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500000044

第44章 “和”文化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以嘉陵江流域为基点

罗伟

源远流长的嘉陵江,在千百年的奔流中,孕育出了璀璨的嘉陵江文化,演绎出了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其文明、其风景,无疑是长江文明乃至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嘉陵江文化中,“和”文化更是一朵奇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大潮中,亮丽地绽放在嘉陵江流域广袤的土地上,深刻地影响着流域内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构成了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基础。本文以嘉陵江流域为基点,就“和”文化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粗浅研究。

一、嘉陵江流域“和”文化内涵解读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理想境界。和者,和谐、调和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被赋予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为贵”、“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等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就是其思想内涵的具体表现形式。理论和实践表明,“和”文化积淀于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思想文化之中,纵贯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体现着中国思想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体现形式。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内涵丰厚的“和”文化,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风尚的养成、人才的造就、政德政风的淳化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嘉陵江“和”文化,是嘉陵江流域人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为嘉陵江流域人们所推崇的一种价值概念,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环境。嘉陵江流域“和”文化博大精深,主要由几个方面内容构成:融合羌藏文化、巴蜀文化、秦陇文化与荆楚文化而成就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化观;“三总”光辉彪炳千秋而成就国家统一、协和万邦的民族国家观;落下闳浑天仪与南充丝绸之都享誉世界而成就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一片忠魂万古留”的汉将军纪信以其壮怀激烈而成就社会忠义观等。这些观念,就是“和”文化的生动体现,是嘉陵江流域儿女对于自然、对于社会、对于国家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它对于繁衍生息、凝聚人心、促进共识、彰显精神、推动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鲜明地域为特色

文化总是因地缘而起,一方水土成就一方文化。这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嘉陵江“和”文化,就是在绵长与广袤的嘉陵江流域之上形成的。千百年来,嘉陵江儿女从蛮荒走向文明,从战乱走向和谐,从灾难走向复兴、从贫穷走向富裕,这个过程,其实就包含着“和”文化萌芽、滋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明清时期四川盆地因连年战争而导致土著人口空前减耗,湖广填四川,人口大流动大迁徙,形成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局面,也由此形成了和谐相处的移民文化。“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地震,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移民文化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嘉陵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着嘉陵江流域儿女的博大与不屈的伟大情怀。

(二)追求和谐为内容

“和”文化的核心是和谐,是协调一致。嘉陵江“和”文化,就是以和谐为其基本内容,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一致。这在本质上,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如“和”文化主张“和为贵”、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和平共处”,其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弘扬积极因素,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消极因素。“和”文化对于自然也讲究和谐一致。明清时期嘉陵江上游白龙江流域、嘉陵江略阳、宁强段,中游广元、苍溪、阆中段及下游合川、北碚、重庆江北段多次发生洪水淹城事件,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如今,经过治理,嘉陵江流域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生态良好,成为具有浓郁特色的自然风景区。同时,嘉陵江梯级开发取得重要成果,一座座水电站成为流域内重要的能源供应站,点亮了嘉陵江流域内璀璨的灯火。对嘉陵江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

(三)多元并存为形式

文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这是文化本身的规律所在。嘉陵江和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处于并存状态。嘉陵江流域农耕文明光照千秋,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先民们一代接一代发展蚕桑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蚕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体现嘉陵江流域儿女勤劳智慧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丝绸文化景观。敢为天下先是嘉陵江流域儿女的社会担当,在各个公民时期,嘉陵江流域儿女铁肩担道义,热血报国家,书写了共和国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成就了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灿烂的红色文化。“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三国文化,更是为世人所称道。这些文化形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了灿烂的嘉陵江“和”文化。

二、新时期嘉陵江流域和文化的新发展

与时俱进既是时代的品质,又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在与时俱进中,文化才能够得以传承、得以发展、得以创新。嘉陵江“和”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发展,做到了与时代合拍、与社会同步,具有鲜明时代特色。

(一)文化内涵更加博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确立的重要战略目标,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文化在这一宏大的社会背景下,坚持主动对接、主动融入、主动服务,成就了新的内涵,那就是它必须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识形态,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建设的文化基础。当前,影响社会建设的不和谐因素很多,有的还相当突出,对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重大挑战。对于这些挑战,单靠政策、法律、制度等这些“硬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借助文化这个“软件”的化育之功,从人们的思想认识入手,从细枝末节着力,才能够真正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稳定是福,动乱是祸,这是“和”文化在新时期社会建设中的伟大唱响,也是“和”文化在新时期的历史担当。

(二)文化载体更加丰富

文化需要载体,没有载体的文化就不可能传播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随着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文化的载体也日益丰富多彩,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亮色。近年来,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文化的兴起,使旅游成为“和”文化的新载体。“我在阆中等你”,这一句温馨的话语,传递出和谐,传递出美好,彰显了文化载体的魅力。网络社会的到来,“和”文化更是被广泛传播,极大地拓展了文化的传播空间。“我把伞遮过头顶/给您最后的尊严。”仪陇武警小伙子撑伞的善举,通过网络的力量,迅速传遍世界,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同。人口大流动,也对传播“和”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嘉陵江流域历来为人口大流动区域,人们在流动中,以心换心、以德报怨,促进了区域之间的有效交流。

(三)文化效力更加认可

“和”文化的效力问题一直为社会关注。长期以来,“和”文化的效力主要体现在民间,如群众自发地以“和”文化为基础调解矛盾,使矛盾双方遵从“和为贵”的价值理念,从而主动放弃纷争,实现握手言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下,“和”文化已成为官方高度重视的文化形态,并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建设之中。基于“和”文化的矛盾纠纷大调解组织,其实就是和文化的产物。大调解组织的重要工作方法和原则之一就是坚持“和为贵”,析事明理,调纷止争,以强制力之外的手段化解矛盾。

三、“和”文化在推进社会建设中的运用

文化只有运用,才能够在实践中生根开花,才能够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并最终得到认可和发展。嘉陵江流域“和”文化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促进家庭和谐

家和万事兴,这是“和”文化在家庭建设方面的至理名言,也是“和”文化对于家庭和谐的最本质解读。由于受多种消极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外来文化的侵蚀,当前家庭矛盾呈现较大幅度增长,有的已发展成为家庭暴力,甚至恶性事件,滋生了严重的社会危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事关社会和谐。化解家庭矛盾,促进家庭和谐,“和”文化有自己的独特担当。一些“和事佬”以“和”为手段为目的,组织开展家庭矛盾调和,使家庭矛盾得以缓和,让一些风雨飘摇的家庭归于和睦。

(二)推动社会矛盾化解

矛盾纠纷大量出现,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现象,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所不能够回避的客观存在。当今中国,正处于人均GDP1000美元至4000美元之间,整个社会的利益格局、意识形态等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已日益暴露出来,成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成为现实而重要的课题。“和”文化在化解社会矛盾中,显示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以“和”文化为基础的调解,西方人将其称为“东方经验”赞誉有加,其在社会矛盾化解中的作用愈发凸显,影响愈发深远。南充市按照“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的要求,在全市建立了党政主导,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2012年1-4月,南充市各级大调解组织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43件,占矛盾发生数93%,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三)增加社会积极因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最大限度化解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积极因素。“和”文化在增加社会积极因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文化作为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成为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和”文化历经5000多年积淀与发展,已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加强对和文化的研究、宣传、普及,充分发挥其认同、引导、调整、维护、塑造功能,势必对减少社会消极因素,增加社会积极因素,最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四、繁荣嘉陵江流域“和”文化的思考

历史形成的嘉陵江流域“和”文化是中国“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嘉陵江流域儿女对中国文化的重大贡献。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嘉陵江流域“和”文化建设,不但对促进区域文化建设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文化大繁荣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是要强化“和”文化的认可度。没有认可,就没有实践。从客观上讲,“和”文化早已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看到,当人们之间发生纠纷时,总是会出现“和事佬”的身影,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义务地劝说而平息矛盾,最终实现化干戈为玉帛。这反映出了一种高度的“和”文化认同。然而,我们也客观地看到,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特别是思想意识形态的深刻变化,一些人偏离“和”文化。有鉴于此,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加强“和”文化建设,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和”文化精品力作,通过不断宣传、不断传播、不断辐射,促使群众高度认可。嘉陵江大讲堂,是南充的重要文化品牌,它对于传播包括“和”文化在内的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应进一步发挥“嘉陵江大讲堂”的品牌效应,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真正使“和”文化在嘉陵江流域乃至全国发扬光大。

二是要强化“和”文化的实践性。文化源于实践。文化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够焕发生命力,也才能够最终实现其价值。“和”文化的本质是“和”,它不仅存在于人们思想意识形态之中,也存在于对社会矛盾的调和之中,这是“和”文化的实践性的标志。这种实践性,在当前社会矛盾高发多发频发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很多社会矛盾不是单靠思想意识就能够调整的,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更多地需要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来化解。四川省推行的大调解“五进社区”活动,实际上就是“和”文化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实践的有机结合,其效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因此,繁荣“和”文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广泛践行“和”文化。建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和”文化建设与社会矛盾化解有机结合,以“和”促进社会裂痕弥合;将“和”文化与民生改善有机结合,以“和”维护和发展群众的切身利益;将“和”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有机结合,以“和”促进社会建设。

三是要强化“和”文化的影响力。法国思想家福柯在其《话语的秩序》中有句名言:“话语即权力”。这里的“权力”其实说的就是文化的影响力。据资料介绍,“中国文化影响力指数的世界排名,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前景、中国政治、军事日益提升的地位,以及中国发展理念和模式日益扩大的影响很不匹配,但即使这个位置,也很难说完全是靠文化创造取得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光,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福。”(《中国文化影响力:反思与展望》)。这表明,目前中国文化影响力不够。实践证明,没有影响力就没有约束力;没有约束力就没有传播力;没有传播力,“和”文化建设就是一句空谈。欲加强“和”和文化建设,就应当在其影响力上下功夫——抓好载体,充分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和”文化宣传,并使之成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自觉行动;抓好关键,突出抓好“和”文化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指导与约束作用。建议将“和”文化建设纳入社会管理,明确专门部门揽总,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由此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全面深入开展。

罗伟,中共南充市纪委办公室副主任。

同类推荐
  • 北京:四九城里的风流岁月

    北京:四九城里的风流岁月

    本书为“城市映像”系列之一。本书精选关于北京的散文50篇,收录了梁实秋、朱自清、老舍、朱湘、汪曾祺、邓云乡、张中行等名家经典之作,从北京的风景、风俗、吃食、人物和对北京难以割舍的情感方面,展示百年间都城京华的盛景与风情。
  • 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

    民国情事:此情可待成追忆

    本书选取了民国时期九个颇具代表性的名人爱情故事,以三男三女以及三对夫妻作为本书的主角,力求把故事讲得精彩透彻,而又删繁就简。“何事秋风悲画扇”部分的三个男主角分别是胡兰成、郁达夫、李叔同;“恨君不似江楼月”的三名女子为萧红、苏青和吕碧城,“那年花好月正圆”部分,选取了三对夫妻,分别是溥杰与嵯峨浩,徐悲鸿与蒋碧微,胡适与江冬秀。
  • 中华神秘文化:占梦文化

    中华神秘文化:占梦文化

    为了让人们能够更正确地认识生活中的梦与占梦,我们特意为读者奉上这本总结中国梦文化的读物。本书包括了梦文化发展渊源、占梦历史、占梦方法、占梦故事、梦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古代帝王及政治家对梦的利用、占梦家们的解梦理论和事例等内容。在本书中,我们力求从唯物主义观念出发,拨开覆盖在梦和占梦文化之上的封建迷信尘埃,去伪存真,对占梦的本质、特点进行客观的解释与评述,并科学分析占梦的影响和作用,借此也希望人们能够通过此书全面科学地了解神秘的中华占梦文化。中华梦文化,蕴含着极为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表现出中华民族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执着追求。
  • 隐遁的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斗蟋(田野中国)

    隐遁的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斗蟋(田野中国)

    作者选取在中国存在了千百年但却一直没能进入学术研究视野的斗蟋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七年多的参与式观察和持续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扎实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文化社会学的方法不断加深问题意识和延伸分析触角,揭示了相关群体的基本生存样态和内在行为的文化逻辑。这不仅体现了作者走近研究对象的努力和开拓研究领域的能力,更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的敬畏和追求。
  •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除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热门推荐
  • 斗罗史记

    斗罗史记

    斗罗星诞生之后,那一段尘封的历史,那一段属于武魂的传奇,那一段人族的血泪,此刻揭开!
  • 24小时专业解决灵异事件便利店

    24小时专业解决灵异事件便利店

    店主墨宇峰,一岁识文,三岁习武,五岁胸口碎大石,十岁修习家族秘法。中间五年?养伤……十三岁,单独解决了一个夺舍不肯离开的黄皮子;十五岁,与一个天天晚上唱戏的女鬼斗法三天;十八岁,一人单挑了百年老僵尸,大战三百回合。看狐仙艳舞看到鼻子喷血,和无常喝酒喝得不醒人事;夜晚和女鬼妹妹聊天谈心,白天给邻居大妈入棺下葬。解剖室里打过牌,太平间里喝过酒;殡仪馆里吃过饭,坟圈子里遛过狗。可以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青年;可以说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可以说...
  • 攻略对象画风总是不对

    攻略对象画风总是不对

    水殊是游刃有余的职场OL,一个意外被系统选中穿越回古代,不想变成一个被禁足的小小妃嫔,还附赠了个只会惹事的包子!本来已经做好宫斗的准备,结果任务却是攻略帝王。坑爹的是她根本不会谈恋爱,更坑爹的是这个帝王画风总是不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仁慈的暴君朱棣

    仁慈的暴君朱棣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现代语境讲述明成祖朱棣夺取政权后,因顾忌“名不正,言不顺”而对侄儿朱允炆的前朝旧臣采取血腥镇压,因此获得“暴君”称号;又由“靖难之役”后备加体恤民情,努力将原本满目疮痍的局面发展成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永乐盛世”。比如,这位被后世尊称为“永乐大帝”的仁慈暴君,先后五次亲征蒙古、收复交趾,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在西北设立哈密卫,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在位期间,他还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上的创举,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对此,毛泽东曾经评价朱棣“搞得比较好”。本书讲述的正是这位个性鲜明、有胆有识、意志顽强的封建王朝的“改革派”皇帝朱棣的那些旧朝往事。
  • 逆转人生之这个总裁不太冷

    逆转人生之这个总裁不太冷

    (爆笑,甜文,逆袭)一次落水意外后,自带冰山气质的他居然变得热情似火,亲和力爆棚?!他居然还喜欢上了自己最厌恶的小动物和狗?!他居然还破天荒地接近女色?!OMG,这个总裁不太冷啊!咦,等等,总裁好像又变冷了!
  • 我又轰动全球了

    我又轰动全球了

    那年穿越女尊,杏花微雨,云夏遇到伞下少年,眉眼温润绝美,对她低眸脸红道:“愿公主一生平安喜乐,万事胜意。”那年穿越末世,丧尸屠城,她又遇到他,白净漂亮的人抬起灰白瞳孔,对她弯了弯唇角:“不要怕,我会保护你哟。”那年星际混战……擦!还是遇到他!修长高挑的青年垂下长睫,整了整严谨的袖扣,慢条斯理:“你还想躲到哪里?”云夏:“……”云夏:“没地方了,借你家里躲躲。”1V1#只想轰动世界当爸爸,谁知为什么被拐回了家#PS:快穿无脑甜,剧情辣鸡,剧情党谨慎点进。
  • 一只青梅出墙来

    一只青梅出墙来

    一只青梅出墙来,两只竹马跑得快,她两任未婚夫,在退婚这条路上其实也蛮拼的……不过,退就退了,好马不吃回头草,你回头干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呆冷世子的爱妃

    呆冷世子的爱妃

    身为侯府千金,本该金尊玉贵,她却命犯孤煞克死爹娘而遭忌讳,自幼被送离侯府寄居在外祖檐下,饱受欺凌,终“失足”落水一命呜呼,享年六岁。再醒来,怯懦的小可怜敛起满目凛冽,只唇角含笑,清雅如莲,转瞬间却又肆意、狂妄、下手狠辣,翻脸就跟那翻书似的。正是最最风生水起、生活惬意的时候,却忽有京城来人说要…接她回府?回就回吧,可这是从哪里冒出一个美得天怒人怨却又冷又呆又不解风情的男人?竟敢说要…娶她?次奥!你谁啊?我认识你吗?你说什么?十年前就认识了?她曾救他一命?她也早已经收了他的定情信物?大小姐将记忆翻了翻之后,浑身都黑透了。你妹!※※※※※※※※※※据说这是片段君:“你到底想要干什么?”她淡定不再,一脸扭曲。他目光幽幽的看着她,似乎对她如此剧烈的反应有些不能理解。唔…难道是他说得不够清楚?“娶你!”她的表情进一步扭曲,尽管他这一副呆呆的模样让她觉得有那么点可爱,所谓呆到深处自然萌,但这绝不能成为叫她退让的理由!“不可能!”他轻蹙眉,越发的不能理解,“为何?”“为何?!那你又为何莫名其妙的说要娶我?”“你救了我。”“所以?”“以身相许!”“…滚!”※※※※※※宝贝开新文了,都赶紧的支持啊,点一点叫“收藏”的那个妞,么么哒!另:本文一对一,男女主都是冰清玉洁的好孩子。
  • 留守男人

    留守男人

    【北京卫视热播电视剧《婚姻时差》原著小说】在飞往温哥华挽救离婚危机的飞机上,成功的房地产商人李海收到了两封信。一封是情人晓菲的告别信;一封是多年前落魄时自己写给妻子吴婷的励志信。当年,为了女儿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成长环境,李海和吴婷成了新移民浪潮中的MBA(已婚但自由)一族,分居两国。无可救药的心灵孤寂与不可避免的身体出轨,让两地分居的李海和吴婷倍感艰辛。震撼心灵的爱情,和八级特大地震一同到来,李海和晓菲在灾难中同行,吴婷只能隔海相望,爱莫能助。吴婷发现李海和晓菲的关系,痛定思痛,决定离婚,开始自己的事业;晓菲发现李海和吴婷的感情,也决定退出,将李海赠送的房子卖掉,捐给红十字会,留下了一封告别信,移民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