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000000027

第27章 子路第十三(2)

13.15定公问①:“一言而可以兴邦②,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③。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④?”曰:“一言而丧邦⑤,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⑥。’如其善而莫之违也⑦,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译文】鲁定公问:“一句话就能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事吗?”孔子回答说:“(对于)话不能像这样期望过高。人们说:‘做国君艰难,做臣下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国君的艰难,不接近于一句话就能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就能使国家灭亡,有这样的事吗?”孔子回答说:“(对于)话不能像这样期望过高。人们说:‘我做国君没有快乐,只是没有谁违背我说的话。’如果话说得正确而没有人违背,不是也很好吗?如果话说得不正确而没有人违背,不接近于一句话就能使国家灭亡吗?”

【注释】①定公:鲁昭公之弟,名宋,鲁国国君。②兴邦:使国家兴盛。③几(jì):通“冀”,希望,期望。④几乎:接近于。⑤丧邦:使国家灭亡。⑥莫予违:“莫违予”的倒装,意思是没有谁违背我。⑦善:指说的话正确。

【解读】对鲁定公提出的两个问题,孔子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孔子认为,国君首先要认识到做国君艰难,因为国君做出的决定,事关国计民生,不可不谨慎;其次,国君说话不能随意,如果说话不谨慎,说的话不正确而臣下不敢违背,关键性的一句话将会决定国家的兴亡。后来,“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作为成语,对后世的当政者起到了一定的警戒作用,但并未引起有些当政者的重视。今天,要实现“一言兴邦”,避免“一言丧邦”,一是要建立民主决策机制;二是要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征求意见;三是要开辟进言献策渠道,及时采纳合理建议。

13.16叶公问政①。子曰:“近者说②,远者来。”

【译文】叶公询问如何执政。孔子说:“让境内的人快乐,境外的人来投奔。”

【注释】①叶公:楚国大夫。②近者:近处的人。一说指境内的人,可从。

【解读】春秋末期,楚国不断对外扩张,楚国邻国蔡国、吴国的百姓为战乱所扰,苦不堪言,楚国国内百姓负担沉重,怨声载道。针对楚国当时的情况,孔子劝告叶公“让境内的人快乐,境外的人来投奔”,言外之意就是要他实行仁政,体恤百姓,关注民生,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

13.17子夏为莒父宰①,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②;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做了莒父的长官,问如何处理政务。孔子说:“不要只求快,不要只看小的利益。只求快,就达不到目的;只看到小的利益,就办不成大事。”

【注释】①莒(jǔ)父:鲁国城邑名,在今山东省莒县。②达:达到。指达到目的。

【解读】子夏担任莒父的长官后,有急躁情绪,希望尽快有所作为。孔子对他提出了“无欲速,无见小利”的忠告,希望他执政不要急功近利,只顾小利,而应勤于政事,踏实工作,努力做好大事。在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不少人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经商者希望一夜暴富,治学者希望一夜成名,从政者希望快出政绩,做任何事都希望走捷径,结果是不择手段,身败名裂,悔恨不已。可见,虽然“欲速则不达”早已是脍炙人口的成语,却并未引起所有人的重视和深思。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①,其父攘羊②,而子证之③。”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④。父为子隐⑤,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译文】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羊,他就去作证。”孔子说:“我家乡正直的人和你讲的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里面了。”

【注释】①党:古代五百家为党,是一种地方基层组织。直躬:以直道立身,正直。②攘(rǎng):窃取,偷。③证:证实。意思是作证。④是:此。指叶公所说的正直。⑤隐:隐瞒。“依于人的亲情,不忍检举,但不表示他们不能或不该互相规劝。”(傅佩荣《解读论语》)

【解读】孔子推行礼制,重视伦理,主张“为尊者讳”,因此说他家乡的人正直就在“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中。这是古代社会亲情重于法理的表现。从孔子这句话所针对的事情来看,是对亲人所犯的过错不忍检举,至于该怎么处理,孔子没有说,但从孔子一贯的思想和为人来看,他不可能要人们去做违礼、违法的事。可见,孔子所说的“隐”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既要依法办事,又要推行仁德、礼制。对孔子所说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句话,历来争议很多,有的赞同,有的批判。蔡尚思先生说:“孔子宣扬的‘直道’是受周礼制约的。”“孔子说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很明显,这种正直的定义,只有在家族宗法关系居统治地位的社会里,才能被人们所接受。因为,那时判断是非的主要标准是忠君孝父。只有符合亲亲尊尊之道,才算是正经人。”(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蔡尚思先生的这一观点,立足于对时代、环境特征的分析,见解独到,很有价值。如果不考虑孔子说这句话的环境和针对的事情,不考虑孔子一贯的思想和为人,仅仅断章取义,妄加评说,必然失之公允。

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①,执事敬②,与人忠③。虽之夷狄④,不可弃也。”

【译文】樊迟问怎样做叫仁。孔子说:“平时庄重恭谨,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诚守信。即使到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品德也不能丢弃。”

【注释】①居:平时。恭:庄重,恭谨。②执事:担任工作,办事。③与人:对待他人。

④之:到。夷狄:指少数民族地区。

【解读】孔子从“居处”、“执事”、“与人”三个方面回答了怎样做叫仁的问题。他认为,“恭”、“敬”、“忠”是体现仁的最基本的个人品德,有仁德的人一定具备这些品德,即使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也不能丢弃。李泽厚先生说:“中国与‘夷狄’的区分,从孔子开始,便是文化概念,而非种族概念……中国的民族自信建立在对自己文化信心的基础之上。其结果是用文化同化了即使占据统治地位的各种族。”(《论语今读》)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他对自己所推行的仁德、礼制思想的信心,可以说开了中国人民族自信的先河。

13.20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①?”子曰:“行己有耻②,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③,乡党称弟焉④。”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⑤!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⑥,何足算也!”

【译文】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呢?”孔子说:“对自己的行为有羞耻之心,出使诸侯国不辜负国君交付的使命,这样的人可以叫做士了。”子贡说:“请问比这次一等的。”孔子说:“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人称赞他敬爱兄长。”子贡说:“请问比这次一等的。”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用,办事一定很果断,这是固执而见闻浅薄的人,但也可以算是次一等的。”子贡说:“现在执政的人怎样?”孔子说:“咳!这种度量狭小、见识短浅的人,算得上什么呢!”

【注释】①士:古代四民(士民、商民、农民、工民)之一。这里指士民中的文士,即读书人、知识分子。②行己:自己的行为。③孝:孝顺父母。④弟:通“悌”,敬爱兄长。⑤硁(kēng)硁:固执。小人:指见闻浅薄的人。⑥斗筲(shāo):斗是容器,一斗为十升;筲是竹器,容一斗二升。喻指度量和见识狭小。

【解读】子贡的真实用意,是要知道孔子对当时执政的人的评价,因此在孔子说了三种类型的“士”后,他才直接提出了“今之从政者何如”的问题。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有羞耻之心,出使诸侯国能不辱使命;次一等的“士”能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再次一等的“士”言必信、行必果,尽管是固执的小人,但也算得上“士”;而当时执政的人度量狭小、见识短浅,连“士”也算不上。可见,孔子心目中的“士”,是行仁德、知羞耻、能孝亲、讲诚信的仁人、君子,而不是身居高位而不遵礼制、执掌国政而见识短浅、与人交往而度量狭小的人。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①,必也狂狷乎②!狂者进取③,狷者有所不为也④。”

【译文】孔子说:“不能与言行合乎中庸的人交往,一定要与激进和拘谨的人交往!激进的人努力向前,有所作为;拘谨的人处世谨慎,不做坏事。”

同类推荐
  •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所谓“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左传》。自宋代朱熹编定之后就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为孔子后人子思所作,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国语

    国语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
  •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楚辞》之所以称为“楚”,是因为它的声韵、歌调、思想乃至精神风貌,都带有鲜明的楚地特点。从形式上看,《楚辞》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句式,而代之以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长句句式,并保留了咏唱中的叹声词“兮”;从体制上看,它突破了《诗经》以短章、复叠为主的局限,发展成为“有节有章”的长篇巨幅,更适合表现繁复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抒写在较大时段跨度中经历的复杂情感。
热门推荐
  • 我想念一封长长的情书给你听

    我想念一封长长的情书给你听

    青春像是一条河,有一泓水叫做爱情,有一泓水叫做友情,还有一泓水叫做亲情。喜欢,就像许千千见到胡易然的满心欢喜,像江晓压在心底的回忆,像是苏漫漫和许易臣的甜蜜默契,更像是颜小离和慕容和倾尽情感的执念。而青春,更像是当你遇见的时候,就知道那是我想要的未来。
  • 如果星辰永不陨落多好

    如果星辰永不陨落多好

    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天才少女林星妍叱咤商业界,突然有一天,M市的财神爷付辛海找上门,“我们打个赌吧。”“赌什么?”“赌今年Fashioncapital的订单。”“好,如果我赢了,就让出你们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好,那如果我赢了,你,就嫁给我。”然而,他们却沿着相反方向,越走越远......曾经那个心高气傲的女孩,再也回不来了。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如果可以不这么悲伤

    如果可以不这么悲伤

    暗恋,这一个不陌生的字眼,在艾小小的生活里出现了好久,好久。没有怎样奇特的相遇,有的只是姚洛给她的温暖,孰料,他们的相遇就只是在错的时间里遇到错的人,直到遇到那个叫做季凡尘的家伙,她才知道她除了拥有得不到姚洛的那份悲伤里,她还有着一个美好纯净的男孩对她的爱,一步一步的带离她走出暗恋的痛楚,然后走向他的怀抱,可是命运又和她开了场玩笑,说不上来的错综复杂,在遇见秦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回忆抨击着她,季凡尘说:谁他妈的让老子喜欢你呢!苏嘉嘉说:以后谁他丫的敢欺负你,我就让他立马去投胎!还有姚洛无力的回答,小小,你还是个孩子。秦月说,你才是最恶毒的人。米雪说,艾小小,你知道你喜欢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对啊,她喜欢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后悔吗?爱情的背叛,友情的破碎,将她那颗永远微笑的心打得支离破碎,直到那如阳光般的笑容永远消失在她的脸上,她才听到,其实我不后悔。然后她崔然泪下:后来她知道,美好的王子,原来也只是虚幻的泡影,后来她明白,生活的虚伪,就是要强迫她坚强面对,后来她听见:有人在诉说,如果可以不这么悲伤......ps~:晓空首次在网站上发文,多多支持啊,偶写的挺用心的。
  • 人道崛起

    人道崛起

    【新书(我真是族长)已发布】纵然大荒的天穹是血色的,我人族武者愿燃起血骨,铺就白骨路,踏血荆棘,终有一天将这无边的荒野大地,化为我人族生息之地。ps:喜欢本书的书友可以加人道崛起小伙伴群667452666.
  • 陶晶孙散文戏剧作品集

    陶晶孙散文戏剧作品集

    本书收入了中国著名现代文学家、创造社早期成员陶晶孙先生的小说、戏剧、散文、杂著等作品,书后附作者小传。
  • 网球王子之手绘玫瑰

    网球王子之手绘玫瑰

    云川浅夏不喜欢玫瑰花。因为迹部景吾喜欢。迹部景吾喜欢红色。同为云川浅夏不喜欢。直到后来,迹部看着自家小媳妇。“喜欢我早说啊,磨蹭什么?”“可是,爸爸说不能抢迹部少爷喜欢的东西。”云川浅夏懵懂地回答。“而少爷你自恋。”“……”云川浅夏一直知道……有的人,生来就是为了诠释什么叫做完美。而在遇见迹部景吾之前,她一直以为这个人是自己。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封神双龙传(1)

    封神双龙传(1)

    商纣无道,群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被偶然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之中。他们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二人由魔入道,亦正亦邪,却又非正非邪,不断完善自身的绝伦武艺与玄奇法术,并得到了上古神器龙刃诛神与轩辕圣剑,终成一代伟业,被三界众生奉为人皇、天帝,傲然封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