你!”家徒四壁,亲戚极品,发家致富,虐杂打渣都不算啥,为嘛我还这么丑?相公帅,娘子丑,两人看着就像二百五?“娘子,我许你半壁江山,你许我终生相伴可好?”“我要你的半壁江山干什么?整个世界经济都握在我的手里。”皇帝老爹逼迫她离开自己的儿子,说她没有身份地位“我有钱!”邻国公主看上了她乡间的相公,她回目怒瞪。“你比我有钱?”再看那幸灾乐祸的罪魁祸首:“啥都没有笑个啥?”某帅男倾身回道:“我有你……”
  • 阿拉德之白夜

    阿拉德之白夜

    “阿拉德大陆,由我来守护!”电脑屏幕前的中二少年,望着画面中宏大的世界,如此宣誓道。许多年后。卑微的平凡青年来到了迥异的阿拉德。“阿拉德,由我来守护!”宏宇般的神殿中,菜鸟冒险家再次宣誓。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国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国学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这是漫威宇宙

    这是漫威宇宙

    李德外出时掉下了一个悬崖带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李德本以为穿越之后还能继续过着安静的生活但是没想到的是.....接连出现了钢铁侠...美国队长等漫画人物 拥有一身超级科技和系统BUG加身的李德也有些不淡定了,“老天,能不能让我在跳一次!” 【新手写的不好,勿喷!谢谢!】
  • 符篆苍穹

    符篆苍穹

    这是一个灵符师的世界,无法打开神识之海的叶离,在家族启符仪式这个最后的机会里,服用下剧毒的神禁果,强行打开了神识之海,接引本命符篆降临。奇特怪异的本命符篆,究竟如众人所说只是个废符,还是有着远超世人认知的力量。
  • 最后的巫族守卫

    最后的巫族守卫

    白雨本是极具商业头脑的商界精英,风光无两,却被阴错阳差丢进了精神病院里,意外觉醒了精神力量异能,获得了古老巫族传承。由此白雨开始逆袭,在拯救世界的过程当中,揭开了一个个阴谋,经历了种种酸甜苦辣事,才终于明白了他真正的终极使命。两百多万年来,每一个巫族异能者的诞生,都有其独特的使命,更何况,是巫族有史以来第三位精神力量异能者。
  • 裁决圣镰

    裁决圣镰

    此少年非彼少年,第一世修炼禁术大战凶兽、屠杀寒山寺、结交很多义士,为的只是救出自己的师傅和娘亲,目的达成时已物是人非矣。彼少年非此少年,第二世突破境界、毁坏神器、大战武林各个传说人物,杀伐果断,为的只是颠覆历史,恢复父亲的荣耀。目的还没有达成就已厌倦杀戮,与发小、战友休于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