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000000018

第18章 子罕第九(2)

【解读】子贡以美玉为喻,委婉地试探孔子对从政的态度。孔子则以巧妙的回答,表明了自己绝不会放弃原则而去从政的态度。从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行动来看,孔子希望得到君主的任用,通过从政的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反映了他积极入世的思想。由于孔子的学说未能受到当政者的重视,孔子的政治理想也就无从实现。这是孔子的不幸,也是时代的不幸。

9.14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②,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想到偏远落后的地区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风俗不好,怎么行呢?”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还会风俗不好吗?”

【注释】①夷:古代东方少数民族泛称夷。九夷:淮夷,春秋时生活在淮水、泗水一带的少数民族。这里指偏远落后地区。②陋:一说指简陋,即条件艰苦,文化落后。一说指陋俗,即不好的风俗。从后说。

【解读】由于当时中原各诸侯国不行仁义,礼崩乐坏,战乱频发,孔子感到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已经无望,于是萌生了到偏远落后地区去居住的想法。他认为,君子身处偏远落后的地区,会致力于发展当地的文化,以仁德、礼制的学说影响当地的民风民俗,偏远落后之地就会发展变化,大为改观。今天看来,孔子的观点是可行的。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的愿望,是难能可贵的。

9.15子曰:“吾自卫反鲁①,然后乐正②,《雅》、《颂》各得其所③。”

【译文】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然后整理订正乐章,使《雅》、《颂》各自得到其相应的位置。”

【注释】①反:通“返”,返回。②乐正:订正乐章。③《雅》、《颂》:是《诗经》中的两类诗歌。此处《雅》指在宫廷典礼上奏唱的乐曲,《颂》指在祭祀时奏唱的乐曲。各得其所:各自得到需求的东西。这里指各自得到其相应的位置。

【解读】孔子晚年,致力于古代典籍整理和教育事业,是希望通过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保存和延续自己的政治主张。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订正《雅》、《颂》,是订正其篇章,使之在奏唱时有规范的内容,从而使周代礼制适合时代发展的内容得到保存和延续。实践证明,孔子晚年整理古代礼、乐等文献典籍,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9.16子曰:“出则事公卿①,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②,不为酒困③,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从政就侍奉高官,在家就侍奉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不因贪杯而被酒困扰,这些事对于我有什么困难呢!”

【注释】①出:出仕。指从政。事:侍奉。公卿:原指三公九卿,后泛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②勉:努力,尽力。③困:被困,困扰。

【解读】孔子所说的四个方面,都是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孔子认为,做到这几条,对自己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孔子十分重视人性道德的修养,大力推行仁德、礼制。对于一个有着崇高德行的人来说,做到上述四条显然是不难的。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希望民众和自己的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具体行为中遵循礼制,履行职责,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9.17子在川上①,曰:“逝者如斯夫②!不舍昼夜③。”

【译文】孔子在河岸上,说:“消逝的时光就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地奔流而去。”

【注释】①川:河流。②逝者:这里指消逝的时光。斯:此。指流水。③不舍:不停。

【解读】人的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过去一小时少一小时,过去一天少一天,逝去的时光就像流水一样,不可能再回来。孔子通过形象的比喻,告诉人们应该珍惜时间,珍爱生命,要在青年时代专心致志地读书学习,成年后努力工作,不浪费时间,不虚度年华。“孔子的这句比喻也表现出其对于人的生命处在动态的这种理解。在动中去追寻生命的意义,便可以使生命获得永恒。人只有在自己生命的历程中去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去构建自己的主体品格,只有把握好今生才会拥有未来,这便是儒家思想积极进取精神的原动力,也是其精华之所在。”(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

9.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①。”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看到喜好德行像喜好美色那样的人。”

【注释】①德:道德,德行。色:美色。多指女色。

【解读】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卫国时,一次出行,“灵公与夫人(即南子)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于是孔子发出了这番感慨。孔子的感慨虽然是有感而发,有明确的针对性,但又具有普遍意义。喜好美景、美貌及一切美好的事物,是人皆有之的发自内心的情感;而喜好道德和德行,却需要教育、培养和修炼。孔子发此感慨,是希望人们重德行轻美色,加强人性道德的修养,成为一个遵循礼制、具有德行的高尚的人。

9.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①,止,吾止也②;譬如平地,虽覆一篑③,进,吾往也。”

【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却停下来,是我中途停止;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却在进行,我就在不断前进。”

【注释】①篑(kuì):盛土的竹筐。一篑:指一筐土。②止:指中途停止。③覆:覆盖。这里指倒土。

【解读】孔子以堆土成山和平整土地做比喻,说明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韧性,只有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才能取得成功。这个比喻还说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经过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人的学习、修身,也必须具有矢志不渝、永不言弃的精神,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孔子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以具体事物做比喻,进而说明深刻的道理。这正是孔子的伟大之处,也是孔子智慧的生动体现。

9.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①,其回也与②!”

【译文】孔子说:“给他讲述而不懈怠的,大概就是颜回吧!”

【注释】①惰:懈怠,懒惰。②其:副词。大概。

【解读】在孔子的弟子中,颜回是好学的典范。他听孔子讲课,不但做到了专心致志,而且积极思考,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此章既称赞了颜回专心致志、勤奋努力的学习精神,又强调了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对学习和修身的重要性。

9.21子谓颜渊,曰:“惜乎①!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孔子谈到颜回,说:“真可惜啊!我只见他不断进步,从没见他停步不前。”

【注释】①惜:可惜。朱熹《论语集注》:“颜子既死而孔子惜之,言其方进而未已也。”

【解读】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死时年仅四十一岁,孔子非常悲痛。他对颜回的上述评价,称赞了颜回勤学奋进、不断进取的精神。颜回的中年去世,也给予后人深刻的启示。为学者既要专心致志,锲而不舍,又要珍爱身体,加强锻炼,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在学成之后报效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果像颜回那样,即使学有所成,也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9.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①!秀而不实者有矣夫②!”

【译文】孔子说:“禾苗生长而不扬花的情况是有的,扬花而不灌浆结实的情况也是有的。”

【注释】①秀:指禾类植物抽穗开花。②实:结实。

【解读】孔子以“苗而不秀”和“秀而不实”比喻学问、人生,言浅意深。正如朱熹所说:“谷之始生曰苗,吐华曰秀,成谷曰实。盖学而不至于成,有如此者,是以君子贵自勉也。”可见,读书治学一定要持之以恒,心无旁骛,直至完成学业,实现目标。如果缺乏韧性,半途而废,将会一事无成,空留后悔。同时,孔子的比喻,也蕴涵着对颜回未能学成、中年去世的感慨之情。

9.23子曰:“后生可畏①,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②?四十、五十而无闻焉③,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如果一个人四五十岁还没有声誉,也就不值得敬佩了。”

【注释】①后生:后辈。指年轻人。畏:敬畏,佩服。②来:指将来。③闻(wèn):名声,名誉。这里指声誉。

【解读】年轻人精力旺盛,记忆力强,正处于身心发展、学业进步的关键阶段。孔子说“后生可畏”,既是对年轻人的称赞,也是对年轻人的鼓励。孔子认为,年轻人应该珍惜光阴,勤学上进,一方面奠定知识学问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人性道德的修养。在此基础上,才能在四五十岁这个人生的中年阶段取得成就,在学问、道德上享有声誉。如果荒废了青年时代的宝贵光阴,到了四五十岁就会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孔子的告诫,值得处于求学阶段的人们深思。

9.24子曰:“法语之言①,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②,能无说乎?绎之为贵③。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符合礼法规范的话,能不听从吗?纠正错误才可贵。听到谦逊委婉的话,能不高兴吗?分析推究才可贵。高兴而不推究,听从而不纠正,我就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了。”

【注释】①法语:合于礼法的话。②巽(xùn):卑顺,谦让。巽与之言:谦逊委婉的言辞。

③绎(yì):寻求,推究。

【解读】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做了错事,听到严肃的批评,得到耐心的帮助,只是口头上赞同,表面上听从,却没有改正错误的行动;有的人喜欢听恭维话,听迎合自己的话,却不分析、深究这种话是否正确,说这种话的人的动机。孔子认为,一个人有了错误“改之为贵”,关键在于行动;听到谦恭的话“绎之为贵”,要做认真的分析。可见,只是听从而没有纠正错误的行动,只愿听恭维逢迎的话而不加分析推究,都是孔子所批评的没有仁德的不明智的行为。

9.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①,过则勿惮改②。”

【译文】孔子说:“要以忠诚守信为主,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

【注释】①毋:勿,不要。不如己者:历来有多种解释。杨伯峻、金良年等主张按字面意思解释,可从。②惮:怕,畏惧。

【解读】此章与《学而》篇第八章后半部分重复。孔子强调为人应忠诚守信、慎于交友、有错就改。他认为,忠诚守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慎于交友才能互相勉励、共同进步;有错就改才能践行仁、信,励志修身。可见,孔子所说的“不如己者”,不是地位、财富不如自己的人,而是学问、道德不如自己的人。

9.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①,匹夫不可夺志也②。”

【译文】孔子说:“军队可以剥夺统帅的权力,一个人不能剥夺其意志。”

【注释】①三军:周制规定,诸侯大国可拥有三军的兵力。后泛指军队。②匹夫:庶人,平民。也指一个人。

【解读】孔子这句流传千古、激励人心的名言,强调了人的意志、气节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对于军队而言,剥夺了统帅的权力,可以任用一个新的统帅;对于平常人而言,如果剥夺了意志,丧失了气节,就会屈膝变节,为君子所不齿。古往今来,凡是具有顽强意志和高尚气节的人,都能面对权臣或强敌而绝不奴颜婢膝,甚至以慷慨赴死的凛然气概令世人震撼、敬畏。这样的忠义之士,正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9.27子曰:“衣敝缊袍①,与衣狐貉者立②,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③?’”子路终身诵之④。子曰:“是道也⑤,何足以臧⑥?”

【译文】孔子说:“穿着破旧的麻袍,与穿着狐貉皮衣的人站在一起,却不感到羞耻的人,大概只有子路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不好?’”子路听了,就经常诵读这两句诗。孔子说:“这样做虽然是正途,怎么能说够好呢?”

【注释】①衣:这里作动词,穿。缊(yùn):乱麻,旧絮。缊袍:以乱麻衬于其中的袍子。古代贫困者无力置丝絮,只能用乱麻衬于袍内。②狐貉:指狐皮和貉皮。③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诗?邶风?雄雉》中的诗句。忮(zhì):嫉妒。臧:善,好。④终身:一生。意思是经常,一直。⑤道:道路。这里指正道、正途。⑥足:足够。

【解读】孔子重视人的学问、德行,不重人的地位、穿着,对子路不因贫贱而自卑的表现极为赞赏。孔子用《诗?邶风?雄雉》篇中的诗句来勉励子路,子路却不明白老师的用意,于是经常诵读这两句诗。孔子知道后,又提醒子路不能自满,不能停留在诗句的文字上,而应深入领会其含义。可见,孔子看到学生的优点就称赞、鼓励,发现学生的不足就及时指出,体现了师长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真心关爱。

9.28子曰:“岁寒①,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②。”

【译文】孔子说:“到一年的寒冬,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注释】①岁:年。岁寒:一年的寒冬。②凋:凋零,凋落。

【解读】孔子盛赞松柏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品格,意在激励君子应经受艰难困苦的考验,在恶劣环境和险恶处境中保持高尚的气节。千百年来,孔子的这句名言时时激励着志士仁人,使他们能够泰然面对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最终取得了成功,并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卓越贡献。

9.29子曰:“知者不惑①,仁者不忧,勇者不惧②。”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

【注释】①惑:疑惑,糊涂。②惧:畏惧,害怕。

【解读】智、仁、勇是孔子提出的达成完美人格修养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一个人有智慧,就不会被纷乱的世事所迷惑,就能按照礼仪道德的规范做人和处世;一个人具有仁德,就会襟怀坦荡,排除私欲,不追名逐利,就不会有忧愁;一个人忠勇果敢,能为道义、民众献出生命,自然无所畏惧。正如朱熹《论语集注》所说:“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可见,一个人要达到智、仁、勇的人生境界,必须加强人性道德的修养和历练,使自己成为一个崇尚仁德、遵循礼义的具有完美人格修养的君子。

9.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①;可与适道,未可与立②;可与立,未可与权③。”

【译文】孔子说:“可以在一起学习,未必能一起走上正途;可以一起走上正途,未必能一起遵循礼仪规范;可以一起遵循礼仪规范,未必能一样随机应变。”

【注释】①适:往,至。适道:指走上正途。②立:《论语》中的“立”常指“立于礼”。这里指遵循礼仪规范。③权:变通,权变。意思是随机应变。

【解读】“道”指正道、人生正途,这是价值观;“立”指建立、具备,即遵循礼仪规范,这是原则性;“权”指权变、随机应变,这是灵活性。孔子认为,做人首先要走正道,这是事关价值观的做人之本;其次,要在做人处世中遵循礼仪规范,这是原则性;第三,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可见,做人首先要走人生正途;在此基础上,要遵循礼仪,坚持真理,具有原则性;同时,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善于分析和处理问题,具有灵活性。在如何处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即既不放弃原则,又能灵活处理问题方面,今人中的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堪称典范。

9.31“唐棣之华①,偏其反而②。岂不尔思③?室是远而④。”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文】“唐棣树的花,不停地摆动。难道不想念你吗?因为家住得太遥远。”孔子说:“那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的呢?”

【注释】①唐棣:即郁李,植物名。也作棠棣。属蔷薇科落叶小灌木,种子称“郁李仁”。《诗?小雅》中有“棠棣”一诗。华:同“花”。②偏:侧,不正。反:反复。偏其反而:形容花摇摆不定。③尔思:思念你。④室:住处。

【解读】此章前四句在《诗经》中没有,是古代逸诗。诗的前两句喻指思念的对象,或许是年轻美貌的姑娘。孔子借此发挥,以“唐棣之华”喻指周代制定的礼仪制度。孔子认为,如果真的要传承周代礼制,对民众施行仁政,就不会觉得周代礼制离自己太遥远。可见,“孔子这是借题发挥,用类比的方法阐述他‘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观点,不放弃任何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毕宝魁《论语精评真解》)

同类推荐
  • 四书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四书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丛书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著五经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中,遴选部分代表名句,分主题原文呈现并有白话文注释,配以精美书法作品,附传统经典名篇全文及生僻字注音,同时定向邀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汉语言文字造诣的书法教育家、清华大学德艺双馨的师生校友、社会各界实力派书法名家书写主题内容,经典名句、传统丹青、中文释义三位一体,以传统艺术形式承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
  •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和《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在宋代,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宋神宗举办“武学”,培养军队的高级将领,即以“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从此成为军事将领的必读书,流传很广。对当代和后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形容兵家谋略,往往以精通“六韬三略”归之,或经称谋略为“韬略”,揆其本源,即出于此。
  • 棠阴比事(古典文库)

    棠阴比事(古典文库)

    《棠阴比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案例汇编,载述刑法折狱的一些典型案例,作者是南宋宁波人桂万荣。《棠阴比事》的体例比较特殊,即把性质相近的两个案例并列连缀起来,“比事属词,联成七十二韵”“共一百四十四条”。本书译注者立足于《棠阴比事》文本,对这144则案例进行改写,使之成为通俗易懂、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古代审案故事。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热门推荐
  • 投资大师讲的理财课

    投资大师讲的理财课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理财的高手。理财高手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培养的。首先要懂得思维决定财富的道理,理财中一定要知道“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你必须跑赢CPI(居民价格消费指数)”的道理;要善于把握理财技巧,让自己真正品尝到经济增长给我们带来的果实;要想成为理财高手就不能懒惰,懒惰的人只能是第三个仆人,永远发不了大财;想做掌握了80%的财富的那20%的人中的一分子吗?那就要学会理财;要懂得让钱生钱,不要让钱躺在银行里睡大觉。
  • 网游三国之领主崛起

    网游三国之领主崛起

    主角的起步就是领地比别人多,一百万字后意外来到扶桑,建立领地,要带领扶桑打扁东南的小伙伴,成为一把利刃。书友群:303898724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太极拳散手秘诀

    太极拳散手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秘密特助

    秘密特助

    傲娇无厘头突然被抓来继承家业的“麻烦”女总裁×古怪腹黑不正经身份扑朔迷离的“问题”男青年她面上泰然自若,处理事情井然有序,背地里却要啥啥不会,能拖则拖,毕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败光自己的家业!偶然间遇到有八块腹肌还十项全能的“社会”小青年,自此“败家小分队”顺利出道!樊楠柒把人推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指着办公桌上成堆的文件夹:“这些文件你帮我看,你觉得没问题给我签字就行。”一年后樊楠柒:“不是说好了把我弄下台吗?为什么我爸反而对我刮目相看?”官栎:“我想了一下,我们俩以后还要靠这些度日。”
  • 枪神纪之生化狂潮

    枪神纪之生化狂潮

    丧尸病毒爆发,整个世界陷入混乱……这个时候古老的种族乘机而起,吸血鬼,狼人,猎魔人……纷纷现世——
  • 高龙巴

    高龙巴

    《高龙巴》是梅里美最杰出的小说之一,展示了十九世纪文学中一个少见的女性形象。故事以浓烈的复仇故事为主线,穿插着缠绵缱绻的爱情故事,情节曲折,节奏紧密,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主人公情感炽烈、豪爽正直、无视统治阶级的法纪,在生活中出色地导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戏剧,使得受资产阶级熏陶的“文明人”相形见绌。
  • 玉懒仙

    玉懒仙

    玉勤奋家的懒闺女居然有仙缘,听说要被神仙收为弟子;可是又有谁知道玉兰思这辈子唯一的愿望就是混吃等死。修仙,不存在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修仙,谁爱修谁修去。玉勤奋:“要么嫁给隔壁村的李狗剩,要么跟仙人去修仙,你自己选。”玉兰思:“我选择嫁给李狗剩。”玉勤奋:……某仙人:……但是后来:玉兰思:真香(~ ̄▽ ̄)~——ps:前面的七章内容有所修改,介意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不想看的也不影响后面的阅读哈。最后求推荐票和月票哈,么么哒。
  • A Dog's Tale

    A Dog's Ta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奇幻宝贝我要抱

    奇幻宝贝我要抱

    异能宝宝,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妈咪爸比宠她是宝,哥哥妹控,唯他对她严加管教。男强女强,男刚女柔,期待他们之间的恩怨情愁吧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