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800000030

第30章 宗璞(2)

大概是,都是些孩子话吧。宗璞大姐写童话。童话不是每个人都能写的。技巧倒在其次,关键是要有一颗童心。宗璞大姐养猫,曾有一只耷耳朵的,名小花。我们交谈,小花一旁偏着耳朵,瞪着眼睛,似随时打算参与进来。宗璞大姐说:“小花如果开口,吐出人话,我是一点不会惊讶的。”我有同感。说起我家的三只大猫,一曰睛睛,二曰狸狸,三曰喵喵,也是很通人性,并且在家中与我们有着一样的地位、尊严,宗璞很理解。所谓“宠物”,这称谓是一种误导,不能把它们视作“物”,它们也是生命啊!生命都是金贵的。甚至于,不仅动物,植物也如是,是有灵性的,宗璞大姐说起她家屋外的三棵松树,亦即冯友兰先生用以命名其书斋“三松堂”的那三位披绿针衫的老人,他们只不过是不会走路罢了,其余方面,与人何异?望尽悲欢离合,听足生死歌哭,历遍风刀霜剑,尝够酸甜苦辣……悠悠岁月,风过微语,相对憬悟,何必多言?还有她家南窗外的几丛丁香,花开花落,籽饱籽裂,春送馨香,秋旋飘叶,氤氲中散多少情思,静默中传多少心意,谁能说它们的魂魄,就比人类单薄肤浅?也不光是植物,就是土石,也不能小觑轻亵啊……宗璞大姐的作品中,有曰《核桃树的秘密》者,有曰《丁香结》者,有曰《三生石》者,岂非偶然?

我和宗璞大姐,大概是,在这一类与仕途经济,与名坛利场,与选票座次,与人情世故,与同行长短,与时尚潮流……都了无关联的闲谈漫语中,获得了若干浮世中的促膝之乐吧,所以她说,跟我不错,算得朋友吧!

其实我这个人,虽说“自外”于某些人与事,决意取边缘存在的惨淡方式,来消费自己的生命,但跟宗璞大姐比较起来,还是心浮气躁的。世俗性的焦虑,过分鲜明的爱恨情仇,往往还在心尖蹿动。宗璞大姐是真正的闲云野鹤,甚而至于,我觉得,她像个菩萨。偶尔跟她提起一些人间烟火事,尤其是,提及某家伙如何心狠手辣,把我往死里害,她吃惊到天真的地步:“是吗?……真的吗?……哎哟,怎么会那样?……”她理解我的情绪,却又总是奉劝我:“不去管他吧……你要好好生活,好好创作!”她亲切的话语,如观世音用柳枝,从金瓶中蘸出圣水,挥洒到我身上,渗入我心坎中,我受伤的心灵,从而得到巨大的慰藉。

我和宗璞大姐,都是“红迷”。最近跟她通了一次电话,她还建议说,什么时候找几个同好,开个茶话会,专门“谈红”。我对《红楼梦》中秦可卿的探究,她并不以为然,却又极喜欢听我“侃秦”。她真是“我不一定同意你的意见,但为了捍卫你自由抒发出意见的权利,我甚至于甘愿牺牲”这一原则的坚定履行者。我已发表了《秦可卿之死》《贾元春之死》,正构思《妙玉之死》,把一部分构思跟她讲了,她大为诧异,那意思,似乎是认为“亏你想得出来”,“更向荒唐演大荒”,但她又鼓励我把《妙玉之死》写出来。我曾说过,我的喜欢“谈红”,并终于大胆“研红”,很受了我母亲的影响。我曾随口说过,我母亲对《红楼梦》如何熟悉,甚至于能说出秦显家的与王善保家的是什么关系,这话别人听了只当耳旁风,谁去追究?唯独宗璞听者有心,并向我郑重发问:她们是个什么关系?这说明她这人既天真,又认真。其实,我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红迷”,并不具备有关“红学”的基本知识,她是不仅把前八十回和高续的后四十回混为一体,也把她年轻时看过的某些续书里头的人物关系和情节,混为一谈的。秦显家的是司棋的婶娘,王善保家的是她姥娘,这在前八十回中有明文,二者当然是亲戚。记得母亲还说过,有一种续书,是把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跟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这两个互相合不来的人物,也勾连为亲戚的:周瑞的女婿冷子兴,跟王善保的外孙女儿司棋的情人潘又安,互为姨表兄弟,之间又演绎出种种离奇的遇合。宗璞连这样的谈资也很关注,更说明她那超越功利的一派童心,是何等趣味盎然。宗璞大姐长期患病,光是乳腺癌一症,便动过三次大手术,历经三十余年,却至今仍能读书写作,若问她有何抗癌妙方,我代她答曰:“永葆一颗超功利的无尘童心!”

我和宗璞大姐结识,是在1979年同获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项的活动中。那回她以《弦上的梦》获奖,那是一篇文学性很强,文字很优美,继承、发扬了她在1957年的成名作《红豆》文脉的一篇佳构,但因其内容涉及“文革”,也被视为是“伤痕文学”的作品之一。当时“伤痕文学”一方面有人欢迎,有人肯定;一方面也有人贬抑,乃至攻讦。万没想到的,像我、卢新华等的作品,还只不过是被指斥为“缺德”而已,她的《弦上的梦》,竟被一位很有地位和影响的人物,到现在我都不便写出的,不仅是政治上彻底否定,而且还带有明显侮辱性的词语,加以了恶谥。这对一位女士,尤其是宗璞大姐这样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真是难以承受的遭遇。当时她内心有过怎样的波澜,我不清楚;但她表现得很平静,甚至于反过来,为那人因专断成性,竟急不择词,出口不雅,而感到难为情。这种以大悲悯对待人世争端的态度,令我感佩,却也使我觉得,世上几人能以如此?我说宗璞大姐是菩萨,这也是例证之一。

我称宗璞为大姐,首先遭到了母亲的训斥。那是因为,我的祖父,与冯友兰先生,以及宗璞的两位姨父,都有过交往;而我母亲在未嫁给我父亲前,也已出入过冯家,我的父母与宗璞,是平辈的,我矮了一辈,从世交角度,我应称宗璞为阿姨才是。我明知母亲是对的,但叫大姐叫顺嘴了,很难改过来;并且宗璞大姐也知道我祖父与她父亲曾交往,有那么一层关系,却对我呼她为大姐,并不以为忤逆。她对我说:“就叫大姐吧,叫大姐很好!”后来有一天,宗璞由女儿小钰陪着,到我家附近的地坛公园参加一种有治疗作用的抗癌气功活动,事毕,顺便到我家小坐。恰巧我二哥从成都出差北京,也在我家。二哥见我呼宗璞为姊,认为极不礼貌,他在成都与宗璞表哥交往甚多,称为孙四叔,所以也便称宗璞为冯阿姨,弄得我很尴尬。倒是宗璞本人乐乐呵呵地,认为怎么样称呼是很小很小的、完全无所谓的事,她所看重的,只是人际交往中是否有一派天真率直。经她首肯,并予以鼓励,我便始终没有改口,直到今天,仍大姐大姐地叫她,她也受之如饴。

因为和宗璞大姐都热爱《红楼梦》,所以总想拿《红楼梦》中的人物来比拟宗璞大姐。以宗璞大姐的身份,本应以“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某一钗来作比,但正十二钗基本上都是悲剧性角色,探春、巧姐虽结局尚好,却都不能用来乱作比拟。想来想去,似乎薛宝琴差可作比,按在书中所占篇幅,宝琴比妙玉要多,且属贾王史薛四大家族成员——妙玉非四大家族成员而入正十二钗行列且排名第六,何故?这是我欲与宗璞大姐讨论的一个问题——虽然从年龄上说,用之来比拟宗璞略觉不妥,其他方面,似都相当贴切。宝琴在大观园的恩爱情仇中超然物外,一颗童心,一派天籁,其才华极为出众——所撰《新编怀古诗》十首,至今无人敢说所猜便是准确谜底——她又与外部世界有所接触,屐痕累累,见多识广,与“真真国”的女诗人有过交往;特别是,书中写到,在粉妆银砌的雪坡上,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不一会儿,身后来了丫头小螺,抱着一瓶红梅,那纯净幽美的形象,令人赞叹不止。我若画一宗璞大姐雪中凝思图,将小钰作捧瓶梅的陪衬,不也有趣吗?宗璞大姐及热爱她的友人读者,是否觉得我拟于不伦了?但我却很可能,真画出这样一幅想象图来哩!

5.多保重,宗璞大姐!

何镇邦

1998年7月26日,是宗璞大姐的七十寿辰。这是我不经意间得知的。因为要编她的一个散文集,以加入我主编的一套女作家亲情的散文丛书,是准备请她“领衔主演”的,因此要当面同她商量点事,便事先打电话同她约定造访的时间。我原拟于7月26日(星期天)去访她,她也不经意地说出7月26日是她的七十寿辰,并说家人与至亲这一天都要去祝贺,说话恐有不便。于是,我便提前于7月25日下午去北大燕南园57号,一是提前祝贺宗璞大姐的七十寿辰,一是同她面商有关编选散文集的事宜。为此,还到北辰购物中心的花店里买了一束浅红色的康乃馨,作为献给这位文坛老大姐的生日礼物。

燕南园坐落于北大校园里的一隅,闹中求静,充满书香,也显得特别静谧。这些年来,由于商潮的冲击,连安静的大学校园也不安静了,颇有点市井的喧闹。可是燕南园,却仍然保留着一片静谧,可以说是一片少有的绿洲,也是读书人少有的一片乐土。宗璞大姐所居住的燕南园57号,是燕南园那大同小异的一片院落中的一个院落,它掩映在树木花草的扶疏之中,显得特别安静。我从喧闹的亚运村赶到这儿,敲开院落的大门,宗璞大姐与小钰迎出来,把我引进那充满书香味的客厅。一落座,在向宗璞大姐祝贺七十寿辰之后,即书归正传。而谈完编书和有关专栏的事宜后,即海阔天空地闲聊起来。宗璞大姐久病初愈,气色不错,也颇健谈。她说现在每天都能坚持写作,五六百字到千把字不等,作为《南渡记》续篇的《东藏记》也即将杀青。谈到写作,她语调颇为平和,神情也显得安泰。但一谈到最近一位年轻人在《从北大到哈佛》这本书中无中生有地对她进行中伤,和钱钟书先生对她已故的父亲冯友兰先生进行中伤,云云。情绪便有些激愤了。我只好安慰她,请她保重身体,不要让这些看不惯的事伤了身体,云云。明明知道我这些宽慰的话没什么分量,但也不能不说。大概宗璞大姐生活在一个充满书香的家庭里,虽自1957年来也吃过一些苦头,但总是把世界,把社会,把知识界看得太纯净,于是一看到一些难以容忍的事,就不能平静了。从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正表明她的心地纯净和精神境界的崇高。

当今文坛,有两位年事已高的女作家德高望重,颇受文坛内外的崇敬。一位是谢冰心,可以说是文坛的“老奶奶”;另一名便是宗璞,可以说是文坛的“老大姐”了。我们这批六十上下的朋友,都称宗璞为“大姐”,因为这称呼里既有尊敬的成分,也透着一点亲切之情。这就难怪心武老弟论理应称呼宗璞为“阿姨”,却一直“大姐、大姐”地叫下来了。

我虽然也称宗璞为“大姐”,却来往不多。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读她的由此获罪的写得很美的短篇小说《红豆》,即就心仪于她;20世纪80年代初,又读到她的散文《哭小弟》,同历史上的《陈情表》《祭十二郎文》等写人间至情的篇什可以放在一个层次上来读,更崇拜她了。当然,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一个关注长篇小说创作的评论工作者读她的长篇小说《南渡记》,也是颇受启发的,虽然未曾写文章评论它,但也保留了我对此长篇的好感。尽管我如此喜欢宗璞大姐的作品,而且同住一城,也同居一“界”,照说要找到她也是不太难的。可是我总以为她出于名门,又具有大家风范,不敢轻易去打扰她。于是就一直作为心仪于她的一个读者崇敬着她。

一直到1990年春,我在鲁迅文学院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按照教学计划,要聘北京的一些知名作家作为创作导师指导学生的创作,有位叫冯敬兰的学生点名请宗璞作为她的导师。开始着实让我犯难,但我同几位朋友商量,他们鼓励我去请。于是我斗胆上门去请宗璞大姐出山,也是第一次造访北大燕南园57号。没想到,宗璞大姐欣然允诺,并且非常尽心尽力地指导分到她名下的三位学生的创作(这三位学生除冯敬兰外,还有来自军队的于劲和来自作家出版社的白冰)。她不仅来到鲁迅文学院同学生见面、交谈,指导他们的创作,同时还把他们请到家中交谈辅导。她的眼睛不好,视力较差,但还认真地审读学生交的作为作业的作品,大都是几万字或十几万字的中篇或小长篇,认真地写评语,给成绩。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这种敬业的精神,很使我感动,也很使我受教育。从此之后,我同宗璞大姐也就有了一些往来,她也把我看作文坛中的一个“好兄弟”,同她交谈,或到了她家里,也就无拘无束了。到了1993年至1995年间,我们又举办第二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又请了宗璞大姐作为创作导师。这一次她指导两位学生章裙和冯捷的创作,同样认真负责,以至过去几年了,仍然打听她指导过的学生的创作情况和别的情况,关心着他们的成长。这当然也着实让我感动,也让我感到惭愧。宗璞大姐这些作为,可以看作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但究其实,还是对文学青年的关爱,对文学事业的热爱。

对于宗璞大姐,我对她知之不深,对她的作品也缺乏专门的深入的研究,很难再说些什么。但在文坛变得越来越喧闹之后,在一些钻营有术的人把文坛也当成官场和商场一样,争权夺利,愈演愈烈的当今,作为大家闺秀出身、具有大家风范的宗璞大姐,就越显得难能可贵,我辈也就愈发崇敬于她。

“人生复能几,倏如雷电惊。”不知不觉地,宗璞大姐也已进入古稀之年。在她刚刚过完七十寿辰之后,作为她在文坛的一个“好兄弟”,我所说的只有这么一句话:宗璞大姐,中国文坛需要您,我们一帮兄弟需要您,多多保重啊!

同类推荐
  • 雀舌黄杨

    雀舌黄杨

    作者以“黄杨村”作为书写和考察对象,通过对一系列小人物生活和精神的深刻剖析,来反映当下农村的社会现状。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时光深处的柔软

    时光深处的柔软

    周遭浮躁个人乏力时,走进那片时光,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是心的抚慰与拥抱,你会因此拉近与真与善与美的距离,你会强烈地意识到阅读才是最奢侈的享受。不想迷失自己的人,向往真善美的人,以满腔热情想与生活来个熊抱的人……来吧,捧起《时光深处的柔软》,你便与最美好的自己相遇了。
  • 含笑的泪 带泪的笑

    含笑的泪 带泪的笑

    王老师原是汽车兵,后当作家,曾任总后创作室主任,写出了许许多多佳作。我喜欢看他的作品,这部书稿我看了很多遍,每一次总被那充满生命意识的原生力所感动。所以积极推荐给我的朋友史奉真的。一路花香领我进了中国歌剧舞剧院。我怎么能想到这地方会这多的花?路边的草坪不必说了,就连各户的窗台上,院子里,甚至墙头上,都摆满了花盆。但丁说:“我向前走去,但我看到花,脚步就慢了下来了。”我干脆站着不走了。
  •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抓捕方案(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陈燃的平行世界

    陈燃的平行世界

    陈燃,长相平凡,能力普通,自从临近高考前被一名重点大学的大一校花主动搭讪,从此生活发生了巨变,加入了科学工作者联盟,接触了许多黑科技,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用科技和智慧改变世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魔道生死契:盛世安歌

    魔道生死契:盛世安歌

    空空开新坑,跳坑需谨慎,坑死人不偿命。日更不可能,周更可以期待,月更我尽量不那么残忍。
  • 豪门盛婚:娇妻别想逃

    豪门盛婚:娇妻别想逃

    嫁给他,本以为拥有了全世界,不,错了!自己仿佛活了两世!婚后的生活很甜很甜,“太子爷,王妃病了!”“什么?立刻把医术最顶尖的医生叫过来,要是王妃有什么三长两短,立刻在医界除名!”可是,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的,这就当做一世结束了。“我恨你!我恨死你了!”“梦雨,你听我说!”“不可能!事实摆在眼前!还想骗我吗?”……亲~你们想等到结局吗?把我的书收藏起来吧!求票票!一定给你们大大的田园狗粮!女主姐姐很凄凉的哦,大家多多关注一下吧?(不喜欢的别进,勿喷)
  • 重生女配之帝妃很倾城

    重生女配之帝妃很倾城

    她生为神皇血脉,被母亲亲手推进深渊,却不料成为沧澜国丞相府养女,自此收敛锋芒沦为他人陪衬。一朝重生,她再不愿成为那个为女主铺路的女配。这一世,只做自己!他为云灵大陆的帝尊,身份尊贵,实力强大,任何东西都唾手可得,却独独没有得到她。为她逆天改命,携手颠覆这天下![敲黑板:本文宠!苏!爽!,男女主没有任何虐点,从始至终的独宠。不喜请移驾]
  • 春闷偶成十二韵

    春闷偶成十二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林师傅的秋天

    林师傅的秋天

    林师傅顶喜欢人家称呼他为林师傅了。有人叫他林大哥,有人叫他老林,也有人叫他林先生,当然这种称呼少之又少,多半是广东本地人会这样唤他,他们还不叫林先生,直接把“先”去了,叫做林生。开始林师傅觉得有点担不起,先生到底是尊称,然而来广东久了,听他们唤谁都是先生,张生、李生、赵生……后来也就不以为意了。也有人直呼他名字的,这个就更少了,几乎没人这样白眉赤眼地喊过他全名,除非是上医院。拿着病历,捏着挂号单,耳朵就机灵地竖着,怕错过了就诊。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冷宠美妻

    冷宠美妻

    初见时,他救她,“这次算你命好,遇见了我!”可却以为她是痴儿,殊不知她是看他看呆了眼!第二次相见,他又救了她,“怎么每次遇到你,都是半死不活的样子!”可从此他们的命运紧紧纠缠在一起。他在她几次遭遇困难时都伸出援手;她在他人生最灰暗时陪在他的身边。从此以后他的耳边都会有人叽叽喳喳的喊他“澜哥哥~~”。虽然他表面冷漠了些,可他却真心疼她、珍惜她,只为她一人绽放笑颜。她看似吊儿郎当,狡猾如狐,却真心把他放在心里。看他们在追逐爱情的途中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或开心或难过,但就这样坚持下去,好像也没什么困难化解不了。也许爱情,就是这样,你追逐着我,我紧随着你。