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000000035

第35章 卫灵公第十五(3)

【译文】孔子说:“人能够弘扬光大正道,不是正道弘扬光大人。”

【注释】①弘:扩大。意思是弘扬。道:大道,正道。

【解读】朱熹《论语集注》说:“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朱熹认为,孔子所说的人与道的关系,是“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这种看法很有深意。孔子认为,人应该有向善之心,并通过人性道德的修养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成为具有德行操守、能够领悟人生真谛、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贤德的人,因此能够遵行和弘扬正道;正道能够感化人、启迪人,进而激励人,却不能用来为奸佞、卑劣的人装点门面、提高声望和地位。这就是人与道的辩证关系。

15.3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了过错却不改正,这就真是过错了。”

【解读】现实生活中,人难免犯错误,绝对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孔子能够正视这个问题,认为犯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对待错误的态度,只有勇于承认错误,及时改正错误,才是明智的做法。否则,就会导致一错再错、无可挽回的后果。孔子的这个观点,既是对待错误的明智之举,也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的宽容精神。

15.3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晚不睡觉,用来思考,结果没有收获,不如去学习。”

【解读】此章讲思考和学习的关系。孔子认为,如果脱离学习和实践,整天冥思苦想,只能是空想、玄想,不会有所收获。与其这样去空想,不如认真学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在实践中运用。孔子所说的学习,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仁德、礼制思想。通过对包括仁德、礼制在内的文化典籍的学习,并认真思考、领悟,从而提升自己的德行、操守,才能使自己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君子。孔子反对空想,主张学、思结合的观点,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值得学习和借鉴。

15.3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①。耕也,馁在其中矣②;学也,禄在其中矣③。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孔子说:“君子谋求正道而不考虑衣食。耕作,就能得到食物;学习,往往得到俸禄。君子担忧正道能否实行,而不担忧是否贫穷。”

【注释】①道:指事业。食:食物。这里指衣食。②馁:《中华大字典》:“馁,餧或字”。又注:“餧,飤也……原本《玉篇》云,以物散与鸟兽食之。”飤(sì):以食食人。这里意思是得到食物。许多学者把“馁”解作饥饿,不从。③禄:俸禄。

【解读】孔子主张君子应该谋求正道,考虑大事,不能为衣食等小事分散精力。他认为,努力耕作,就能解决吃饭问题;致力于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就有机会从政而得到俸禄。君子应该担心的是正道能否实行这样的大事,而不能常常考虑担忧自己贫穷的处境。孔子鼓励学生专心学习,提倡“学而优则仕”,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因此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他思想中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的倾向,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15.33子曰:“知及之①,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②,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③,未善也。”

【译文】孔子说:“凭聪明才智得到它,不能以仁德保持它,即使得到了,也一定会丧失。凭聪明才智得到它,能够以仁德保持它,但不用严肃的态度对待它,老百姓就不会敬重拥护。凭聪明才智得到它,能够以仁德保持它,用严肃的态度对待它,但行为不合乎礼制,还算不上完善。”

【注释】①知:同“智”,指聪明才智。之:此章一连出现了十一个“之”字,其所指一说是百姓,一说是禄位、天下,一说是大道、正道。从第二说。②莅:临,到。这里意思是对待。③动:举动。指行为。

【解读】此章讲述国君和官员得到各自的职位后如何忠于职守、做到尽善尽美的问题。孔子认为,国君和官员要保持自己的职位,就必须尊崇和施行仁德;要得到老百姓的敬重拥护,就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责,做到忠于职守;要做到尽善尽美,还必须在执政过程中使行为合乎礼制,不做徇情枉法的事情。“仁”、“庄”、“礼”是孔子向执政者提出的为政之道,也是执政者加强自身修养的三个层次。执政者能够做到以德治国、忠于职守、依法行政,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执政为民的境地。李泽厚先生说:“在《论语》中,‘仁’比礼、义、智、信等要突出得多,地位也高得多。但在这里,却表明‘仁’虽最重,却并不能代替其他各项。这似乎又一次表明‘仁’的基本含义主要涉及的是内心情感,并不能也无须包括其他一切。”(《论语今读》)可见,“仁”、“庄”、“礼”三项中,“仁”居于首位,但这三项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执政过程中少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15.34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①,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会耍小聪明,而能在大义上经受考验;小人不能在大义上经受考验,却会耍小聪明。”

【注释】①小知:即“小智”,小聪明。大受:承担重任,委以重任。这里指在大义上经受考验。

【解读】此章孔子采取对比的方式讲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具有德行,为人正直,考虑问题着眼全局和长远,与人交往不会耍小聪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经受考验,不失气节;小人品德低劣,为人奸诈,考虑问题着眼局部和眼前,与人交往好耍小聪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不能经受考验,而会丧失气节。孔子谈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目的是要求学生加强品德人格的修养,要学习君子而不能效法小人。

15.35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①。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②,未见蹈仁而死者也③。”

【译文】孔子说:“民众需要仁德,超过需要水火。我看见过进入水火而死的人,没有见过实行仁德而死的人。”

【注释】①甚:超过,胜于。②蹈:踏入,进入。③蹈:实行。

【解读】人的生存离不开水、火,人类的发展更离不开水、火,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水火与仁德相比,水火易得,仁德难求。一旦暴虐的昏君(如殷纣王一类人)当道,民众就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人对水火的需求又有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会带来危害;对仁德的需求则不受限制。行仁政的人带给民众的恩惠,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生活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恩惠中,民众就会产生幸福感、羞耻心,就会诚心向善,遵礼守法。孔子强调民众需要仁德超过需要水火,是希望学生跟随自己学习时加强人性道德的修养,从政后努力践行仁德,从而实现以德治国、造福民众的理想。

15.36子曰:“当仁①,不让于师②。”

【译文】孔子说:“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注释】①当:遇到,面对。朱熹《论语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②让:谦让。

【解读】这是孔子鼓励学生践行仁德的一句名言。孔子的意思是,在践行仁德的问题上,学生不能畏首畏尾,担心超过老师,而应该积极主动,大胆去做。孔子说这句话,既体现了他的胸襟、气度,又反映了他渴望学生去践行仁德、造福民众和社会的心情。

15.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①。”

【译文】孔子说:“君子坚守正道,而不拘泥小信。”

【注释】①贞:正。指正道。朱熹《论语集注》:“贞,正而固也。”谅:诚信。朱熹《论语集注》:“谅,则不择是非而必于信。”因守信而不分是非,不辨黑白,就是拘泥小信。

【解读】孔子历来主张君子要讲诚信,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但他又反对因守信而不分是非、不辨黑白。如果对残暴、奸佞的人守信用,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孔子认为,君子在坚守正道、践行仁德的情况下,不必拘泥于小信。如果背离正道,去讲守信,那就是固执、迂腐。因此,他提出的“贞而不谅”的主张,既有原则性,又体现了灵活性。

15.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①。”

【译文】孔子说:“侍奉国君,先勤勉工作,然后领取俸禄。”

【注释】①食:动词,食禄。即领取俸禄。

【解读】孔子主张臣要像臣,就是臣要对国君忠诚,要忠于职守,有敬业精神。“敬其事而后其食”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缺乏敬业精神,不讲付出,只考虑收获,这种人无论到什么单位工作,都不会受到欢迎,更不可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

15.39子曰:“有教无类①。”

【译文】孔子说:“教育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要区分他们的类别。”

【注释】①类:种类,类别。

【解读】周代至春秋时期,由朝廷和官府办学,天子为贵族子弟设的大学叫辟雍,诸侯为贵族子弟设的学校叫泮宫,只有卿大夫的子弟才能入学。孔子创办“私学”,不问出身,广收门徒,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使不同阶级、出身的人都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在孔子的学生中,有出身贵族的孟懿子,出身卑贱的仲弓,富有的子贡,也有学习勤奋的颜回,懒惰贪睡的宰予,率直果敢的子路。他们出身不同,性格各异,学习态度不一样,都在孔子办的学校里学习。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一面旗帜,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5.40子曰:“道不同①,不相为谋②。”

【译文】孔子说:“人生理想不同,就不互相商议。”

【注释】①道:历来解释较多,如思想、道路、见解、主张、人生理想等,都解释得通。我们取后者。②谋:谋划,商议。

【解读】人生理想不同,追求的目标就不同,发展的道路也不一样。这样的人在一起商议、谋划大事,站的角度不一样,考虑问题的立足点不一样,不可能达成共识,更不可能长期共同努力和奋斗。这与现代社会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谈判不一样。谈判双方可以是制度不同、经营理念不同的对手,但谈判目的是求同存异,维护各自的利益。

15.41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言语足以表达意思就行了。”

【解读】此章讲述了孔子关于语言作用的基本观点。孔子善于以简洁、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论是评价人物、抒发感慨,还是讲述人生经验、启发教育学生,其语言都不堆砌华丽辞藻,不作空洞的说教,朴实无华,明白如话。这也是《论语》能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至今仍具有生命的活力,继续影响和启迪着世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15.42师冕见①,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②?”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③。”

【译文】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边,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都坐好了,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乐师冕出去了。子张问道:“这是与盲人谈话的礼节吗?”孔子说:“对。这本来是帮助盲人的礼节。”

【注释】①师:指乐师。冕:乐师的名。古代乐师,一般都是盲人。②师:乐师。这里指盲人。道:这里指方式、礼节。③固:本来。相(xiàng):扶助,帮助。

【解读】盲人生活艰难,行动不便,是社会上的弱者。孔子在接待盲人乐师时小心翼翼,谈话时非常客气,体现了他以礼待人,特别是以礼接待盲人的仁者情怀。在这里,仁爱之心是孔子的内在情感,待人的礼节是仁的外在表现。仁和礼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孔子在回答子张的问话时说:“固相师之道也。”这说明,在古代礼制中已有体现关心、尊重盲人的礼节。在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仍然有一些人不关心、体贴、尊重残疾人,随意占用盲道、不为盲人让路,甚至辱骂、欺负残疾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孔子对待盲人的态度和与盲人谈话的礼节,是世人学习的典范。

同类推荐
  •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第一册)

    《三言二拍精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话本、拟话本小说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背的,而且其中的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需要理解,但又有几个人能写到庄子心里去泥。我们只能去近似地理解庄子,以求更多地走近庄子的内心。天下滔滔,人为名利所趋,为世事而求索奔忙,从来不问何处有净土可退。生活有时一叶障目,耽于眼前物欲,我们便不知道也不相信有“至德之世”的美妙意境。而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也需要庄子的浓墨重彩、美仑美奂的理想王国。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开心学国学(习俗卷)

    开心学国学(习俗卷)

    本册主要从中国古代礼制、节日礼俗、婚葬礼俗、日常生活礼俗、交际礼俗、华夏图腾及符号、民俗信仰、禁忌风俗八个方面来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习俗知识。不仅如此,在介绍日常礼俗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俗语,这些更加增强了本书的趣味性。相信本书将会在普及国学知识等方面,给广大的读者带来帮助和指导。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提倡一种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引,更俭朴、更严整的生活态度,以求挽救他所认为自清中叶以来,日渐松散的社会……了解书的意义是第一步,下一步则是借由反思,摸索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模式,寻出当代的出路与价值。
热门推荐
  • 哼,我才不要喜欢你

    哼,我才不要喜欢你

    程立昭怎么可以那么坏,一天天的不是凶我就是骂我,我才不要喜欢他。他一点都不好,除了长的好看点,腿长一点什么优点都没有,而且还是一个特别凶残的人,我才不要喜欢他!――顾漫漫顾漫漫那么好看,那么娇气,那么可爱,我一定不会让她逃出我的手掌心!――程立昭
  • 安禄山亡命长安

    安禄山亡命长安

    大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平定三次宫闱之乱,经过二十多年的励精图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但是,在他的心底,有一种强烈的不满足渐渐滋生。这种不满足是什么,连他自己也一时弄不清。天宝十年的夏天,他的这种感觉,竟像日甚一日的酷热,越发强烈起来。尽管宠妃阿环能歌善舞,亲信太监高力士善解人意。
  • 博尔赫斯谈话录

    博尔赫斯谈话录

    博尔赫斯的谈话与他的作品一样深邃智慧,历久不衰。美洲西语文学的最重要开创者、现代文学最具感染力的经典作家之一。博尔赫斯的性格与谈吐,至少同他的作品一样意味深长,富于机智。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他游走四方,口授诗歌、寓言和故事。在旅行和闲谈中,他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口头文学。他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主题,交织闪耀在这十一篇谈话中,使人得以一窥这位文学巨擘的心灵堂奥。本书为博尔赫斯、巴恩斯通、西川三位诗人一次跨越时空和语言的诗艺合作。西川自1980年代开始译介博尔赫斯,二十年后重校精译,修订新版。编者巴恩斯通三十年后新作“后记”,重新评价博尔赫斯的文学遗产。
  • 终级兑换商店

    终级兑换商店

    某一天,当李道如往常般准备离开宿舍的时候,却发现在那灿烂的天空中,一艘遮天蔽日的星际巨舰正在摧毁地球……又在某一天,当李道推开浴室门时,却发现门背后居然是另一颗星球……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级黑科技引领人类进步!无敌机械大军拯救丧尸末世位面!这是一个普通人逆袭白富美的故事,也是一个英雄拯救万千位面的故事!qq书友群:225499896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笑傲江湖(第三卷)(纯文字新修版)

    笑傲江湖(第三卷)(纯文字新修版)

    《笑傲江湖》系海外新派武侠小说代表作之一,其不仅靠跌宕起伏、波谲云诡的情节引人入胜,更能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出数十个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文学形象。如豁达不羁、舍生取义的令狐冲;娇美慧黠、挚情任性的任盈盈;阴鸷狡诈、表里不一的岳不群;桀骜不驯、老谋深算的任我行;冰清玉洁、相思痴恋的仪琳;虚怀若谷、萧条离奇的冲虚以及逃避纷争、寄情于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打诨插科的“桃谷六仙”,皆可为武侠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异彩。
  • 奏响快乐的音符(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奏响快乐的音符(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绝世龙皇武尊

    绝世龙皇武尊

    神雕、小龙女、功夫熊猫、九子鬼母、赤色飞龙……从龙之谷开始,狂暴少年逆天崛起、威震天下!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80余篇,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文学大师对社会的见解和生活的智慧,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随笔经典之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随笔精品》1995年12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你比繁星更耀眼

    你比繁星更耀眼

    因一杯红酒,一代流行音乐天夭折于乐坛江湖...再次醒来却发现,一直引以为傲的天籁之音变成了破锣嗓,30岁的身体却回到了颜值的巅峰期!而没有娱乐事业的陌生世界,让江笙玖只能紧抱某总裁的大腿,开辟属于她自己的娱乐帝国!但这大腿似乎也不是白抱的...“小玖,我喜欢你很久了。”“临总,您等一下,我今年才19....”--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